玄奘、清辩、陈那——从“简别立宗”谈起 Detailed Chinese version of \"Xuanzang,...

10
玄奘 西 广 分析 键要 承这 伽行 义等 _ 9 4 标识公元 6 3 2 6 8 2 西 王五 立量 唯识 真故 犹如 正藏 44 1 1 5 根据 大唐西域记 无遮大会 5 8 9 6 4 7 广 积福 五年 举行 大会 或宣扬 教义 大正 1 9 3 4 1 5 1

Transcript of 玄奘、清辩、陈那——从“简别立宗”谈起 Detailed Chinese version of \"Xuanzang,...

玄奘 、 清辨、 陈那

—从“

简 别 立 宗”

谈起

佛教哲学

玄奘 、 清辩 、 陈那——

从“

简别 立宗”

谈起

何欢欢/文

提 要 : 玄 奘“

西行取经”

,在印度那烂陀寺等地广 学佛法、 造诣非凡 , 最后在曲

女城辩论大会上提 出 了 无人能驳的 三支论式 , 盛名 响彻印度 , 后世称 为“

唯识 比

量”

或“

真唯识量”

。 本文通过分析"

唯识比量"

中 的关键要素——

简 别立 宗”

这一特殊的 因 明规则 , 及其与 中观派论 师清辩之“

掌珍比量”

的 关 系,以佛教新

因 明奠基人陈 那的论辩逻辑为桥梁 ,明 晰玄 奘对清辩的学理传承这

一重要的思想关

系 , 考察 因 明 学说在瑜伽行派与 中观派之“

有”

空”

论证 中的作用 与 意义等佛

教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问题 。

关键词 :玄奘

; 清辩;陈 那 ; 唯识比量 ; 掌珍比量

;简 别立 宗

中图分_号 :B 9 4文献标识码 :

、 玄奘与“

唯识比量”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

唯识比量”

的是窥基 (公元 6 3 2 ̄

6 8 2 年 ) 的 《 因 明人正理论

疏 》 :

大师 周 游西域 , 学满将还 。 时 戒 日 王,王五 印度 , 为 设十八 日 无遮大会

, 令大 师 立

义 。 遍诸天 竺 , 筒选贤 良, 皆集会所 , 遣外道小乘 ,

竞 申论诘 。 大 师立量 ,时人无敢对

扬者 。 大 师立“

唯识 比量”

云 :

真故极成色 不 离于 眼 识 , 宗 ; 自 许初三摄 眼所 不摄

故,因

; 犹如 眼识 , 喻 。

( 《大正藏》 ,第 4 4 册 ,

第 1 1 5 页 )①

根据 《大唐西域记 》 的记载 ,

无遮大会”

是戒 日王 (公元 5 8 9—

6 4 7 年 ) 为广积福德 ,

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布施各派僧俗、 鳏寡孤独的慈善大会 , 它不是以论辩或宣扬某派教义为 目

① 本文所用 《 大正 藏 》 版本 为 曰 本大正 一切 经刊行会 ,1 9 3 4 年 。 引 用 中 , 先列 册数 ,

然 后是 页 数 , 以

下 同 。

1 5 1

2 0 1 5年 第 4ft

的每年举办一次的“

学术性”

辩论大会 。②

《大唐西域记》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 《续高僧传 ? 玄奘传 》 、 《大唐故三藏玄

奘法师行状》 、 《古今译经图纪 》 等文献对玄奘 ( 公元 6 0 0/ 6 0 2 ̄

6 6 4 年 ) 提出“

唯识比量”

的历史背景都有着不同的记述 。 简要来说 , 《慈恩传》 、 《玄奘传 》 、 《行状》 主要讲述了戒

日王先为玄奘在曲女城开办辩论大会 , 后邀请玄奘观摩在钵罗耶伽国大施场举行的无遮大

会; 《图纪》 认为是戒 日 王趁无遮大会之际邀请玄奘作为论主进行论辩 ; 窥基的 《成唯识论

述记》 与 《因明人正理论疏》 相同 , 也记载戒 日 王专 门为玄奘在曲女城召开 了十八 日无遮

大会进行辩论 ; 《大唐西域记》 的记载则比较隐晦 , 意思是辩论会在 曲女城无遮大会的 同时

或前后举行 。?

综合各家史料 , 笔者认为窥基的“

为设十八 日 无遮大会 , 令大师立义”

之说不妥 ,玄

奘提出“

唯识比量”

的历史场景很可能是戒 日 王每年举办一

次的辩论大会 , 当年会期正好

与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重合 ,且会址在女曲城或附近 , 可称之为

曲女城 (辩论 ) 大会”

但不宜说是专门为玄奘召开的“

无遮大会”

历史背景并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 不管论辩发生的时地如何 , 结果之一

就是“

大师立

量 , 时人无敢对扬”

。 那么 , 中 国论师设立的“

唯识 比量”

凭什么能让曲女城全体印度论师

无法辩驳 ?

我们先来看“

唯识比量”

的基本含义 :

宗 (命题 ) :

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 就真性来说 ,论辩双方⑤共同承认的色 ( 物

质 ) 是不离开眼识的 。 该命题以色境和眼识为代表 , 阐述 了玄奘一

系“

境不离识”

的“

识”

思想 。

因 (理由 ) :

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色被 自宗所承许的初三 ( 眼根、 色 、 眼识 ) 所包

摄,

? 但不被眼根所包摄 。 眼根即作为视觉器官的眼睛 ,眼识是视觉器官的认识能力 ,

色是外

界对象。 这一理由的意思是虽然眼识依眼根而生 , 但能认识外界对象的是眼识而不是眼根。

喻 (譬喻 ) :

犹如眼识”

, 就像眼识一样 。 色被眼识所包摄 ,或者说色不离于眼识 , 就

像眼识不离于眼识一样 。

玄奘刚过世 , 窥基就收到了顺憬 (公元约 7 世纪 ,

一说元晓 ) 从新罗寄来的批判“

识 比量”

的“

决定相违量”

。 从那时起 ,

唯识比量”

的正确性或真理性就受到了挑战 , 对

② 《 大唐 西域记》 卷五 :

五 岁 一设无遮大会,倾竭 府库 ,

惠 施群 有 ,唯 留兵器 ,

不 充檀舍。 岁一

集会 诸

国沙 门 , 于三 七 日 中 , 以 四 事 供养 ,庄 严 法 座

,广 饰 义 筵

, 令 相 摧论 ,校其 优 劣 , 褒 贬 淑 慝 , 黜 陟 幽 明 。

( 《 大正藏 》 , 第 5 1 册, 第 8 9 4 页 )

③ 详见 《 慈 恩传 》 ( 《 大正藏 》 ,第 5 0 册

, 第 2 4 6—

2 4 8 页 ),

《玄奘传 》 ( 《 大 正藏 》 ,第 5 0 册 , 第 4 5 2

4 5 3 页 ) , 《行状 》 ( 《大正藏 》 , 第 5 0 册 , 第 2 1 7 页 ), 《 图 纪》 ( 《大正藏 》 , 第 5 5 册

,第 3 6 7 页 ) , 《 成唯识论

述记》 ( 《 大正藏 》 , 第 4 3 册 , 第 5 0 0 页 ) , 《 西域记》 ( 《 大正藏 》 , 第 5 1 册 , 第 8舛一 8汜 页 ) 。

④ 有关“

唯识 比量”

的 解释, 参见 吕 澂 : 《 因 明入正理论讲 解》 , 第 6 2— 7 9 页 。

⑤ 根据 《 大唐西域记 》 等 载 ,玄 奘 的

唯 识 比量”

主 要针 对 的 是 小 乘正 量部“

色 离 识 有”

的 教 义 ,因

此,论辩 双方可看作是大乘瑜伽行 派 ( 唯识 宗 ) 和小乘正 量部 。

⑥ 佛教一

般认为一切事 物现象 可 以分 为 眼 等 十八界 , 阿毗达磨 文献 把这十八界分 为 六 组 :

初 三 ( 眼根 、

色 、 眼识 ) 、 二 三 ( 耳根、 声 、 耳识 ) 、 三 三 ( 鼻根 、 香 、 鼻 识 ) 、 四 三 ( 舌根 、 味 、 舌 识 ) 、 五 三 ( 身 根 、

触 、

身 识 ) 、 六 三 ( 意根 、 法 、 意识 ) 。.

1 5 2

玄奘 、 清辩、 陈那

—从‘‘

简 别立 宗’’

谈起

唯识比量”

的不同解释及真伪讨论络绎不绝直至今 日 。 如在 日本有贬之为“一时之用

定宾 (公元 7

8 世纪 ) , 也有誉之为“

万代之通轨”

的善珠 (公元 7 2 7—

7 9 7 年 ) , 中 国法

相唯识宗人则大都奉其为颠扑不破的“

真唯识量”

笔者无意加人判定性检讨的历史队伍 , 只是简单说明了“

唯识比量”

的字面意思 , 没有

触碰唯识理论的问题点,这是因为本文所关注的不是

唯识比量”

是否或者如何证明“

境不

离识”

的问题 , 而是在于 : 从论证目 的和论证模式来看 ,

唯识比量”

所要证明的是当时已广

为人知的 、 以世亲 (公元约 4 世纪 ) 等为代表的瑜伽行派的“

唯识”

理论 ,运用的是早 已成

熟的“

三支作法”

, 且借鉴了护法 (公元约 6 世纪 ) 在证明世亲“

唯识”

思想时所创的一

个推

理;

⑦ 所以,从

唯识比量”

所证明的命题 、 运用的论证方法来看 , 玄奘在曲女城的立论并

没有新颖特殊之处 。 由 于世亲的“

唯识”

说 、 护法的推理论证等已被 中观派等诸多印度其

他宗教哲学流派所批判 , 那么 , 让玄奘的“

唯识比量”

立于无人能驳之境地的必然不是他

所要证明或宣扬的承袭 自世亲 、 护法一系的唯识理论 , 而是在辩论的场景下 ,更加技术性甚

至可以说是诡辩性的论辩手段——“

创新性”

地运用瑜伽行派先贤从未使用的“

简别”

法 , 使“

唯识比量”

这一普通论式成为从因明规则的角度来看几乎无懈可击的证明 。

什么是“

简别”

? 玄奘在“

唯识比量”

中如何运用“

简别”

之法?“

简别”

在古代汉译佛

典中主要有三种意思 : (1

) 区别 、 分别 (apavSda/viS e vig e¥ ita )

,如玄奘译 《俱舍论》 :

今应简别其中差别相”

( 《大正藏》,第 2 9 册 , 第 2 3 页 ) ; ( 2 ) 排除 、 断离 (

vyavaccheda/

avaccheda) ,如玄类译 《俱舍论》 :

此为眼等名所简别”

( 《大正藏 》 , 第 2 9 册 , 第 6 页 );

(3

)限制 、 限定 (

vi§ es ana) : 作为因明术语使用 , 在逻辑论辩中 , 为 了明确双方所使用的

概念,避免各种过失而加在宗 、 因之上的限定语 , 又称为

简言”

。 本文所讨论的“

简别”

就是这第三种意思 , 由于尚未在留存有梵汉双语的佛典中发现相对应的词 , 所以把作为因明

术语的“

简别”

的梵文写为 Vi§ e§ai

?a 目前还只是笔者依据其他相关文献的一种推测 (详见

本文第二节 ) 。

唯识比量”

用了三次简别 , 有三个简别词 , 即用“

真故”

限定了“

宗”

, 用“

极成”

自许”

分别限定了“

宗有法”

与“

因”

。 事实上 , 窥基在 《因明人正理论疏》 中转述“

识比量”

正是为了说明“

简别”

之于因 明论法的作用和意义 , 而不是要传达“

唯识比量”

所证明的“

唯识”

理论 :

凡 因 明 法,所能 立 中 ,

若有筒别 ,便无过失 。 若 自 比量

, 以 许言简 , 显 自 许之无他

随一等过 。 若他 比量 , 汝执等 言 简 , 无 违宗 等 失 。 若共 比 量等 , 以 胜 义言 简 ,无 违世

间 、 自 教等失 。 随其所应 ,各有标简 。 ( 《 大正 藏 》 ,

第 4 4 册 , 第 1 1 5 页 )

这段话的意思是 : 就 因明规则来说 ,在所立 (宗 ) 、 能立 ( 因 ) 中 , 如果有

简别”

( 限定 ) 的话,就不会有过失

;就

自 比量”

来说 ,以

( 自 ) 许”

作为简别词 , 显示 自宗

承许的意思 , 就可以避免对方不承认因等的过失 ;就

他比量”

来说 , 用“

汝执”

等作为

⑦ 《 唯识 三 十颂 》 :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

由 此彼 皆无 , 故一切唯识 。

( 《 大正藏 》 , 第 3 1 册 , 第 6 1

页 ); 《 成唯识论》 :

此 亲所缘,定非 离此

;二随一故

;如彼 能缘 。

( 《 大正 藏》 ,第 3 1 册

, 第 3 9 页 ) 参见 吕

澂: 《 因 明入正理论讲解 》 , 第 6 9

7 1 页 。

1 5 3

墟錄翁罾 2 0 1 5年 第 4期

简别词 , 就没有违背 自 己 的宗趣等的过失 ;就

共比量”

来说 , 用“

胜义”

作为简别词 ,

就没有违背世间 ( 常识 ) 、 自宗教义等的过失 。 根据不同的需要 , 各部分都有标明的简别 。

窥基接着具体分析了“

唯识比量”

中的“

真故”

极成”

自许”

三个简别词的意义

与作用 :

此 比量 中 ,有所简别 , 故无诸过 。 有 法言真 , 明 依胜义 , 不依世俗 , 故无违于非学

世 间 ;又显依大乘殊胜义 立 , 非依小乘 , 亦无违于阿含等教色离识有 , 亦无违于小乘 学

者世 间之失 。 极成之言 , 简诸小乘后身 菩萨染污诸色 ……何须 自 许言耶 …… 。 ( 《大 正

藏》 , 第 4 4 册 , 第 1 1 5 页 )

窥基所说的“

胜义”

与“

真”

同义 , 有两层意思 :

一是把宗限定在与世俗相对的胜义

上, 即把世间

一般人 (非学世间 ) 的认识排除出去 , 因为世人认为色是离开眼识而存在的 ;

二是把宗限定在与小乘胜义相对的大乘胜义上 , 这样就把正量部等小乘诸学派的教义和认识

排除出去 , 因为他们也信奉色是离识而存在的 。 窥基说明了为什么世间常识、 阿含小乘等认

为色离于识存在 , 而证明色不离识的“

唯识比量”

能不违反世间常识、 阿含小乘等之说而

成为正确的命题的原因——

以胜义言简”

, 即以“

真故”

来限定“

宗”

避免了“

世间相

违”

和“

自教相违”

的过失 。

在 《因明人正理论疏》 中 , 窥基分析介绍完“

唯识比量”

后说道 :

凡若宗标胜义 , 如

《掌珍》 言‘

真性有为空 , 如幻缘生故 , 无为无有实 , 不起似空花’

, 亦无违 自教、 世间等过

失 。

( 《大正藏 》 , 第 4 4 册, 第 1 1 6 页 ) 窥基已然注意到

唯识比量”

与“

掌珍比量”

在“

简别”

的形式与作用——“

宗标胜义”

无违 自教 、 世间等过失”

两方面的相似性 。 日本学

僧定宾 、 善珠更是直接指出了“

真故”

与“

真性”

的“

模仿”

关系 :

宾法师云 : 今详三藏 ,

此量头仿掌珍 , 身像唯识。 如 《掌珍》 云‘

真性有为空’

, 故今言‘

真故’

也 。

诚如玄奘的传人们所言 ,在

简别立宗”

这一特殊因明规则的使用上 ,

唯识比量”

与下

文详述的“

掌珍比量”

如 出一辙 。 玄奘深谙并借鉴清辩 (公元约 4 9 0—

5 7 0 年 ) 的“

简别”

法与论辩之道恐怕是其翻译 《大乘掌珍论》 (后文简称 《掌珍论》 )的主要原因之

二、 清辩与

掌珍比量”

玄奘从公元 6 4 5 年在弘福寺开始译经事业到公元 6 6 4 年圆寂 , 共翻译了从印度带 回的经

典 7 5 部 1 3 5 0 卷 , 其中代表印度佛教中观派思想的论著只有清辩的 《掌珍论》

部两卷 。 除

了窥基在 《成唯识论述记》 、 《因明人正理论疏 》 等著作中屡次提及 《掌珍论》 外 , 玄奘 的

弟子文备 、 靖迈、 神泰 、 元晓 、 太贤等都曾为 《掌珍论》 作注 。 遗憾的是 , 这些注疏现都

不存,

我们只能从 日本僧人的记载中窥知一

二 。?

在 《掌珍论》 开篇 , 清辩用一个包含两组“

三支论式”

的偈颂高度概括了 自 己 的思想 ,

即后世所谓“

掌珍比量”

真性有为空 , 如幻缘生故 ; 无为无有实 , 不起似空花 。

( 《大

⑧ 善珠 :

《 因 明论疏 明 灯钞 》 , 《大正 藏 》 , 第 6 8 册 , 第 3 1 9 页 。

⑨ 如:安远 (

公元 1 0 世纪 ) 《三 论宗章疏 》 ( 《 大正藏 》 ,第 5 5 册

, 第 1 1 3 8 页 ),平祚 ( 公元 1 0 世 纪 )

《 法相宗 章疏 》 ( 《大正 藏》 , 第 5 5 册 , 第 1 1 3 9 页 ) 。

1 5 4

玄奘 、 清辩、 陈那

——从“

简 别 立 宗”

谈起

正藏》 , 第 3 0 册, 第 2 6 8 页 )

这个偈颂按照宗 、 因 、 喻“

三支”

的顺序可以解释如下 :

(1) 宗 (命题 ) : 就真性来说 , 有为法是空的 。 因 ( 理 由 ) : 依缘生起的缘故 。 喻 (譬

喻 ) : 就像幻一样 。

(2

) 宗 (命题 ) : 就真性来说 , 无为法不是实有的 。 因 ( 理 由 ) : 不生起的缘故。 喻

(譬喻 ) : 就像空花一样 。

掌珍比量”

是清辩运用因明“

三支作法”

对 中观派“一切 皆空

教义的论证 。

性”

思想作为源 自 般若类经的中观派基本理念 , 经过龙树 (公元约 2 世纪 ) 、 提婆 (公元约

3 世纪 ) 等论师的反复宣扬 已广为人知 , 但清辩却是第一个用逻辑推理来正面证明“

空性”

的中观论师 ,这也是他被视为中观 自 立论证派 ( 中观 自续派 ) 祖师的主要原因 。

掌珍比量”

最大的特点是用“

真性”

来限定两个命题一“有为空”

和“

无为无有实”

真性”

的梵文应是 tattvatab,但

从格”

(tah

) 在玄奘的译语中体现得不明显 ’ 这很可能是出

于汉文五言偈颂的限制 。Tattvatab的原形是 tattva

, 常译为“

真性”

真”

真实”

,意思是真

实的状态 、 真实的境界 ,相当于

胜义”

( paramartha

) , 即最高的状态 、 与世俗世界相对的超

世俗的世界 ( 境界 ) 。 Tattva 的从格形式 tattvatab的意思是“

就真性来说”

从真性来看”

与此同时,

唯识比量”

是玄奘在印度 ( 曲女城 ) 辩论时提出的 ,因此这一 比量最初很

可能是用梵文来书写的 , 窥基的转引应是翻译后的形式 。 从“

以胜义言简”

有法言真”

等表述来看 ,

唯识比量”

中的“

真故”

的梵文原词应该也是 tattvata^ , 其中的“

故”

是对“

从格”

( tah ) 的翻译 。 因此 ,不能把

真故”

理解为“

真的缘故”

,而应该是

根据真

性”

从真性来看”

的意思 。 这样就可以 明确“

真故”

与“

掌珍比量”

中的“

真性”

是同一个梵文词 tat tva(真 、 真性、 真实 ) 的 同

种变格形态——

从格”

, 只是 由于翻译的不

同而表述成了不同的汉文 。 换句话说 ,根据不同的汉文表述需求 ,

tettvatalj既可译为

掌珍

比量”

中的“

真性”

,也可译为

唯识比量”

中的“

真故”

, 但严格来说 ,用

故”

体现从

格的“

真故”

比“

真性”

更准确地表示出 了梵文 tattvatab的文法。

在 《掌珍论》 中 , 清辩明确指出 :

以真性简别立宗”

( 《大正藏》 , 第 3 0 册 , 第 2 6 8

页 ) , 意为“

真性”

起到限定“

立宗 (= 宗 )

范围的作用 , 即把“

真性”

分别加在命题“

有为空”

无为无有实”

上,就是限定了这两个宗 (命题 ) 都只是就

真性”

( 胜义 ) 而

言的 , 不涉及“

真性”

以外的其他讨论。 那么 , 清辩为什么要给宗加上这样的限定 ? 这样

的“

简别”

是否符合因明论辩的基本规则?

首先 , 来看清辩对第一组论式“

真性有为全 , 如幻缘生故”

中的“

真性”

的解释 :

违如是 自宗所许现量、 共知 , 故以真性简别立宗 。 真义自 体说名真性 ,即胜义谛 , 就胜义谛

立‘

有为空’

, 非就世俗 。

( 《大正藏》 , 第 3 0 册 , 第 2 6 8 页 ) 意思是 : 不要违犯这样的 自

己的宗派所承许的现量 、 共同认识 , 所以用真性来限定主张命题 ; 真 的意义的本体就称为“

真性”

, 也就是胜义谙 , 根据胜义谛设立“

有为空”

, 而不是根据世俗谛 。 因为如果没有“

真性”

这一限定的话 ,瓶、 衣等存在于世俗世界的事物也会被包含进

空性”

的论证成为

⑩ 《 掌珍论》 梵本不 存 ,上述 倡颂 的 焚文可 以推 测 如下 :

tattvatabsa rpskytebg finySm^ySvatprat

yayodbhava^/

asamsk^

tastvasadbhu ta anutpadat kha

pu§ pavat// 0参见LdeLaVal inePoussin

,“

Madhyamaka

,MelangesChinois e t

Bouddhiques

fvo

l. 2

1 9 3 3,p.

7 0 。

1 5 5

遛璆醬罾 2 0 1 5年 第 4期

世俗谙有为空”

,而这既与中观派所承认的现量 ( 直觉认识 ) 相矛盾 ,

又与其认可的世人

的共同常识相抵触 。

其次 , 第二组论式“

无为无有实 , 不起似空花”

也需要“

真性”

来限定主张命题 :

中简别立宗言词 即上‘

真性’

, 须简别意如前应知 , 就真性故立‘

无为空’

, 非就世俗 。

( 《大正藏 》 , 第 3 0 册 , 第 2 7 3 页 ) 意思是 : 在“

无为无有实”

这一命题上加

真性”

这一

简别词的原因与“

有为空”一样

, 也是为了不违背“

自宗所许现量、 共知”

在留存有梵文写本的清辩著 《中观心论 》 第四 《入抉择声 闻之真实品》 中有与“

掌珍

比量”

及“

简别立宗”

之说非常相似的内容 。?

( 1 ) tattvatohinabhavanam janmetyevamvi^esanat/na

pratyaks aprat

ltibhyam

badhasambhavatlti

ce t//(梵本第 1 0 颂)

sridpamamsnideny

iddu//skyemedcesbya'

ikhyadpargyis//mngonsumdangni

gragspa

dag//gnodpa'

dilamed cena//(藏译第 1 0颂 )

笔者汉译为 : 如果说 :

正因为简别 ,

就真性来说,

一切事物不产生’

就不与现量和

共知相违背 。

(2

) tattvatohinabhavanam janme tyevamvi §es anat/na

pratyaks apratltibhy ambadhakutrap i

badhika//( 梵文第6 3颂 )

sridparnamsni

yang dag

tu//skyemedcesbya'

ikhyad pargyis//mngonsumdan

gn i

gragspa

dag//gnodpar

bstanpasgnodpamed//(藏译第 6 3 颂 )

笔者汉译为 : 正因为简别 ,

就真性来说 ,

一切事物不产生”

就不与现量和共知相违

背 , 哪来的相违 ?

《中观心论》 的唯一古注 《思择焰》 对第 6 3 颂有进一步的解释 :

didagni sngaryangl anbtab

panyid

yinte/yang

dagparzhesbyaba'

idambca,

bakhyad

parcanla mngonsumdug

ragspasgnodpa

byungbamedbzh indumibdenpa

iskyon gyissgro'

dogs

palamngon parzhenpadagyangdangyangdubrtagsnasgnodparsmarbadesnibdag

cagla

gnod

pamay

inte/sngarsun'

byinpabstan

pa'

ishugsky issozhesbyaba

ibsampasso//

笔者汉译为 : 这是回答前面 ( 的反驳 ) 。 有“

真性”

作为简别的立宗 , 不与现量和共知

相违背 , (反对者 ) 坚持用不正确的错误来反复宣称 ( 我们的立宗与现量 、 共知 ) 相违背 ,

但是我们不相违背 , 理由 已如前所述 。 这就是 ( 偈颂 的 ) 意思。

这两颂中的“一

切事物”

相当于 《掌珍论》 中的“

有为法”

和“

无为法”

的统称。 上

述梵 、 藏文文本对我们正确理解汉译佛典和汉文撰述文献 中经常出现的“

简别”

与“

简别

立宗”

等术语的梵文原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根据留存的两颂梵文 , 可知“

简别”

应为

vi&egapa 的汉译 ;

根据藏译 dambca’

可推知“

立宗”

的原文是 prat ijfta 而不是 pak¥

a,

立宗”

就是“

宗”

的意思 , 这一“

立”

没有现代汉语常见的动词含义 。? 所以

简别立宗”

的梵

? 《 中观心论》 是 目 前所见清辩著作 中唯一 留存有梵 文本 的 ,

其 注释 《 思择 焰 》 仅保存 在藏译大藏经 中 。

参见何欢 欢 : 《 〈 中观心论 〉 及其古注 〈 思择 焰 〉 研 究 》 , 中 国社会科学 出 版社,

2 0 1 3 年, 第 1 1

2 5 页 。

? Prat ij

fia 是一

个动 词 性名 词 ,玄 奘用

立 宗”

而 不是“

宗"

来翻译 pratijfia 是十分准确 的 。 根据 《瑜伽

师地论》 、 《 因 明入正理论 》 等 文本 的梵 汉对 勘 ,我们 可知 玄奘 常 把 p

ratijfia译 为

立 宗”

,把 pak§

a 译为“

宗”

或“

品”

;但 prat i

jfia 有时也被译为

宗”

或“

所立”

1 5 6

玄奘 、 清辩、 陈那—从

简 别 立宗”

谈起

文应是 pratijfia

-vi§e§ a :pa , 而其意义就是为了确保“

宗”

成为正确的命题 。

由此可见,

掌珍比量”

中 的“

真性”一词在重申 源 自龙树的胜义 (谛 ) 思想的 同时 ,

更重要 的是为了配合因明论法必须作出的简别术语 。 这一

真性”

是正确理解“

掌珍比量”

和清辩的二谛 、 空性思想的关键词之一

。 然而 , 清辩 以“

三支”

证明空性, 借因明阐释胜

义,用因明论法来正面证明

“一切皆空

这一

几乎不可能被直接证明 的论题 , 实际上背离

了祖师龙树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 偏离了中观的正轨——

龙树在 《 回诤论》 中明确指出证

明空性不能有“

立宗”

(nasti ca mama pratij

fia) :

若我宗有者 , 我则是有过 , 我宗无物故 ,

如是不得过 。

( 《大正藏》 , 第 3 2 册, 第 1 9 页 )

如此一来 ,

简别立宗”

就成了清辩既要证明承袭 自龙树的“

空性”

,又不想违背祖师

之教言的一种变通手法 , 即可以诡辩地说“

简别立宗”

不是“

立宗”

。 甚至可 以说 ,正是

简别”

之法最终成就 了清辩独特的二谛与空性思想 : 以“

真性”

限定“

空性”

, 用“

性”

解释“

真性”

真性"

与“

空性"

在因明规则下涵容互摄 。 具体来说 , 清辩所认为的

世俗谛就是世间言说 , 符合 自宗所许之现量与世间常识的事物 ,

般都可承认在世俗谛上是

存在的;但就胜义谙来说 ,

“一

切皆空”

有为空”

无为无有实”

) , 这契合一

脉相承 自

龙树的中观“

空性”

,即不是虚无的空 , 而是由缘起而来的当体即空 、 无实有的 自 性空 。 从

缘起的角度讲空性 , 是清辩作为中观论师的最大标志 ; 而出于因明论法的需要强调甚至只关

注胜义谛的空性 , 则是清辩有别于龙树及其他中观论师的特色 。

窥基虽然没有明说其师玄奘是借用了清辩的“

真性”

才创制出“

真故”

, 但是他并不回

避谈及“

唯识比量”

与“

掌珍比量”

的相似性,如在 《 因明入正理论疏》 中借用

掌珍比

量”

间接解释了“

唯识比量”

中“

真故”

的用法 。 但是 ,从

掌珍 比量”

所要证明的中观

空性的角度来看 , 窥基还是把“

掌珍比量”

判为“

似比量”

而予 以了否定,他在 《成唯识

论述记》 中指出 :

彼依 《掌珍》

真性有为空’

等似比量 , 拨无此识及一切法 , 皆言无

体。 言似比量者 , 谓约我宗 , 真性有为无为非空不空 , 有法一分非极成过…… 。

( 《大正

藏》 , 第 4 3 册 , 第 3 5 9 页 ) 窥基认为作为宗有法的“

真性有为”

真性无为”

在瑜伽行派

看来既不是空也不是非空 , 所以清辩的宗犯有“

有法一分非极成过”

(瑜伽行派一方不承认

有法 ) 。 但窥墓的这一批判显然是对“

掌珍比量”

的故意误读 , 因为“

真性有为空”

这一

题中的“

有法”

是“

有为”

而不是“

真性有为”

真性”

是对整个宗“

有为空”

的限定,

而不能把“

真性”

看作是“

有法”

的一部分或者仅是对“

有法”

的限定。?

窥基对"

掌珍比量”

的褒贬两种评价 , 究其原因 , 可能 由于 《成唯识论述记》 注释的

是有关教义的“

空有”

之别——中观派否定“

识有”

、 坚持“

性空”

的思想是瑜伽行唯识一系所强烈反对的 ; 《因明入正理论疏》 注释的是如何运用

简别”

这一特殊因 明规则来避

免“

世间 、 自 教相违”

等过失 , 而无关教义的“

空有”

。 在法相宗人看来 ,

一方面 中观“

空”

与唯识“

有”

之别是不得不一

争对错的核心教义分歧 , 但另一方面祖师玄奘设立的“

唯识比量”

的关键思路与清辩之“

掌珍比量”

如出一辙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

那么 , 即使“

简别立宗”

这一特殊的因 明规则不是玄奘的首创 , 有没有可能玄奘参考

? 日 本学者师 茂树 曾 列表详 细比 较 了 中 日 韩法相宗人对“

掌珍 比 量”

的 评价 , 尤 其是关 于“

真性”一词

能 否 纳入“

有 法”

范 围 的 讨论, 靖迈、 圆测 、 元 晓 、 道证 、 惠 沼 、 憬 兴 、 智 周 、 善珠 等有着 不 同 的 看法 。 参 见

师 茂树 : 《清辩 比量乃東 7 夕 : 扫 (十石 受容 》 ,载于 《佛 学研 究 》 , 第 8 期

,2 0 0 4 年

, 第 3 1 0 页 。

1 5 7

熘騄醬罾 2 0 1 5 年 第 4期

的并不是清辩的“

掌珍比量”

, 而是直接源 自陈那 ( 约 4 8 0—

5 4 0 年 ) 的 因明思想 ,甚或清

辩也是直接套用了陈那的理论?一

如“

掌珍比量”

与“

唯识比量”

使用的基本因明规则都

是陈那重新规范了的“

三支作法”

和“

因三相”

理论 。

三、 陈那与

简别立宗”

在 《因明正理门论》 、 《集量论》 等著作中 , 陈那都没有明确提出“

简别”

或“

简别立

宗”

等相关理论 , 更不用说阐述这一规则可能带来的作用与意义 。 陈那指出 了正确的主张

命题 ( 宗 ) 应该避免五种情况 ,

? 后 由商羯罗主 (公元 6—

7 世纪 ) 在 《 因明人正理论》 中

整理为九种 : 现量相违 、 比量相违 、 自 教相违、 世间相违 、 自语相违、 能别不极成 、 所别不

极成 、 俱不极成 、 相符极成 , 为后世广泛使用 。 然而 , 与 《 因明正理 门论 》 相对应的 只是

前五种 , 后四种一

般认为是商羯罗主不同于陈那的发展之处 。

窥基所说的“

无违世间 、 自教等失”

, 实际上是指不犯上述“

世间相违”

与“

自 教相

违”

两种过失 。 清辩提 出 的“

勿违如是 自 宗所许现量 、 共知”

是指不犯“

现量相违”

与“

世间相违”

两种过失 。 严格来说 , 窥基与清辩在阐述“

简别立宗”

所能避免的过失时并不

完全相同 。

首先 , 清辩的“

真性”

直接与其“

胜义 - 世俗”

二谛观相联系 。 清辩承认世俗事物的

存在 , 所以必须用“

真性”

这一限定来避免违反世俗谛的真实 。 考虑到“

空性”

论证的特

殊性以及对“

二谙”

的严格 区分 , 清辩是在保证“

世俗有”

的前提下来证明“

胜义空”

所以他在讲“

空”

的时候必须首先把世俗谛的“

有” ̄一

现量”

共知”

管辖范围内 的

存在——排除出去, 否则 ,

世俗谛的“

有”

也会被包含进“

空”

的论证,这并不是清辩所

主张的 。 因此 , 在运用陈那的“

三支作法”

证明空性的时候 ,为了保证主张命题的正确性 ,

清辩需要且只需要把世间相违与现量相违这两种“

似宗”

避免掉就可以了 ,而不用考虑 比

量相违、 自教相违 ( 自语相违 ) 这些可能的“

似宗”

。 因为即使没有“

真性”

的限定 , 从

清辩 自 己所遵循的教义来讲“

有为空”

甚至“

无为无有实”

都不会违犯“

比量”

自教”

这应该就是清辩运用陈那 的“

三支作法”

,遵循

因三相”

的原则但必须加上 自 己 的“

性”

以作简别才能证明“

空性”

的关键所在 。 而且 , 这样的“

简别立宗”

并不会妨碍“

支”

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独立的逻辑有效性与正当性 , 即“

真性”

的限定与独立的有法 、 法、

因 、 喻的内容无关 ,而只是限定了有法与法之间的关系——主张命题的内容 , 并且也只有当

有法 (有为 、 无为 ) 、 因 (缘生 、 不起 ) 、 喻 (幻 、 空花 ) 在世俗谛上是存在的 、 有 自性的 、

可被言说的 ,才能被用作

三支”

以实现证明的过程 。 所以 ,

掌珍比量”

的“

以真性简别

立宗”

应该说是“

二谛”

与“

三支”

的巧妙结合 ,是清辩运用陈那的推理之法 ,

以世俗谛

的“

有”

实现了对胜义谛的“

空”

的证明 。 这是通过逻辑规则与语言表述说明了超越逻辑

规则与语言表述能力的思想 , 实现 了从“

世俗谛有”

向“

胜义谛空”

的飞跃 , 同时又保证

?“

若相违义 言声 所遣 , 如 立一

切 言 皆是 妄 。 或先 所立 宗 义相违 , 如獯 狐子 立声 为 常 。 又若于 中 由 不共

故,

无有 比量,为 极成言相违义遣

,如说 怀兔非 月 有 故 。 又于有 法 即彼 所 立

,为 此 极成现量

、比 量相 违义遣 ,

如有成立声非所 闻 、 瓶是 常 等 。

( 《 大正藏 》 ,第 3 2 册 , 第 1 页 ) 但 《 集量论 》 中没有

若相违义 言声所 遣 ,

如立一切 言 皆是妄”

这种“

自 语相违”

自 语相违”

实 际上是广义 的“

自 教相违”

,法称 ( 公元 约 7 世纪 ) 及

其 后的 印 度 因 明论 师 一般 只讲“

自 语相违”

而 不再讲“

自 教相违”

1 5 8

玄奘 、 清辩 、 陈那

——从“

简 别立宗”

谈起

了逻辑连贯性与正确性。

至于玄奘或窥基 , 应该是不承认 ( 或没有注意到 ) 清辩这种“

真性”

简别法之于“

谙”

的真正 目的与意义 , 所以窥基指 出“

掌珍 比量”

的“

宗标胜义”

与“

唯识 比量”

的“

真故”

的作用都在于“

无违世间 、 自教等失”

而不是“

无违世间 、 现量等失”

, 这实在是

丧失了清辩“

真性”

简别之精华 。 窥基在分析“

无违世间 、 自 教等失”

的时候 ,从世间一

般人的世俗讲到阿含 、 小乘的世俗与胜义 , 这种递进式分析法 , 看似有理有据 ,实则毫无意

义。 因为 ,对于唯识宗 ( 自教 ) 来说 , 即使没有

真故”

的限定,

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是正确的命题甚至是应该遵循 的基本教义,没有必要用

真故”

来保证不违 自 教 ; 而且用“

真故”

作了限定之后 , 缩小了唯识理论的应用范围 , 恐怕已经偏离了世亲 、 护法的唯识本

意。 此外,玄类立论的对手是正量部论师 , 与大乘瑜伽行派同属佛教的

阿含 、 小乘”

在“

唯识比量”

的论辩场景下不可称为“

自教”

而应是相对立的“

他教”

。 所以 ,

唯识比量”

中的“

真故”

的作用也应该是避免违犯现量相违与世间相违两种过失 , 而不是 自 教相违 。

无违世间 、 自 教等失”一言 , 某种 意义上透露 出窥基 ( 玄奘 ) 借鉴清辩之

简别 (立

宗 )

但未能得全豹的疏漏 。

四 、 结 语

综上所述,

以真性简别立宗”

是使“

掌珍比量”

成为正确论式的必要前提 ,也是清辩

将陈那的因明论法导人中观空性论证后作出的创新性改良——当把精确的逻辑论证运用到对“

空”

这样模糊且否定性论题的证明时,

简别”

就成了至关重要 的手法。 玄奘“

唯识比

量”

中的“

真故”

直接源 自“

掌珍比量”

的“

真性”

, 梵文原词相 同汉译有别而已 ,而两

者限定主张命题之后所要达到的 目 的亦相同 , 都是为了遵循陈那制定的各项推理规则 ,从逻

辑的角度保证“

宗”

的正确性 , 避免“

似宗”

的发生 。

陈那论著中没有关于“

简别 (立宗 )

的阐述,

简别”

之法也未见于清辩以前的其他

印度论师 , 在玄裝/窥基之前的汉译佛典或者汉文撰述中亦未发现相关理论 , 因此“

简别立

宗”

这一

特殊的因明规则很可能由玄奘首先传人中国 , 但这并不意味着“

简别 (立宗 )

法就是玄裝的创举。 清辩设立的“

掌珍比量”

,尤其是其中的

以真性简别立宗”

, 对后世

发端于玄奘 、 繁盛于慈恩、 弘扬于 日韩的东亚因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遗憾的是 , 窥基在

解释“

唯识比量”

的“

真故”

时未能完全吸纳清辩的理论精华 ,没能给

真故”

的限定功

能作出最恰当的阐述。

总而言之 , 清辩运用“

简别”

和“

三支作法”

证明 中观派之“

空”

, 玄奘使用 同样的

方法证明瑜伽行派的“

有”

, 很好地体现了因明理论的导入给大乘佛教思想带来的革新性发

展。 以 《掌珍论》 为代表的中观派论著 、 以 《成唯识论 》 及其 《述记》 等为代表的瑜伽行

唯识系汉译/文佛典 , 除了阐扬各 自教派的思想之外 ,也能为我们了解印 、 中佛教 因明理论

的发展提供新的线索与启示 。

(作者单位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责任编辑 : 何博趄 )

1 5 9

TheTripartiteStructureofNormativity

ZhengYu

jian

Thenoti onofno rm at iv ity

hasbeenacen tralconcept incontempo raryphilosophy .

Thisarticle

purpor tstodem ons tratethatthe rearethreebas i cformsofn orm ativ ity

’an dtoshowinwha tsensethese

threedynam icallyrelatetoe acho th erwh i

lema intainingtheirrelat iveindependenc e ,thuspos ses sing

certaincomplementar

yuni ty

from th estruc turalandfunc tionalpo in tofv iew.Thenot i onofex terna l

reasons,a stheba s isfo rabroadcr i

teriono fn orm at iv i ty ,wi

tht

h ei rdi s tinc tiverelat i ons toimpl i ci t

no rms,i sexpl i c atedacc ordin

glyunder

theframeworkofadiachroni choli smabouttheevo lutionary

history

SympathyandMoral Judgment :

AnAnalys isofHume

sEthics inV iewof

theChangeoftheConceptionofSympathy

SunX i ao ling

Througha care fulandcrea tiv eanal

ys isof th e relevan ttextso fDav idHume

th i sessay

argue stha t

Hum e,inh isInqu

i ry ,bynome ansre place sTrea t is e

ssym pa th

ywi thaHutchesonian

ex tens i ve

benevo lenc e, ’

andhenc eretreattothepo s itionoftrad i

ti ona lmo ralsen se t

h eory ,asman

yaccursed .On

thecontrary ,b

yshow ingana turalaf finityb etween s

ympathyandbenevole nce ,Humerevi se sh i s

ac countof theroleplayedbys

ympa

thy

inthefo rma tionofmora lsensesoastoov ercomethes e eming

amb i

gu itiesof theTreat is e、 pu

rel

yassoc iation i stac countofsymp ath

y.Ins ofarassy

mpath

ycont inue sto

p layaconsti tut iveroleinHume

sInq uiry ,In

quiry

do esno tde viatefromTrea tis e、 sympa

thy

-b ased

eth ics,bu trepresents ,ins tead

,animprovement of theformer,andi nb othworksHume ins i stsonh is

anti-me taphy

sica lna tural i sticpo si t ion .

Xuanzang ,BhavivekaandDignaga :Onthe

Restric tionoftheThesi s"

HeH uanhuan

Xuanzangvisi tedthewe ste rnregionsandsat isfiedwi thhisstudi e s inNalandaet c . in India .Before

hisre turntoChina,int

he debatehe ldi ntheci tyKanyakubj

a,Xuanzangse tforthanargumentaga

inst

whi chnobody

daredrai seanyobj

ect i onsat thet ime.Afterwards

,i tbecamewel lknownasthewe i shi

b iliangor zhenweishiHangintheh is tor

y o fBuddh ism.Inth isp aper ,Iw i llb e

ginm y

d iscuss ionw ithan

anal

ysi sof the ke

y fac torinthe weishibi lia ng ,

i .e. theusageof the

re s tr ictionof the thes is

,andtak e

ac loselookatitsre la tionsh ipwi ththeMadh

yamika scholarBhaviv eka

szha ngzhenbi lian

g.I

then

c ons iderthei rpo ssibleconnec ti on swi ththenewBuddhis tlogicfound edb

yD

ignaga. Insodo in

g ,

Iw il l

cl arify

thatt hea rgumentXuanzangseem stohaveusedint

hec ou r seofadeba tehavebeendeepl

i nfluence dby Bhavi veka

,andtha tD ignaga

slogi cha sp

layedanimpo

rtan tro leinbothYo

gac araschoo l

proofo f“

ex i stence

andM adhyami kas cho ol

spro ofof

empt ine s s

intheintel lectua lh i s to ry of

Buddhi 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