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台大電機系- 國立臺灣大學

89

Transcript of 序 - 台大電機系- 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電機工程學系從 1945 年創立迄今,培育了無數的菁英人才。走過七十

年,在歷任系主任的領導下、全體師生及畢業系友的共同努力下,本系始終扮演

著國內電機工程教育龍頭角色,是臺灣絕大多數理工領域學生心中的第一志願。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全球電機工程科系聲

望排名,本系從去年第二十名,躍升至今年的第十五名,在外界眼中,臺大電機

工程學系不僅享譽盛名,在國際學術界上也早就是一個品牌。

為了紀錄系上這一路走來所面對的挑戰及發展歷程,以告知後進,早在 1993

年 2 月,許博文主任任內便委請李茂煇教授擔任系史編輯委員,著手蒐集並整理

系上各種資料,歷時兩年,在 1995 年 12 月正式完成第一版系史撰稿,全文約一

萬字,並刊登於臺大電機系五十週年特刊。2000 年 11 月,為配合校方校史編纂,

當時的電機資訊學院許博文院長委請王維新主任組成編輯委員會,邀請十三位教

授參與,由鍾孝文教授主筆,系辦鄭秀娟及賈咏如小姐協助,並由系友熱心提供

照片下,著手進行第二次系史編纂,大幅度更新內容,於 2001 年 7 月完成,奠定

了目前系史的基本架構。

今年欣逢臺大電機系七十週年,系上於 2015 年 1 月委請劉志文副主任及邀請

四位教授組成系史編輯委員會,並在電機系十個教學研究分組召集人的共同協助

下,著手進行第三次系史編纂;此外並委請簡韶逸副主任,基於所修訂之第三版

系史,指導五位大學部學生製作動態版之電機系 70 年回顧影片。有了第二版系史

的基本架構,本次主要工作除了小幅度補強 2001 年以前的內容外,主要是增加過

去將近十五年來系上的變化,完整呈現電機系這七十年來發展的整體面貌。而近

十五年,也正是電機系快速成長茁壯最重要的階段,無論是師資規模、培育學生

人數、重要成就、及國際聲望等,均足以媲美國外一流大學,這在外在環境及相

關資源均難以跟國際頂尖大學抗衡的情況下,有這樣的成就更是不易。走過過去,

展望未來,期許全體同仁齊心協力、繼續努力,讓臺大電機系的金字招牌永遠發

光發亮。

最後,對於所有參與之所有教職員同仁的辛勞,在此獻上最誠摯的感謝。

系主任廖婉君 敬識

2015 年 12 月 31 日

1

一、沿革

電機工程學系之前身,為日據時期之「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成

立時間為 1943 年 5 月)。台灣光復後,於 1945 年 11 月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工學

院電機工程學系。改制當時僅有曾啟新、余耀南、楊進順三位教授(後任第二任

系主任的李舉賢教授則於 1947 年加入電機系師資陣容),首屆招收學生(1946 年

8 月)約 30 人,其中有一半學生來自中國大陸。當時全系教學分為電力、電訊兩

組,大部分學生均為電力組,而電訊組只有五人。而後歷經十九位系主任前後七

十年間篳路藍縷的默默耕耘與領導,始得到今日 21 世紀的規模。如今(2015 年),

臺大電機系共有約 120 位專任教師,大學部畢業生每年二百餘人,在學學生含碩

博士班總計則達二千餘人,堪稱是全國規模數一數二大的科系,每年投入產業界

與學術界的大量傑出畢業生,更對社會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正面影響。

1945 年 11 月臺大電機系改制成立之初,由曾啟新教授擔任第一任系主任。

當時地點設於現今之新生大樓位址,原為木造的日本式建築,並與土木系共同使

用(按:臺灣大學當時校內建築物甚少,自校門口進入椰林大道左側(即北側)

僅有三棟木造建築,依序為農學院、工學院、與化學系。由於時值國民政府接收

台灣之初,經濟狀況遠不如今日,因而上課的教室老舊,下雨天會漏水,所有設

備亦都極為簡陋,沒有實驗室,今日十分普及的示波器等基本儀器都付之闕如,

師生相當辛苦。但即使如此,1947 年 8 月仍擴大規模,成立碩士班。只是由於當

時環境背景等諸多因素,成立碩士班後並未立即招生。真正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

生則是到了十七年之後(1964 年 8 月)。

圖 1.1 1960 年代新生大樓教室甫落成時的外觀(後旋即增建為五層樓建築)。原址

在台灣光復初期時之木造日式建築已無從考據,但曾經是電機系改制成立時(1945

年 11 月)最早之所在地。(資料來源:53 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概況)。

2

1949 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的李舉賢教授接任第二任電機系系主任,原任

曾啟新教授則轉往省立台南工學院(註:今國立成功大學)服務。李主任於任內

期間,在資源十分有限的情形之下,仍持續推動電機系的發展,包括在當時的木

造建築一樓,設立了電機系最早的兩間實驗室,可謂是國內電機領域研究的濫觴。

五年後(1954 年),盛慶琜教授接任第三任電機系系主任,除於次年(1955 年 8

月)推動增班為本地、僑生各一班之外,更於任內工學院大樓落成後(註:今土

木系系館)遷入電機系大部分實驗室。前已提及,在該年代電機系只分為電力、

電訊兩組,前者攸關台灣全島電力系統的架設,後者則司短波遠距通訊所利用之

地球上空電離層的變化資訊(註:此係因當時並無衛星通訊之故)。值得一提的是

在電訊方面,臺大電機系馮簡教授與白光弘教授先後主持的電波研究室,前後十

多年對國內廣播、通信、及電視廣播之建設貢獻良多,也使其後三十餘年臺大電

機的電波通信領域一直居於領先地位,學術成就備受國際上的肯定與推崇。

圖 1.2 1960 年代時期的工學院綜合大樓,當時電機系大部份是在此棟建築的一、

二、三樓西半邊(圖中左側),另一部份由白光弘教授主持的電波研究室,則在機

械館的一樓使用三個房間。照片中的建築物如今(2015 年)由土木系使用管理(資

料來源:1964 年國立臺灣大學概況英文版)。

1963 年 8 月,許照教授接任電機系第四任系主任。在長達九年的任期之內,

許主任推動了多項重大的建設性措施,奠定了日後電機系持續壯大的基礎。首先

是同年許主任推動臺大電算中心之成立。中心位址初設於現在土木系館二樓的西

側,亦即當時電機系之所在位置,1970 年設於電機一館四樓,後於 1982 年資訊

工程館(按:現為臺大計算機與資訊網路中心)落成後遷入該址迄今(2015 年)。

前兩任主任分別為電機系姜泰祺教授及張煋教授,第一部電子計算機 IBM 1620

則係向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租用,在 1964 年 5 月運抵台灣,並於測試情況

良好之後,於同年 6 月 22 日正式啟用。同時電機系為協助臺大校方人員明瞭計算

機的原理與應用,於 1964 年暑假期間成立第一期電子計算機講習班,為期六週,

為國內第一個由大專院校辦理的電子計算機講習班。不久後,臺大電機系電子計

算機講習班成為經常性舉辦的課程,並且講習對象由校內擴大至校外相關機構以

3

及社會大眾,累計參與培訓人員超過四萬五千人次,獲得結業證書的學員有二萬

六千餘人。一直到 21 世紀初電腦與資訊科技普及於大眾生活中,電子計算機講習

班才逐步功成身退。

圖 1.3 1960 年代許照主任(右一)與江德曜教授(右二)指導研究生設計中文逐

字快速印字機的情形(資料來源:臺大電機系五十週年系慶特刊)。

其次是電機系所規模的持續擴大。大約在此時期(1960 年代),由於電力系

統與電波通訊對國內科技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臺大電機系自 1970 年起成為大

學聯招理工類組志願排行榜的第一名,並於日後維持長年的領先。1964 年 8 月,

成立已久的電機研究所碩士班開始招生。當時首屆學生只有一位,便是後來成為

臺大資訊工程學系創系的首任系主任李學養教授。1968 年 8 月,電機研究所博士

班成立並正式招生,並於 1972 年產生首位博士班畢業生,即日後擔任電機系第八

任系主任的陳俊雄教授。1969 年 8 月,電機系擴編為三班(含兩班本地生與一班

僑生)。隨著人員素質的日益精良和人力資源的逐漸充裕,臺大電機系之教學與研

究便開始進入新的境界。

圖 1.4 臺灣大學的首部電子計算機 IBM 1620(資料來源:53 學年度國立臺灣大

學概況)。當時一台兩萬單元記憶器(20K bits memory)的體積比現在教授研究室

用的辦公桌還要龐大。

4

許照主任任內另一個關係電機系日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電機一館(英文名

稱 David Rine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Laboratory,參見以下說明)的落成。

當時許照教授和旅美學人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朱蘭成教授、伊利諾大學葉公節教

授及康乃爾大學童華駿教授聚在一起,從國家人才的外流談到國家科技未來的發

展,從此確立了「建立一座電機大廈」的計畫。希望構成一個科技的磁鐵,足以

把高科技的人才留在國內,讓電機科學的花朵綻放出來。1966 年,許照教授在赴

麻省理工學院講學時將此構想告訴美國的電機系系友,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回響,

貝爾實驗室田炳耕先生和他的上司捐出該實驗室的三十件儀器;麻省理工學院的

Dr. Robert Rines 也捐出五萬美金,紀念他的父親 David Rines;美國的 IBM 公司

也考慮捐贈;張煦博士也將他在科學研討會講學兩個月所得的報酬 1500 美金捐

出;在美國的電機系系友更組成了校友會,每年推派成績最好的四人回國講學,

幫助後進學習最新的電機知識。同年,許照主任也將徐氏基金會委託完成十二本

電機學基本知識的酬勞獎金美金 12000 元悉數捐出,作為電機大廈的興建經費。

在許主任多方奔走、國內外系友紛紛捐款之下,電機系終於獲得臺大校方的認同

與支持,在校方撥與配合款後,於 1968 年 1 月由臺大校長錢思亮主持電機一館動

土典禮。1969 年 6 月,電機一館落成啟用,是當時難得一見、本校第一棟的中央

空調建築,同時也是臺大首度經由募集捐款所完成的建築。但儘管如此,電機一

館興建時,朱蘭成教授便曾對許照主任說過:「如果臺大電機系十年後仍在這個建

築內,則臺大電機系沒有前途」。此語也引發出了後人繼續興建電機二館的構想。

圖 1.5 1960 年代時期的電機系電子實驗室(資料來源:1964 年國立臺灣大學概況

英文版)。

電機一館落成時的規劃包括內裝的中央系統冷氣一套、視聽教室、小教室、

辦公室、圖書閱覽室、研究室、實驗室、以及當時最新的第三代計算機(取代當

時已略顯老舊之 IBM 1620 計算機),在當時可說是最完善新穎的研究大廈,得以

容納較多大型的研究設備,這對電機系 1980 年代的長足進步,有著深遠的正面作

用。

5

圖 1.6 電機一館外觀(1976 年)。此時距落成啟用已有七年之久(資料來源:66

學年度臺灣大學概況)。

圖 1.7 1970 年代電機系所使用之法拉第旋轉測試用人造衛星信號接收系統(資料

來源:民國 60 年國立臺灣大學研究所概況)

馬志欽教授於 1972 年接替許照教授成為電機系第五任系主任,是首位由本校

畢業生出任之電機系主管,並且在任內積極推動包括計算機科學在內的諸多科技

發展。1973 年 5 月,馬志欽主任商請郭德盛教授及李學養教授籌組資訊工程學系。

1977 年 8 月臺大資訊工程學系成立,李學養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並旋即成為大

學聯招理工類組排行榜上僅次於臺大電機系的第二志願,並且維持至約 2001 年左

右。至此,更多優秀高中畢業生得以接受電機資訊相關領域訓練,並以此專業素

養貢獻社會。

6

圖 1.8 臺大資訊工程學系初成立時(1977 年)之招生簡介。

1973 至 1974 年間,在江德曜教授帶領之下,臺大電機系與美國王安公司簽

下第一份國際合作計畫,利用王安印字機發展世界第一部點陣式中文印字機(該

項成果日後成為臺灣大學慶齡工業研究中心成立後第一號研究報告,至今仍存於

工業中心資料室。有關慶齡工業中心演進部分,以下尚有概述)。同時為開拓半導

體領域教學研究,也在遠東關係企業徐有庠先生所提供的臺大「遠東關係企業講

座」名額下,邀請 IBM 公司何宜慈先生來系,配合慶齡工業研究中心與國科會經

費,協助設立半導體實驗室與厚膜實驗室,奠定了臺大電機系半導體教學之基礎。

1975 年第六任系主任由郭德盛教授接任。有鑑於電機一館落成時間適逢大學

部增編為三班,人員與研究設備的擴充勢必使電機一館的空間不敷未來使用,遂

於 1976 年 5 月提出興建電機二館之規劃。1976 年 8 月,電機研究所對外改以甲、

乙、丙、丁四組招生,並細分為電子電路、固態電子、電波、通訊、電力、控制、

與計算機七個教學分組。隨著分組愈趨精細,報考電機研究所的學生日漸增多,

由原來碩博士班學生只有 20 人的小型研究所,發展到百人以上的規模。此舉促成

了本系研究所的加速壯大,對於空間的需求也因此與日俱增。雖然歷經郭主任六

年的系主任任期(至 1981 年 7 月),電機二館第一期建築經費才正式列入臺大 71

學年度預算,但較之電機一館系主任宣導與系友捐款的艱辛歷程,電機二館興建

的過程仍算是順遂了不少。

郭德盛主任任內另一件值得一提的是慶齡工業研究中心的正式運作。工業中

心的歷史,應回溯到許照主任時期,當時許主任任內即開始醞釀工業研究中心之

成立,以從事工業研究發展。但一直到了 1975 年 3 月馬志欽主任任內,推動臺大

校方與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簽約合設工業中心,兩年後(1977 年 3 月)正式啟用,

並且由電機系馬志欽教授擔任首任中心主任。在政府與學校經費不甚寬裕的當

時,慶齡工業中心所提供的經費與空間支援,對於工學院各系所的研究發展,可

謂貢獻良多。

7

圖 1.9 座落於基隆路三段的慶齡工業研究中心大樓(資料來源:81 年度國立臺灣

大學概況)。

隨著人員的擴充,設備方面自然也需要配合更新。1977 年,在電機系系友洪

敏弘博士相助之下,洪建全文教基金會捐款新台幣五百萬元設立了電子電路實驗

室,並由李舉賢教授主持,成為當時本系第一個最完善之教學研究實驗室。除此

之外,教育部亦支援系上於 1981 年購買了 VAX 780 迷你電腦,自此電機系學生

與計算機講習班學員開始使用獨立之電腦主機,得以結束與臺大計算機中心共用

主機的不便。1980 年,更設立電波無反射實驗室,推動已具有強大理論背景基礎

的電波組在實驗上的支援。

1981 年,于惠中教授接任第七任電機系系主任。在短短兩年任期之內,于主

任除了盡力提升教師素質,爭取教育部經費以補助本系講師出國攻讀學位之外,

並承接前任主任郭德盛教授所傳承的擴建電機系教學研究空間使命。1982 年,教

育部撥款新台幣五千二百五十萬元,電機二館第一期工程順利動土施工。同時,

有感於計算機科技的日趨成熟,電腦與自動化技術勢將對未來工業產生革命性的

影響,電機研究所教學分組便於 1982 年 8 月增加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組,

對外則仍分四組招生。

圖 1.10 電波無反射實驗室一隅(資料來源:78 學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概況)。

8

陳俊雄教授(臺大電機系首位由本系研究所產生的博士)於 1983 年接任于惠

中教授成為第八任系主任。陳俊雄主任任內極為重視系上的研究風氣,在推動本

土研究方面自是不遺餘力。首先是與系上同仁建立共識、並逐一拜訪,要求教師

們努力申請研究計畫、爭取研究經費,而非僅止於教學。為了對於研究成果採取

從嚴認定的標準,陳俊雄主任在李琳山教授與張進福教授的協助下擬訂了「論文

計點辦法」,要求師生努力從事研究工作。同年並開始出版臺大電機系的「研究成

果目錄」,藉此鼓勵教師努力爭取研究經費並發表論文。在陳教授之後的幾任系主

任,則亦採取同樣的辦法持續提振系上的研究風氣。

1983 年,電機二館一期工程開始動土施工。值得一提的是在規劃初期,校方

曾經要求當時的系主任于惠中教授將原先預定的三千五百坪減為一半。但在陳俊

雄主任等人推動研究風氣的努力之下,電機系每年成長的研究成果終於逐漸擺脫

臺大工學院「以力學為主」的印象,始獲得校方的支持,得以依照原規劃進行二

千二百餘坪的一期工程。1985 年 8 月,電機二館東半部落成,並於次年(1986

年)1 月遷入使用。

圖 1.11 電機二館一期工程(東半部)甫落成時的外觀,西半部的二期工程(照片

左側)此時尚未出現。地面猶可見到施工的痕跡(資料來源:75 學年度國立臺灣

大學概況)。

1985 年,張進福教授接任電機系第九任系主任。前已提及電機系的研究風

氣,從陳俊雄主任開始鼓勵推動,而張進福主任則緊接其後。由於教育部重點科

技政策之推動,電機系在師資員額方面獲得了遠較以往寬裕的空間,張主任於此

時機落實了教育部延攬師資與國科會獎勵研究的政策,使得本系在師資延攬上獲

得大幅度之成長,更為電機系帶出嶄新的風貌。本系注重研究的特質,大約在此

時開始形成,而陳俊雄與張進福兩位主任,扮演了關鍵的角色。1985 年,電機系

在國際水準期刊上所發表的論文數,成長至四年前的 2.4 倍。研究所學生人數則

已達碩士班 206 人與博士班 36 人。臺大虞前校長兆中,在其著作「臺大與我」一

書中,特別引錄了張主任和虞校長於 1986 年的書信往返,也道出了電機系脫胎換

9

骨的轉折經過。虞前校長在信中讚揚「陳教授付出的心力終於開花結果,而且接

棒有人。系內的學術氣氛已經形成,這是十分寶貴的」。

圖 1.12 1985 年前後電機系所研發的超高速數位光纖通信系統成果展示。

1987 年 8 月,吳靜雄教授接任電機系第十任系主任。同時,電機研究所增設

光電組,對外並將以往各教學分組獨立,改分為九組招生。吳靜雄主任任內首先

設立了系所務發展委員會,負責規劃系所長期發展,由系內教師互選產生委員,

並由系主任擔任召集人。由此,電機系所的發展方向得以在領域平衡與重點支援

兩方面獲得具有前瞻性的考量。同時,前主任張進福教授大力協助電機系爭取電

機二館西半部第二期工程預算,並在吳主任任內完成初步規劃(1987 年 12 月),

而在 1988 年 8 月正式列入校方預算。1989 年 8 月,電機研究所增設醫工組,自

此對外分為十組招生。

電機系第十一任系主任由李嗣涔教授於 1989 年接任。次年(1990 年 9 月),

吳靜雄教授於系主任任內所爭取的分子束磊晶實驗室正式設立,加上吳主任任內

重新整修的無塵室,半導體領域尖端科技之研究得以順利推動。此外,1991 年 11

月經系務會議通過的電信研究中心於 1992 年 3 月成立,由吳靜雄教授任首任電信

中心主任;同年(1992 年)8 月,由李嗣涔主任推動之光電所碩士班成立,由張

宏鈞教授任首任所長,電機所光電組碩士班則轉由光電所招生。另外,1991 年 11

月,系務會議時李主任提出研議改制設立學院之構想,並委請當時任副系主任的

許博文教授負責規劃。1992 年 4 月,許教授提出規劃書,經系務會議通過,結合

工學院相關單位,籌劃設立電機學院,此時「大學部教學維持不分組,研究所細

分專業領域」的一系多所架構形成,並納入電機相關領域的長程規劃之中。1992

年 6 月,工學院院務會議通過設立電機學院,成為國內有系統推動電機資訊領域

研究發展的濫觴。事後臺大電機學院雖然遲至五年後(1997 年 8 月)才正式成立,

但此時所形成的理念立刻影響國內學界,各大學院校紛紛起而效法,參考當時臺

大電機系之設院計畫書而先後成立電機資訊學院。約在 2000 年前後,「電機資訊

10

領域系所構成獨立學院」已然成為國內各大專院校行政體系的趨勢。而臺大電機

系開此風氣之先,影響至為深遠。

圖 1.13 成立於 1990 年 9 月的電機系固態分子束磊晶實驗室。該實驗室之後另增

添氣態分子束磊晶系統,半導體領域設備更臻完善。

1992 年,許博文教授接任電機系第十二任系主任。由於「論文計點辦法」已

實施多年,對於期刊認定及點數計算有進一步調整必要,乃成立學術委員會專責

研討。也是大約於此時,本系的研究水準獲得學生的青睞,大學部畢業的學生留

在本系進修碩博士學位的人數開始逐年攀升,短短數年間,選擇國內進修而非出

國留學攻讀碩士的比例甚至遠超過半數,形成了始料未及的可貴人力資源。另外,

當時因繼續推動設立電機學院,且適逢電信政策解嚴,相關產業蓬勃發展,許主

任認為有必要先行推動設立電信工程學研究所,並於 1993 年 3 月通過校務會議。

同年 8 月,電機二館二期工程(西半部)完工,自此前後歷經七任系主任、使用

空間達四千八百餘坪的電機二館正式宣告全部落成啟用。一樓東側約五百坪用

地,自一期工程完工後(1985 年 8 月)即由工學院圖書館使用,至 1998 年 11 月

工學院圖書館遷入臺大新總圖書館後,方從工學院交予電機學院,並於 2000 年 5

月改建完成啟用。在此時期,電機系的研究成果已相當優異,加之各項發展與建

設,使得臺大電機系於 1993 年 12 月,接受由教育部委託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辦理

之電機資訊相關系所評鑑中,獲得「脫胎換骨」的極高評價,臺大電機系在國內

首屈一指的聲望亦隨之屹立不搖。

11

圖 1.14 電機二館二期工程甫完成時的西側大門外觀,攝於 1993 年。原電機一館

在三年後(1996 年 8 月)規劃作為以大學部實驗為主之使用,此後行政、教學、

研究等主要活動則均在電機二館進行。

1993 年 3 月,許主任商請李茂煇教授負責編撰系史,使原有文獻得以獲得組

織與整理。該項任務於 1997 年李茂煇教授因癌症病逝之後暫時中止,直到 2001

年 5 月,臺大校務會議要求各系所編撰系所史,方由電機系教授組成系史編纂小

組,延續其未完成之使命。今日臺大電機系系史風貌,大致仍沿自李教授當年之

考據與記載。

1995 年 8 月,貝蘇章教授接任電機系第十三任系主任。同時,光電所博士班

成立並正式開始招生,電機所光電組博士班則轉由光電所招生。1996 年,電機系

於貝主任任內舉辦五十週年系慶,藉由其中的國際會議以及多媒體系況光碟製

作,將此時已具國際水準的臺大電機系教學與研究成果公諸於世。在產業界一枝

獨秀的電子電機資訊各大公司負責人與領導幹部,也在此時以傑出系友的身份回

到母系共襄盛舉。臺大電機系對於國內經濟建設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圖 1.15 第二屆系主任李舉賢教授(左)、第五屆系主任馬志欽教授(右)於 1996

年電機系五十週年系慶致詞。

12

1997 年 8 月,臺大電機學院正式成立,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與光電所改隸

屬電機學院,由前系主任許博文教授擔任首任院長。原本於 1994 年 3 月即已獲教

育部同意設置的電信所博士班,則於此時正式與電信所碩士班同時成立,並分電

波、通訊、及信號處理三組招生,隸屬電機學院。原電機所電波、通訊與信號處

理兩組碩博士班轉由電信所招生。在此之前,電機系所研擬之學院原本是包含資

訊系的電機資訊學院,但因資訊工程學系當時未能獲得一致共識,決定暫不加入。

因而 1992 年 6 月,工學院院務會議通過設立的是「電機學院」,而非原始規劃中

的「電機資訊學院」。隨後因為本校自 1993 年底起,暫時凍結新增設單位的提出,

因而直到 1996 年初才經過行政會議、教務會議到達校務會議,再經 3 月及 6 月兩

次校務會議討論後,史無前例地動用了首次校務會議的無記名書面投票,正式通

過設立電機學院,成為臺大的第九個獨立學院。而臺大資訊工程學系也在電機學

院成立三年之後(2000 年 8 月)加入陣容,並且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

圖 1.16 臺大電機學院成立典禮(1997 年 8 月),電機系在產官學界的傑出系友代

表曹興誠(左)與郭南宏(右)等人於成立大會中致詞。

貝蘇章主任任內其他事蹟,包括在 1998 年 1 月,鑑於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在

一般工業界已趨成熟,專司研究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CAD/CAM)已不再專屬

於電機系研發範圍,加以積體電路的蓬勃發展,遂將電機研究所電腦輔助設計

(CAD)組更名為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VLSI/CAD)組(2000 年 8 月

則與原電子電路組合併更名為積體電路與系統組,即 ICS 組)。此外並協助電機

系成立光學影像實驗室及跨院系的多功能核磁共振影像光譜實驗室,更進一步推

動系內的研究。

1998 年,王維新教授接任第十四任電機系系主任。為了因應工業界對於電子

電機資訊領域人才的強烈需求,電機系於此時開始評估並規劃碩士學程在職進修

專班,並且在隔年(1999 年 8 月)與學士班申請入學同時開辦。在此時,電子電

機資訊領域不僅成為產業的主流,同時具有主導國內經濟的決定性影響力。基於

13

龐大的市場開發需求,人才的培育愈趨重要,因此產業界與學校開始彼此尋求較

以往更為密切的互動與合作。1999 年 4 月與 9 月,電機學院先後開辦「創業講座」

與「學術講座」,由電機系設立「傑出系友」獎牌,並在首次創業講座中由陳維昭

校長頒贈獎牌予洪敏弘、曹興誠、與林百里等三位在工業界成績斐然的畢業系友

(中央研究院院士施敏教授則於首次學術講座獲頒傑出系友獎牌),此舉吸引大批

媒體記者抵達現場採訪與大幅報導,見證了臺大電機系系友的卓越表現。

圖 1.17 臺大電機系傑出系友林百里(前排右一)、曹興誠(前排右二)、洪敏弘(前

排右三)於 1999 年 4 月電機學院首次創業講座中獲陳維昭校長(前排左)頒贈電

機系「傑出系友」獎牌,以表彰其對於國內產業經濟方面的貢獻。後排右起依序

為吳靜雄教授、陳俊雄教授、與李嗣涔教授。

1999 年 4 月,電機系接受 Intel 公司捐贈儀器設備一批,設立「網路與多媒

體實驗室」。同年同月,電機學院訂定教師評估辦法,電機系配合院方措施,規定

系上教師往後均須定期接受教學、研究、與服務各方面的評估,以維持臺大電機

系的高水準表現。2001 年 1 月獲得電機系系友蔡明介先生捐贈一億元成立臺大-

聯發科技無線研究實驗室,在儀器與設備方面更為優渥充裕。

圖 1.18 1999 年 4 月由 Intel 公司捐贈所設立的網路與多媒體實驗室一隅。

14

2001 年 8 月,郭斯彥教授接任第十五任系主任。同時電子所碩博士班成立,

由陳良基教授擔任首任所長,分為固態電子(2003 年 12 月更名為奈米電子組)

與 ICS 兩組招生(2004 年 8 月增設電子設計自動化組,即 EDA 組)。原電機所該

兩組碩博士班則轉由電子所招生,更加確立一系多所架構。在當時,臺大電機系

擁有近七十專任教師、六百八十多名大學部學生、一千二百多名碩博士班研究生、

每年超過一百七十篇國際水準期刊論文、每年新台幣兩億餘元的研究計畫,在 21

世紀初國內大學科系規模中數一數二了。然而,更上層樓的持續拓展茁壯,仍然

未曾停歇。

2002 年 3 月,兩項攸關台灣電機領域前途的重大政策開始實施,分別是「國

家矽導計畫」以及「專案擴增大學資訊、電子、電機、光電與電信等科技系所招

生名額培育計畫」。在為期四年的方案下,本系獲得每年高達十六名的專任師資以

及每員五名研究生員額。之後雖因國家經費短缺僅執行三年餘,但本系師資自此

由大約七十名開始,在四年之內逐年擴增至一百二十餘名,碩博士班研究生到

2005 年則增加到一千八百餘人。此舉不但使得本系陣容更加完整涵蓋電機相關次

領域,更得以行有餘力嘗試跨領域師資例如生物醫學專長學者之聘任。而隨著人

力資源愈趨充沛,教學研究空間的迫切需求便成為當務之急。2002 年 11 月,由

電機系系友林百里先生所捐贈之博理館完成簽約儀式,隔年 1 月舉行開工典禮,

是當時臺大校園內由單一校友捐贈大型建物之首例。這棟共有三千四百餘坪、樓

高七層的嶄新系館之後於 2004 年 6 月落成,有效紓解了日後空間窘迫的可能性。

圖 1.19 2004 年 6 月落成的博理館外觀。建物窗格形式的設計,係模擬捐贈人林百

里先生早期於臺大電機系就讀期間,撰寫計算機程式所使用的郝氏卡片。

吳瑞北教授於 2004 年 8 月出任第十六任系主任。而在郭斯彥主任任內推動規

劃、由電機系友李焜耀先生所捐贈的明達館,則於 2004 年 9 月完成簽約儀式,並

於次年 5 月開工、2007 年 1 月落成,進一步提供了三千七百餘坪的空間給予電機

系使用。而另一方面,在人力物力資源豐富的情況之下,本系對於業界亟需的人

15

才培育責任亦隨之增加。2005 年 2 月,「電機電信電子產業研發碩士專班」成立

並開始招生,在業界認養贊助之下提供教育部體制以外更充足的產業人力來源。

同年 9 月,再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簽署合作協議,進行專

題合作研究計畫,提升大學部半導體教學實驗、並推動半導體製程及製程整合專

案課程。行政體系方面,則於 2006 年 8 月增設第二名副系主任,以分擔日益吃重

的行政庶務。

圖 1.20 2007 年 1 月落成的明達館外觀。圖右所示剪綵典禮照片為明基友達基金會

捐贈之青銅雕塑公共藝術品「梯」。人員左起郭斯彥教授、設計師許禮憲、捐贈人

電機系友李焜耀、吳靜雄教授。

大約是在郭斯彥與吳瑞北兩位主任任內,隨著電資學院的逐步壯大,電機系

相關人員行政方面的長才開始受到重視,在臺大校內的影響力也因此日漸增加。

在 1992 年陳俊雄教授擔任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主任、郭德盛教授及李嗣涔教授

分別於 1993 年及 1996 年出任教務長之後,2002 年吳靜雄教授榮膺臺大副校長、

李琳山教授出任研究發展會主任委員、賴飛羆教授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主任、

2005 年李嗣涔教授獲選為臺大校長、傅立成教授擔任臺大主任秘書等等。也間接

促成電機系系友對於母校的實質回饋,包括 2006 年 6 月電機系友施崇棠捐贈五億

四千萬元資助興建臺大人文大樓,以協助空間短缺的文學院規畫其發展。雖然日

後人文大樓的興建過程爭議不斷,興建案也終於 2015 年 10 月都審正式過關,而

電機系提供校內服務的熱忱獲得諸多肯定。同樣的現象反映在 2006 年 11 月開始

辦理的臺大傑出校友頒獎典禮上:電機系系友施敏、林百里、李焜耀三位獲頒首

屆臺大傑出校友榮譽,佔了當時六名中的一半;並且截至截稿前的 2015 年 9 月為

止,電機系系友從未於過去共九屆的臺大傑出校友獲獎名單中缺席。

16

圖 1.21 臺大電機系系友李家同教授(右)於 2007 年 11 月接受李嗣涔校長頒授第

二屆臺大傑出校友榮譽。

在許博文院長任內,詹國禎教授開始規劃以電機系醫工組為主體之生醫電子

工程學研究所籌設工作,詹教授不幸於期間因病過世。後於貝蘇章院長任內,由

李百祺教授負責整合電機系醫工組與資訊系生物資訊領域相關教師,規劃生醫電

子與資訊學研究所之籌設工作。該所於 2005 年獲教育部核定通過成立,由李百祺

教授擔任首任所長,並於 2006 年 8 月開設博士班,於 2007 年 8 月成立碩士班,

原電機系醫工組研究生則轉由該所招生。比較特殊的是由於生醫電資所強烈的跨

領域特性,該所係由電資學院內的電機系與資工系、兩系各核撥一半的教師員額

共同成立,並分為生醫電子組(原隸屬電機系)與生醫資訊組(原隸屬資工系)

兩組招生。此後,電機所碩博士班僅涵蓋自動控制、電力工程(2006 年 8 月更名

為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與計算機科學三組,然而大學部仍然維持不分組精

神,十個組別僅提供學生作為次領域選擇與修課方向參考之用。光電所、電信所、

電子所、與生醫電資所,則同屬於電機學群之下,為共同的大家庭齊心往前邁進。

2007 年,胡振國教授接任第十七任系主任。在電機系已然成為規模巨大的行

政體系之時,胡振國主任與前兩任主任類似的部分,是將電機系以往強調自我提

升的作法,逐步擴展至利他性質的服務。事實上大約自 2000 年開始,本系便推行

了一系列的措施,並且至今均成為常規事務。「臺大電機之友」刊物的發行(2001

年 9 月)、與專責系友聯繫窗口的設立(2007 年 1 月),目標在於加強畢業系友與

母系之間的緊密聯繫。2003 年 6 月開始每年辦理的電機學群畢業典禮、和持續不

斷的大學部課程修業規定改革、甚至是專為大學入學推甄放榜後所舉辦的準新鮮

人系況介紹活動(2006 年 5 月首度舉辦),期能凝聚在學學生之間的向心力。而

博理館與明達館教師聯誼空間、乃至於博理藝廊的開幕(2007 年 11 月)、齊聚軒

啟用(2013 年 9 月),則進一步提供了教師同仁在繁忙公務之餘、身心得以放鬆的

休閒與交誼機會。

17

圖 1.22 負責聯繫系友情感的「臺大電機之友」季刊,自 2001 年 9 月開始發行,

免費寄送畢業系友報告母系動態。

除上述項目之外,臺大電機系於國際間之能見度,在默默耕耘多年之後,也

大約於此時開始大放異彩。單以電機領域知名的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

Society)而言,自 1999 年開始幾乎每年皆有系內教授當選學會之會士(Fellow)。

穩定成長之餘,甚至在 2010 年同一年中即有多達五位教授獲選,傲視全國,絲毫

不受當年金融風暴之景氣影響。至 2015 年為止,本系獲得各國際知名學會會士

者,累積已達到五十餘人次之多,而 IEEE Fellow 人數占系上教授比例,更高達

25%,證明過去在學術上的長期努力,也能向外得到國際間的共同肯定。

圖 1.23 2010 年電機系八名教授獲選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美國光

學學會(OSA)、國際語音科學學會(ISCA)、國際光子學會(SPIE)、與英國物

理學會(FIP)會士後,於慶祝茶會與當時電資學院李琳山院長合影。人員左起為

劉深淵教授(IEEE)、吳瑞北教授(IEEE)、張宏鈞教授(OSA)、廖婉君教授(IEEE)、

李琳山院長(ISCA)、許博文教授(IEEE)、林清富教授(IEEE、SPIE)、林恭如

教授(FIP)。

18

2010 年,顏嗣鈞教授接任第十八任系主任,隨即將利他服務項目繼續往高中

以下推展。2011 年 1 月開始發行「臺大電機系科普系列」文章,致力電機相關科

學教育對一般民眾之推廣;同年 5 月,並率先為已經獲得申請錄取的大學部準新

鮮人,開設為期六週、每週兩日的「電機先修課程營」,俾使已解除入學考試壓力

的學子更能認識電機相關領域、並提早適應大學生活。除廣獲好評並吸引媒體爭

相報導之外,時值大學各校系紛以調整招生管道名額以提高入學考試排名之際,

此舉更使臺大電機系得以於日後繼續維持大學入學考試理工類組之領先地位。

圖 1.24 系主任顏嗣鈞教授等人,於 2013 年 6 月公共電視晚間新聞受訪,報導自

2011 年 5 月開始開設的準新鮮人「電機先修課程營」起源與目標。

在電機系教師得獎表現方面,2013 年是另一高峰。當年除有五名教授榮膺

IEEE 以及 SPIE(國際光學與光子學會)會士之外,國內國科會(今科技部)研

究傑出獎亦多達五名。其他如潘文淵基金會之類獎項則不可勝數。足證在充實系

內外服務之餘,屬於學術體系內最為重要的科技研究進展,眾人仍舊於自我崗位

上努力,而未曾有所懈怠。

2013 年 8 月,本系首位女教授廖婉君接任第十九任系主任。任內因政府推動

「產學大聯盟」,由李嗣涔教授籌組的校級「台積電-臺大聯合研發中心」,及呂學

士教授籌組的校級「聯發科技-臺大創新研究中心」相繼成立,落實「業界出題、

學界解題」,並創造產學雙贏的合作模式,兩個產學大聯盟計畫規模均在每年一億

元計畫經費以上。1952 級系友台全電機鍾双麟董事長更在副主任劉志文教授的協

助下,捐助設置「智慧型電氣機械實驗室」,加強與母系在電力機械方面的人才培

育及產學合作。而在教學研究方面,由林宗男教授負責,成立資料科學工作小組,

除了與臺大資訊系、數學系、及中研院資創中心、資訊所、及統計所共同成立資

料科學碩博士學位學程外,亦積極盤點、整合並強化系上教授在資料技術方面的

研究能量,以充分掌握物聯網 (IoT)、雲端、社群網路、及大數據等興起所帶來

的趨勢變化。

19

在空間資源方面,除了 2012 年 4 月獲得電機系系友蔡明介先生所捐贈、預計

於近年內與生農學院聯合興建的發揚樓,將在教學研究空間使用更為充裕之外,

尚有各項優化活動積極進行,特別是在電機二館整修方面。廖主任更透過系友捐

款積極美化電機二館一樓的南廳、西廳及北廳公共活動空間、並進一步美化電二

館二樓中庭,讓師生浸淫在優質環境中,快樂學習與創造知識。

廖主任任內除加強與系友聯繫網路外,並恢復傑出系友頒發活動。於 2014

年底,廖主任委請闕志達教授籌備規劃電機系七十週年一系列慶祝活動,經過長

達一年籌備工作,於 2015 年 11 月初,由系慶教育論壇舉行,揭開序幕,緊接著

產業論壇及科技論壇等重量級論壇舉行,透過此系列論壇活動,充分傳達信息給

普羅社會大眾,電機系老師及系友除了積極貢獻國家社會外,亦相當關心台灣科

技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各方面重要議題。系慶大會暨傑出系友頒獎於 2015 年 11

月 28 日舉行,當天並發行電機系 70 週年專刊。系友熱烈支持,計有超過 500 位

系友回來參加之盛大系慶晚宴,為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圖 1.25 電機系 70 週年系慶系列論壇: 教育論壇 (左上)、產業論壇 (右上)、科技

論壇 (下)。

20

圖 1.26 電機系 70 週年系慶合影留念

而原本 1945 年只有三位教授與三十位大學部學生的臺大電機系,在歷經 19

位系主任的領導及全體師生的努力下,於 2015 年的今天,已然茁壯成為具有一百

二十餘位專任教師、八百多名大學部學生、一千六百多名碩博士班研究生、每年

超過三百五十篇國際水準期刊論文、每年新台幣六億餘元研究計畫、以及擁有在

國內外產學界不容忽視龐大系友力量的全國第一大系。身為臺大電機系的一份

子,我們不能以眼前成就自滿,相反地自當展望未來,繼續戮力以赴向世界一流

的目標邁進,以期對國家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圖 1.27 歷任電機系系主任 (由左起):郭德盛教授(第六任)、陳俊雄教授(第八任)、

張進福教授(第九任)、吳靜雄教授(第十任)、李嗣涔教授(第十一任)、許博文教授(第

十二任)、貝蘇章教授(第十三任)、王維新教授(第十四任)、郭斯彥教授(第十五任)、

吳瑞北教授(第十六任)、胡振國教授(第十七任)、顏嗣鈞教授(第十八任)、廖婉君

教授(第十九任)。

21

二、教學研究目標

大學教育之目標在培育高深專門學問之研究發展人才,為達此目標,大學必

須創造知識(研究)、教授知識(教學)、傳播知識(社會服務);而其中尤以教學、研

究為大學之最重要責任。本系自 1945 年光復改制以來,由於客觀環境之改變,教

學研究目標亦隨之變化。大概而言,1963 年以前,係以教學為主;其後二十年開

始選擇若干重點方向,支援研究;1982 年起全面發展研究,至 1991 年已有良好

成效,遂以擴充茁壯為標的;1999 年起至今更上層樓,以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

流為發展之目標。以下就檔案紀錄及 1975 年後之歷任系主任訪談資料,進一步敘

述各時期教學研究重點之演變。

1963 年以前,由於台灣經濟尚在萌芽階段,且科技研究發展相對落後,因此

以教學為主。當時僅有大學部。現存教務處課務組之 1949 至 1950 年課表記載:

大一之基礎課程為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大二開始之專業必修課程除微

分方程、電工原理、電磁測驗、直流電路、交流電路、電機試驗外,尚有甚多力

學方面課程如應用力學、機動學、機械畫、工程材料及實習、熱工學及試驗、金

工學等。大三起之專業方面選修課程則有電炤學、電子工學、電機設計、發電廠、

電廠設計、電力輸配、有線電訊、無線電訊、電波傳播等等,多為實務性課程。

此外,1950 年起,李舉賢教授在系主任任內將大學部學生分為電力組及電訊組,

相當程度反應早期電機領域所謂重電(電力電機)及輕電(電信)之劃分。當時之環境

比現在差很多,但教授同仁兢兢業業從事教學研究者不在少數,其中尤以電離層

探測方面之研究最為可觀,詳述於 5.6 節。

1963 年許照教授擔任系主任,為因應當時最新電機領域之發展,將大學部學

生改分為工程組及科學組教學,大幅減少力學課程。課務組保存之 1965 年課表顯

示:大二開始之專業必修課程,兩組均有微分方程、高等微積分、電路理論、電

磁學、電子學、電機機械、電工材料、電子管電路等等,科學組另外增加必修理

論力學、電磁波、近代物理、統計物理等學分。1968 年起,微分方程及高等微積

分改稱工程數學(1)(2),往後逐漸演化,至 1991 年,成為微分方程、線性代數、

機率、複變四門工程數學必修,確立了電機領域基礎專業課程:三電(電路、電磁、

電子)四數之基本架構。除此而外,選修課程也日漸增加,有許多與國外發展相近

之課程開授;尤其,1963 年起,為因應計算機科學的蓬勃發展,開始引入電子計

算機課程,成立電子計算機中心。1969 年更進而將大學部學生於原有工程、科學

兩組外增加計算機組,課表中註明必修計算導論、計算機程式、組合語言、數值

方法、資料處理、翻譯語言程式、計算機工程學等等。至此電機系之課程已具規

模,開始注重研究,逐漸擴充 1963 年及 1968 年成立之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

22

1972 年馬志欽教授接任系主任,取消大學部學生之科學組,改分工程組及計

算機組教學,於 1973 年後入學學生適用。在研究方面,以電腦中文化為主要研究

重點。另外,獲得慶齡基金會捐助,成立慶齡工業研究中心,除作為本校工學院

與產業界合作之橋樑外,並提供經費與空間,配合校方實驗經費配額與國科會補

助,設立半導體實驗室與厚膜實驗室,奠定本系半導體技術教學研究之基礎。

郭德盛教授於 1975 年繼馬教授擔任系主任,除為未來發展,規劃建立電機二

館外,支助設立電波無反射實驗室,對日後首先揚名國際之電波組研究有很大的

貢獻。另外,分別獲得國科會及台灣松下電器公司董事長洪建全先生資助,成立

微處理機實驗室與電子電路實驗室,提高研究能力。此時本系研究水準提高,研

究領域擴大,因此研究所分設七個教學分組,對外以甲(電子電路、固態電子)、

乙(電波、通訊與信號處理)、丙(自動控制、電力工程)、丁(計算機科學)等四組招

生。同時,因資訊工程學系之成立,1977 年起大學部學生不再分組,一律於大二

起接受三電四數之基礎訓練,至大三、大四時再依性向選修各分支領域課程。同

時,鑒於計算機在電機工程之重要性,本系仍然維持計算機科學相關之教學研究。

1981 年于惠中教授擔任系主任,鑒於積體電路的快速發展,於 1982 年增設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組,加入研究所招生。同年陳俊雄教授代理系主任,並於

一年後真除,本系進入全面發展研究時期。陳教授首先推動博士論文計點辦法,

規定 1982 年起入學之博士班學生必須發表論文達一定點數方得畢業。此辦法之推

動過程可參考 5.2 節,內容依本系所存 1982 年 11 月 6 日系務會議記錄附件一及

獲該系務會議授權修改之同年 12 月 21 日系務諮議委員會紀錄整理摘錄如表 2.1。

表 2.1 博士班學生每篇投稿論文點數計算表。

Full papers

Short/concise papers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ences

Letters

Conference/symposium

papers

國際水準 4 1 – 3 2

一般水準 3/2 1/2 – 1 1/4

附註以下事項:

1. 發表論文之雜誌或會議需經系方仔細認定,例如 conference paper 必須有 full

paper review 之嚴密審核標準者。何者屬國際水準,何者屬一般水準亦需系方

仔細認定。

2. 有 N 位作者聯名發表時之計點法:x 為該論文之點數,y 為作者本人實得點數

(1) 第一位作者得 y = x。

(2) 非第一位作者得 y = x/5(N-1.6)。

3. 合格標準:總點數必須超過四點(含四點),其中至少有一篇達到兩點以上。

4. 確實點數需經系方仔細認定。

23

此一辦法訂定後,全系研究風氣隨之全面提昇,研究績效日益增進。隨後全

國各電機相關系所,以迄於其他工程相關系所,甚至自然、生命、與人文科學各

領域,紛紛跟進,設立相似辦法,大部分均能收提振研究風氣與水準之功。台灣

本土學術水準之能快速躍升,並逐漸與國際水準並駕齊驅,本系博士論文計點辦

法之規定,應為重要關鍵之一。

除博士論文計點辦法外,陳主任並首創每年研究摘要之出版,除供全系同仁

自我鞭策,相互砥礪,亦使系外人士明瞭本系研究成果,加強交流。在教學方面,

陳主任修訂必修課程,此一課程標準隨後並成為國內電機系必修課程之範本。

張進福教授於 1985 年起接任系主任。此時台灣經濟環境改善,教育部實施重

點科技政策,本系得以新聘多位同仁,使師資大幅度成長,研究人力更加充沛。

1986 年起國科會增設傑出研究獎,就每年全國教師及研究人員所提出的研究成果

進行評比,視優良程度給予名譽與實質鼓勵。臺大電機系由於早已實施論文計點

制度,在國科會的獎勵制度評審下成績極為突出:在張主任任內,本系同仁獲得

傑出獎的人數,高達全國工程學門傑出獎總額的九分之一。

1987 年,吳靜雄教授接任系主任,有鑒於研究之資源:空間、設備、及教師

員額極為重要,因此積極規劃申請電機二館二期工程及充實實驗室儀器設備,極

力爭取科技教師名額,以充實本系研究能力。另為提高教學效果,鼓勵教師在學

期末進行學生意見調查以供參考,並致力減輕年輕教授教學負擔,鼓勵研究,以

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將光電領域由電波光電組分出,獨立為光電組,研究所開

始分九組招生。

李嗣涔教授於 1989 年起擔任系主任,持續鼓勵研究,隨即推動並於 1991 年

成立電信研究中心,作為同仁與日漸蓬勃之通訊產業的合作橋樑。同年鑒於醫學

工程領域日漸重要,由相關同仁成立醫工組,研究所分十組招生。至此電機系之

十個教學研究分組(電子電路、固態電子、電波、通訊與信號處理、控制、電力、

計算機、計算機輔助設計、醫工、光電)確立,涵括現代電機工程大部分領域,為

全國師資最完整之電機系。即使在國際之間,師資如此完備之電機系也不多見。

1990 年起並推動光電組獨立為光電研究所,送教育部核定,於 1992 年成立。

1991 年起,鑒於電機工程領域廣泛,且本系規模日趨龐大,教學研究成果豐

碩(參見 5.2 節敘述),加以全球電機電子科技快速發展,國內重點科技之電機電子

產業需要大量高級研發人才,實有結合相關單位改制為學院之必要,乃經由系務

會議通過,委請時為副主任之許博文教授提出一系(電機系)四所(電機工程學研究

所、光電工程學研究所、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電子工程學研究所)一中心(電信研

究中心)架構,並積極推動,開國內各大學風氣之先,本系亦從此進入擴充茁壯期。

24

1992 年許博文教授接任系主任,同年光電組獨立為光電工程學研究所。許主

任除持續推動電機學院之設立外,並同時推動設立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在研究方

面,因博士班學生人數眾多,事務繁雜,遂成立專責學術委員會,檢討博士論文

發表期刊計點表及審查博士生畢業資格,以提昇研究水準。此外並鼓勵同仁申請

國內外大型學術榮譽,本系同仁獲傑出人才獎、IEEE Fellow 等重要獎項人數由此

時開始大量增加(參見 5.4 節資料)。在教學方面,鑒於大學部選修課程日益龐雜,

乃成立課程委員會,希望針對大學部課程簡化及減少畢業最低學分規定進行檢討。

1995 年貝蘇章教授接任系主任,推動將必選課程,參照國科會學門分劃,整

理為電子、電信、電機、電腦、綜合五類,學生須於每類至少選修一門,兼顧學

生對電機專門科目學習之深度與廣度。此項工作於 1997 年完成,確立必選課程架

構。大三大四必選實驗課也順應時代潮流,由五門增加至八門(包含最新之多媒體

與網路實驗),學生須於其中選修三門以上,培養理論與實驗並重能力。此外,由

許博文教授為主,繼續推動設立電機學院,終於獲得通過,於 1997 年成立,同時

並以本系之電波、通訊與信號處理兩組為主體,成立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電機學

院成立同樣為國內電機領域學術環境帶來衝擊,其成立經過與影響於 5.8 節詳述。

除此而外,貝主任任內並籌款整修電機一館,由副主任吳瑞北教授規劃,將大部

分大學部實驗室遷往該處,增加同仁在電機二館的研究實驗室空間。

王維新教授自 1998 年接任系主任,配合國際電機工程學術最新發展,繼續檢

討課程結構,完成系內電腦快速網路連線舖設,提昇本系研究基本建設。此外,

並合併電子電路組與電腦輔助設計組,設立積體電路與系統組。2000 年 8 月,由

於資訊工程學系之加入,電機學院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原電機學院下各系所合

組電機學群。此一時期,本系已在國內外建立良好聲譽(參見 5.2 節說明),國際交

流頻繁,乃配合陳維昭校長追求卓越之號召,協助電機資訊學院提出計畫,擬提

昇師資、教學水準及基礎架構,建立鼓勵制度,以達到並超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

萊分校電機與計算機科學系水平,邁向世界一流為今後發展之目標。

郭斯彥教授於 2001 年起接任系主任,任內因政府推動「國家矽導計畫」及「專

案擴增大學資訊、電子、電機、光電與電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額培育計畫」,提供

大量教師與研究生名額供各大學申請,協助電機學群各系所同心協力撰寫計畫

書,極力爭取員額,從 2002 年至 2004 年 3 年內,本系教師人數從約 63 人增加至

超過一百人,同時每增加一位教師,研究生招生則多五個名額,因而整個電機學

群快速展,是歷史上成長最快的一個時期,使本系成為國際上規模前幾名之電機

系。雖然本系之研究能量因而大幅提升,但也造成實驗室空間相對嚴重不足。幸

好廣達電腦公司董事長林百里系友及明基電腦與友達光電公司董事長李焜耀系友

先後捐贈博理館與明達館兩棟大樓,才使得本系有較大空間發展,在研究教學上

更上一層樓。於 2002 年本系協助電資學院爭取教育部「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

25

畫」,設立「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後來並成為臺大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

四大中心之一。另外鑒於電機領域之發展迅速,技術不斷創新,產業蓬勃發展,

為配合時代趨勢,且大學部課程已有多年未修訂,因此參考國外著名大學之課程

規劃,在胡振國教授的協助下,完成大學部必修課程之修訂。同時為了加強與系

友聯繫,增強系友向心力,開始發行「臺大電機之友」雜誌,獲得系友熱烈反應。

2004 年起由吳瑞北教授接任系主任,旋即於開學前完成博理館搬遷,學院及

學群各研究所辦公室均進駐就定位,建立計算機使用費制度。9 月底與系友李焜

耀先生完成明達館捐贈簽約, 2007 年寒假完成同人進駐,創學校館舍高效率建

設典範。2005 年 2 月起因應國家經建需求推動產業碩士研發專班,於 2007 年學

群碩士生總數約 1300 人,達歷史高峰。吳主任任內盛大舉辦學群聯合畢業典禮,

成為學生在學期間參與度最高的活動。2006 年 5 月開辦準新鮮人活動,藉由對甄

試正取生的宣傳,有效確保本系在全國理工學生中的領先地位。此時,系館環境

亦有重大改善,2006 年 6 月完成電機二館垃圾全面隱藏不落地,大學部閱覽室遷

移至博理館地下室,系館教室區回復安靜。並且吳主任於 2007 年規劃於博理館開

設博理藝廊,11 月落成,獲得系友捐贈書畫,定期展出各樣書畫及師生成果。課

程設計上,2005 年提經系務會議同意參加工程教育認證,2007 年新增生命科學導

論與大一化學為二選一必修,複選必修實驗原微處理機實驗改為嵌入式系統實

驗,另增加生醫及光電實驗,使之成為十選二,並增加大學部專題演講必修課,

安排社會各領域賢達邀請演講,增進學生人文素養。

胡振國教授於 2007 年 8 月接任系主任。此時電機系已然成為規模巨大的行政

體系之時,胡主任與前兩任主任類似的部分,是將電機系以往強調自我提升的作

法,逐步擴展至利他性質的服務。並在任內協助學群各研究所配合電機系大學部

首次接受 IEET 認證;邀請各教師提供一頁研究簡介,編撰電機系研究概況,介

紹電機系課程架構、師資陣容、及研究方向,供大學部新生初步了解電機系寶庫;

每月定期安排系主任時間,邀請各教學研究領域老師與學生面對面溝通,分享研

究精華與樂趣;每學年開始安排課程介紹晚會,由系主任親自主持並回答學生問

題。電機一館部份,更換老舊管線、室內外裝潢粉刷、成立教師休息室等;電機

二館部份,協助光電製程實驗室之順利建立,提供各教師重要元件製程之實施;

通過空間借用,協助電子束實驗室建置,由管傑雄教授負責實驗室之運轉,提供

前瞻奈米級尺寸小線寬製程之研究;成立綠色電能研究中心,由陳德玉教授擔任

首屆主任,推動當前重要能源相關議題之前瞻研究;此時由吳主任任內規劃之博

理藝廊正式開幕,並獲黃友佳系友贊助畫展多件,每年農曆新年並親自寫春聯賀

新喜。明達館部份,各樓層加裝隔音牆,有效降低基隆路噪音;建置二樓活動廣

場,提供師生多樣活動;強化與友達之產學合作,活化空間利用;一樓建置系動

態簡介室,經由無線傳輸技術,介紹前瞻無線研究應用,使參訪者有效了解電機

系之無限可能。

26

2010年顏嗣鈞教授接任系主任,有鑒於大學部招生工作日趨嚴峻,如何強化

本系對於一流學生的吸引力,攸關本系的長遠發展及學術卓越,因此除了積極推

動一系列的招生活動及舉辦多場高中老師座談會外,並委請副主任呂良鴻教授協

助規劃發行「臺大電機系科普系列」文章及開設「電機先修課程營」,致力於電

機相關科學教育的推廣。此外,為了提供系上優質的教學環境與活動空間,顏主

任任內積極建置各項e化教學設備,改善電機二館一樓的會議室及公共活動空間,

其中部分改善經費乃透過系友捐款支應,間接強化系友對於本系的向心力。在響

應校方節能減碳的政策下,推出多項節能措施,成效卓著,本系獲得101學年度臺

大全校各單位節約用電評比第一名。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本系在教學研究

方面持續精進,深獲國內外學術界肯定,逐步邁向世界一流。2013年3月本系大學

部、碩士班、博士班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101學年度「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101

~106學年度)。此外,在2013年5月所公布的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全球大

學學科前兩百大排行榜」,本系在電機工程領域排名全球第二十四名,居國內各

校各學科排名最佳。

2013 年廖婉君教授接任系主任。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對內方面成立課程改進

委員會,規劃討論以進一步提升教育品質的大學部課程改革,讓電機系的發展隨

著時代與時俱進,同時並開設各種新興領域課程(如: 機器學習、資料科學、物聯

網技術等)及創新課程(如:大學部產學實習專題、科技創新設計專題等),協助學生

培養團隊合作、動手實作、創客精神及設計思維等重要能力。對外方面則拓展強

大產學影響力、國際聲望、並舉辦凝聚系友向心力的七十週年系慶等。而此時的

電機系,不但在教育與學術領先地位上仍堅守城池,尚不忘在服務社會、創新思

維、宣揚知名度等各方面持續深耕。反映在外的則是國際上所重視的整體聲望指

標:在英國 QS 世界大學之電機電子類中,臺大的全球排名,已由 2013 年的第二

十四名、2014 年的第二十名、進步到 2015 年的第十五名。該項表現不但在臺大

各科系領域中名列前茅,也是歷年來所獲國際間之最佳肯定。

圖 2.1 英國QS大學評鑑於 2015 年將臺大電機系評定為全球電機電子類排名第十

五名之科系,圖中網頁資訊顯示本系表現緊追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之後。

27

三、發展特色及重點

臺大電機系是目前全臺灣各大學科系中,歷史最為悠久、規模也最為龐大的

科系。大學部及碩博士班在學學生總計達二千五百多人。專任教授、副教授及助

理教授共一百二十餘人,專長領域相當廣泛,並負責系上十個教學分組的教學與

研究工作。在硬體設備方面,系上空間分佈於四棟館舍,包含電機一館約六百五

十坪、電機二館約四千八百五十坪、博理館約三千四百六十坪、明達館約三千七

百二十坪;現有教學、研究用實驗室數十間,並不斷擴充當中。電機系於西元 1997

年 8 月由工學院獨立出來,改隸屬於甫成立之「電機學院」,以因應電機領域的高

速發展與產工業界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而電機學院更於西元 2000 年 8 月因資訊工

程學系所的加入,正式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以配合資源的有效分配與靈活運

用。

電機系並不單以擁有大量資源取勝,研究成果「量多質棈」才是我們出類拔

萃之處。在師資方面,專任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年齡大部分介於 30 至 50 歲,

學有專精,年富力強。近年來研究成績斐然,發表論文亦為數眾多,每年教師在

SCI 國際期刊上發表近四百篇論文,足與美國前十大電機系媲美,而由科技部(前

國科會)、經濟部、教育部、工研院、國衛院以及產業界等贊助或委託合作之年度

研究經費更高達新台幣六億元,研究風氣鼎盛,成果豐碩,對臺灣高科技產業貢

獻良多。而在學生方面,電機系久居二類組第一志願,學生素質自不在話下,大

部分學生在學期間也都能孜孜矻矻,積極學習;儘管同儕之間競爭激烈,課業壓

力亦相當繁重,卻更能激發大家的學習潛力,並培養同學之間相互研討的良好風

氣,這在大學生之間並不多見,也是電機系難能可貴之處。

電機領域範圍極為廣泛,因此本系發展重點以多元化為目標,著重投入重要

新興科技之研發,並在適當時機,延聘師資,增設或整合研究組,與國際研究趨

勢同步。對於大學部學生的訓練,則係透過大三及大四之複選必修課程設計,使

學生對電機領域有多方面的認識,此為本系一大教學特色,以利培育未來的領導

人才。本系各組各有其發展特色與研究重點,分述如下:

電波組

電波組自 1950 年起從事電離層的研究工作,並設立地面觀測站進行量測,提

供政府可用頻率等重要通訊參數資料。以支援軍用及民用短波通訊之需求。1974

年起開始進入數值電磁學的研究領域,日後並分別向其他相關電磁領域拓展。電

波組目前共有 22 位專、兼任教師,從事的研究主題相當廣泛,包括:天線、傳輸

線、平面型波導、功率與信號完整度設計、電磁數值分析、微波及毫米波電路設

28

計、主動元件分析及電路設計、電磁相容、光纖、雷達目標辨識、逆散射及醫學

應用、行動通訊系統及應用、電波傳播、無線通道傳播特性、智慧型天線系統、

智慧型運輸系統、高頻及高速系統電磁整合構裝、無線充電等。

電波組目前為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頂尖團隊。近年來透過各項整合型計畫的

執行,教授們及其指導的研究生群已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動模式,將電波組整

體的研究能量、學術貢獻及聲望提升到國際一流的水準,在各相關領域的國際領

導期刊均有傑出表現,例如在微波領域的 IEEE T-MTT 及 IEEE MWCL 期刊上,

自 2006 年起連續三年在論文發表數、論文被引數、及平均每篇論文被引數三項指

標勇奪世界第一。此外,王暉與黃天偉教授分別於 2007 年至 2009 年與 2015 年至

2017 年榮膺 IEEE MTT-S Distinguished Microwave Lecturer,吳宗霖教授於 2008

年至 2009 年榮膺 IEEE EMC-S Distinguished Lecturer。電波組將繼續秉持以世界

一流電磁研究為宗旨,訓練學生具有適應未來快速多變環境的核心研發能力,成

為具有遠見及國際觀的科技領導人才。

通訊及信號處理組

通訊及信號處理組之研究重點與時俱進,由早期如陳俊雄教授帶領電波組、

通訊與信號處理組教授及中科院團隊所執行之國防科技計畫適應性天線與微波

影像計畫,進行各種無反射實驗與信號處理於國防科技之應用,乃至於 1980 年及

1990 年代全力研究通訊網路、超高速光纖網路以及各種語音及影像處理。及至

2000 年後,隨著全球電信自由化以及網際網路的崛起,無線通訊以及寬頻網路之

研究也漸漸成為通訊及信號處理組之研究重心。時至今日(2010 年以降),有鑑

於智慧型手機以及各種應用之蓬勃發展,諸多以軟體與應用服務為主之研究包含

物聯網、社群網路甚或分子通訊,也成為該組新興之研究重點與特色。

目前該組研究領域均屬通訊及信號處理之尖端領域,包括光纖通訊系統如光

纖傳輸特性、同調光纖通信系統及光纖區域網路,無線通信如無線電傳播模式之

建立及模擬、傳輸技術及系統、個人通信網路架構、行動通信系統、保密通信系

統、衛星及太空通信、無線接取協定及感知無線傳輸與頻譜存取,通訊理論及編

碼技術如消息理論、數位調變技術、編碼及保密技術、同步技術及展頻通信技術,

高等網路技術如交換技術、多速率/多媒體交換架構、多網路連接架構、感測網路、

資訊安全性及網路效率之探測,智慧型語音處理、智慧型影像處理、數位信號處

理及應用技術如數位編碼及壓縮、語音及音樂處理、影像分析及圖形辨識及整合

性高畫質電視技術等。

29

奈米電子組

奈米電子組的研究方向和主題相當廣泛,舉凡各種應用的半導體、微電子、

與光電元件的模型建立、特性模擬,和不同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研發,乃至於奈米

元件微系統的建構,都有專精的師資與堅強的研發團隊。目前在 12 吋晶圓技術、

5-7 奈米電晶體開發、光電產業相關之元件設計之研發能量皆極龐大,研究重點

包含分子束磊晶技術、化合物半導體的電子及光電元件、VLSI 元件及模擬、非晶

及多晶矽元件、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介面分析、奈米微影技術、二維電子與量子穿

隧物理、有機光電半導體與元件、奈微米生物晶片、新式太陽能元件、醫療電子、

射頻積體電路、量子點發光元件與光偵測器、高速光電子微波元件、光電積體整

合電路等。

主要的實驗室座落在電機一館的一樓及三樓,和電機二館的一樓及四樓,包

含薄膜電晶體實驗室、C-V 實驗室、分子束磊晶實驗室、射頻積體電路實驗室、

超快光電及半導體雷射實驗室、前瞻性矽元件與製程實驗室、電子束實驗室、有

機光電元件與顯示技術實驗室、矽鍺半導體實驗室、量子元件實驗室、生物電子

系統實驗室、微奈米分析技術及系統實驗室、積體光電整合實驗室、量子電子實

驗室。半導體元件製作時所需的無塵室空間,包含了化學氣相沈積實驗室、蒸鍍

室、黃光製程無塵室,以及紅外線、雜訊、電容、電流、材料等測量實驗室,製

程主要設備有濺鍍機、分子束磊晶,電子束微影、新型電子槍蒸鍍機、各式薄膜

蒸鍍機,快熱製程機台、快熱化學氣相沈積反應器,反應離子蝕刻機台、黃光微

影機台、及雜訊、電性、低溫量測設備。

奈米電子組近年來透過整合型計畫、國家型計畫、追求卓越計畫、產學大聯

盟計畫的執行,逐步建構更完整的半導體研發環境與設備,吸引更多優秀的青年

學子投入半導體領域,提供產業更好之研發支援。除此之外,該組更致力於教學

研究的提昇,與建教、校際及國際合作的加強上,以培育有創意之設計人才,以

及更具宏觀之科技領袖。

積體電路與系統組

積體電路與系統組在電子系統及積體電路設計的相關領域,致力於人才培育

和學術的研究。目前教授二十餘位,其中有五位 IEEE Fellow。該組培養 IC 電子

產業所需之高級研發人才,厚植國內電子科技發展的基礎,提供前瞻性及整合性

的學術研究。

展望未來,為配合我國電子產業發展所需,並斟酌組內相關人力及規劃,未

來發展方向及研究重點以積體電路系統晶片設計為主。在積體電路系統晶片設計

30

方面,研究領域以 IC 設計為主軸,涵括數位、類比、混合訊號與射頻積體電路設

計,多媒體系統、視訊、影像與 3D 繪圖晶片設計,有線與無線通信系統積體電

路設計,功率積體電路,生醫系統晶片設計等,已有相當成果,未來會持續此領

先領域,並結合產學合作的優勢,致力於學術研究的提昇與建教、國際合作的加

強,培養深富創意的設計人才,以及更具宏觀之科技領袖為目標。

該組之研究領域重點為:數位/類比/混合訊號積體電路設計、通訊積體電路

設計、多媒體系統晶片設計、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積體電路測試與可測試設

計、電力電子系統等。

為培育高科技人才之研究水準,另成立系統晶片(System-On-Chip, SOC)研發

中心,結合產業發展之脈動,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及參與研發計畫,並將研究成果

移轉至廠商。此研發中心結合了臺大現有資源,凝聚各方創意,配合未來產業趨

勢,研發出尖端系統晶片的核心技術,培育國內系統晶片人才,使其成為系統積

體電路設計的領航者,以提昇我國競爭力。

自動控制組

自動控制組早年的發展重點偏重於馬達、機器人等的控制。經過多年來的演

化,目前的研究多元而且有趣,兼顧了理論與應用。屬於理論層面有學習式控制、

類神經網路、多變數系統、廣義系統、資料融合、適應控制、非線性控制、強健

控制、最佳化技術與原理、電腦整合製造系統、離散事件動態系統、決策法則、

智慧型控制等。屬於應用層面的包括飛行控制、肌肉運動控制、立體視覺、遙測

譜像判讀、燃料電池電動車能量管理、捷運列車自動調節技術、衛星定位、無人

載具運動、航機導航、撓性機械臂控制、馬達速度控制、磁浮平台運動、 影像追

蹤、自動駕駛儀設計、指向系統研製、雙軸炮座轉動控制、半導體製造自動化 與

管理、網路控制與管理、航機排程、精密平台、硬碟機、防震平台、光碟櫃系統

等。

該組除了大學部之自動控制實驗室以外,還有七間研究實驗室。分別為:智

慧型及精密運動控制實驗室、尖端控制實驗室、高等感測與電腦控制實驗室、控

制與決策實驗室、網狀系統控制實驗室、奈米設計與製造系統實驗室、以及智慧

機器人及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

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

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分成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兩大方

向。電力系統研究內容包含有風力發電機、穩定度分析、智慧電網、電力防衛系

統、電腦電驛。電力電子研究領域內容有各式電源轉換器之控制策略開發與穩定

31

度分析、併網換流器、功率 IC、LED 照明、儲能系統。主要實驗室有綠色電能實

驗室、電力實驗室、電力電子實驗室、電能處理實驗室。碩士班學生二十餘人,

博士班十餘人。電力組對研究生要求理論分析與實作一樣重要,研究題目以實用

性為主。

計算機科學組

計算機科學組目前發展重點以電腦系統與網路為主軸,整合軟硬體專長、研

發前瞻性系統,涵括計算機科學及工程中大多數的重點領域,如先進網路技術、

計算機結構、資訊勘測、網際網路與多媒體系統、行動通訊計算、資訊安全技術

與密碼學、即時作業系統、智慧型系統、系統容錯技術、軟體可靠度、計算理論、

平行與向量編譯程式,乃至電腦音樂等。研究實驗室有群體演算法實驗室、醫療

資訊實驗室、網路計算暨安全實驗室、普遍及嵌入式計算實驗室、高效能計算實

驗室、演化智慧實驗室、計算理論實驗室、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室、DSPIC Design

lab、網路資料庫實驗室、快速密碼學實驗室、可靠性系統實驗室、網路與系統實

驗室、分散式系統與網路實驗室、語音處理實驗室、網際網路研究實驗室、自動

化驗證實驗室、軟體測試實驗室、無線行動網路實驗室等。此外,隨著電機資訊

學院之成立,該組與資訊工程系所於多媒體、網路與資料科學方面之合作互動日

增;同時,該組與電機、電子及 EDA 產業關係緊密,研究成果享譽國際。

光電組

我國於 1983 年全國第二次科技會議時將光電科技列為重點科技發展項目,且

歷年之國建會與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均設置光電工程組,專門討論光電科技的最

新發展趨勢及未來方向;並於 1984 年元月在國科會成立光電科技執行小組以加速

推動我國光電科技與工業的發展。電機系一向注重光電之教學與研究,鑑於光電

工業已列為我國之策略性及明星工業,於 1987 年起將光電領域由電波光電組分

出,獨立為光電組,並積極規劃爭取獨立的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光電組經由增聘

優良師資,強化研究陣容,其研究領域已從成立之時的以傳統光電材料、線性光

電元件、光纖通訊應用為主的課題,快速拓展至包含更多更新的課題,例如藍綠

光半導體材料元件、有機發光元件與光電材料、飛秒光學與超快元件、各種非線

性光電元件及應用、生物醫療應用、積體電路工業應用、光子晶體前瞻研究等。

目前進行研究發展的領域包括光資訊及光通信,雷射光學及光子技術,光電量測

傳感及控制,光纖雷射光學、積體光學及元件,半導體雷射及光電元件,非線性

光學及應用,積體電路光學微影學等。研究設備積極增強,目前擁有的主要研究

設備有積體光學元件製造設備及量測系統、固態源分子束磊晶系統、氣態源分子

束磊晶系統、有機薄膜真空沈積系統、雙晶X光繞射儀、電子束蒸鍍系統、光激

放光系統、光譜量測系統、電調制反射光譜系統、橢偏分析儀系統、高頻訊號產

32

生器、脈衝產生器、廂形積分平均器、光信號頻域分析儀、多頻道光學頻譜分析

儀、精密波長儀、全像技術實驗設備、各式半導體、氣體與固態晶體雷射、單色

光儀、強光顯微鏡、高速光電取樣系統、工作站網路。該組教師均積極參與我國

光電科技及工業發展相關計畫,與電信、國防及工業界相關研發單位有密切的建

教合作。該組教師亦注重跨學院之合作,與校內工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凝態

科學研究中心一直有合作研究,並積極與國內外學術單位進行學術合作與交流,

以提昇學術研究水準,並邁向國際化。

醫工組

醫工組自改隸為生醫電資所後將所內之主要研究領堿分為兩大部分:生醫電

子組與生醫資訊組,其中生醫電子組研究主題涵蓋醫學影像、醫療儀器與生醫信

號處理、生物晶片與生醫微感測器、生醫光電等領域。在醫學影像方面,研究重

點係針對核磁共振與超音波造影技術,提升影像的品質、速度與功能性,並發展

分子影像技術,應用於臨床醫學診斷、治療以及神經認知科學等方面。在醫療儀

器與生醫信號處理方面,重點為開發或利用現有的醫療儀器,擷取各種生理訊號,

並透過數位信號處理技術,提供醫療人員有效之疾病診斷及生理監測資訊。生物

晶片的研究重點包含 DNA 微陣列晶片之製程、感測技術與資料分析方法,以及

以光電蝕刻技術控制生物分子、細胞及微組織之排列,並將其應用於生物醫學之

研究。在生醫微感測器方面,主要為發展表面電漿共振光學檢測技術與利用標準

半導體製程方式,進行生物分子的感測,並進一步將檢測元件微小化。在生醫光

電領域,主要為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顯微影像以及各種光譜技術,提供生物分子、

細胞與組織的分析、成像與操控工具,進而輔助疾病的診斷與生醫相關的研究。

生醫資訊組研究主題為生醫資料分析與探勘、計算系統生物學、計算藥物學

及計算化學以及醫學資訊系統。在生醫資料分析與探勘方面,研究重點包括生物

晶片(微陣列)資料分析、DNA 與蛋白質序列分析、基因及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分

析、生醫資料探勘等。在計算系統生物學方面,研究重點則是針對複雜的生物系

統,建構數學分析及模擬計算的模型,以作為分析及模擬尖端生物醫學及生命科

學現象的基礎。在計算藥物學及計算化學部分,則是針對藥物及疫苗開發所涉及

的量子化學計算及化學動力學計算,建構新的計算模型以及設計更有效率的演算

法。在醫學資訊系統方面,研究主題涵蓋層面極廣,舉凡醫學資訊應用所涉及的

網路系統、多媒體系統、資料庫系統以及平行計算、分散式計算、即時計算等均

包含在內。

該組目前之教學研究空間主要位於電機一、二館、博理館、明達館等大樓。

實驗室主要分為生醫電子組實驗室及生醫資訊組實驗室。此外 2014 年 3 月新落成

之生醫工程館七樓亦為該組共同研究教學空間,其中 727 室與 728 室將規劃為生

33

醫核心實驗室,核心實驗室內之研究儀器設備均供該組教師使用,組內教師各實

驗室之研究儀器設備亦在不違背負責教師的意願下互相借用支援,使組內研究資

源能妥善應用。

電子設計自動化組

該組是全台灣唯一將電子與資訊領域進行整合並獨立招生的組別,與世界上

知名的大學相比,該組教師對 EDA 領域的涵蓋可說是最為完整。從前端的邏輯

合成與驗證、後端的擺放與繞線、製造可行性、微影與製程模擬、嵌入式系統、

計算機架構、量子計算等領域,都有團隊專精於相關的研究。近年來該組也與生

醫領域的研究團隊合作,把 EDA 的演算法應用到微流道晶片、系統與合成生物

學、基因序列組合等題目上。

在研究成果方面,自 2004 年成立後,除了相關期刊,該組每年均有多篇論文

在本領域最重要的兩個國際會議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DAC 與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ICCAD)中發表。自 2007 年迄

今,每年發表在 DAC 與 ICCAD 論文總數,都是世界第一位,對提升台灣在 EDA

領域的國際能見度做出重要貢獻。

EDA 組在協助產業發展上也扮演要角,除了產學合作與專利數目的統計數字

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後都直接投入相關的產業,立即成為公司裡

重要的人力資產。也因此從 EDA 組創立之初至今,業界提供豐厚的獎學金給予

該組的博士班與碩士班同學,也是 EDA 組的特色之一。

34

四、單位組織及師生結構

4.1 師生結構

教學研究水準及環境大幅提昇,吸引留美博士前來任教

電機系教師結構的變遷一方面反應出台灣社會大環境之脈動,二方面也代表

了本系同仁們戮力提升教學研究水準的成果。圖 4.1 是本系歷年來講師(含)以上專

任教師的人數,圖中所標示的國別,指的是教師初進入該系任教職時所獲最高學

歷的國別。由圖 4.1 可看出在 1960 年之前,本系教師以自大陸隨政府來台與留日

者為主。1960 年至 1980 年間,由於高等教育師資需求增加,而師資來源缺乏,

因而廣聘國內研究所之畢業生為教師。因此在這一時期本系教師結構以國內研究

所畢業者為主力。1980 年之前本系教師的結構及其變化可說是與台灣教育環境息

息相關。

由圖 4.1 可看出 1980 年以後本系教師結構中留美者漸多,尤其是在 1985 年

之後,師資結構中留美者劇增;而在這些留美的師資中大多是畢業於美國名校。

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國內大學教師之待遇提高,但更重要的

是由於本系教學研究水準及環境大幅提昇,因此吸引了獲得美國各大名校博士學

位的學者前來本系任教。

圖 4.1 電機系歷年專任教師人數。

35

多元化辦學,女學生比例逐年提高

本系學生結構之改變則反應出本系多年來多元發展、注重廣度的成果。一般

而言,工程相關科系給人之觀感總脫離不了「黑手」、「粗重」、「不適合女生念」

等刻板的印象。早期本系的教學重點是電力,因此也不例外。由於這種刻板的印

象,再加上社會風氣保守,因此在 1975 年之前本系女學生之比例一直停留在百分

之二左右。然而在歷任系主任及全體師生的努力之下,本系的教學與研究領域逐

漸多元化,除了如電力等傳統工程領域外,也增加了通訊、訊號處理、醫工、控

制、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非傳統的工程領域。而本系課程的特色在於注重廣

度及完整性,也提供了學生依其性向自由發展的機會。由於這種多元化的發展,

以及「聯考第一志願」的吸引力,再加上社會風氣漸漸開放,本系女學生的比例

倍增,由 1975 年的百分之二大幅增加到 2015 年間的近百分之十四。由此可見,

多元化的特色打破了人們對本系的刻板印象,使優秀的學生不致於因為性別因素

而不願報考本系,也因而提高了本系學生的水準。

僑生比例逐年下降

電機系學生結構的另一主要變化則是僑生比例的逐年下降。本系僑生的比例

在 1990 年以前一直維持在三分之一以上。1990 年之後,由於政府政策的改變,

僑生人數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僑生在本系的歷史中佔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例如

在出國觀光尚未開放的年代,台灣的學生往往較為缺乏世界觀。但是本系學生因

為有許多來自海外的僑生同學,因此可以接觸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及風俗。在

大學時代所養成的世界觀不但使得本系畢業出國留學的學生能以較快的速度適應

國外求學的生活,對畢業生日後的事業發展更是影響深遠。本系的優秀系友中有

許多是僑生;這些僑生或是留在國內繼續發展,或是返回僑居地建立事業,或是

進入學界從事教職,對社會、國家、及本系的聲望均有不可磨滅之貢獻。

4.2 單位組織

本系之組織可依行政及教學兩種功能加以說明。本系在學術行政上曾下過一

番苦功,多年的變革下亦有多項重要的原創性措施,詳見第一章及第五章。目前

本系的行政架構如圖 4.2 所示。學術行政工作由十個委員會各司其職共同分擔,

每一個委員會的成員均是由公平公正公開的程序產生。這十個委員會均向系務會

議(由全體教師組成)負責,可說是充份發揮了校園民主的真諦。

在教學方面,本系為了維持深度及廣度兼顧的一貫教學目標,採取「大學部

採教學分組但不分組招生,研究所分組招生」的政策,試述如下。本系將大學部

專業課程,依其性質分門別類,依教授專業領域分組開授,稱為教學分組。但是

36

為了維持本系學生專業知識的廣度以及課程的完整性,大學部雖採教學分組,但

是並不分組招生。至於研究所,則因為電機工程學中有許多不同的領域,且每個

領域均是一門獨特的學問,因此自西元 1976 年起本系各組便分別招收研究生,讓

每位學生學有專精。初期實施時共分七組,後來曾經一度擴張為十組,詳見第一

章及第二章。西元 1997 年電機學院(現為電機資訊學院)成立後,因為新研究所

陸續成立,許多組別改在新成立之研究所招生,因此在本系招收研究生之組別減

為分三組。然而為了讓研究所與大學部課程銜接順利以及保持課程之完整性,本

系教師均與各研究所之各組合聘,以便在大學部實施課程教學分組。換句話說,

在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學群一系多所的架構下,本系大學部的必修及專業課程均由

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學群中各研究所(包括電機、光電、電信、電子等)的相關組

別依其領域支援開授;因此電機資訊學院成立之後,各教學組之間仍然維持緊密

良好之互動,並不因為許多組別改在新成立之研究所招生而有所改變。

電機系教學分組如圖 4.3 所示。本系各組均有多采多姿的歷史,分述如下。

圖 4.2 電機系行政組織示意圖。

系 務 會 議

系 主 任 副 主 任 副 主 任

電子計算機訓練班

教師評審委員會

學術委員會

諮議委員會

課程委員會

系所務發展委員會

研究所教務委員

安全衛生委員會

獎學金暨圖書委員會

編輯委員會

國際事務委員會

系計算機中心

37

圖 4.3 電機系採取之大學部教學分組示意圖。

4.2.1 奈米電子組

奈米電子組的前身為電機系的半導體組,約成立於 1972 年,後因擴大研究領

域更名為固態電子組,爾後隨著奈米尺度科技的研究發展與需要,於 2004 年更名

為奈米電子組。早於 1973 至 1974 年間,當時為開拓半導體領域教學研究,在遠

東關係企業徐有庠先生所提供的臺大「遠東關係企業講座」名額下,邀請 IBM 公

司何宜慈先生來本系,配合慶齡工業研究中心與國科會經費,協助設立半導體實

驗室與厚膜實驗室,奠定了臺大電機系半導體教學之基礎。1976 年 8 月,電機研

究所對外改以甲、乙、丙、丁四組招生,其中甲組包含了當時的固態電子組。2001

年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正式成立,該組改經由電子所招生直到今日。該組剛成立時,

實驗室位於電機一館的三樓及四樓,師資則包括許照、于惠中、陳履慶、鄭儒強

等教授。其後又有施敏、張俊彥、邱雲磊、馮武雄、賴英南、王維新、李嗣涔、

孟憲鈺等教授的加入。1986 年該組搬遷至電機二館四樓現址。該組早期的研究領

包括磁泡、厚膜、液相磊晶等,目前則包含奈米電子元件、Ⅲ-Ⅴ族光電半導體元

件、分子束磊晶、元件模擬、微波高頻元件、矽鍺元件、新興電子元件等等。

註 1:自 1997年起在電信所招收研究生

註 2:自 1992年起在光電所招收研究生

註 3:自 2001年起在電子所招收研究生

註 4:自 2005年起在生醫電子與資訊科學所招收

研究生

主 任 副 主 任

電波組(註1

通訊及信號處理組(註1

控制組

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

醫工組(註4

)

計算機科學組

光電組(註2

積體電路與系統組(註3

奈米電子組(註3

) 副 主 任

電子設計自動化組(註3

38

該組一路走在半導體發展的先驅,1990 年 9 月,於當時電機系李嗣涔主任任

內,推動固態分子束磊晶實驗室正式設立,加上重新整修的無塵室,臺大電機系

的半導體領域尖端材料之研究得以順利推動。1993 年該實驗室另增添氣態分子束

磊晶系統,半導體領域設備更臻完善。2004 年,添購了第一部電子束微影設備。

2007 年在當時李嗣涔校長的協助之下,正式擴大成立了電子束實驗室,之後陸續

增添了聚焦離子束系統,更加強深化在奈米尺度電子元件的研究。2015 年,經由

科技部與台積電公司的產學大聯盟計畫,建構了最先進的氦離子束實驗室,將奈

米電子元件的尺度推到 7 奈米以下,為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提供未來新的發展趨勢。

在教學方面,奈米電子組在電機系大學部負責開授完整之半導體基礎課程,

包括近代物理、固態電子學、半導體工程、半導體實驗、固態物理、積體電路工

程、半導體元件物理等。目前奈米電子組的教師共有 15 人,包括李嗣涔、胡振國、

郭正邦、林浩雄、呂學士、楊英杰、林清富、劉致為、管傑雄、吳忠幟、毛明華、

林致廷、田維誠、吳肇欣、李峻霣。並有院外合聘教師 4 人,分別為洪銘輝、張

亞中、鄭鴻祥、林時彥。共有四位 IEEE Fellow、一位 APS Fellow、一位 SPIE Fellow;

另設有特聘講座教授四位,分別為胡正明教授、施敏教授、張懋中教授、陳陽闓

教授。奈米電子組目前( 2015 年)於電子所共有碩士生 89 名,博士生 65 名,每年

度招收碩士生 39 名及博士生 9 名,期以培育下一代半導體優秀人才為己任,豐富

的研究成果亦屢屢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及國際會議上(例如 IEDM、VLSI),帶領

臺灣半導體領域的持續發展。

4.2.2 電波組

臺大電波組肇始於 1950 年,由曾任四川重慶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的馮簡教授成

立電波研究室起,率領白光弘、黃鐘洺、馬志欽等教授,從事電離層的觀測及研

究工作,以支援軍用及民用短波廣播電台之需求。到了 70 年代,由於衛星通訊的

發展已完全取代電離層在長距離通訊的應用,且計算機開始蓬勃發展,因此,陳

俊雄教授率領江衍偉、鄭士康、吳瑞北等教授,開啟一系列變分電磁研究,並發

表多篇論文,成為國際先驅。此一方法後來陸續有國外學界與產業投入,發展成

著名的商用軟體 HFSS,成為分析電磁場論不可缺少的設計工具,也是今日全球

電機電子領域能快速發展的關鍵。

80 年代起,台灣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復因高速與無線通訊科技進展迅速,電

波組師資、設備、學生均快速增加。1980 年初至 2000 年初陸續有李學智、江衍

偉、鄭士康、吳瑞北、張宏鈞、許博文、瞿大雄、王暉、江簡富、黃天偉、林怡

成、莊晴光等教授加入。後因有教授退休或轉至光電組,本年度( 2015 年)電波組

成員為張宏鈞、鄭士康、瞿大雄、吳瑞北、王暉、江簡富、吳宗霖、黃天偉、呂

良鴻、陳怡然、毛紹綱、林怡成、邱奕鵬、陳士元、周錫增、林坤佑、盧信嘉等

39

18 位教授。並計有吳瑞北、王暉、吳宗霖、周錫增教授,加上之前的陳俊雄、莊

晴光教授、許博文教授,共 7 位成員榮獲 IEEE Fellow,張宏鈞教授榮獲 OSA

Fellow,陣容堅強全球少見。

臺大電波研究團隊先後在陳俊雄、許博文、吳瑞北、王暉、吳宗霖等教授的

帶領下,成功爭取到國防科技計畫(1985 年至 1996 年)、國科會整合計畫(1994

年至 2000 年)、電信及網通國家型整合計畫(1999 年至 2014 年)、大學學術追求

卓越計畫(2000 年至 2008 年)、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2002 年至 2005 年)、五年

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2006 年至 2015 年)、深耕工業基礎計畫(2013 年至 2017

年)、以及科技部前瞻通訊網路技術開發與應用計畫(2014 年至 2017 年)。帶來穩

定而充足的經費,建立了電波研究圑隊堅實的發展基礎。電波組成員另在校內外

行政服務上,亦展現領導長才。陳俊雄教授於 1982 年至 1985 年擔任電機系主任、

1992 年至 1996 年為臺大計算機中心主任。許博文教授於 1992 年至 1995 年擔任

電機系主任、1997 年創設電機資訊學院、1997 年至 2003 年為電資學院首任院長。

張宏鈞教授於 1992 年至 1998 年為光電所創所所長。李學智教授於 1997 年至 2000

年擔任電信所創所所長。吳瑞北教授於 1998 年至 2000 年擔任國家高速電腦中心

主任,2002 年至 2004 年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企劃考核處處長,2004 年至 2007

年為電機系主任,自 2012 年起,擔任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王暉教授於 2006

年-2009 年擔任電信所所長。吳宗霖教授於 2012 年起迄今,擔任電信所所長。

電波組由最初之篳路藍縷,經歷一甲子的努力,開創出今日山林。值此 21

世紀初,網路與通訊等明星產業蓬勃發展,電磁科技之重要性與日俱增。電波組

具備之卓越師資、優秀學生、尖端設備,不但將貢獻國家經濟發展,更能引領世

界科技創新。

4.2.3 通訊及信號處理組

通訊及信號處理組最早見於電機研究所之通訊教學分組,成立於 1976 年 8

月,至今已有近四十年之歷史。該組之研究早期較偏電訊方面之基礎研究,純通

訊方面的研究不多。到了 1970 年代末期,隨著數位科技的日趨成熟及資訊時代的

來臨,通訊及信號處理方面的教學及研究也日益多元化。由於通訊領域重要性之

持續提升,電機系於 1992 年 8 月成立電信研究中心,通訊及信號處理組多數教授

也都合聘於該中心,配合國家在電信方面之建設,整合校內相關研究,朝向發展

實際的電信系統。隨著臺大電信所於 1997 年成立,原電機所通訊與信號處理組正

式納入電信所並分為通訊組與信號處理組招生,兩年後通訊組與信號處理組正式

合併為通訊與信號處理組至今。

1980 年至 1990 年間,通訊及訊號處理組全力研究數位通訊及信號處理之基

40

礎技術,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之根基。1981 年成立之基礎通信實驗室,1982

年成立之數位語音實驗室以及 1985 年成立的影像實驗室和光通信實驗室,皆為這

一時期的重要里程碑。基礎通信實驗室以提升學生對於通訊理論與系統專題實作

能力為目的。數位語音實驗室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低位元率語音編碼及保密等技

術,自 1983 年起則全力發展國語語音合成、辨認、以及與網路結合之智慧型語音

處理的技術。影像實驗室早期從事如邊線檢測、雜訊抑制等靜態的影像處理,中

期的研究則在於動態影像處理及彩色影像處理。光通信實驗室置備有基礎光纖傳

輸及相關之光學設施,早期一方面提供大學部高年級及研究生從事光通信實驗,

一方面與交通部電信研究所(現屬中華電信)等單位合作從事超高速光纖傳輸之研

究,1994 年後研究重點則逐漸往系統層面轉移。

1990 年至 2000 年是全球通信及訊號處理科技蓬勃發展的年代,也是資訊爆

炸的年代,通訊及信號處理組的研究領域也隨之擴大。該組自 2000 年起,積極參

與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中「通信及網路技術」(吳靜雄教授協同

主持)及「智慧型訊號處理及多媒體資訊環境」(李琳山教授協同主持)等分項計

畫。此外,該組眾多教授也參與 2008 年至 2012 年止為期五年之網路通訊國家型

科技計畫(吳靜雄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各項研究,針對 4G 通訊、國際標準

制定以及產業推動與技術移轉之推動不遺餘力。

4.2.4 自動控制組

自動控制組成立於 1972 年。1976 年起電機工程學研究所按照七個學術領域

分組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自動控制組便是其中之一。之後,電機研究所歷經

更迭,七個分組曾經擴張成為十個;其後,復因新研究所創立而縮編為目前(西

元 2015)的三組。在此變遷過程中,自動控制組自始至終都是電機研究所的一份

子。自動控制組的研究對象是控制工程與自動化科技。控制工程是探討如何讓機

器自動操作,而且使其反應符合設計者需求的學問,而自動化科技乃是利用控制

工程實現自動化系統的學問。控制工程把控制技術嵌入受控系統而構成自動化系

統,自動化工廠、自動駕駛車、自動駕駛飛機、自主機器人、飛彈都是自動化系

統。自動控制所探討的範疇包括深度的控制理論和自動化系統的實作,需要培育

理論解析和實際應用能力,對於數學和電腦模擬工具的使用能力尤其重視,自動

化和自主化是現代科技應用的主要目標之一,自動控制正是自動化和自主化的核

心技術。

自動控制組的前輩師資包括馬雲龍、許振發、楊維楨、劉群章和郭德盛(第

六任電機系主任)等教授。在 1970、1980 年間,有多位客座教授前來授課,包括

George J. Thaler、陳啟宗、吳敏彥和陳華燦等客座教授。1990 年代,自動控制組

的師資中包括客座教授林渝寰教授和陸寶森教授。目前(2015 年),自動控制組

41

有 7 位專任教授:林巍聳、傅立成、張時中、陳永耀、羅仁權、連豊力和蔡坤諭。

兼任教授包括:馮蟻剛(2012 年退休)和張帆人(2015 年退休)。

在學生方面,1981 年控制組新入學的碩士生僅 6 位。而自動控制組目前則有

碩士生五十餘位及博士生三十餘位。自動控制組的研究生畢業後大多進入工業界

從事實務工作,或是前往學術界從事理論研究與教學服務。

4.2.5 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

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簡稱電力組)成立於 1947 年,是電機系歷史最悠久的

組之一。成立初期的師資包括余耀南、丁成章、盛慶來等教授,而後陸續又有劉

群章、馬雲龍、楊維禎、鄭儒強等教授加入。其中劉群章教授在電機機械、馬達

控制等相關課程開授與教科書撰寫,實為台灣電機機械高等教育之先驅,培育了

無數早期台灣電機機械優秀人才,於我國電力工程教育上,留下不可磨滅貢獻。

電力組成立初期支援本系大學部必修課程『電機機械』(一學年)及『電力系

統』(一學年),同時在原工學院大樓(目前的土木系館)一樓設有交流電機實驗

室及直流電機實驗室,支援本系大學部必修課程『電機機械實驗』(一學年)。1977

年電力組開始招收碩士班及博士班研究生,初期研究重點在電機機械,電機控制

及電力系統。1977 年許源浴教授應聘電機系。1985 年 8 月電機二館東半部落成啟

用後,1986 年 1 月電力組實驗室遷到電機二館二樓。同時大學部『電機機械實驗

室』也遷到電機二館二樓。

1988 年陳秋麟教授應聘電機系電力組,開始進行電力電子方面的研究。1992

年至 1994 年許源浴教授擔任電機系副系主任。1995 年許源浴教授當選中華民國

十大傑出青年,之後許教授並獲選為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NSC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1994 年劉志文教授應聘電機系電力組,並成立電力實驗室。2003 年美國維吉

尼亞理工學院陳德玉教授應聘電機系,陳教授為電力電子領域,極具聲譽國際學

者,亦為 IEEE Fellow,陳教授至電機系後,開始大力推動切換式電源供應器方面

之研究並成立電力電子實驗室。2008 年陳耀銘教授應聘電機系電力組,開始大力

推動太陽能發電及電能轉換器之研究,並成立電能處理實驗室。2009 年許源浴教

授成立綠色電能實驗室,從事風力發電方面之研究。2009 年至 2010 年以及 2013

年迄今,劉志文教授擔任電機系副系主任。2013年劉志文教授獲選為 IEEE Fellow。

2010 年至 2013 年,陳德玉教授擔任綠色電能研究中心主任,2013 年迄今,

劉志文教授擔任綠色電能研究中心主任。2015 年陳景然教授應聘電機系電力組,

42

從事電力電子功率 IC 方面之研究。

電力組教授及研究生們透過電力電子及電力系統的合作互動模式,將電力組

整體的學術貢獻及學術聲望提升到國際一流的水準。

4.2.6 計算機科學組

計算機科學組(簡稱計算機組)最初成立的背景現已不可考。依照朱燿衣教

授說明,1963 年臺大購入第一部電腦(IBM1620),成立計算機中心及計算機講

習班,並由電機系代管,當時計算機組應已存在。而據郭德盛教授(第六任電機

系主任)回憶,在 1970 年代,計算機組已有張煋、江德曜、朱燿衣、吳建平、于

惠中(第七任電機系主任)、陳秋發、李學養、郭德盛、劉乃誠、楊武純、劉寶鈞、

龐台銘、張璞曾、許清琦、許舜欽等老師,主要研究為中文字根輸入法及 PDP-8

小型計算機之仿製,開授之課程包含計算機概論、FORTRAN 程式語言、資料結

構、作業系統等。當時之設備與國外一流大學無法相提並論,每年碩士班新生約

在五、六人以下,博士班人數更少。1981 年計算機中心改隸工學院,電機系是時

已先後購入 HP、InterData、PDP-11、VAX-780 等型之小型計算機,為本系各組

研究生之重要研究工具。尤其 VAX 實驗室於 1981 年設立;當時本系研究風氣轉

盛,許多 1980 年代畢業之電機系各組研究生都有在電機一館頂樓 VAX 實驗室熬

夜跑程式的經驗,創造了無數的研究成果,也為今日台灣個人電腦(PC)產業奠

定基礎。1977 年臺大資訊工程學系成立,由計算機組第一位博士班畢業生李學養

教授擔任創系系主任,計算機組部分教授乃轉移至資訊工程系,但有鑒於計算機

科技對電機工程仍然極為重要,電機系仍然設置計算機組。

1980 年代開始,台灣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復因迅速進展之計算機科技日趨重

要,計算機組師資、設備、學生均快速增加。1986 年迄今,陸續有數十位教授加

入;這段期間亦有數位教授轉至較後成立之計算機輔助電路設計組及醫學工程

組,或另有高就而離開。本年(2015 年)計算機組成員為李琳山、鄭士康、王勝

德、顏嗣鈞、陳良基、郭斯彥、賴飛羆、陳少傑、雷欽隆、陳銘憲、張耀文、廖

婉君、王凡、黃寶儀、黃俊郎、魏宏宇、葉丙成、黃鐘揚、鄭振牟、于天立、陳

和麟、李宏毅等 22 位。

在教學方面,計算機組在大學部負責開授完整之計算機基礎課程,包括計算

機結構、資料結構與程式設計、物件導向程式設計、電腦網路導論、離散數學、

計算機結構、作業系統、多媒體網路、演算法、人工智慧、資訊勘測、密碼學、

雲端計算結構等,並開設微處理機實驗、嵌入式系統實驗、網路多媒體實驗等實

驗課程。研究所課程配合同仁專長及研究方向,亦參考世界計算機科技發展潮流,

經常調整,予研究生最先進之課程訓練。

43

整體而言,計算機組由最初之篳路藍縷,經歷三、四十年之努力,而有今日

之規模。值此新世紀之初,通訊、多媒體、網路及資訊家電等新興產業持續興盛,

計算機科技之重要性與日俱增。計算機組之卓越師資、優良學生、良好環境,不

但將對國家新知識經濟發展,產生重要貢獻,並定將在世界尖端計算機科技發展

中,據有一席之地。

4.2.7 醫工組

本系於 1986 年成立醫工組,主要成立宗旨為發展醫學工程研究,期許成為台

灣醫療器材研發和生物醫學研究之領先研究組織。該組的發展沿革為 1999 年奉教

育部執行醫工教育改進計畫,2001 年電電資學院成立生醫資訊研究中心,2002

年臺灣大學實施生物資訊學程。近年來生物資訊及醫學資訊成為新世紀科技發展

的趨勢,為了提升電機與資訊兩大領域的結合,進行生物醫學之前瞻研究及跨領

域教學,該組於 2005 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生醫電資所博士班。生醫電資所的主要

使命在於提升跨領域的研究及教學,以因應生物科技的快速發展,該組教師主要

之研究領域包含︰生醫電子、分子/細胞/組織影像、生醫訊號處理、生醫光電、

感測器、微陣列分析、電腦輔助診斷、生物資訊學、系統生物學以及醫學資訊學

等,為了在此專業領域中追求卓越,並謀求進一步的研究合作,該組一直以來亦

努力整合來自不同領域之研究。

在招生部分,醫工組自 1998 年開始招收碩、博士生,招生名額逐年提升,碩

士班招生人數從最初的 22 人,增加到 2006 年的 30 人,博士班也從最初的 6 人,

增加到 10 人。自 2006 年 8 月開始,改由生醫電資所招收博士班,目前每年招收

18 名博士生。生醫電資所碩士班則於 2007 年 8 月開始招生,每年招收 41 名碩士

新生。該組目前主聘教師共有 8 位,亦有於電機系其他各組合聘之教師共 27 位,

包含了電機工程、資訊科學、生物、藥學、生醫工程、醫學以及生命科學等不同

領域的背景。該組課程設計目的希望能提供學生完整的跨領域訓練,以迎合生物

醫學科技領域的挑戰,未來該組將針對重要的生醫問題進行整合性的研究,並和

生醫電子及生物資訊相關產業合作,並進行跨領域的訓練和教育,期待能對生物

科技與健康照護領域做出貢獻。

4.2.8 光電組

光電組成立於 1987 年。光電組剛成立時,支援的師資主要為來自當時屬固態

電子組的王維新教授、孟憲鈺教授、詹國禎教授,以及當時屬電波組的張宏鈞教

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積體光學、雷射技術、光電量測技術、光纖及光波導理論

等。1990 年孟教授轉往國科會服務,同年該組合聘中研院原分所的汪治平教授,

44

其專長為雷射及超快光學。1992 年 8 月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奉准成立,電機

工程學研究所光電組碩士班停止招生,第一任所長由該組張宏鈞教授(1992 至

1995 年)兼任; 1995 年光電所復增設博士班,電機工程學研究所光電組博士班停

止招生,至此光電組研究生全數轉由光電所招生,張宏鈞教授並續任第二任所長

(1995 至 1998 年); 1997 年電機學院成立,光電所由工學院改隸為電機學院。自

1998 年起,曹恆偉教授亦加入成為該組教師並接任光電所第三任所長(1998 至

2001 年)。自 1992 年至 2001 年,該組陸續增聘王倫、楊志忠、林清富、彭隆瀚、

孫啟光、吳忠幟、毛明華等七位教授,江衍偉、林浩雄、管傑雄、劉致為等教授

也於此期間加入該組。

自 2001 年起,該組楊志忠教授接任第四任光電所所長。2002 年因「國家矽

導人才培育計畫」擴增該組教師員額三名。2003 年因「影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計

畫」擴增教師員額四名。2004 年,楊志忠教授續任第五任光電所所長,該組因「影

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再擴增教師員額五名。2005 年因「影像顯示科技人才

培育計畫」再擴增教師員額五名,另因「光電學程」擴增教師員額兩名。同年,

該組李嗣涔教授榮任本校第十任校長。自 2001 年至 2005 年止,該組陸續聘任馮

哲川(已退休)、吳志毅、李君浩、黃建璋、林晃巖、蘇國棟、蔡睿哲、黃鼎偉、

黃升龍、邱奕鵬、曾雪峰、蔡永傑等教授。

自 2006 年起,該組黃升龍教授兼任光電所副所長,並於 2007 年接任第六任

所長,同年該組林恭如教授受聘兼任光電所副所長。2010 年該組林清富教授兼第

七任光電所所長,同時敦聘該組吳志毅教授為副所長。2012 年,該組教師共同辦

理台灣光電科技研討會暨國科會光電學門研究成果發表會。西元 2013 年起,林恭

如教授兼第八任光電所所長並敦聘黃建璋教授為副所長。自 2006 年至 2015 年止,

該組陸續增聘的教師包括:林恭如、陳奕君、吳育任、何志浩(已離職)、吳肇欣

等教授,另含李嗣涔、江衍偉、林浩雄、劉致為、管傑雄等合聘教授。迄今,該

組共有 29 位專任教師。

4.2.9 積體電路與系統組

2000 年 8 月電機所中的電子電路組與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 /CAD)電腦輔

助設計組合倂成立積體電路與系統組(ICS),研究領域以 IC 設計與 CAD 為主軸,

涵括數位視訊處理演算法與系統設計、硬體描述語言驗證軟體、高頻通信元件及

電路設計、通信基頻與中頻之相關的演算法、類比前端電路與積體電路設計、功

率積體電路、切換式電源供應器及電漿顯示器、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體設計、軟硬

體並行設計、數位類比混合電路設計、積體電路測試與容錯設計、積體電路元件

模擬等。2001 年 8 月電子所正式成立,ICS 組由電機所轉入電子所。2004 年 8 月,

EDA 組成立,將 IC 設計與設計自動化部分分開成電子所中獨立的兩組。

45

2002 年開始由於執行「國家矽導計畫」,使得教師及學生人數得以較大幅的

成長。2002 年 7 月,李泰成、呂良鴻教授以矽導計畫員額加入電子所。2003 年 2

月陳怡然教授、陳中平教授及陳信樹教授(佔電機系員額)以矽導計畫員額加入。

2003 年 10 月林宗賢教授以矽導計畫員額加入。2004 年 2 月李致毅、盧信嘉及簡

韶逸教授以矽導計畫員額加入 ICS 組。2006 年 1 月盧奕璋教授以矽導計畫員額加

入。2014 年 8 月劉宗德教授加入 ICS 組。

在2003年以前台灣已經有五年未有論文被 視為 IC設計界的奧林匹克競賽的

ISSCC 接受,該組卻在 2003 年於 ISSCC 發表二篇論文, 2004ISSCC 也有二

篇論文發表,往後每年也都有論文發表,ICS 組成果於世界 IC 設計界居於領先的

地位。

在教學方面,ICS 組在大學部負責開授完整之電子學相關基礎課程,包括電

子學、積體電路設計、數位系統設計、類比積體電路設計等。研究所課程配合同

仁專長及研究方向,亦參考世界積體電路科技發展潮流,經常調整,予研究生最

先進之課程訓練。包含數位/類比/混和訊號積體電路設計、通訊積體電路設計、

生醫晶片設計。

4.2.10 電子設計自動化組

由於積體電路製程技術和設計複雜度日益提升,利用電腦輔助從事積體電路

的製造與設計工作已成為必要的手段。有鑑於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工具於半導體工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電機研究所於

1982 年 8 月起增加了新的教學分組,當時的名稱為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組,此

為該組的前身。CAD 組於 1998 年 1 月更名為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組

(VLSI/CAD),在 2000 年 1 月與電子電路組合倂成立積體電路與系統(ICS)組。

至 2002 年,政府開始推動國家矽導計畫,考量電子設計自動化產業發展的重

要性,遂將 EDA 列為指標性領域之一。因應此一趨勢,電子設計自動化組(EDA

組)於 2004 年 8 月 1 日由積體電路與系統組分出,成為全台唯一整合電子與資訊

領域並獨立招生的組別。2004 年當時的創始成員有郭斯彥教授、陳少傑教授、張

耀文教授、王凡教授、陳中平教授、李建模教授、黃俊郎教授、黃鐘揚教授、盧

信嘉教授等 9 人。之後為提升 EDA 組的國際能見度並因應未來發展的需要,另

商請劉炯朗院士與胡正明院士擔任特聘講座教授。劉炯朗院士與胡正明院士分別

是 Phil Kaufman Award 在 2011 年與 2013 年的得主(該獎項是 EDA 領域的最高榮

譽)。兩位院士對 EDA 組的未來發展,特別是國際化與研究環境的建構上,提供

了很大的協助。過去幾年間又陸續有成員加入,截至 2015 年 8 月,除原有的成員

外,專任教師部分另新增有郭正邦教授、郭大維教授、楊佳玲教授、江介宏教授、

46

蔡坤諭教授、盧奕璋教授、鄭振牟教授、黃筱鈞教授。總計有特聘講座教授 2 位(皆

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專任教師 17 位(含四位 IEEE Fellow)。

在硬體設備上,除了各教師的實驗室外,該組於明達館 526 室設有 EDA Union

Lab。目前有高階伺服器十六部並持續更新中,該共同實驗室除了提供該組學生

研究所需,也擔負起支援大學部電子設計自動化導論課程的工作,讓更多優秀的

同學加入此一研究領域。

研究生部分每年招收博士生 6 位、碩士生 35 位,目前在校的學生共計有博士

生 14 位、碩士生 78 位。在課程安排上,除了共同必修的電腦輔助積體電路系統

設計與演算法兩門課外,另涵蓋有從邏輯合成、邏輯設計、電路設計、電路驗證、

電路測試、實體設計、系統封裝等一系列的課程。有了完整的訓練,同學們在國

內外的相關競賽中(例如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軟體製作競賽、積體電路設計競

賽、ICCAD Cadathlon 等)屢創佳績,可見該組在人才培育上的明顯成效。

47

五、貢獻

本系自光復改制以來,由於師生的努力,人才輩出,貢獻卓著。以下依辦學

績效、研究成效、傑出系友表現、傑出同仁表現、國際活動參與、引領台灣科技

之重要研究成果、社會服務成效、學術行政之各項創舉等八類,分篇說明如次:

5.1 辦學績效篇: 1970 起理工研究的第一志願,學生學術表現極為傑出

本系辦學特別重視電機領域的完整性,經由課程的設計使畢業同學能對電機

各領域學科能兼顧其廣度與深度,可以因應電子資訊多樣變化快速的行業特性,

畢業生可以說是各大企業亟力爭取網羅的目標。同時台灣主要各大企業的高階經

理人亦多為歷屆畢業系友,共同把台灣建立成舉世著名的電子資訊王國。由於辦

學認真,系友表現備受肯定,加上本校的優良傳統學風,及世界科技發展之趨勢,

自 1970 年起至今,本系均為大學聯招大部分理工類組考生之第一志願,錄取成績

為全國理工類組科系之冠。

電機系這些優秀的學生,1990 年代之前,因台灣的科技水準相對落後於美

國,加上經濟的現實考量,大多到國外讀研究所。臺大電機研究所的研究生來自

本系大學部的反而佔少數。但是從西元 1995 年起,此一現象開始有了明顯的轉

變。臺大電機系大學部畢業生佔臺大電機研究所碩士班學生的百分比,明顯提高

至接近多數。這個現象表示臺大電機研究所被大學部應屆畢業生認同的程度已大

幅提高,也表示了臺大電機系所的優異辦學績效。

本系學生積極參與國內外各種學術競賽及研討會論文發表,表現極為傑出,

遙遙領先國內電機領域的其他系所學生,實執全國之牛耳。

為推廣電機教育,本系不定期接待高中生來訪、截至目前為止共舉辦一百六

十六場邀請教授至各高中演講電機新科技、與高中教師座談交流,亦針對高中之

自然科教師及導師,舉辦電機工程研習營,規劃專題演講、業界發展現況、座談

會、實驗室參觀等內容,與高中教師分享電機領域專業資訊及發展現況,增進高

中教師對電機新科技之瞭解,以提供學生對未來升學規劃之輔導及建議。另藉由

本校大型活動,如杜鵑花節系將本系所特色介紹給高中生認識,並邀請教授撰寫

科普文章,每月定期寄送高中教師參考,善盡電機科技教育推廣之責任與義務。

期能藉由臺大電機系簡報、師長座談會、實驗室參觀、電機科技介紹等活動,幫

助高中生認識電機研究領域及本系教學理念,協助高中生確認自身研究興趣及學

習方向,以作為往後選填志願及人生規劃之參考。

48

於推甄選填志願之前,舉辦說明會,活動內容包括科系簡介、領域說明、未

來發展、實驗室參訪及座談等,協助準新鮮人及家長對於本系有較為深入的瞭解,

以確認自己的興趣及未來研究方向,做為升學選擇之依據。

推甄新生錄取本系後,開設先修課程及研究領域座談,邀請系上教授義務授

課,幫助學生提早接觸大學教學環境,及適應大學授課方式。

為了高中生認識電機科技,自 2012 年 1 月起,邀請本系教授撰寫適合高中生

閱讀之科普文章共四輯,提供高中生參考,如表 5.1 所示。

表 5.1 科普文章主題與作者

月份 序 主題 作者

第一輯

1 為何傳簡訊、email 很少出錯?漫談通訊與通道編碼技術 葉丙成教授

2 是什麼照亮了我們的生命?--光的故事 林清富教授

3 動畫狂想曲:電影「阿凡達」的製作及人臉電腦繪圖技

術突破

歐陽明教授

鄭亦珊

馬萬鈞

林宏祥

熊士豪

4 漫談電磁學發展與天線科技 陳士元教授

5 海嘯偵測 江簡富教授

6 開車難嗎,還是騎腳踏車比較難? 連豊力教授

7 密碼學與模算術 鄭振牟教授

8 淺談衛星導航系統 張帆人教授

9 淺介光子的分割、合成與應用—由三角函數談起 彭隆瀚教授

10 如何掌握看不見的電?--直流電源轉換的方法 陳耀銘教授

11 無所不在的電腦科技~淺談計算機科學、演算法、及基

因演算法 于天立教授

12 電腦可以做什麼有趣的事? 曾雪峰教授

第二輯

1 自我組合:自動自發的未來尖兵 陳和麟教授

2 半導體元件中的電子何去何從? 胡振國教授

3 日常生活的邏輯設計 李建模教授

4 試看紅塵的深度--漫談 3D 立體顯示器的發展 林晃巖教授

5 LED:引領新世代的終極燈泡 吳肇欣教授

6 跨領域研究的結合:生物晶片 莊曜宇教授

盧子彬

7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網路,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趙式隆助教

8 幾何、藝術、計算機科學—多面體展開的奇幻世界 顏嗣均教授

張以潤

9 漫談積體電路(IC)設計 闕志達教授

10 生醫微奈米感測器及致動器晶片 田維誠教授

11 從電機系學到的事 王易凡助教

49

月份 序 主題 作者

12 人工鼻 李心予教授

第三輯

1 淺談微小是界對工程領域的啟發 蔡睿哲教授

2 一手掌握的世界—手機中的無線通訊電路 毛紹鋼教授

3 電力線通訊系統 陳忠平教授

謝旻翰

4 親愛的,電資科技把世界變平了? 張時中教授

5 觸控背後的世界 陳奕君教授

6 液晶顯示器 吳志毅教授

程琮欽

7 色彩原理 林清富教授

8 生活在都市的通信多工技術 賴以威博士

9 淺談量子計算 鄭子宇

10 不用出門就可以接受到醫療照護—遠距照護與智慧生活 賴飛罷教授

陳俐瑾

11 應用於血液檢測之生醫微流道晶片 黃念祖教授

12 讓摩爾定律成真的關鍵:微影技術—影響七十億以上個

未來

蔡坤諭教授

劉俊宏

余浩雲

第四輯

1 淺談電晶體 李峻霣助理

教授

2 淺談太陽能電池的原理與應用

吳育任教授

吳振國

林鴻

盧以昕

許仲成

陳欣卉

3 淺談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 王奕翔教授

4 動態規劃演算法簡介 盧奕璋教授

5 行動通信的前世今生:從類比到數位、語音到數據 林宗男教授

陳柏文

6 從五楊高架談 5G 資訊高速公路與毫米波的應用 黃天偉教授

7 淺談頻率分析與聲音 丁建均教授

8 電腦音樂:歷史沿革與研究近況 鄭士康教授

9 淺談行動型裝置影像處理晶片 簡韶逸教授

張嘉洋

10 風起雲湧,大雲東飄擋不住 陳銘憲教授

11 巨量資料中的小世界—漫談社群網路 林守德教授

李政德

12 聽見光—光聲結合在生物醫學上的應用 李百祺教授

50

5.2 研究成效篇

SCI 論文發表情形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期刊論文是近幾年來本校衡量各單位研究概況

的一項重要指標,各單位所發表的 SCI 期刊論文篇數均經逐篇詳細確認,因此統

計數字相當可靠。本系自 1995 年起亦開始統計 SCI 期刊論文篇數,由於本系同

仁們的努力,使得電機資訊學院每年每位教授平均所發表之 SCI 論文篇數為三

篇,居全校各學院之冠。

國科會(現改制為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勵成果居全國電機領域第一

國科會於 1986 年起增設傑出研究獎制,時劉兆玄先生任國科會副主委,在主

任委員陳履安先生的充分支持下,倡議行之多年的「研究補助費」制度,應打破

平頭式獎助的作法,改就每年全國教師及研究人員所提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比,

視優良程度給予不同額獎金。對從事學術研究而發表高水準論文者,有極大的名

譽與實質鼓勵。

國科會此一研究獎勵堪稱唯一全國最大規模的成果評估,其結果也最具公信

力,甚至成為許多學校升等的最重要指標,各大學也莫不鼓勵同人將研究成果送

審,因此此一評估的結果可說是各單位研究是否突出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尤其是

其中的傑出獎,只有在該領域的前百分之五以內者才可能受到考慮,更是國科會

的最高研究獎勵。臺大電機系自始在傑出獎獲得人數之多與頻繁,遙遙領先國內

電機領域的其他系所,實執全國之牛耳。

專利及技術移轉等智財權成果豐碩

電機系的研究不只重視學術的鑽研,也致力於產業的發展,因此配合國科會

自 1987 年起開始辦理補助計畫研究成果申請專利之業務,凡執行該會補助研究計

畫之成果,符合專利要件者,也多有經由該會適當審查後申請專利。截至 2015

年十月底為止,電機系的同仁歷年經由此一管道獲得的專利,共有中華民國專利

408 件、美國專利 277 件、日本專利 6 件,其他國家 2 件,總計 693 件。

為使這些尖端先進之研究成果能予以擴散並推廣實施,嘉惠國內產業界,以

提昇我國之科技水準,厚植國家經濟發展基礎,本系也配合國科會自 1994 年起,

積極辦理補助計畫研究成果技術移轉工作,將研究計畫發展所得之專利技術、專

門知識、電腦程式等研究成果,陸續授權國內廠商利用,期可使計畫之研究成果

技術得以在國內產業界生根發展。截至 2015 年 10 月底為止,本系教授共已辦理

51

完成技術移轉一百餘件,共計簽約金一億餘元。

研究計畫件數及經費呈穩定成長

本系成立相當的早,又是執台灣理工科系牛耳達數十年,因此本系的研究情

形實為見證台灣工程研究經費的重大指標。過去數十年來,國科會持續是各公私

立大學主要研究經費的來源,表 5.2 列出本系歷年專題計畫件數與經費的統計,

其中 1993 年以前因仍在建檔整理中,故資料可能不全;另外 89 年度時由於中央

政府總預算改為曆年制,故其實含括兩個年度的總數。從結果可以看出來,歷年

來計畫的平均研究經費成長不大,但研究件數及總經費則有持續的成長,以目前

來看,每年全系由國科會所獲得的研究經費總數約在四億元左右。若加上非國科

會補助計畫經費總數約在六億二千萬元。

表 5.2 電機系歷年專題計畫件數與經費統計

國科會補助計畫 非國科會補助計畫 總計

年度 件數 經費(單位:元) 件數 經費(單位:元) 件數 經費(單位:千元)

75 41 36,757,000 4 4,760,220 45 41,517

76 45 43,158,000 8 7,135,411 53 50,293

77 60 35,984,000 6 3,727,510 66 39,712

78 72 46,873,800 6 4,023,560 78 50,897

79 71 43,970,800 10 7,699,784 81 51,671

80 101 121,095,340 20 11,516,026 121 132,611

81 99 90,997,230 21 11,786,700 120 102,784

82 115 88,310,100 20 18,292,665 135 106,603

83 107 61,256,550 16 9,643,825 123 70,900

84 141 118,543,445 25 17,979,950 166 136,524

85 123 86,636,458 31 24,532,600 154 111,169

86 145 117,896,605 31 17,644,060 176 135,541

87 135 148,340,747 27 16,575,846 162 164,917

88 110 94,917,876 37 25,104,101 147 120,022

89 189 186,451,810 48 39,355,119 237 225,807

90 149 151,741,950 78 80,119,647 227 231,862

91 132 191,232,570 52 75,416,649 184 266,649

92 166 221,253,677 62 114,368,708 228 335,622

93 188 285,200,528 79 194,162,628 267 479,363

94 214 347,612,110 96 126,847,278 310 474,459

95 233 368,636,767 113 145,976,052 346 514,613

96 232 415,138,970 106 203,598,141 338 618,737

97 252 416,166,192 110 190,602,115 362 606,768

52

國科會補助計畫 非國科會補助計畫 總計

年度 件數 經費(單位:元) 件數 經費(單位:元) 件數 經費(單位:千元)

98 232 386,925,315 104 236,878,247 336 623,804

99 256 442,288,520 100 181,237,281 356 623,526

100 238 417,113,259 103 222,817,346 341 639,931

101 230 372,005,447 125 253,075,096 355 625,085

102 193 429,795,131 95 203,530,441 288 633,326

103 204 406,615,661 115 216,306,673 319 622,922

104 182 321,635,633 91 129,595,817 273 451,231

5.3 傑出系友篇

本系畢業系友人才輩出,在國內產官學研各界擔任重要職務者實不計其數,

難以列舉,以下僅依畢業年次及姓氏筆劃列出目前得知之部分,如表 5.3 至表 5.6

所示。

表 5.3 中央研究院院士

姓 名 畢 業 年 當 選 屆 數

傅京孫 1953 中央研究院院士(12 屆)

沈元壤 1956 中央研究院院士(18 屆)

方 復 1951 中央研究院院士(19 屆)

施 敏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0 屆)

張立綱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0 屆)

劉兆漢 1960 中央研究院院士(22 屆)

蔡振水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3 屆)

胡正明 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25 屆)

李德財 1971 中央研究院院士(25 屆)

劉必治 1954 中央研究院院士(26 屆)

莊炳湟 1973 中央研究院院士(26 屆)

黃煦濤 1956 中央研究院院士(27 屆)

孟懷瑩 1983 中央研究院院士(28 屆)

馬佐平 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29 屆)

林本堅 1963 中央研究院院士(30 屆)

表 5.4-1 政府部門及法人機構擔任重要職務者

姓 名 畢 業 年 擔任職務

鄧啟福 1956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程發展處處長

郭南宏 1958 交通部部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

53

姓 名 畢 業 年 擔任職務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楊世緘 1967

行政院政務委員

經濟部次長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史欽泰 1968 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吳靜雄 1970

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

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程技術發展處長

張進福 1970

行政院政務委員

臺灣省政府主席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

教育部科技顧問室主任

陳添枝 1975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

行政院政務委員

經建會主委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徐爵民 1977 科技部部長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吳瑞北 1979

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企劃處處長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

周景揚 1979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主任

陳銘憲 1982 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鐘嘉德 1983 行政院政務委員

蔡堆 1983 電機研究所碩士

1987 電機研究所博士

交通部部長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長

表 5.4-2 國立大學校長

姓 名 畢 業 年 任職校長學校

鄧啟福 1956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郭南宏 1958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劉兆漢 1960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李家同 1961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

張進福 1970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

李德財 1971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李嗣涔 1974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54

姓 名 畢 業 年 任職校長學校

周景揚 1979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表 5.5 臺大傑出校友獲選人

姓 名 畢 業 年 經 歷 當 選 年 度

施 敏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0 屆) 2006

李焜耀 1974 明碁電腦總經理 2006

林百里 1970 廣達電腦董事長 2006

蔡振水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3 屆) 2007

李家同 1961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 2007

施崇棠 1974 華碩電腦董事長 2007

蔡明介 1971 聯發科技董事長 2007

杜俊元 1960 矽統科技董事長 2008

黃肇雄 1981 訊連科技董事長 2008

孟懷瑩 1983 中央研究院院士(28 屆) 2010

曹興誠 1969 聯華電子董事長/國策顧問 2010

李森田 1971 華宇電腦董事長 2011

胡正明 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25 屆) 2011

盧超群 1975 鈺創科技董事長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2011

史欽泰 1968 工研院院長 2012

洪敏弘 1964 台灣松下董事長 2012

蔣尚義 1968 台積電董事長顧問 2013

馬佐平 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29 屆)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 2014

胡定華 1963 旺宏科技董事長 2014

王文漢 1981 英特爾實驗室副總裁暨英特爾電路及系統研究總監 2015

表 5.6 臺大電機系傑出系友獲選人

姓 名 畢 業 年 經 歷

施 敏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0 屆)

蔡振水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23 屆)

杜俊元 1960 矽統科技董事長

劉兆漢 1960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李家同 1961 國立暨南大學校長

胡定華 1963 旺宏科技董事長

洪敏弘 1964 台灣松下董事長

胡正明 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25 屆)

史欽泰 1968 工研院前院長

55

姓 名 畢 業 年 經 歷

蔣尚義 1968 台積電董事長顧問

馬佐平 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29 屆)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

曹興誠 1969 聯華電子董事長/國策顧問

林百里 1970 廣達電腦董事長

李森田 1971 華宇電腦董事長

蔡明介 1971 聯發科技董事長

李焜耀 1974 明碁電腦總經理

施崇棠 1974 華碩電腦董事長

盧超群 1975 鈺創董事長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陳丕宏 1979 美國宏道資訊總經理兼執行長

黃肇雄 1981 訊連科技董事長

王文漢 1981 英特爾實驗室副總裁暨英特爾電路及系統研究總

孟懷瑩 1983 中央研究院院士(28 屆)

註:傑出系友人數眾多,無法全面顧及,若有遺珠,敬祈各界踴躍推薦。

5.4 傑出同仁篇

本系同仁多年來致力於教學研究,對於學術科技的發展,貢獻有目共睹,因

此常常在各機構舉辦最主要獎項的選拔中脫穎而出,試列舉其中較有規模歷史者

詳列如表 5.7。

表 5.7 本系同仁歷年獲得之國內外重要獎項

獲獎名稱 人數 獲獎人名單

ACM Fellow 1 陳銘憲

IEEE Fellow 33

張進福、陳俊雄、貝蘇章、李琳山、吳靜雄、

李嗣涔、郭正邦、陳良基、郭斯彥、陳銘憲、

王 暉、陳光禎、汪重光、蔡振水、孫啟光、

李百祺、陳德玉、莊晴光、陳宏銘、鐘嘉德、

羅仁權、傅立成、許博文、吳瑞北、林清富、

劉深淵、廖婉君、闕志達、劉志文、張耀文、

吳宗霖、吳安宇、周錫增

OSA Fellow 5 楊志忠、蔡振水、孫啟光、張宏鈞、林恭如

SPIE Fellow 8 蔡振水、孫啟光、林恭如、林清富、楊志忠、

馮哲川、黃建璋、李百祺

IAMBE Fellow 1 李百祺

IET Fellow 2 羅仁權、林恭如

IOP Fellow 1 林恭如

56

獲獎名稱 人數 獲獎人名單

ICSA Fellow 1 李琳山

AIUM Fellow 1 李百祺

亞太材料學院院士 2 李嗣涔、林清富

NSERC Canada Research

Professorship、加拿大滑鐵

盧大學講座教授

1 郭正邦

"21st Khwarizmi

International Award (KIA)

by Iranian Research

Organiz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ROST)

(花喇子模國際科學獎)

1 吳忠幟

IEEE EMC Society

Motohisa Kanda Award 1 吳宗霖

IEEE Jack Neubauer

Memorial Award 1 陳光禎

IEEE MGA Innovation

Award 1 吳瑞北

IEEE IROS Harashima

Award fo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1 羅仁權

IEEE EMC Society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1 吳宗霖

ACA Wook Hyun Kwon

Education Prize 1 傅立成

ISSCC2008 "2007 Takuo

Sugano Award" 1 李致毅

中央研究院院士 1 蔡振水

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

獎 5 汪治平、孫啟光、吳忠幟、李致毅、簡韶逸

總統科學獎 1 李琳山

教育部國家講座 6 陳俊雄、貝蘇章、李琳山、陳良基、王暉、陳

銘憲

教育部學術獎 13

馮 簡、黃鐘洺、陳俊雄、張進福、李琳山、

貝蘇章、李嗣涔、陳良基、王 暉、陳銘憲、

吳瑞北、傅立成、廖婉君

教育部產學合作獎 5 陳良基、張時中、李百祺、黃升龍、傅立成

科技部傑出特約研究員獎 17

陳俊雄、貝蘇章、李琳山、吳靜雄、李嗣涔、

許源浴、張宏鈞、吳瑞北、顏嗣鈞、郭斯彥、

陳秋麟、莊晴光、羅仁權、傅立成、李枝宏、

郭正邦、陳良基

科技部傑出獎 48

郭德盛、張進福、王唯工、葉建中、陳俊雄、

貝蘇章、李琳山、王維新、吳靜雄、李嗣涔、

許源浴、李學智、張宏鈞、許博文、鄭士康、

57

獲獎名稱 人數 獲獎人名單

李枝宏、吳瑞北、郭正邦、顏嗣鈞、陳良基、

林茂昭、郭斯彥、闕志達、陳秋麟、呂學士、

汪治平、陳銘憲、王 暉、陳光禎、林清富、

劉深淵、江簡富、劉致為、劉志文、孫啟光、

李百棋、陳宏銘、鍾孝文、張耀文、廖婉君、

吳忠幟、傅立成、楊志忠、陳志宏、林恭如、

吳宗霖、羅仁權、莊晴光

國科會優等獎 28

郭德盛、王唯工、貝蘇章、王維新、吳靜雄、

林巍聳、李學智、張宏鈞、許博文、鄭士康、

李枝宏、瞿大雄、曹恆偉、吳瑞北、張帆人、

郭正邦、江衍偉、王勝德、顏嗣鈞、林浩雄、

陳良基、馮蟻剛、林茂昭、張時中、呂學士、

汪治平、陳永耀、傅立成

國科會甲種獎 61

郭德盛、吳建平、高明見、龐台銘、詹國禎、

馮武雄、王唯工、陳俊雄、王維新、林巍聳、

李學智、張宏鈞、許博文、鄭士康、胡振國、

李枝宏、瞿大雄、曹恆偉、張帆人、郭正邦、

江衍偉、王勝德、顏嗣鈞、林浩雄、陳良基、

馮蟻剛、林茂昭、郭斯彥、楊志忠、張時中、

闕志達、陳秋麟、呂學士、陳少傑、雷欽隆、

汪治平、蔡志宏、陳銘憲、王 暉、陳光禎、

林清富、劉深淵、汪重光、陳永耀、王 倫、

陳志宏、劉致為、管傑雄、劉志文、孫啟光、

彭隆翰、李百祺、鍾孝文、廖婉君、吳安宇、

馮世邁、吳忠幟、曹建和、傅立成、賴飛羆、

周錫增

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15

彭隆瀚、李百祺、鍾孝文、張耀文、吳安宇、

吳忠幟、吳宗霖、黃建璋、李致毅、李泰成、

連豊力、何志浩、魏宏宇、吳育任、林致廷

科技部傑出技術移轉貢獻

獎 2 陳良基、吳宗霖

十大傑出女青年 1 廖婉君

十大傑出青年 5 李琳山、許源浴、張宏鈞、陳光禎、傅立成

傑出人才講座 4 黃昭淵、陳俊雄、李琳山、陳良基

有庠科技講座 4 貝蘇章、廖婉君、孫啟光、陳銘憲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

TBF 生技講座 1 李百祺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

出獎」 8

陳俊雄、貝蘇章、陳銘憲、王 暉、傅立成、

陳宏銘、孫啟光、吳瑞北

潘文淵文教基會「年輕研究

創新獎」 1 簡韶逸

李國鼎穿石獎 5 陳銘憲、陳志宏、傅立成、賴飛羆、廖婉君

58

獲獎名稱 人數 獲獎人名單

東元科技獎 4 陳良基、陳銘憲、傅立成、廖婉君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電機工程獎章 7

江德曜、賈玉輝、黃胤年、李琳山、李嗣涔、

吳靜雄、陳良基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 16

貝蘇章、吳瑞北、闕志達、呂學士、陳少傑、

陳宏銘、林清富、李百祺、莊晴光、張耀文、

廖婉君、孫啟光、吳安宇、吳忠幟、劉志文、

林恭如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傑出電機工程師獎 1 孫啟光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 16

陳秋麟、劉志文、李百祺、劉致為、吳宗霖、

周錫增、吳忠幟、吳安宇、林恭如、何鏡波、

馮世邁、黃建璋、李致毅、簡韶逸、何志浩、

魏宏宇

中國工程師學會

傑出工程教授獎 11

李琳山、傅立成、詹國禎、吳靜雄、莊晴光、

陳光禎、羅仁權、陳秋麟、陳良基、周錫增、

廖婉君

經濟部國家發明創作獎 2 陳志宏、闕志達

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

獎(個人獎) 3 闕志達、傅立成、陳良基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國家新創獎」 3 李百祺、陳志宏、闕志達

中華民國資訊學會「資訊榮

譽獎章」 1 吳靜雄

自動控制工程終身成就獎 1 張帆人

5.5 國際活動篇

與國外大學致力進行學術合作

本系歷年來積極與國際各研究單位進行學術合作,目前與以下單位有正式合

作協議: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工學院

華盛頓大學電機系

積極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促進成果交流,引介最新科技進展

本系同仁對於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也不遺餘力,表 5.8 列出 2002 年至 2015

年間本系教師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的情形。此處僅統計有向國科會/科技部申請補

助者,其餘大型國際會議由別的單位補助者亦所在多有。

59

表 5.8 本系教師近年主辦國際會議申請國科會/科技部補助清單

年 度 申 請 人 會 議 名 稱

2002 李嗣涔 2002 年國際電子元件暨材料研討會

2002 郭斯彥 亞洲公開金鑰基礎建設(IWAP)國際研討會

2002 李琳山 2002 年全球通信會議

2004 王 凡 第二屆國際驗證分析自動化技術學術研討會議

2004 陳良基 國際電路設計研討會

2004 江簡富 2004 年國際電磁應用及共容研討會

2004 楊志忠 第二屆亞太生物醫學光電國際研討會

2005 李嗣涔 2005 年新興資訊科技會議

2005 王 凡 網路及分散式系統的正規技術

2005 汪重光 2005 年亞洲固態線路研討會

2005 江簡富 2005 年 國際電磁應用及共容研討會

2006 顏嗣鈞 第十一屆自動機理論實現及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 吳瑞北 2007 年無線通訊電磁場曝露健康風險分析與管理國際研討會

2007 吳瑞北 第六屆國際電子設計與先進封裝系統

2007 林恭如 第五屆光纖與被動光學元件研討會

2008 羅仁權 2008 年視訊國際精密機電實作競賽

2008 羅仁權 2008 年 IEEE 尖端機器人研發與社會衝擊國際會議

2009 李琳山 2009 年 IEEE 訊號與資通訊科技國際會議

2009 羅仁權 2009 年視訊國際精密機電實作競賽

2009 羅仁權 2009 年服務與互動型機器人國際會議

2009 郭斯彥 第十一屆國際 CJKT RFID 研討會

2009 汪重光 2009 年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

2009 楊志忠 第二屆國際白光發光二極體及固態照明研討會

2009 李百祺 2009 年國際醫學影像論壇

2010 王 凡 IEEE 第四屆軟體工程理論面向 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 羅仁權 2010 年 IEEE/RSJ 智慧型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

2010 林浩雄 第七屆台灣分子束磊晶研討會

2010 吳靜雄 2010 年 IEEE 車載暨行動通訊國際會議-春季台北大會

2010 孫啟光 第十三屆國際聲子會議

2010 孫啟光 第六屆亞洲區超快現象國際會議

2011 王 凡 第九屆驗證與分析之自動化技術國際會議

2011 羅仁權 2011 年 全球智慧控制與自動化大會

2011 郭斯彥 第六十屆 IFIP 工作組 10.4 奈米科技時代之可信計算國際學術

研討會

2011 陳少傑 2011 年 IEEE 晶片系統國際研討會

2011 楊志忠 第一屆亞太同調斷層掃瞄技術研討會

2012 吳瑞北 2012 年 IEEE 國際電子設計與先進封裝系統 學術研討會會議

2012 羅仁權 2012 年 IEEE/ASME 國際先進智慧型機電整合年會

2012 顏嗣鈞 第十六屆正規語言理論發展國際學術會議

2012 陳光禎 2012 年國際無線個人多媒體通訊學術會議

2013 吳瑞北 2013 年 URSI 亞太無線電科學研討會

60

年 度 申 請 人 會 議 名 稱

2013 羅仁權 2013 年 IEEE 國際工業電子年會

2013 陳少傑 第十三屆新興資訊科技會議

2013 陳良基 2013 年 IEEE 信號處理系統研討會

2013 黃俊郎 亞洲測試會議

2013 楊志忠 第六屆亞太寬能隙半導體研討會

2013 黃升龍 第二屆生醫光電國際研討會

2013 李百祺 國際生醫超音波研討會

2014 闕志達 2014 年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

2014 陳良基 2014 年 IEEE 國際智慧物聯網研討會

2015 吳宗霖 2015 年亞太電磁相容國際研討會

2015 吳育任 第十五屆國際光電元件數值模擬會議

2015 李百祺 2015 年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超音波研討會

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系同仁也積極參與國際活動,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近年來平均每年出國開

會發表論文的人次約一百人次如表 5.9 所示。

表 5.9 本系教師同仁近年出國開會發表論文人次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人次 106 103 107 114 101 105 101 101 90 70

參與國際期刊論文之主編及國際會議之主席

其他參與國際活動者,如協助國際學術期刊之論文審查、擔任國際會議之主

席或議程委員、擔任國際期刊之主編、及擔任例如 IEEE 等國際組織的核心成員

等,列如表 5.10 所示。

表 5.10 本系同仁近年擔任國際期刊主編、重要國際會議主席、重要國際組織核心

成員等情形 (本表由教師提供之資料彙整,尚有多位教師資料未附上。)

張耀文 IEEE Council on EDA (CEDA)

Vice President of Technical Activities (2014--2015)

Chair, Technical Activities Committee (2014--2015)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2012--now)

Member of Board of Governor (2012--now)

Award Committee Member (2014--now)

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ICCAD)

General Chair (2014)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 (2013)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Vice Chair (2012)

61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2008--2010, 2012--2015)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Design (ISPD)

Steering Committee Chair (2012)

General Chair (2011)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 (2010)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2012—now)

IEEE/ACM Asia and South Pacific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ASP-DAC)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 (2012)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Vice Chair (2011)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2008—2015)

IEEE Field Programmable Technology (FPT)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 (2008)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TCAD), Associate Editor (2008--2013)

IEEE Transactions on VLSI Systems (TVLSI), Associate Editor (2014--now)

IEEE Design and Test of Computers (D&T), Editor (2012--2014)

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 Associate Editor (2014--now)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SE), Associate Editor

(2007—2012)

Best Paper/Thesis Award Selection Committee

IEEE/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ICCAD), 2011, 2012 (Committee Chair)

ACM/IEEE Asia and South Pacific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ASP-DAC), 2007, 2011 (Committee Chair)

ACM/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DAC), 2013--2015

EDAA Outstanding Dissertations Award, 2009, 2011

闕志達 IEEE Solid-State Circuit Society: Adcom and Membership Chair (2010 -

now)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 ITPC member

(2007-2013), ITPC Energy-Efficient Digital Subcommittee Chair

(2010-2013)

IEEE Asia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A-SSCC): Steering Committee

(2009 – now), Publication chair (2005), TPC member (2005 and 2009),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 (2014).

IEEE VLSI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Symposium : Steering Committee

(2010 – now), Tutorial Chair (2007), TPC Co-Chair (2008), General

Co-Chair (2009).

許博文 Board Member, IEEE Taipei Section, 2002-2006

General Co-Chai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8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Propagation and EM Theory, 2010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33rd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 (PIERS 2013)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2015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PEMC’15)

陳怡然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2010-2015), Associate

Editor

林清富 OPTIC2014, Subconferen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hair (2013-2014)

62

Photonics Research, Associate Editor (2013-2014)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Editorial Board Member (Editor)

(2013-2014)

Advances in Solar Cell Research (ASCR), Associate Editor (2013-2014)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Member (Editor) (2013-2014)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27th, 28th, & 29th European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Member

(2011-2014)

Workshop 2 (W2): Broadband and Wireless Computing, Network

Technologies,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in EITA2013, Co-chair (2013) IEEE

NMDC2013,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2013)

Optics & Photonics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General Chair (2012)

Organic Solar Cell Symposium and Global School for, General co-Chair

(2012)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EITC2012), Advanced

Studies General Chair (2012)

Taiwan-Japan Nanophotonics and Plasmonic Metamaterials Workshop,

Conference Chair (2012)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IEEE Symposium on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2012 (IEEE SOPO2012), Member (2012)

Sustainable Energy Devices Session of the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in IEDMS 2011, Chair (2011)

International Nanoelectronics Conference (INEC2011) , Program Co-Chair

(2011)

International Nanoelectronics Conference (INEC2011) , Program Committee

(2011)

International Nano-photonics Symposium, General Chair (2011)

11th Opt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uncil member

(2010-2011)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Conventional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ureau of Industry, Ministry of Economics, ROC, Convener

(2008-2010)

Nanomaterials session in IEEE Nano 2009, Program co-Chair (2009)

17th IEEE Taipei Section, Board member (2008-2009)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ng &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Evaluation

Committee member (2008-2009)

10th Opt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uncil member

(2008-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s and Photonics in Taiwan, Member,

Program Committee (2008)

Design & Fabrication (ODF’08), Co-Chair (2008)

IEEE LEOS Chapter Taipei Section, Chair (2007-2008)

Organizing Committ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s-photonics

Program Committee, IEEE Nano2007, Member (2007)

Program Committee, IEEE Nano2006, Member (2006)

Organizing committee IEEE-NEMS 2006, Co-Chair (2006)

IEEE LEOS Chapter Taipei Section, Vice Chair (2005-2006)

EITC 2005 Nanotechnology session, Program Chair (2005)

IEEE Nano2005, Publicity, co-Chair (2005)

IEEE LEOS Taipei Chapter, Treasurer (2003-2004)

63

傅立成 1.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Asian Control Association(2014-)

2. Board of Governor, 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2014-2016)

3. President, Asian Control Association(2012-2014)

4. Fellow Evaluation Committee Member (Co-chair),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2010)

5. Conference Activity Board Member,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2010)

6.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Member,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IEEE RAS)(2004-2005)

7. Vice President, Asian Control Association(2005-2012)

8. Program Chairman, 2004 IEEE Conference on Control

Applications(IEEE CCS)(2004)

9. Program Chairman, 2003 IEEE Int. Conf.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EEE RAS)(2003)

10.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SCIE indexed), Founder and Editor-in-Chief

(1999-)

11.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mmittee Member, 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1993-)

李百祺 重要組織核心成員:

SPIE Fellow, 2015.

AIUM Fellow, 2012.

IAMBE Fellow Nominating Committee, 2011-present.

Member of IEEE UFFC AdCom, 2011-2013.

Safety Committee of AFSUMB (Asian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11-present.

IEEE UFFC Fellow Committee, 2010-present.

Fellow of IAMBE, 2009-present.

Fellow of IEEE, 2008-present.

國際期刊主編:

Photoacoustics, Editorial Board, 2013-present.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Associate Editor, 2011-present (was on

the Editorial Board prior to that).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ditor-in-Chief, 2009-2014.

Ultrasonic Imaging, Editorial Board, 2005-pres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UFFC, Associate Editor, 2002-present.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Deputy Editor-in-Chief,

2007-2009.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 issue on Biomedical

Ultrasound, Guest Editor, December, 2005.

重要國際會議主席:

IEEE Ultrasonics Symposium, General Chair,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Ultrasound (ICBMU), General

Chair,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Ultrasound (ICBMU), General

Chair, 2013

IEEE Ultrasonics Symposium, Short Course Chair, 2011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World Congress, Track Chair,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Medical Imaging in Asia, General Chair, 2009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AD, General Chair, 2006

64

莊曜宇 7th Annual Emerging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EITA-EITC 2007), Conference Chair(2007)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 Editor-in-Chief(2011-)

PLoS One, Academic Editor(2012-)

Scientific Reports, Editorial Board Member(2015-)

5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Particle Therapy Co-Operative

Group(2015 PTCOG), Session Co-Chair(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mentation,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ICICI-BME)2015,

Member of the Conference Advisory Board(2015)

羅仁權

學會期刊主編或職務

1. Editor-in-Chief,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03-2007

2. Co Editor-in-Chief,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8-2014

3. Technical Editor,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1996-2002

4.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1995-2007

重要國際會議主席

1. General Chair, 201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ICIT 2016),Taipei, Taiwan, March 14-16, 2016.

2. General Chair, The 10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SE 2014), Taipei, Taiwan, August

18-21, 2014.

3. General Chair, The 22nd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SIE2013), Taipei, Taiwan, May 28-31, 2013.

4. General Co-Chair, 201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sensor Fusion and Integration for Intelligent Systems (MFI'2012),

Hamburg, Germany, September 13-15, 2012.

5. General Chair, 2012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AIM 2012), Kaohsiung, Taiwan, July

11-14, 2012.

6. General Co-Chair, 2011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AIM 2011), Budapest, Hungary, July

4-6, 2011.

7. General Chair, 2011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2011), Taipei, Taiwan, June 21-25, 2011.

8. General Chair, 2010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2010), Taipei, Taiwan, October 18-22, 2010.

9. 2008 IEEE Workshop on Advanced Robotics and its Social Impacts

(ARSO 2008), Taipei, Taiwan, August 21-23, 2008.

10. General Chair, 2007 IEEE Workshop on Advanced Robotics and its

Social Impacts (ARSO 2007), Hsinchu, Taiwan, December 9-10, 2007.

11. General Chair,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ECON 2007), Taipei, Taiwan, November 5 - 8, 2007.

12. General Co-Chair,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sensor

Fusion and Integration for Intelligent Systems (MFI'2006), Heidelberg,

65

Germany, September 3-6, 2006.

13. General Chair,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ICM 2005), Taipei, Taiwan, July 10-12, 2005.

14. General Chair,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nds-on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HIMA 2005), Taipei, Taiwan, July

10-12, 2005.

15. General Chair, 200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03), Taipei, Taiwan, September14-19, 2003.

重要國際組織核心成員

1. President,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2000~2001

2. Chair, IEEE Management Committee for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10

3. Distinguished Lecturer,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2003~

Present

4. Member of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2002~ Present

5. Member, IEEE James H. Mulligan, Jr. Education Medal Award

Committee, 2012-2014

6. Member, European Union Echord Industrial Advisory Board,

2013~Present

林宗賢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Associate Editor (2013 – 2015)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Guest Editor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2014-2015)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 ITPC, Far-East

Committee, Chair (2015)

IEEE Asian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A-SSCC), TPC Vice-Chair

(2011)

廖婉君 - IEEE Fellow Committee (2013-2015)

- IEEE ComSoc Fellow Evaluation Committee (2016-2018)

- IEEE Award Board Award Review Committee (2016-)

-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Region 10 Director (2014-2015)

Board of Governor (2014-2015)

Distinguished Lecturer (2011-2012)

-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Steering Committee (2016-)

-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3-2011)

-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04-2007)

- Guest Editor: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Special Issue on SDN,

2013, Guest Editor

- Editor-in-Chie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JEE),

Chinese IEE, 2013-2015,

- IEEE PIMRC 2015 Technical Program Chair

- IEEE VTC-Spring 2010 Technical Program Co-Chair

- 7th ACM Workshop on Wireless Multimedia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WMuNeP) 2011, General Chair

- IEEE ICC 2010, Symposium Program Chair

- IEEE GLOBECOM 2007, Symposium Program Chair

劉深淵 1. IEEE Solid-State Circuits Society Taipei Chapter Chair (2005-2008)

66

2. 15th VLSI Design/CAD Symposium 2004, General Chairman

3. Program Co-chair of the Fourth IEEE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Advanced System Integrated Circuits, Fukuoka, Japan (2004).

4.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o-chair of Asia-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A-SSCC) 2010.

5.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 of Asia-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A-SSCC) 2011.

6. Associate Editor for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in

2006-2009

7. Guest Editor for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Special Issue in Dec. 2008 and Nov. 2012.

8. Associate Editor for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IEFS in 2006-2007.

9. Associate Editor for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S in 2008-2009.

10. Editorial Board of Research Letters in Electronics in 2008-2009.

11. Associate Editor for IEICE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CIS in

2008-2011

12. Associate Editor for ETRI Journal, Korea since 2009.

13. Associate Editor for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and Science,

Korea since 2009.

14. Editorial Board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etwork (ISRN)

Electronics from 2011.

劉致為 1. 2014 MRS Bulletin Guest Editor

2. 2012- now IEEE Trans. on Device and Material Reliability

林恭如 2013-2015, SPIE Fellow Committee

2015-2017, Associate Editor, IEEE Photonics Journal

2011-2013, Associate Editor, 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9-2013, OSA Member-at-Large

2008-2014, Steering Committee, “Conference on Asia Pacific Microwave

Photonics (APMP)”

2009-2013, Steering Committee,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Lasers and

Electro-Optics (CLEO-PR)”

2013,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o-Chair, “Conference on Asia Pacific

Microwave Photonics (APMP)”

2012,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Sc2 Co-Chair,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ACP2012)”

2012,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o-Chair, “2012 Wireles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WOCC 2012)”

2009-2013, Member & Education Services Council, OSA

2009-2013, MES Awards & Grants Subcommittee, OSA

2009-2013, Teacher Member Category Subcommittee, OSA

2008-2010, Chair of IEEE Photonics Taipei Chapter

2003-2005, Awards Committee of SPIE

李泰成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 Part II, Associate editor (2011~

now)

吳瑞北 Editor, IEEE Region 10 NewsLetters, and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2013-2014.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67

2005–2008.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Advanced Packaging, 2008-2010.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1-2013.

General co-Chair, 2013 URSI Asia-Pacific Radio Science Conference,

Taipei, Sept. 2013.

General Chair, IEEE Electrical Design of Advanced Packaging and Systems

Symposium, Taipei, Dec. 2012.

General Chair, IEEE Electrical Design of Advanced Packaging and Systems

Symposium, Taipei, Dec. 2007 General Chai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ealth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MF

Exposure, Taipei, Taiwan, Oct. 2007.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IEEE Region 10, 2013-2014 Chair, IEEE

Taipei Section, 2007–2008.

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ISC) member, Asia 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APMC), 2002-2013.

Board of Governors, IEEE MTT Taipei Chapter, 2003-present Board of

Director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dio Science (URSI), China(SRS)

Section, 2006 – Present

吳育任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ptoelectronic Conference, Chair, 2015

陳耀銘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Associate Editor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Associate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Editor Board (2012-2014)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 Technical Committee 6, Vice-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Future Energy Electronics Conference 2015, Technical

Program Chair

吳宗霖 General Chair, Asia Pacific EMC Symposium (APEMC), 2015

Associate Editor,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MC), 2014-current

Associate Editor,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T-CPMT), 2015-current

Editor-in-Chie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JEE),

2015-current

鐘嘉德 1.Member of the 2014 IEEE Eric E. Sumner Award Committee, 5/1/2013-

4/30/2016

2.Guest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Special

Section on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and Telematics Applications,

Nov. 2008

陳宏銘 國際期刊編輯

Guest Editor, Special Issue on Perception-Inspired Video Processing,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15)

Guest Editor, Special Issue on Perception-Inspired Video Processing,

IEEE JSTSP (2014)

Guest Editor, ICME Special Issue, IEEE Trans. on Multimedia (Jun.

2011)

Associate Editor,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68

Technology (2003- 2010)

Guest Edito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Special Issue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May 2010)

Guest Edito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Special Issue on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Oct. 2009)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5-2008)

國際學術學會職務

General Chair, IEEE ICIP (2019)

Tutorials Vice 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8)

Asian Liaison 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2017)

Member, IEEE Fourier Award Committee (2014-2015)

Member, IEEE SPS Fellow Reference Committee (2015-2017)

Plenary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2015)

Best Paper Award Committee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antic Computing (2015)

Best Paper Award Committee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Big Data (2015)

Co-Chair, Award Subcommittee, IEEE SPS Multimedia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cal Committee (2010-2015)

Co-Chair, Award Subcommittee, IEEE SPS Image, Video, and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cal Committee (2013-2015)

Co-Chair, Award and Nomination Subcommittee, IEEE CASS

Multimedia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echnical Committee, (2013-2015)

Organizing Chai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erception Inspired Video

Process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CM Multimedia (2014)

Best Paper Award Committee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media (2014)

Member, IEEE ICME Steering Committee (2012-2014)

APSIPA Board of Governor (2012-2014)

Asian Liaison Chai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mage and Audio

Analysis for Multimedia Interactive Services (2013)

Publicity Chai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Quality of Multimedia

Experience (2012)

Best Paper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media

(2012)

Award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2011)

Program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2010)

Program Co-Chair,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media

(2007)

李琳山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Awards Committee Chair (1998-1999),

Vice President –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6-97),

Member of Board of Governors (1994-96),

Asian Pacific Regional Chair (1994-95),

69

Technical Program Chair, Globecom, Taipei (2002)

Guest Editor,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994-95)

IEEE Signal Processing Society

Distinguished Lecturer (2007-2008)

General Chair, ICASSP, Taipei (2009)

ISCA (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Member of the Board (2001-2009)

Fellow Selection Committee Member (2011-13), Chair (2012)

Distinguished Lecturer Selection Committee Member (2013-15)

張宏鈞 Guest Editor, AP-RASC’13 (2013 Asia-Pacific Radio Science Conference)

Special Section

in (the SCI journal) Radio Science, published in 2014.

Chair,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2013 Asia-Pacific Radio Science

Conference Conference

(AP-RASC’13), Taipei, Taiwan, September 3–7, 2013.

General Chair, OSA Topical Meeting on Integrated Photonics Research,

Silicon and Nano Photonics

(IPR 2013), Puerto Rico, July 14–17, 2013.

Program Chair, OSA Topical Meeting on Integrated Photonics Research,

Silicon and Nano Photonics

(IPR 2012), Colorado Springs,Colorado, U.S.A., June 17–21, 2012.

Chair,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Optics & Photonics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2

(OPTIC 2012), Taipei, Taiwan, December 6–8, 2012.

IEICE (Japan) Overseas Area Representative in Taipei (Representative of

IEICE Taipei Section), 2002-2007.

郭斯彥 Ed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2004 -

2008

Guest Editor,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JSAC),

special issue on P2P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05 - 2006

Guest Editor, IEE Proceedings-Communications, Special Issue o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 Cross-Layer Communication, 2005 - 2006

Guest Editor,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JSAC),

special issue on Wireless Overlay Networks Based on Mobile IPv6, 2004 -

2005

Guest Edit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pecial issue on IPv6: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2004 - 2005

Guest Editor, ACM/Baltzer Journal of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MONET), special issue on Mobile Networking through IPv6, 2002

Editor,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 2005 -

present

Editor,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CI), 2000 - present

Editor,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 2000 - present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Networks, 2006 - present

Editor, Internet of Things, 2010 - present

70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ND SOCIETIES:

General Co-Chair, 2015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PRDC-2015)

Member, IFIP Working Group 10.4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and Fault

Tolerance, 2011-present

Member, IEEE Computer Society Fellows Committee, 2007, 2008,2009

Member, IEEE Reliability Society Fellows Committee, 2009, 2010

Member, Steering Committee, IEE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Fault Tolerant

Computing, 2005 – present

Chair, Steering Committee,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PRDC), 2001 – present

Keynote Speech, 2008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Reliability and Maintenance Modeling (APARM2008)

Keynote Speech, 2004 IEEE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PRDC2004)

Vice Chair candidate, IEE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Fault-Tolerant

Computing.

General Co-Chair, 2005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PRDC-2005)

Program Chair,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Networks

Member, Steering Committee,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PRDC), 1999 - present

Member,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IT (ICQRIT 2003)

Program Chair,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2002 International

Computer Symposium, Workshop on Computer Systems

Program Vice Chair,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ICDCS-2000)

Program Chair,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1997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ault-Tolerant Systems(PRFTS-97)

Chair, IEEE Taipei Section, 2011–2012

交換學生

本校近年來積極鼓勵同學以交換學生之身份出國進修,同時也有許多國外交

換學生來系上修業。表 5.11 是近年本系出國及來訪的交換學生統計。

表 5.11 電機系 100-104 學年度交換學生人次

出 國 交 換 生

學年度 100 101 102 103 104

人次 17 10 16 11 13

來 訪 交 換 生

學年度 100 101 102 103 104

人次 23 18 17 18 17

71

5.6 引領台灣科技篇

中文電腦(世界第一台點陣式中文印字機)

提到電機系之貢獻,不可不提中文電腦的研究。西元 1971 年冬,國科會為推

展電腦科技的研究,邀請了數位留美專家返國策畫。當時在國科會兼職的本系馬

志欽教授,策動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作中文處理」。因為

在此之前,計算機是完全沒有能力處理中文的。這項計畫在當時由臺大、交大、

清華、成大、中央研究院五單位合作,共進行了五年,曾任召集人的有劉兆寧、

張系國、朱耀漢、江德曜等諸位先生。1972 年,馬教授出任本系系主任時,進一

步在本系內全力推展了三項應用研究:

1. 大學聯招用中文電腦放榜。

2. 與台北巿自來水廠台作研製「中文水費費單」。

3. 與美國王安公司簽約,研製第一部點陣式漢字印字裝置。

此三項研究是由本系教授江德曜主持,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奠定了今日中文

電腦使用普及化的基石。

金聲系列(國語語音處理技術體系)

於 1983 年左右,中文電腦的研究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中文輸入卻不十分

普及,因此李琳山教授開啟了以語音輸入中文的想法,並由語音合成入門,於 1984

年完成第一台中文的「文句翻語音系統」,也就是全球第一台能說任意文句國語的

中文電腦;之後於 1986 年再完成第二台效果更佳的系統,並在 1987 年的全國計

算機會議中讓兩台系統表演相聲,創造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少見紀錄。同

時,於 1991 完成的「金聲一號」,首度讓世人看見可以用國語語音輸入中文字;

1993 年完成「金聲二號」,1995 年完成「金聲三號」,並在隨後數年間完成其諸多

新版本,皆為當時全世界最領先的技術,此「金聲系列」國語語音處理技術體系

是海峽兩岸及全球語音學界公認的中文語音研究少數最重要的重鎮之一。

悠遊卡安全性分析

近年來,台北捷運的悠遊卡,已經成長為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電子支付工具,

具有作為貨幣的角色,因此所使用的技術,必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變造的成

本,不能低於印製偽鈔的成本。鄭振牟教授曾對悠遊卡的安全性,進行深入的研

究,並且提出許多安全上的考量,促使當局及早因應並修止相關設計,對穩定台

灣金融秩序、防堵變造電子貨幣有著正面的貢獻。

72

台灣電離層觀測之先河

50 年代初期,當時越洋長距離通訊需仰賴電離層,因此電離層研究成為顯

學。電波組教授在今舊機械館旁草地上架設大型天線,利用電離層進行短波傳播

的實際量測,並進行測試台灣地區電離層電子密度與閃爍之跨國研究計畫,為臺

灣的國際研究合作建立典範,馮簡及黃鐘洺教授也分別因此獲得第三屆( 1959 年)

及第十五屆( 1971 年)教育部學術獎之肯定。

全球變分電磁學之先驅

將 Maxwell 方程式結合土木機械等領域使用的有限元素法,所提出的變分電

磁理論、變分互作用理論、以及部分變分原理,並應用於求解電磁波傳播、散射、

及輻射等各式問題,深受國際矚目,陳俊雄教授成功激勵團隊深耕此一領域,在

全球電磁模擬技術發展上立下里程碑,獲得第二十五屆( 1981 年)教育部學術獎與

第二屆(1998 年)教育部國家講座之殊榮。

天線與毫米波電路之先鋒

利用嚴謹的電磁理論,結合動差法及矩陣束法,成功針對矩形波導窄邊開槽

天線與共面波導饋入式平面天線與陣列進行理論設計,深具學理創新。結合臺灣

半導體工業優勢,開發包含矽基低雜訊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開關等毫米波積體

電路,開全球風氣之先,獲得高度成功,而王暉教授也因毫米波積體電路之優異

成果,獲得第五十一屆( 2007 年)教育部學術獎,與第十四屆(2010 年)及第十七屆

(2013 年)二度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之肯定。

高速高頻系統整合構裝與電磁相容之先端

建立三維複雜構裝結構完整分析工具、研究模型化及設計技術、探討多層結

構開槽的電源完整性、及發展多種方法論探討構裝結構設計最佳化等,是國際電

子構裝界電性之先端研究。以具縮小化、寬頻及低成本的電磁能隙結構抑制高速

數位差動信號之共模雜訊的技術,對未來高速數位電路構裝設計技術之提升甚具

助益。吳瑞北教授應用電磁理論,有效協助台灣半導體工業持續精進領先全球,

獲第五十七屆( 2013 年)教育部學術獎。

「射極邊緣減薄」之設計成為高速異質接面電晶體之世界標準

1983 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嗣涔教授了解到美國 IBM 公司在研究運用砷化

鋁鎵(AlGaAs)異質接面雙極電晶體(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HBT)到電

73

路上時,碰到一個難解的問題,也就是 HBT 與一般傳統雙極電體不一樣,會產

生 0.5 伏以上的高補償電壓,用到傳統電路會造成匹配的問題。至於產生高補償

電壓的原因當然與射基極為異質接面有關,但詳細的機制並不清楚。當時世界

上研究異質接面雙極電晶體的人並不多,而李嗣涔教授意識到這是有關半導體

元件物理的一個大問題,於是與當年的博士班研究生林浩雄講師開始深入的研

究。一方面研究電流傳導機制,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電晶體的電流增益。1985

年兩人提出「射極邊緣減薄」以夾止表面復合電流的方法,並創造出了世界記

錄的電流增益。同時利用電流平衡觀念來重新推導電晶體理論,結果發現高補

償電壓的產生主要是由於電晶體的射基極及基集極面積不對稱之緣故,並非過

去所認為的主要是異質接面存在之緣故。

自 1987 年以後,李嗣涔教授開始用新發展的理論來模擬異質接面雙極電晶

體的電流電壓特性,並嘗試找出「射極邊緣減薄」之設計到底在那種電晶體結

構才會有效。同時由於學校的支持,添購了分子束磊晶儀器,也是應用「射極

邊緣減薄」的設計就創造了分子束磊晶 HBT 的電流增益的世界記錄。到 1989

年以後,由於無線通訊領域的興起,必須使用到異質接面雙極電晶體作為放大

器,因此世界上研究此主題的實驗室開始增多。不論美國、日本或歐洲的大公

司或學校到目前為止大家都使用「射極邊緣減薄」的設計,並發現此結構還可

以降低電晶體之f

1雜訊,效果極為宏大。目前在手機等行動通訊系統中,這個

結構已被世界所有研究機構及公司所採納成為標準異質接面雙極電晶體結構,

其貢獻廣受肯定。

「7-5 nm 半導體技術節點研究」:台積電-臺大聯合研發中心

展望未來,小於 10 奈米的下一世代半導體技術,因尺寸接近數個原子大小

而極端困難,亟需凝聚學研產的研發力量,一同努力克服突破摩爾定律(More

Moore)技術上的困境,因此台積電公司與臺灣大學於 2013 年共同成立聯合研

發中心,結合臺灣大學最頂尖的研究人才及豐碩的研究成果,整合過往微影技

術、製程整合技術、材料成長、及半導體元件模擬與模型建置之相關研究成果,

並結合台積電在半導體領域原本之 know-how 及相關製程資料,共同研發適用於

7 ~ 5 奈米世代之下一世代微影技術、新穎半導體材料科學、新式結構(如環繞

式閘極型態)之電晶體及相關電路設計技術,並透過每年至少十五件專利的開

發申請,逐步建立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的專利保護傘,也替臺灣未來半導體科技

的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

此中心主任為李嗣涔教授,副主任為台積電潘正聖技術處長,營運長為劉

致為教授,共有四個主要分項計畫。分項一主持人為胡振國教授,負責元件製

74

程整合:靜電控制、微縮效應、元件性能;分項二主持人為洪銘輝教授,負責

元件製程整合:終極互補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的科學與科技研究;分項三主持人

為林浩雄教授,負責製程模組技術:分子束磊晶及原子層沉積技術製備新穎奈

米材料;分項四主持人為劉致為教授,負責奈米計算電子學及驗證:載子傳輸

的重要散射機制之遷移率研究和計算。中心之目標為:業界出題目,學界找答

案的雙贏目標。藉由凝聚創意與資源,產學緊密接軌分享 know-how,激盪出尖

端技術,提昇臺大在半導體領域的學術地位,鞏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國際競爭

力。

多媒體晶片設計

本系在多媒體系統晶片設計成果豐碩,包含多種視訊的壓縮及解壓縮晶片,

在晶片設計領域的旗艦會議 ISSCC 發表創新的各種多媒體系統晶片。在 2015 年

發表五個視角的光場視訊輸入取得場景高解析深度資訊的運算晶片,可有效減少

視線遮蔽使深度判別更精準,較已有技術省電,更適合行動裝置應用。另有關鍵

技術移轉,深具產業影響力。

生醫系統晶片設計

該組團隊在生醫系統晶片設計成果卓越,接連在晶片設計領域的旗艦會議

ISSCC ( 2006 年、2009 年、2010 年、2014 年、2015 年)發表創新的各種生醫系統

晶片。2006 年發表 CMOS 蛋白質檢測 SOC,可以做早期疾病偵測;2009 年發表

智慧 CMOS 釋藥晶片,於接收無線命令後,可啟動電流而燒破薄膜,進而將藥物

釋放出來;2010 年發表 CMOS 止痛晶片,疼痛患者可用植入體內的晶片所產生

的電訊號來刺激神經以止痛;2014 年發表應用於體內巡航之晶片;2015 年發表呼

出氣體感測,早期肺部功能檢測;2015 年也發表可分離血漿與血球的蛋白質感測

晶片。

捷運線自動列車調控系統

捷運系統是都會區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影響系統運能與服務品質的因數很

多,主要包括所行車監控技術、班距、旅運時間、準點率、在環境擾動下之穩定

性等,而且這些參數彼此間又相互牽連影響;自動列車調控系統為自動化行車監

控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在改善營運服務品質和系統運能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採用近似動態規畫法搭配類神經網路設計自動列車調控系統,使捷運系統

在擾動的環境之下能自動維持良好的系統運能和服務品質,並且通過南港線台北

捷運站的旅客流量驗證。

75

上肢復健機器人

控制組研究團隊致力於開發醫療復健及照護用之輔具及其相關軟硬體系統設

計與應用,所開發之上肢復健機器人可配合治療師進行個人化的復健療程規劃與

復健動作的執行。原理藉由帶動病患的肩、肘等上肢關節,偵測於復健過程中病

患的生理訊號,並搭配人機互動遊戲介面,讓病患在訓練過程中可以獲得鼓勵、

增加信心,也可以藉由復健機器人即時的生理資訊擷取及互動遊戲所獲得的分數

加以量化分析治療之成效,有利於治療師長期觀察病患恢復的情形及日後追蹤診

斷的依據,並可搭配病患復原的情況即時調整治療的方式。目前研究成果已取得

中華民國多個發明專利,並通過臺大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臨床試驗及衛生署臨床

試驗許可,而所開發之上肢復健機器人現於臺大醫院復健部,且已被實際應用於

中風患者之相關臨床試驗。

原子力顯微鏡系統

由於近年來國內半導體技術和生物科技不斷進步之下,使得物件尺寸已逐漸

縮小至奈米等級,故奈米尺度的量測能力也日趨重要。而原子力顯微鏡具備奈米

等級之檢測能力,且適用於各種環境中,如真空、氣態、液態等,目前已被廣泛

應用於生物科技及醫學檢測、半導體晶片線上良率檢測等。因此控制組研究團隊

目前專注於奈米尺度儀器之研究,並成功開發出多套原子力顯微鏡系統,藉由採

用進階的控制技術來提升系統量測速度與精確度,所開發之研究成果已申請多個

中華民國專利,後續將授權所開發之技術於國內相關科技產業,對現今國家半導

體、生物科技及醫學檢測等領域提升,皆有具體的貢獻與助益。

高速次微米三維斷層掃描儀

隨著國內人口逐漸老化,醫療支出逐年攀升,如何藉由早期診斷以降低醫療

成本並幫助病人早日康復益形重要。以惡性腫瘤之檢測為例,現有之檢測技術須

待腫瘤成長至約毫米等級才有機會加以診出。黃升龍教授的研究團隊創新研發之

「高速次微三維斷層掃描儀」,可做單細胞(約 0.01 毫米)之各式定量分析,以非

侵入之方式,光照透析皮膚表皮層,可直接快速的觀察組織結構及血球細胞之活

體動態影像;進而取代實體切片,對各式疾病/癌症達成更精準之早期診斷。此

項成果之核心技術為高亮度之晶體光纖光源,可產生由可見光至近紅外光之寬頻

輸出,適用於人體不同部位,做高速與高解析之組織結構暨微血管內血流之動態

分析。本項創新突破為臺大電資學院與臺大醫院之跨領域合作成果,由黃升龍教

授與臺大醫院許多教授醫師組成團隊,獲得國家多項支持,包括科技部「台灣學

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中央研究院王佑曾院士推動)之補助及經濟部「學界科

專計畫」的接續支持,而得以將此台灣所原創之技術實現在醫療產業之應用。在

76

臺大副校長陳良基促成下,由臺大甫畢業之博士生、臺大校友等共同募資成立新

創公司,並以 2975 萬取得本校之專屬專利授權,為該組近年規模最大之技轉案

實例。

積體電路實體設計

本系團隊在積體電路實體設計領域研究成果卓著,在歷年 DAC 與 ICCAD 論

文發表數領先全球,並獲多次最佳論文獎提名。張耀文教授因而於 2013 年榮獲

DAC5 十周年四項研究貢獻與記錄創造獎。此外臺大團隊在國際實體設計自動化

競賽上亦獲獎頻繁,數度獲 EE Times 報導,如擺置工具 NTUplace 的開發領先全

球。另有關鍵技術移轉,深具產業影響力。

邏輯合成

本系團隊將 William Craig 於 1957 年的邏輯內插理論(Craig's Interpolation

Theorem)運用在合成領域,大幅提升邏輯合成計算之可延展性(scalability) 。成果

發表於 2007 年 ICCAD 並獲最佳論文提名。相關技術已成為 UC Berkeley 邏輯合

成與驗證系統 ABC 的一部分,運用於業界電路最佳化。

量詞布林公式

量詞布林公式(Quantified Boolean Formula, QBF)的求解為在計算機科學領域

中 PSPACE-complete 問題的典型代表。該組團隊建立 QBF 認證(certification) 的

統一理論,使 QBF 的模型(model)和反模型(countermodel)得以被萃取運用在合成、

驗證、人工智慧等問題,帶動 QBF 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 2011 年驗證領域頂

尖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Verification, CAV),並獲選為該

年度最佳論文之一。

高階超音波影像

台灣在高階醫材領域能自主研發的產品十分有限,產業模式也以代工為主。

臺大電機系及生醫電資所特聘教授李百祺帶領團隊研發「高頻彩色超音波顯微影

像」與「新世代診斷超音波陣列影像」等技術,結合學術界的先進研發能量,並

成功移轉產業界,完成商品化,產品行銷全世界,不僅建立高階精密生醫設備的

自主研發能力,並為協助國內產業轉型貢獻心力。相關技術在生醫領域的應用極

廣,從臨床前的動物模型顯微成像,到臨床疾病的高階診斷功能,皆有涵蓋。許

多成果不僅為國內首創建立的技術能量,藉此強化產業競爭力,相關技術與商業

模式在全世界亦居於領先地位,全方位的彰顯出產學合作價值創新創造的意義。

77

5.7 社會服務篇

消除數位落差的先驅 – 開辦國內第一個計算機訓練班,五十年來訓練學生無數

電機系的另一大貢獻是對外開設電子計算機講習班。第一期始於 1964 年,由

當時系主任許照教授發起創辦。它提供了下列好處:對想進入電子計算機或電腦

行業工作的人提供了一個進修學習以及實際與電腦接觸的機會。對現職工作人員

提供使用電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概念與訓練。當時臺大沒有資訊系,因而對非

理工學生提供了接觸、學習、使用電腦的機會,許多非電機系學生留學時憑電子

計算機講習班學到的知識經驗在國外改行讀資訊科學或用做打工賺取生活費、學

費的工具。此外對電機系也提供了額外的收入,在經費極有限的情況下,對電機

系的擴充有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由於訓練班中提供了一流的設備,超高水準的師資,象徵最高榮譽的結業證

書,並且招收對象不限(只要真的想學好電腦就可以報名參加這個班),因而提高

了社會大眾對學電腦的興趣,使得很多人來報名上課;五十多年來,來這個班上

過課的人已經超過數萬人。電子計算機訓練班充分將電腦的使用者推廣至社會大

眾,居功厥偉,也可說是消除資訊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落實全民終生學習理

念的先驅。

負責大專聯招電腦閱卷及分發凡十年,順利建立起大學聯招作業的公信力

1973 至 1982 年間,每年暑假 6 月中旬開始,電機一館通往四樓的樓梯就被

封鎖起來,並有警察二十四小時站崗,所有人員都需憑證照出入,原來是因為電

算中心接受教育部及大專聯合招生委員會委託,負責進行電子計算機作業。這時

電算中心與電機系相關人員就開始忙碌起來:從考生基本資料之建檔開始,志願

卡登錄,7 月 1 日、2 日考試後之考生成績登錄(分答案卡讀入及申論題之成績登

錄),這樣一忙下來已是 7 月中。待電腦將考生成績按甲乙丙丁四組分別排序後,

即與考生志願檔比對,進行分發作業,然後開始將可能上榜的考生資料抽出來整

理成冊。待聯招會開會決定錄取人數後,即進行中文榜單印製。7 月下旬左右放

榜後,還要等待處理成績複查之個案全部結束後,將志願卡、答案卡、考卷、各

種報表等不用之資料打包,送到負責之大專院校保管,才算大功告成,此時已是

8 月中旬了。

在這十年中,電機系及電算中心經由參與聯招會之電子計算機作業,而訓練

了不少傑出的程式設計人員。除了利用 CDC3150 大型主機(及後來的 UNIVAC

1100E) 作主要的成績計算、併檔、排序外,尚需用及中、小型電腦讀卡片,將資

料寫入磁帶機。中、小型電腦如 PDP-11、Interdata 到 VAX 11/780,其讀卡程式需

78

要用組合語言撰寫,而放榜部分,亦須依靠電機系中文電腦實驗室之設備及經驗

才能完成中文榜單之製作,這些龐雜的實務性工作,使工作同仁獲得寶貴的大型

軟體系統開發經驗。此外,由於許多電機系同仁的付出,亦為電算中心及系方爭

取到一些經費,添購貴重的大型及中小型電腦設備,如 CDC3150 、

UNIVAC1100E、Interdata、VAX11/780 等,讓本系師生可以有個良好的計算機使

用環境,對本系教學研究績效之提昇,著有功效。

1983 年以後,因大學聯招電腦化作業程序已十分成熟,且其他院校亦逐漸具

有承辦電腦化作業之能力,故電機系得以順利地把相關經驗轉移出去,完成其階

段性任務。考究多年來大專聯招得以在社會大眾心中建立起無可挑戰的公信力,

電機系在電腦化作業初期即承辦此一作業達十年,一手建立起相關的作業流程,

並且每次都能順利圓滿地完成任務,實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

服務學習課 – 啟發學生關懷社會之心與培養公共參與能力

為落實本校「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之校訓,本校自 95 年 6 月 2 日教務會議

修訂通過「國立臺灣大學服務學習課程施行辦法」,並於 95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

實施。課程內容不但豐富、活潑、多元化,同時注入知識承載,啟發學生愛護學

校及關懷社會之心,養成關懷社會的情操,培養學生服務社會與公共參與能力。

同時經由培訓 TA,落實服務學習核心價值反思內化,以培養學生高尚品德,優秀

人才所需的氣度與包容心、建立全人教育。

本課程為大一到大三,每學年一學期必修零學分。「服務學習一」:大一學生

以「愛校活動」為主軸,課程內容是維護學系及學生所使用公共空間的環境清潔

與美觀,強化學生對臺大的認識,並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及愛校的精神。「服務學習

二」:大二學生以校內外非專業性服務為主,可與校內外志工團體結合辦理,各學

系、社團或行政單位都可以開課。「服務學習三」係以與學系性質有關之專業性服

務,或學生社團之校外服務。

本系服務學習課均依導生班修習,102 學年起,由一名課程幹事協助統籌規

劃,每一班均有由研究生擔任兼任助教,協助授課老師規畫與督導。95 學年至 103

學年本系各年級服務課內容大致而言,大一為館社空間清潔維護,大二以校內外

各類志工服務為主,大三提供的專業性服務,包括前往高中宣導或協助本校杜鵑

花節,提供高中生電機領域的科系介紹等。95-103 學年度學期學生校內外服務學

習內容包括本系館舍打掃、高中宣傳、杜鵑花節、國小國中高中課業輔導、老人

孩童等社福機構志工、登山淨灘等環保活動、各類博物館社教機構志工、網路教

育平台志工等。其中李建模教授帶領下的原住民兒童新武營,透過長期持續對部

落的關懷及服務與部落建立信任關係,與村民互動密切並深入了解原住民部落生

79

態及文化。透過網路與部落學童保持聯絡關注學童們的成長,適時給予適當的幫

助,同時開拓大學生的視野及生活體驗。同時與多單位跨校合作,進行城鄉交流,

與臺大圖書館合作舉行贈書到部落的活動,並獲得臺大圖書館、新北市政府、行

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等多方報導,本課程曾榮獲本校服務學習 SUPER 課程獎學系

組第三名。

5.8 學術行政篇

系務諮議會之設立開創校園民主之先河

1971 年馬志欽教授出任本系第五屆系主任,由本校畢業生出任系所主任,馬

先生可能是本校第一位。馬先生接系務後當時即以教授治校的民主方式,正式成

立「系務諮議會」,決定包括禮聘教授在內的重大系務發展方針。同年,新接任工

學院的虞兆中院長也欣然贊同,而成立了「工學院院務諮議會」,也開啟了工學院

各系所的民主時代。

在此一諮議會中,由電機系各組輪流選派一人代表該組參與系務諮詢運作,

是主任的最主要幕僚詢諮單位,因此各教師得以輪流為系服務,而非輪值時間,

則得以更專心致力教學研究。此一制度以迄於今仍正常運作,是本系自主任以下

推動系務運作的最重要層級,也是本系得以良好發展的一個重要制度設計。1990

年以降,校園民主的呼聲甚囂塵上,甚或有識之士深以矯枉過正為慮,惟電機系

因已有此良好傳統,允執厥中,能保持在和調的氣氛中推動系務,實其來有自。

產學合作育成創業的先河 –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之設立

本系馬志欽教授任第五任系主任期間,有鑒於工程科系的學術研究應以產業

發展密切合作,乃積極推動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的成立。於 1975 年 3 月 22 日,

由當時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楊繼曾董事長和臺灣大學閻振興校長代表雙方為合設

該中心簽訂合約,並由馬志欽教授擔任第一任主任。中心成立初期,研究工作以

配合工業界的需求為主,並設立評議委員會,評議中心的發展方針和各項研究計

畫。

馬教授主事期間積極籌建大樓,由當時工學院虞兆中院長擔任召集人,基金

會捐資興建,十二個月內竣工,於 1977 年落成啟用。其後,歷經多任主任的努力

經營,中心穩定成長,除持續秉持工業研究初衷,致力於工程技術研發工作外,

並擔任本校工學院與產、官、研各界之橋樑,引進各種服務項目,如辦理各種委

託研究、推廣教育訓練、工程類檢測服務等。九十年代起並努力拓展其他相關業

務,如創新育成中心、國際會議服務及產學合作相關服務等。

80

2001 年起並擴大原創新育成中心規模,成立臺大育成中心,初期募資已達二

億五千萬元,此一中心的成立,未來勢將更有效具體地把臺大師生研究心血的結

晶,轉移落實於實際產業的應用,為社會民眾謀求更大福址。而本系能體察此一

時代脈動,推動工業研究中心的成立,並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產學合作模式建立一

個典範,實有其重大的貢獻。

首創之論文計點制落實國內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

1980 年代,國內的工業實力逐漸起飛,進入研究所就讀碩士甚至博士的學生

漸多。可是由於國內教師薪水微薄,本系員額十分有限,又適逢中美斷交之後,

師資網羅不易,偶有客座教授,期滿時亦多選擇離開,在職新任講師,不少轉向

業界發展,甚至受政府補助出國獲得學位,服務期滿即離開學界亦大有人在。由

於缺乏新血的挹注,使得國內高等教學研究風氣不盛,研究水準與先進各國有相

當大的差距。一些有心人士逐漸體會到,學術的發展,單靠客座教師蜻蜓點水式

的指點,或是少數幾位菁英孤軍作戰是不夠的。唯有訂出明確的目標,要求師生

共同致力於研究水準的國際化,才能全面提升研究風氣,只有當本土任教者也有

能力自行培養出具國際水準的優秀研究人才來,國內的學術才能算是真正生根。

這個本土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的努力,可說是由 1982 年起臺大電機系

首先實行博士論文發表制度開始(1984 年系務會議正式通過)。時陳俊雄教授任系

主任,責成當時甫回國任教的張進福、李琳山教授,訂立博士班計點辦法,要求

博士班學生必須要有國際一流期刊論文發表才能畢業。此一博士論文計點制度,

實施初期,國內研究層次仍遠遜國際水準。以臺大電機系而言,不用說學生,連

教師發表國際論文都十分困難。當時全系雖有四十餘位教師,一年能發表在國際

一流期刊者總計不到五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師從未有國際期刊論文發表,又

如何能要求學生做到呢?因此為使本制度成功,首要之務便是人才,時由系主任

責成教師主動出擊,遊說大學部最優秀人才留在系內攻讀博士。其次目標明確,

規定所有博士班學生,必須有論文獲准刊登在國際第一流學術期刊上才能畢業。

最後則聘首批的幾位學生以系上教職,使其無後顧之憂。在此情形下,這些學生

絕大多數後來均能發揮潛能,順利畢業,部份甚而留在系上服務迄今,都有很優

異的表現,其間部份也經由國科會補助出國充電,都能如期返回原服務岡位。一

方面,在國內為此論文計點制度確實可行,樹立起典範。另方面,也為本士學術

的全面生根,寫下了重要里程碑。

計點制度的進一步發揚光大,應歸諸國科會 1986 年起增設傑出研究獎制度的

推波助瀾。時劉兆玄先生任國科會副主委,在主任委員陳履安先生的充分支持下,

倡議行之多年的「研究補助費」制度,應打破平頭式獎助的作法,改就每年全國

教師及研究人員所提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比,視優良程度給予不同額獎金。對從

81

事學術研究而發表高水準論文者,有極大的名譽與實質鼓勵。臺大電機系由於早

已實施論文計點制度,在國科會的獎勵制度評審下成績極為突出,影響所及,學

術國際水準化的努力風起雲湧,從臺大電機系而蔓延到全國各電機相關系所,以

迄於其他工程相關系所,甚至是自然、生命、與人文科學各領域,目前仍方興未

艾,可說是台灣本土學術發展史上的一大重大革命。

結合電機相關單位改制設學院,積極促進電機資訊領域的蓬勃發展

進入 1990 年代,有鑒於電機資訊領域的進展,已快速發展成為台灣最主要的

經濟命脈,其規模與重要性也寖寖有凌駕工學院之趨勢。於 1991 年李嗣涔教授任

系主任時,即經系務會議通過委由許博文副主任規畫推動,開國內各大學風氣之

先,提議結合電機相關單位改制為學院。此一提案經過多方溝通,於 1992 年 6

月正式通過工學院院務會議,此後學院的設立歷經層層行政程序,經行政會議、

教務會議,終得於 1996 年 84 學年度第二學期排上校務會議,經兩次會議激烈討

論,最後並罕見地動用無記名書面表決通過,也從此建立臺灣大學學院成立時以

表決為之的慣例。

本系推動成立電機學院,並通過工學院院務會議之始,立即震動國內各主要

國立大學相關系所,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即紛紛規

畫並成立電機資訊學院,其中尤以交通大學的動作最快,甚至比本校更早兩年通

過校務會議,成為國內第一個正式成立電資學院的學校。而在本校電機學院正式

成立三年後,設院提議之初未能獲得一致共識的資訊工程學系,也通過其系務會

議及工學院院務會議,在 2000 年正式加入。本學院也因此改名為電機資訊學院,

正式完成了學院的整合架構。

本系開風氣之先改制設電機資訊學院,以及其後國內各大學的相繼跟進,代

表電機資訊在科技領域中已逐漸佔有主導性地位,也代表各學校積極投入電機資

訊領域研究的決心,未來勢必對台灣的科技發展版圖有長遠的影響。

82

六、大事記

1943 年 5 月 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成立,設有電氣工學科。

1945 年 11 月 光復後,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

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

1946 年 8 月 第一任系主任:曾啟新教授。

第一屆大學部學生招收 30 名,入學後分電訊及電力兩個教學

組。電訊組 5 名,電力組 25 名。

1947 年 8 月 研究所碩士班成立。

1949 年 8 月 第二任系主任:李舉賢教授。

1954 年 8 月 第三任系主任:盛慶琜教授。

1955 年 8 月 大學部招生增為兩班,本地生及僑生各一班。

1963 年 8 月 第四任系主任:許照教授。

大學部分科學組和工程組兩個教學分組。

1964 年 8 月 研究所碩士班開始招生。

電子計算機訓練班成立招生,為國內第一個推廣教育班次。

1968 年 1 月 電機一館動土興建,部份經費由許照主任募款籌建,為本校第

一棟具有中央空調的大樓。

1968 年 8 月 研究所博士班成立並招生。

1969 年 6 月 電機一館落成啟用。

1969 年 8 月 大學部招生增為三班,分科學、工程、計算機三組教學。

1972 年 8 月 第五任系主任:馬志欽教授。

大學部取消科學組,改分工程及計算機兩組教學,招生名額仍

為三班。

1973 年 5 月 馬志欽主任商請郭德盛教授及李學養教授規劃設立資訊工程

學系。

1975 年 8 月 第六任系主任:郭德盛教授。

馬志欽教授出任第一任慶齡工業中心主任,該中心由馬教授推

動成立,經費來源為慶齡工業基金會。

1976 年 5 月 電機二館規劃提出。

1976 年 8 月 研究所七個教學分組,對外以甲、乙、丙、丁四組招生。甲組:

電子電路、固態電子 ; 乙組:電波、通訊與信號處理 ; 丙組:

自動控制、電力工程 ; 丁組:計算機科學。

1977 年 8 月 大學部取消教學分組,招生名額仍為三班。

資訊工程學系成立,李學養教授出任第一任系主任。

1981 年 8 月 電機二館一期建築費列入本校 71 學年度概算。

第七任系主任:于惠中教授。

1982 年 8 月 研究所增設電腦輔助設計 (CAD) 組,對外仍以甲、乙、丙、

丁四組招生。

1983 年 8 月 第八任系主任:陳俊雄教授。

電機二館一期工程動土興建。

1985 年 8 月 第九任系主任:張進福教授。

83

1985 年 3 月 電機二館東半部完工,建築費約 3700 萬元。

1986 年 1 月 電機二館東半部正式啟用。

1986 年 8 月 郭德盛教授出任本校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1987 年 8 月 第十任系主任 : 吳靜雄教授。

研究所增設光電組,分九組招生。

1987 年 12 月 電機二館二期提出規劃。

1989 年 7 月 電機二館二期建築費列入 本校 79 年度預算。

1989 年 8 月 第十一任系主任:李嗣涔教授。

副主任:張宏鈞教授。

研究所增設醫工組,分十組招生。

1990 年 9 月 電機二館二期工程動土興建。

1991 年 8 月 副主任:許博文教授。

1992 年 3 月 工學院電信研究中心成立,吳靜雄教授出任第一任主任。

1992 年 4 月 系務會議通過結合工學院相關系所設立「電機學院」。

1992 年 6 月 工學院院務會議通過設立「電機學院」。

1992 年 8 月 第十二任系主任:許博文教授。

副主任:許源浴教授。

陳俊雄教授出任本校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成立並招生,本所光電組碩士班轉由

光電所招生。

張宏鈞教授出任第一任光電所所長。

1993 年 6 月 電機二館西半部完工。建築費約一億元。

1993 年 8 月 電機二館西半部落成啟用。

郭德盛教授出任本校教務長。

1994 年 2 月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獲教育部同意設立。

1994 年 8 月 副主任:李學智教授。

1995 年 8 月 第十三任系主任:貝蘇章教授。

副主任:吳瑞北教授。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成立並招生,本所光電組博士班轉由

光電所招生。

大學部開辦大學部推薦甄選入學招生。

1996 年 6 月 校務會議通過設立「電機學院」。

1996 年 8 月 李嗣涔教授出任本校教務長。

1997 年 2 月 副主任:胡振國教授。

1997 年 8 月 電機學院成立,許博文教授擔任第一任院長,電機工程學系由

工學院改隸電機學院。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碩、博士班成立,分電波、通訊、及信號處

理三組開始招生。本所電波組及通訊與信號處理組兩組碩、博

士班轉由電信所招生。

李學智教授出任第一任電信所所長。

1998 年 1 月 電腦輔助設計 (CAD) 組改名為超大型積體電路 / 電腦輔助

設計 (VLSI/CAD) 組。

1998 年 8 月 第十四任系主任:王維新教授。

84

副主任:陳良基教授。

規劃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1999 年 4 月 本系設立「傑出系友」獎牌,由校長頒贈給洪敏弘、曹興誠、

林百里三位系友,並由林百里系友演講。

接受 Intel 捐贈,設立「網路多媒體實驗室」。

1999 年 8 月 吳靜雄教授出任本校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9 年 9 月 本系請校長頒發「傑出系友」獎牌予施敏院士。

2000 年 5 月 工學院圖書分館於 1998 年 11 月遷入新總圖書館,所遺空間

改建完成,至此電機二館由電機學院各單位使用,由本系管理。

2000 年 8 月 「電機學院」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原「電機學院」各系

所合組「電機學群」。

副主任:顏嗣鈞教授。

電子電路組和 VLSI/CAD 組合併成積體電路與系統組

(ICS) 。

2001 年 1 月 聯發科技及 1971 級系友蔡明介先生捐贈新台幣一億元成立臺

大-聯發科技無線研究實驗室。

2001 年 5 月 配合院校全面編撰系史。

2001 年 8 月 第十五任系主任:郭斯彥教授。

副主任:林浩雄教授。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博士班成立,陳良基教授出任第一任電

子所所長。

2001 年 9 月 「臺大電機之友」創刊號發行 。

2002 年 3 月 91 學年度配合「國家矽導計畫」及「專案擴增大學資訊、電子、

電機、光電與電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額培育計畫」,本系獲撥

師資員額。經由該二計畫逐年之執行,使本系專任師資從七十

多名擴增至一百二十多名。

2002 年 8 月 吳靜雄教授出任本校副校長。

李琳山教授出任本校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賴飛羆教授出任本校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主任。

2002 年 11 月 1970 級系友廣達電腦林百里董事長捐贈之「博理館」,於本校

五十七週年校慶餐會中完成簽約儀式,並於隔年 1 月舉行開工

典禮。

2003 年 6 月 電機學群首次自辦畢業典禮,於本系舉行。

2003 年 8 月 貝蘇章教授出任本校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2003 年 12 月 固態電子組改名為奈米電子組。

2004 年 6 月 博理館落成典禮。

2004 年 8 月 第十六任系主任:吳瑞北教授。

副主任:鍾孝文教授。

本系增設電子設計自動化組(EDA 組)。

2004 年 9 月 1974 級系友明基暨友達集團李焜耀董事長捐贈之「明達館」舉

行簽約儀式。隔年 5 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

2005 年 2 月 「電機電信電子產業研發碩士專班」成立並招生

2005 年 6 月 李嗣涔教授出任本校校長。

85

2005 年 8 月 副主任:陳永耀教授。

傅立成教授出任本校主任秘書。

2005 年 9 月 臺大-台積電簽署合作協議,進行專題合作研究計畫、提昇大學

部半導體教學實驗、並推動半導體製程及製程整合專案課程,

本系成立計畫推動辦公室負責相關事宜。

2006 年 5 月 開辦準新鮮人活動,邀請大學甄選及申請入學正取生來系參

與。

2006 年 8 月 副主任:陳永耀教授、呂學士教授。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成立,李百祺教授出任第一任

生醫電子與資訊學所所長。

電力工程組改名為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組。

2006 年 11 月 1957 級系友施敏院士、1970 級系友廣達林百里董事長、1974

級系友明基李焜耀董事長榮獲本校 2006 年傑出校友(第一屆)。

通過「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博士班作業準則」,落實

一系多所架構。

2007 年 1 月 明達館落成典禮。

2007 年 8 月 第十七任系主任:胡振國教授。

副主任:馮蟻剛教授、吳忠幟教授。

2007 年 11 月 博理藝廊開幕典禮。

1957 級系友蔡振水院士、1961 級系友李家同教授、1971 級系

友聯發科蔡明介董事長、1974 級系友華碩施崇棠董事長榮獲本

校 2007 年傑出校友(第二屆)。

2008 年 11 月 1960 級系友華泰杜俊元董事長、1981 級系友訊連黃肇雄董事

長榮獲本校 2008 年傑出校友(第三屆)。

2009 年 8 月 李琳山教授出任本校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副主任:劉志文教授、吳忠幟教授。

2009 年 11 月 1960 級系友劉兆漢院士、1971 級系友台灣國際航電高民環董

事長榮獲本校 2009 年傑出校友(第四屆)。

2010 年 8 月 第十八任系主任:顏嗣鈞教授。

副主任:廖婉君教授、呂良鴻教授。

2010 年 11 月 1969 級系友聯電曹興誠榮譽董事長、1983 級系友孟懷縈院士

榮獲本校 2010 年傑出校友(第五屆)。

2011 年 1 月 發行「臺大電機系科普系列」文章,致力於電機相關科學教育

的推廣。

2011 年 5 月 針對已推甄錄取本系的大學部新生開設「電機先修課程營」,

協助即將進入本系之新生提早適應大學生活。

2011 年 11 月 1968 級系友胡正明院士、1971 級李森田董事長、1975 級系友

盧超群董事長榮獲本校 2011 年傑出校友(第六屆)。

2012 年 8 月 郭斯彥教授出任本校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2012 年 11 月 1964 級系友臺灣松下電器洪敏弘董事長、1968 級系友史欽泰

教授榮獲本校 2012 年傑出校友(第七屆)。

2013 年 8 月 第十九任系主任:廖婉君教授。

副主任:劉志文教授、簡韶逸教授。

2013 年 9 月 齊聚軒啟用(1977 級系友捐贈內裝工程)。

86

2013 年 11 月 1968級系友台積電蔣尚義營運長榮獲本校 2013年傑出校友(第

八屆)。

2014 年 2 月 顏嗣鈞教授出任本校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主任。

2014 年 6 月 擴大舉辦大學部優良專題製作成果報告甄選並改名為精專獎。

2014 年 11 月 1964 級系友捐贈整修南大廳。

2014 年 11 月 1963 級系友建邦胡定華董事長、1968 級系友馬佐平院士榮獲

本校 2014 年傑出校友(第九屆)。

2015 年 8 月 陳銘憲教授出任本校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2015 年 10 月 1971 級系友聯發科技蔡明介董事長捐贈之發揚樓,進行細部設

計階段。

2015 年 11 月 1981 級系友王文漢榮獲本校 2015 年傑出校友(第十屆)。

2015 年 11 月 舉辦電機系 70 周年系慶系列活動,含:教育論壇、產業論壇、

科技論壇、系慶大會、師生茶會、成果發表、實驗室參觀、系

慶晚宴及頒發傑出系友等。

2015 年 11 月 1974 級系友捐贈整修西大廳。

2015 年 12 月 1952 級系友鍾双麟董事長捐助成立「智慧型電氣機械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