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Pyrogen Test LAL Test 90

18
-79- 是否具發熱性物質之試驗方法,依藥典規定 可分為體內試驗方法即為兔子熱原試驗方法 Pyrogen Test)及體外試驗方法即為細菌內 毒素試驗方法(LAL Test)。 藥廠製造注射液產品之品質須達到無 菌及無發熱性物質之標準,屬技術門檻較高 之產品,故其製造過程均需要較其他劑型之 藥品有更高標準之環境、技術與品質管制, 為避免危急病患生命安全,其製造品質須 達到無菌及無發熱性物質之標準,乃為藥廠 最基本之製造要求;因此,行政院衛生署於 前 言 注射劑產品因直接輸注入人體血管內, 若注射劑產品受到發熱性物質污染,病患經 注射後會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如發燒、畏 寒、低血壓、休克及器官代謝異常,嚴重時 甚至可造成病患之死亡。 發熱性物質主要成分為內毒素,以細 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或其代謝物為主, 90%以上由受污染水質中革蘭氏陰性菌細 胞壁內之脂多醣體而來 (1) 。檢測注射液產品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連淑華 邱進益 林嘉伯 第二組 摘 要 小型注射劑產品其注射途徑可直接靜脈或肌肉注射於人體,或加入大型輸注液中 靜脈點滴注射於人體血管中,故產品品質須達到無菌及無發熱性物質之製造要求,若 注射劑產品受到發熱性物質污染,病患經注射後會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如發燒、畏 寒、低血壓、休克及器官代謝異常,嚴重時甚至可造成病患之死亡。而發熱性物質 主要成分為內毒素,約90%以上由受污染水質中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內之脂多醣體而 來。因此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並提升醫藥品質,本計畫對於大型輸注液中維生素製劑 及非新藥安全監視期間之學名藥製劑進行品質監測。本監測計畫,係採市售與源頭抽 樣併行方式,協調各縣市衛生局至轄區醫院、診所、藥局或製藥廠,共抽取檢體324 件,包括國產290件佔89.5%,輸入34件佔10.5%,分別來自國內藥廠34家,輸入藥廠18 家。本計畫發熱性物質檢驗方法,係依據美國藥典第29版、中華藥典第五版及抽驗產 品之檢驗規格,分別選用體內試驗方法,即「熱原試驗方法」,使用兔子經耳靜脈注 射檢體測量肛溫之方式進行檢驗;或體外試驗方法,即「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以 內毒素凝膠方式,進行檢體內毒素含量之檢驗。檢驗結果顯示27件以兔子熱原試驗及 297件以細菌內毒素檢驗之檢體,皆符合藥典試驗方法中發熱性物質檢查之規定。 關鍵詞:小型注射劑、發熱性物質、熱原試驗、細菌內毒素試驗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4 : 79-96 2006 Ann Rept. BFDA Taiwan R.O.C. 24 : 79-96 2006

Transcript of 79-Pyrogen Test LAL Test 90

-79-

是否具發熱性物質之試驗方法,依藥典規定

可分為體內試驗方法即為兔子熱原試驗方法

(Pyrogen Test)及體外試驗方法即為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LAL Test)。

藥廠製造注射液產品之品質須達到無

菌及無發熱性物質之標準,屬技術門檻較高

之產品,故其製造過程均需要較其他劑型之

藥品有更高標準之環境、技術與品質管制,

為避免危急病患生命安全,其製造品質須

達到無菌及無發熱性物質之標準,乃為藥廠

最基本之製造要求;因此,行政院衛生署於

前 言

注射劑產品因直接輸注入人體血管內,

若注射劑產品受到發熱性物質污染,病患經

注射後會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如發燒、畏

寒、低血壓、休克及器官代謝異常,嚴重時

甚至可造成病患之死亡。

發熱性物質主要成分為內毒素,以細

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或其代謝物為主,

約90%以上由受污染水質中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內之脂多醣體而來 (1)。檢測注射液產品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連淑華 邱進益 林嘉伯

第二組

摘 要

  小型注射劑產品其注射途徑可直接靜脈或肌肉注射於人體,或加入大型輸注液中

靜脈點滴注射於人體血管中,故產品品質須達到無菌及無發熱性物質之製造要求,若

注射劑產品受到發熱性物質污染,病患經注射後會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如發燒、畏

寒、低血壓、休克及器官代謝異常,嚴重時甚至可造成病患之死亡。而發熱性物質

主要成分為內毒素,約90%以上由受污染水質中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內之脂多醣體而來。因此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並提升醫藥品質,本計畫對於大型輸注液中維生素製劑

及非新藥安全監視期間之學名藥製劑進行品質監測。本監測計畫,係採市售與源頭抽

樣併行方式,協調各縣市衛生局至轄區醫院、診所、藥局或製藥廠,共抽取檢體324件,包括國產290件佔89.5%,輸入34件佔10.5%,分別來自國內藥廠34家,輸入藥廠18家。本計畫發熱性物質檢驗方法,係依據美國藥典第29版、中華藥典第五版及抽驗產品之檢驗規格,分別選用體內試驗方法,即「熱原試驗方法」,使用兔子經耳靜脈注

射檢體測量肛溫之方式進行檢驗;或體外試驗方法,即「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以

內毒素凝膠方式,進行檢體內毒素含量之檢驗。檢驗結果顯示27件以兔子熱原試驗及297件以細菌內毒素檢驗之檢體,皆符合藥典試驗方法中發熱性物質檢查之規定。

關鍵詞:小型注射劑、發熱性物質、熱原試驗、細菌內毒素試驗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4 : 79-96 2006Ann Rept. BFDA Taiwan R.O.C. 24 : 79-96 2006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80-

民國82年特別研訂「輸注液專案查廠」計畫 (2),針對生產輸注液之藥廠進行稽核與輔

導,以確保其品質。並依84.04.29衛署藥字第840223490號公告無菌製劑應實施確效事宜(3),且自民國84年7月起,申請無菌製劑查驗登記,應檢附無菌製劑及無菌充填之書面作

業,並於民國85年1月起針對生產無菌製劑產品之藥廠進行製程確效之專案查核。為確保

藥品製造品質,衛生署於民國89年、90年、91年陸續公告國產藥品實施確效相關作業及產品製造之相關作業之規範,並規定於93年底須全面完成確效作業。

本局為配合此行政措施並了解市售注射

液產品之是否含有發熱性物質存在,曾於75年對台灣地區抽驗注射劑產品549件(1),以細

菌內毒素法檢驗,不合格率國產與輸入分別

為1.6% 及3.1%,推測不合格原因,可能在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原料及蒸餾水受到細菌內毒

素污染所致,故注射劑產品之製程管制及品

質管制有加強的必要;遂於79年再次對台灣地區各省立醫院抽驗國產抗生素注射劑28件及一般注射劑28件 (4),經家兔熱原試驗檢驗

結果均合格。為了持續監測市售注射劑產品

之品質,陸續於87年、88年93年對台灣北部地區各藥局抽驗大型輸注液生理食鹽水36件(5)

、大型輸注液葡萄糖溶液33件(6) 及大型輸注

液產品324件(7),經家兔熱原試驗檢驗結果均

合格,顯示我國藥廠經推動GMP並持續稽核輔導後,其製造品質已大幅提昇。

民國91年12月底曾發生小型注射液被內毒素污染事件,於台北和宜蘭地區四家診所

分別為五位病患注射「美極命G注射液(維他命營養注射劑;20 mL/Amp)」產品後,病患發生發燒和發抖症狀,經調查並抽取檢體

檢驗後,發現注射劑含有熱原物質,經查係

因原料藥(DL-Methionine)遭受發熱性物質污染所致。

且依91.10.02衛署藥字第0910063638號

(8),公告「簡化藥品查驗登記程序」,公告事

項中說明,列屬成藥(含乙類成藥)、符合

維生素產品認定基準之維生素製劑及非新藥

安全監視期間(七年內)申請之學名藥製劑

查驗登記或變更案,採書面審核方式,無須

送驗,惟將加強市售品之抽驗。

有鑑於此,為貫徹法令及避免國人使

用品質不良之注射劑產品,本計畫針對市售

小型注射液產品進行抽驗是否含有發熱性物

質存在,而檢體之抽取地點分別以醫院、診

所、藥局及製造廠或代理商為主。本實驗之

試驗方法乃依據美國藥典第29版(9)及中華藥典

第五版(10)之規定,持續對注射劑產品進行熱

原試驗,藉以監測市售注射劑產品之品質,

以作為主管機關之參考並保障國人用藥之安

全。

材料與方法

壹、檢體來源

本計畫檢體抽樣策略係採分區分三階段

方式(第一、二、三階段抽樣期間分別為2月21日~3月21日、4月1日~5月20日、6月1日~6月30日)進行,並採市售品與源頭抽樣併行進行,委託全國23個縣市衛生單位至轄區醫院、診所、藥局或製藥廠執行抽樣工作,其

抽樣原則須抽取同批號且包裝完整之檢品2份,每份10瓶,每件總檢體數共20瓶,共抽取檢體324件;另抽樣時委請衛生地方注意:同一縣市抽取檢體時,請儘量抽取不同廠牌

之產品或同廠牌不同品名之檢體,且應檢附

檢體原包裝之外盒標籤及仿單等標示文件。

貳、實驗試驗項目

本計畫係依據「九十四年度藥物品質監

測計畫」之「市售藥品之生物學品質調查」

中「藥品之熱原試驗」,以公開徵求委託檢

驗需求書方式,並採限制性評選方式招標,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81-

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得標。發熱性

物質之試驗方法,依美國藥典第29版 (9)及中

華藥典第五版(10)規定可分為體內試驗方法即

為兔子熱原試驗方法(Pyrogen Test)及體外試驗方法即為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LALTest)中之內毒素凝膠方法(Gel-Clot Assay –semiquantitative method)進行檢驗(其檢驗流程詳見表一、表二),本計畫抽驗產品依藥

典所規定之檢驗規格與方法進行檢測。

一、熱原試驗

實驗材料與器材

1.熱原測定器含溫度量測(溫度探針)與記錄裝置:Pyrogen Monitoring System(PyroMon, Ellab Inc.)。

2.恆溫水浴槽。3.烘箱。

4.兔子行為限制器。5.注射筒:20 mL (含) 以上,無菌、無熱原之臨床使用等級。

6.注射針:23~25 G, 針長度範圍約為"¾~1½",無菌、無熱原之臨床使用等級。

7.蝴蝶針 (23~25 gauge) ,無菌、無熱原之臨床使用等級。

8.稀釋用無菌、無熱原生理食鹽水。9.相關器材如玻璃容器:以250℃加熱30分鐘以上乾熱滅菌去除熱原。

10. 75%棉球:臨床使用等級。實驗動物

1.實驗動物為紐西蘭(New Zea landWhite)品系之雄性或雌性白兔。

表一、熱原試驗流程(Progen Test)

CSE

2 LRW 2

LRW 2

0.5 LRW 2

0.25 LRW 2

LRW 2

2 2

* LRW2

* MVD ( = D)

LAL

(MVD)

CSE LAL

表二、細菌內毒素試驗流程(Gel-Clot Assay)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82-

2.試驗環境:21± 3℃。3.試驗規格: (a)選擇健康、成年且體重在 1.5~3.0

kg的白兔作為實驗動物兔子。 (b)若動物是第一次使用於熱原試驗,

則於試驗前一週內必須先執行虛擬

試驗。

 (c)若所選動物曾使用於熱原試驗,則須與本次至少間隔 48小時以上。

 (d)所選動物如經熱原試驗,其最大上升溫度為 0.5 ℃ 或以上、或曾注射經判定含熱原之檢品者,則須至少

休養 2週以上。實驗方法

熱原試驗方法如下:

  測量並確定每隻兔子的“對照體溫

(Control temperature)”:試驗期間,在飼育室內將兔子安置於適當之行為限制器

中,使其保持自然姿勢,並限制供給飲

水與飼料。於兔子肛門小心地插入溫度

探針,其深度不可少於 7.5 cm,並固定好,直到試驗結束,以測量兔子體溫。

在進行注射前 30 分鐘內,測量並記錄體溫,並以此溫度當作“對照體溫”。在

確定所有兔子的對照體溫後,所選用的

一組兔子,其彼此間之對照體溫差異不

得超過 1℃,且其對照體溫皆不得超過39.8℃,否則該試驗結果無效。  以耳靜脈注射方式投予檢體溶液:

注射前須將試驗檢體溶液溫熱至 37 ± 2℃,且注射過程須確保其不受污染。在

兔子耳靜脈,以適合體積之無菌且無熱

原之塑膠針筒套上蝴蝶針 (23 ~ 25 gauge)投予試驗檢體溶液。按照動物之體重計

算投予體積,每隻動物分別給予適當體

積,依中華藥典第五版之規定,每隻白

兔每公斤體重注射檢體液10 mL 為其注射上限,其試驗檢體溶液應於 10 分鐘內

注射完成。注射後第 1、1.5、2、2.5 及3 小時測量每隻白兔體溫一次,並記錄之。

熱原試驗判定標準

  本計畫之判定標準美國藥典第XXIX版及中華藥典第五版之規定判定。

  結果判定標準為:體溫變化量=注

射後 (1 ~ 3 小時) 體溫的最高值 - 對照體溫 (注射前),若體溫變化量為負值,表示體溫下降,則將其值歸“0”,視為零變化,若體溫變化量為正值,表示體

溫上升。如3隻家兔中無1隻體溫上升達0.5℃或超過0.5℃,即表示該檢品中無熱原,如3隻白兔中有1隻其體溫上升達0.5℃或超過0.5℃,則須另用5隻家兔重行試驗,如全部8隻家兔中未有3隻家兔之體溫上升各達0.5℃且8隻家兔之體溫上升總和少於3.3℃,則表示此檢體無熱原存在。但為實際監測藥品之品質,本

局規定受委託檢驗單位檢驗進行重行試

驗之標準為3 隻兔子體溫上升均達 0.3℃ 或以上,應再取另外 5 隻兔子進行複試。

二、細菌內毒素試驗

實驗材料與器材

1.內毒素比對標準(Certified standardendotoxin , CSE)

2. LAL 試驗用水 (LAL reagent water,LRW):內毒素小於 0.005 EU/mL。

3. LAL 試劑(Limulus Amebocyte Lysate,LAL)

4.無熱原緩衝液、無熱原0.1N HCl、無熱原0.1N NaOH。

5. 5 ~ 10 mL 注射針筒:無菌、無熱原等級。

6.反應管:去熱原,1 0×7 5 m m,borosilicate玻璃材質。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83-

7.稀釋管:去熱原,13×100 mm,玻璃材質。

8. 1 0 0 μ L、 1 0 0 0 μ L微量吸管(Micropipette)及100 μL、1000 μL微量吸管尖:無熱原等級。

9.振盪器(Vortex)。10. 37℃靜態恆溫水浴槽。LAL試劑之復溶:

1.打開 LAL 試劑瓶之鋁蓋與橡膠蓋以微量滴管器取 5.0 mL LRW (依照瓶上指示量),加入瓶內。

2.蓋回橡膠蓋,並輕輕上下搖晃 30 秒,務使瓶內各角落均已濕潤。注意:不

可以使用震盪器。

3.復溶之LAL試劑於2 ~ 8℃僅可保存24小時,超過開啟時間24小時者應丟棄於滅菌袋內滅菌,並於試藥管理紀錄

上登記註銷日期。

4.復溶之LAL試劑若儲存於-20℃可保存3個月,請於試藥管理紀錄上載明,並於瓶上標示有效日期,但之後只可解

凍一次。

CSE (0.5 μg/vial)標準液之復溶:

1.取一瓶新的CSE並打開鋁蓋與橡膠蓋,加入5 mL LRW,小心蓋上橡膠蓋,強烈振盪1分鐘,接著在30 ~ 60分鐘內,每隔5 ~ 10分鐘間歇振盪。

2.於瓶上標示復溶日期及有效日期 (有效期限1個月),並儲存於2 ~ 8℃。產品陽性對照組 ( P o s i t ive P r o d u c t

Control; PPC):內含 2 λ CSE 之檢品

液。

陰性標準液 (Negative Control; NC):足

量之 LAL試驗用水 (LRW)。

最大有效稀釋度 ( M a x i m u m Va l i d

Dilution, MVD):

MVD = (EU/mL)

(EU/mL)檢體液其 pH 值必須在 6.0 ~ 8.0 範圍

內,且必須通過干擾試驗,才適用 LAL

凝膠法測定內毒素;且檢體之檢驗規格

依據藥典之規定進行配製。

實驗步驟:

1. CSE之系列稀釋對照各LAL試劑之COA確認以5mL復溶之CSE濃度為1000 EU/mL或500 EU/mL (stock)以stock = 1000 EU/mL為例,於稀釋管中進行系列稀釋濃度為100EU/mL、10EU/mL、1EU/mL、0.5EU/mL、0.25EU/mL、0.06EU/mL、0.03EU/mL、0.015EU/mL、0.0075EU/mL。注意:在進行第一階稀釋前,須先將

CSE stock振盪至少30秒,爾後於每次稀釋時亦須振盪。

視LAL試劑靈敏度 (λ,單位:EU/mL) 稀釋至0.25 λ之濃度,並視該次檢驗所需依以上比例配製適當所需體

2. LAL試劑標誌靈敏度之核驗取CSE於15 mL無熱原離心管中系列稀釋成濃度為2 λ, λ, 0.5 λ , 0.25 λ之稀釋液

將以上2 λ ~ 0.25 λ之稀釋液及陰性對照組 (LRW) 分別取100 μL加入10×75mm無熱原玻璃試管中,再加入100μL之LAL試劑,輕輕混合均勻,每種濃度均做四重複試驗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84-

溶液CSE終濃度

稀釋液重複試驗數

陽性對照組

2λ LRW 4

λ LRW 4

0.5λ LRW 4

0.25λ LRW 4

陰性對照組 - - 4

37 ± 1℃反應60 ± 2分鐘後,小心移出觀察

3.抑制或增強性試驗溶液配製

溶液CSE終濃度

稀釋液重複試驗數

陽性對照組 (P)

2λ LRW 2

λ LRW 2

0.5λ LRW 2

0.25λ LRW 2

陰性對照組 (N) - - 2

陽性檢品對照組 (C)

2λ 檢品稀釋液 4

λ 檢品稀釋液 4

0.5λ 檢品稀釋液 4

0.25λ 檢品稀釋液 4

檢品稀釋液* (S) -

LRW或無熱原緩衝液

2

*未檢出內毒素及未超過MVD之檢品稀釋液 (稀釋倍數 = D)取28支10×75 mm無熱原玻璃試管排於試管架上

取50 μL LRW至S試管中取50 μL之2倍濃度之檢品稀釋液 (稀釋倍數 = 0.5 D)至S試管中取50 μL之2倍濃度之檢品稀釋液 (稀釋

倍數 = 0.5 D) 至陽性檢品對照組C2λ,Cλ, C0.5λ , C0.25λ試管中,並分別加入50μL濃度為4λ, 2λ,λ , 0.5λ之CSE,使其CSE終濃度為2λ,λ, 0.5λ , 0.25λ

分別取100 μL濃度為2 λ, λ, 0.5 λ ,0.25λ之CSE (陽性對照組)至P試管中於所有試管加入100 μL之LAL試劑,輕輕混合均勻

37 ± 1℃反應60 ± 2分鐘後,小心移出觀察

陽性檢品對照組幾何平均終點濃度介

於LAL試劑標誌靈敏度0.5 λ至2 λ之間,則表示檢品稀釋液無此試驗之干

擾因子存在

若未符合上述規定,可增加檢品稀釋

液之稀釋倍數 (但不超過最大有效稀釋度),或將檢品經適當方法去除干擾物質後之檢品稀釋液,重複上述步驟

若上述重複試驗之試驗結果仍無法符

合規定.,則該檢品不適用本試驗方法4.測定法溶液配製

溶液CSE終濃度

稀釋液重複試驗數

陽性對照組 (P)

2λ LRW 2

λ LRW 2

0.5λ LRW 2

0.25λ LRW 2

陰性對照組 (N) - LRW 2

陽性檢品對照組(C2λ)

2λ 檢品稀釋液 2

檢品稀釋液* (S) -

LRW或無熱原緩衝液

2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85-

*未檢出內毒素及未超過MVD之檢品稀釋液 (稀釋倍數 = D)取14支 (依所需檢驗之檢品數量可增加) 10×75 mm無熱原玻璃試管排於試管架上

取100 μL陰性對照組至N試管中取50 μL LRW至S試管中取50 μL之2倍濃度之檢品稀釋液 (稀釋倍數 = 0.5 D)至S試管及C2λ試管中

取50 μL濃度為4 λ之CSE,使其CSE終濃度為2λ分別取100 μL濃度為2 λ, λ, 0.5 λ ,0.25λ之CSE (陽性對照組)至P試管中於所有試管加入100 μL之LAL試劑,輕輕混合均勻

37 ± 1℃反應60 ± 2分鐘後,小心移出觀察

內毒素含量之計算:

1.幾何平均終點濃度:用於計算陽性對照組、陽性檢品對照組等之幾何平均

終點濃度,該值須介於0.5 λ ~ 2 λ之間。

幾何平均終點濃度 = antilog ( e )f E:各重複試管之陽性對照組或陽性檢

品對照組之終點濃度,即最後凝集

之濃度

 e:終點濃度 (E)之對數值  e:各終點濃度對數值之總和 f:重複試驗數2.檢品內毒素含量檢品內毒素含量 (EU/

mL) < LAL試劑標誌靈敏度 (λ) (EU/mL)×檢品稀釋倍數判定:

1.內容物為穩固之凝膠體者為陽性,而不成凝膠體或濃稠膠體者為陰性。

2.陽性對照組:幾何平均終點濃度應介於LAL試劑標誌靈敏度0.5 λ至2 λ之間

 陰性對照組:不能有凝集產生陽性檢

品對照組 (2 λ):產生凝集檢品稀釋液:不能有凝集產生

 注意:取試管時勿予不必要之振動,

否則易造成不當之陰性判定。

3.檢品之內毒素含量須符合該檢體之規格。

結果與討論

本年度檢驗324件小型注射劑產品中,依據美國藥典第XXIX版、中華藥典第五版及抽驗產品之檢驗規格,使用兔子經耳靜脈注射

檢體方式進行熱原試驗檢驗,或以細菌內毒

素凝膠試驗方法進行檢體內毒素含量檢驗,

其中27件檢體以兔子熱原試驗,兔子經注射檢體後,其體溫上升之度數皆未超過藥典之

規定;另297件檢體以細菌內毒素檢驗,以內毒素凝膠檢驗後,其內毒素含量皆未超過藥

典之規定,顯示本次抽樣檢體尚無發熱性物

質污染現象。

本年度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

調查計畫,係協調全國23個地方衛生單位至轄區之醫院、診所、藥局或製藥廠進行抽樣

作業,本抽樣策略採分區分三階段市售品與

源頭抽樣併行方式進行抽樣,三階段方式抽

樣係指第一區之地方衛生單位抽樣後,經本

局篩檢抽樣檢體,再通知第二區地方衛生單

位執行第二階段抽樣,經篩選尚有許可證而

未抽取之檢體,通知源頭製藥廠進行第三階

段抽樣。其中市售抽樣係依據92年度衛生署所記載之各地衛生局管轄之醫療院所比例來

取樣,並為減少重複抽樣相同檢體,將所有

縣市區抽樣時程分第一及第二階段。第一階

段抽樣期限為94.02.21∼94.03.21,其抽樣之縣市衛生單位包含:苗栗縣、南投縣、

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

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等

11個縣市;第二階段抽樣期限為94.04.01∼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86-

94.05.20,其抽樣之縣市衛生單位包含: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

台中縣、台南縣、台南市及高雄縣等12個縣市。第三階段源頭抽樣則依據衛生署許可證

查詢系統所登錄之資料,而第一、二階段尚

未抽取之檢體,則委請各地衛生單位至該轄

區代理商或原製造商進行抽樣,此階段抽樣

期限為94.06.01∼94.06.30,其縣市衛生單位包含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台

中縣、雲林縣、嘉義市、台南縣、台南市及

高雄縣等10個縣市。本計畫預定抽樣件數300件,由於23個縣市地方衛生單位皆高度配合執行抽樣作業,最後檢體抽樣總件數324件,達成率達到108%,各縣市衛生局執行抽樣作業時,大部份衛生單位皆達成預定抽樣件數

其抽樣達成率100%,惟南投縣及澎湖縣無抽樣檢體送達,而台南市、花蓮縣、宜蘭縣及

台中市抽樣達成率分別為8.3%、75%、80%及94.4%,各衛生局抽樣數量統計總表詳見表三。

本計畫抽樣檢體共計324件,由圖一可知國產檢體290件佔89.5%,來自34家藥廠;輸入檢體34件佔10.5%,來自18家藥廠或代理商。國內藥廠分別有下列34家藥廠及被抽取件數:中化(24件)、大豐(5件)、大安(3件)、王子(1件)、台裕(23件)、

台灣山之內(6件)、台灣汎生(8件)、台灣東洋(2件)、台灣鹽野義(4件)、台灣派頓(1件)、台灣第一(3件)、永信(13

表三、94年市售小型注射劑產品各衛生局檢體抽樣數量統計總表

區別 衛生局預定抽樣件數

實際抽樣件數

達成率 %

三區(三階段)

基隆市 5 5 100

台北市 60 64 100

台北縣 32 34 100

桃園縣 19 21 100

新竹縣 5 15 100

新竹市 6 11 100

苗栗縣 6 6 100

台中縣 18 21 100

台中市 18 17 94.4

南投縣 6 0 0

彰化縣 14 17 100

雲林縣 8 11 100

嘉義縣 6 6 100

嘉義市 7 7 100

台南縣 13 18 100

台南市 12 1 8.3

高雄市 28 28 100

高雄縣 14 22 100

屏東縣 11 11 100

宜蘭縣 5 4 80

花蓮縣 4 3 75

台東縣 2 2 100

澎湖縣 1 0 0

總 計 300 324 108

圖一、國產檢體及輸入檢體抽樣件數與廠家

數比較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87-

表四、94年市售小型注射劑產品國產與輸入製造廠或代理商之抽樣數量比較

編號

國產製造廠商/代理商數量

編號

輸入製造廠商/代理商數量

1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4 1 臺灣中外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2 大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5 2 臺灣安萬特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2

3 大安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3 3 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  1

4 王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4 嬌生股份有限公司 1

5 台裕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23 5 德譽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1

6 台灣山之內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6 6 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1

7 台灣汎生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8 7 賽諾菲聖德拉堡股份有限公司 5

8 臺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 8 一成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3

9 台灣鹽野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4 9 大東亞貿易有限公司 1

10 臺灣派頓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0 台灣費森尤斯卡比股份有限公司 1

11 臺灣第一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3 11 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 1

12 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12 吉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3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7 13 向天貿易有限公司 5

14 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3 14 汎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5 先進國際醫藥奈米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 15 武璋貿易有限公司 1

16 安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0 16 美商亞培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1

17 榮民製藥廠 9 17 原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8 利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5 18 衛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6

19 杏林新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4  共計 34

20 東洲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6

21 信東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42

22 南光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6

23 政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24 健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25 景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

26 順華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

27 新東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1

28 溫士頓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6

29 瑞士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4

30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4

31 優良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4

32 應元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8

33 濟生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20

34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新竹二廠 2

 共計 290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88-

圖三、抽驗檢體之抽樣地點分析

件)、永豐(7件)、生達(23件)、先進國際(1件)、安星(10件)、榮民(9件)、利達(5件)、杏林新生(4件)、東洲(6件)、信東生技(42件)、南光(26件)、政德(1件)、健亞生物(1件)、景德(2件)、順華(1件)、新東(11件)、溫士頓(4件)、壽元(4件)、優良(4件)、應元(8件)、濟生(20件)及聯亞生技(2件);而18家輸入藥廠或代理商部份分別為台灣中外(1件)、台灣安萬特(2件)、台灣阿斯特捷利康(1件)、嬌生(1件)、德譽藥品(1件)、賽諾菲聖德拉堡(5件)、一成藥品(3件)、大東亞(1件)、台灣費森尤斯卡比(1件)、台灣諾華(1件)、吉發企業(1件)、向天貿易(5件)、汎宇藥業(1件)、武璋貿易(1件)、美商亞培(1件)、原山醫藥(1件)及衛采製藥(6件),其詳細明細詳如表四。檢體於全國各

地之分布情由圖二可知以北區49 %為最高(包涵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

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中區(包涵台

中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

嘉義縣、嘉義市)及南區(包涵台南縣、台

南市、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各為24%,東區3 %(包涵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離島0 %(澎湖縣),本次抽樣未抽得離島檢體係一缺憾。

分析324件檢體抽樣地點,結果由圖三可知,以82 %(263件)在醫院抽樣為最高,14%(45件)原製造廠抽得次之,診所和藥局各佔2%(7件,8件),至該轄區衛生所抽樣者僅1件佔0%,小型注射劑之使用主要以醫院為主。進一步分析各區別衛生局之抽樣數量

與抽樣地點分析統計,由表五發現北區衛生

局抽樣總件數158件,抽樣地點僅以醫院136件及製藥廠源頭22件抽樣為主,分別由32家醫院及11家製藥廠抽取;中區衛生局抽樣總件數79件,其抽樣地點以醫院70件為主,其後為診所1件、製藥廠源頭7件及轄區衛生所1件,分別由19家醫院、1家診所、2家製藥廠及1所衛生所抽取;南區衛生局抽樣總件數78件,抽樣地點分布為醫院51件、診所4件、藥局7件及製藥廠源頭16件,分別由16家醫院、1家診所、3家藥局及7家製藥廠抽取;東區衛生局總件數9件,抽樣地點分布為醫院6件、診所2件及藥局1件,分別由6家醫院、2家診所及1家藥局抽取。由此統計數字可知,本計畫抽驗之產品其銷售途徑以醫院為主,分別

由全國73家醫院、4家診所及20家原製藥廠抽取,故從產品出廠前到各種不同的銷售地

點,各種架儲狀況皆有,可能對產品品質發

生影響之環境因子皆涵蓋在內,調查結果應

足以代表本類製劑之實際品質狀況。

檢體的包裝方式及容量部份,共有7種

南區,78, 24% 東區,9, 3% 北區,158, 49%

中區,79, 24%

圖二、抽驗檢體於全國各地分布情形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89-

包裝容量,由圖四及表六可知,主要以1cc包裝容量最高佔34%(110件),其後依序為2cc佔26%(85件)、10cc佔13%(41件)、20cc佔12%(38件)、5cc佔11%(37件)、3cc及粉末各為2%(各為6件)。進一步分析34家國產製藥廠與檢體的包裝容量部份,由表七顯示7種包裝容量中,有6種不同容量包裝者有1家製藥廠,其次依序為有5種容量包裝者有3家製藥廠、4種容量包裝者有9家製藥廠、3種容量包裝者有3家製藥廠、2種容量包裝者有5家製藥廠及1種容量包裝者有13家製藥廠;由表八中18家輸入製藥廠/代理商,有1容量包裝者有17家,僅有1家有2種包裝。

本計畫主要目的係檢驗小型注射劑產品

是否含發熱性物質,抽驗324件檢體中,依據美國藥典第ⅩⅩⅨ版 (9)、中華藥典第五版 (10)

及抽驗產品之檢驗規格,使用兔子經耳靜脈

注射檢體觀察兔子體溫之變異方式進行熱原

試驗檢驗,或以細菌內毒素凝膠試驗方法進

行檢體內毒素含量檢驗,由圖五可知,國產

抽驗檢體290件中,21件執行兔子熱原試驗,269件進行細菌內毒素試驗;輸入檢體34件,6件執行兔子熱原試驗,28件進行細菌內毒素試驗;324件檢體中共有27件執行兔子熱原試驗,297件進行細菌內毒素試驗。

1862年Billroth 最早提出”熱原”之說明,熱原物質係指於身體中會導致發熱之物

表五、94年市售小型注射劑產品各區別之衛生局檢體抽樣數量與抽樣地點分析統計表

別衛生局

抽樣

數量醫院 診所 藥局

源頭抽

樣衛生所

北區

基隆市 5 5 0 0 0 0

台北市 66 65 0 0 1 0

台北縣 33 32 0 0 1 0

桃園縣 23 19 0 0 4 0

新竹市 10 4 0 0 6 0

新竹縣 15 5 0 0 10 0

苗栗縣 6 6 0 0 0 0

小計  158 136(32)* 0(0) 0(0) 22(11) 0(0)

中區

台中市 15 15 0 0 0 0

台中縣 22 18 0 0 4 0

南投縣 0 0 0 0 0 0

彰化縣 17 14 0 0 3 0

雲林縣 11 10 0 0 0 1

嘉義市 8 7 1 0 0 0

嘉義縣 6 6 0 0 0 0

小計  79 70(19) 1(1) 0(0) 7(2) 1(1)

南區

台南市 1 0 0 0 1 0

台南縣 17 8 0 0 9 0

高雄市 29 18 4 7 0 0

高雄縣 20 14 0 0 6 0

屏東縣 11 11 0 0 0 0

小計 78 51(16) 4(1) 7(3) 16(7) 0(0)

東區

宜蘭縣 4 1 2 1 0 0

花蓮縣 3 3 0 0 0 0

台東縣 2 2 0 0 0 0

澎湖縣  0 0 0 0 0 0

小計 9 6(6) 2(2) 1(1) 0(0) 0(0)

總計 324 263(73) 7(4) 8(4) 45(20) 1(1)

( )*內之數字表抽樣家數,例如於醫院抽得136件檢體,係指分別由32家不同醫院抽得。

圖四、抽樣檢體之包裝容量分析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90-

質,此發熱物質主要(90%以上)由受污染水質中革蘭氏陰性菌之細胞壁內脂多醣體

(Lipopolysaccharide)而來(11),該物質對熱

相當穩定,須以乾熱滅菌法250℃30分鐘以上方可去除,其原料藥可以用過濾方式減低細

菌、黴菌、及真菌等微生物之污染(12)。發熱

性物質試驗之目的在於測試注射劑注射於病

人後,發熱程度是否超過規定之最低標準。

一般偵測注射液是否具發熱性物質之試驗方

法,可分為體內試驗方法即為兔子熱原試驗

方法(Pyrogen Test)及體外試驗方法即為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LAL Test),兔子熱原試驗方法可檢測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

菌、黴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或其代謝物,而細

菌內毒素試驗方法僅可檢測革蘭氏陰性菌微

生物或其代謝物(13)。雖然熱原試驗較能直接

反應生物體之作用,但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

比熱原試驗方法準確、快速、靈敏、簡單且

可定量出檢體內內毒素之含量(11),而引起發

燒之熱原物質主要為內毒素,而通常引起微

生物產生內毒素者以革蘭氏桿菌為主,佔了

90%以上,故藥典於1960年起陸續改以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檢測藥品之致發熱性物質。

細菌內毒素試驗方法 ( 1 0 )係利用鱟

(Limulus polyphemus) 之循環阿米巴變形細胞 (circulating amebocyte) 水性抽提液製成之LAL (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試劑,與細菌內毒素結合可形成凝膠之特性,以已知

濃度之內毒素標準品稀釋液及檢品稀釋液,

與已知靈敏度之LAL試劑同時作用相比對,以測定檢品內所含細菌內毒素含量。細菌

內毒素試驗方法可分為三種試驗法 (9),第一

種稱為凝膠法(Gel-Clot Assay)對於內毒素含量檢驗屬於半定量法(Semiquantitativem e t h o d);第二種及第三種稱為動力法(Kinetic method)可對內毒素含量檢驗進行定量檢測(Quantitative method),分別稱為濁度法(Turbidimetric Assay)及呈色法(Chromogenic Assay),本計畫係採第一種半定量之凝膠法進行試驗。

本試驗中檢體細菌內毒素之檢驗規格係

參閱各國藥典對該成分記載,或參閱美國藥

典附錄中收載近700個成分之內毒素規格(14),

仍無法查到該成分之檢驗規格,可依據歐洲

藥典(15)之方法計算該成分內毒素規格,其計

算方式先求出內毒素規格濃度(EndotoxinLimit Concentration, ELC),再求出最大有效稀釋倍數(Maximum Valid Dilution, MVD):

ELC= k*C / HK:該成品用於人體中之內毒素規格,單位5EU/kg*h。

表六、94年市售小型注射劑產品國產與輸入製造廠抽樣數量、檢體包裝及試驗方式統計總表

類別 數量 20cc 10cc 5cc 3cc 2cc 1cc powder

國產 290 37 35 36 5 78 96 3

輸入 34 1 6 1 1 7 14 3

總計 324 38 41 37 6 85 110 6

圖五、國產輸入件數及試驗方法比較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91-

表七、94年市售小型注射劑產品34家國產製造廠抽樣數量、檢體包裝及試驗方式統計分析

製造廠商/代理商 數量 20cc 10cc 5cc 3cc 2cc 1cc powder LAL Pyrogen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4 (5) 0 1 8 2 2 11 0 24 0

大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5 (2) 0 0 0 0 3 2 0 5 0

大安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3 (2) 1 0 0 0 0 2 0 2 1

王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台裕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23 (5) 4 5 1 0 4 9 0 21 2

台灣山之內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6 (1) 0 0 0 0 0 6 0 6 0

台灣汎生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8 (4) 4 2 1 0 1 0 0 6 2

臺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 (1) 0 0 2 0 0 0 0 2 0

台灣鹽野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4 (1) 0 0 0 0 0 4 0 4 0

臺灣派頓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1 0 0 1 0

臺灣第一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3 (1) 0 0 3 0 0 0 0 3 0

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3) 0 0 3 0 3 7 0 13 0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7 (3) 0 5 1 0 1 0 0 7 0

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3 (2) 0 0 0 0 5 16 2 23 0

先進國際醫藥奈米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1 0 0 0 0 1 0

安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0 (4) 1 3 0 0 5 1 0 9 1

榮民製藥廠 9 (4) 0 4 1 0 3 1 0 9 0

利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5 (4) 2 0 1 0 1 1 0 3 2

杏林新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4 (2) 0 0 0 0 1 3 0 4 0

東洲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6 (5) 1 0 1 1 2 1 0 6 0

信東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42 (6) 8 3 4 1 17 9 0 41 1

南光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6 (4) 4 1 0 0 13 8 0 22 4

政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1 0 0 0 1 0

健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景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 (2) 0 0 2 0 0 0 0 2 0

順華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0 1 1 0

新東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1 (4) 1 0 1 0 7 2 0 10 1

溫士頓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6 (4) 1 0 1 0 3 1 0 5 1

瑞士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4 (2) 0 0 1 0 3 0 0 4 0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4 (3) 1 2 0 0 1 0 0 3 1

優良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4 (2) 1 0 3 0 0 0 0 4 0

應元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8 (4) 0 2 1 0 1 4 0 8 0

濟生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20 (4) 8 7 0 0 1 4 0 15 5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新竹二廠 2 (1) 0 0 0 0 0 2 0 2 0

 共計 290 37 35 36 5 78 96 3 269 21

註:1.數量欄位內( )數字表該藥廠被抽驗檢體之不同容量包裝數量。  2. LAL及Pyroggen表發熱性物質之試驗方法。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92-

C:該成分注射濃度,單位mg/mL。H:人體最大劑量,單位mg/Kg*h。MVD=ELC/λELC:內毒素規格濃度,單位EU/mg或

mL。λ:內毒素檢驗靈敏度,單位EU/ mL。本計畫另一個發熱性物質檢驗方法-兔

子熱原試驗方法(Pyrogen Test),本試驗

方法係為體內試驗方法,將注射液檢體注射

於兔子耳靜脈,並測量家兔體溫變異情形,

來檢驗出注射液產品是否含熱原物質。熱原

試驗方法與判定標準,各國藥典包括美國

藥典(9)、中華藥典(10)、歐洲藥典(16)、英國藥

典 (17)及日本藥局方(18)皆有記載,其操作條件

與判定標準有些許差異,有關熱原試驗各藥

典之條件比較表詳見表九,本計畫之判定標

表八、94年市售小型注射劑產品18家輸入製造廠抽樣數量、檢體包裝及試驗方式統計分析

製造廠商/代理商 數量 20cc 10cc 5cc 3cc 2cc 1cc powder LAL Pyrogen

臺灣中外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臺灣安萬特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2 (1) 0 0 0 0 2 0 0 2 0

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0 1 1 0

嬌生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德譽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1 0 0 0 0 1 0

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0 1 1 0

賽諾菲聖德拉堡股份有限公司 5 (2) 0 0 0 1 4 0 0 5 0

一成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3 (1) 0 0 0 0 0 3 0 3 0

大東亞貿易有限公司 1 (1) 0 1 0 0 0 0 0 1 0

台灣費森尤斯卡比股份有限公司 1 (1) 1 0 0 0 0 0 0 0 1

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0 1 1 0

吉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1 0 0 1 0

向天貿易有限公司 5 (1) 0 5 0 0 0 0 0 0 5

汎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0 1 1 0

武璋貿易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美商亞培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原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1 (1) 0 0 0 0 0 1 0 1 0

衛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6 (1) 0 0 0 0 0 6 0 6 0

 共 計 34 1 6 1 1 7 14 4 28 6

註:1.數量欄位內( )數字表該藥廠被抽驗檢體之不同容量包裝數量。  2. LAL及Pyroggen表發熱性物質之試驗方法。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93-

表九、「熱原試驗」各藥典及公定書之條件比較表

藥典

項目

美國藥典第 29版(2006)

歐洲藥典(2002)

英國藥典(2000)

中華藥典第五版(2000)

日本藥典第十五版(2001)

篇名 PYROGEN TEST PYROGENS Test for Pyrogens 熱原試驗法 發熱性物質試驗法

家兔體重 未規範 >1.5kg以上 >1.5kg以上 >1.5kg以上 >1.5kg以上

飼養環境

1. 20∼23℃、恆溫

2.試驗室之室溫差異±3℃

以內

3.試驗前放置飼養室時間

未規範

1.恆溫

2.試驗室之室溫差異3℃

以內

3.試驗前放置飼養室至

少18小時

1.恆溫

2.試驗室之室溫差異3℃

以內

3.試驗前放置飼養室至少

18小時

1. 20~27℃、恆溼恆溫

2.試驗室之室溫差異±3℃

以內

3.試驗前放置飼養室時間

未規範

1. 20~27℃、恆溼恆溫

2.未規範

3.試驗前放置飼養室至

少48小時

肛溫深度 不得少於7.5cm 5cm 5cm 不得少於7.5cm 6~9cm

虛擬試驗

1. sham test

2.熱原試驗前7日內應做

3.無熱原反應休息48hr.

4.有熱源反應休息2週

1. preliminary test

2.熱原試驗前2,週內應

3.無熱原反應休息3日

4.有熱源反應休息3週

1. preliminary test

2.熱原試驗前2,週內應做

3.無熱原反應休息3日

4.有熱源反應休息3週

1.虛擬試驗

2.未規範

3. 無熱原反應休息48hr.

4.有熱源反應休息2週

1.未規定

2.熱原試驗前1~3日內應

做,且每2小時中測試

體溫4次

3.未規範

4.未規範

注射時間 不得超過10分鐘 不得超過4分鐘/1隻 不得超過4分鐘/1隻 未規範 不得超過15分鐘

注射劑量 ≦10mL/kg ≧0.5mL/kg≦10mL/kg ≧0.5mL/kg≦10mL/kg ≦10mL/kg ≦10mL/kg

家兔體溫

選擇

1.試驗家兔間溫度差異≦

1℃

2. < 39.8℃

1.試驗家兔間溫度差異

≦1℃

2. >38.0℃,<39.8℃

1.試驗家兔間溫度差異≦

1℃

2. >38.0℃,<39.8℃

1.試驗家兔間溫度差異≦

1℃

2. <39.8℃

1.未規範

2. <39.8℃

檢品溫度 37±2℃ 38.5℃ 38.5℃ 37℃ 37℃

檢品注射

前體溫之

測量

1. control temperature

2. 30分鐘內

3.未規範測量次數

1. initial temperature(30

分鐘內兩次溫度平均

值≦0.2℃)

2. 90分鐘內

3.每隔30分鐘測一次

1. initial temperature(30

分鐘內兩次溫度平均值

≦0.2℃)

2. 90分鐘內

3.每隔30分鐘測一次

1.正常體溫

2. 40分鐘內

3.共測3次

1.對照體溫

2. 60分鐘內

3.共測3次

檢品注射

後體溫之

測量

1.觀察3小時

2.每隔30分鐘記錄體溫一

次,共6次

1.觀察3小時

2.每隔30分鐘內記錄體

溫一次,共6次以上

1.觀察3小時

2.每隔30分鐘內記錄體溫

一次,共6次以上

1.觀察3小時

2.每隔60分鐘內記錄體溫

一次,共3次

1.觀察3小時

2.每隔60分鐘內記錄體

溫一次,共3次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94-

準美國藥典第XXIX版及中華藥典第五版之規定判定。

為提升注射劑產品之製造管制,衛生署

有一序列政策實施與查核輔導,先後強制藥

廠須符合GMP及cGMP規定,本次市售抽樣檢驗結果均無發現發熱性物質污染,顯示cGMP觀念及執行已逐漸在各藥廠落實,未來本項

計畫將持續執行,除了給予製藥廠適當維持

品質之趨勢動力外,也提供市售注射液產品

之品質供行政單位參考。

結 論

一、本次抽樣計畫於初始,採分區、分

階段及源頭之規劃模式進行有效性抽樣,再

加上各縣市衛生局的高度配合,最後合計總

檢體數324件,超過計劃原定目標之300件,達成率108%。

二、本次抽樣檢體品項包含所有類型之

注射劑藥品,涵蓋國內、外52個製造藥廠,抽樣檢體足以代表本類製劑之實際品質狀

況。

三、本次抽樣檢體經藥典發熱性物質檢

驗方法檢驗,雖皆符合藥典之檢驗規定,惟

製造該類產品品質達到無菌及無發熱性物質

之標準,乃為藥廠最基本之製造要求,由此

顯示cGMP觀念及執行已逐漸在各藥廠落實。

藥典

項目

美國藥典第 29版(2006)

歐洲藥典(2002)

英國藥典(2000)

中華藥典第五版(2000)

日本藥典第十五版(2001)

結果判定

1.無熱原存在

.3隻家兔體溫均未超過

0.5℃

2.重行試驗

.3隻家兔體溫有1隻體

溫達0.5℃或超過0.5℃

.另取5隻家兔進行試驗

3.重行試驗無熱原存在

.8隻家兔中未有3隻以

上體溫達0.5℃或超過

0.5℃

.或8隻家兔體溫總和未

超過3.3℃

1.無熱原存在

.3隻家兔體溫均未超過

0.5℃

2.、重行試驗

.3隻家兔體溫有1隻

體溫達0.5℃或超過

0.5℃

.另取5隻家兔進行試驗

3.重行試驗無熱原存在

.8隻家兔中未有3隻以

上體溫達0.5℃或超過

0.5℃

.或8隻家兔體溫總和

未超過3.3℃

1.無熱原存在

.3隻家兔體溫均未超

過0.6℃

.3隻家兔體溫上升總

和未超過1.4℃

2.重行試驗

.3隻家兔體溫有1隻

以上體溫超過0.6℃

.3隻家兔體溫上升總

和超過1.4℃

.另取5隻家兔進行試

4.重行試驗有熱原存在

.5隻家兔中有2隻以

上體溫超過0.6℃

試驗兔子 溫度差異總和(℃)

數 量 合 格 不合格

3 < 1.15℃ > 2.65℃

6 < 2.80℃ > 4.30℃

9 < 4.45℃ > 5.95℃

12 < 6.60℃ > 6.60℃

*溫度差異總和介於合格及不合格溫度之間,及進

行下一組試驗

消毒法 250℃30分鐘250℃30分鐘或200℃60

分鐘

250℃30分鐘或200℃60分

鐘250℃30分鐘 250℃30分鐘

表九、「熱原試驗」各藥典及公定書之條件比較表(續)

小型注射劑產品之發熱性物質檢驗

-95-

參考文獻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編。1986。大型輸注液LAL試驗及熱原試驗。藥物食品化粧品調查研究報告彙集,140-143頁。林有忠。1993。台灣實施GMP後的監督與管理。衛生署藥政處。

行政院衛生署編。1995.04.29。衛署藥字第840223490號。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編。1990。國產抗生素注射劑及國產一般注射劑之熱

原試驗。藥物食品化粧品調查研究報告彙

集,46-47頁。許慧娟、魏秀義、江建勳、林嘉伯。

1998。市售大型輸注液生理食鹽水之熱原試驗。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7:63-66。連淑華、魏秀義、江建勳、林嘉伯。

2000。市售大型輸注液葡萄糖溶液之熱原試驗。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8:33-40。連淑華、盧怡萍、邱進益、林嘉伯。

2004。第二部份藥物之生物學品質調查-大型輸注液之熱原試驗調查。2004年藥物食品檢驗局藥物品質監測計畫報告,

p.p.78-109頁。行政院衛生署編。2002.10.02。衛署藥字第0910063638號。行政院衛生署公告。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Convention,Inc. 2006. The Pharmacopeia of UnitedStates of America XXIX United StatesPharmacopeia Convention, Inc., Rockville,

1.

2.

3.

4.

5.

6.

7.

8.

9.

U.S.A. p.p.2521-2524及2546-2547.行政院衛生署中華藥典編修委員會。

2000。中華藥典,第五版。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叢書出版社,台北。附錄

p.p.107-108頁及116-117頁。LAL概論。網址:http://11202.43.196.230/search/cache。Baggerman, C. and Kannegieter, L. M.1984.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rawmaterial for large-volume parenterals. ApplEnviron Microbiol ; 48(3):662-4.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 Vitro PyrogenTest.網址:www.endosafe.com。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 1994. Guideline on Validationof the 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 asan End-Product Endotoxin Test for Humanand Animal Parenteral Drugs , BiologicalProducts, and Medical Devices. p.p.29-48.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 tyof Medicines Council of Europe. 2002.European Pharmacopoeia Fourth Fdition.Convention on the Elaboration of a EuropeanPharmacopoeia. Germany.British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2000.British Pharmacopoeia volumeⅡ . TheStationery office. London.Society of Japanese Pharmacopoeia. 2001.The Japanese Pharmacopoeia FourteenthEdition . YAKUJI NIPPO, LTD. Tokyo.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Ann. Rept. BFDA)

-96-

Pyrogenic Contamination Testing for Small Volume Parenteral Pharmaceuticals

SHU-HWA LIAN, JIN-YI CHIOU AND CHIA-PO LIN

Drug Biolog Division

Abstract

Small Volume Parenteral (SVP) can be injected intravenously, into human muscle, or used as vena injection in human blood vessel with the addition of Large Volume Parenteral (LVP).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eral pharmaceutical must be aseptic or free from pyrogenic contamination. If the SVP was contaminated or pyrogenic, patient will have a serial physical reaction after injection, such as fever, coldness, hypotension, shock, abnormal organ metabolism, or even death in more serious cases. Pyrogenic contamin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endotoxin, about 90% of which is lipopolysaccharide (LPS)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nitor the SVP in vitamin products and existing generic pharmaceuticals. Total of 32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the local health authorities from hospitals, clinics, pharmacies and manufacturers from 21 counties in Taiwan. 290 samples (89.5%) were produced by local manufacturers (30 factories) and 34 (10.5%) were imported (17 factories). The pyrogenic contamination test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V, including the in vivo Progen Test, using rabbit ear injection to measure rectal temperature, and the in vitro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using 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Gel-Clot method (LAL test) for testing endotoxin contamination. The resut showed 27 rabbit pyrogen tests and 297 Gel-Clot LAL tests met the pyrogenic contamination guidelines.

Key Words: small volume parenteral, pyrogenic contamination, pyrogen test,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