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 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 韩哲夫 提要 为了对使用比较法构拟汉语史进行辩护,尤其是阐明比较法在闽 语史中的作用,本文强调两个要点:(1)原始语言“单一性”的含义, (2)罗杰瑞原始闽语构拟的“自然性”(naturalness)。 关键词 历史比较法 历史层次分析法 原始闽语 语言接触 1 引言 陈忠敏(2013)在对我们文章(秋谷裕幸、韩哲夫 2012)的 回应中说: 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研究汉语史及汉语方言的历 史中都有各自的作用,这说明在基本的方法论上,我们之间同大 于异。 a 不过,关于很多评论的细节,我觉得陈氏或是误解了我们的论 点,或是对比较法的性质有些根本的误解。在这篇回应中我没有对 每一点做出长篇、详细的回应,而是把讨论集中在一些最根本的问 题上。 首先,我承认汉语有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它跟其他语系有关 键性的不同。层次无疑在汉语方言中异常普遍,并且很多词汇层次 是北方对南方方言影响直接造成的。汉语的书写系统是造成词汇层 次的媒介之一,造成所谓文白异读的现象。这些事实是没有异 * 在此对陈忠敏教授对我们的文章《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仔细阅 读与有建设性的回应表示感谢。我也很感激汪锋教授给我们提交回应的机会。 尤其感谢秋谷裕幸教授、 William G. Boltz 教授跟 Julergi Weji 教授建设性的建议。 我也很感谢 Amargi Duka 帮我把英语稿翻译成中文。需要重申的是,这里表达的 观点都是我个人的,不见得代表秋谷裕幸教授的看法。

Transcript of 2015:...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

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

韩哲夫

提要  为了对使用比较法构拟汉语史进行辩护,尤其是阐明比较法在闽

语史中的作用,本文强调两个要点:(1)原始语言“单一性”的含义,

(2)罗杰瑞原始闽语构拟的“自然性”(naturalness)。

关键词  历史比较法  历史层次分析法  原始闽语  语言接触

1  引言

陈忠敏(2013)在对我们文章(秋谷裕幸、韩哲夫 2012)的

回应中说:“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研究汉语史及汉语方言的历

史中都有各自的作用”,这说明在基本的方法论上,我们之间同大

于异。a

不过,关于很多评论的细节,我觉得陈氏或是误解了我们的论

点,或是对比较法的性质有些根本的误解。在这篇回应中我没有对

每一点做出长篇、详细的回应,而是把讨论集中在一些最根本的问

题上。

首先,我承认汉语有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它跟其他语系有关

键性的不同。层次无疑在汉语方言中异常普遍,并且很多词汇层次

是北方对南方方言影响直接造成的。汉语的书写系统是造成词汇层

次的媒介之一,造成所谓“文白异读”的现象。这些事实是没有异

* 在此对陈忠敏教授对我们的文章《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仔细阅

读与有建设性的回应表示感谢。我也很感激汪锋教授给我们提交回应的机会。

尤其感谢秋谷裕幸教授、William G. Boltz教授跟 Julergi Weji教授建设性的建议。

我也很感谢Amargi Duka帮我把英语稿翻译成中文。需要重申的是,这里表达的

观点都是我个人的,不见得代表秋谷裕幸教授的看法。

330 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

议的。不过,这些事实并不妨碍比较法的施用,也不会让比较法的

结果毫无价值。恰恰相反,只有比较法才能恰当地回答一些关键问

题,并且我认为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理解汉语及其方言的历史是

非常必要的。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哪些特征(包括层次)

已经在原始语言中出现,哪些则是在从原始语言演变到单个方言的

过程中才发展出来的。

为了对使用比较法构拟汉语史进行辩护,尤其是阐明比较法在

闽语史中的作用,我想指出两个要点:(1)原始语言“单一性”的

含义,(2)罗杰瑞原始闽语构拟的“自然性”(naturalness)。

2  原始语言的“单一性”(uniformity)

在文章的6.2节,陈氏提出了罗杰瑞原始闽语构拟的一些缺点。

在6.2.1节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原始语言的单一性原则”。陈氏注

意到秋谷先生跟我都指出原始闽语本身可能包含几个可辨识的词汇

层次(“原始闽语还没有开始分化时,原始闽语已经加几个层次,

增加了塞音、塞擦音的音位对立,换言之,原始闽语本身是方言混

合的产物”)。陈氏认为这跟比较法的公理,也就是原始语言的单一

性原则,是冲突的。

但是,陈氏从根本上误解了这个原则的意思。“原始语言的单

一性”并不意味着原始语言缺乏词汇层次并且没有从不同历史来源

来的成分。“原始语言的单一性”假设原始语言包含了一个单一的

音韵系统和形态系统,没有方言或个人的变异。换句话说,就是假

定构拟的语言在所有语言人口中是统一的。这在过去讨论这个原则

的文献中,从Bloomfield(1933:311)到Fox(1995:133—136),

都是很明显的。该假定是比较法的直接结果,因为比较法把后代语

言的对应模式看作原始语言的一个单位(音位跟词汇)的派生。b

这个理论本身并不妨碍构拟包含词汇层次的原始语言。一旦这

个借来的词进入了该语言的词汇,它会按照跟其他词一样的规律性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331     

音变的规则来发展。实际上,每个构拟的原始语言都包含层次,就

像每个活语言都包含层次一样。到现在为止在语言历史上没有任何

“纯洁语言”(不包含任何借词的语言)的例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拉丁语从希腊语借了很多借词,

这些希腊语词的后裔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现代语言里都

能找到。把比较法运用于罗曼语族的结果就是,构拟出的不少原始

罗曼语词是从希腊语来的。换句话说,原始罗曼语包含层次,包括

从希腊语借来的词汇层次。c这并没有给原始语言的单一性原则带

来任何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大家熟悉的英语里的一对同源异形词shirt跟

skirt。Shirt是本土词,来自古英语的scyrte,直接从原始日耳曼语的

*skurtaz演变而来。Skirt则是个借词,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skyrta

借来的,而skyrta本身也是来自同一个原始日耳曼语的形式*skurtaz。

在九到十世纪之间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英伦半岛,结果就是很多斯

堪的纳维亚语词进入英语,skirt是其中之一,从而造成了晚期古英语

中有很多同源异形词。中古英语从晚期古英语继承了很多这一类的

同源异形词。于是,像纽约英语、芝加哥英语、伦敦英语、孟买英

语、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等等所有的现代英语方言都同时继承了

shirt跟skirt,它们之后各自发生了中古英语到各个方言的规则性音

变。用比较法可以根据现代英语方言构拟出古英语的*sk-,也可以

构拟出古英语的*ʃ-,skirt属于第一组,shirt则属于第二组。因此,比

较法能准确地构拟出晚期古英语中叠置的同源异形词。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汉语的例子,下面是一些赣方言里表示

“声”的形式d:

shēng 声

通山 [sɐn阴平] 武宁 -1 [ɕin阴平]

武宁 -2 [ɕiaŋ阴平] 武宁 -3 [ɕiɑŋ阴平]

通城 [sən阴平文~saŋ阴平白] 星子 [səŋ阴平文~ʂaŋ阴平白]

332 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

永修 [ʂen阴平1文~ʂaŋ阴平1白] 都昌 -1 [ʂəŋ阴平~ʂaŋ阴平]

都昌 -2 [ʂəŋ阴平文~ʂaŋ阴平白] 安义 [səŋ阴平文~saŋ阴平白]

南昌 [sən阴平文~saŋ阴平白] 奉新 [sən阴平文~saŋ阴平白]

高安 [søn阴平文~saŋ阴平白] 茶陵 [sẽ阴平文~sã阴平白]

萍鄉 [ʂəŋ阴平文~ʂa阴平白] 安福 -1 [saŋ阴平]

安福 -2 [ɕin阴平] 莲花 -1 [sẽ阴平文~sã阴平白]

莲花 -2 [san阴平] 吉安 -1 [sin平~saŋ平]

吉安 -2 [ɕin阴平] 遂川 [sã阴平]

临川 [sin阴平文~saŋ阴平白] 南城 -1 [saŋ阴平]

南城 -2 [ɕin阴平文~saŋ阴平白]

可以看到这些赣方言大都存在文读跟白读。问题是这些同源

异形词是否在这些语言的共同祖先里已经存在,或者文读形式是共

同祖先分化之后分别借入方言的。比较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

跟其他同源组的比较,通过确认有其他组证明的对应规律,以上的

同源词就可以归纳为两套同源组。根据所有同源组的整体对应,可

以清楚地发现白读跟文读形式都完全符合跨越一系列方言的规律对

应,因而反映了同一组音变。

例如,考虑下面两个构拟为原始赣语*-iŋ的同源组,请注意它

们的语音对应跟“声”的文读形式的语音对应一致e:

shēng 升

通山 [sɐn阴平] 武宁 -1 [—]

武宁 -2 [ɕin阴平] 武宁 -3 [ɕin阴平]

通城 [sən阴平] 星子 [ʂəŋ阴平]

永修 [ʂen阴平1] 都昌 -1 [ʂəŋ阴平]

都昌 -2 [ʂəŋ阴平] 安义 [səŋ阴平]

南昌 [sən阴平] 奉新 [sən阴平]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333     

高安 [søn阴平] 茶陵 [sẽ阴平]

萍鄉 [ʂəŋ阴平~ʂa阴平] 安福 -1 [sẽn阴平]

安福 -2 [ɕin阴平] 莲花 -1 [sẽ阴平]

莲花 -2 [sen阴平] 吉安 -1 [ʂin平]

吉安 -2 [ɕin阴平] 遂川 [ɕĩ阴平]

临川 [sin阴平] 南城 -1 [ɕin阴平]

南城 -2 [ɕin阴平] 黎川 [ɕiŋ阴平]

zhèng 证

通山 [tsɐn阴去] 武宁 -1 [—]

武宁 -2 [tɕin阴去] 武宁 -3 [tɕin阴去]

通城 [tsən阴去] 星子 [tʂəŋ阴去]

永修 [tʂen阴去1] 都昌 -1 [—]

都昌 -2 [tʂəŋ阴去] 安义 [təŋ阴去]

南昌 [tsən阴去] 奉新 [tən阴去]

高安 [tøn阴去] 茶陵 [tsẽ阴去]

萍鄉 [tʂəŋ去] 安福 -1 [tẽn去]

安福 -2 [tin去] 莲花 -1 [tsẽ去]

莲花 -2 [tsen阴去] 吉安 -1 [ʈin去]

吉安 -2 [tin阴去] 遂川 [tɕĩ阳去]

临川 [tin阴去] 南城 -1 [tɕĩn阴去]

南城 -2 [tɕin阴去] 黎川 [tɕiŋ阴去]

这些对应规则证明:“声”的文读跟白读形式一样,都是从原始

语言中继承下来的。

我们可以为原始赣语的“声”构拟两个形式:

(1)*ʂiaŋ阴平

(2)*ʂiŋ阴平

形式(1)是口语的,形式(2)是书面的。这个构拟并没有

334 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

涉及这两个形式的历史起源或来源;它只是说明有两个语源有关的

词都在原始语言里存在,这可以从它们在后代语言里的反映得到证

明。我们认为像晚期古英语一样,原始赣语也是一个包含很多分属

两个层次的同源异形词的语言。

这样构拟出的原始赣语完全是“单一的”。它只有一个一贯的

音韵系统,没有方言变异。构拟两个词汇层次并不对比较法的运用

带来理论或实践的问题。早在1979年,罗杰瑞教授(Norman 1979:

272)已经指出原始闽语包含二至三个主要的词汇层次:“Proto-Min

as I have reconstructed it is far from being a homogeneous dialect .... But

I think all proto-languages are like this; after all, it would be very strange

to find any language that did not contain its share of borrowings.”

陈氏误解了原始语言单一性原则的性质,因此他对秋谷裕幸、

韩哲夫(2012)的这个批评是无效的。

当然,原始语言中多层构拟的起源与相对年代也是历史语言学

家感兴趣的问题,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

要在时间上挖掘更深并通过把该原始语言跟其他原始语言的比较来

构拟更早阶段,辨认原始语言中借入的层次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在把古英语跟其他日耳曼语支语言比较来构拟原始日耳曼语之前,

需要辨认并排除古英语中的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层次。对原始闽语或

原始赣语的例子来说,如果要用来构拟古汉语的早期阶段,那在此

之前需要辨认并排除借入的层次。

那么,中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方法是否是辨认汉语中

这些层次的历史与时间深度的最好工具?这里我不打算讨论这个问

题,相关的详尽讨论可以参看秋谷裕幸、韩哲夫(2012)。

3  罗杰瑞原始闽语构拟的类型学的自然性

在6.2.2节,陈氏准确地指出比较法假定过去的语言应该遵守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335     

今天语言的类型学限制。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认为一个

构拟的语言是不自然的,那么这个构拟必须修正或驳回。作为例

子,陈氏举了 Jakobson(1958)所指出的原始印欧语如果只构拟了

一个元音,则必须被驳回,因为只有一个元音的自然语言是不可能

存在的。

陈氏认为罗氏的六套原始闽语声母的对立从类型学上说是不可

能的,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说:“从类型学角度来看六套塞音、

塞擦音声母的设立是不足取的。”这个论证是不合逻辑的。

首先,他注意到没有一个现代汉语方言有四套以上的辅音声

母。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的古代形式一定要跟汉语的现代形式一

样。所有的现代汉语方言都是有声调的,但是多半的学者都认为

古汉语并没有声调。这个例子能够提醒我们,不能把现代汉语方

言的形式作为考虑构拟的汉语原始语言在类型学上是否可能的唯

一标准。

陈氏继续说:“如果设立六套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对立,不要说

在原始闽语分化后的子语言里找不到相同或相似的类型,即使在世

界语言里也是极为罕见的。”

陈氏没有提供相关证据。实际上,六套辅音声母的对立在世界

语言里不是不普遍的。f我们并不需要在汉语之外去寻找例子—

古汉语就被构拟成有六种以上的声母对立,这些构拟并没有受到类

型学的质疑。

比如,郑张尚芳(2003:225—230)为古汉语构拟了下面这些

声母g:

类型 双唇形式 例字及其构拟

不送气清音 p- 半 *paans

送气清音 ph- 泡 *phruu

浊音 b 拔 *bod

加前缀 s-的不送气清音 sp- 僎 *skun

加前缀 s-的送气清音 sph- 宣 *sqhon

336 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

加前缀 s-的浊音 sb- 旋 *sɢʷan

加鼻音前缀的不送气清音 mp- 泌 *mprigs

加鼻音前缀的送气清音 mph- 洦 *mphraag

加鼻音前缀的浊音 mb- 陌 *mbraag

以上列出了九种不同类型的声母,这还没有穷尽所有郑张尚芳

为古汉语构拟的复辅音!而且,上面的九组声母类型在已有世界语

言的情况看来并不特异,许多语言都有鼻冠塞音、s-头复辅音这一

类的复杂声母。

罗氏自己讲得很清楚,他并不清楚原始闽语所谓“弱化声母”

的语音实质。正如陈氏自己所指出的,比较法本身只能推导出原始

语言的音韵系统,而语音细节是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罗氏认为

“弱化声母”很有可能是复辅音或者从复辅音发展而来,所以他用

“-p”、“-b”等来代表它们,其中的“-”暗示也许有些其他辅音元

素。因此,对于六套声母的音值,跟罗氏的想法不冲突的一种构拟

法是:

*p *pʰ *b *bʰ *mp *mb

如果是这样,没有类型方面的问题,他的构拟可能会容易被更

多人接受。但罗氏是个特别严谨的学者,他不愿意在没有明确证据

的情况下做任何推测。他把构拟的声母写作:

*p *pʰ *b *bʰ *-p *-b

这样写法的目的是表示最后两个声母的确切语音性质悬而未

决,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解决。陈氏等学者因而批评这个构拟没有类

型学的根据,这个批评反映了对六套声母性质区别的误解。这个区

别并不一定只是浊音与送气的区别,前冠鼻音跟复辅音也是“弱化

声母”的可能音值。

进一步说,像我(Handel 2003:78、80注$3)曾指出的,也可

以把原始闽语的声母系统构拟为简单的三套声母的对立,只要把原

始系统里声调的数目由四个增加为八个即可。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337     

不管怎样,从已有古汉语构拟派生出罗氏的原始闽语声母系统

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实际上,最近的白一平—沙加尔构拟(Baxter

and Sagart 2014)已经给出了原始闽语弱化声母的发展条件。当然,

另一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原始闽语的一些声母类型不是继承自

古汉语,而是原始闽语词汇层次叠加的结果。h

陈氏引了 Jakobsen(1958:23)的话:“A conflict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state of a language and the general laws which typology

discovers makes the reconstruction questionable.”不过,罗氏的原始

闽语构拟并没有造成这样的冲突。

4  小结

陈氏对秋谷裕幸、韩哲夫(2012)内容的细节一一提出了很多

观点与批评。这些观点都很值得进一步讨论,我深信进一步的合作

与辩论会加深我们对汉语方言历史的理解。

不过,这里我并不打算讨论所有这些细节,而我只是想在理

论基础的层面为汉语方言学里比较法的运用进行辩护。从这个角度

说,我认为陈氏的两个主要观点确实是有问题的。

正如所有历史语言学的方法一样,比较法是基于一个特定的语

言结构跟语言演变的模型之上的。从本质上说,模型都是简化或者

理想化的,因而也不可能抓住所有语言实际的复杂细节。然而,这

并不是说这些模型以及基于其上的方法就是无用的。比较法跟层次

分析法背后的模型都是不完美的近似,但它们都能抓住语言发展的

重要事实。正因为如此,能在理解不同方法的好处与局限的基础

上,对不同技术进行仔细、公平的运用,这对增进我们对汉语史的

认识尤为重要。

附  注

a 我们文章的结论是“历史语言学有不同的方法,无论研究哪一个语

338 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

系每个方法都有发挥的余地。每个方法都有适合的材料对象,每个方法都有优

点和缺点”。

b 实际上,“原始语言的单一性”原则可以从比上文更微观的角度来理

解。除非在后代语言里变异有非单一的反映,否则原始语言中存在的变异并不

会给比较法带来问题。如果一个特定词的两个变异都在原始语言里存在,但

只有一个流传到后代语言里,这并不会给比较法带来问题。它当然意味着构

拟的原始语言不是历史上祖语的准确反应,因为其中的一个变异没有反映在构

拟中。但大家都认为比较法只是反映近似的真实语言;根据定义,那些没有流

传到后代的方面不能用比较法来构拟。另一方面,如果两种变异形式都在后代

语言里有所反映,即一个变异反映在一些语言、另一些变异反映在另一些语言

(也就是变异有非单一性的反映),那么比较法就会导致语音对应的“假音类”

(spurious correspondences)。幸运的是,这些情况可以发现并且予以处理,Fox(1995:135—136)举了一些恰当的例子。

c 例如,罗曼支语言里表示“肝”的词来自希腊语的 sykotón,在公元

四世纪以前借入了拉丁语(Posner 1996:13—14)。

d 我很感激W. South Coblin教授(2013年7月10日个人交流)提供了

这些材料以及他的推论。这些材料来自不同的出版资料,来源没列在这里。当

一个方言有不止一个代表时用数字“1”、“2”等来区别,这表明参考了多种出

版资料。

e 武宁 -2、武宁 -3、安福 -1、莲花 -2、遂川、南城 -1各方言记录的

“声”形式都是白读层次发音,所以这六个方言都没有符合“升”、“证”对应

规律的“声”字形式。

f 例如,中国少数民族藏缅语族的语言中,哈尼语有p、ph、b、pj、phj、bj,基诺语有p、ph、pɹ、phɹ、pj、phj,末昂语有p、ph、b、mb、pj、phj、bj、mbj,格 曼 语 有p、ph、b、mph、pl、phl、bl、pɹ、phɹ、br、mphl、mphɹ, 尔 龚 语 有p、ph、b、mp、mph、mb、wph、wb、sp、sph、zb、lp、lph、lb、ʐb等(孙宏开、胡增

益、黄行 2007)。

g 类似的声母类型也见于其他古汉语构拟系统,比如William Baxter(白一平)跟Laurent Sagart(沙加尔)2014构拟的。尽管每个构拟系统的细节

不同,但这里所论述的复辅音类型的存在是得到公认的。

h 更多关于闽语跟古汉语的关系问题的讨论,请参看Handel(2010)。

参考文献

陈忠敏 (2013) 也谈历史比较法与历史层次分析法—回应秋谷裕幸、韩哲

夫《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语言学论丛》第47辑33—69页,商务

印书馆,北京。

秋谷裕幸、韩哲夫 (2012) 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 ,《语言学论丛》第45

Reviewer
Cross-Out
Reviewer
Inserted Text
ɹ

回应陈忠敏对于《历史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回应 339     

辑277—335页,商务印书馆,北京。

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主编 (2007) 《中国的语言》,商务印书馆,北京。

郑张尚芳 (2003) 《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4)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oomfield, Leonard (1933) Language. New York: Henry Holt.Fox, Anthony (1995) 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Handel, Zev (2003) Northern Min Tone Valu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ftened Initials” ,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语言暨语言学4.1:47-84.— (2010) Old Chinese and Min. Chûgokugo Gaku中国语学257:34-68.

Jakobson, Romanv(1958) Typological Stu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ics, 17-25.

Meillet, Antoine (1967)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aris: Librairie Honoré Champion.

Norman, Jerry (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闽语词汇的时

代层次 .Fangyan方言1979.4:268-274.Posner, Rebecca (1996) The Romance Langua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 Role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Rejoinder to Chen Zhongmin’s RejoinderZev Handel

Abstract: This short paper defends the use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certain aspect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in particular for its role in elucidating the history of Mǐn 闽 , by responding to two key points in Chen Zhongmin’s rejoinder:(1)the meaning of “uniformity”(单一性)of a proto-language and(2)the “naturalness” of Norman’s Proto-Min reconstruction.Keywords: comparative method, stratum analysis, Proto-Min, language contact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98195-3521, USA [email protected]

Reviewer
Cross-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