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 内江市人民政府

299

Transcript of Untitled - 内江市人民政府

1-1

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建 设 单 位: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九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

概 述 一、项目由来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口下游中段,东邻重庆,南靠自贡、宜宾,

西接成都、西北连眉山市,北与资阳、遂宁相通。全市幅员面积 5386 平方公里。

内江市现辖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内江经济开发区、内

江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内陆开放城市。内江市规划利用

沱江景观资源,将水景、山景、林景与整个城市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山水城林

的景观特色,把内江打造成为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城市,因此加强餐厨垃圾、

市政污泥、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对内江市的发展尤为必要。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强化了对餐余废物收运处置管理制度,《关于加强地

沟油整治和餐余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 号)要求“餐余废弃物

产生单位建立餐余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将餐余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

清;以集体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单位为重点,推行安装油水隔离池、油水分离器

等设施;严禁乱倒乱堆餐余废弃物,禁止将餐余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

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禁止将餐余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

备案的餐余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余

废弃物喂养畜禽”;《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2011 年 10 月 1 日起实

施)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应当逐步建立生产登记、定点回收、集中处理制度。从

餐厨垃圾中回收的物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或者标准使用,不得用于生产

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有条件的城市应当推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生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明确禁止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进

入填埋场。全国范围内也展开了“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内江市作为川东北

重镇,餐厨垃圾的处理也是内江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建设餐厨垃圾集

中收集和处理设施已刻不容缓。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9〕23 号)

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

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污泥处理必须满足污泥处置的要

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内江市现有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脱

水后送填埋场处理,该方式并非有效的处理手段,而且容易影响填埋场的稳定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和安全,内江市亟待建设污泥处理设施。

为此,内江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在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新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处理规模如下:餐厨垃圾 120t/d,市政

污泥 100t/d,城市粪便 50t/d。2017 年 12 月,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关

于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发改环资〔2017〕

706 号)对项目可研进行了批复,原则同意项目建设。2019 年 3 月,内江市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以内发改环资〔2019〕146 号文同意将项目业主由内江市城市管理

和行政执法局变更为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后续项目论证工作过程中,

项目建设内容有所调整,2020 年 7 月,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内发改环资

〔2020〕280 号文批复了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内江市有机废弃

物综合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明确为:建设

270t/d 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生产线(包括 120t/d 餐厨垃圾处理、100t/d 市政污泥

处理、50t/d 城市粪便处理),包括管理区、生产区、公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

区及场外工程等。总投资 14708.57 万元,建设地点不变。

二、项目特点

(1)本项目主要进行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 120t/d,

污泥 100t/d,城市粪便 50t/d,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2019 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

利用”、第三十八“餐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及设施建设”,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

(2)拟建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目前为农村地区,厂址

选择符合《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的有关要求。场址距规划市

区边缘 6 公里,内江市城区东南方,沱江下游,内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外。周

边人口稀少,无集中式居民聚居区,无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环境敏感设施,

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保护目标,不

涉及基本农田等敏感区,适宜本项目的建设。场址与市区之间有县道相通,选

址已获内江市城乡规划局批准。

(3)拟建项目厂址周边有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项目、内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内江市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

(4)项目针对餐厨垃圾和污泥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的协同处理工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ii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液与经除杂的粪便一同进入脱水系统,脱水后的沼渣运至内江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脱水滤液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餐厨垃圾经预

处理后的粗油脂外售给有资质单位,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送燃气锅炉燃烧

供热,富余沼气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厂区恶臭气体经收集后送入

除臭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5)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生产废水经

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排口,最

终排入逆水溪。

三、项目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项目运行过程中“三废”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特别是

大气污染物周围环境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以及废水排放对逆水溪的影响。

(2)项目运营期废气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技术可行性及固体废物、

噪声防治措施的可靠性。

(3)项目运营期废水、废气事故排放及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四、分析判定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9 年修订),项目属“N772

环境治理业、N782 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8 年 4 月 28 日修正),项目餐厨垃圾处理对应“三十五、公共设施管理业

104 城镇生活垃圾(含餐余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全部”,需要编制环境影响

报告书;项目市政污泥处理对应“三十四、环境治理业 103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其他”,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城市粪

便处理属于“三十五、公共设施管理业 105城镇粪便处置工程”中“日处理 50t

及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

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需编制环境

影响报告书。

五、分析判定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2019 年 1 月 4 日,内江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委托我公司开展内江市有

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建设单位于 2019 年 01 月

11 日在内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网站上进行了第一次公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v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在研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

准及相关规划等的基础上,组织环评人员熟悉该项目的工程设计文件,进行初

步的工程分析,于 2019 年 01 月 04 日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确定了项目

的污染因子和评价因子,并根据污染因子于 2019 年 1 月 14 日-20 日、2020 年 3

月 9 日-11 日委托四川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开展现状监测

工作。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评价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

通。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于 2020 年 07 月 31 日~2020 年 08 月 13 日在

内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网站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并同步在项目现场进行张

贴公示 2 次、当地登报(内江日报)公示 2 次。在此基础上,我单位按照国家及

行业有关规定完成了《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

版),现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六、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选址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项目

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发展规划;项目生产符合清洁生产原则;项

目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经采取措施后均做到达标排放,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

域的环境功能;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合理可行,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

害可控制在接受范围,满足环保要求;公众参与及调查表明,项目建设得到了

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评价认为,本工程在实施总量控制、达标排放以及本报告

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2010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

的意见》,就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及意见;国家发

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四部委于 2010 年颁布《关

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

环资〔2010〕1020 号)。

目前,内江市每天产生约餐厨垃圾 100 余吨,总体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每日大量的餐厨垃圾流入社会,为“潲水油”、“潲水猪”提供了原料,严重威胁

着内江市食品卫生安全;部分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污水管道,在管

道内冷凝堵塞,并发酵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影响了污水管网的正常功能甚至引

发下水道爆炸事故;随意堆放的餐厨垃圾更会招引蝇虫,产生异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9〕23 号)

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

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污泥处理必须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

内江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2 座,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位于市中区牌楼

坝,处理规模为 10 万吨/天。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东兴区新江街道办事处

清流村,处理规模为 5 万吨/天,二期工程拟新增处理能力 5 万吨/天。此外将新

建白马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处理规模 2 万吨/天;高桥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

处理规模 2 万吨/天;此外规划新建 16 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 3.5 万吨/

天。目前内江污水处理厂日产生污泥约 30t(含水率 80%),目前,内江市污泥

主要采取措施为经脱水后送填埋场填埋。自 2017 年 9 月以来,内江市加速推进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已完成东兴区椑木镇、市中区白马镇、资中县球溪

镇、威远县连界镇等乡镇污水处理厂(站)27 个,污泥产生量日益增大,亟待妥善

处理。

随着内江发展,污水处理厂建设需求日益增大,导致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

亦日益增大,对内江市填埋场接受能力极大挑战;而且污泥经脱水后送填埋场处

理并非有效的处理手段,而且容易影响填埋场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内江市亟待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建设污泥处理设施。

2017 年 12 月,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内发改环资﹝2017﹞706 号文批

复了《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中项目估算总投资为 13373.18 万元,建设地点为内江市东兴区闻家冲村,建

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为:餐厨垃圾 120t/d,市政污泥 100t/d,城市粪便 50t/d。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管理区、生产区、公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区及场外工程等。

2019 年 3 月,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内发改环资〔2019〕146 号文同意

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内江市生活

垃圾处理中心供水工程等三个项目业主由内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变更为内

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在后续项目论证工作过程中,项目建设内容有所调整,2020 年 7 月,内江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内发改环资〔2020〕280 号文批复了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

限公司《关于调整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项

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明确为:建设 270t/d 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生产线(包括 120t/d

餐厨垃圾处理、100t/d 市政污泥处理、50t/d 城市粪便处理),包括管理区、生产

区、公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区及场外工程等。总投资 14708.57 万元,建设地

点仍为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 682 号令要求,该建设

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 4 月 28 日修正),本项目为三十五、公共设施管理业-

104 城镇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和 105 城镇粪便处置工程,环评类

别为报告书。受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环评工

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了项目组,经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

完成了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待审批后作为环保管理和环保设计的依

据。

1.2 评价目的

本项目属于三废”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来自于施工期和运营

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明

确环境保护目标,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以求将不利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促使项目建成后能够取得社会、经济、

环境三方面最佳的综合效益。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拟达到如下目的:

(1)详细调查和了解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区域的自然、社会概况及环境质量

现状,获取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资料,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环境制约因

素;

(2)从项目选址、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图布置等方面论证项目建设在

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为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根据项目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影

响因素进行识别,预测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影响程度、影响范

围及其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趋势;

(4)针对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将项目建设带来的

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

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改;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9 年 6 月 25 日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 年 7 月 2 日修改;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 7 月 2 日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7 月 1 日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 4 月 23 日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施行;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施行。

环境保护相关法规、部门规章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 年 12 月 7 日施行;

(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 年 8 月 1 日施行;

(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4 年 1 月

1 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 年 1 月 8 日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 年 7 月 29 日修正;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 4 月 28 日修正;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令第 29 号;

(1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3〕37 号;

(1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5〕17 号;

(1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6 年 5 月 28 日;

(14)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07〕17 号);

(15)《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保部,环

办〔2010〕157 号;

(1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保部,

环发〔2012〕98 号);

(20)《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务

院,国发〔2016〕74 号;

(2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保部,

环发〔2014〕197 号;

(2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

保总局,城建〔2000〕120 号;

(2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5 年 5 月 4 日修正;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23)《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计

投资〔2002〕1591 号,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

(24)《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国发〔2011〕9 号;

(25)《“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发改环资

〔2016〕2851 号);

(26)《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 年)》,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

(27)《“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 号,2016 年 11 月。

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部门规章

(1)《四川省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规定》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

川府发〔1992〕5 号文;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的通知,川府发〔2014〕4 号;

(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

细则 2017 年度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7〕102 号;

(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

通知,川府发〔2015〕59 号;

(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通知》,川府发

〔2018〕24 号;

(6)《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4 年 1 月 1 日施行;

(7)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权限的公告》,2019 年

第 2 号,2019 年 8 月 23 号;

(8)《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 年 1 月 1 日施行。

(9)《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2013〕

32 号;

(10)《关于印发<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川环发〔2013〕

78 号);

(1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

案的通知》(川办函〔2010〕26 号);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12)《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雾霾天气期间环保工作的紧急通知》(川

环函〔2013〕46 号)。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9)《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013 修订);

(1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修订);

(12)《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

(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本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

(1)《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项目建设用

地的批复》(川府土〔2017〕272 号);

(3)《内江市东兴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

项目新增用地土地情况的复函》;

(4)《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字第 511000201600002 号);

(5)《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报批稿);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资料及技术文件。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

用”、第三十八“餐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及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

2017 年 12 月,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内发

改环资〔2017〕796 号),同意项目建设。2019 年 3 月,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以内发改环资〔2019〕146 号文同意本项目业主由内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变更为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2020 年项目工艺调整,内江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以内发改环资〔2020〕280 号文批复同意《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

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版)》,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建设 270t/d 有机废弃物综合处

理生产线(包括 120t/d 餐厨垃圾处理、100t/d 市政污泥处理、50t/d 城市粪便处

理),包括管理区、生产区、公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区及场外工程等。总投

资 14708.57 万元。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

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符合性

规划指出:“第四十三章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加快建设城市餐余

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归还发展再

创造……”

本项目主要处理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和粪便,符合规划中加快建设城市餐

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2、与《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符合性分析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六章:“加强

环境保护”中第三节“土壤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 ”提出:落实土壤污染防治

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健全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实施土壤污染状

况详查、风险评估和质量等级划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工业污染场地和土壤

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加大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及转运设施建设力度,全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重金

属污染防控。对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实施全过程监管,实施无害化处置。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后对区域餐厨垃圾、市政污泥、

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置,符合四川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3、与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

《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提出:

“第六章 市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第七节市域环卫设施规划

第 79 条:建设各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加快垃圾卫生填埋项目工程的建设,

近期建设中心城区和资中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其它县应建设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心城区和市域其他县各设置餐厨垃圾处理场 1 处。

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对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及城市粪

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内江市城市总体

规划(2014-2030)》相符。

4、与《内江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

《内江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对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厂污

泥的处置提出了如下要求:

(1)……全面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大力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到 2020 年全市纳入全省重点小城镇建设的乡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同时,

实施中心城区、资中、隆昌、威远城市污水处理厂扩能项目,到 2020 年全市新

增污水处理规模2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

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 95%、85%。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提高实际

处置负荷,推进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力争到 2020 年主城区污泥无害化处

理率达到 90%。以水源地及沿河村落为重点,逐步推进农村微型生活污水处理

设施建设。城镇新区建设实行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现有合流制加快实施雨污分

流改造,难以改造的采取截流、调蓄等措施。

(2)……加强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

建成内江市生活垃圾、医疗、建筑、园林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包括生活

垃圾焚烧发电站厂、卫生填埋场(含医疗废物处理厂)和专项快速通道;建设资

中县垃圾焚烧发电厂。老垃圾填埋场停用后及时实施封场整治。积极发展生物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处理技术,建设覆盖主城区范围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体系。试点建设生活垃

圾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 100%。完

善收集储运体系,根据城镇化进程需要及时添置垃圾桶、垃圾车、垃圾房等收

储设施,强化环卫队伍建设,确保持续具有与需求相匹配的清运能力,实施密

闭化收运。强化垃圾渗滤液、焚烧飞灰安全处置。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主要处理餐厨垃圾、污泥及粪便,通过

餐厨垃圾+污泥协同厌氧消化工艺,进行沼气制备,实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污

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内江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

护规划》。

6、与相关污染防治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规范文件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关

于印发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府发[2014]4 号)、《关于

印发内江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府发[2014]22 号),本项

目符合相关大气污染防治规范要求,具体分析详见下表。

表 1.4-1 相关大气污染防治规范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名称 具体内容 本项目 符合性

国发 [2013]

37 号文

(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

理…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在供热供气管网

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

洁净煤…

本项目采用燃气锅炉,不涉及

燃煤锅炉,主要能源结构为

电力和沼气,符合环保要求。 符合

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

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

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

项目施工期施工现场设置围

挡、进场道路进行硬化处

理,运输车辆要求采取设置

遮盖布,根据路面及场地情

况及时对道路及场地进行洒

水。

符合

川府发

[2014]4

号文

加大热电联产力度,淘汰分散燃煤小锅

炉……到 2017 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

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

时 10 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

建每小时 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

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 10 蒸吨

以下的燃煤锅炉。

本项目采用燃气锅炉,不涉及

燃煤锅炉,主要能源结构为

电力和沼气,符合环保要求。 符合

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整治。严

格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积极推

行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

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

项目施工期施工现场设置围

挡、进场道路进行硬化处

理,运输车辆要求采取设置

遮盖布,根据路面及场地情

符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

行地面硬化;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建

设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工地监

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降尘、压尘

和抑尘措施。

况及时对道路及场地进行洒

水。

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洗选煤、

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

煤焦油、重油、渣油等燃料,禁止燃烧

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质燃料,

以及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制的

柴油、煤油、人工煤气等高污染燃料。

本项目采用燃气锅炉,正常运

行时燃料为沼气,在项目前期

启动无沼气产生时,采用轻质

柴油作为锅炉燃料,不涉及高

污染燃料。

符合

内府发[2014]22 号文

淘汰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按照国务院

关于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文件要求,

加快推进城市 “煤改气”、“煤改电”

工作,严控高污染、高耗能建设项

目……到 2017 年底,全市县城以上城

市建成区范围内淘汰所有 10 蒸吨/小时及以下的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

本项目采用燃气锅炉,不涉及

燃煤锅炉,主要能源结构为

电力和沼气,符合环保要求。 符合

加强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整治。积极推行

绿色施工,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建设

施工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管

理……加强建设工地监督检查,督促责

任单位落实降尘、压尘和抑尘措施。

项目施工期施工现场设置围

挡、进场道路进行硬化处

理,运输车辆要求采取设置

遮盖布,根据路面及场地情

况及时对道路及场地进行洒

水。

符合

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洗选煤、

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泥煤、

煤焦油、重油、渣油等燃料,禁止燃烧

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质燃料,

以及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

柴油、煤油、人工煤气等高污染燃料。

本项目采用燃气锅炉,正常运

行时燃料为沼气,在项目前期

启动无沼气产生时,采用轻质

柴油作为锅炉燃料,不涉及高

污染燃料。

符合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大气污染防治规范要求。

(2)与水污染染防治的规范文件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关于

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5]59 号)、《关

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内江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府发[2016]11 号)等相

关规范文件分析,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水污染防治的规范文件,具体分

析详见下表。

表 1.4-2 相关水污染防治规范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名称 具体内容 本项目情况 符合性

国发[2015]17号文

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

型工业企业。2016 年底前,按照水污染

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

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

本项目为餐厨垃圾、污

泥及粪便综合处理项

目,不属于严重污染水

环境项目;同时,项目

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

符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

目。 处理达标后排放。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

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

进入耕地。

项目将服务范围内污泥

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

属于污泥资源化处置;

同时,厂区污水处理站

污泥经脱水稳定后,送

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

厂处置。

符合

川府[2015]59号文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

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全面清理取缔非

法污泥堆放点;2020 年底前,各市

(州)建成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力争污

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90%以上。

项目将服务范围内污泥

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

属于污泥资源化处置;

同时,厂区污水处理站

污泥经脱水稳定后,送

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

厂处置。

符合

内府发[2016]11号文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

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全面清理取缔非

法污泥堆放点;2020 年底前,建成内江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力争污泥无害

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90%以上。

符合

本项目为餐厨垃圾、污泥及粪便综合处理项目,与国家及地方有关水污染防

治规范文件均相符。

(3)与国家及地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规范文件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关

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63 号)、

《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内江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内府发[2017]21 号)

等相关规范文件分析,本项目符合相关土壤污染防治规范要求,具体分析详见

下表。

表 1.4-3 相关土壤污染防治规范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名称 具体内容 本项目 符合性

国发 [2016]

31 号文

防控企业污染。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

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

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

企业,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

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

本项目不属于有色金属

冶炼、石油加工、化

工、焦化、电镀、制革

等行业,且选址位于符

合相关规划。

符合

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

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 符合

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

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

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对不符合土壤环

境质量要求的地块,一律不得进入用地

程序。各级国土、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

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

根据区域土壤监测报

告,本项目建设用地范

围内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准(试行)》

(GB36600- 2018)中

符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

地用途。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

求。 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

相关总量控制指标,加大监督检查力

度……禁止新建落后产能或产能严重过

剩行业的建设项目。按计划逐步淘汰普

通照明白炽灯。提高铅酸蓄电池等行业

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

能。制定涉重金属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

产技术推行方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

用生产工艺和技术。2020 年重点行业的

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 2013 年下降

10%。

经分析,拟建项目“三废”均配备相应的环保

措施,经收集处理后达

标排放,固废按照分类

收集、分质处理,且不

涉及重金属(废水、废

气)排放。

符合

川府发 [2016]

63 号文

…加强污染源监管, 做好土壤污染预防

工作…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严禁将

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

作肥料…鼓励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泥用于

园林绿化…

经分析,拟建项目“三废”均配备相应的环保

措施,经收集处理后达

标排放,固废按照分类

收集、分质处理,且不

涉及重金属(废水、废

气)排放。

符合

内府发[2017]21号文

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严格环境准

入。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

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

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

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

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产使用……

符合

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全面整治尾

矿、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

赤泥、冶炼渣、电石渣、铬渣、砷渣以

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的固体废物的

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

漏等设施

符合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土壤污染防治要求。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与国家、地方相关污染防治规划相符。

4、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

环保部于 2016 年 10 月 27 日印发了《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

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评[2016]150 号),该通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落实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

一单)”约束,本项目与《通知》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1)生态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

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格

局、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四川省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8]24 号)(以

下简称《方案》),《方案》对全省各市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划定,其中内

江市范围内红线区主要有: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红线区、盆中城市

饮用水源—土壤保持红线区。

内江市生态红线如下图所示。

图 1.4-1 生态红线图

本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对照《方案》,项目不在内江市

生态红线范围内;因此,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

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内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功能区划分有关规定:区

域环境空气功能区为二类区,区域地表水水体功能为 III 类水体,区域声环境功

能区为 2 类区,区域地下水水体功能为 III 类水体。

①环境空气

根据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 2019 年度《内江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项

目选址区域 PM2.5 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属于不达标区域。H2S、NH3 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

2018)中附录 D 相关要求限值。

根据《内江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内府办发〔2018〕64 号),以空

气质量达标为核心,以 PM2.5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战略。

第一,明确重点污染源,不断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和减排,推动燃煤锅炉淘汰

本项目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升级,提高生物质燃烧、扬尘、餐饮业管理水平,深化机动车、农业机械等移

动源污染控制。第二,明确重点区域和时间,以资中县、威远县、市中区为内

江市污染源重点控制区域;以春季秸秆焚烧高发期和秋冬季为重点控制时间。

第三,重视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交

通体系,发展绿色交通。第四,明确责任对象,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自上

而下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污染控制措施落地实施。

到 2020 年,针对当前环境空气污染特点,近期空气质量达标措施以强化污

染源治理和减排为重点,以加强工业企业末端治理为抓手,推动燃煤锅炉淘汰

升级,提升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砖瓦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效率;通过淘

汰黄标车、升级油品和机动车排放标准等综合管理措施,提高移动源综合治理

水平;通过控制生物质燃烧、扬尘污染、餐饮污染等手段,深化面源污染治理。

采用上述手段能切实有效减少多种污染物排放量,初步改善内江市环境空气质

量,达到 2020 年的目标值。

到 2025 年,以优化空间格局及产业布局为重点,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

推动能源革命、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调迁入园等措施,提高环

境准入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大气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

制转变。同时,控制煤炭使用总量,逐步削减煤炭消耗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提高页岩气、天然气等能源使用量,改变内江市煤炭占比过重的能源结构,不

断向绿色化发展道路前进。

②地表水环境

根据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逆水溪地表水监测断面各监测指标均满足《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

③地下水环境

根据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2017)中的Ⅲ类标准限值。

④声环境

根据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

标准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本项目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林地等,项目营运期能

源消耗主要为电能和水能,资源耗量较小,并且项目锅炉所需燃料主要来自发

酵系统产生的沼气;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管理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内江市东兴区不属于《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

《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二批)》中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

标准的区县,项目符合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相关要求。

选址合理性分析

1、与相关技术规范的符合性分析

项目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符合性分析见下表:

表 1.4-4 项目厂址选择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对比分析

项目 规范要求 本项目 是否

符合

1、餐

厨垃圾

的收集

与运输

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对餐饮垃圾进行单独存放和

收集,餐饮垃圾的收运者应对餐饮垃圾实施单独

收运,收运中不得混入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餐

厨垃圾的收集与运输:餐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

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

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

本项目对餐饮垃圾设专业的垃圾收

运设施,并进行单独的预处理。 符合

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

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

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匹配;运输路线应避

开交通拥挤路段,运输时间应避开交通高峰时

段。

运输车辆采用密闭专用的运输车

辆,并在夜间收集运输,避开了高

峰时段。 符合

2、厂

址选择

符合性

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

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及相

关规划的要求。

项目用地符合内江市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要求,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

境卫生专业规划(内江市城市管理

局)、规划部门(内江市城乡规划和

测绘地理信息局)同意该片土地作

为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符合

厂址选择应综合考虑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服务区

域、服务单位、垃圾收集运输能力、运输距离、

预留发展等因素。

厂址距中心城区约 17公里,运距合

理,厂址周边均为固体废物处理场

址,方便后续废弃物的处置。 符合

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宜与其它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或

污水处理设施同址建设。 本项目与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

焚烧发电厂同址建设。 符合

厂址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条件应满足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应有良

好的交通、电力、给水和排水条件;应避开环境

敏感区、洪泛区、重点文物保护区等。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处理

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要求;有良好的

交通、电力、给水和排水条件;厂

址周边无环境敏感区。

符合

3、工

艺设计

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技术成熟、设备可靠;2、资源化程度高、二次污

染及能耗少;3、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

本项目选用国内技术成熟的“预处

理+厌氧消化”工艺,运行设备可

靠,资源化程度高,符合无害化处

理要求。

符合

生产线工艺流程的设计应满足餐厨垃圾资源化、

无害化处理的需要,做到工艺完善、流程合理、

本项目工艺完善、流程合理,产生

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符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项目 规范要求 本项目 是否

符合 环保达标,各中间环节和单体设备应可靠。 放;恶臭废气采用除臭系统处理

后,经 15m 排气筒达标排放;沼气

经脱硫后进入锅炉燃烧,富余沼气

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

用;设备噪声厂界达标排放;固废

均妥善处理。 车间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物质流顺畅,

各工段不相互干扰;2、应留有足够的设备检修空

间;3、进料和预处理工段应与主处理工段分开;

4、应有利于车间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优化和环境

维护。

物质流畅,各工段互不干扰,留有

检修空间;进料和预处理工段、厌

氧发酵区等工段相对独立;车间通

风良好。

符合

总图布置应满足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的要求,

各工序衔接顺畅,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建构筑

物间距符合安全要求。宜分别设置人流和物流出

入口;各项用地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当地

土地、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厂区道路设

置应满足交通运输和消防的需求。

设备平面采用同类设备相对集中的

流程式,减少工艺管线的交叉往

来;装置布置考虑了防火、防爆等

安全间距,装置区设置环形消防通

道,保证消防作业的抵达性和可操

作性;项目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符合

泔水油的分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餐厨垃圾

处理主体工艺的要求确定油脂分离及油脂分离工

艺;2、餐厨垃圾液相油脂分离收集率应大于

90%;3、应对分离出的油脂进行妥善处理和利

用。

项目采用湿热处理工艺使餐厨垃圾

固液分离,液相通过油水分离器回

收废油,其收集率大于 90%,分离

出的油脂外卖再利用。

符合

4、环

境保护

与监测

餐厨垃圾的输送、处理各环节应做到密闭,并应

设置臭味收集、处理设施,不能密闭的部位应设

置局部排风除臭装置。

预处理车间卸料、输送、分选车间

等均采用密闭方式,对臭气进行收

集处理 符合

车间内粉尘及有害气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集

中排放气体和厂界大气的恶臭气体浓度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的有

关规定。

对恶臭废气进行收集进入除臭系统

处理后,经 15m 排气筒达标排放。 符合

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水应得到有效收集和妥

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产生的废水收集处理后经自建的污

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符合

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废渣应得到无害化处理。 分选废渣及生活垃圾送至内江海诺

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符合

对噪声大的设备应采取隔声、吸声、降噪措施。

作业区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

生标准》GBZ1 的规定,厂界噪声应符合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的规

定。

设备采用隔声、吸声、降噪措施,

实现达标排放。 符合

餐厨垃圾处理厂应具备常规的监测设施和设备,

并应定期对工作场所和厂界进行环境监测。 在厂区排污口设置常规的监测设施

和设备,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 符合

根据上表分析可知,本项目建设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

相符。

(2)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的对比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提出“污泥处理设置设施

的选址,应与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人口居住区、公共设施等保持足够的安全

距离。”本项目厂址周边 200m 范围内无住户,最近住户为厂界西南侧约 500m 处

的龙湾村住户,且项目不在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项目设置的卫生防护距

离满足选址要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3)与《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要求对比分析

厂址选择应符合《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的有关要求,

本次环评将项目拟选址及建设内容与该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比对,其对比

情况见下表。

表 1.4-5 项目选址及建设内容与《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要求对比分析

项目 规范要求 本项目 符合

1、厂址

选择与总

图布置

厂(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区域环境保护专业规划、环境卫生专业

规划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应符合当

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

生态保护要求等。

本项目已取得选址意见书等文件,项

目用地为环境卫生设施用地,符合内

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项目拟

采取的污染物防治措施符合当地环境

保护要求。

符合

厂(场)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固体废物处理

处置厂(场)的服务区域、地理位置、水

文地质、气象条件、交通条件、土地利

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运输距离及公

众意见等因素,经至少两个方案比选后

确定。

距中心城区约 17公里,餐厨垃圾收集

运距合理;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处理设

施建设和运行的要求;有良好的交

通、电力、给水和排水条件;处与城

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经过公众参

与调查,无反对意见。厂址为内江市

规划的环卫设施用地。

符合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界与居民区的

距离,应根据污染源的性质和当地的自

然、气象条件等因素,通过环境影响评

价确定。

本项目以预处理车间及污水处理站划

定 300m 卫生防护距离,此范围内无

居民敏感点。 符合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的总图布置应

根据厂(场)址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结

合生产、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

劳动安全、职工生活,以及电力、通

讯、热力、给排水、防洪和排涝等设

施,经多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

根据厂址条件,设计单位已进行多方

案比选后综合确定厂区总图布置。 符合

2、厌氧

消化厂选

厌氧消化厂应避免建在地质不稳定及易

发生坍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

区域。厌氧消化厂选址应尽量靠近发酵

原料的产地和沼气利用地区。应有较好

的供水、供电及交通条件。厌氧消化厂

选址应结合已建或拟建的垃圾处理设

施,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布

局,利于实现综合处理。应便于污水、

污泥的处理、排放与利用。

本项目主体工艺为厌氧消化,厂区地

质条件稳定;项目产生的沼气用于锅

炉燃烧,富余沼气送内江市城市生活

垃圾场综合利用;项目周围有焚烧厂

和垃圾填埋场,用水、用电和排水等

可依托;项目产生的污泥进入内江海

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符合

3、总图

布置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人流和物流的

出入口设置应符合城市交通有关要求,

实现人流和物流分离,方便废物运输车

进 出,尽量减少中间运输环节。

本项目设 2 个进出口连接规划的道

路,东北角设置物流出入口,东侧设

置人流出入口,人流、物流分离;物

流进入口距离综合车间出料端很近,

减少中间运输环节。

符合

固体废物物流的出入口以及接收、贮

存、转运、处理处置场所等应与办公和

生活服务设施隔离建设,易产生污染的

设施宜设在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常年主导

风向下风向。

本项目因用地受限,无生活区,综合

车间餐厨垃圾处理场所与办公区合

建,建设有隔离设施实现功能分区。 符合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应以主要设施

为主进行布置,其他各项设施应按处理

流程合理安排。

厂区按进料、预处理工段、厌氧发酵

区、污泥脱水区、沼气净化及利用

区、废水处理区等为主进行布置,同

时兼顾除臭系统,整个处理流程顺

畅。

符合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的生产附属设施 本项目设计处理规模根据服务范围内 符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和生活服务设施等辅助设施应根据社会

化服务原则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 的餐厨、市政污泥及粪便产生量、管

理条件来确定,规模合理。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周围应设置围

墙或防护栅栏等隔离设施,防止家畜和

无关人员进入,并应在填埋场、堆肥场

边界周围设置防飞扬设施、安全防护设

施及防火隔离带。

本项目厂区周围设置围墙、防护栅栏

等隔离设施。 符合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厂(场)的车辆清洗设

施宜设在卸料设施和处理处置厂(场)出

口附近,以便于及时清洗卸料后的车

辆。

本项目车辆清洗设施设在卸料车间,

能及时清洗卸料后的车辆,避免污染

厂区内外道路和周围环境。 符合

4、固体

废物生物

处理

生物处理适宜处理有机固体废物,如畜

禽粪便、污泥等。处理的固体废物中不

应混入下列物质:a)有毒工业制品及其

残弃物;b)有毒试剂和药品;c)有化学

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的物品;d)有腐蚀

性或放射性的物质;e)易燃、易爆等危

险品;f)生物危险品和医疗废物;g)其

他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

本项目为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及粪便

处理项目,营运期严格控制收集固废

种类,避免混入其它危险物质引起的

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符合

生物处理后的有机固体废物用于农业施

肥时应满足 GB 8172 的要求。生物处理

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应回收利用,不可

回收利用的应焚烧处理或卫生填埋处

置。生物处理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

消化两类。

本项目生物处理采取厌氧消化,产生

的沼渣及污泥运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

发电厂处置。 符合

5、厌氧

消化

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中,常温消化主

要适用于粪便、污泥和中低浓度有机废

水等的处理,较适用于气温较高的南方

地区;中温消化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产沼

工程、高浓度有机废水等的处理;高温

消化主要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城市

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等的处理,以及

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分

选和破碎等工序;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应

先将物料破碎到适宜的尺寸,以保证物

料输送和混合的效果。厌氧消化反应应

调控适宜的条件,主要包括调节水分、

养分、pH 和温度等。中温消化反应温度

应控制在 30~38℃间。高固体厌氧消化工

艺的固体浓度应在 20%~35%间。高固体

厌氧消化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应为 20~30 天,或者根据中试研究结果确定。沼

气的收集、净化、贮存和利用系统设计

应符合 NY/T 1220、NY/T 1220.1、NY/T 1220.2 的有关规定等。

本项目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协同处置

为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中温厌氧消

化技术;预处理主要包括分选和破碎

等工序;餐厨垃圾先将物料破碎到适

宜的尺寸;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检测设

备了解反应条件,适时调节水分、养

分、pH 和温度等;项目中温厌氧消

化的运行温度 38±1℃,消化时间

30d;沼气的收集、净化、贮存和利

用系统设计依据规范确定。

符合

6、运行

与维护

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有机固体废物

时,宜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以获得最

佳工艺设计参数。

本项目根据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协调

处理实验数据支持,结合对全国已运

行的协同处理项目的考察,确定了最

佳工艺设计参数。

符合

应管理和维护好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及

运输的设施、设备和场所,保证其正常

运行和使用,并按 GB 15562.2 的规定设

立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项目营运期将严格管理固体废物收

集、贮存及运输的设施、设备和场

所,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并按

GB 15562.2 的规定设立环境保护图形

标志牌。

符合

污染治理设施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处理

效果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生产

单位应设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配备管理

人员、技术人员和必要的设备,制定治

理设施运行及维护的规章制度,主要设

项目营运期将加强管理,保证污染治

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厂

区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配备管理

人员,定治理设施运行及维护的规章

制度,主要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操作

符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备的运行、维护和操作规程。 规程。 加强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工作,定期

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污染物排放、场址周

边的地下水、地表水、空气质量以及噪

声现状进行监测。

本项目将制定针对性环境监测计划,

并要求建设单位在实际运行时严格执

行。 符合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单位应制定有关环境

污染事故和安全的应急预案,明确相关

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

进行应对风险发生的培训和演练,一旦

发生风险各项应急方案能够及时响应,

风险处理完成后编写事故报告,存档备

查。

本项目将制定有关环境污染事故和安

全的应急预案,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并要求运行管理单位将防范措施、演

练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符合

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选址及建设内容符合《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HJ2035-2013)的有关要求。

综上,本项目选址符合相关规范文件要求。

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用地合理性

本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属于环卫设施用地,选址已获内

江市城乡规划局批准(选字第 511000201700062 号)。

(2)环境相容性分析

拟建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目前为农村地区,项目周边

多为农田和散户居民,无集中式居民聚居区,无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环境敏

感设施,无敏感制约因素。项目北面紧邻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厂,项目西面

紧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 200m 范围内无居民住户、食品企业、医药制造企

业。项目所在厂区有县道与外界相接,交通便捷。因此,项目与周围环境相

容。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内江市餐厨垃圾、市政污

泥和城市粪便,根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排放的

各类污染物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均较

小,从环境承载力考虑,项目选址是可行的。

(4)地质条件符合性。本项目所在区地质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场址位于沱

江内江城区段下游,相对宽阔,地面平缓,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

溶、采空区、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灾害作用,区域稳定性良好,适宜建设。

(5)厂址选择选址符合相关规范文件要求。

综上所述,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选址合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1.5 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执行以下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位于永兴镇闻家冲村,属于大气环境

质量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功能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中 SO2、NO2、PM10、PM2.5、CO、O3 等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NH3、H2S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

环境》(HJ2.2-2018)中附录 D 相关要求限值。

表 1.5-1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单位:mg/m3)

污染物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执行标准 1h 平均 24h 平均 年平均

SO2 0.50 0.15 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NO2 0.2 0.08 0.04 TSP 0.3 0.2 PM10 — 0.15 0.07 PM2.5 — 0.075 0.035 CO 10 4 - O3* 0.2 0.16 - H2S 0.01(一次最高容许浓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中附录 D NH3 0.20(一次最高容许浓度) 注:*为 O3 日最大 8 小时均值

2、地表水

本项目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

理系统排口,最终排入逆水溪。逆水溪位于项目东北侧约 1km,主要功能为泄洪、

灌溉,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具体标准值

详下表。

表 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标准值(mg/L) 标准 1 pH 6~9(无量纲)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表1

2 CODCr ≤20 3 BOD5 ≤4 4 NH3-N ≤1.0 5 总磷 ≤0.2(湖、库 0.05) 6 氟化物(以 F-计) ≤1.0 7 石油类 ≤0.05 8 硫化物 ≤0.2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

3、地下水

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及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保护区,评价

范围内散户农户采用区域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含饮用水),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水域标准,具体

标准值见下表。

表 1.5-3 地下水质量标准

监测指标 标准值 单位 监测指标 标准值 单位 pH 值 6.5-8.5 无量纲 亚硝酸盐氮 ≤1.00 mg/L 氨氮 ≤0.5 mg/L 硝酸盐氮 ≤20.0 mg/L

耗氧量(CODMn

法) ≤0.3 mg/L

硫酸盐 ≤250 mg/L

挥发酚 ≤0.002 mg/L 氯化物 ≤250 mg/L 氰化物 ≤0.05 mg/L 砷 ≤0.05 mg/L 氟化物 ≤1.0 mg/L 汞 ≤0.001 mg/L 六价铬 ≤0.05 mg/L 铅 ≤0.01 mg/L 总硬度 ≤450 mg/L 镉 ≤0.005 mg/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mg/L 铁 ≤0.3 mg/L 锰 ≤0.10 mg/L

4、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

准,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 1.5-4 环境噪声执行标准 单位:Leq(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 类标准 60 50

5、土壤环境

项目场地周边存在的耕地(水田、旱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

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 1 和表 2 中对应的风险筛选值和

管控值;项目场地及北侧、西侧为工业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表 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

控值中第二类用限值。具体如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

表 1.5-5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单位(mg/kg)

序号 污染物项目 风险筛选值

pH≤5.5 5.5<pH≤6.5 6.5<pH≤7.5 pH≥7.5

1 镉 水田 0.3 0.4 0.6 0.8 其他 0.3 0.3 0.3 0.6

2 汞 水田 0.5 0.5 0.6 1.0 其他 1.3 1.8 2.4 3.4

3 砷 水田 30 30 25 20 其他 40 40 30 25

4 铅 水田 80 100 140 240 其他 70 90 120 170

5 铬 水田 250 250 300 350 其他 150 150 200 250

6 铜 水田 150 150 200 200 其他 50 50 100 100

7 镍 60 70 100 190 8 锌 200 200 250 300

注:①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 ②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其中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

表 1.5-6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单位(mg/kg)

序号 污染物项目 风险管制值

pH≤5.5 5.5<pH≤6.5 6.5<pH≤7.5 pH≥7.5 1 镉 1.5 2.0 3.0 4.0 2 汞 2.0 2.5 4.0 6.0 3 砷 200 150 120 100 4 铅 400 500 700 1000 5 铬 800 850 1000 1300

表 1.5-7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 单位(mg/kg)

序号 污染物项目 CAS 编号 筛选值 管制值

第二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重金属和无机物

1 砷 7440-38-2 60① 140 2 镉 7440-43-9 65 172 3 铬(六价) 18540-29-9 5.7 78 4 铜 7440-50-8 18000 36000 5 铅 7439-92-1 800 2500 6 汞 7439-97-6 38 82 7 镍 7440-02-0 900 2000

挥发性有机物 8 四氯化碳 56-23-5 2.8 36 9 氯仿 67-66-3 0.9 10 10 氯甲烷 74-87-3 37 120 11 1,1-二氯乙烷 75-34-3 9 100 12 1,2-二氯乙烷 107-06-2 5 21 13 1,1-二氯乙烯 75-35-4 66 200 14 顺-1,2-二氯乙烯 156-59-2 596 200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

15 反-1,2-二氯乙烯 156-60-5 54 163 16 二氯甲烷 75-09-2 616 2000 17 1,2-二氯丙烷 78-87-5 5 47 18 1,1,1,2-四氯乙烷 630-20-6 10 100 19 1,1,2,2-四氯乙烷 79-34-5 6.8 50 20 四氯乙烯 127-18-4 53 183 21 1,1,1-三氯乙烷 71-55-6 840 840 22 1,1,2-三氯乙烷 79-00-5 2.8 15 23 三氯乙烯 79-01-6 2.8 20 24 1,2,3-三氯丙烷 96-18-4 0.5 5 25 氯乙烯 75-01-4 0.43 4.3 26 苯 71-43-2 4 40 27 氯苯 108-90-7 270 1000 28 1,2-二氯苯 95-50-1 560 560 29 1,4-二氯苯 106-46-7 20 200 30 乙苯 100-41-4 28 280 31 苯乙烯 100-42-5 1290 1290 32 甲苯 108-88-3 1200 1200

33 间二甲苯+对二甲

苯 108-38-3,106-42-3 570 570

34 邻二甲苯 95-47-6 640 640 半挥发有机物

35 硝基苯 98-95-3 76 760 36 苯胺 62-53-3 260 663 37 2-氯酚 95-57-8 2256 4500 38 苯并[a]蒽 56-55-3 15 151 39 苯并[a]芘 50-32-8 1.5 15 40 苯并[b]荧蒽 205-99-2 15 151 41 苯并[k]荧蒽 207-08-9 151 1500 42 䓛 2018-01-9 1293 12900 43 二苯并[a,h]蒽 53-70-3 1.5 15 44 茚并[1,2,3-cd] 芘 193-39-5 15 151 45 萘 91-20-3 70 700

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执行《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

2020)。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二级标准,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沼气锅炉废

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 3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

限值,具体指标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

表 1.5-8 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限值 监测项目 施工阶段 监测点排放限值(μg/m3) 监测时间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拆除工程/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阶段

600 自监测起持续

15 分钟 其他工程阶段 250 表 1.5-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

排气筒(m) 二级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120 15 3.5 周界外浓度

最高点

1.0

NOX 240 15 0.77 0.12

SO2 550 15 2.6 0.40

表 1.5-10 恶臭废气有组织排放标准

序号 污染因子 排气筒高度 标准值(kg/h) 标准 1 氨

15m

4.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4554-93) 2 硫化氢 0.33

3 臭气浓度(无量

纲) 2000

表 1.5-11 恶臭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 单位:mg/m3

序号 污染因子 标准值

(mg/m3) 标准

1 氨 1.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2 硫化氢 0.06 3 臭气浓度(无量纲) 20

表 1.5-12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限值 标准来源 二氧化硫 50 mg/m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14)表 4 氮氧化物 150mg/m3 颗粒物 20 mg/m3

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 ≤1

2、废水

本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根据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

合处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批复》(内市排污口审〔2019〕1 号),废

水排放除总磷以外指标参考《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中表 3 标准,总磷排放标准为 0.5mg/L,处理后的废水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

中心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的排口排入逆水溪。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

表 1.5-13 项目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

序号 污染因子 标准限值 单位 执行标准 1 色度 30 稀释倍数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6889-2008)中表 3 标准

2 CODcr 60 mg/L 3 BOD5 20 mg/L 4 SS 30 mg/L 5 总氮 20 mg/L 6 氨氮 8 mg/L 7 粪大肠菌群数 10000 个/L 8 总汞 0.001 mg/L 9 总镉 0.01 mg/L 10 总铬 0.1 mg/L 11 六价铬 0.05 mg/L 12 总砷 0.1 mg/L 13 总铅 0.1 mg/L

14 总磷 0.5 mg/L

参照《四川省岷江、沱江流

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1/2311-2016)工业园

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3、噪声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环境噪声

排放限值。营运期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详见下表。

表 1.5-14 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排放标准 昼间 夜间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523-2011) 70 55

表 1.5-1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标准类别 标准值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

4、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2013 年修订));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

1.6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6、HJ2.2-2018、HJ 2.3-2018、

HJ2.4-2009、HJ610-2016、HJ T169-2018、HJ964-201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

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选址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项目生产废水经自建污水处

理站处理后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的排口排入

逆水溪。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水污染影响型

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依据见下表。

根据环评导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

表 1.6-1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评价等级 判定依据

排放方式 废水排放量 Q/(m³/d); 水污染物当量数 W/(无纲量)

一级 直接排放 Q≥20000 或 W≥600000 二级 直接排放 其他 三级 A 直接排放 Q<200 且 W<6000 三级 B 间接排放 -

注 1:水污染物当量数等于该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见附录 A),计算排放污染

物的误认为当量数,应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物,统计第一类污染物当量数总和,然后与其他类污

染物按照污染物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取最大当量数作为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 250m3/d,排放方式为直接排放,本项目污水排

放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6-2 项目废水排放情况

项目 排放量

(m3/d) 排放

方式

污染

物类

污染物

名称 排放量

(t/a) 污染当量

值(kg) 污染物当量

数 W

本项目 250 直接

排放

第二

类水

污染

SS 2.74 4 685 BOD5 1.82 0.5 3640 COD 5.48 1 5480 氨氮 0.73 0.8 912.5 TP 0.46 0.25 1840

综上,本项目 200<Q<20000、W<600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

表水环境》(HJ 2.3-2018)有关规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

2、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

环境》(HJ610-2016)附录 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判定如下。

表 1.6-3 评价项目类别划分

环评类别 行业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报告书 报告表

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149、生活垃圾(含餐余废弃

物)集中处置 全部 / 生活垃圾填埋处

置项目 I 类,其

余 II 类 /

150、粪便处置工程 / 日处理 50t及以上

/ IV 类

152、工业固体废物(含污

泥)集中处置 全部 / 一类固废 III 类,

二类固废 II 类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及其它与地下水环境相关

的保护区,评价范围内散户农户采用区域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含饮用水),项

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具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因此,综合确定区内地下水环

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本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如下表。 表 1.6-4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 程度 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

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

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

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

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

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a。 不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 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

环境敏感区。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进行判定,可划分为一、二、三级。拟建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下表。

综上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最高为“II 类”,项目区地下水环

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

表 1.6-5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 Ⅰ类项目 Ⅱ类项目 Ⅲ类项目 敏感 一 一 二 较敏感 一 二 三 不敏感 二 三 三

3、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有关大气环境影

响评价等级划分原则,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

表 1.6-6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10% 二级 1%≤Pmax<10% 三级 Pmax<1%

Pi 的计算公式如下:

𝑃𝑃𝑖𝑖 =𝐶𝐶𝑖𝑖𝐶𝐶0𝑖𝑖

× 100%

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0i一般取 GB3095 中 1h 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

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于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

染物,使用评价标准中确定的各评价因子 1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 8h 平

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 2

倍、3 倍、6 倍折算为 1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根据各参数运行模型后,污染物预测结果如下:

表 1.6-7 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表

排放形式 污染 因子

最大落地浓

度(ug/m3) 最大浓度落

地点(m) 评价标准

(ug/m3) 占标率 (%)

D10% (m)

评价 等级

除臭系统

排气筒 H2S 0.2378 1360 10 2.38 0 二级 NH3 3.4408 1360 200 1.72 0 二级

燃气锅炉 颗粒物 2.7355 51 450 0.55 0 三级

SO2 12.7951 51 500 5.12 0 二级 NOx 1.6766 51 250 0.37 0 三级

综合处理

车间 H2S 0.0406 68 10 4.06 0 二级 NH3 7.7865 68 200 3.89 0 二级

污水处 理站

H2S 0.8815 118 10 8.82 0 二级 NH3 7.3631 118 200 3.68 0 二级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对于同一项目有

多个污染源时,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

的评价等级,因此,本项目最大 Pi 值为 8.82%,评价等级为二级,按导则要求,

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4、声环境

建设用地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地区,本项目运

行后通过降噪措施后对区域的声环境的改变值预计可控制在 3.0dB(A)以内,

影响人数较小。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技术

要求,确定本次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5、生态环境

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永久占地面积 24.772 亩;项目周

边无需要保护的特殊动植物种类,不属于重要/特殊生态敏感区,为生态环境一

般区域。此外,项目建成后,将对厂区内植被、景观等进行优化,对区域生物群

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减少等方面影响不明显。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

态影响》(HJ19-2011),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6、土壤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 A,

本项目为餐厨垃圾、污泥及粪便综合处理工程,其中收纳的污泥为城市生活污水

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属于一般工业固废,属于污染影响型中“环境和公共设施管

理业”项目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除采取填埋和焚烧方式以外

的)废旧资源加工,再生利用”,在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中判定为“III类”

项目。判定表见下表。

表 1.6-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行业类别 项目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环境和公共

设施管理业 危险废物利

用及处置

采取填埋和焚烧方式的一般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

用;城镇生活垃圾(不含餐

厨废弃物)集中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综

合利用(除采取填埋和焚烧

方式以外的)废旧资源加

工,再生利用

其他

根据规划,本项目位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周边存在耕地,环境敏

感程度为“敏感”。根据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本项目敏感程度分级为“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0

感”。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如下。

表 1.6-9 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 判别依据 项目情况

敏感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

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

境敏感目标的

本项目位内江市东兴

区永兴镇闻家冲村,

周边存在耕地,环境

敏感程度为“敏感” 较敏感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不敏感 其他情况 导则将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为大型(≥50 hm2)、中型(5~50 hm2)、小型(≤

5hm2),建设项目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本项目占地范围约为 24.772 亩,则本项

目占地规模为“小型”。

表 1.6-10 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占地规模

评价工作等级

Ⅰ类 Ⅱ类 Ⅲ类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敏感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较敏感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 不敏感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 -

注:“-”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项目为“Ⅲ类”项目,占地规模为“小型”,敏感程度分级为“敏感”,根

据污染影响型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本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7、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4.3 的规定,根据建

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

进一步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下表。

表 1.6-11 评价工作级别判定标准

环境风险潜势 IV、IV+ 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注:简单分析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

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附录 D,本项目

qn/Qn=0.39224<1,因此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因此评价工作等级为简

单分析。

综上所述,本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详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1

表 1.6-12 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汇总一览表

序号 环境要素 评价等级

1 生态环境 三级

2 地表水环境 二级

3 环境空气 二级

4 声环境 二级

5 地下水环境 二级

6 环境风险 简要分析

7 土壤 三级

评价范围

1、地表水环境

项目评价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为逆水溪,根据本项目有关建设内容,确定地

表水评价范围为:评价范围确定为逆水溪(污水排口)上游0.5km至下游4220m河

段。

图 1.6-1 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2、地下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环境

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应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现状,反映调查评价区地下水基本渗

流特征,满足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为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除线性工程外)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可采用公式计算

法、查表法、和自定义法确定。本项目采用自定义法确定评价范围,以项目周

围地表分水岭及地表水系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边界,本次评价范围为相对独立

的完整水文地质单元,北侧以项目所处水文地质单元最低排泄基准面逆水溪为

界,西侧以永安水库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侧以东侧溪沟为界,南侧以地表分水

岭为界。故此次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水文地质单元,评价范围面积为

2.34km2。

图 1.6-2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图

3、环境空气

拟建地周边为平原地区,属于简单地形,根据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拟建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区域敏感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3

点分布情况以及项目污染源高度等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

项目生产车间为中心,边长5km的矩形范围作为评价范围。

图 1.6-3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示意图

4、声环境

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经估算项目声源贡献值控制在 200 范围内,

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厂界向外 200m。

5、生态环境

拟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施工期,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

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的范围为直接受施工影响的区域。

6、土壤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调查评

价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范围,能满足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要求;

改、 扩建类建设项目的现状调查评价范围还应兼顾现有工程可能影响的范围。

建设项目(除线性工程外)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

影响类型、污染途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确定并说明,或

参考下表确定。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4

表 1.6-13 现状调查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 影响类型 调查范围 a 占地 b范围内 占地范围外

一级 生态影响型

全部

5 km 范围内 污染影响型 1 km 范围内

二级 生态影响型 2 km 范围内 污染影响型 0.2 km 范围内

三级 生态影响型 1 km 范围内 污染影响型 0.05 km 范围内

a 涉及大气沉降途径影响的,可根据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最大落地浓度点适当调整。 b 矿山类项目指开采区与各场地的占地;改、扩建类的指现有工程与拟建工程的占地。

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污染影响型项目,根据上表,现状调查范围为

占地范围内和占地范围外 0.05km 范围。

本项目评价范围如下表。

表 1.6-14 本项目评价范围表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地表水 逆水溪:尾水排放口上游 0.5km 至下游 2km 河段

地下水 项目所在水文地质单元,评价范围面积为 2.34km2

环境空气 以项目生产车间为中心,边长 5km 的矩形范围作为评价范围

声环境 厂界外 200m 范围内

生态环境 项目厂区所在区域;管网两侧各 20m 的带状范围

土壤环境 占地范围内和占地范围外 0.05km 范围

评价重点

根据项目生产排污特征及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确定评价重点为地表水、

地下水、污水事故性排放风险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及大气和噪声等,并着重

分析项目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

评价因子

根据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要求,

综合分析筛选后,确定评价因子如下:

1、现状评价因子

地表水:水温、pH 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粪

大肠菌群、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悬浮物。

地下水:

(1)地下水水化学因子:pH、K+、Na+、Ca2+、Mg2+、Cl-、SO42-、HCO3

-;

(2)基本水质因子: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总硬度、溶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5

解性总固体、铁、锰、砷、汞、镉、铅、六价铬、耗氧量(CODMn 法)、硫酸

盐、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

(3)特征因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

大气环境:SO2、NO2、PM10、PM2.5、CO、臭氧、硫化氢、氨气,共 2 项。

声环境:厂界本底环境噪声 Leq(A)。

土壤环境:

(1)理化特性:pH 值、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量、容重

(2)基本因子:pH 值、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砷、镉、六价

铬、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

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

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

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

芘、萘。

2、预测评价因子

地表水:COD、NH3-N、TP。

地下水:CODMn、NH3-N

大气环境: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μm)、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

氨气。

噪声:厂界噪声 Leq。

1.7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选址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处于农村环境。厂区北侧紧

邻内江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西北侧约 128m处为内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根据其环评报告,该两处场区分别设置了 500m、300m 卫生防护距离。目前,上

述两处场区卫生防护距离内农户已搬迁。项目进场道路可利用内江市生活垃圾卫

生填埋场已建成道路,交通便利。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厂址周边 200m范围内无住户。项目厂界东北侧约 1250m

及西北侧约 985m 处为闻家冲村住户;厂界东南侧约 940m 处为朝阳村住户;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6

界西南侧约 500m 及西北侧约 1006m 处为龙湾村住户。

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位于市区东南部的永兴镇闻家冲村,与

城市规划建成区距离 6.0km,处理对象为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炉

渣、固化后达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准入标准的飞灰等。卫生填埋场设计处理规

模近期(2017〜2027 年)170t/d,远期(2028〜2046 年)250t/a,设计库容 156.4

万 m3,服务年限 30 年。工程场区总占地面积 225.36 亩。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场及

其配套的附属公用工程。渗滤液区处理区主要包括设备间和污泥池。附属公用工

程包括进场道路、场外排水、场外供电及通讯等。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

填埋场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并已于 2015 年 12 月

21 日通过了原内江市环境保护局的专家审查并取得批复。根据调查,内江市生

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已建成投运,渗滤液处理系统实际处理能力为

100m3/d,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两级 DTRO”处理工艺,调节池有效容积为

11634m3,废水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

排放标准后,最终排入逆水溪。

内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1050t (入厂

垃圾量 1200t/d),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处理规模 700t/d (入厂垃圾量 800t/d),

二期工程处理规模 350 t/d (入厂垃圾量 400t/d),采用焚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主

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卸料区、垃圾贮仓、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余热锅炉、

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的地磅房、供水系统、空压房、渗滤液处理站、综合楼等公

辅和办公生活设施。项目一期设置 2×350t/d 焚烧炉(机械炉 排炉)及余热锅炉,

配套 1 台装机容量为 15MW 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二期设置 l×350t/d 焚烧炉

(机械炉排炉)及余热锅炉,配套 1 台装机容量为 6MW 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项目总投资约 51520 万元(其中一期 30200 万元,二期 21320 万元), 其中环保

投资 11210.41 万元(其中一期 9110.41 万元,二期 2100 万元)。

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机械炉排炉焚烧系统,烟气采取

"SNCR 炉内脱硝+半干法(喷氢氧化钙溶液)+干法(喷氢氧化钙粉末)+活性炭

喷射+布袋除尘器"工艺,采用喷射活性炭对二噁英和重金属进行去除,采用

SNCR 工艺去除氮氧化物,炉渣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处理;飞灰采用水

泥固化达《城市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1 浸出液污染物浓度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7

要求后,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项目循环冷却水、净水系统排水、

除盐制备排水、锅炉排水污染小,属于清洁废水,直接进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

地面冲洗水、主厂房地面冲洗水、垃圾卸料区及车辆冲洗水连同垃圾渗滤液一起

送厂内渗滤液处理站,采用“UASB 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 +纳滤(NF) +

反渗透(RO)”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垃圾渗沥液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达到《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工艺回用水要求,项目废

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于 2015 年 10 月 19 日取得四川省环保

厅批复(川环审批〔2015〕457 号)。2019 年 7 月发电并网工程竣工验收。

内江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医

疗废物处理规模为 11t/d,采用高温蒸汽集中处置工艺,服务范围:内江市市中区

(含经开区)、东兴区(含高新区)、隆昌市、威远县、资中县的市、县级医院,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所有医疗机构,处理对

象为感染性和损伤性医疗废物,设计服务年限为 12 年,主要建设内容有:高温

灭菌系统、办公辅助设施、锅炉房、冷藏贮存系统等,同时配套建设给排水、电

气、消防、通讯等设施。

内江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重新报批)已于 2019 年 5 月 23 日取得

内江市生态环境局批复(内市环审批〔2019〕15 号)。2018 年 1 月建成投运。

项目周边外环境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项目厂址 填埋场内部道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8

生活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图 1.7-1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照片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1、地表水环境:根据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

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批复》,本项目废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生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 3 标准后(总磷排放标准

为 0.5mg/L)排入逆水溪。逆水溪的水体功能主要为行洪、灌溉,评价河段不涉

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取水点,其水质和水体功能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变

化,应使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的要求。

2、环境空气: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变化。

3、声环境:根据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区域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 2 类标准要求。

4、地下水环境:评价区范围内下伏潜水含水层。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所示。

表 1.7-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号 坐标及高程

保护对象 规模 环境功 能区

相对厂址 方位

相对厂址最

近距离 X Y h 1 -110.5 509 335 闻家冲村 约 1700 人 二类区 NW、NE 约 985m 2 -2880 1448 342.6 麻湾村 约 1500 人 二类区 N 约 2600m 3 1650 1280 359.9 玉河沟村 约 800 人 二类区 NE 约 2680m 4 465 -925.3 325.7 朝阳村 约 1500 人 二类区 SE 约 940m 5 1582 -2017 375.1 水龙村 约 600 人 二类区 SE 约 2000m 6 -516.6 -1104 347.4 龙湾村 约 1600 人 二类区 SW、NW 约 500m 7 -1681 1279 344.2 千河村 约 500 人 二类区 SW 约 1660m 8 -2154 0 351.8 四方碑村 约 1000 人 二类区 W 约 1550m

9 -2054 144 351.8 椑北小学 师生约 600人 二类区 W 约 1500m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9

表 1.7-2 水环境、声环境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要素 目标名称 相对位置 功能 环境保护级别

1 地表水 逆水溪 NE,约 1km 行洪、

灌溉 (GB3838-2002)Ⅲ类标准

2 声环境 项目周边 200m 范围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点

3 地下水 2.34km2 评价范围内潜水含水层 (GB/T14848-2017)Ⅲ类标

4 土壤环境 占地范围内 0.05km 范围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36600-2018)表 1 标

准 4 生态环境 厂区范围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 /

1.8 评价工作程序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

2016)要求,具体流程见下图。

图 1.8-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40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1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

生产规模:餐厨垃圾 120t/d,市政污泥 100t/d,城市粪便 50t/d。主要建设内

容包含管理区、生产区、公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区及场外工程等。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全年 365 天运行,劳动定员 40 人(不包含收运系统)。

预处理系统、油脂净化系统:两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厌氧消化系统、污水

处理系统、臭气处理系统、沼气处理系统:三班工作制,每班 8h。另外,收运

系统劳动定员 20 人,实行一班制,每天工作 8 小时。生产天数为 365 天。

占地面积:24.772 亩。

总投资:14708.57 万元。

工程服务范围

本工程服务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

(1)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均为生活污水处理

厂)产生的污泥。

(2)内江市三区一市(内江市主城区)产生的餐厨垃圾。

(3)内江市主城区产生的粪便。

收运系统

本项目收运系统仅为餐厨垃圾收运系统,粪便和污泥收运系统不在本次评价

范围。粪便由内江市城管局负责收运送至厂区内,污泥由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和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负责收运至厂区内。

收运系统建设原则

根据内江市餐饮业分布特点及各区、县实际情况,内江市餐厨垃圾收运系

统应按照“统一、专营”的原则建设,“统一”就是要全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1

统一标准、统一设置。“专营”就是由内江市有机垃圾综合处理厂成立专门的餐

厨垃圾收运队伍,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独立运作,不能与生活垃圾的收运混在一

起。

收运系统的运行采取“多点一线、串线成面、网络管理”的原则,比较符合内

江市餐厨垃圾现状。收运队伍应对本区域内的餐厨垃圾产生源进行调查,摸清

各个收运点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并初步规划科学合理的收运线路,餐厨垃圾收

运优先布设该区域(三区一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大的大型酒楼、学校、繁华商圈

和大型企业的收运线路,餐厨垃圾收运覆盖范围的扩大基于生产体量计划进一

步向各个收运中心点周围进行扩散。

收运系统建立

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统一协调。针

对目前内江市餐厨垃圾收运现状,采用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模式,

并将运作模式分为三个参与方:政府、餐饮单位、实施单位三方协作、规范管

理。

图 2.1-1 餐厨垃圾收运与处理模式示意图

政府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扶持政策规范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的相关管

理办法,加强对餐厨垃圾全过程对收集、运输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

餐饮单位应当建立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制度,配备专用收集容器,将餐厨垃

圾进行分类放置,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和台账制度,落实联单制度,确保餐

厨垃圾的分类收集。

实施单位要建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台账制度,落实联单制度,负责餐厨

垃圾运输和资源化处理以及处理后的产品销售和分选异物处置,实现餐厨垃圾

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2

收运系统组织管理

(1)实行特许经营。由内江市人民政府委托授予相关企业餐厨垃圾收集、

运输及处置经营权,内江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做出餐厨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

服务许可,并与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集、运输经营协议。未取得

餐厨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从事餐厨垃圾经营

性收集、运输活动。

(2)加强收运处置单位规范化。餐厨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实行联

单制度,收运处置单位要按要求建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台账制度,收集、运

输台账应当详细记录来源、种类、数量、去向,并每月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报

送一次。要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集、运输餐

厨垃圾,并将收集的餐厨垃圾运到特定的餐厨垃圾处置场所。在运输过程中要

做到餐厨垃圾采用全密闭专用收集容器,并具有分类收集功能;运输采用全密

闭自动卸载车辆,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滴漏功能,安装行驶及装卸记

录仪;内部管理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安全和监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收运方式

餐厨垃圾产生后,由产生单位分别将其收入 120L 方形专用标准桶和 50L 带

盖密封塑料桶内,在环卫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放置于指定地点,由专业收运队伍

将其清运至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厂内。

餐厨垃圾收运作业时间为:

中午 14:30-----16:30;

晚上 19:30-----23:30。

餐厨垃圾收运采用直运方式,“桶等车”模式(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将餐厨垃圾

专用收集桶在指定时间放至指定地点,收运车辆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收运

地点清运,每个收集点收集时间控制在 2 分钟以内)。

鉴于餐厨垃圾收运时间段集中,收运时间紧迫,时间间距要求严格,因此,

必须注重对餐厨垃圾收集过程中的控制,将每家餐饮单位的收集时间尽量严格

控制在平均 2 分钟到 2 分半钟左右。但应尽量规划合理收运路线,收运过程中

不断摸索总结,将清运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清运效率。

保证餐厨垃圾收运严格按照该时间表执行的最有效的收运方式,必须改变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3

过去传统的“车等桶”模式,即车辆到达后等待餐饮单位将餐厨垃圾桶推出,这

样时间将会至少延长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必须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

实行“桶等车”的模式,即要求餐饮单位在车辆达到前 5-10 分钟内,将垃圾桶推

放到车辆能够停放的指定位置,这样,才能大大缩短中间过程,实现餐厨垃圾

快速,高效的收集。

根据内江市餐厨垃圾产生量、距处理厂的距离和道路交通等情况,考虑经

济等因素,餐厨垃圾采用直接收运方式进行收运较为合理,收运流程如下图所

示:

收运流程为: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专用收集桶→专用收集车→电子台帐录

入→稳重计量→卸料平台卸料→系统录入→车辆清洗→再次收运。

餐厨垃圾收运队伍应按内江市的有关规定开展餐厨垃圾的收运工作,购置

的收运车辆、设备等应符合内江市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① 通过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单位所产生的餐厨垃圾

清运至处理厂内。

②餐厨垃圾运至处理厂卸料仓后,密封后盖打开,推板将固体废弃物推出置

于料仓以便进入资源化自动生产线,污水厢内的污水则单独排入油水分离系统进

行后续提油处理。

收运系统配置

1、盛装容器配置

(1)配置方式

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单位为各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统一免费发放配置餐厨垃

圾盛装专用桶,收取押金,在餐饮业主单位停业歇业时,给予退还押金,收回

配置的餐厨垃圾专用桶。收运(处置)单位负责该容器责任内的零配件更换。

(2)容器规格

为便于与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运车辆标配以及方便搬运,餐厨垃圾收集

容器统一选择 120L 容积方形塑料桶(100kg),加盖密封,防止异味外溢,桶提

升处卡口背脊使用加强材料。桶体正面喷涂盛装物名称、监管部门名称及监督

电话,侧面喷涂刻度标线。废弃油脂收集容器统一选择 50L 容积塑料桶,使用

旋开盖密封,防止异味和废弃油脂外溢。盛装桶质量须符合《塑料垃圾桶通用技

术条件》CJ/T280-2008 相关要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4

图 2.1-2 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收集桶

(3)数量

为便于与餐厨垃圾收运车辆标配以及方便搬运,餐厨垃圾收集容器统一选

择 120L 容积方形塑料桶(100kg),加盖密封,防止异味外溢,桶提升处卡口背

脊使用加强材料。桶体正面喷涂盛装物名称、监管部门名称及监督电话,侧面

喷涂刻度标线。

考虑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容器摆放面积、日产生量与收运量匹配等因素,

内江市三区一市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约 2500 家,按每家配一个桶计算,就需 2500

个餐厨垃圾专用桶,但餐厨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单位配桶数量须大于 1 个,如大

型餐馆、酒楼、学校和大型企业食堂等,就需配 5~10 个桶。结合其它城市现已

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中较大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占比的情况(较大型产生单

位约占总量的 1/50),那么该项目就需为大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多配 250~500 个

桶,初步按 500 个进行统计,由于垃圾收集桶属于易损件,备用垃圾桶按需要

量的 17%备用,则备用桶需约 510 个。因此,收运 120 吨餐厨垃圾需要专用桶

总量为 3510 个,取整为 3500 个。

根据以往餐厨项目运营经验,部分餐饮单位煎炸及清理隔油池等产生的废

弃油脂需餐厨垃圾收运单位配置专用的废弃油脂收集桶盛放,便于运输及后续

处理。废弃油脂收集桶统一选择 50L 容积塑料桶,使用旋开盖密封,防止异味

和废弃油脂外溢。

根据其它项目配置经验,需配桶的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约占总数的 4%,内江

市三区一市 2500 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需配置废弃油脂收集桶的有 100 家,考虑

到提高收运效率、部分油脂会凝固等因素,每次收运时直接用空桶更换,每家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5

店按 2 个桶计算,100 家店就需 200 个桶。

2、专用运输车辆配置

(1)车辆选择

根据对现有餐厨垃圾收运车的调查,主要车型及参数见下表。

表 2.1-1 餐厨垃圾收运车主要车型及参数

车型 3T 5T 8T 长×宽×高(m) 5.735×1.9×2.23 6.61×2.2×2.575 7.3×2.48×3.2 垃圾仓容积(m3) 3.5 6 8 满载总质量(kg) 6436 10000 16000

图 2.1-3 餐厨垃圾收运车

(2)车辆配置

根据对现有餐厨垃圾收运车的调查,主要车型为 3T、5T 及 8T,为了能够

节省运营成本,城市道路车辆的通行能力并结合其他省市餐厨项目的收运经验,

本项目采用 5T 和 8T 车型结合,通过合理安排收运时间及路线,发挥最大效益。

针对餐厨垃圾产生点密集的地区及收运距离相对较远的区域,考虑使用 8T 车进

行收运。

餐厨垃圾收运 5 吨车按每车完成一次收运工作需要约 4 小时、8 吨车按每车

完成一次收运工作需要约 6 小时,5 吨车每车每天收运两次(一车两运转),8

吨车每天收运一次。120t 餐厨垃圾共需 5 吨餐厨垃圾收运车 10 辆,8 吨餐厨垃

圾收运车 2 辆,考虑到车辆维修、保养及机动等情况时应急,备用 5 吨餐厨垃

圾收运车 2 辆。共需餐厨收运车 14 辆(5 吨车 12 辆、8 吨车 2 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6

(3)车辆专属配置

鉴于餐厨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动化程度高、收运效率、环

保卫生以及后续卸料速度和环境要求等因素,车辆标准参考北京市地方标准《餐

厨垃圾车技术要求》DB1/T 347-2006 的同时该车需要如下专属配置:

①密闭系统。车辆在装料口及罐体卸料口均需配置高品质密封装置,确保

车辆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密闭,杜绝洒漏而造成对气体和路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②采用固液分离的专用车辆。

③自动控制系统。物料提升、卸桶均配置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减少设备故

障率,提高效率。同时,设置物料满载报警及自动终止程序装置,避免人工操

作易造成的物料过多外溢。

④双卸料机构。包括车厢底部螺旋卸料机构及车体后端大开门推板卸料装

置。卸料过程中分步卸料,其中,螺旋卸料机构主要卸载液体部分,推板卸料

机构主要卸载固体部分,提高卸料效率,同时解决一次卸料中的液体飞溅问题。

⑤GPS 卫星定位系统。车辆将统一加装该系统,便于实时监督管控和调度

指挥。

根据运输距离的远近,运输车辆采用 5t 或 8t 密闭式运输车,车上设有挂桶

结构,将垃圾标准桶提升至车厢顶部,再通过翻料机构将垃圾倒入车厢内,厢

体内设推板装置,可适度压缩和推卸垃圾。收集车下部有大容积污水箱,可贮

存压缩沥出的油水,实现固液的初步分离,密封盖采用液压装置开启和关闭,

特殊的结构和密封材料有效地防止了污水的跑漏现象,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此外,运输车备有密封式排料装置,垃圾输送口与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对接,

实现密封排放,避免二次污染。垃圾被运至处理厂卸料平台之后,密封后盖打

开,推料机构将固体垃圾推出,污水则进入油水分离系统进行后续处理。车上

设有喷水系统,能随时对车上污渍进行清洗。车上所有操作为液压自动控制,

可分别在驾驶室和车旁操作。

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出厂前在厂区内清洗干净,可避免跑冒滴漏对运输线路

周边环境的影响。

3、运输路线

(1)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电子地图

在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进行逐一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应形成餐厨垃圾产生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7

单位分布电子地图,地图标注餐饮单位名称、位置、产生量及产生周期波动、

收运时间(与后面的收运时间计划吻合)等,便于实现收运体系的数字化、信息

化管理。

(2)确定收运路线

根据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分布地图,划分区域,每个区域细分成若干核心干

道,并以干道为脉络,确定并落实到每台车辆的收运路线、收运对象和收运承

担量。交通顺畅、干道、收运半径远尽量配备大型车辆,交通曲折,辅路甚至

巷道内尽量安排小型车辆。

本项目根据项目服务范围,按东兴区、市中区、经开区和隆昌市四大区域进

行餐厨垃圾收运。

东兴区拟设 3 条收运路线:①万达商圈②兰桂大道-汉安大道-内江北站③大

学城;

市中区拟设 3 条收运路线:①江天路、江华街、腾飞路及龙腾路片区②临

江小区片区③人民公园片区;

经开区拟设 2 条收运路线:①安吉街各大企业②汉阳路各大企业及餐饮单

位;

高新区拟设 1 条收运路线:各大企业和学校。

隆昌市拟设 4 条收运路线:①中心客运站片区②新华街、隆泸大道及白塔

路片区③重环城东路、星跃路片区④康复中路、云峰路、飞泉路片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8

东兴区 1 号线 东兴区 2 号线

东兴区 3 号线

图 2.1-4 东兴区餐厨垃圾收运线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9

市中区 1 号线

市中区 2 号线

市中区 3 号线

图 2.1-5 市中区餐厨垃圾收运线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0

经开区 1 号线 经开区 2 号线

图 2.1-6 经开区餐厨垃圾收运线路

隆昌县 1 号线 隆昌县 2 号线

隆昌县 3 号线 隆昌县 4 号线

图 2.1-7 隆昌县餐厨垃圾收运线路

4、调度指挥及监控

餐厨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必须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该系统调度指挥需

建立在以下装备基础上:

(1)编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分布电子地图,并根据业主经营情况,在工商

局等部门配合下,设立餐饮业经营备案前置程序,及时提供信息,及时更新。

(2)收运车辆加装 GPS 卫星定位系统,调度室实时监控,确保实现动态管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1

理。

(3)处理厂设置车辆身份自动识别和自动称重系统,每次车辆收运卸料时

自动识别,自动称重,自动录入数据,该数据一旦录入即不可更改。

(4)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城管局等主管部门联网,实现收运量数据的即时

传输,便于主管部门准确掌握项目公司运行动态及核定收运量。

工程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项目拟建设 270t/d 的综合处理设施,处理量包括:污泥 100t/d、餐厨垃圾

120t/d、粪渣垃圾 50t/d。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餐厨垃圾收运系统、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及沼渣脱

水系统、沼气脱硫及利用系统、臭气处理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公辅、环保设

施等。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

表2.1-2 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

工程分类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 工程

预处理区

餐厨垃圾预处理:位于1F东侧,设2条预处理生产

线,包括餐厨垃圾接料斗、大物质分选机、除杂机

、螺旋输送机、加热罐、油水分离器、毛油罐等。 另2F南侧设有废弃油脂烘房,配加热罐1个,用于

凝固油脂的加热液化;2台三相分离器,离心脱水

机2台,絮凝剂制备系统1套等

施工噪声

、施工扬

尘、施工

废水、施

工废渣等

恶臭、噪声、杂

质、油脂等

污泥预处理:位于1F东侧,设1套污泥接收系统,

包含污泥接受斗、污泥调节池等 粪便预处理:位于1F东侧,设粪便除杂机1台,Q=50m3/h

粪便杂质及粪便

废水 卸料平台:672m2,位于2F西侧,用于进场物料卸

料,出场前用水枪冲洗,平台内侧设有排水沟,冲

洗废水通过管道排至滤水缓存池,平台顶部设有植

物除臭喷淋系统。

车辆冲洗废水、

恶臭、噪声等

厌氧消化及沼

渣脱水系统

设2个厌氧发酵罐,V=3200m3,φ16m;设400m3沼

渣、沼液存储罐1个;设10m3/h脱水离心机2台,加

药系统一套

恶臭、沼渣、沼

液、沼气、噪声

沼气净化及利

用系统

设双模气柜1套,容积不低于1000m3;设湿法脱硫

塔2台,Φ800×11000;2t/h蒸汽锅炉2台(一备一

用);600Nm3/h火炬一套,Φ800

锅炉废气、脱硫

工艺废水

辅助 工程

锅炉房 设2台2t/h锅炉(一备一用),采用沼气作为热源 废气、废水 地磅 依托垃圾填埋场地磅 依托

消防水池 2座,地下式,容积540m3 / 柴油发电 机房

设柴油发电机房一座(与锅炉房合建),建筑面积

294m2; 废气

餐厨垃圾收运

系统

配套120L餐厨垃圾收集桶3500个、50L废弃油脂收

集桶200个、5t餐厨垃圾收运车12台、8t餐厨垃圾收

运车2台,收运辅助车1台 汽车尾气、噪声

管网工程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排放口至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排放口段污水管网,长度约576m,PP管,管

径DN150,沿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铺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2

公用工程

供水 生产用水依托内江市城市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供

水设施,生活用水由内江市市政管网供水 /

供电 由内江市供电局供应本工程用电 / 供气 厌氧发酵区产生的沼气供锅炉使用 /

空压机房 40m2,位于预处理车间1F西南角,配2台空压机 化验室 55.76m2,位于预处理车间1F西南侧

机修车间 47.56m2,位于预处理车间1F西侧

办公生活

设施

办公综合用房 位于预处理车间1F、2F北侧设置简单的生产办公区

,主要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办

公、生活用房

生活污水、生活

垃圾等

食堂 建筑面积96m2,位于预处理车间1F西侧 食堂废水、油烟

、餐厨垃圾

环保工程

除臭系统

针对厂区主要恶臭源设置恶臭收集系统,风量≥

90000m3/h,设置1套高浓度臭气处理系统采用“碱

洗+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风量≥23000m3/h,1套低浓度臭气处理系统采用“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光催化”工艺处理,风量≥67000m3/h;两套

臭气处理系统尾气经同1根15m排气筒排放。

废水、废生物滤

沼气脱硫系统 采用“湿法”脱硫 废水

废水处理 设污水处理站1座,处理规模250m³/d,采用“混凝

沉淀+气浮+MBR +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废水

进行处理

恶臭、污泥、纳

滤及反渗透浓缩

液等

固废 固渣出料间1间,位于预处理车间1F南侧,128m2

沼渣出料间1间,位于预处理车间1F南侧,58.5m2 危废暂存间1间,5m2

恶臭、固废等

依托工程

沼渣 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 / 污水处理站浓

缩液 罐车运送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 / /

废水排放口 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

理站尾水排放口 / /

项目总图布置

1、总图布置

项目厂区整体呈不规则形状布置,主要分为生产区和污水处理区。生产区位

于厂区东南侧,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西北侧,通过内部道路将其隔开。

(1)生产区

生产区内各个工艺系统通过场内道路的划分,即相对独立有能形成有机的

联系,保证了工艺流线的顺畅。根据各工艺系统,生产区划分为预处理区、厌氧

消化区、沼气存储及净化区及辅助生产区等四个功能区,具体如下:

预处理区:包括预处理车间、化验室、变压器室、配电间、脱水机房等;

预处理车间与厌氧消化区紧邻,便于预处理浆液的输送,同时,厌氧消化后的

沼液进入预处理车间进行脱水。

厌氧消化区:厌氧发酵区设置在预处理车间旁边,主要为厌氧消化罐,餐

饮垃圾及污泥预处理后的有机浆液以最便捷的路径,经管道输送至厌氧消化罐。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3

沼气存储及净化区:包括沼气柜、沼气净化单元,该区位于厌氧发酵区的

东侧,该区考虑安全防爆要求。

辅助生产区:本项目辅助生产区包括锅炉房及火炬,锅炉房为整个厂区的

热力中心,布置在沼气存储及净化区西北侧,紧邻预处理区,便于厂区供热。

根据工艺流程,项目卸料大厅布置于预处车间二层,紧邻厂区入口,位于

厂区中部,便于操作。厌氧消化区位于厂区东侧,距离预处理系统较近;厌氧发

酵区东侧排布有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柴油发电机房及锅炉房等;除臭设施位

于预处理车间西南侧。

(2)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西北侧,成倒“L”型分布,由南向北分别排布有预处

理区、生化区、膜处理区、浓水池、综合泵房及消防水池等。

全厂设置大门 1 处,位于厂区南侧。为了保证消防、生产运输、人行管理

的交通顺畅,在各生产单元四周均设置环形通道。项目进厂道路与垃圾填埋场

垃圾坝合建,平台北侧为垃圾填埋场。

项目平面布置考虑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确保工艺生产流程顺直,物料管线

短捷,减少投资;满足水、电、气等公用工程外线接入条件;及最大限度地有

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布局合理。

2、物料收集、贮存及运输

物料运输车经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的地磅计量后,通过填

埋场内部道路进入厂区预处理车间卸料大厅,车辆进入后关上大门,抽风,将

餐厨垃圾、污泥及粪便分别送入接收料仓中,接收料仓位于一个半地下式房间内,

上部设集气罩,集气罩顶部和料仓上部侧壁分别设臭气收集风口,保持接收料

仓呈负压状态。

在控制室设置监控系统,操作人员根据进场物料种类,选择车辆在几号位

卸料,通过信号指示灯,指示车辆倒车至指定的卸料台,此时料仓的卸料门自

动开启,垃圾倒入坑内。其中粪便车辆为封闭式吸粪车,吸粪车卸料时,利用

料仓的收料管道口,经管道泵送至料仓内,能最大程度降低卸料过程中产生的

臭气外溢。完成卸料的车辆驶离平台,卸料门自动关闭,以保持料仓中的臭味

不外逸。卸料间为封闭式布置,卸料间入口采用快速关断门进行密闭,卸料区

布置气幕机,以防止卸料区臭气外逸以及苍蝇飞虫进入。为了保障安全,在卸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4

料口设置阻位拦坎,以防车辆放入卸料间。

在运输路线上,均应选择对城市环境和周边敏感点影响最小的路线,安全

运输,合理安排污泥运输路线,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应

当根据当地居民分布情况、交通情况确定,避开休息时间、中高考时间。污泥

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应及时采用防雨篷布遮盖,防止臭气挥发、污染地表水。

综合处置规模预测及确定

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

本项目餐厨垃圾只包括餐饮垃圾,即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食堂产生的残

羹剩饭、过期食品、下脚料、废料等废弃物,同时包括地沟油,不包括居民家庭

日常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

1、按人口预测

根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餐饮垃圾产生量宜按人均日

产生量进行估算,餐饮垃圾日产生量宜按下式估算:

kRmM C = 式中:Mc—某城市或区域餐饮垃圾日产生量,kg/ d;

R—城市或区域常住人口;

m—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基数,kg/人d,宜取0.1 kg/人d;

k—餐厨垃圾产生量修正系数。

餐厨垃圾产生量修正系数k的取值可按以下要求确定:

(1)经济发达城市、旅游业发达城市、沿海城市可取1.05~1.15;

(2)经济发达旅游城市、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可取1.15~1.30;

(3)普通城市取1.00。

餐厨垃圾产生量可根据就餐人数、餐厅座位数、餐饮企业面积以及每万人日

产餐厨垃圾量等指标估算。

表 2.1-3 我国其他城市餐厨垃圾产量

城市 统计区域 常住人口 (万人)

餐厨垃圾 产生量(t/d)

餐厨垃圾产量

(吨/万人.日) 北京市 市内八区 1356.9 1200 0.88

天津市 市内六区 386 588 1.45

沈阳 市内五区 396 469 1.18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5

城市 统计区域 常住人口 (万人)

餐厨垃圾 产生量(t/d)

餐厨垃圾产量

(吨/万人.日) 宁波 宁波市区 220 300 1.36

上海 上海市区 1200 1100 0.92

太原 太原市区 352 450 1.28

广州 市辖十区 600 900 1.5

兰州 主城区 220 192 0.87

武汉 主城区 587 550 0.94

银川 主城区 80 82 1.03

济南 主城区 371 300 0.81

石家庄 主城区 220 278 1.26

乌鲁木齐 主城区 210 300 1.43

贵阳 主城区 200 300 1.5

青岛 主城四区 186 235 1.26

成都 六城区三环内 350 337 0.96

上述城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平均值为每万人日产1.17 吨,波动范围为0.81~

1.50 吨。内江市生活习惯与成都类似,本报告参照成都餐厨垃圾产生情况,取每

万人日产餐厨垃圾1.0 吨,预测产生量如下:

表 2.1-4 内江市三区一县餐厨垃圾产量预测

时间 城市人口 产量指标 产生量 清运率 处理量 (万人) (吨/万人.日) (吨/日) (%) (吨/日)

2014 101.95 1 101.95 70 71.37 2015 102.75 1 102.75 70 71.93 2016 104.61 1 104.61 70 73.23 2017 106.48 1 106.48 75 79.86 2018 108.37 1 108.37 75 81.28 2019 110.27 1 110.27 78 86.01 2020 112.19 1 112.19 78 87.51 2021 114.12 1 114.12 80 91.30 2022 116.07 1 116.07 80 92.86 2023 118.03 1 118.03 82 96.79 2024 120.01 1 120.01 82 98.41 2025 122.01 1 122.01 84 102.49 2026 124.02 1 124.02 84 104.18 2027 126.05 1 126.05 86 108.40 2028 128.09 1 128.09 86 110.16 2029 130.15 1 130.15 88 114.53 2030 132.23 1 132.23 88 116.36 2031 134.32 1 134.32 88 118.20 2032 136.43 1 136.43 88 120.06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6

时间 城市人口 产量指标 产生量 清运率 处理量 (万人) (吨/万人.日) (吨/日) (%) (吨/日)

2033 138.56 1 138.56 90 124.70 2034 140.89 1 140.89 90 126.80 2035 143.25 1 143.25 90 128.92

从餐厨垃圾产量预测表中可以看出,至 2024 年,餐厨垃圾平均产量达 120t/d,

平均清运量为 98.41t/d。到 2030 年,平均日产量为 132.23t/d,日清运量 116.36t/d,

随着收运体系的不断完善,日清运量与平均日产量越来越接近。项目餐厨垃圾产

量较小,不宜分期建设,综合考虑,餐厨垃圾处理规模按远期考虑确定为 120t/d。

2、按实际餐饮店测算

(1)餐饮店数量预测

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可通过服务区域内餐饮单位(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食

堂)的数量、规模和特征餐厨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目前服务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的餐饮单位(营业

面积 1000m2 以上)数量服务范围内约为 2700 家,年增量率按 2%计算,在 2030

年增至 3300 家。

(2)餐饮垃圾单位产生量

根据 2016~2017 年最新的数据,目前国内实施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的城市中,

部分城市的餐厨垃圾产量情况如下:

表 2.1-5 国内部分城市规模以上餐饮垃圾产量一览表

序号 城市 餐饮单位数量(个) 餐厨垃圾产量(t/d) 平均每家日产量(kg/d) 1 嘉兴 11000 320 29 2 西宁 3500 120 34 3 沈阳 25000 675 27 4 银川 4500 150 33 5 重庆 84000 5000 60 6 苏州 16000 400 25

平均值 35

从上表可以看出,部分城市的平均每家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的产生量约在

35kg/d·家上下浮动,根据内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地域饮食特征,并考

虑其迅速发展的可能性,按平均餐厨垃圾产量约为 35 kg/d·家计算较为适宜。

(3)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

预测 2020 年内江市区规模以上的餐饮单位收集率 80%,2030 年内江市区规

模以上的餐饮单位收集率 85%。据单位产生量和餐饮店数量,预测出内江市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7

餐厨垃圾产生量下表。

表 2.1-6 内江地区餐厨垃圾产生量表

年份 2020 2030 餐饮店数量(家) 2700 3300

餐厨垃圾产生量(t/d) 94.5 115.5 收集率 0.8 0.85

清运量(t) 75.6 98.75

结合餐厨垃圾收集量和波动系数,内江餐厨垃圾处理规模确定如下:

近期(2020 年)规模:75t/d;

远期(2030 年)规模:100t/d。

废弃油脂(地沟油、煎炸油、火锅油)主要是从餐饮单位附近下水道中进行

收集,主要是洗刷污水等排入下水道的油脂,其规模参照类似城市的餐厨垃圾

处理工程的经验,通常其规模为餐厨垃圾的 20%左右,故内江市地沟油处理系

统的规模为:

近期(2020 年)规模:15t/d;

远期(2030 年)规模:20t/d。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进行的预测,可以看出两种预测方法的餐厨垃圾产生量

差别不大,综合分析比较确定,近、远期内江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分别为 90t/d 和

120t/d。本工程按照远期考虑,餐厨垃圾处理规模 120t/d(含废弃油脂 20t/d)。

污泥产生量预测

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净化过程的产物。污泥产量是由污水成分、性质、

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所服务范围内居民的生活水平、接纳的工

业废水水质、水量及所要求处理程度、处理目标等决定的。通过分析泸州市市

区已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实际污泥产量,参考各相关污水处理厂设计文

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数据,对项目城市污泥产量进行分

析论证。

本项目服务范围内主要收集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及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

厂污泥,均为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

为 10 万 m3/d,目前实际处理量为 8.3 万 m3/d-9.8 万 m3/d。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

厂污泥设计总规模为 10 万 m3/d,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 5 万 m3/d,

现有建成运行,二期工程设计规模 5 万 m3/d,暂未建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8

项目服务范围内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及污水处理现状见下表。

表 2.1-7 内江地区市政污泥产生量表

污水处理厂 服务范围 规模(万 m3/d) 备注 内江市第一污水

处理厂 内江市主城区沱江西岸现状和上

游规划区的生活污水 10 已建成运行

内江市第二污水

处理厂

包括东兴片区、谢家河片区、高

铁高桥三个片区)的全部生活污

水,不接纳工业废水

10(一期 5 万

m3/d,二期

5m3/d)

一期已建成

运行

总计 20

根据业主提供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及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运行资料,污

泥产率为 0.9tDS/万 m3,即 1 万 t 污水/d 产生约 4.5t 污泥(含水率 80%),则项目

服务范围内预计污泥产生量为 90t/d。

同时,报告收集了我国其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2.1-8 我国其它城市污泥产率表

序号 城市 干泥产率(t DS/万 m3)

1 上海 1~1.5 2 北京 1.5~1.8 3 苏州中心城区 1.1~1.3 4 青岛 2.0~2.5 5 宁波 1.2 6 昆明 1.0

对比国内其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率,项目服务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污泥

产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内江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包含老城区,污水管

网系统一般为合流制或截流制,还未完全实行雨污分流,雨天会有雨水进入污

水处理厂,降低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此外,加之服务范围内以生活污

水为主,进水水质较淡,污水处理厂还未完全达到全负荷运行,导致污泥产量

偏低。

本报告参照我国其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泥量计算情况,结合内江市第

一污水处理厂、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确定近期每 1 万 m3 的污水产

泥量按 1tDS(干固体量)计,即 1 万 m3 污水的含水率 80%的污泥产生量为 5.0t/d。

根据以上污泥量预测,本项目服务范围内污泥产生量为 100t/d(内江市第二

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预留考虑);因此,项目确定污泥处理规模为 100 t/d 是合理

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9

城市粪便产生量预测

粪便产生量可由下式进行计算:

V=A·N·K1·K2·K3·K4·q/1000

式中:V-粪便产生量,t/d;

A-人均每天粪便污泥产生量,取 0.4kg/d;

N-人口总数,按远期 2030 年 132.23 万人;

K1-粪便污泥浓缩系数,取 0.8;

K2-粪便污泥发酵缩减系数,取 0.8;

K3-吸粪车吸入粪水率,取 60%;

K4-含渣系数,取 40%;

Q-清运率,与化粪池应用范围有关,按照 50%使用化粪池考虑。

本项目城市粪便产生量仅考虑服务范围内化粪池。计算可得 2030 年内江市

城市粪便清运量为 41.2t/d,考虑 1.2 的波动系数,城市粪便处理规模按远期考虑

确定为 50t/d。

综上所述,本工程最终处理规模为餐饮垃圾 120t/d,市政污泥 100t/d,城市

粪便 50 t/d。

组分分析

污泥构成及组分分析

污水处理厂污泥成分复杂,随地域及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变化明显,为了

准确地掌握污泥的组分,需要开展长期的连续的跟踪调查。目前尚无关于内江

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理化性质的调查资料,本次评价主要参考其他污水处理厂污

泥理化性质资料,结合内江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市政污泥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机质及丰富的氮、磷、

钾等营养物质。同时,污泥具有含水量高、易腐烂、有恶臭等特点,部分污水处

理厂的污泥还有超标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市政污泥的成分随着城市发展的不

同历史时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长期跟踪的记录,市政污泥变化呈现出

有机物含量、VSS 含量、热值不断提高及重金属含量不断降低的特点。污水处理

厂产生的污泥由于排水体制限制,污水管网不完善,使得污水含有大量的砂土等

无机质。近些年来随着污水管网的完善,污水浓度逐渐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含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0

量提高,产生的污泥中有机质含量也随之提高。一般污泥泥质组成见下表。

表 2.1-9 一般污泥物质组成表

绝干污泥化学元素组成 污泥灰分成分分析 元素组成 重量百分比% 物质组成 重量百分比%

C 25~31 SiO2 37~44 H 3~4 Al2O3 12~19 S 0.8~1.3 TiO2 0.5~2 Cl 0.05~0.15 Fe2O3 4~11 N 2.7~4.5 SO3 1.7~2.2 P 1.1~2.2 MgO 1.5~3 K 0.2~0.5 CaO 8~21 O 11~16 Na2O 0.5~1

有机质 44~59 K2O 0.5~1 挥发分 42~54 P2O5 9~12 灰分 41~56 低位热值 9000~12560kJ/kg

类比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料,项目污泥性质预测如下:

表 2.1-10 项目污泥性质

项目 含水率(%) 灰分(%干

基) 挥发分(%干基) 发热量(MJ/kg 干

基) 指标 80 15 70 18

污泥的无机物组成也是按其与污染控制与利用有关的毒害性元素组成、植物

养份组成以及无机矿物组成等来表示的。污泥的无机毒害性元素组成,是按其毒

害性元素的含量对污泥进行组成描述的,无机毒害性元素主要包含:砷(As)、

镉(Cd)、铬(Cr)、汞(Hg)、铅(Pb)、铜(Cu)、锌(Zn)和镍(Ni)等 8 种

元素。本次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重金属含量进行了

监测,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2.1-11 污泥重金属含量分析表(干基) 单位:mg/kg

项目 总砷 总镉 总铬 总铜 总镍 总铅 总锌 总汞 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

厂(本项目) 12 1.76 52 72 26 53.2 274 1.18

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

厂(本项目) 13.7 1.83 57 53 39 35.5 1800 1.01

园林绿化用泥质限值

* 75 5 600 800 100 300 2000 5

注:1、单位以干污泥计;2、*取园林绿化用泥质限值(GB/T 23486-2009)标准中酸性土壤(PH<6.5)限值,数值更严格。

根据各种污泥处置途径对污泥性质的要求来看,对于污泥性质要求最为严格

是污泥的土地利用(包括农用、园林绿化等)。从以上表分析来看,市政污泥中

N、P、K 的成分高,绝干污泥总养分(N、P、K)含量在 4.0~7.2%,高于《城镇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1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中总养分限值 3%,

说明污泥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根据内江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

监测报告,主要重金属元素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

(GB/T 23486-2009)中酸性土壤(PH<6.5)的最严限值要求。

餐厨垃圾性质分析

餐厨垃圾成分复杂,随地域和季节变化明显,为了准确地掌握餐厨垃圾的

组分,需要开展长期的连续的跟踪调查。

目前尚无关于内江市城区餐厨垃圾的产量和理化性质的系统调查资料,本

次评价主要参考全国其他城市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资料,结合内江市的居民饮

食习惯进行分析。

内江市的菜系属川菜,其餐厨垃圾特点与成都和重庆两地接近,重庆及成

都两地餐厨垃圾特性如下。

(1)成都市餐厨垃圾特性

根据成都市主城区餐厅、食堂等公共餐饮服务部门产生的餐厨垃圾分析资

料,餐厨垃圾成分分析表见下表。

表 2.1-12 成都市餐厨垃圾成分分析表

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 水分(%) 90.75 容重(kg/m3) 922 有机物(%) 6.75 含水率(%) 90.75 纸类(%) 0.22 总固体含量(%) 9.25 金属(%) 0.01 塑料(%) 0.1 木竹(%) 0.01 骨类(%) 2.15 (2)重庆市餐厨垃圾特性

重庆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收运系统于 2010 年开始运行,其餐厨垃圾理化特

性见下表。

表 2.1-13 重庆市主城区餐厨垃圾组成表(湿基)

项目 食物垃圾% 纸张% 骨类% 竹木% 织物% 塑料% 厨余% 合计%

结果 90.372 0.305 5.237 0.015 0.123 0.186 3.407 100.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2

表 2.1-14 重庆市主城区餐厨垃圾粒径范围表

项目 厨余 食物残渣 竹木 塑料 纸类 骨类 织物

粒径范围 70-170 72-130 65-190 <200 <20 60-105 -

表 2.1-15 重庆市主城区餐厨垃圾物理性质表(干基)

项目 单位 类别

大中餐 火锅 西餐 小中餐 食堂 混合 含固率 % 19.74 12.88 18.28 10.72 26.08 12.93

有机干物质 % 92.34 93.40 93.57 93.30 93.11 92.88 含水率 % 86.88 89.68 85.19 89.39 78.78 88.48 容重 kg/m3 1105 1077 1094 1111 1141 1096 含油率 % 20.25 14.44 11.80 26.69 13.99 17.02

动力学粘稠度 mPa·s 4875

表 2.1-16 重庆市主城区餐厨垃圾化学性质标(干基)

项目 单位 类别

大中

餐 火锅 西餐 小中餐 食堂 混合

盐分(干基,

NaCl 计) % 26.5 21.9 20.2 21.2 20.8 23.7

蛋白质(干基) g/100g 18.40 12.76 17.00 15.49 11.96 14.45 总碳含量(干

基) g/kg 346.72 389.07 368.31 362.38 245.38 359.37

总氮含量(湿

基) g/kg 65.36 51.94 60.81 43.74 58.15 47.47

总氮含量(干

基) % 2.94 2.04 2.72 2.48 1.91 2.31

C/N - 11.78 19.03 13.54 14.63 12.85 15.53

有机酸 mg/L - - - - -

乙酸:591.85 丙酸:720.48 丁酸:28.54

有机废水 TOC mg/L - - - - - 132620 有机废水 COD mg/L 61227 52707 66073 66740 - 64640 有机废水 BOD5 mg/L 21667 17567 30233 21400 - 19967 有机废水 pH - 3.79 3.69 3.91 3.89 - 3.67

有机废水混合样

硫酸盐 mg/L - - - - - 684

有机废水总磷 mg/L 284 409 292 252 - 350

重庆市属于典型的西南地区城市,居民饮食结构中,火锅类所占比例较大。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餐厨垃圾具有以下特点:

①油脂含量高,混合测试样含油率高达 17.02%(干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3

②易腐有机物高,混合测试样有机干物质高达 92.8%(干基);

③盐分含量高,混合测试样盐分含量高达 23.7%(干基 NaCl);

④含水率高,混合测试样含水率高达 87.07%。

(3)项目餐厨垃圾物理特性及组分预测

内江市的菜系属川菜,餐厨垃圾特点与成都和重庆两地接近,参照上述两

地餐厨垃圾理化性质数据,结合内江市相关调查数据,内江市餐厨垃圾理化性

质预测如下表所示。

表 2.1-17 餐厨垃圾组成成分

项目 食物垃

圾% 纸张% 骨类% 竹木% 织物% 塑料% 厨余% 合计%

成分 90.7 0.23 4.12 0.01 0.12 0.20 4.62 100.0

表 2.1-18 餐厨垃圾粒径范围表

项目 厨余 食物残

渣 竹木 塑料 纸类 骨类 织物

粒径范

围 70-170 72-130 65-190 <200 <20 60-105 -

表 2.1-19 餐厨垃圾物理性质

项目 单位 指标 含固率 % 12.93

有机干物质 % 92.88 含水率 % 88.48 容重 kg/m3 1096 含油率 % 17.02

动力学粘稠度 mPa·s 4875 盐分(NaCl)(%湿基) % 1.80

表 2.1-20 餐厨垃圾化学性质

项目 单位 指标 盐分(干基,NaCl 计) % 23.7

蛋白质(干基) g/100g 14.45 总碳含量(干基) g/kg 359.37 总氮含量(湿基) g/kg 47.47 总氮含量(干基) % 2.31

粪便性质分析

据调查,常规化粪池清掏粪渣的含固率约 5%,含水率约 95%,固体中有机

物含量约 50%,BOD5 约 15000mg/L。粪便中营养成分亦较丰富,平均总氮约

14mg/g,平均总磷 10.6mg/g,平均钾含量 6.78mg/g,重金属含量亦较低,可与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4

污泥进行协同处理,不会对最终产品营养土产生不利影响。

污泥、粪便和餐厨垃圾同属城市固体废弃物。餐厨垃圾中有机质含量高,

具有很好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潜能,但单独厌氧消化过程中容易发生酸抑制和氨

氮抑制现象,造成消化过程进行缓慢,甚至导致启动运行失败。污泥有机质含

量较低,单独厌氧消化普遍存在 C/N 比偏低、产气率低的问题。厌氧消化的适

宜 C/N 是 10~20,而污水污泥的 C/N 一般为 5~9,餐厨垃圾 C/N 一般为 15~20,

两者混合厌氧消化能够促进物料的营养平衡,提高消化池的容积利用效率,获

得更高的单位体积进料产气量。此外,污泥中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和较高的碱度

也有利于提高厌氧消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因此,从上述三种物料性质分析可得,餐厨垃圾、污泥性质互补,有利于

厌氧消化反应,能够协同进行厌氧消化。

2.2 项目工艺比选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比选

餐厨垃圾垃圾(不含废弃油脂)工艺比选

1、国内外处理技术概况

目前,美国、欧洲主要采用厌氧生物制气技术,日本、韩国处理方式以厌

氧消化制气和饲料化为主。国内处理工艺主要有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制气、复

合微生物高温好氧扩培、厌氧发酵等。国内外处理工艺接近。

本次技术方案论证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技术成熟、效率高、运行可

靠的设备,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主要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比较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和微

生物处理技术,对以上几种技术介绍如下:

(1)厌氧发酵

①基本原理

厌氧发酵是无氧环境下有机质的自然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

机物,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 值、厌

氧条件、C/N、微量元素(如 Ni、Co、Mo 等)以及有毒物质的允许浓度等。

厌氧发酵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自然界内广泛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5

存在。厌氧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厌氧有机物分解菌(或称不产甲烷厌氧微生

物)和产甲烷菌。在一个厌氧反应器内,有各种厌氧微生物存在,形成一个与环

境条件、营养条件相对应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完成有机物

厌氧代谢过程。

②传统厌氧发酵处理技术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是一种新技术,欧洲应用比较成熟。由于我国餐

厨垃圾存在油脂高、盐分高、营养成分高等特点,且所含成分复杂,纯的餐厨

垃圾厌氧发酵制沼气存在一定技术问题 。

第一,厌氧发酵分两个步骤,首先水解酸化,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酸化,

变成小分子有机酸,有机酸再厌氧产生沼气。但由于餐厨垃圾营养成分较高,

水解酸化阶段产生的酸较多,不利于后续产甲烷菌产沼气。

第二,我国餐厨垃圾碳氮比不协调,含氮量高,杂质抑制物多。从技术角度

来讲,纯的餐厨垃圾采用厌氧产沼技术存在问题。目前有些地方采用改技术处

理混合垃圾,即餐厨垃圾、粪便、秸秆、污泥混合后再进行厌氧发酵,并且已

有成功的工程实例。

厌氧发酵处理技术优点主要有:A、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承担能力;B、全

封闭处理过程减少二次污染;C、能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D、工程占地较小;

E、产品(甲烷)出路较好。

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缺点主要有:A、工艺较为复杂,工程投资较大;B、工

艺对物料均质化要求比较高,沼气产率较低;C、产生的沼液量较大,后续处

理难度大;D、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对工人操作要求高。

厌氧发酵技术用于餐厨垃圾处理在国外早已成熟,国内餐厨垃圾中采用厌

氧发酵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国内采用厌氧发酵技术的已建和在建

餐厨垃圾处理厂主要有:哈尔滨餐厨垃圾处理厂 300t/d,兰州餐厨垃圾处理工

程 200t/d,青岛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200t/d,重庆餐厨垃圾处理工程 500t/d。

(2)饲料和肥料化技术

干燥制肥料或饲料技术,是经过预处理后,首先进行脱水,得到液体和固体

两部分,液体是高油脂废水,宜先进行油水分离获得高附加值的油脂,然后对污

水进行处理,其固体部分可以采用高温堆肥的方式制成肥料,也可以烘干制成饲

料。这二者的工艺技术路线基本相同,只是最终的产物不同。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6

高温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的作用来

进行的。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代谢活动,进行分解代谢(氧化

还原过程)和合成代谢(生物合成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

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换合成新

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饲料化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手段将餐厨垃圾经过高温加热,烘干处理,杀毒

灭菌,除去盐分等,可以最终生成蛋白饲料添加剂、再生水、沼气等可利用物质。

制肥料或饲料技术的优点主要有:工艺简单、资源化程度较高、产品有农用价

值,占地面积小。制肥料或饲料技术的缺点主要有:对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的

污染无法很好解决、无害化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餐厨垃圾同源性的问题,对

其用作饲料存在一定的顾虑;处理过程不封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机肥料质量

受餐厨垃圾成分制约很大,销路往往不畅;堆肥处理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卫生

条件相对较差。

(3)生化处理技术

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是选取自然界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强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

种,在生化处理设备中,对过期食品、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温高速发酵,

使各种有机物得到降解和转化;不仅解决了各类有机物及时、彻底、无害化处理,

减少人畜交差感染和环境污染,同时通过资源循环系统工程,产出活性微生物菌群;

这些菌群按照不同的配方和特殊的工艺,经过深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微生物肥料菌剂

和生物蛋白饲料,应用在有机、绿色生态农业和畜禽、水产养殖业,实现资源循环

再利用。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环保产业、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

完全的产业化运作,其高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城市解决土壤、水质、面源污染、

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无需繁杂分拣;资源

利用率高;产品有市场销路较好,产品质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

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缺点是一次性投资略高,设备处理能力较低,更重要的

是设备耗能大,而且该技术减量化效果差,在餐厨垃圾中大量掺其他有机物,如

麸皮、糠等,后端农业生产资料应用产业链较长。

(4)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比较

综合对目前餐厨垃圾出要处理技术的介绍,并充分考虑本工程实际情况,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7

以及上述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情况,比较后得出下表。

表 2.2-1 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比较一览表

比较项目 厌氧消化 饲料/肥料化技术 生化处理技术 无害化程度 高 较高 较高 减量化程度 较高 较高 高 资源化程度 高 高 高 技术安全性 好 较好 较好 技术先进性 先进 较好 一般 技术可靠性 较好 好 好

能耗 较少 一般 大,需要大量的电

能或天然气加热

工程占地 较少 少 由于单台处理能力

低,因此占地面积

大 投资金额(万元/

吨) 50-70 20-30 40-60

运营成本(元/吨) 200-300 200-500 300-500 产品产量(以处理

规模 200t/d 计) 沼气约 1 万-1.5 万

m3/d 饲料 20t/d,油脂

4t/d 微生物菌剂 100t/d

产品质量 好 较好 较好 产品应用 广泛 较多 较多

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厌氧消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三化”程度高,能够较好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处理。

②工艺成熟、技术先进,可实施性好。

③工程占地较少。

④投资较低,运营成本较低。

⑤能耗较低。

⑥产品质量及应用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厌氧消化工艺在发达国家是成熟、可靠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该

技术经过本土化研究后已经成为适合于国内餐厨、污泥、粪便等有机质垃圾处理

可靠的技术措施。

3、厌氧消化工艺

厌氧消化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垃圾处理技术,由于其在无害化处理的同时,

可以获得能源收益,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政策,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

厌氧消化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不存在类饲料化技术存在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8

安全隐患;产品为沼气,可用于发电,能平稳销售,可保证餐厨垃圾的长期持

续性处理;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较多;适合大规模连续化工厂生产;系统可以

密闭运行,二次环境污染较小,易于控制,选址比较容易,投资适中。

但对于厌氧消化技术而言,又有干式发酵与湿式发酵的区别,如何选择对

于项目能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也同样比较重要。

(1)干式厌氧和湿式厌氧工艺比较

厌氧消化一般可分为干式发酵和湿式发酵两种,具体区别见下表:

表 2.2-2 湿式和干式厌氧消化技术比较

项目 湿式厌氧消化 干式厌氧消化 进料性质 含固率在 8-12% 含固率在 20-40%

能耗 低 由于在高固体含量下进行,输送和搅拌

困难,尤其搅拌是个技术难点,能耗高

设备投资

处理设施造价低,对设备要求不

高,预处理设置得当,后续单元

进、出料可以不用设备,自动溢

流完成

预处理相对便宜,主反应器投资高,项

目一次性投资大

产气率

物料中的有机物在反应器中混合

均匀,增加了有机物与微生物厌

氧菌的接触率,产气率高,发酵

完全;可以连续平稳产气

产气率低,干式发酵需要定期清理,造

成沼气的生产的间断

三废 水的耗量大,产生沼液量也大 水的耗量和热耗较小,产生废水的量较

干式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目前在国内建成运行经验少,技术设备尚不成熟,

主要设备和技术需要依靠进口,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餐厨垃圾极易腐败

酸化,操作运行的技术风险大,加之含水率太高,必须进行脱水后才能进行干

式厌氧,脱出的浆液仍然需要进行湿式厌氧才能进行水处理,干式厌氧对于餐

厨垃圾处理而言,并不适合。由于餐厨垃圾进料为湿物料,经过适当的预处理

除去杂物和无机惰性物后,含固率在 11%左右,适宜于采用湿式厌氧消化,且

此种工艺稳定、投资低、产气量高,完全适用于本项目的特点,因此本项目采

用湿式厌氧消化工艺。

(2)中温厌氧和高温厌氧工艺比较

根据厌氧菌的生活形态,厌氧消化有两种适宜温度:中温(35℃~40℃)和

高温(55℃~60℃)。中温厌氧消化和高温厌氧消化的比较详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9

表 2.2-3 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的比较

温度范围 高温 中温

50-60℃ 35-40℃

优点 1.消化时间短、罐体体积小; 2.高温发酵产气率高; 3.对寄生虫卵的杀灭率较高。

1.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2.能耗低; 3.运行稳定。

缺点 1.需要的热量多,运行费用高; 2.沼气中的氨浓度高。

1.消化时间较长; 2.对寄生虫卵的杀灭率较低。

高温消化比中温消化分解速率快,产气速率高,所需的消化时间短,消化

池的容积小,对寄生虫卵的杀灭率可达 90%以上,但高温消化加热物料所消耗

热量大,耗能高。并且其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而中温厌氧消化的应用技术成

熟、并且广泛使用,节能且运行的稳定性较高。

考虑中温消化的运行控制和运行稳定性更好,因此,目前国内外采用中温

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中温厌氧消化在国内外均已使用多年,技术成

熟,有一定的设计运行经验。因此,本工程选用中温厌氧消化技术。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艺技术路线的介绍和比较,针对内江市餐厨垃圾的实

际情况、场地现状和工艺成熟度等因素,项目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拟选用“餐厨

垃圾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利用”的工艺技术路线。

废弃油脂处理工艺比选

1、地沟油处理技术比较

目前,国内通过废弃食用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且在

国内有一定的应用。因此本项目废弃食用油脂的处理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废弃食用油脂通过预处理制取毛油,最终产品为毛油。

方案二:废弃食用油脂通过预处理和各类化学处理制取生物柴油,最终产

品为生物柴油。

根据调查,毛油市场价格约 3000-3300元/吨左右,生物柴油市场价格约 4500

元/吨,本项目废弃油脂处理规模为 20t/d,以下将两种方案在各方面进行比较,

详见下表。

表 2.2-4 废弃油脂处理技术比较一览表

项目 方案一:制毛油 方案二:制生物柴油

工艺占地 较少,仅有地沟油预处理车

间 较大,有地沟油预处理车间、生物柴

油制取车间及各类化学药剂储存区

工艺复杂程度 工艺简单 工艺复杂 产量 毛油约 6.4t/d 生物柴油,约 5.44t/d(约占毛油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0

85%) 产品成本 毛油制取成本 200 元/t·毛油 生物柴油制取成本约 1400 元/t·毛油, 工程投资 较低,约 200 万 较高,约 1000 万元

优点 工艺简单,占地较少,工程

投资小,处理成本较低

生物柴油无法再制取食用油,有一定

的社会效益

缺点 出厂毛油有被用于制取食用

油的风险,社会影响较差

工艺较复杂,工程投资成本较高,处

理成本较高

根据以上比选,由于本项目油脂处理规模较小,且目前油品市场价格低迷,

制毛油方案收益较制生物柴油高;同时考虑制毛油工艺简单,投资较少,运行管

理简单,本方案废弃油脂处理推荐采用方案一制取毛油工艺(除杂、沉降、三相

分离)。

污泥处理工艺比选

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指将污泥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降解其

中的有机物、杀灭细菌,使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污水处

理厂污泥的处理,一般分为前处理、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置三个阶段,污泥前处

理一般有浓缩、消化、脱水等工艺,该段前处理过程一般均在污水处理厂进行;

中间处理一般有堆肥、干化、碱性稳定和焚烧等工艺;污泥最终处置方式主要

有土地利用、卫生填埋、建材利用等。

污泥处理工艺有好氧发酵、厌氧消化、污泥干化焚烧等工艺路线。

1、厌氧消化

(1)原理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主要目的是减少原污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形式存在的高能量物质的含量,也就是通过降解使高分子物质转变为低分子物

质。在实现这一主要目的的同时,还要求改善污泥脱水性质、减少病原菌和减

少产生的异味物的含量。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完成整个消化过程,需要经过三

个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乙酸化阶段,甲烷化阶段。各阶段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影响,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特色微生物群体。

①水解酸化阶段

一般水解过程发生在污泥厌氧消化初始阶段,污泥中的非水溶性高分子有

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在微生物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

成溶解性的物质。水解后的物质在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短链脂肪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1

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还有乙醇、二氧化碳。

②乙酸化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是乙酸菌将水解酸化产物,有机物、乙醇等转变为乙酸。该

过程中乙酸菌和甲烷菌是共生的。

③甲烷化阶段

甲烷化阶段发生在污泥厌氧消化后期,在这一过程中,甲烷菌将乙酸

(CH3COOH)和 H2、CO2 分别转化为甲烷。

(2)工艺

①中温厌氧消化

中温厌氧消化温度维持在 35℃±2℃,固体停留时间应大于 20d,有机物容

积负荷一般为 2.0~4.0 kg/m3⋅d,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 35%~45%,产气率一般为

0.75~1.10 N m3/kgVSS(去除)。

②高温厌氧消化

高温厌氧消化温度控制在 55℃±2℃,适合嗜热产甲烷菌生长。高温厌氧消

化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可以有效杀灭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一般情况下,有

机物分解率可达到 35%~45%,停留时间可缩短至 10~15d。缺点是能量消耗较大,

运行费用较高,系统操作要求高。

2、好氧发酵工艺

好氧发酵过程是指有机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好氧发酵反应是利用微生物使有机物分解、稳定化的过程。好氧发酵过程是有

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所分泌的外酶将有机固体废物分解为溶

解性有机物质,再渗入到细胞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把其中一部分有机物

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

为生物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形成新的细胞体,使微生物不断增殖。在此过程中,

放出大量能量。除一小部分用于细胞质合成,提供能量外,其余均以热量的形

式放出,使堆层温度升高和蒸发水分,堆层温度可达 60~70℃,甚至更高。高

温可使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寄生虫卵、致病菌等被杀灭,从而使污泥达到

无害化。好氧发酵过程中较难分解的纤维素及难分解的木质素等的有机物和新

形成的腐殖质(包括了大量的微生物)与灰分混在一起形成肥料。

微生物在好氧发酵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氧发酵微生物可以来自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2

自然界,也可利用经人工筛选出的特殊菌种进行接种,以提高好氧发酵反应速

度。好氧发酵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好氧发酵过程中好氧发酵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不断发生变化,好氧发酵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升温阶段

好氧发酵初期常温细菌(或称中温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分解的糖类、淀粉

和蛋白质等产生热量,使堆层温度迅速上升。

(2)高温阶段

当温度超过 50℃时,常温菌受到抑制,活性逐渐降低,呈孢子状态或死亡,

此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代替了常温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中除易分解的有机

质继续被分解外,大分子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等也开始分解,温度可高达

60~70℃。

(3)降温和腐熟阶段

温度超过 70℃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

休眠状态,好氧发酵过程在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易分解的或较易分解的有机

物已大部分分解,剩下的是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

活动减弱,产生的热量减少,温度逐渐下降,常温微生物又成为优势菌种,残

余物质进一步分解,好氧发酵进入降温和腐熟阶段。

好氧发酵工艺受到微生物好氧发酵和强制通风脱水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特别是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将影响微生物的好氧发酵过程。由于污泥颗粒细

小、结构稳定性差、含水率高、C/N 比低等原因,使得污泥达到设计的发酵温

度需时较长,很难获得良好的通风(供氧),因此周期长,易造成部分厌氧环境,

从而有臭气和沼气产生。

经过好氧发酵的物料,体积减少,水分降低,比重轻,可达到稳定化、无

害化控制指标:含水率≤40%,蠕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菌值>0.01,

种子发芽试验中无抑制效应,如绿化利用时,种子发芽指数>60%。同时可达

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中的理化指标和卫

生学指标。

3、污泥干化(焚烧)工艺

污泥干化是污泥最终处置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作用一方面是为了达到最终

处置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其运输量而减少处置费用。在选择污泥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3

干化处理污泥时,积极寻找经济的热源是应当先期进行的工作,这样可使污泥

干化的成本降低,并减少污泥干化厂的管理环节。比如北京高碑店污水厂与华

能热电厂就构成了一种循环模式,污水厂的出水送到热电厂用作冷却水,热电

厂的热蒸汽用作污水厂污泥干化的热源。石家庄的桥东污水厂与其附近的热电

厂(在建)也有可能构成这种模式。

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理可以分为污泥的湿污泥直接焚烧、半干污泥焚烧、绝

干污泥焚烧三种技术路线。

(1)污泥的直接焚烧

污泥的直接焚烧是指将脱水污泥(一般 80%含水率)直接输送到污泥的焚烧

炉中进行焚烧,湿污泥中的水份在炉内被蒸发成水蒸气,污泥中的可燃物挥发

并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燃烧),放出热量,产生烟气,污泥中的无机物

即灰分也被加热,混入烟气中形成飞灰。这种由水蒸气,飞灰及燃烧后气态物

质组成的烟气需在高温环境下(850℃-900℃)停留 2 秒钟以上,然后排出焚烧

炉,这就是污泥的直接焚烧。

采用污泥直接焚烧,污泥的处理系统非常简单,运行管理最为方便,但对

污泥泥质要求比较高,要保证 80%含水率污泥能自燃,此时的干基热值应该达

到约 6000kcal/kg.DS 以上,如果达不到就必须添加辅助燃料。此外,污泥能否

直接燃烧,与干基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及湿污泥中的含水率直接相关,经过多

方面研究统计,对于含水 80%的脱水污泥,如果要进行直接焚烧,污泥中有机

物的含量应该达到干基污泥 85%以上的含量,这在一般污水处理厂是不可能的,

必须添加一定量的辅助燃料。

该技术路线工程投资省,在湿污泥热值高的情况下是最为节省的投资方式,

但是由于湿污泥中水分高达 80%,我国市政污泥的干基热值一般也达不到

6000kcal/kg.DS 以上。

(2)污泥的全干化焚烧

污泥全干化是相对于半干化而言的,一般是对湿污泥的含固率提升到 85%

以上再入炉焚烧。干化后的湿污泥热值得到很大提高,完全满足燃烧的要求,

污泥焚烧后的热量部分回收作为前段污泥干化的部分能源。污泥焚烧后烟气中

的水蒸气大量减少,当然烟气仍然要进入烟气处理系统,对废气,废液及固体

废物进行处置。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4

污泥的全干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可以利用污泥焚烧的高温烟气转换成

中间介质的热焓对湿污泥进行干化处理,但由于湿污泥自身具有的能量在转换

之后,不足以使其中的水份蒸发,而需要另外补充能源。如果污泥处理厂附近

有大量的工业废热可以用来作湿污泥干化的补充能源,可以考虑采用此技术路

线,然后再对干化的污泥进行焚烧处置。污泥焚烧能量消耗高,投资较大,运

行费用高,经济性较差,并且全干化过程中系统运行安全隐患较大。

(3)污泥的半干化焚烧

污泥半干化焚烧的工艺路线可以简述为:脱水污泥经干燥机干化,将含固

率提高为 40-65%,然后进入焚烧炉焚烧。污泥焚烧产生的热能经转换为介质的

热焓进而用来对湿污泥的干化。

半干化焚烧工艺流程与全干化最大的区别是干燥产品的最终含固率不同。

在污泥热值低,污泥自身的热值不能保证脱水污泥直接焚烧的情况下,先对污

泥进行半干化,使入焚烧炉的湿污泥水份减少至可以满足燃烧要求,然后入炉

焚烧。当污泥焚烧回收的热量尚不能满足污泥半干化的需要时,则添加辅助热

源。

5、污泥处理工艺比选

通过对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工艺、污泥干化焚烧等工艺进行比选,比较情况详

见下表。

表 2.2-5 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对比

项目 厌氧消化 好氧发酵 污泥干化焚烧 投资 30-50 万元/t 污泥 30-50 万元/t 污泥 50-80 万元/t 污泥

运行成本 100-150 元/t 污泥 120-160 元/t 污泥 200-260 元/t 污泥 政策性 推荐 推荐 推荐 能耗 较高 较高 高 占地 较大 大 较小 碳排放 负碳排放 低水平碳排放 中等水平碳排放 减容率 >40% >40% >80%

减量化 剩余固体含水率仍然较

高,不满足焚烧、堆肥、

填埋等后续处置要求

剩余固体含水率仍然较

高,不满足焚烧、堆肥、

填埋等后续处置要求

好,仅剩余灰渣和飞灰需要

处置

无害化 经消化后可除去部分有毒

有害微生物和病菌

若运行管理不当,易造成

二次污染;且环境卫生质

量极为恶劣

好,有毒有害微生物均已灭

活,但易产生烟气、飞灰等

二次污染问题

资源化 可产生沼气 产品可用于改良土壤 需补充大量热源,无资源化

产品 工作环境 较好 恶劣 较好 管理操作 自动化程度较高 需较多人工维护 自动化程度较高

二次污染 需处理脱水滤液、脱水泥

饼 需处理臭气污染和渗滤液 需处理焚烧尾气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5

污泥厌氧消化可以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

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多年来各种工艺的污泥处理项目的运行比较,目前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技术路线,已成为行业内共识的主流污泥处理工艺路线,

因此,本方案建议采用“厌氧消化”工艺进行污泥处理。

粪便处理工艺比选

1、国内外处理技术概况

当前国内外城市粪便处理的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生物法,包括厌氧发

酵、好氧发酵;化学法,包括药物混凝沉淀;高压高温法,包括湿式氧化处理;

高温堆肥法;粪便污泥自然处理法等。

2、粪便处理工艺选择

从目前我国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来看,粪便主要用于农肥。随着我

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对城市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近几年来,我国在粪便无害化处理上发展较快。已经有多座在运行或在建,

从运行统计的情况来看,运行状况良好。目前粪便处理技术主要是物理化学方

法相结合,前期的物理方法预处理主要是去除粪便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固液分离

并脱水,后续的化学方法处理主要是加药进行絮凝反应后,再进行固液分离。

借鉴目前多数粪便处理厂的经验,确定本工程的粪便处理工艺为物理化学

方法,即:固液分离和絮凝沉淀,使渣、水分离。分离的粪便污水送至污水处

理站进一步处理,分离后的粪渣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粪便处理工

艺为“除杂+絮凝脱水”。

粪便处理工艺案例: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设计规模为餐厨垃圾

150 吨/天、地沟油 20吨/天、粪便 50吨/天。项目餐厨垃圾采用“预分选+厌氧

发酵”的工艺方案,地沟油采用制取毛油(除杂、沉降、三相分离)的工艺方案,

粪便处理采用“固液分离+絮凝脱水”的工艺方案。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6

图 2.2-1 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工艺流程

城市有机固废协同处理方案分析

协同厌氧消化的原理及技术背景

餐厨垃圾与污泥共消化有着独特的优势,两者之间可以建立一种良性互补,

这种互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餐厨垃圾与污泥共消化可以稀释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和餐厨垃圾中盐分

浓度,减小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毒物质对厌氧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降低消化底物

中油分浓度,减小“油粒”形成风险;

(2)餐厨垃圾与污泥共消化可以相互补充各自成分中缺少的营养成分,调

节消化底物的 C/N 至厌氧消化的适宜范围;

(3)与单独处理相比,餐厨垃圾与污泥共消化可以降低基建和运营成本,

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餐厨废弃物与污水处理厂污泥共消化可以稀释餐厨废弃物中盐分浓度,减

小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毒物质对厌氧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调节发酵底物中的有机

营养成分,有利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污泥产气量。

餐厨废弃物与污水污泥协同处理系统主要有餐厨废弃物收运及预处理系统、

废水

称重计量

净化与压

缩单元

餐厨垃圾

沼气发电

厌氧消化单元

混合罐

脱水

垃圾发电厂焚烧

废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厂

废水

沼气

预处理单元

废气油脂

油脂处理系统 粗油脂

废渣

垃圾发电厂焚烧

粪便

称重计量

固液分离

絮凝脱水

沼渣

污水处理站

固份

废液 渣

废液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7

厌氧处理系统、沼渣脱水系统、沼液(上清液)处理系统、沼气处理系统、臭气

处理系统及配套附属设施。其中在工程设计中,餐厨废弃物收运在厂外进行,预

处理系统在厂内单独处理;厌氧处理系统、脱水系统既可分开处理,也可合并

处理;沼液(上清液)处理系统、沼气处理系统、臭气处理系统及配套附属设施

采用合并处理方案。

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及城市粪便采用“餐厨垃圾预处理+市政污泥湿式联合

厌氧消化,粪便除渣脱水后污水处理”的综合处理工艺从投资、运行、产物出

路等方面均相对于单独分别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减少工程用地。

餐厨和污泥协同处理模式实例

餐厨垃圾中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很好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潜能,但单独厌氧消化

过程中容易发生酸抑制和氨氮抑制现象,造成消化过程进行缓慢,甚至导致启动运

行失败。污泥有机质含量较低,单独厌氧消化普遍存在 C/N 比偏低、产气率低的问

题。两者混合厌氧消化能够促进物料的营养平衡,提高消化池的容积利用效率,获

得更高的单位体积进料产气量。此外,污泥中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和较高的碱度也有

利于提高厌氧消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国内试验和工程案例已充分证明

了餐厨废弃物与污水污泥协同处理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根据对镇江餐厨废弃物及生活污泥协同处理项目(已运行)的调查,镇江市餐

厨废弃物及生活污泥协同处理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 260 吨/日,其中餐厨废弃物 140

吨/日(含废弃油脂 20 吨/日),生活污泥 120 吨/日。该项目采用“餐厨源头预处理+

污泥热水解+污泥和餐厨废弃物协同厌氧消化+沼渣深度脱水太阳能干化+沼气净化

提纯制天然气”工艺方案,已充分实现资源化处置,形成有机质循环链。项目产生的

毛油与有资质的公司合作提炼生物柴油;产生的沼气除锅炉自用外,剩余部分经提

纯、加压后直接并入市政管网;产生的沼渣经高干脱水后,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

化等;产生的沼液可提纯作为液态肥用于苗木培育种植。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8

图 2.2-2 镇江餐厨废弃物及污泥协同处理项目工艺流程

2.3 依托工程及可行性分析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高桥镇松柏村,距离老城区 12 公

里左右。工程于 2002 年 12 月立项,2003 年 3 月 21 日委托内江市环境科学研究

所担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工作并于同年 10 月 31 日获得原四川省环境保护

局的批复(川环建函〔2003〕228 号)。2009 年 6 月建成投入试运行,填埋占地

约 170 亩,容量约 170 万 m3,设计能力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200 吨,服务年

限 14 年,服务范围为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主城区。

内江市垃圾填埋场已建有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渗滤液处理站。渗滤液处理站

位于调节池西侧,原设计处理工艺为中温厌氧+MBR+RO,处理规模 150t/d。随

着垃圾日填埋量的不断增加,雨季渗滤液产量大大超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能力。

因此,渗滤液处理站实施了扩容升级改造,于 2016 年 10 月完成改造工程,改

造后渗滤液处理处理能力300t/d。至2018年底,填埋场日处理规模已达到700t/d,

垃圾填埋总量约 144 万吨。2019 年内江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内江市生

废水

油脂

称重计量

热水锅炉

净化与压缩单元

污泥

天然气

厌氧消化单元

混合罐

脱水

太阳能干化系统 废水预处理单元

生物炭土 谏壁污水处理厂

废水 沼气

蒸汽

协同处理

称重计量

污泥贮槽

热水解单元

餐厨垃圾

预处理单元

废弃油脂

油脂处理系统 油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9

活垃圾填埋场启动封场。

调节池

一级反硝化池

一级硝化池

脱硝池

二级反硝化池

二级硝化池

过滤池及膜池

污泥池

中间水池

RO装置

清水池

达标排放

回灌至填埋场

污泥

浓缩液

图 2.3-1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根据《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江市垃圾填埋场

渗滤处理站处理规模 3003/d,浓缩液产生量约为 90m3/d,封场设计预留浓缩液回

灌区。单个回灌区直径为 16m,要求厚度 60cm 以上,以碎石填充,碎石直径

16~33mm,回灌区面积为 200m3,共预留 13 个回灌区。回灌区内以有孔花管布

水,尽量做到布水均匀。回灌区顶部覆盖,以避免雨水渗入。

图 2.3-2 回灌井剖面示意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0

图 2.3-3 回灌井平面示意图

图 2.3-4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浓缩液回灌区分布图

(1)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期渗滤液产生量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是主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垃圾及覆

盖材料中的水份以及垃圾中有机物降解所产生的水份。根据查阅本项目设计资

料及实地勘察,本填埋库区设置了 HDPE 膜人工水平防渗系统,地下水可通过

库底设置的径流导排管进行导排,加之项目地表雨水可排放至周边雨水管网,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1

故地表径流、地下水对渗滤液产量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同时由于封场覆盖材

料中的水份有限,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项目封场后渗滤液的产生量主要

取决于降雨和蒸发情况。

封场期渗滤液产生量按下式计算:

Q=C1A1×I×10-3

式中:Q——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m3/d);

A1——填埋场封场后总面积(m2);

C1——填埋场封场区渗出系数,垃圾的降解程度、填埋区降水蒸发

的关系以及覆盖材料及坡度有密切关系,本项目取 0.15;

I——最大年或月降水量的日换算值(mm/d);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产生量如下: 表 2.3-1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期渗滤液产生量

月份 平均降雨量(mm) 封场区渗出系数(C1) 封场区集水面积 A1(m2) 渗滤液产生量(m3) 1 17.6 0.15 81766.21 215.86 2 5.4 0.15 81766.21 66.23 3 8.5 0.15 81766.21 104.25 4 53.5 0.15 81766.21 656.17 5 44.5 0.15 81766.21 545.79 6 318.7 0.15 81766.21 3908.83 7 219.5 0.15 81766.21 2692.15 8 165.9 0.15 81766.21 2034.75 9 158.1 0.15 81766.21 1939.09 10 69.4 0.15 81766.21 851.19 11 39.6 0.15 81766.21 485.69 12 6.1 0.15 81766.21 74.82

合计 106.8 0.15 / 13574.83

封场后年渗滤液总产量为 13574.83m3,日均渗滤液产生量为 37.2m3/d,渗

滤液处理站浓缩液回灌量为 11.16m3/d。

(2)本项污水处理站浓缩液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可行性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浓缩液产生量为 72m3/d,拟用罐车输运

至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填埋场渗滤液一起回灌。 表 2.3-2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浓缩液依托可行性分析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

场后渗滤液处理站浓缩液

产生量(m3/d)

本项目浓缩液产生量

(m3/d)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

场与本项目浓缩液回

灌量合计(m3/d)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

埋场封场后设计浓

缩液回灌量

(m3/d)

是否可行

11.16 72 73.16 90 可行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浓缩液与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处理站浓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2

缩液总量不超过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浓缩液回灌规模,即本项目污水处

理站浓缩液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处理可行。

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

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位于本项目东侧,并且距离本项目最

近的处理单元为垃圾暂存区,最近距离约为 20m。本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

处理达标后,通过污水管网将废水引至内江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工程排

污口,最终排入逆水溪。

根据《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件,西

南交通大学,2016 年 5 月),卫生填埋场设计处理规模近期(2017〜2027 年)

170t/d,远期(2028〜2046 年)260t/d,设计库容 156.4 万 m3,服务年限 30 年。

工程场区总占地面积 225.36 亩。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场及其配套的附属公用工程。

渗滤液区处理区主要包括设备间和污泥池。附属公用工程包括进场道路、场外

排水、场外供电及通讯等。根据调查,渗滤液处理系统实际处理能力为 100m3/d,

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两级 DTRO”处理工艺,调节池有效容积为 11634m3,废水

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 排放标准后,

最终排入逆水溪。

根据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

置论证报告的批复》(内市排口审〔2019〕1 号),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

程处理达标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与内江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入河排口

合并后排放至逆水溪,入河排口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逆水溪左岸

(小桥下游约 50m 处),排放量不超过 250m3/d,排放标准应满足《生活垃圾填

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2 标准,主要污染物浓度出水控制浓度为

化学需氧量(CODcr)≤60mg/L、氨氮(NH3-N)≤8mg/L、总磷(TP)≤0.5mg/L;

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CODcr)5.475t/a、氨氮(NH3-N)0.73t/a、

总磷(TP)0.0456t/a。

本项目污水拟从膜处理系统出口由拟建 576mDN150 污水管道引至内江市生

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排口,经管道排入逆水溪。结合后文排水水质

及总量分析,本项目污水排放满足内市排口审〔2019〕1 号文要求,依托可行。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3

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内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简介

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设计

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1050t (入厂垃圾量 1200t/d),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

工程处理规模 700t/d (入厂垃圾量 800t/d),二期工程处理规模 350t/d (入厂垃圾

量 400t/d),采用焚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卸料区、垃圾

贮仓、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的地磅房、

供水系统、空压房、渗滤液处理站、综合楼等公辅和办公生活设施。项目服务

范围和对象主要为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济开发区及隆昌市的城市生

活垃圾,但不包括危险废物、电子废物及其处理残余物等。项目一期设置 2×

350t/d 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及余热锅炉,配套 1 台装机容量为 15MW 的抽凝

式汽轮发电机组;二期设置 l×350t/d 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及余热锅炉,配套

1 台装机容量为 6MW 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机械炉排炉焚烧系统,烟气采取

"SNCR 炉内脱硝+半干法(喷氢氧化钙溶液)+干法(喷氢氧化钙粉末)+活性炭

喷射+布袋除尘器"工艺,采用喷射活性炭对二噁英和重金属进行去除,采用

SNCR 工艺去除氮氧化物,炉渣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处理;飞灰采用水

泥固化达《城市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1 浸出液污染物浓度

要求后,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项目循环冷却水、净水系统排水、

除盐制备排水、锅炉排 水污染小,属于清洁废水,直接进入雨水管网;生活污

水、地面冲洗水、主厂房地面冲洗水、垃圾卸料区及车辆冲洗水连同垃圾渗滤液

一起送厂内渗滤液处理站,采用“UASB 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 +纳滤(NF)

+反渗透(RO)”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垃圾渗沥液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达到《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工艺回用水要求,项目废

水全部回用,不外排;渗滤液处理站浓缩液炉内焚烧。

根据调查,内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均已建成投产。

2、内江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进炉要求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结合《内江市城市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2015 年),进入内江市生活垃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4

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要求为:

(1)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

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生活垃圾产生单位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②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为城市生活服务的行

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以及其他生化处理过程

中产生的固态残余组分;

④按照 HJ/T228、HJ/T229、HJ/T27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消毒处理并满足消

毒效果检验指标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

(2)在不影响生活垃圾焚烧炉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进

行焚烧处置。

(3)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焚烧炉中进行焚烧处置:

①危险废物,本标准 6.1 条规定的除外;

②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本项目拟进入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场焚烧的固废主要为:餐厨垃圾与污

泥经预处理后产生的固废及经厌氧发酵产沼气后产生的沼渣,粪便经除杂+絮凝

脱水”后产生的固废以及剩余沼气。

餐厨垃圾与污泥经预处理后产生的固废及经厌氧发酵产沼气后产生的沼渣,

粪便经除杂+絮凝脱水”后产生的固废其组分及性质类似生活垃圾,可进入内江

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置。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内

江市有机废物物综合处理工程沼渣、残渣、沼气等入场处理协议,本项目依托可

行。

2.4 项目公辅设施

公用工程

1、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

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接自内江市政供水管网供水。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5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置两条供水管与室内消防管网连接。厂区内设置消防

水池用于储存室内消防用水。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一次灭火的室内消防用水量,

即 540m³。

(2)排水工程

项目用水主要为厂区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清洗用水及厂区绿化

用水。

按清污分流的原则,全场排水分为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厂内的

屋面及地面、道路雨水采用地面组织排水。

厂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水达到《生活垃圾填

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 中标准后,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

心卫生填埋场的排口排入逆水溪。

2、供电工程

本工程厂区内设备等负荷按二级负荷,由供电部门就近为工程提供 10KV

的电源,供电线路距离约 2km。厂区设置变配电站,内设 1套 10kV 配电装置,

1 台 630KVA 和 1 台 1600KVA 变压器及低压配电装置,总装机功率为 2769.8KW,

负荷率 75%,年总耗电量 561×104kW·h。同时配备一台 300KW 柴油发电机

为备用电源。

3、蒸汽

项目设置 2t/h 油气两用(在项目初期启动运行无沼气产生阶段采用柴油作为

热源)锅炉 2 台(一备一用),由厌氧产生的沼气提供热源,锅炉产生的蒸汽热

能主要用于以下几个部分:

(1)餐饮垃圾预处理单元,用于餐厨垃圾加热;

(2)厌氧消化罐及污水厌氧系统加热及保温。

4、抗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5、防雷、防火和防爆

厂区防火防爆场所按二类防雷建构筑物设计,其它有防雷要求的建构筑物

按三类防雷设计。屋顶设避雷带,利用柱主筋或明敷引下线。

为防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坏,变电所 10KV 母线处装

氧化锌避雷器,10KV 真空断路器下口装设防操作过电压设备,0.4KV 母线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6

车间配电母线处、向信息系统供电的电源箱处均装设 SPD 浪涌保护器。

辅助工程

餐厨垃圾收运系统配套设施

餐厨垃圾收运系统配套设施主要包含备品备件库房 1 个、冲洗房一间。

1、备品备件库

备件库 200 平方左右,用于储备车辆和垃圾盛装容器等备品备件。其中,

车辆备品备件主要有:液压油管、密封胶圈,提升机构及推板装置控制阀、电

磁阀等易损件。盛装容器主要储备桶体底部的滑动轮及销轴等易损件。

2、冲洗房

冲洗房主要用于每天收运完成后车辆清洁,可与前卸料车间合并设置,需

配置高压清洗水枪及独立冲洗水收集系统,并入后段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

达标排放。

3、收运团队建设

成立餐厨垃圾收运部,负责整个餐厨垃圾收运体系的运转和管理。根据业

务需要,共需配备 20 人。

锅炉及柴油发电房

锅炉房设置锅炉 2 台 2t/h 油气两用锅炉,锅炉房设 1 根 15m 高排气筒。锅

炉采用沼气作为热源,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优先进入锅炉,产生的蒸汽供厌氧

消化物料加热作为热源,富余沼气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

锅炉房为整个厂区的电力和热力中心,布置在沼气储存区域,便于供热,

实现厂区热、电的合理布局。锅炉间为丁类,须做防爆设施。玻璃采用安全玻

璃,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项目柴油发电机房与锅炉房合建,内设一台 300KW 柴油发电机。

软水制备系统

本项目新增一套软水制备系统,采用反渗透法制备。反渗透的基本工作原

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 6-20 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力的作用

下渗透过孔径只有 0.0001 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不

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 0.0001 微米的水分子和通过。

反渗透工艺过程为:原水→多介质过滤→活性碳过滤→水质调整(阻垢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7

注入)→一级反渗透→PH 调节→二级反渗透→紫外消毒→纯化水。纯化水系统

全自动微机控制,循环供水。

系统设计规模 15m3/h。反渗透浓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环保工程

1、沼气脱硫系统

由于沼气中的含硫量随餐余废弃物性质变化很大,并呈一定的波动性,如

果不经过脱除处理,将会对后序的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必须对气体中的

硫化氢首先进行脱除。本项目采用“湿法”脱硫,湿法脱硫以 Na2CO3 溶液作为

脱硫剂。

2、除臭系统

全厂产生臭气的地方主要有:有机垃圾综合工房的卸料大厅、预处理间、油

脂处理车间、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污泥贮池及污泥脱水间等。

项目按臭气产生浓度分别建设 1 套高浓度臭气处理系统和 1 套低浓度臭气

处理系统,2 套臭气处理系统尾气通过同一根 15m 高排气筒排放。预处理车间的

卸料大厅、预处理设备间以及污水处理系统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

池、二级好氧池产生的臭气收集后进入低浓度臭气处理系统处理;预处理车间的

废弃油脂烘房、固渣出料间、沼渣脱水间、沼渣出料间、餐厨垃圾卸料间、污泥

卸料间、污泥调节池、混合调节池、提油进料池、滤水缓存池、沼液缓存池、废

弃油脂缓存池、废水池、餐厨垃圾接收斗、废弃油脂接收斗、污泥接收斗、大物

质分选机、挤压机、油水加热罐、污泥粪便除杂机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

污泥池、浓水池产生的臭气收集后进入高浓度臭气处理系统处理。

高浓度臭气系统处理采用“碱洗+生物滤池”工艺,设计风量≥23000m3/h。

收集的臭气首先被液体(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

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除臭工艺综合了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组合作用。废气首先被液体(吸收剂)

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具体过程是: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

经过填料表面初期,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

温度、湿度、pH 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8

物膜,当废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

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以废气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这

一过程是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的过程,比较复杂,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

及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生物洗涤过滤脱臭可以用下式表达:

污染物+O2→细胞代谢物+ CO2+H2O

污染物的转化机理可用下图表示:

图 2.4-1 污染物转化机理示意图

低浓度臭气处理系统采用“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工艺处

理,设计风量≥67000m3/h。低浓度臭气在引风系统负压的作用下进入洗涤塔,经

酸洗去除恶臭气体中的氨气、三甲胺等碱性物质,再碱洗去除硫化氢、甲硫醇、

低级脂肪酸等酸性物质,最后用超氧自由基光催化氧化未经完全降解的废气。

3、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 250m³/d,采用“混凝沉淀+气浮+MBR+纳滤+反渗透”

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尾水排放除总磷外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

准》(GB16889-2008)表 3 中标准,总磷排放浓度应小于 0.5mg/L。

污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设计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 2.4-1 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水质

项目 设计值 单位 CODcr 20000 mg/L BOD5 8000 mg/L

SS 3000 mg/L NH3-N 2500 mg/L

TN 3000 mg/L

表 2.4-2 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水质

项目 设计值 单位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9

CODcr 60 mg/L BOD5 20 mg/L NH3-N 8 mg/L

TN 20 mg/L TP 0.5 mg/L

厂区废水处理工艺如下图所示。

图 2.4-2 厂区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

2.5 主要原辅材料及设备

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本项目建成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 2.5-1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调节池

混凝沉淀

气浮

一级 AO 系

二级 AO 系

外置式 UF 系

NF 系统

RO 系统

污泥脱水系统

达标排放

沉淀污泥 滤

浓缩液

浓缩液

流 除臭系统

恶臭

恶臭

恶臭

恶臭

除臭系统

恶臭

污泥外运

废水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0

类别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原辅材料

餐厨垃圾 t/a 43800 餐饮单位产生 市政污泥 t/a 36500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粪便 t/a 18250 城市居民生活 脱硫剂

(Na2CO3) t/a 60 外购

消泡剂 t/a 12 外购 甲醇 t/a 54.75 场内最大储存量 2t 絮凝剂 t/a 27 外购 次氯酸钠 t/a 4.33 场内最大储存量 0.5t 柠檬酸 t/a 4.5 外购 除臭剂 t/a 1200 外购 氢氧化钠 t/a 3000 外购 润滑油 千升/a 8 场内最大储存量 0.5t 柴油 千升/a 12.41 场内最大储存量 0.1t

动力消耗 电 万 kw·h/a 617 市政电网 水 万 m3/a 4.46 市政供水 沼气 万 m3/a 328.5 场内最大储存量 1.2t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如下表示。

表 2.5-2 项目主要设备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一、预处理系统

1 接收斗 有效容积 25m3,单根输送量≥5t/h 套 2 2 大物质分选机 处理量≥8t/h 台 2 3 螺旋挤压机 处理量 6t/h;出渣含固率≥40% 台 2 4 除杂机进料泵 潜污泵,流量 10m3/h,扬程 25m 台 2 5 浆液缓冲池搅拌器 搅拌容积 80m3,池体尺寸 4m×5m×4m 台 1 6 浆液除杂机 处理量 8m³/h,物料含固率 11% 台 2

7 提油进料浆液池 搅拌器 搅拌容积 80m3,池体尺寸 4m×5m×4m 台 1

8 加热罐进料泵 潜污泵,流量 50m3/h,扬程 25m 台 2 9 加热罐 容积 15m³,内部设置加热管道 台 4 10 加热罐出料泵 螺杆泵,流量 15m3/h,扬程 20m 台 4 11 卧式离心机 三相分离,处理量 8m3/h 台 2 12 油水分离器 容积 5m³ 台 1 13 输油泵 齿轮泵,流量 10m3/h,扬程:40m 台 1 14 输油泵 齿轮泵,流量 30m3/h,扬程:40m 台 1 15 毛油罐 容积 30m3,直径 3.5m 台 1

16 污泥接收池搅拌器 搅拌容积 200m3,池体尺寸 6.5m×6.5m×5m 台 1

17 污泥出料泵 潜污泵,流量 50m3/h,扬程 25m 台 2 18 粪便除杂机 Q=50m³/h,6.75kw,栅隙 10mm 台 1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1

19 厌氧进水池搅拌器 容积 400m3,池体尺寸 8×8×6.5m 台 1 20 厌氧进料泵 螺杆泵,流量 50m3/h,扬程 40m 台 2 21 粪便清液泵 离心泵,流量 50m3/h,扬程 25m 台 2 22 螺旋输送机 φ360,L=4m,输送量≥1t/h 台 1 23 螺旋输送机 φ360,L=6m,输送量≥2.5t/h 台 1 24 螺旋输送机 φ360,L=10m,输送量≥5t/h 台 1 25 螺旋输送机 φ280,L=4m,输送量≥0.5t/h 台 1 26 螺旋输送机 φ280,L=6m,输送量≥0.5t/h 台 1 27 油脂接收斗 有效容积 3m3,不锈钢 304,带过滤筛网 套 1 28 油脂除杂机 处理量 8m³/h,物料含固率 11% 台 1 29 油脂缓存池搅拌器 搅拌容积 20m3,池体尺寸 3×3×2m 台 1 30 油泵 流量 20m3,扬程 15m,螺旋离心泵 台 1

31 污泥接收斗 有效容积 20m3,φ420,单根输送量≥10t/h 套 1

二、厌氧发酵及沼渣脱水系统 1 发酵罐 V=3200m3,φ16m,锰钢防腐 2 套 2 发酵罐搅拌器 顶搅拌,不锈钢 304 2 台 3 厌氧罐进料螺杆泵 流量 50m3/h,扬程 40m 2 台 4 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量 280kw,材质 304 1 套 5 沼渣液存储罐 V=400m3,碳钢防腐 1 座

6 沼渣液存储罐顶搅拌

器 顶搅拌,7.5kw,304 不锈钢 1 台

7 沼渣罐出料泵 螺杆泵,流量 10-30m3/h,量程 40m 2 台 8 脱水离心机 10m3/h,500kgDS/h,主电机 55kW 2 台 9 絮凝剂制备系统 2.5m3/h,Pn=4.5kW 1 套 10 加药泵 Q=2.5m3/h,H=2bar,Pn=0.75kW 2 台 11 螺旋输送机 φ350×4500,Pn=5.5kW,螺旋:16Mn 1 台 12 空压机 Q=1.5m3/min,0.8Mpa,Pn=15kW 1 台 13 冷冻式干燥机 Q=1.5m3/min 1 台 14 压缩空气储气罐 1 m3 1 台 15 压缩空气储气罐 2 m3 1 台 16 冷却塔 流量 40t/h,冷却水温降 5℃ 台 2 17 冷却水循环泵 流量 90m3/h,扬程 25m 台 2

三、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 1 双模气柜 白色,容积大于 1000m3 套 1 2 输风系统 特制风管及其配件 套 1 3 吹膜风机 1500 m3/h,全压 1.5kPa 台 2 4 安全水封 2kPa 套 1 5 湿法脱硫塔 Φ800×11000 台 2 6 富液槽 Φ2000×1700 台 1 7 贫液槽 Φ2000×1700 台 1 8 再生槽 Φ2800/φ2200×4000 台 1 9 泡沫槽 Φ1400×1750 台 1 10 原液槽 Φ800×1000 台 1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2

11 贫/富液泵 15KW 台 3 12 泡沫泵 4KW 台 2 13 原液泵 1.1KW,间歇工作 台 2 14 板框压滤机 2.2KW,间歇工作 台 1 15 罗茨风机 变频防爆防腐 18.5kw 台 2 16 降温装置 套 1 17 火炬 600Nm3/h,Φ800 套 1 18 蒸汽锅炉 2t/h,油气两用锅炉,0.4Mpa 套 2

四、污水处理系统 1 人工格栅 500mm×2000mm,格栅间距 5mm 个 1 2 搅拌机 不锈钢材质,N=4KW 台 4 3 调节池提升泵 Q=15m3/h,H=15m,N=1.5kw 台 2

4 混凝沉淀系统 尺寸 2.5×2.5×3m,配套混合搅拌机一

台、絮凝反应区搅拌机 3 台 套 1

5 高效澄清器 3m×3m×6m,配套斜板 套 1 6 污泥螺杆泵 Q=5m3/h,H=15m,N=4kw 台 2 7 PAC 加药系统 V=1000L,Q=50L/h,H=70m,N=0.25KW 套 1 8 PAM 加药系统 V=1000L,Q=50L/h,H=70m,N=0.25KW 套 1 9 混凝气浮系统 设计处理能力 10m3/h,N=5.5KW 套 1 10 中间水池提升泵 Q=15m3/h,H=15m,N=1.5kw 台 2 11 反硝化潜水搅拌机 N=7.5KW,φ620mm,推力 1200N 台 4 12 反硝化潜水搅拌机 N=1.5KW,φ620mm,推力 700N 台 2

13 射流曝气器 负压免维护式曝气器,单台服务面积100m2 套 2

14 射流循环泵 Q=570m3/h,H=15m,N=37kw 台 2

15 罗茨鼓风机 Q=52.25m3/h,H=8m,N=110kw 台 3 2 用 1 备

16 冷却塔 系统配套 套 1 17 板式换热器 换热量 1250KWh,不锈钢材质 台 1

18 冷却污水泵 卧式离心泵 Q=300m3/h,H=15m,N=22kw 台 1

19 冷却污泥泵 卧式离心泵 Q=300m3/h,H=15m,N=22kw 台 1

20 消泡剂加药系统 V=500L,Q=50L/h,H=70m,N=0.25KW 套 1

21 超滤进水泵 卧式离心泵,Q=75m3/h,H=22m,N=11KW 台 2 1 用

1 备 22 篮式过滤器 处理能力 75m3/h,过滤精度 800μm 台 1

23 集成化超滤膜组件 处理能力 Q=250m3/d,超滤循环泵 1 台

(变频):Q=265m3/h,H=55m,N=55kw 套 1

24 超滤清洗水泵 Q=75m3/h,H=22m,N=7.5KW 台 1 25 超滤冲洗泵 Q=75m3/h,H=22m,N=7.5KW 台 1 26 超滤清洗水罐 V=2.5m3 个 1 27 盐酸加药系统 V=10m3,Q=250L/h,H=50m,N=0.37KW 套 1 28 卸酸泵 Q=20m3/h,H=10m,N=1.5KW 台 1 29 超滤产水池提升泵 潜水排污泵,Q=10m3/h,H=22m 台 2 1 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3

1 备 30 纳滤膜系统 厂家成套设备,配套加药及仪表 套 1 31 反渗透膜系统 厂家成套设备,配套加药及仪表 套 1

32 污泥螺杆泵 Q=10m3/h,H=20m,N=7.5kw 台 2 1 用 1 备

33 潜水搅拌机 N=0.85KW,φ320mm,转速 740r/min 台 1

34 上清液提升泵 Q=10m3/h,H=20m,N=2.2KW 台 2 1 用 1 备

35 污泥脱水机 Q=5~12m3/h,Pn=27.72kW 台 1 36 絮凝剂加药系统 2kg/h,制备浓度 0.1~0.3% 套 1

37 产水池外排泵 Q=30m3/h,H=22m,N=3.7KW 台 2 1 用 1 备

38 浓缩液提升泵 Q=30m3/h,H=22m,N=3.7KW 台 2 1 用 1 备

五、除臭系统

1 碱洗涤塔

处理风量: 2.3 万 m3/h,臭气与洗涤剂的

接触时间:2.07s。 设备尺寸:φ2900×4800mm(其中填料

高度为 2000m)

台 1

2 生物滤池

处理风量:2.3 万 m3/h; 臭气的接触时间:22.75s(其中预洗段的

臭气接触时间为 2.68s,生物过滤段的臭

气接触时间为 20.07s)。 设备尺寸: 其中预洗段为:2000×5700× 3450mm(其中填料高度为 1500mm); 生物过

滤段为:15000×5700× 3450mm(其中

填料高度为 1500mm)

套 1

3 除臭排风机 1 处理风量:≥2.3 万 m3/h 台 1 4 洗涤塔循环泵 离心泵,流量 80m3/h,扬程 25m 台 1

5 酸洗涤塔

处理风量: 6.7 万 m3/h,臭气与洗涤剂的

接触时间:2.08s。 设备尺寸:φ3700×6400mm(其中填料

高度为 3600m)

台 1

6 超 氧 自 由 基

UV/O3 光催化反应

器 处理风量:≥6.7 万 m3/h 设备尺寸:4000×2500×2000mm

套 1

7 除臭排风机 2 处理风量:≥6.7 万 m3/h 台 1

8 排放烟囱 风量:≥9 万 m3/h 规格:φ1500,具有排水功能。 排放高度:15m

套 1

9 生物滤池预洗段 循环泵 离心泵,流量 80m3/h,扬程 25m 台 2

六、餐厨垃圾收运系统 1 餐厨垃圾收集桶 容积 120L 个 3500 2 废弃油脂收集桶 50L 个 200

3 5t 餐厨垃圾收运车 运输量≥5t,厢体容积≥5.5m3,垃圾卸

料时间≤40s,设 600L 污水箱 台 12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4

2.6 项目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水平衡

项目水平衡见下图。

图 2.3-2 水平衡表(m³/d)

物料平衡

项目主要原料为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粪渣、餐厨垃圾,辅以厌氧

消化过程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项目物料平衡情况见下图。

表 2.6-1 项目物料平衡表

图 2.6-1 项目物料平衡图(t/d)

2.7 应急处理系统

收运系统应急处理

突发情况

(1)车辆故障,造成停驶。

(2)餐饮单位由于营业原因造成餐厨垃圾产生量异常增加,导致车辆提前

满载返程卸料,而不能按计划进行后续收运。

(3)交通拥堵,导致车辆不能按计划抵达。

(4)相关职能部门查扣非法收运车辆,车辆及餐厨垃圾需要回运。

(4)司机队伍不稳定,人员批量更替。

解决方案

(1)迅速派出预备车辆,衔接后续收运。

(2)建立异常情况提前申报机制,餐饮单位尽量提前通知收运部门,调整

4 8t 餐厨垃圾收运车 运输量≥8t,厢体容积≥8.5m3,垃圾卸

料时间≤40s,设 900L 污水箱 台 12

5 收运辅助收运车 载重≥1.5t 台 1 6 工具车辆 5 座 台 2 皮卡

7 收运信息化管理 系统

GPS定位动态远程监控系统;实时调

度系统;信息收集、分类、自动上传

系统 套 1

8 液压千斤顶 RR1012,起重量10t 台 2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5

收运时间。或原车辆绕开该业主单位,继续执行原计划,而派出应急预备车辆

负责类似业主单位的单独收运。

(3)建立客户通讯网络体系,迅速告知业主单位,调整收运时间。并派出

应急车辆,分段收运,缩短收运时间。

(4)派出备用车辆,项目公司需备用一台多功能垃圾运输车。

(5)建立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做好员工队伍的思想沟通,尽量保证队

伍相对稳定。同时,在常规定员基础上,适当增加应急、顶班人员的数量,以

备不时之需。

收运系统保障措施

1、餐厨垃圾收集量保证措施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政府的支持是餐厨垃圾收运系统建立的关键,餐厨垃圾

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收运、处置及收费等)外,

政府的支持是是否成功的关键。集中收运需要得到多个政府部门的支持。具体

措施如下:

(1)出台管理办法,禁止餐厨垃圾喂猪,食品加工单位,饮食经营单位、

单位食堂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承担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费用。

(2)餐厨垃圾的产生单位、收运单位和处理单位须设置符合标准的收集、

存放和处理餐厨垃圾的专用设施、设备。餐厨垃圾不得随意倾倒,不得排入雨

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不得与其他

垃圾混倒。餐厨垃圾的产生单位负有对其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收集、运输和处

理的责任。

(3)应加强对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依法查处无照收运处置、加工利用餐

厨垃圾的行为。

(4)应负责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5)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备和设施的经费,安排餐厨垃圾处理的日常运作

经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应有充足的财政保障。

(6)应做好区域内产生餐厨垃圾单位的宣传、检查督促和日常监管工作。

2、餐厨垃圾质量保证

源头控制是餐厨垃圾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为保障收运地点、数量准确性,

将根据分片情况设立区域专管员,其主要职能就是与管控范围内的餐饮网点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6

立联系,沟通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与调度人员,以便他们根据

情况,安排收运车辆,发挥其最大功效。

区域专管员同时也将与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取得联系,协助街道办事处等区

域管理人员打击私下收运泔水的不法商贩,阻止泔水经非法途径流出。

3、配套机制

鉴于餐厨垃圾综合管理需要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因此,在餐厨垃

圾收运体系的建立及运营上,必须有政府各职能部门强有力的配套支持。按照

目前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议:

农牧部门负责查处餐厨垃圾非法饲喂畜禽动物,工商局负责餐饮单位注册

信息提供、打击地沟油非法生产和流通;城管局负责综合执法,综合协调以及

监管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理量;卫生局负责餐饮企业及处理的卫生检查,

环保局负责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和处理单位的环境监管;公安局配合城管联动

执法,违法收运车辆查扣等。

在各部门协同支持下,将餐厨垃圾的管理具体内容以《餐厨垃圾管理责任书》

方式,与餐饮单位及项目公司分别签订。同时,由负责收运、处置的项目公司

与餐饮业主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合同书》,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并从源头上解决餐厨垃圾私自收运、处置的违法现象,从终端杜绝餐厨垃圾非

法喂养及地沟油非法生产和流通,从而净化规范餐厨垃圾收运市场,真正实现

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再利用。

项目运行初期

项目运行初期,可能会出现餐厨废弃物收运量不足或产气量不足的情况,

为保证处理系统正常稳定、经济地运行,需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当餐厨废弃物收运量不足时,可采取添加其它补充物料的方式来维持系统

稳定运行。菜市场作为较为单一的功能区,其垃圾成分较简单,有机质含量高

且易于收运,可用作应急补充物料。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家庭厨余

垃圾也逐渐进行单独收集,也可将单独收集的厨余垃圾作为补充物料共同进行

厌氧消化。另外畜禽粪便、高浓度有机废水等有机垃圾经过一定预处理后也可

用作餐厨废弃物补充物料。通过添加其它有机垃圾作为补充物料的方式成本较

低,同时还能对其它有机垃圾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7

检修、停产期

检修、停产期,物料接收系统、发酵罐等仍具有一定暂存物料的能力。

卸料进料分为餐厨、污泥及粪便的进料,进料系统设 2 条卸料进料线,每

条线均可处理 6t/h 的能力,可保证卸料进料正常运行。此外,卸料进料装置的

接料系统为两段式的配置,物料接收系统具有一定储存功能,单条线接料系统

的接料斗和输送螺旋具有在 5 小时内储存容积和输送能力。

本项目储存物料较大的装置为厌氧发酵系统,该系统采用 2 个发酵罐,单

罐液体容积为 3200m³,设计发酵停留时间 30d。根据实际经验,发酵 25 d 即可

满足要求,则发酵系统最大富余容积为1442.5 m³,折合后可暂存约7d的进料。

发酵系统选用优质品牌且在国内餐厨废弃物厌氧系统有稳定应用,有严格的相

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手册进行维护或更换,在项目经过运行初期的调试运行起

来后,检修和停产的可能性不大。发酵罐为圆柱形完全混合式罐体,反应器配

有全方位立体搅拌系统、全方位智能热交换系统、防浮渣结盖系统、排砂放空

系统、压力安全系统、进出料系统。罐体设计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产气效

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系统的电机和泵全部采用三级安全控制和保护,

即现场控制和保护、马达控制中心的控制和保护、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和保护。

当厌氧发酵系统事故急停时,系统会检查罐体物料阀门是否关停到位、沼气阀

门是否处于相应正确开闭状态,其他管线上的阀门否处于相应正确开闭状态;

然后根据相应事故发生点检查相邻设备的完好状况,同时将事故设备切换至备

用设备。

超负荷运行措施

为了缓解项目后期的处理压力,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满足项目处理要求:

(1)调节运行时间;

(2)通过合理调度,分散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收集车进站时间;

(3)生产线设计中,餐厨垃圾设计 2 套接收斗,单套输送量≥5t/h;2 套预

处理系统,单套处理能力为 8t/h,有很大的缓冲能力,使收运系统不受处理系统

的制约。

(4)处理厂在设备选择上,对于部分频繁启动或者高转速的大功率设备,

如卧式离心机等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来适应需求量的瞬间过大波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8

2.8 工程分析

本工程属于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具有较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

在施工期及营运期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局部的环境问题。在厂区设备正常运

行的情况下,将产生废气、废水、废渣、设备噪声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

染物。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厂内工程和配套管道工程。

1、厂内工程

项目厂内工程施工期主要是进行施工场地平整、基坑护壁及修建地基,进

而进行主体建筑施工,最后进行外装饰和内装修,设备安装等。厂内工程施工

期流程及主要产污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 2.8-1 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1)基础工程

在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挖方、填方、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等),产生的

污染源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挖掘机、打夯机、装载机等运行时产生

的噪声,同时还有弃土和扬尘。

(2)主体工程

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振捣等施工工序的运行

噪声;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管道沟工程中造成的开挖现有道路、产生弃方

等环境问题。

(3)设备安装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时,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吊装设备以及电钻、电锤、切

割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另外,还有少量废弃包装材料等固体废弃物。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设备安装 装饰工程 工程验收

噪声、扬尘、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弃渣、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噪声 噪声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9

(4)装饰工程

在对建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等),钻

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喷涂、建筑及装饰材料等产生废气、废

弃物料及极少量的洗涤污水。

2、管网工程

(1)管网施工工艺流程

项目管道工程主要为厂区污水处理站排放口至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

液排放口段污水管网。

施工期流程为沟槽开挖、埋管架管、管道连接、覆土砌实、植被恢复。管

道工程施工期流程及主要产污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 2.8-2 项目施工期管道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2)管槽开挖与回填方案

管道施工采用大开挖施工方式施工。大开挖施工管道规格为 DN150,全长

567m,开挖断面为倒梯形,开挖边坡坡比 1:0.5。项目管道施工典型断面布置示

意图见下图。

管道定线 线路清理 沟槽开挖 基础施工 管道敷设

噪声、扬尘、水土流

失、植被破坏、弃渣

沟槽回填 地面恢复 投产使用

噪声、扬

管道试水

噪声、扬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0

图 2.8-3 管道施工典型断面布置示意图

管道区面积为开挖断面和作业带(临时施工、堆放管材、堆放土石方)面积

之和。项目采用“随挖随安随填”,回填后剩下的弃渣全部运往厂区回填。

施工过程中管线设计和施工应尽量缩小施工带宽度,避免对道路造成破坏,

规范施工弃方的堆放,加强施工期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同

时,管道开挖土石方不得堆放在临河侧,其堆放坡面应平整,以减少土石方等进

入河道,物料堆放要采取防雨水冲刷和淋溶措施,以免被冲入河道,污染水体。

管网主要环境影响有:施工机械清洗产生的施工废水及顶管施工产生的地

下积水、施工设备噪声、工作井开挖和顶管挖土过程产生的弃土、工作井占地

及地面设施占地造成的小范围植被破坏、施工工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综上所述,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建筑扬尘、施工弃土、施工期噪

声、生活污水、混凝土搅拌废水和场地冲洗废水。这些污染存在于整个施工过

程,但不同污染因子在不同施工段污染强度不同。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本工程拟采用“餐厨垃圾预处理+市政污泥湿式联合厌氧消化,粪便除渣脱

水后污水处理”的综合处理工艺;即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分选出无机杂物的有机固

液物,送入三相分离,得到粗油脂、固形物和餐厨浓水。粗油脂经沉降除杂后

得到粗油脂外售给有资质的企业;餐厨浓水和固形物混合成浆料进入厌氧发酵

系统产生沼气,沼气全部送燃气锅炉燃烧供热;沼渣经脱水后去焚烧厂,沼液

送污水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臭气经收集后送入除臭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项目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主要包括以下系统: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

统、沼渣脱水系统、油脂净化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除

臭系统。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1

图 2.8-4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预处理系统

1、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

本工程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设计规模 120t/d。预处理系统设计 2 条线,设计

单条处理线处理能力为 8t/h,每天 1 班制考虑,每班运行 8 小时。

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由物料接收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及油水分离等单元组

成。

(1)物料接收系统

物料接收系统实现餐厨垃圾的接收和输送,该系统包括垃圾接收斗和斗底

餐厨垃圾

预处理系统

混合浆液

污泥接收池

污泥

除杂

厌氧系统

沼渣脱水系统

沼渣

油脂、

杂质

杂质

粪便

除杂 杂质

絮凝剂

沼气

沼气柜

脱硫系统

锅炉燃烧 火炬燃烧

沼液

污水处理站

除臭系统

达标排放

恶臭

除臭系统

恶 臭

燃烧废气 燃烧废气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2

输送螺旋,该系统具有一定储存功能和输送功能,斗底设置有滤网可以对餐厨

垃圾进行过滤,滤出的油水送入油脂提取系统;经过滤水后的物料被底部的螺

旋送至固液分离系统。

接收斗设置在厂房内,采用卸料平台的方式,便于垃圾车直接卸车。接收

斗主体采用钢结构。接收斗底部设置的输送螺旋为无轴螺旋,用于将餐厨垃圾从

接受斗内送入无轴提升螺旋,两条横向螺旋均为可正反转,出现卡死时可反转,

且两条螺旋设置可在单挑卡死死继续工作,将物料卸空后在清理。接受斗顶部设

置电动顶盖,不卸料时可关闭防止臭气外溢。接受斗顶部还设置有臭气吸气口,

空气由引风机引出进行除臭。此外,接受斗顶部关闭时,接受斗内部可维持微负

压以进一步防止臭气外溢。

本项目物料接收系统处理量为 120t/d,该系统按每天 8 小时运行设计,设置

2 条处理线,单线处理能力是 8t/h。

(2)固液分离系统

固液分离系统主要作用是将接收系统送来的餐厨垃圾通过大物质分选-螺旋

压榨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系统包括大物质分选、螺旋压榨机、大物

质杂质螺旋、压榨机杂质螺旋、杂质汇总螺旋。

大物质分选对斗底螺旋输送的物料进行分选,将物料中的大件垃圾、干扰

物、纤维、塑料等杂质进行去除,将杂质送入大物质杂质螺旋,大物质杂质螺

旋将大物质分选出的杂质送入杂质汇总螺旋;分选后的物料进入螺旋压榨机,

螺旋压榨机能够在最大扭矩条件下对物料进行压榨脱水,以便获得机械脱水方

式所能达到的最高干度,压榨机压榨出的固态物料通过压榨机杂质螺旋输送到

杂质汇总螺旋,杂质汇总螺旋将汇总后的杂质输送到出料口后进行外运焚烧处

理;压榨机压榨出来的液体通过管道被输送到油脂提取系统。

本项目固液分离系统处理量为 120t/d,该系统按每天 8 小时运行设计,设置

2 条处理线,单线处理能力是 8t/h。

(3)油脂提取系统

油脂提取系统将接收系统和固液分离系统的液体进行油脂提取,通过“加

热+离心”工艺将油分离出来,实现粗油脂的回收。

该系统包括浆液池、输送泵、加热罐、卧离进料泵、卧式离心机、废水池、

毛油罐、输油泵。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3

接收系统的滤液和固液分离系统的液体通过管道流入浆液池;输送泵将浆

液池的浆液送入加热罐,加热罐容积为 15m3,加热罐罐采用蒸汽加热,加热好

的物料通过卧离进料泵进入卧式离心机,离心机将物料中的油脂分离出来,通

过自流的方式进入毛油罐,离心机的废水自流到废水池,废渣通过废渣螺旋输

送到固液分离系统杂质汇总螺旋跟随系统杂质去焚烧处理,毛油泵将毛油罐中

的油脂送入外运车辆中,废水由废水泵送入污泥接收池用于污泥稀释。

根据处理要求,该系统按每天 8 小时运行设计,设置 2 条处理线,单线处

理能力是 6t/h。

2、污泥预处理单元

采用“稀释+除杂”的处理工艺。油脂提取系统的清液作为稀释水对污泥进

行稀释,混合均匀后的浆液输送至除杂机,杂质脱水后外运送至内江海诺尔垃

圾发电厂处置,混合浆液进入厌氧发酵系统。设置污泥稀释池 1 座,有效容积

200m3。

3、粪便预处理单元

(1)固液分离系统

①卸粪间设备

运输车进入卸料平台后与专用快速密闭对接装置和固液分离设备相连接,

快速卸粪并避免卸载粪便过程中臭气对空气的污染,粪便的 CODCr 浓度为

30000~40000mg/L。

图 2.8-5 快速密闭对接装置

对接装置与改造后的粪车卸粪口密闭对接,避免卸粪过程中的粪液遗撒、

泄露,并设有隐蔽的平衡装置,方便接口抬起,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接粪

管内设有冲洗装置,卸粪后可将对接口内部进行清洗,避免粪便固化和遗撒。

②固液分离设备

粪便进入的固液分离设备由大块物分拣、水下无支撑双转鼓螺旋细格栅(粪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4

便分离器)、输砂螺杆、排渣/砂螺杆、压榨脱水和臭气集中收集排放管等组成,

集成在一个密封箱体内。设备采用触摸屏显示操作,与设备运行功能配套。其

功能是去除粪便中的大块沉淀物和大于 10mm 的漂浮悬浮物以及 90%以上的大

于 0.5mm 的砂。

图 2.8-6 固液分离设备

③调节池

经固液分离后的液体进入粪便调节池,调节池出水排入絮凝脱水段。

由于粪便具有静态分层的特性,即表面结痂,池底沉淀固化,中间悬浮;

这些都将导致调节池内物料性质恶化,严重影响后续工艺的运行及对设备造成

损伤。传统的机械搅拌只能扰动中间悬浮物质,不能解决结痂和固化的问题。

项目采用先进的粪便处理的水力搅拌系统,该系统由泵房控制柜控制搅拌

泵的开启和关闭,将调节池中的粪液进行水力搅拌;有效的解决了粪液表面结

痂和池底沉淀的问题。

(2)絮凝脱水系统

固液分离后的液体经粪便调节池进入絮凝脱水设备,絮凝脱水后液体的固

悬物含量大幅下降,不会对管道造成堵塞和淤积,CODCr也有大幅下降。

污泥脱水机采用螺压式污泥浓缩脱水装置,为低转速、全封闭、可连续运

行的浓缩脱水一体化的脱水机。整机在工作状态时全密闭。设备所有和介质(粪

便)的接触件均采用不锈钢(AISI304)材质并经酸洗钝化处理,使用寿命长。

脱水机单台处理能力 8~12m3/h,主机装机功率仅 3.04kw,能耗低,节约

投资和占地面积,节约运行费用。脱水机有稳压装置,保证当脱水机进料浓度

发生变化时,脱水泥饼的含固率 20~30%Ds。

脱水机的滤网内、外侧有专用清洗装置。在脱水运行中,由内、外侧的专

用清洗装置配合运行实现对滤网的清洗。可在不影响脱水机出泥的运行状态中

对滤网进行间歇式全方位 360°高效自清洗。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5

污泥脱水机备有单独的、完整的滤网自动冲洗系统,其中包括安装在脱水

机上的冲洗装置、输水管及阀门等。在冲洗时不影响设备的运行和脱水效果。

(3)除臭系统

采用局部负压和全面负压抽吸相配合的方式,收集、洗涤/吸附卸粪连接口、

固液分离设备、调节池等地的臭气引入除臭装置集中处理,卸料平台辅以植物

液雾化喷淋除臭,降低粪便处理车间臭气对大气的二次污染。

粪便采用“除杂+絮凝脱水”的处理工艺,脱除的杂质脱水后外运送至内江

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上清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图 2.8-7 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废弃油脂净化系统

本项目废弃油脂来自餐厨垃圾收运过程中,部分餐馆有单独收集的废弃油脂

(包含地沟油、煎炸油、火锅油等)、餐厨垃圾接收斗滤水及固液分离出的油脂。

废弃油脂先进行蒸汽加热处理,可以改变油脂在餐饮垃圾中的物理化学形

态及与其它成分的结合方式,优化油脂界面特性,促进餐饮垃圾固相内部油脂

浸出、液化、上浮,改善餐厨废油分离特性。之后经过除杂系统,将其中的大

块有机物质及较大粒径颗粒物去除,再将废弃油脂进行油水静置分离,最后通

过离心分离提纯油脂。

离心分离技术是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根据物质颗粒的沉降

系数、质量、密度及浮力等因子的不同,而使物质分离的技术。当物料进入分

餐厨垃圾

接料斗

固液分离

混合浆液

油脂提取系统

废油脂

除杂 滤水

滤水

固体

粪便

除杂、絮凝脱水

毛油

污泥接收池 污泥

清液

除杂 杂质

混 合 液

厌氧发酵

杂质

污水处理站

杂质

清 液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6

离筒后,因不同组份的物质,由于其密度不同,故在离心力场中受力有差别,

直接导致其在离心力场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率的不同。

收集到的废弃食用油脂经油脂净化系统提纯净化后生产毛油油脂,后续利

用广泛,直接外卖给相关资源化利用企业。

图 2.8-8 废油脂净化系统工艺流程图

厌氧消化系统

厌氧消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适当的温度,pH 值等条件下,将前端处理的

浆液在罐内甲烷菌作用下降解,最终转化成为沼气。预处理后的物料经过输送

泵送入发酵罐,在罐内停留,经过甲烷菌的降解,产生沼气,沼气从罐体顶部

排出进行收集,发酵后残渣由底部出料口流入沼渣暂存罐。考虑到罐内物料的

保温,罐体外壁均作保温处理,安装保温层。本项目设计厌氧发酵罐 2 座,单

个有效容积 3200m3,沼渣暂存罐 1 座,有效容积 400m3。

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和污泥制浆的浆液进行厌氧产

沼气。

该系统为连续 24 小时运行,采用三班制工作,每班设备最大工作时间 8 小

除杂

蒸汽

粗油脂

杂质

废弃油脂、餐厨垃圾接收斗

滤水及固液分离出的油脂

加热

静置分离

离心分离 污泥接收池

混合液

混合液

交有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7

时。项目厌氧反应器进、出料设计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 2.8-1 厌氧反应器控制参数

项目 指标 物料量(t/d) 198.3

进料总固体物质(%) ≤14.2 停留时间(d) ≥25 温度(℃) 37

pH 6.5-7.5 温度控制调节系统:本工艺为中温厌氧发酵工艺,厌氧罐内部温度需维持在

35℃±2。厌氧罐罐体外部表面设置保温隔热装置,防止热量散失。罐内设置换

热系统,保证物料温度,在罐体的底部、中部及上部设置电子温度计,用来检

验罐内物料的温度。

罐体自上而下设置温度监控点,通过温度调节阀将监控点的温度反馈到换

热系统的调控温度调节阀的开启程度,保证温度达到要求。

表 2.8-2 厌氧反应器出料设计参数

项目 指标 物料量(t/d) 187.6 温度(℃) 37

厌氧罐出气甲烷含量(%) 55 沼气平均产量(Nm3/d) 9000

每吨原生垃圾产沼气量(Nm3/t) 40 沼气密度(kg/m3) 1.2

沼渣脱水系统沼渣脱水系统

沼气沼气

回流加热

厌氧发酵厌氧发酵

换热器换热器

混合浆液混合浆液

图 2.8-9 厌氧消化工段工艺流程图

工艺参数监控:发酵罐内部设置检测装置对发酵罐内部压力值、温度值、液

位、污泥厚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和监控。通过反应罐内液位、温度等参数控制,

调节搅拌机转速和进料频次。整个发酵过程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发酵罐的进料、

出料、搅拌频率、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和监控,此外定期取样发酵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8

液,对更多的指标(挥发酸、氨氮、C/N 等)进行实验室测试,测试结果及时分

析反馈,以便操作人员利用这些测量、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发酵罐运行参数,保

证厌氧消化过程的持续和稳定。

沼液脱水系统

本项目沼渣脱水系统设计处理能力约 260 吨/天。设置脱水系统 2 套。采用

高速离心脱水设备,单套处理能力 8m3/h。

厌氧消化后的物料通过泵输送至沼渣脱水车间的暂存罐中,暂存罐采用全

密闭并设置抽风口防止臭气泄露。物料从暂存罐底部通过泵输送至离心脱水机。

脱水后固渣进入收集箱临时存储,最终运至海诺尔焚烧厂处理;脱水后的沼液

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沼液脱水系统主要包含沼液储池、搅拌器、离心机进料螺杆泵、螺旋离心

机、一体化加药装置等。

沼渣脱水系统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 2.8-3 沼渣脱水系统工艺参数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进料量 t/d 187.6 2 进料含固率 % 8.2 3 沼渣产量 t/d 78 脱水后 4 沼渣含固率 % 20 5 沼液 t/d 182 6 沼液含固率 % ≤1% 7 絮凝剂投加量 t/d 0.03 干粉

沼液(未脱水)

离心脱水 絮凝剂溶液

清水、絮凝剂

沼液沼渣

粪便上清液

图 2.8-10 沼液脱水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

沼气系统包括沼气储存单元、脱硫单元、沼气利用单元、安全火炬单元。

沼气在利用前需进行脱硫及过滤处理,并设置有贮气设施,调节产气和用

气的关系。预处理后的沼气首先满足燃气锅炉的消耗需求,生产饱和蒸汽,供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9

工艺生产使用,富余沼气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应急情况下沼气通

过封闭式火炬燃烧排放。

厌氧反应产生的原料沼气经气柜缓冲储存后,进入脱硫系统脱除大部分硫

化氢,经汽液分离脱除水分后的气体经罗茨风机增压后进入锅炉系统,利用烟

气余热产生蒸汽供给厂区自用,对其缸套水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应急情况下,

本项目设计 1 座安全火炬,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本工程原料气为有机废弃物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其具体参数如下:

表 2.8-4 沼气参数表

序号 项目内容 单位 参数 备注 1 沼气流量 m3/h 300-550 2 进入沼气系统压力 Kpa ~2.5 3 温度 ℃ ≤37 4 CH4 V% 50~60 5 CO2 V% 30~40 6 H2S ppm <3000 7 O2 V% <0.5 8 N2 V% <1 9 H2O RH 饱和

沼气锅炉

净化、脱硫

沼气柜

沼气

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

火炬应急状态应急状态

图 2.8-11 沼气净化及利用工艺流程图

1、沼气的收集储存

沼气采用柔性双膜气柜储存,该气柜由双层储气膜构成,本单元主要保证

后续单元运行的连续性,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避免因气量过大或过小对后续

压缩单元造成冲击,影响连续运行。双膜气柜的结构简单,无须过多维护,膜

材均采用耐腐蚀的环保专用复合材料,主要由高强抗拉纤维、气密性防腐涂层、

表面涂层(pvdf)组成,具有防腐、抗老化、抗微生物及紫外线等功能,并且防

火级别达到欧洲标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0

双膜生物沼气储气罐特点:

(1)沼气可全部压出。普通固体气罐罐内气体使用率一般只有一半,一般

不能将气体全部抽出。而双膜生物沼气贮存罐为柔性材料可折叠,可以将罐内

气体全部压出,使用率为 100%。

(2)投资少占地面积少。作为干式储气使用可以直接建于地面,外形美观。

耐腐蚀寿命长 主要部件为耐腐蚀专用柔性膜,不需要防腐处理,无须冬季防冻。

采用专用材料,寿命可达 15-20 年,条件允许可以使用 PTFE 材料,寿命达 50

年。

(3)自动恒压输出。双膜生物储气罐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在调压室充气注

气或泄气来调节沼气内膜曲张从而调节压力和稳定其建筑结构。

(4)安全性高。内膜始终处于压力平衡中,不会泄露储蓄气体,外膜即使

泄露少量气体,泄露的气体也只是空气,没有任何安全威胁。

(5)重量轻,基础建设要求低,建设成本低,拆装便利,方便检修。

2、脱硫单元

由于沼气中的含硫量随餐厨废弃物性质变化很大,并呈一定的波动性,如

果不经过脱除处理,将会对后序的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必须对气体中的

硫化氢首先进行脱除。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中 H2S 的含量范围为 300ppm~

3000ppm。沼气净化处理后净化气中 H2S 含量须低于 200ppm。

考虑到项目后续利用要求,本项目采用“湿法”脱硫工艺脱除 H2S,经脱硫

后 H2S 含量在 200ppm 以下。

含有硫化氢的沼气从脱硫塔下部进入,在填料层内与塔顶喷淋下的脱硫贫

液发生反应,将硫化氢吸收脱除,净化后的气体从集成在脱硫塔顶部的捕滴器

内脱除多余水份后送入干法脱硫塔精脱硫,合格的气体送入车间使用。从塔顶

淋下的溶液吸收硫化氢后流入富液槽,进行析硫,然后经再生泵送至喷射再生

槽与空气反应,溶液被氧化,再生后经液位调节器流入贫液槽,再经脱硫泵打

入脱硫塔,连续脱硫。同时喷射再生槽内产生的硫泡沫溢流到泡沫池,泡沫泵将

硫泡沫泵入压滤机,形成硫饼。

湿法脱硫的脱硫剂是液体便于运输,脱硫剂再生容易还能回收有价值的硫

磺,从而构成脱硫循环系统。湿法脱硫原理:碱性脱硫液在脱硫塔中与逆向流

动的沼气体充分接触,去除气体中的硫化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1

脱硫过程:

H2S(液) +Na2CO3→ NaHS + NaHCO3 (一般化学吸收)

NaHS+ Na2CO3+ (X-1)S→Na2Sx + NaHCO3 (催化化学吸收)

再生过程:

2NaHS+ O2→ 2S↓ + 2NaOH

2Na2S+ O2 + 2H2O→ 2S ↓+ 4NaOH

2Na2Sx+ O2+ 2H2O→ 2Sx↓ + 4NaOH

NaOH + NaHCO3→ Na2CO3 + H2O (生成碳酸钠,碱液得到再生)

3、沼气利用单元

经汽液分离脱除水分后的气体经罗茨风机增压后进入锅炉系统,利用烟气

余热产生蒸汽供给厂区自用,对其缸套水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采用油气两用锅炉,在项目启动时或其它无沼气利用时,利用轻质柴油进

行制热。沼气系统稳定运行后,利用沼气进行制热,供厂区自用。

4、安全火炬单元

沼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根据《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63-

20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需要设置

后备处理措施,多余的气体可以由火炬燃烧处理。在紧急情况下,火炬会负责

将整个系统内所有的沼气体燃烧处理,满足全部气体产量的处置需要,以避免

因沼气泄漏而导致的消防问题。

当生物反应器产生的生物气体泄漏或垃圾处理厂遇到险情的时候,紧急火

炬会负责将整个系统内所有的生物气体燃烧处理。紧急火炬接收到操作信息后,

火炬就会点燃,在生物气体还没有传送到达火炬时,火炬的点燃是通过前期导

入天然气或煤气。通过控制火炬底部的控制阀来控制火炬的温度,当阀门开启

后,冷空气进入,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由于生物气体中甲烷含量不稳定,为

避免对装置造成损害,控制温度是必要的。火炬系统的控制是通过设置在火炬

里面的温度计以及火焰探测器来实现。当火炬的温度高于 1100℃或低于 760℃

时火炬就会自动关闭,同时若火焰探测器没有探测到火焰,也会自动关闭火炬。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2

2.9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期

(1)征地影响

本工程需征地 24.772 亩,不涉及拆迁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减少区域耕地面

积。

(2)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繁忙,易造成交通

事故。

(3)对生态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工程施工占地、路面平整、碾压等是造成不良生态影响的主要施

工活动。施工活动过程中,项目附近的土地、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局部地区表土失去防冲固土能力而易发生水土流失,表土临时堆放处置不当也可

能发生水土流失,使从而引发沿线区域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4)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期,因开挖土石方引起扬尘,此外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将产生扬尘等

污染物,给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5)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6)对声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将对工程附近地区(≤200m 范围内)声

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7)固废的影响

工程施工时,施工中的取弃土方以及施工人员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废弃物,会

对施工区的大气及卫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为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项目正常生产时水、气、声、渣等污染

因子均有产生。项目主要产生污染物包括:

①废气主要包括物料卸料、储存以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污水处理站产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3

生的恶臭、沼气锅炉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等;

②废水主要有沼液脱水系统废水,设备、车辆及地坪冲洗废水,除臭系统废

水,脱硫工艺废水,软水系统废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冷却废水,厌氧罐

保温冷凝水、锅炉排水,污水处理站浓缩液,初期雨水等;

③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餐厨垃圾(含油脂)、污泥、粪便预处理过程中

产生的杂质、粗油脂、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的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实验室废

液、废机油及含油棉纱、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及员工生活垃圾等;

④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厂区内设备噪声。

2.10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废气

1、扬尘

扬尘污染造成大气中 PM10、PM2.5 值增高,施工扬尘的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

关,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基础开挖起尘量、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进出车辆

带泥砂量、水泥搬运量、起尘高度、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

施工单位应采取扬尘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场地扬尘的产生:①

干季适当洒水降尘;②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泥土和路面尘土;③建材及建碴运输

车辆密闭;④弃土设置厂内临时堆放点,并采用条布遮盖,及时清运。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

与卫生标准》等相关要求,全面督查建设工地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项目施工期

间未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施工场地车辆、燃油机械尾气排放

由于施工场地车辆和各种燃油机械比较集中,因此,尾气排放源强相对较大,

对周围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主要污染因子以 CO、NOx、HC 为主,其产生浓度

及排放量见下表。

表 2.10-1 大气污染物预计排放情况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NO2 2.01kg/d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4

施工车辆 CO 2.2 kg/d PM10 5.0mg/m3·d

施工单位应采取选用环保机械,并加强施工机械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

低了施工场地汽车尾气的影响。

3、装修废气

油漆废气主要来自于装修阶段,油漆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涂刷后,油

漆中油料、树脂、颜料和辅料等常温下在被涂刷物表面形成漆膜,不挥发,绝大

部分稀释剂和有机溶剂都是要逐步挥发出来。

环评要求:油漆、喷涂工序尤其要做好室内的通风换气工作,防止区域油漆

废气过度集中,建议使用绿色环保型涂装材料,减少油漆废气的释放量,保证室

内环境的安全。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

垃圾。

①土石方

本工程所涉及的土石方开挖主要来自于基础开挖,地基开挖形式为边挖边填。

厂内工程开挖土石方总量 1.64 万 m3,其中回填 1.58 万 m3,后期绿化用土

量 0.06 万 m3,无弃方。管网工程开挖土石方总量 1.08 万 m3,其中工程回填 0.99

万 m3,剩余 0.09 万 m3 用于厂区绿化。项目总开挖量为 2.72 万 m3,其中回填

2.57 万 m3,绿化用土量 0.15 万 m3,无弃方产生。

厂区内设置临时堆放点,开挖土石方部分用于厂区内回填和绿化。对于管

道施工,注意控制施工带,挖方按表层土和其他土分类暂存,并及时回填。

项目施工土石方平衡见下表。

表 2.10-2 工程施工土石方平衡表

项目 挖方(万 m3) 填方(万 m3) 后期绿化覆土(万

m3) 弃方(万

m3) 厂内工程 1.64 1.58 0.06 0 管网工程 1.08 0.99 0.09 0

合计 2.72 2.57 0.15 0

②建筑垃圾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现有构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弃

的水泥包装袋、废钢筋、管材边角料、少量的砂石、碎砖块、清管废渣等。以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5

建筑 1 万 m2 建筑,产生 200t 的建筑垃圾计算,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5775m2,估算

其产生量约 69.78t。施工建筑垃圾严禁随意倾倒,尽可能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

用的可收集后运往废品回收站或指定建渣场处置。

③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高峰约 50 人,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0.5kg,工程

施工高峰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25kg。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日产日清,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收运。

废水

1、水污染分析及源强核算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工地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

(1)生活污水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本项目施工高峰期时作业人员约 50 人,按人均用水

50L/d,则高峰生活用水量为 2.5m3/d,排污系数 0.9,预计产生量 2.25m3/d。生活

污水中主要含 CODCr、BOD5、NH3-N、SS 等。施工现场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

员均为当地居民,其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当地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2)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包括基坑排水、施工机械冲洗水、管道试水排水、混凝土养护水(厂

区工程)等,主要污染物为 SS 和石油类。针对施工废水,主要措施有:

①项目施工废水收集后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

②施工机械和车辆到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修理;

③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液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

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封闭混凝土中水分不

再蒸发外逸,水泥依靠混凝土中水分完成水化作用。

施工期噪声

1、噪声污染源及其源强核算

施工期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

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

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

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6

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声源及其声级见下表。

表 2.10-3 主要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值 单位:dB(A)

序号 声源 声源特点 距离设备 5m 处声压级 dB(A)

1 挖土机 流动不稳态源 78-96 2 打夯机 流动不稳态源 75-82 3 空压机 不稳态源 75-85 4 打桩机 流动不稳态源 90-105 5 压缩机 流动不稳态源 75-88 6 电焊机 流动不稳态源 90-95 7 电锯 不稳态源 100-110 8 振捣机 不稳态源 100-105 9 大型载重车 流动不稳态源 84-89 10 混凝土罐车 流动不稳态源 80-85

由上表可知,施工期各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声源声级一般在 80dB(A)以上,

根据项目的施工特点(露天作业),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基本无隔声、减

振措施,声源声级较高,对项目周边地区影响较大,受影响面比较大。经计算预

测建筑机械动力噪声对不同距离的影响见下表。

表 2.10-4 建筑机械动力噪声在不同距离处的声级 单位: dB(A)

噪声声源 10 50 100 150 300 建筑机械动力噪声 85 71.0 65.0 61.5 55.5

施工期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中标准限值,昼间 70dB(A),夜间 55dB(A)。由上表可以得出,施工厂区昼间

施工将对周围 50m 范围内产生影响,夜间将对周围 300m 范围内产生影响。

2、噪声治理措施

在施工期间,为降低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对沿线居民声环境造成的影响,施

工单位应采取一定的噪声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

运行。

②合理布局施工场地,施工时应尽量将高噪声设备布置距敏感点远的一侧,

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将高噪声设备置于有效隔声效果的工

棚中使用。

③选用性能优、低噪声设备,并可通过排气管使用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

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

④对动力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其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7

好的工作性能。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

⑤项目文明施工,搬卸物品轻放,施工工具不要乱扔、远扔等,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人为噪声。

施工期间的厂界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2011)中标准限值,实现达标排放。

生态环境

项目施工期在生态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工程施工占地、开挖、路面平整、碾

压等施工活动对项目附近的土地、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使局部地区表土

失去防冲固土能力造成的水土流失,从而引发沿线区域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采取如下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①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在工程竣工后应尽快恢复,并严格控制临时占地;

②在开挖地表土壤时,尽可能将表土堆在一旁,施工完毕,应尽快整理施

工现场,将表土覆盖原地表,以恢复植被;

③施工中不仅要合理规划施工工序,使施工开挖土石方中可用于回填的部

分能及时填筑,场地内土石方平衡;同时施工中加强管理,不得随意堆放、倾

倒,特别注意严禁施工过程中渣土入河造成二次污染。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临

时排水沟,以拦截地表径流冲刷,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临时防护作用。在临时

排水沟出口处布置临时沉砂池,用于沉淀场地内排出的带泥沙的汇流。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废气

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①污泥、粪渣、餐厨垃圾在卸料、储存、处理等

生产过程及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气体;②沼气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③柴油

发电机废气。

1、恶臭气体

餐厨垃圾、污泥、粪便等有机垃圾,具有有机质和水分含量高,容易腐败等

特点,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有机垃圾能够迅速被微生物降解,产生大量恶

臭物质。恶臭物质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还会危害从事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人员以及处

理厂附近的居民的健康,所以应该配套臭气处理装置,对臭气进行净化处理。

整个有机废弃物处理工艺系统的臭气主要来自预处理车间(卸料平台、收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8

池、破碎机、离心机、污泥脱水车间等)、污水处理车间等处。臭气主要成分为

H2S、NH3 和少量的有机气体如硫醇、甲硫醚、胺类等,这些气体臭味阈值底、

极易扩散到空气中,且有部分气体有毒。为防止臭气危害人的健康、污染空气,

必须采用全面有效除臭措施以遏制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项目主要产生臭气的场所为综合处理车间、脱水区和污水处理,臭气经收集

后,送入除臭系统处理,臭气收集和治理措施如下:

①综合处理车间卸料平台、预处理车间、污泥脱水车间内维持负压状态,设

备定点负压收集至除臭系统处理;

②将生产系统能密封的设备和空间尽量密闭,不能密闭的部位如卸料间受料

槽设局部排风除臭设施,污泥调节池、沼液暂存池等均为密闭系统,对物料储存

仓加盖密闭,在每一个料仓及混合器上安装收集臭气的吸风口及管道,产生的臭

气采用换气方式排出,换出的臭气经风机由管道送往除臭系统处理;

③卸料厅入口门前设空气幕,预处理车间、卸料车间设正压送风系统,防止

臭气外逸。

本项目按臭气浓度分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分别集气处理,总除臭风量为

90000m3/h:高浓度区除臭系统负责主厂房(废弃油脂烘房、固渣出料间、沼渣脱

水间、沼渣出料间、污泥调节池、混合调节池、提油进料池、滤水缓存池、沼液

缓冲池废水池、餐厨垃圾接收斗、污泥接收斗、大物质分选机、挤压机、加热罐、

污泥粪便除杂机、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污泥池、浓水池等)臭气处理,采用定

点和空间负压抽风收集,经“碱洗+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浓度区除臭系统负

责主厂房(卸料平台、预处理设备间、污水处理系统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

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等)臭气处理,采用定点和空间负压抽风收集,经“酸

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工艺处理。

(1)设计风量核算

根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卸料间受料槽,卸料间换

气次数不应小于 3次/h;易产生臭味的部位应设置通风除臭设施;散发少量臭气

的部位或房间,可采用全面通风工艺,全面换气次数不宜小于 3次/h;散发较多

臭味的部位或房间,应采用局部机械排风除臭;餐厨垃圾输送、处理各环节应

做到密闭,并设置臭气收集、处理设施,不能密闭的设置局部排风除臭。本项

目除臭风量核算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9

表 2.10-5 项目除臭风量核算表

号 收集点 数

量 长

(m) 宽

(m) 高

(m) 容积

(m3) 换气次数

(次/h) 风量

(m3/h) 备注

一、预处理车间 1 卸料平台 1 16 42 7 4704 6 28224 低浓度区 2 预处理设备间 1 27 32 12 10368 3 31104 低浓度区 3 废弃油脂烘房 1 3 6 3 54 6 324 高浓度区 4 固渣出料间 1 16 8 5 640 6 3840 高浓度区 5 沼渣脱水间 1 12 7 7 588 6 3528 高浓度区 6 沼渣出料间 1 9 7 5 315 6 1890 高浓度区 7 污泥调节池 1 6 7 6 252 3 756 高浓度区 8 混合调节池 1 8 8 7 448 3 1344 高浓度区 9 提油进料池 1 6 7 4 168 3 504 高浓度区 10 滤水缓存池 1 4 7 4 112 3 336 高浓度区 11 沼液缓冲池 1 6 6 4 144 3 432 高浓度区 12 废水池 1 3 4 5 60 3 180 高浓度区 13 餐厨垃圾接收斗 2 30 12 360 高浓度区 14 污泥接收斗 1 25 12 300 高浓度区 15 大物质分选机 2 33.8 6 202.8 高浓度区 16 挤压机 2 10 6 60 高浓度区 17 加热罐 2 35 3 105 高浓度区 18 除杂机 1 50 6 300 高浓度区 19 食堂 1 2500 高浓度区

二、污水处理系统

19

污水处理系统

(一级缺氧池、

一级好氧池、二

级缺氧池、二级

好氧池)

5067.6 低浓度区

20 污水处理系统

(调节池、污泥

池、浓水池等)

4405.4 高浓度区

合计 85762.8

根据上表统计,项目所需风量 85762.8m3/h,其中高浓度区所需风量为

21367.2m3/h,低浓度区所需风量为 64395.6m3/h 因此,项目高浓度区设计风机风

量为≥23000m3/h,低浓度区设计风机风量为≥67000m3/h。

(2)恶臭源强分析

餐厨垃圾、污泥和粪便等有机垃圾具有有机质和水分含量高,容易腐败等特

点,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有机垃圾能够迅速被微生物降解,产生大量恶

臭物质。恶臭物质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还会危害从事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人员以及

处理厂附近的居民的健康,所以应该配套臭气处理装置,对臭气进行净化处理。

项目恶臭来源于餐厨垃圾、污泥和粪便本身,主要来自有机垃圾综合工房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0

卸料大厅、预处理工段、油脂处理车间及污水处理区,其主要成份是 H2S、NH3、

甲硫醇等。

①餐厨垃圾预处理恶臭源强

本项目餐厨垃圾处理规模 120t/d,包含地沟油 20t/d,臭气源强主要参考同类

型项目验收监测数据的臭气源强,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2.10-6 餐厨垃圾类比源强分析

江门市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工况负荷 76.13% 设计规模 150t/d 数据 预处理设备 预处理车间 最大值合计

NH3(kg/h) 0.017~0.019 0.061~0.066 0.085 H2S(kg/h) 0.000094~0.00091 0.0034~0.0063 0.00721 臭气浓度 3090~4168 724~977 5145

本项目餐厨垃圾处理规模 120t/d(包含地沟油 20t/d),类比得到项目餐厨垃

圾预处理恶臭源强为:NH3 0.089kg/h、H2S 0.0076kg/h、臭气浓度 5406。

②粪便恶臭源强

本次工程粪便预处理包括固液分离、絮凝脱水工段,臭气产生源强参考《乡

宁县粪便处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中粪便预处理过程臭气检测结

果,乡宁县粪便处理工程处理规模 50t/d,处理工艺固液分离+絮凝脱水+生物除

臭,监测结果如下:

表 2.10-7 乡宁县粪便处理工程验收检测结果

臭气处置源 监测位置 (检测最大排放量)

NH3(kg/h) H2S(kg/h)

粪便预处理 除臭塔进口 0.039 0.003

根据《市政源恶臭气体控制技术与工程设计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年),“市政恶臭源主要有三种:城市污水泵站、城市污水厂和粪便转运站。

对这些散发源的监测表明:市政恶臭源的臭气强度以粪便转运站为最高,污水泵

站次之,污水厂最低,市政恶臭源的无量纲臭气浓度散发域为 31~9772.2”。

本次工程预处理工艺与其一致,处理规模 50t/d,臭气产生源强根据验收检

测结果确定,则本次粪便预处理臭气产生源强为:NH3 0.039 kg/h、H2S 0.003

kg/h、臭气浓度 9772。

③污泥恶臭源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1

本项目污泥处理规模 100t/d,臭气源强主要参考同类型项目验收监测数据的

臭气源强,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2.10-8 污泥恶臭类比源强

项目 生产规模 生产工艺 除臭工艺 除臭装置排气筒

NH3(kg/h) H2S(kg/h) 臭气浓度

大连市夏家

河污泥处理

厂建设项目

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报告

污泥 600t/d 预处理+厌氧消化 生物除臭 0.034 0.00051 569

项目恶臭收集率 95%,去除率 95%,工况负荷 95%,折算得项目源强为:NH3 0.71kg/h、H2S 0.011 kg/h、臭气浓度 11978

本项目污泥处理规模 100t/d,类比得到项目污泥恶臭源强为:NH3 0.12kg/h、

H2S 0.002 kg/h、臭气浓度 1996。

④消化液(脱水后)暂存池恶臭源强

经厌氧发酵后,沼液中绝大多数有机物经厌氧发酵成为沼气,消化后的沼液

经脱水后进入沼液缓存池。参考《长春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监测报告》中消化液进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处臭气浓度源强,NH3:1.84-

1.93mg/m3、H2S:0.041-0.048mg/m3、臭气浓度 550-724。本次沼液缓存池恶臭浓

度取臭气最大值 NH3:1.93mg/m3、H2S:0.048mg/m3、臭气浓度 724。

根据除臭系统通风量核算,消化液暂存池通风量为 317.7m3/h,则臭气源强

为 NH3:0.0006kg/h、H2S:0.00002kg/h、臭气浓度 724。

项目预处理车间恶臭源强如下表所示。

表 2.10-9 项目预处理系统恶臭源强

项目 种类 污染物

H2S NH3 臭气浓度 速率(kg/h) 速率(kg/h) 无量纲

预处理系统

源强

餐厨垃圾 0.0076 0.089 5406 污泥 0.003 0.039 9772.2 粪便 0.002 0.12 1996 消化液 0.00002 0.0006 724 合计 0.01262 0.2486 17898.2

⑤污水处理区恶臭源强产生及排放估算

根据工程水平衡分析,项目污水处理站进水水量为 241m3/d,污水水质为 pH:

7-9、CODCr:9259mg/L、BOD5:3863mg/L、SS:2331mg/L、NH3-N:1926mg/L、

动植物油 196mg/L、总氮 2600mg/L、总磷 93mg/L。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混

凝沉淀+气浮+MBR+纳滤+反渗透”,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表 3 中要求限值(TP 浓度排放限值为 0.5mg/L)后排入逆水溪。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2

1)理论核算量

根据厂区污水处理站进水及出水水质,BOD5 去除率 99.5%, BOD5 去除量

为 0.93t/d。

根据美国 EPA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产生情况的研究,每去除 1g 的

BOD5,可产生 0.0031g 的 NH3,0.00012g 的 H2S,则项目污水处理区 NH3 产生

量为 2.88kg/d(0.12kg/h),H2S 产生量为 0.11kg/d(0.005 kg/h)。

2)类比监测量

参考《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污水处理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餐厨垃圾处理规模 150t/d,污水处理站规模为 130m3/d,污水处理站恶臭源强为:

表 2.10-10 同类餐厨垃圾处置企业验收监测调查一览表

江门市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工况负荷 76.13%

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 200t/d 点位 污水处理区域废气处理前

NH3(kg/h) 0.05~0.059 H2S(kg/h) 0.0015~0.007 臭气浓度 724~977

本工程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 250 m3/d,类比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污水处

理站恶臭源强,捕集率按 95%,产生量为 NH3 0.102kg/h,H2S 0.012kg/h,臭气浓

度 1689。

污水处理区调节池、污泥池、浓水池等区域产生的恶臭通过处理单元负压抽

风被送至高浓度臭气处理系统(碱洗+生物滤池,设计风量 67000m3/h)处理,一

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区域产生的恶臭通过处理单元

负压抽风被送至低浓度臭气处理系统(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

设计风量 23000m3/h)处理;达标后由同一根 15m 高排气筒排至大气中,在负压

下臭气集气率为 95%。

(3)治理措施

项目主要产生臭气的场所为预处理系统、沼液缓存池和污水处理系统,臭气

经收集后,送入除臭系统处理,臭气收集和治理措施如下:

①卸料大厅、预处理车间、污泥脱水车间内维持负压状态,设备定点负压

收集至除臭系统处理;

②将生产系统能密封的设备和空间尽量密闭,不能密闭的部位如卸料间受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3

料槽设局部排风除臭设施,污泥调节池、混合调节池、沼液缓存池等均为密闭系

统,对物料储存仓加盖密闭,在每一个料仓及混合器上安装收集臭气的吸风口

及管道,产生的臭气采用换气方式排出,换出的臭气经风机由管道送往除臭系

统处理;

③卸料厅入口门前设空气幕,预处理车间、卸料车间设负压送风系统,防

止臭气外逸。

按照不同的除臭对象,分别选定适当的除臭风量,设置 2 套除臭设备,其中

高浓度除臭系统风量为 23000m3/h,拟采用“碱洗+生物滤池”除臭,低浓度除

臭系统风量为 67000m3/h,拟采用“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除

臭,除臭后的尾气经同 1 根 15m 排气筒排放。除臭效率取 95%,则项目恶臭产

生源强及排放情况如下:

表 2.10-11 项目恶臭产生源强及治理情况

排放 方式

污染物 高浓度区 低浓度区 H2S NH3 臭气浓度 H2S NH3 臭气浓度

有组

产生

情况

产生位置

废弃油脂烘房、固渣出料间、沼

渣脱水间、沼渣出料间、污泥调

节池、混合调节池、提油进料

池、滤水缓存池、沼液缓存池、

废弃油脂缓存池、废水池、餐厨

垃圾接收斗、废弃油脂接收斗、

污泥接收斗、大物质分选机、挤

压机、油水加热罐、污泥粪便除

杂机、调节池、污泥池、浓水池

卸料大厅、预处理设备间、一级

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

池、二级好氧池等

产生浓度

(mg/m3) 0.976 13.403 14863 0.032 0.632 4724

产生速率

(kg/h) 0.022 0.308 / 0.002 0.042 /

产生量

(t/a) 0.197 2.7 / 0.019 0.371 /

治理

情况

收集效率 95%,密闭负压收集

治理措施 对主要恶臭进行密闭或加盖收集

后,采用“碱洗+生物滤池”工

艺除臭

对主要恶臭进行密闭或加盖收集

后,采用“ 酸洗+碱洗+超氧自

由基 UV/O3光催化”工艺除臭 处理效率 95% 排放参数 H=15m;DN1200,烟温<25℃,风量 90000m³/h

排放

状况 排放浓度 H2S:0.26mg/m3,NH3:3.701 mg/m3,臭气浓度:930 排放速率 H2S:0.0012kg/h,0.011t/a;NH3:0.0175kg/h,0.154t/a

预处理区 / 污水处理区 /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4

无组

织 排放

状况

排放速率

(kg/h) 0.0006 0.0124 0.0006 0.0051

排放量

(t/a) 0.006 0.109 0.005 0.045

综上,项目预处理区及污水处理站主要恶臭源采取密闭或加盖设施,高浓

度臭气经收集后进入“碱洗+生物滤除”除臭系统处理,低浓度臭气经收集后进

入“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 除臭系统处理;达《恶臭污染物

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中相应限值后经 1 根 15m 排气筒排放。

2、沼气锅炉燃烧废气

本工程产生的沼气分两部分利用,一部分用于锅炉使用,产生蒸汽供厌氧

消化物料加热作为热源,富余沼气送内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根据物

料平衡,项目沼气产生量为 9000m3/d。

(1)沼气锅炉沼气使用量

根据《污水处理厂沼气系统工程设计》(《给水排水》2012 年第 38 期),沼

气是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一种产物,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

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占 50%~70%,二氧化碳占 30%~40%,还有少量氢、一

氧化碳、硫化氢(0.005%~0.1%)、氧和氮(0%~3%)等气体。甲烷是可燃气

体,可做燃料。沼气的组成影响着沼气的特性,不同组分沼气的特性略有不

同。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沼气进气成分见下表:

表 2.10-12 沼气组成成分表

组分 CH4 CO2 N2 O2 H2S 水

体积百分数 50~60% 30~40 <1 <0.5 <200ppm 饱和

本项目每天需要蒸汽约 14.7t/d,燃气锅炉每天需沼气 2057m3。

(2))沼气锅炉污染物核算

项目沼气锅炉燃料沼气为完成脱硫工序的脱硫沼气,沼气经脱硫后,其硫

含量与脱硫天然气硫含量相当;因此,本项目沼气锅炉燃烧废气排放浓度参照天

然气锅炉排放值。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燃气锅炉(天然气)的产排污系数计算:工业废气排放量按 136259.17Nm3/万 m3-

燃料计,SO2 排放量按 4kg/万 m3-燃料(0.02×含硫量 200mg/m3)计,NOx 排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5

量按 18.71kg/万 m3-燃料计。烟尘排放量参考《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按 2.4kg/

万 m3-燃料计,具体如下表所示。

根据《关于印发内江市贯彻落实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九个实施方案重点

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内府函[2019]94 号):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体

系。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到 2020 年,一次性能源消费占全

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 65%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35%;天

然气消费比重达到 12%,煤炭消费比重 70%;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面淘汰

每小时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 35 蒸吨以下燃煤锅

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在新建每小时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实施燃气锅炉低氮

改造,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报告要求,本项目燃气锅炉须配备低氮燃烧器,低氮燃烧器可降低 40%-50%

NOX排放,本次取 45%,则本项目燃气锅炉污染物产生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10-13 锅炉燃烧废气排放情况统计表

产生源 沼气气使用

量(万

m³/a)

排气量 (万 m³/a) 污染物 产生浓度

(mg/m3)

增加低氮

设备后浓

度(mg/m3)

排放标准 (mg/m3)

排放量量

(t/a)

燃气锅

炉 75.08 1023

NOX 137.24 75.48 150 0.77 烟尘 17.61 17.61 20 0.18 SO2 29.36 29.36 50 0.30

项目沼气经“湿法”脱硫后,其硫含量与脱硫天然气硫含量相当,沼气锅炉

燃烧废气可直接达标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要求限值。

3、火炬燃烧废气

项目设沼气应急燃烧系统,配置封闭式火炬一座,在沼气过量或特殊情况下

对沼气应急燃烧处理。采用暗火式火炬,火炬设计燃烧量 300m3/h。沼气经脱硫

后,其硫含量与脱硫天然气硫含量相当;因此,本项目火炬燃烧废气排放浓度参

照天然气燃烧排放值。

根据《环境统计手册》,每燃烧 10000m3 天然气产生 NOx:18.43kg、SO2:

3.42kg、烟尘:3.02kg。

故本项目燃气废气排放见下表。

表 2.10-14 火炬燃烧废气排放情况统计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6

排气总量 (Nm3/h)

污染物排放量(kg/h) 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SO2 NOx 烟尘 SO2 NOx 烟尘

2584 0.1 0.55 0.09 39.7 213.9 35.1

项目沼气经“湿法”脱硫后,其硫含量与脱硫天然气硫含量相当,沼气燃

烧废气可直接达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

关要求限值。

4、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

项目厂区设置有备用柴油发电机,停电时会启用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燃料

为柴油,会产生油发电机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可通过柴油发电机自带的净化装

置进行处理。

根据环评工程师注册培训教材《社会区域》给出的计算参数:单位耗油量

212.5g/kWh 计。发电机运行污染物排放系数为:SO2 4g/L,烟尘 0.714g/L,NOx2.56

g/L。烟气量可按 12m3/kg 计。本项目柴油消耗量约 12.41 千升/a,0#柴油密度

0.85kg/L,故本项目柴油发电机废气排放见下表。

表 2.10-15 柴油发电机废气排放情况统计表

排气总量 (Nm3/a)

污染物排放量(t/a) 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SO2 NOx 烟尘 SO2 NOx 烟尘

126582 0.05 0.032 0.009 395 253 71 项目柴油发电机仅作为备用电源,柴油用量较少;因此,项目营运期油发电

机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关要求限值,对环

境空气影响不明显。

5、食堂油烟

本项目建成后劳动定员 40 人,一年生产 365 天,每天生产约 8 小时。根据

调查,目前居民食用油量为 30g/人.天,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 2%~4%,平

均 2.83%,因此本项目食堂用油量为 0.438t/a,则产生油烟量 12.395kg/a。食堂每

日提供一餐,工作时间按每日 1 小时计,厂区内设置的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为

85%,烟气量约为 2500m3/h,则本项目建成后油烟排放量 1.18kg/a,0.002kg/h,

排放浓度为 1.6mg/m3,食堂油烟经处理后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能够达到

《饮食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2.0mg/m3),

引入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系统除臭后排放。

6、无组织废气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7

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恶臭气体,集中在卸料大厅、预处理车间、污水处

理站,未收集气体呈无组织排放。具体排放情况如下。

表 2.10-16 项目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情况

无组织源 污染物 面源高度

(m) 无组织排放

面积(m2) 无组织排放量

(kg/h) 无组织排放

量(t/a) 合计(t/a)

综合处理车

间 H2S

10 48.6×42.58 0.0006 0.006 H2S:0.011

NH3:0.154 NH3 0.012 0.109

污水处理区 H2S 4 70×87 0.0006 0.005 NH3 0.0051 0.045

7、废气污染物产排污情况汇总

项目废气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见下表。

128

表 2.10-17 项目废气污染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

工序/ 生产线 装置 污染源 污染物

污染物产生 治理措施 污染物排放 排放时间

/h 核算 方法

废气产生量/(m3/h)

产生浓度/(mg/m3)

产生量/(kg/h) 工艺 效率/% 核算

方法 废气排放量/(m3/h)

产生浓度/(mg/m3)

产生量/(kg/h)

有机废弃

物综合处

理工程

综合处理

车间、污

水处理区

高浓度区 H2S

类比法 23000 0.976 0.022 采用“碱洗+

生物滤池”除

臭 95%

系数

90000 0.26 0.0012

8760

NH3 13.403 0.308 3.701 0.0175 臭气浓度 14863 / 930 /

低浓度区

H2S

类比法 67000

0.032 0.002 采用“酸洗+碱洗+超氧自

由基 UV/O3 光

催化”除臭

95%

/ / / NH3 0.632 0.042 / / /

臭气浓度 4724 / / / /

非正常工

H2S

类比法 90000

0.211 0.019 高浓度区采用

“碱洗+生物

滤池”除臭, 低浓度区采用

“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

化”除臭

50% 90000

0.1 0.009

— NH3 13.166 1.185 6.254 0.563

综合处理

车间 无组织 H2S

系数法 — — 0.0006 加强厂区绿

化,并针对主

要恶臭源构筑

物设置卫生防

护距离

— 系数

法 — — 0.0006

8760 NH3 — — 0.0124 — — — 0.0124

污水处理

区 无组织 H2S

系数法 — — 0.0006 —

系数

— — 0.0006

NH3 — — 0.0051 — — — 0.0051

沼气锅炉 尾气 SO2

系数法 1156 29.36 0.30

沼气脱硫+低氮燃烧

50% 系数

29.36 0.112 8760 NOX 75.48 0.77 75.48 0.523

烟尘 17.6 0.18 17.6 0.067

食堂 油烟 油烟 系数法 1000 13.58 0.034 油烟净化器+“碱洗+生物

滤池”除臭 85% 系数

法 90000 0.05 0.005 730

129

废水

项目废水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沼液脱水系统废水;②设备、车辆及地

坪冲洗废水;③除臭系统废水;④脱硫工艺废水;⑤软水系统废水;⑥实验室废

水;⑦生活污水;⑧冷却废水;⑨锅炉排水;⑩污水处理站浓缩液⑪厌氧罐保温

冷凝水⑫初期雨水。各类废水产生情况如下所示:

1、废水产生量

(1)沼液脱水系统废水

沼液脱水系统废水主要包含厌氧发酵沼液废水和粪便废水,经脱水后废水的

产生量为 182m3/d。

①沼液

厌氧发酵产生沼液和沼气,其中沼液产生量 178.6m3/d(TS=8.2%)。类比项

目忠县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为 150t/d,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

沼液浓度为 COD 30000mg/L、NH3-N 1200mg/L、BOD5 18000mg/L、SS 1500mg/L。

②粪便废水

项目粪便经除杂后,废水量约 45m3/d(TS=5%),全部进入沼渣脱水系统。

粪便处理废水水质复杂,浓度较高。参考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粪便

处理废水水质: pH6-9、COD 6000-13000mg/L、BOD5 3000-6000mg/L、SS

500mg/L、NH3-N 2000-3000mg/L、总氮 4000-6000mg/L。本项目粪便处理工艺

与温岭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类似,粪便处理废水浓度取 pH 6-9、COD

6000-13000mg/L、BOD5 3000-6000mg/L、SS 500mg/L、NH3-N 2000-3000mg/L、

总氮 4000-6000 mg/L。

综上,项目沼液脱水系统废水量为 182m3/d;根据类比,项目沼液脱水系统

废水水质取:pH 6-9、COD 30000mg/L、BOD5 18000mg/L、SS 500mg/L、NH3-N

2500 mg/L、总氮 3000 mg/L。

(2)设备、车辆及地坪冲洗废水

项目设备冲洗废水主要包含生产设备冲洗废水和污水处理站设备冲洗废水。

离心机、除杂机等生产设备清洗用水量约 30m3/d,排放系数取 0.9,冲洗废水

27m3/d。污水处理站设备冲洗水主要用于 UF、NF 及 RO 系统等,用水量为 3

m3/d,排放系数取 0.9,冲洗废水 2.7m3/d。因此,设备清洗废水产生量为 29.7

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0

运输车辆卸料后,视污染程度,对其进行冲洗。根据类比分析,冲洗用水约

5m3/d,排放系数取 0.9,冲洗废水 4.5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厂区主要车间建筑面积为 5775m2,主要包括预处理车间、污水处理站膜处

理车间、锅炉房等。车间地面冲洗用水量按每天 1L/m2 计,则地面冲洗用水量为

5.8 m3/d,排污系数按 0.9 计,地面冲洗废水的产生量为 5.2m3/d,进入厂区污水

处理站处理。

综上所述,设备、车辆及地坪冲洗水的产生量为 39.4 m3/d,以上废水均进入

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3)除臭系统废水

除臭系统采用生物除臭工艺,喷淋洗液进入生物滤池,有机物被微生物吸收

后循环使用,定期排放,排放水量 2.2m3/d。

(4)脱硫工艺废水

项目采用“湿法脱硫”,脱硫剂(碱洗溶液)循环使用,定期更换,排放水

量 1m3/d。

(5)冷却废水

厂区冷却系统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补水,每天排放冷却废水约 2m3/d。冷

却系统排水属清下水,直接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6)软水制备废水

软水站采用反渗透处理工艺,将产生浓水,产生量约为 2.8 m3/d,制备后

产生的浓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7)实验室废水

项目日常对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实验检测,废水排放约 1m3/d,进入厂区污水处

理系统。

(8)锅炉排水

锅炉排水属于清洁水质,每天排放约 1m3/d,可直接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9)生活污水

本项目共有职工 40 人,厂区内设置员工办公区和简易食堂,员工生活区依

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已有生活区,员工生活食堂用水量按每

人 300L/d 计,则用水量为 12m3/d;排污系数按 0.85 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10.2m3/d。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1

(10)污水处理站浓缩液

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纳滤、反渗透等工艺,将产生浓缩液,产生量为 72m3/d,

该部分废水运至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

(11)厌氧罐保温冷凝水

厌氧发酵罐保温采用蒸汽盘管加热,蒸汽用量为 4.4m3/d,蒸汽冷凝水属于

清洁水质,可直接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12)初期雨水

初期雨水为生产区和储罐区在降雨时前 15 分钟的降水量。

根据《内江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2017 年版)》,取重现期 P=5 年,地面

汇流时间 15min,厂区汇水面积 5775m2,径流系数取 0.7,则本项目初期雨水产

生量为 45m³,因此,建议项目设置有效容积 45m³的初期雨水池 1 座。初期雨水

主要污染物为 COD 、SS,通过类比调查,初期雨水水质:COD 500mg/L、SS

1000mg/L,初期雨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见下表。

表 2.10-18 各类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序号 废水源 排水量

(m3/d) 主要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

1 沼液脱水系统废水 182

废水量 250m3/d,进入厂区污水

处理站,处理达标后 178m3/d 排

入逆水溪

2 设备、地面及车辆冲洗废水 39.4 3 除臭系统废水 2.2 4 脱硫工艺废水 1.0 5 软水制备废水 2.8 6 实验室废水 1.0 7 办公生活污水 10.2 8 污水处理站各类试剂调配水 11.4 9 污水处理站浓缩液 72 送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 10 冷却废水 2 清下水,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11 锅炉排水 1 清下水,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12 厌氧罐保温冷凝水 4.4 清下水,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13 初期雨水 45/次 设置初期雨水池,进入厂区污水

处理站处理

2、废水水质

参照同类工程水质特点,项目生产废水含有大量CODcr、NH3-N、BOD5 、

SS、氯化物,并含有一定量动植物油、总磷,以及极少量重金属离子等。

根据工程经验,餐厨垃圾和污泥处置厂产生的废水浓度受沼液浓度影响很大,

本次评价调查了有关餐厨垃圾、污泥及粪便处理项目废水源强,类比项目湖州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2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调节池监测数据,调节池废水浓度为 COD 12600-

12900mg/L、NH3-N 2650-2810mg/L、总氮 5000-6000mg/L。类比温岭市有机废

弃物综合处置项目类似,粪便处理废水浓度取 pH 6-9、COD 6000-13000mg/L、

BOD5 3000-6000mg/L、SS 500mg/L、NH3-N 2000-3000mg/L、总氮 4000-6000

mg/L。类比项目忠县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餐厨垃圾处理规模为 150t/d,采用厌氧

发酵工艺处理)沼液浓度为 COD 30000mg/L、NH3-N 1200mg/L、BOD5 18000mg/L、

SS 1500mg/L。参考四川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餐厨垃圾预处理后废水中动植物

油浓度约 600mg/L,经过发酵后沼液中动植物油浓度约 250 mg/L;参考四川省

其它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生产废水中 SS 含量在 1900~4000 mg/L。

根据类比,项目沼液脱水系统废水水质取:pH 6-9、COD 30000 mg/L、BOD5

18000mg/L、SS 3000mg/L、NH3-N 2500 mg/L、总氮 3000 mg/L。

根据文献(《厌氧消化对污泥中重金属及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中国沼

气,2015,33(3)),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 21 天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

表明:污泥中重金属形态改变不明显,Pb 和 Hg 主要以稳定态存在,Ni,Cu,

Cr,As 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重金属 Ni,Cd,Cu,Pb,Cr,Zn,Hg,As 的浸

出率最高不超过 1%,Hg 基本不溶出。结合项目收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性质、

生产工艺、物料平衡和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污水处理系统排放废水中重金属浓

度均能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Ⅲ类标准。

根据文献(《城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

20(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磷为 10-20g/kg,即 TP(干基)含量为 1-2%,

本项目污泥(干基)中总磷含量取 1.5%,因此本项目发酵系统中总磷主要是由

污泥带入。在发酵过程中,溶解性总磷会溶出,根据查阅多处文献资料整理得到,

在厌氧发酵 pH 值在 7 左右,污泥消化上清液(沼液)中总磷浓度约 70~200 mg/L。

本项目发酵后沼液中总磷浓度取 120mg/L。

因此,本项目主要对废水中 CODcr、NH3-N、BOD5 、SS、动植物油、总磷

在处理前后进行分析。根据各地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实际运行经验,考虑到餐厨垃

圾和市政污泥共同发酵的特点,本次评价项目生产系统废水源强取值为 pH 6-9、

COD 30000 mg/L、BOD5 18000mg/L、SS 3000mg/L、NH3-N 2500 mg/L、总氮

3000 mg/L、总磷 120mg/L,其它废水的污染物浓度参照同类其它项目。

本项目废水水质情况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3

表 2.10-19 本项目废水水质情况一览表

废水类别 废水量

(m3/d) 污染物浓度(mg/L,pH 除外)

COD BOD5 SS NH3-N 总氮 总磷 沼液脱水系统

废水 182 30000 18000 3000 2500 3000 120

设备、地面及

车辆冲洗废水 39.4 500 300 500 200 / 30

除臭系统废水 2.2 600 400 500 80 / / 脱硫工艺废水 1.0 / / / / / / 软水制备废水 2.8 / / / / / / 实验室废水 1.0 350 200 200 30 / / 生活污水 10.2 500 300 400 35 60 5

污水处理站各

类试剂调配水 11.4 / / / / / /

混合后 250 22688 13613 1159 1892 2268 91 3、治理措施

厂区废水产生量 250m3/d,设置污水处理站规模为 250m3/d,通过“混凝沉

淀+气浮+MBR+纳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6889-2008 表 3 中要求限值(TP 浓度排放限值为 0.5mg/L)后排入逆

水溪。

134

表 2.10-20 项目废水污染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

线 装置 污染源 污染

污染物产生 治理措施 污染物排放 排放

时间/h 核算 方法

废水产生量/(m3/h)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kg/h) 工艺 效率/% 核算

方法 废水排放量/(m3/h)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kg/h)

沼液脱水

系统 沼液脱水系统

废水

COD

类比法 7.583

30000 227.5

“混凝

沉淀+气浮

+MBR+纳滤+反渗

透”

99.35

类比

法 7.417

60 0.445

24

BOD5 18000 136.5 99.48 20 0.148 NH3-N 2500 18.958 99.58 8 0.059 总氮 3000 22.75 99.46 20 0.148 总磷 120 0.91 0.5 0.004

设备、车

辆及地坪 设备、车辆及

地坪冲洗废水

COD

类比法 1.624

500 0.821 / / / BOD5 300 0.493 / / / NH3-N 80 0.328 / / / 总磷 30 0.049 / / /

除臭系统 除臭系统废水 COD

类比法 0.092 600 0.075 / / /

BOD5 400 0.05 / / / NH3-N 80 0.01 / / /

沼气脱硫 脱硫工艺废水 / 类比法 0.042 / / / / / 软水站 软水制备废水 / / 0.117 / / / / / 循环水系

统 冷却废水 / / 0.083 / / / / /

锅炉 锅炉排水 / / 0.042 / / / / /

实验室 实验室废水 COD

类比法 0.042 350 0.015 / / /

BOD5 200 0.008 / / / NH3-N 30 0.001 / / /

办公、生

活 生活污水

COD

系数法 0.425

500 0.213 / / /

BOD5 300 0.128 / / /

NH3-N 35 0.015 / / /

总氮 60 0.026 / / /

总磷 5 0.002 / / / 污水处理

站 各类试剂调配

水 / / 0.383 / / / / /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5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固体杂质、沼渣、粪便、油脂等预处理工段固废,

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的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实验室废液、废机油及含油棉

纱、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及员工生活垃圾等。

1、预处理工段固废

餐厨垃圾预处理采用“大物质分选+固液分离+油脂提取”工艺,将分选出

部分杂质及油脂。预处理过程中分选会产生粗大杂物,固液分离过程中会产生杂

质,三相提油过程会产生油脂。根据物料平衡,餐厨垃圾(包含废油脂)预处理

过程中杂质产生量为 29.5t/d,油脂产量为 9.5t/d。粪便预处理除杂过程将产生粪

渣杂质约 5t/d。因此,项目预处理工段固体杂质、粪渣等固废产生量为 34.5t/d,

油脂 9.5t/d。固体杂质等收集后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油脂收集后外

售处理。

2、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的沼渣

厂区进入沼渣脱水系统的物质主要为厌氧发酵沼液及除杂后的粪水,经脱水

后将产生沼渣 78t/d(TS=20%)。该部分固废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3、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项目使用板框压滤机,污泥含水率约

80%,产生量约 6t/d,收集后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4、生活垃圾

厂区劳动定员 40 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0.5kg/人·天,则每年生活垃圾约

7.3t/a,收集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5、实验废液

项目发酵情况和污水处理效果等的例行检测会产生实验废液,检测外购专

用实验制剂,根据咨询设计单位及试剂厂家,废液产生量较小,约 0.1 t/a,交由

有资质单位处置。

6、废机油及废含油棉纱等

项目设备保养和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及废含油棉纱,根据类比同类项目,产

生量约 0.1 t/a,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7、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

根据实验废试剂和废机油产生量,取系数 0.1,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产生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6

约 0.02 t/a,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8、脱硫渣

沼气 S 含量为 5000ppm,经项目沼气湿法脱硫净化后沼气中含量为 200ppm。

沼气中 S 量=9000m3/d×5000ppm×10-6/22.4×32=64.29kg/d

沼气预处理去除 S 量=9000m3/d×(5000-200)ppm×10-6/22.4×32=61.71 kg/d。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下表。

表 2.10-21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理方法

序号 名称 性质 产生量 治理措施 1 固体杂质、粪渣等

一般

固废

34.5t/d(TS=35.5%)

收集后,送至内江海诺

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2 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

的沼渣 78t/d(TS=20%)

3 污水处理站污泥 6t/d(TS=80%) 4 油脂 9.5t/d 外售综合利用 5 脱硫渣 61.71t/d 外售综合利用

6 生活垃圾 7.3t/a 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焚烧处理 7 废油及废含油棉纱等 0.5t/a 分类、分区、桶装存放

至危废暂存间,定期交

资质单位处置 8 实验废液 危险

固废 0.1t/a

9 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 0.02 t/a

项目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见下表。

表 2.10-22 工程分析中危险废物汇总

号 危险废

物名称 危险废

物类别 危险废物代

码 产生

量 产生工序

及装置 形态 主要

成分 有害成分 产废周

期 危险特

1 废机油

及废含

油棉纱

HW08废矿物

油与含

矿物油

废物

900-214-08 0.5t/a 检修;生

产设备等 液态 矿物

油 基础油、

添加剂等 不定 T.I

2 实验废

HW49 其他废

物 900-047-49 0.1t/a

生产运行

例行检

测;实验

仪器

态、

液态

有机

和无

机废

酸碱、重

金属等

每天或

每季

T,C,R

3 实验试

剂及机

油包装

HW49 其他废

900-041 -49

0.02 t/a

实验,设

备更换 固态 包装

材料

酸碱、重

金属、基

础油、添

加剂等

不定

T,C,R,I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7

表 2.10-23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序号 贮存场所

(设施)

名称

危险废

物名称 危险废

物种类 危险废

物代码 位置 占地

面积 贮存

方式 贮存能

力 贮存周

1

危废暂存

废机油

及废含

油棉纱

HW08废矿物

油与含

矿物油

废物

900-214-08

综合预

处理车

间 5m2 塑料

桶装

1t

2 个月 2 实验废

HW49 其他废

900-047-49 1t

3 实验试

剂及机

油包装

HW49 其他废

900-041 -49

0.5t

危险废物存放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严

格执行,严禁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随意露天堆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

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规定设

置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转移前应依法向危险废物转出和转入所在的环保部门进

行申报备案,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规定,遵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

理办法》,交由有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办理转移手续。

表 2.10-24 项目固体废物污染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

工序/ 生产线 装置 固体废物

名称 固废属性 产生情况 处置措施

最终去向 核算方法 产生量

(t/a) 工艺 处置量/(t/a)

有机废弃

物综合处

理工程

餐厨垃

圾、粪便

预处理工

固体杂

质、粪渣

等 一类固废 物料衡算

法 12592.5

收集、暂

12592.5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 沼渣脱水

系统

沼渣脱水

系统脱水

后的沼渣 一类固废 物料衡算

法 28470 28470

污水处理

站 污水处理

站污泥 一类固废 类比法 2190 2190

餐厨垃圾

预处理工

段 油脂 一类固废 物料衡算

法 3467.5 3467.5 外售综合利用

沼气脱硫 脱硫渣 一类固废 系数法 22.52 22.52 外售综合利用 生活办公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系数法 7.3 7.3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 设备保养

和维修 废油及废

含油棉纱

危险固废

类比法 0.5 0.5

定期交资质单位处

置 检测 实验废液 类比法 0.1 0.1

检测、维

实验试剂

及机油包

装 类比法 0.02 0.02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8

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来自于螺旋输送机、破碎除杂机、压榨机、鼓风机、风

机、泵等,其噪声多在 60-95dB(A)。采用修建隔声车间阻隔、合理布局、距

离衰减等措施进行治理。

表 2.10-25 噪声源及治理措施汇总表

设备名称 等效声级

dB(A) 数量

(台) 所在车间

(工段)名称 治理措施 治理后噪声级

dB(A)

螺旋上料机 75 2

预处理

合理布局、室内建筑隔声 55

分离机 95 2 安装消声器、减震、室内建筑

隔声 75

各类泵 80 9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脱水机 75 11

油水分离系统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56 搅拌机 80 2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分离机 95 3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5 泵 80 5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增压风机 80 2

沼气储罐及净化

安装消声器、减震、室内建筑

隔声 40

压缩机 75 1 55 锅炉 80 2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风机 80 1 安装消声器、室内建筑隔声 55 泵 80 7

厌氧发酵系统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48

压缩机 80 3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45 压缩机 80 3

污水处理系统 安装消声器、室内建筑隔声 50

水泵 80 16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50 压缩机 80 1

生物除臭系统 安装消声器、室内建筑隔声 50

水泵 80 6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50

针对生产厂房中产生的噪声,主要通过生产厂房建筑物的隔声作用以及对

产生噪声的某些设备采取隔振及减振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值就能满足噪声排放标

准。

(1)室内墙面安装吸声层;顶面安装吸声吊顶;

(2)设备房安装隔声门;

(3)设备房设供通风换气用进出风口,出风口设轴流风机,在进出风口外

墙面各安装一个专用消声器;

(4)生活水泵,消防水泵设于地下层内,均作隔振基础;水泵进、出管、

管道穿越变形缝均设金属软管接头;

(5)锅炉房的噪声源主要是风机,风机噪声属于机械性、空动性噪声,此

外,蒸汽锅炉压力过大排气噪声也不容忽视。锅炉房墙体采用双面抹灰,安装

隔声门窗。

对本项目所用机械设备,首先从设备选型上注意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9

特别是 24h 使用的水泵,均采用质量优良、运行稳定、噪音低,符合国家清洁

生产质量标准的产品。主要噪声源鼓风机选用低噪音罗茨鼓风机,鼓风机底部

加设隔振垫,管道采用柔性连接,这些均可避免较大噪声的产生。由于鼓风机

置于室内,墙壁敷设吸声材料,以此来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机械噪声。

在总体布置上,充分利用建筑物、绿化带阻隔声波传播,减少噪声对厂前

区及厂界外环境的影响;在工艺设备选型上,尽可能选用低噪声的设备;车间

采用密闭性能较好的围护结构;在车间周围和道路两侧加强绿化以其屏蔽作用

使噪声得到不同程度的阻隔,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厂界噪声值控制在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以内。

表 2.10-26 项噪声污染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

工序/ 生产线 装置 噪声源

声源类

型(频

发、偶

发等)

噪声源强 降噪措施 噪声排放值 持续时间

/h 核算方法 噪声值 工艺 降噪效果 核算方法 噪声值

预处理

螺旋上

料机 螺旋上

料机 频发 类比法 75 合理布

局、室内

建筑隔声 -20 类比法 55 24

分离机 分离机 频发 类比法 95

安装消声

器、减

震、室内

建筑隔声

-20 类比法 75 24

各类泵 各类泵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20 类比法 60 24

油水分

离系统

脱水机 脱水机 频发 类比法 75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20 类比法 56 24

搅拌机 搅拌机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20 类比法 60 24

分离机 分离机 频发 类比法 95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30 类比法 65 24

泵 泵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20 类比法 60 24

沼气储

罐及净

增压风

机 增压风

机 频发 类比法 80

安装消声

器、减

震、室内

建筑隔声

-40 类比法 40 24

压缩机 压缩机 频发 类比法 75 -20 类比法 55 24

锅炉 锅炉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20 类比法 60 24

风机 风机 频发 类比法 80 安装消声

器、室内

建筑隔声 -25 类比法 55 24

厌氧发 泵 泵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32 类比法 48 24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0

酵系统 内建筑隔

压缩机 压缩机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35 类比法 45 24

污水处

理系统

压缩机 压缩机 频发 类比法 80 安装消声

器、室内

建筑隔声 -30 类比法 50 24

水泵 水泵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30 类比法 50 24

生物除

臭系统

压缩机 压缩机 频发 类比法 80 安装消声

器、室内

建筑隔声 -30 类比法 50 24

水泵 水泵 频发 类比法 80 减震、室

内建筑隔

声 -30 类比法 50 24

地下水

(1)地下水污染识别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的废水,本

项目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沼液脱水系统废水;②设备、车辆及地坪冲洗废水;

③除臭系统废水;④脱硫工艺废水;⑤软水系统废水;⑥实验室废水;⑦生活污

水;⑧污水处理站浓缩液;⑨冷却废水;⑩锅炉排水;⑪厌氧罐保温冷凝水⑫初

期雨水。其中①-⑦废水量合计 231.8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

入逆水溪。⑧污水处理站浓缩液送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本项目排水实行

雨、污分流。冷却废水、锅炉排污水属于清洁水质,可直接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初期雨水收集至初期雨水池,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

厂区废水产生量 250m3/d,设置污水处理站规模为 250m3/d,通过“混凝沉

淀+气浮+MBR+纳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6889-2008)表 3 中要求限值(TP 浓度排放限值为 0.5mg/L)后排入

逆水溪。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各池体构筑物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

境》(HJ610-2016)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正常状况下,在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后,

仅存在极其少量的“跑、冒、滴、漏”,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非正常状况下,

根据各废水产生量和浓度,选取污染物产生浓度最高且废水量最大的沼液废水做

为本次地下水污染预测的源强,污染泄露点为厌氧发酵罐。非正常状况下,考虑

厌氧发酵罐罐体破碎且防渗系统腐蚀损坏等因素影响,且地面防渗结构开裂,废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1

水泄露下渗进入含水层,对区内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项目主要产污环节及主要

污染因子见下表。

表 2.10-27 主要产污环节及主要污染因子列表

污染源类别 产污环节 主要污染物类型 主要污染因子

厌氧发酵罐

非正常情况下,罐体破碎

且防渗系统腐蚀损坏,沼

液废水泄漏进入地下水系

统,污染地下水

沼液 CODcr:30000mg/L; NH3-N:1200mg/L;

考虑最不利情况下,厌氧反应罐罐体及地面防渗结构老化,沼液发生渗

漏,监测井中污染离子浓度异常升高,厂区暂停运行,泄漏时间按 1d 考虑。日

均泄漏量按日产生沼液量的 10%考虑,考虑最大不利影响,即不考虑包气带的

吸附作用,泄漏下渗全部进入地下水系统,本项目日产生沼液量约 178.6m3/d,

则沼液泄漏源强为 17.86m3/d。根据工程分析,沼液中 CODCr浓度为

30000mg/L、NH3-N 浓度为 1200mg/L。废水中 COD 为重铬酸钾法测定,地下

水标准中耗氧量是以高锰酸钾法测定的,根据《TOC 与高锰酸盐指数及 CODCr

的相关关系》,CODMn与 CODCr的换算比约 0.37。则厂区厌氧反应罐沼液中浓

度 30000mg/L 的 CODCr换算为浓度为 11100mg/L 的 CODMn。沼液中各污染因

子下渗量如下表。

表 2.10-28 主要产污环节及主要污染因子列表

污染源类别 污染物类型 污染物 污染物浓度及产生量

污染物产生浓度 (mg/L)

污染物产生量 (kg)

厌氧发酵罐 沼液 CODMn 11100 198.246

NH3-N 1200 21.432

2.11 项目总量控制

排放总量削减措施

为减少各控制指标的排放总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将预防和治理污染贯穿于整个过

程,把污染削减目标分解到各主要环节,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项目对环境造成

的负面影响。

(2)加强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确保各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及各污染物达

标排放,并落实污染物排放去向的最终处理,避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2

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总量控制的有关要求,并结合项目污染物排放及

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CODCr、NH3-N、TP、SO2、

NOX、烟尘。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总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 2.11-1 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量

环境要素 控制因子 排放量(t/a)

地表水 CODCr 5.48 NH3-N 0.73

TP 0.046

环境空气

H2S 0.017 NH3 1.012 NOX 0.77

颗粒物 0.18 SO2 0.3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3

3 自然环境概况

3.1 地理位置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靠

自贡、宜宾、泸州,北通资阳、遂宁。地理位置东经 104°15′-105°26′,北纬

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 5385 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 5385 平方公里,下辖 2

个区、2 个县,代管 1 个县级市;2017 年户籍人口 414.73 万人。

东兴区隶属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处沱江中游东岸,是内江市

重点建设的新城区。东兴区东靠荣昌区,南连大安区、隆昌市,西望市中区,

北抵资中县、安岳县。成渝铁路、广成公路(321 国道)、厦蓉高速(G76)过

境,距离成都市 153km,距离重庆市 146km。全区幅员面积 1180.58k ㎡,管辖

5 个街道、20 个镇、4 个乡,总人口 89.47 万人。

本项目选址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地理位置东经

105°17′85′′85′′′,北纬 29°46′47′′69′′′。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3.2 地形、地貌

内江市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海拔 350-450 米间的丘

陵约占 90%。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

的紫色砂岩组成,经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

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的粮田。泥质中以泥土、

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这些土壤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

于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历史悠久,主要以耕地为主,其它用地为园林、林地、

疏林草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水域和特殊用地及部分难利用土地。

东兴区地质结构为中生带侏罗系——套红色湖泊砂层互层和沉积碎屑系第

四系河流松散堆积层。东兴区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貌

以中丘中谷、浅丘宽谷为主,平均海拔 405.4米,其中:淡水域 5.10%、平原 0.06%,

丘陵 83.00%、山地 11.84%。

本项目场地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场地西南侧为规划的内江市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南侧为规划的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项目场

地属构造剥蚀浅丘陵沟谷地貌,场地发育多条冲沟,在地形近似由南向北发育总

体上呈“W”型,高程在 323.00~382.40 米之间,最大高差 59.40 米。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4

3.3 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

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

温度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 41℃,

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 5598℃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

辐射为 89.6 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 1100-1300 小时,无霜期达 330 天。

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 4-8 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洪交错出现;春夏

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

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

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年相对温度在 80%左右。年降雨量 1000 毫

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 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

春季约占 17%,冬季仅占 4%。

东兴区属中亚热湿润气候,降水集中,雨量偏少,境内四季分明,春早、

夏长、秋短、冬暖;无霜期短,有雪日少;夏少酷暑,冬无严寒;春温较高,

秋雨连绵;日夜温差不大,冬夏寒暑变幅平稳。一般年最高温度 37.2℃,最低

温度 0.6℃,年平均气温 17.2℃,年均相对湿度 80%,年均降水量 927 毫米。全

年最大风速 15.7~32.0m/s,平均风速 1.07m/s。

3.4 水文地质

地表水

沱江是市区内主要河流,流经资中、东兴及市中区,是市内水路运输要道,

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

蜒曲折,常年平均流量为 375 立方米/秒,自然落差 135.5 米,平均比降 0.45%,

水能蕴藏量有 14.5 万千瓦供开发。较大支流有资中的球溪河、内江的大清河等。

这些河均有灌溉、航运和发电之利。加上沱江河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 9.2

亿度。

东兴区境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受纳境内 6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50 余条,

其中清流河、小青龙河为长江二级支流,注入沱江,经流量随季节变化,具有丘

陵河流的特征。

沱江:在东兴区境内干流长 69.5 公里,常年流量 400.5 立方米/秒,洪期流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5

量 5640 立方米/秒,最佳流量 268 立方米/秒。

清流河:全长 121.74 公里,境内 94 公里,流域面积 523 公里,受纳 17 条

溪河,年总流量 47330.3 立方米,年均流量 19.64 立方米/秒,天然落差 192 米,

平均比降 1.57%,河面宽 80~100 米,河水涨落 10~16 米,常年可通航 3~6 吨

木船或驳船,沿河可建水电站,亦可开发为旅游观光点。

小青龙河:年总流量 12156.3 万立方米,年均流量 19.64 立方米/秒,河流平

缓而弯曲,河床宽窄不一,最宽处可达 30 米,最窄处仅 2~3 米,天然落差 92

米,平均比降 0.29%,狮子山至陡坎段可通航 1~3 吨木船,但枯水季节只可分

堰航行。陡坎处有季节性瀑布可供观赏。

项目周边最近的水体为逆水溪。内江市城市生活综合利用项目的水工程取、

退水均在逆水溪。逆水溪为沱江的二级支流,位于内江市隆昌县、东兴区境内,

干流全长 33.6km,流域面积为 117km2,为Ⅲ类水体,功能为行洪、灌溉,无饮

用功能。

地下水

地形、地貌

东兴区地形地貌属四川盆地中、浅切割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类型,地势北东

高、西南低,高程由北东向沱江起伏下降,一般高程多在 300-400m 之间,丘陵

相对高度一般为 20-80m,区内最高点是大治乡凤天寺姚家大坡,高程 523m,

最低处是中山乡沱灌下方与富顺县庙坝镇交界的河面,高程 274.8m。

受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影响,区内微地貌有中低丘中谷,浅丘宽谷,坪状

中、深丘。出露丘陵多呈方山或馒头形与浑园形丘陵,一般中、深丘地带多呈

连绵起伏的长岗丘、南北走向,相对高程在 50~80m,主要分布于大治、杨家、

永福等乡镇社区。沱江河谷及清流河沿岸零星出露 1-4 级侵蚀堆积阶地地貌形

态类型,阶地表面平缓,二级阶地高出河面 15-30m,以刘家坝、太平坝比较典

型,三级阶地高出河面 60-80m,王家大山、石罐山比较典型,四级阶地高于河

面 112.5m,以长坝山为主。东兴区地貌类型分述如下:

宽谷中丘地貌区,位于双桥镇至高粱镇一线西南部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

双桥、三烈、胜利、小河口、椑南、永东、顺河、平坦、太安等乡镇,区内以

宽谷中丘为主,约占县域面积的 7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6

窄谷深丘地貌区,分布在双桥镇至高粱镇一线东北部及富溪镇的局部地段,

包括大治、高梁、白合、永福、杨家、苏家等乡镇;

缓谷浅丘地貌区,分布在新店至田家镇一带,呈南北向展布,主要位于新

店、同福、田家、柳桥等乡镇;

平坝区零星分布于沱江、大清流河、小清河两岸,多呈带状分布,一般高

出河面 0-10m。

表 3.4-1 内江市东兴区地貌类型特征表

地貌类型 分布特征 相对高度

(m) 分布面积 (km2)

占县域面积

比例(%)

窄谷深丘区 双桥镇至高粱镇一线东北部及

富溪镇的局部地段 100-200 223.98 18.97

宽谷中丘区 双桥镇至高粱镇一线西南部的

广大地区 50-100 830.12 70.29

缓谷浅丘区 新店至田家镇一带,呈南北向

展布 20-50 105.17 8.91

平坝区 零星分布于沱江、大清流河、

小清河两岸,多呈带状分布,

一般高出河面 0-10 米 <20 16.54 1.40

本项目所处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地形地貌类型属于宽谷中丘地貌区。

区域地质背景

(1)地层岩性

项目区所处的内江市东兴区出露的地层全为沉积岩,以中生代陆相碎屑岩

类地层为主,区内主要出露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2sn)、蓬莱镇组

(J3p)地层,沿江河流两岸分布第四系(Q4)沉积物质。(见图 5.1-5、表 5.1-

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分布于内江市东兴区西部及南部,面积

499.1km2,岩性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有灰绿色砂岩及粉砂岩。

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分布于中部及东部,面积 571.7km2,岩性以紫

红和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透镜体,砂岩薄层厚 0.3-3m。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分布于内江市东兴区北部,面积 63.95km2,

岩性为紫红色泥岩与不稳定的长石石英砂岩互层,砂岩所占比例较少。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h、Qp):零星分布于河流平坝及阶地附近,面积

46.25km2,岩性主要为冰水堆积的粘土夹砾石层和漫滩砂卵石层。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7

表 3.4-2 内江市东兴区地层岩性简表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厚度

(m) 岩性描述

全新

统 Qn 0-16

冲积、冲洪积粘质砂土及砂砾卵石层沿沱江及

清水河分布,形成一级阶地与漫滩。上部岩性

呈东褐色粘质砂土,下部为砂砾石层 更新

统 Qp 0-14 黄色砂质粘土夹砾石层,以沿沱江高阶地形式

分布,与下伏基岩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统 蓬莱

镇组 J3p 0-175

灰白、紫灰色中厚层状细粒钙质长石砂岩与棕

红色泥岩略等厚互层,底部蓬莱镇砂岩为块状

长石砂岩

中统

遂宁 组

J2sn 104- 250

紫红、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透

镜体。砂岩单层厚一般 1-3m,泥岩间含网状、

脉状石膏及钙质结核。底部砖红色、灰白色粉

砂岩 上沙

溪庙

组 J22s

775.5- 1076.9

棕红、紫红色泥岩与不稳定的长石石英粉细砂

岩互层。泥岩中夹有钙质结核及石膏脉,其中

上部较下部为多。砂岩单层 1-4m

下沙

溪庙

组 J12s 104.2-

303.8

暗紫红色泥岩与不稳定的粉细砂岩互层,顶部

夹一层 2-10m 灰黑,黄绿色页岩,富含叶肢介

化石,底部关口砂岩厚 13-48m,为细至粗粒的

长石石英砂岩 中下

统 自流

井组 J1-2z

257-41 3.7 紫红色泥岩为主夹黄色页岩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8

图 3.4-1 内江市东兴区地质图

(2)地质构造

东兴区位于四川沉降带中部、威远旋钮事辐射状隆起构造的东部边缘地带,

地层近于水平,倾角多在 3°至 6°,无大的断层发育,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

区。

①褶皱

威远背斜位于威远县西北部及资中县的西部,是川中褶皱带规模最大、隆

起最高的背斜。轴向北东~北东东。核部地层由三叠系的嘉陵江组(T1j)、雷口

坡组(T2l)及须家河组(T3xj)组成。须家河组至上沙溪庙组(J2s)构成两翼,

两翼倾角 8°~30°。背斜高点在新场南西,东端窄、西端宽,东端呈鼻状,

前人称新店场鼻状构造。背斜核部次级褶曲及裂隙较发育。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9

图 3.4-2 项目区域构造图

②裂隙

区内主要为灰黄色砂泥岩互层,岩层平缓,产状 110°∠6°。区内主要发

育两组风化构造裂隙,即为剪切裂隙,相互之间呈“X”型斜交,并与层面近

于垂直。第一组裂隙产状 250-280°∠80-85°,密集成带,线发育密度 1 条/米,

裂隙延伸长多在 1m 左右,张开 1-3mm,局部充填碎屑,裂隙壁起伏粗糙,局

部有锈染,具有切层特征;第二组裂隙产状 310-350°∠80-85°,线密度 1 条

/1.5m,裂隙延伸长多在 0.5-1m,最长达 6m,裂隙张开 1-5mm,局部充填砂泥

岩碎屑,裂隙面较粗糙,局部稍湿,有锈迹。此外,泥岩中还发育有众多风化

裂隙,呈网状、树枝状但多短小,延伸仅 0.2-0.3m。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0

图 3.4-3 沙溪庙组泥砂岩近水平岩层 图 3.4-4 砂泥岩中发育的两组裂隙

裂隙发育程度、规模与岩性有关,一般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裂

隙相对发育,单体裂隙规模亦大;而泥岩层中裂隙不发育,且规模小,多为闭合

裂隙。根据对区内各类岩层,尤其是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主要岩层裂隙的观察

分析和实测,总结其裂隙发育基本特征。

总之,区内岩层间裂隙与两组构造裂隙,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既储集

地下水于内,又控制沟谷发育形态于外。

区域地下水水位

为了解项目区域水位特征,本次评价收集附近民井一个水文年枯丰期水位

资料,水位资料信息如下表和下图。

图 3.4-5 本项目水位收集点位置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1

表 3.4-3 本项目收集水位资料情况表

2018 年 9 月 21 日 2018 年 1 月 16 日 水井 编号

井口高程(m)

水位埋深(m)

水位高程(m)

水井 编号

井口高程(m)

水位埋深(m)

水位高程(m)

GW1 355 14.85 340.15 T1 327 5.44 321.56 GW2 338 5.2 332.80 T2 338 6.46 331.54 GW3 349 17 332.00 T3 353 16.5 336.50 GW4 327 6 321.00 T4 325 2.64 322.36 GW5 332 6.6 325.40 T5 342 9.6 332.40 GW6 330 3.9 326.10 T6 338 7.49 330.51 GW7 347 7.54 339.46 T7 334 7.2 326.80

项目场地地质特征

(1)场地地层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及项目岩土工程报告,本项目区出露地层包括第四

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

el+dl)、第四系全新统冲

洪积层(Q4al+pl)及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

1s)砂泥岩,现将各地层由老到新

分述如下:

① 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

该地层主要有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构成。淤泥质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

冲沟地带表层,呈棕色、流塑~软塑状,厚度约为 2m,可见腐化植物根系;粉

质粘土主要分布于浅丘坡脚及冲沟地带,呈棕色、棕褐色,底部含少量风化岩屑,

局部含粉质团块,上部呈软塑状、中下部呈软塑~可塑状,干强度中等。

②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

主要分布于浅丘丘顶、斜坡及坡脚地带,厚度约 0.4m,黄褐色,表层为耕植

土,底部夹少量风化砂泥岩,呈软塑~可塑状。

③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主要分布于逆水溪,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砂岩等岩石组成,以亚圆

形为主,风化程度较低。卵石间充填物为粘性土和细砂,由上至下砂砾含量逐渐

增加。

④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1s)砂泥岩

项目区内该地层表层岩石风化程度较强烈,风化裂隙发育,质地较软,强风

化层厚度约为 1.1~1.8m,其下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揭露,

该地层砂泥岩以互层状产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2

砂岩:棕色、棕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泥钙胶结,局部钙质

胶结,岩体较完整。

泥岩:棕色、红棕色,泥质结构,局部夹灰绿色团块及条带,中部夹薄层砂

岩或砂质团块,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裂隙发育,岩性呈碎块~圆饼状,中风化

泥岩岩性呈短柱~长柱状。

图 3.4-6 拟建项目勘察钻孔布置图

(2)场地构造

东兴区位于四川沉降带中部、威远旋钮事辐射状隆起构造的东部边缘地带,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3

地层近于水平,倾角多在 3°至 6°,无大的断层发育,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

区。

工作区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第一组裂隙产状 250-280°∠80-85°,第

二组裂隙产状 310-350°∠80-85°,两组裂隙相互切割。节理类型有层面节理

和风化节理及构造节理。场地距大的断层、褶皱较远,区内构造简单。

拟建区内构造行迹极为微弱,下伏岩层仅略微倾斜,倾角一般小于 2°,

未见有断层发育,且新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也比较微弱,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较好,适宜建设。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岩组特征

根据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与红层找水调查报告资料,区内浅层主要为

泥岩、泥质砂岩为主的含水岩组和砂岩、泥岩不等互层岩性含水岩组,其基本

特征为:

①泥岩、泥质砂岩为主的含水岩组

含水介质主要为沙溪庙组、遂宁组紫红、棕红色泥岩、泥质砂岩,夹薄层

粉砂岩透镜体,局部为暗紫红色泥岩与不稳定的粉细砂岩互层,砂岩透镜体单

层厚一般 1-3m,泥岩含网状、脉状不膏及钙质结核,地貌上构成浅切缓平的丘

陵。因此,地下水主要储藏于砂泥岩风化裂隙带内,与透镜状砂岩裂隙中,地

表井泉流量一般 1.0-10.0t/d,地下水位埋深 3—5m,该岩类含水岩组具薄至极薄

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互相穿插切割形成网状、风化带发育深度一般较大,特别

是泥岩的可溶盐组份,即钙质及石膏被水溶解,裂隙进一步扩展,为地下水运

移储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白合镇糖坊中至福台示范区调查中,共调查民井

14 口,其单井出水量一般为 0.2-5.0t/d。

②砂岩、泥岩互层含水岩组

主要出露在区内东北高梁镇、杨家镇以北地区,分布面积较小,地貌上为

深切中丘和深丘,含水层由蓬莱镇组灰白、紫灰色中厚层状细粉粒钙质长石砂

岩与棕红色泥岩略等厚互层的岩性构成,其中下部砂岩较多,所占比例 40-70%,

砂岩裂隙发育,受泥岩影响富水性极不均匀,本次对该含水岩组共调查井、泉

12 口,单井出水量一般为 0.2-8t/d,地下水位埋深 4-8m。

(2)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4

本项目区域属于红层丘陵地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均较单一,地形

平缓、相对高差较小,砂、泥岩风化带中相对富集的孔隙裂隙地下水是区内的

主要地下水类型,约占工作区面积的 90%。沿沱江、青水河两岸分布的第四系

松散岩类孔隙水出露面积小,基本上属富水性较好地区。

①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零星分布于沱江与清水河两岸漫滩及一级阶地中岩性为粘质砂土、砂砾石

层,厚 0-16 米,地下水埋深 0.3-5m,富水性中等,民井抽水出水量 0.3-3m3/d。

②风化带孔隙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区内上沙溪庙组上段(J2s)与遂宁组(J3s)地层风化带中,以网

状风化裂隙赋存地下水为主,是区内分布最广的一种地下水体。无论砂岩、泥

岩,在低洼处或是台地下,地层受风化侵蚀以及地貌形态影响,风化带均较发

育,当其具备一定的储蓄空间和补给来源时均含有一定的地下水量,因此风化

裂隙、孔隙的发育程度及风化带的厚度是其富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区内

小流域示范井调查统计,该地层风化带厚度 25-35m,单井出水量 0.3-5T/d,局

部富水条件有利地段,单井出水量 10-15T/d,适宜庭院经济布井开发利用。

③风化带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侏罗系蓬莱镇组砂岩、泥岩互层岩组中裂隙中的砂岩脉状裂隙

中,含水微弱,以下降泉出露较多,一般泉水流量 0.25-23.9T/d,单井出水量小

于 2.5 T/d。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5

图 3.4-7 东兴区水文地质图

(3)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来自大气降雨垂直入渗,同时地表径流,地表水

体和稻田等亦有相当的补给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地表水流或水体往往会成为重要

的补给水源。一般丘顶及丘坡为区内地下水入渗补给区域,由丘顶至沟谷口或地

形拗凼与顺坡发育的风化裂隙、溶孔,顺地层倾斜层面地下水均可缓慢渗流形成

径流区,在主要沟谷最低的侵蚀基准面以井、泉形式排泄或地下水位埋深很小,

在风化带出露面积较大、较厚区域,地下水可形成较统一的潜水,一般就近排泄,

小流域形成独立的补、径、排系统,地下水动态也随降雨变化而变化。

(4)水化学特征

红层风化带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入渗补给,其化学成份主要与

交替、迳流条件和含水介质有关。区内降雨丰富,浅层地下水交替、迳流畅通,

水质属雨水成因型。据已有资料和本次水质分析成果统计,水化学类型以HCO3—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6

Ca(或Ca·Mg)型为主,其它水质类型为辅。

个别地段岩层产状平缓且地貌为宽缓的泥岩含膏盐层,泥岩中地下水交替循

环弱,浅部残留微咸水,但一般呈孤点。

(5)地下水动态特征

①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枯丰期和地表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一般丰水期地

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东兴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

于沱江、清流河、小青龙河沿岸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平均水位埋深 0.3~5.0m 左

右,地下水位年变幅一般 1.0~3.0m 左右。

②风化带裂隙水

处于风化带中的砂砾岩层裂隙常较发育,为地下水补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砂砾岩的富水性一般较泥岩为好,泉水流量较大且多数能够保持长久。而泥

岩中的地下水普遍较为贫乏,泉水大部分不能持久,常在雨期成泉,旱期消失。

具观察,泉流量季节性变化较大,其动态直接受降雨影响,流量变化达 1.2~2.1

倍,甚至十倍以上,多属重碳酸钙型淡水。说明地下水径流较畅,地下水循环交

替作用较为活跃。

(6)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东兴区内地下水以农户分散庭院自备式开采为主,开采层位为第四系孔隙水

及风化带裂隙水,开采井深度 10-30m不等。村庄地区井群分布与村民户数密度

基本相一致。区内水井具有地域性分布特点,分散开采井群主要分布在东兴区丘

陵地区一带,开采强度<0.25×104m3/a km2。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1)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貌、岩性,气候等条件的控制,

根据赋存条件,本项目场地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红层砂泥岩风化带裂隙水。该类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项目场地下伏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砂泥岩浅层风化裂隙中。

根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风化裂隙水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一般赋存于坡地砂

泥岩的浅层风化裂隙带,浅层风化裂隙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裂隙发育

控制,一般富水性弱。

(2)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7

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多以面流方式排泄,少量沿地表

岩土层孔隙、裂隙渗漏、径流形成地下水并赋存于含水层孔隙、裂隙中,并最终

排入当地地下水排泄基准面中。下伏红层砂泥岩孔隙裂隙水主要补给源头为大气

降水,由于广大丘陵山区水文网发育,水库、堰塘较多,稻田广布,因而也接受

地表水体渗入补给,其径流条件受地形限制,在一定的沟谷洼地中就地补给,由

高向低运动。于砂岩坎下,山脚坡麓,以泉、井方式排泄或运移至山前补给第四

系松散堆积层或泄入逆水溪,最终汇入沱江。

(3)水化学特征

为了查明评价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本项目引用位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

医废项目地下水现状监测数据,项目组于 2019 年 1 月于评价区内共取得 7 组地

下水水样。根据各水样水化学常量组分监测结果统计,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

矿化度在 340~529mg/L,均<1g/L,属于弱矿化度水;pH 介于 7.29~7.82,呈

中性。本次取得水样中,主要阳离子基本为 Ca2+,主要阴离子为 HCO3-,水化

学主要类型是 HCO3-Ca 型。

表 3.4-4 引用医废项目现状监测水样水化学常量组分监测结果表

指标 编号 pH K+ Na+ Ca2+ Mg2+ TDS Cl- SO42- HCO3-

J1 7.82 1.54 162 21.6 0.4 505 12.5 35.2 454

J2 7.65 1.06 26.3 95.9 17.6 529 26.1 38.7 392

J3 7.29 67.5 31.5 80.9 11.7 438 14.2 42.0 338 J4 7.36 未检出 16.9 70.8 11.8 408 15.7 31.4 338 J5 7.33 29.6 37 102 18 613 32.8 66.4 473 J6 7.60 2.25 31.7 74.1 21.9 511 21.7 32.1 373 J7 7.48 3.81 15.6 81.7 8.97 340 28.3 39 296

(4)地下水动态特征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红层找水报告资料,丰枯季地下水位变化 1m~

1.5m。项目区水位埋深 3.0-5.0m,降雨大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径流系

数小。由于含水层主要接受降水补给,与降水联系强烈,地下水水位随着补给

量的大小波动而变化,气象因素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使地下水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周期性的变化规律,6~8 月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地下水水

位埋深浅,9 月后,降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日渐下降。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

(5)水文地质参数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8

按照孔隙潜水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抽水井涌水量(m3/d);

H——抽水前的含水层厚度(m);

S——抽水降深(m);

K——渗透系数(m/d);

R——抽水影响半径(m);

r——抽水孔半径(m)。

根据东兴区红层找水报告中抽水试验成果,拟建项目附近试验井点抽水试

验结果如下表:

表 3.4-5 拟建项目场地附近红层找水报告抽水试验结果汇总表

涌水量

(m3/d) 降深

S(m)

含水层顶

面埋深

(m)

含水层底

面埋深

(m)

含水层厚

度 H(m)

抽水孔半

径 r(m)

抽水影响

半径 R(m)

渗透系数K

(m/d) 7.5 4.30 3.5 30.0 26.5 0.0455 11.7 0.0697

3.5 动植物资源

1、植被

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树种资源有 60 多个科目,110 多个属、190 多个种。内江由于海拔高差悬殊不

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物种类,从用途上看,内江森林植物以用材

林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威远县,最小的是市中区;经济林树种丰富,主要

有油桐林、油茶林、柑橘林,其它还有落叶果林,如梨、苹、桃、李、杏、樱

桃、葡萄以及桑林、茶林、油橄榄、棕榈、核桃、白腊等经济林木;薪炭林是

内江市农村重要的生活燃料,分布广,产量高,多数可再生更新,主要树种有

桤木、紫槐、马桑、黄荆等;其它还有特种用途的环境保护林、实验林、母树

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其优势树种有马尾松、

香樟、楠木、黄莲木、柏木等。

内江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宜于多种农作物,种植业主要以粮、油、蔗、麻、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9

丝、茶、果、菜等,也种植部分药材、棉花等,是四川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集

中产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多数以栽培一季中稻为主,其中种植面积为 143 万

余亩;其次是玉米、红苕和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黄麻、甘蔗

等;园艺作物品种繁多,尤以柑橘等资源最为丰富,产量高。

2、动物

内江市动物资源主要有各种家畜、家禽及部分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包括兽

类、鸟类、昆虫类、鱼类及家养野生动物。兽类中有猪、牛、羊、兔以及少量

的马、骡、驴等;禽鸟类主要有鸡、鹅、鸭、鹌鹑和鸽,其中以鸡、鹅、鸭饲

养最多;昆虫类有蜜蜂、蚕;鱼类有该地种的鲤、鲫和先后引进的草、青、鲢、

鳙等 30 余个品种;家养野生动物有水獭、鸬鹚、梅花鹿、黑熊等。野生动物,

由于全市荒山林较少,难于栖息繁殖,仅有野生动物 240 多种,主要有麻雀、

斑鸠、乌梢蛇、青蛙、黄鳝、泥鳅以及野猫、野兔等。

本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闻家冲村,本项目评价区不涉及动植物保护区,

评价范围内人类活动频繁,无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3.6 矿产资源

内江市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与建

材矿产有石灰岩、石砂岩、页岩、耐火粘土、铝土矿、大理石、河沙、砾石与

陶瓷粘土等;金属矿产与稀散元素有铁、钾、金等以及盐矿、钾矿、煤层中共

生的铝、镓、铷及锂等分散元素;化工矿产有盐矿和含钾水云母粘土矿等。由

于地处盆地腹心地带,地质结构较简单,地壳相对稳定,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

受“资威穹窿背斜”、“圣灯穹窿背斜”和“螺观山背斜”三大地质构造影响,

全市矿产主要分布在这三大构造带上的威远、资中、隆昌三县。天然气主要产

于“资威穹窿背斜”和“圣灯穹窿背斜”两大构造带上,已探明的储量达 600

多亿立方米。砂金则产于沱江河床沿线的资中、市中区和东兴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0

4 环境质量现状状调查与评价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

根据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 2018 年度《内江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区域

2018 年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如下:

1、概况

2019 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范围为 82.7%(隆昌市)~

94.0%(资中县);资中县、市中区、东兴区全年无重污染天气,其余四个县(市、

区)仅出现 1 天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具体情况如下:

资中县有效监测天数为 365 天,其中优良天数 343 天,优良率为 94.0%;

污染天数率为 6.0%,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隆昌市有效监测天数为 365 天,其中优良天数 302 天,优良率为 82.7%;

污染天数率为 17.3%,其中重度污染 1 天,占 0.3%。

威远县有效监测天数为 365 天,其中优良天数 326 天,优良率为 89.3%;

污染天数率为 10.7%,其中重度污染 1 天,占 0.3%。

市中区有效监测天数为 357 天,其中优良天数 308 天,优良率为 86.3%;

污染天数率为 13.7%,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东兴区有效监测天数为 354 天,其中优良天数 313 天,优良率为 88.4%;

污染天数率为 11.6%,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经开区有效监测天数为 359 天,其中优良天数 316 天,优良率为 88.0%;

污染天数率为 12.0%,其中重度污染 1 天,占 0.3%。

高新区有效监测天数为 362 天,其中优良天数 316 天,优良率为 87.3%;

污染天数率为 12.7%,其中重度污染 1 天,占 0.3%。

2、主要污染物

2019 年,七个县(市、区)中有四个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隆

昌市、东兴区、高新区未达标,超标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其中东兴区和高新

区仅略微超过二级标准限值。

各县(市、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范围为 6(东兴区)~23(威远县)微克

/立方米,其中四个区的浓度均低于 10 微克/立方米。威远县年均浓度达到二级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1

标准,其余县(市、区)均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范围为 16(威远

县)~28(经开区、隆昌市)微克/立方米,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

均浓度范围为 50(资中县、市中区、高新区)~67(隆昌市)微克/立方米,全

部达到二级标准。隆昌市年均浓度虽未超标,但接近二级标准限值。一氧化碳

日均值第 95 百分位浓度范围为 1.0(经开区)~1.6(资中县)毫克/立方米,全

部达到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 8 小时均值第 90 百分位浓度范围为 127(隆昌

市)~142(市中区)微克/立方米,全部达到二级标准。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范围

为 28(资中县)~41(隆昌市)微克/立方米,其中高新区、东兴区、隆昌市超

过二级标准,分别超标 0.03 倍、0.06 倍、0.17 倍;另外的四个达标区县中,市

中区、经开区年均浓度接近二级标准限值。

本项目位于东兴区,根据内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见下表:

表 4.1-1 东兴区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μg/m3) 标准值

(μg/m3) 占标率

% 达标 情况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6 60 10 达标 NO2 23 40 57.5 达标 PM10 51 70 72.86 达标 PM2.5 37 35 105.71 不达标 CO 百分位数日平均 1.2 4 30 达标 臭氧 8 小时平均质量浓度 135 160 84.37 达标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所在地内江市东兴区属于 PM2.5 不达标区域。

3、限期达标规划

根据《内江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内府办发〔2018〕64 号),以空

气质量达标为核心,以 PM2.5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战略。

第一,明确重点污染源,不断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和减排,推动燃煤锅炉淘汰

升级,提高生物质燃烧、扬尘、餐饮业管理水平,深化机动车、农业机械等移

动源污染控制。第二,明确重点区域和时间,以资中县、威远县、市中区为内

江市污染源重点控制区域;以春季秸秆焚烧高发期和秋冬季为重点控制时间。

第三,重视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交

通体系,发展绿色交通。第四,明确责任对象,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自上

而下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污染控制措施落地实施。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2

到 2020 年,针对当前环境空气污染特点,近期空气质量达标措施以强化污

染源治理和减排为重点,以加强工业企业末端治理为抓手,推动燃煤锅炉淘汰

升级,提升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砖瓦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效率;通过淘

汰黄标车、升级油品和机动车排放标准等综合管理措施,提高移动源综合治理

水平;通过控制生物质燃烧、扬尘污染、餐饮污染等手段,深化面源污染治理。

采用上述手段能切实有效减少多种污染物排放量,初步改善内江市环境空气质

量,达到 2020 年的目标值。

到 2025 年,以优化空间格局及产业布局为重点,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

推动能源革命、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调迁入园等措施,提高环

境准入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大气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

制转变。同时,控制煤炭使用总量,逐步削减煤炭消耗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提高页岩气、天然气等能源使用量,改变内江市煤炭占比过重的能源结构,不

断向绿色化发展道路前进。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项目为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针对废气特征因子为 H2S、NH3 等,四川

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 月 14 日~1 月 20 日连续 7 天对区域环境空气

H2S、NH3 进行了补充监测。

(1)监测布点

本项目共布设 2 个大气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见下表。

表 4.1-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

编号 点位 备注 1# 厂址处 项目所在地 2# 王家林(厂界下风向约 1500m) 项目下风向

(2)监测因子

项目监测因子为 H2S、NH3,共 2 项。

(3)监测频率及时间

H2S、NH3 每小时至少有 45 分钟采样时间,每天采样 4 次,取小时平均值。

(4)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样按规范执行,分析方法的国家规定方法和推荐方法。

(5)监测结果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3

本项目大气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4.1-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PM2.5、H2S、NH3)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监测项目、频次及结果(单位:mg/m3)

H2S(1 小时平均) NH3(1 小时平均)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1#厂址处

2019.1.14 0.001 0.001 0.001 0.001 0.01 0.02 0.03 0.03 2019.1.15 未检出 0.001 0.001 0.001 0.03 0.02 0.04 0.04 2019.1.16 0.001 0.001 0.001 0.001 0.03 0.04 0.02 0.02 2019.1.17 未检出 0.001 0.001 0.001 0.02 0.02 0.02 0.02 2019.1.18 0.001 0.001 0.001 0.001 0.01 0.02 0.03 0.03 2019.1.19 未检出 未检出 0.001 0.001 0.03 0.02 0.04 0.04 2019.1.20 0.001 0.001 0.001 未检出 0.02 0.04 0.05 0.03

2#王家林

(厂界下

风向约

1500m)

2019.1.14 未检出 0.001 0.001 未检出 0.02 0.03 0.04 0.03 2019.1.15 未检出 未检出 0.001 0.001 0.02 0.03 0.04 0.04 2019.1.16 未检出 0.001 0.001 未检出 0.03 0.02 0.02 0.03 2019.1.17 未检出 未检出 0.001 0.001 0.03 0.02 0.02 0.03 2019.1.18 未检出 0.001 未检出 0.001 0.02 0.03 0.02 0.04 2019.1.19 未检出 未检出 0.001 0.001 0.02 0.03 0.01 0.02 2019.1.20 未检出 0.001 0.001 0.001 0.03 0.02 0.04 0.0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NH3、H2S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表 D.1):H2S 0.01 mg/m3、氨 0.2 mg/m3。

2、评价方法

本评价通过分析污染因子占标率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Pi=Ci/C0i

式中,Pi——占标率;

Ci——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

C0i——污染物标准值,mg/m3。

当 Pi 值大于 1.0 时,表明大气环境已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污

染,Pi 值越大,受污染程度越重;Pi 值越小,受污染程度越轻。

3、评价结果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4

表 4.1-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监测点位 监测 项目

小时平均值

标准限值(mg/m3) Pi值 超标率 (%)

1#厂址处 H2S 0.01 0-0.1 0

NH3 0.2 0.05-0.2 0

2#项目所在地 H2S 0.01 0-0.1 0

NH3 0.2 0.1-0.2 0

根据上表监测结果可见:在监测时段范围内各监测点 H2S、NH3 等监测指标

Pi 值小于 1,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其他

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表 D.1)要求。

4.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为了了解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四川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 月

14 日-16 日、2020 年 3 月 9 日-11 日、对逆水溪水质现状进行采样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本项目共布设 2 个监测断面,具体如下表。

表 4.2-1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

编号 点位 I 逆水溪项目污水排口上游 500m II 逆水溪项目污水排口下游 1000m

(2)监测项目

水质监测项目为:水温、pH 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粪大肠菌群、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等 10 项。

(3)监测时间、频次及分析方法

连续监测 3 天,1 次/天。水质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要求执行。

(4)监测结果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如下表所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5

表 4.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检测 点位 监测项目 检测结果(单位:mg/L,pH 为无量纲)

2019.01.14 2019.01.15 2019.01.16

污水排口上游400m

水温 6.3 6.2 6.7 pH 值 7.98 7.95 7.92 溶解氧 8.6 8.7 8.3

五日生化需氧量 3.4 3.2 3.6 化学需氧量 18 17 19

氨氮 0.498 0.53 0.515 总磷 0.17 0.17 0.17

粪大肠菌群 5400 5400 92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1 0.11 0.08

石油类 0.05 0.04 0.04 SS 12 13 11

项目排口下游

1000m 处

水温 6.5 6.1 6.4 pH 值 7.77 7.72 7.8 溶解氧 9.1 8.8 9

五日生化需氧量 2.7 2.2 2.9 化学需氧量 14 13 16

氨氮 0.368 0.402 0.374 总磷 0.15 0.15 0.16

粪大肠菌群 2400 2200 28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石油类 0.02 0.03 0.03 SS 9 9 10

表 4.2-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检测 点位 监测项目 检测结果(单位:mg/L,pH 为无量纲)

单位 2020.3.9 2020.3.10 2020.3.11

污水排口上

游 500m

水温 15.8 16.0 16.2 ℃ pH 值 8.35 8.41 8.40 无量纲 溶解氧 8.75 8.62 8.70 mg/L

化学需氧量 16 15 17 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 1.7 1.6 1.8 mg/L

氨氮 0.083 0.086 0.091 mg/L 总磷 0.07 0.07 0.08 mg/L 石油类 0.04 0.02 0.03 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mg/L 粪大肠菌群 1.1×102 1.3×102 1.7×102 MPN/L

项目排口下

游 1000m 处

水温 15.8 16.0 16.2 ℃ pH 值 8.58 8.52 8.57 无量纲 溶解氧 8.53 8.43 8.61 mg/L

化学需氧量 18 19 18 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 2.2 2.0 2.1 mg/L

氨氮 0.136 0.151 0.146 mg/L 总磷 0.13 0.13 0.14 mg/L 石油类 0.03 0.04 0.03 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mg/L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6

检测 点位 监测项目 检测结果(单位:mg/L,pH 为无量纲)

单位 2020.3.9 2020.3.10 2020.3.11 粪大肠菌群 7.9×102 1.1×103 1.3×103 MPN/L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

(2)评价方法

为了能直观反映水质现状,科学的评判水体中污染物是否超标,评价采用单

项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即:

①一般污染物

ijij

si

CS

C=

式中:Sij——i 污染物在监测点 j 的标准指数;

Cij——i 污染物在监测点 j 的地表水浓度值(mg/L);

Csi——i 污染物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mg/L)。

②pH

jpH j

sd

7.0 pH7.0 pH

S−

=−, pHj ≤ 7.0

jpH j

su

pH 7.0pH 7.0

S−

=−, pHj ≥ 7.0

式中:SpH,j——pH 值的标准指数;

pHj——监测点 j 的 pH 值;

sdpH ——水质标准 pH 的下限值;

supH ——水质标准 pH 的上限值。

③DO

fDO j

f

DODO

j

s

DOS

DO−

=−,

DOj ≥ DOs

DO j 10 9 j

s

DOS

DO= −,

DOj < DOs

DOf = 468/(31.6+T)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7

式中:DOf——饱和溶解氧浓度;

DOs——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质标准。

DOj——监测点 j 的溶解氧浓度。

当 Sij 值大于 1.0 时,表明地表水水体已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

的污染,Sij 值越大,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否则反之。

(3)评价结果分析

采用单项指数法对该区域评价河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列于下表。

表 4.2-4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2019.1.14-2019.1.16)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标准值 I II

pH Si值 0.46-0.49 0.36-0.4 6-9

超标值 0 0

DO Si值 0.408-0.472 0.344-0.392 ≥5 超标值 0 0

CODcr Si值 0.85-0.95 0.65-0.8 ≤20

超标值 0 0

BOD5 Si值 0.8-0.9 0.55-0.725

≤4 超标值 0 0

氨氮 Si值 0.498-0.53 0.368-0.402

≤1.0 超标值 0 0

总磷 Si值 0.85 0.75-0.8

≤0.2 超标值 0 0

石油类 Si值 0.8-1.0 0.4-0.6 ≤0.05

超标值 0 0 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 Si值 0.4-0.55 未检出 ≤0.2

超标值 0 0

粪大肠菌群 Si值 0.54-0.92 0.22-0.28 ≤10000

超标值 0 0

表 4.2-5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2020.3.9-2020.3.11)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标准值 I II

pH Si值 0.675-0.705 0.76-0.79 6-9

超标值 0 0

DO Si值 0.288-0.335 0.350-0.373 ≥5 超标值 0 0

CODcr Si值 0.75-0.85 0.9-0.95 ≤20

超标值 0 0

BOD5 Si值 0.4-0.45 0.5-0.55

≤4 超标值 0 0

氨氮 Si值 0.083-0.091 0.136-0.151

≤1.0 超标值 0 0

总磷 Si值 0.35-0.40 0.65-0.70 ≤0.2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8

超标值 0 0

石油类 Si值 0.4-0.8 0.6-0.8 ≤0.05

超标值 0 0 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 Si值 / /

≤0.2 超标值 0 0

粪大肠菌群 Si值 0.011-0.017 0.079-0.13

≤10000 超标值 0 0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监测断面指标 Si 值均小于 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拟建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较

好。

其他地表水监测数据

由于项目排水受纳水体逆水溪无历年水质监测数据,本次评价收集了内江市

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环评阶段逆水溪水质监测数据,具体如下:

表 4.2-6 逆水溪水质情况(单位:mg/L,水温℃,pH 无量纲)

监测项目 1#渗滤液排放口上游 100m 处 2#渗滤液排放口下游 500m 处 标准值

2015.6.19 2015.6.20 2015.6.21 2015.6.19 2015.6.20 2015.6.21 水温 20.4 20.1 20.7 19.8 19.9 19.6 - pH 7.12 7.13 7.11 7.06 7.09 7.03 6-9

溶解氧 5.2 5.2 5.2 5.9 5.9 5.9 ≥5 COD 14.6 15.9 14.0 18.6 18.7 16.2 ≤20 氨氮 0.145 0.139 0.145 0.154 0.151 0.165 ≤1.0 TP 0.11 0.10 0.09 0.13 0.14 0.14 ≤0.2 砷 0.0012 0.0012 0.0012 0.0011 0.0012 0.0012 ≤0.05 汞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2 0.00003 0.00002 ≤0.0001

铬(六

价) <0.004 <0.004 <0.004 <0.004 <0.004 <0.004 ≤0.05

石油类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5 悬浮物 4 <4 4 <4 <4 <4 -

注:以上监测数据来源于《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件,2016 年 5 月,

西南交通大学)。

结合上述监测数据,对照本次逆水溪水质监测情况可知:逆水溪水质中 COD

浓度范围基本与 2015 年一致,氨氮、TP 浓度范围有所增加,但均能满足《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

4.3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为了解评价区声学环境质量现状情况,四川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 月 17 日、18 日对项目厂界噪声进行了采样监测。

(1)噪声监测布点

根据本项目周边环境的具体现状,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的要求,本项目共布设 4 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具体监测点布设见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9

下表。

表 4.3-1 噪声监测布点

编号 测点名称 1# 北厂界外 1m 2# 西厂界外 1m 3# 南厂界外 1m 4# 东厂界外 1m

(2)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各测点处的等效连续 A 声级。

监测方法及数据统计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测量。

测量频次:共监测 2 天,昼夜各 1 次。

(3)监测结果及评价

本项目噪声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 4.3-2 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 检测时间及结果(Leq)

1 月 17 日昼

间 1 月 17 日夜

间 1 月 18 日昼

间 1 月 18 日夜

环境噪声

1# 53.6 44.8 51.3 42.6 2# 52.5 44.8 53.1 42.3 3# 52.0 44.9 54.9 43.8 4# 51.2 43.4 52.3 42.7

备注:检测时,天气晴,风速小于 5m/s。

由上表可见,项目区域噪声在监测时段内区域各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均能

满足《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昼间 60dB(A)、夜间

50dB(A));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4.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为了解评价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情况,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评价

共布 7 个地下水监测点,四川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 月 16 日对各

监测点进行了采样监测。本项目与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属于同一水文地

质单元且距离较近,故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引用内江市医疗废物

处置中心项目地下水点位数据。

(1)监测断面设置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0

本项目共布设 7 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具体如下表。

表 4.4-1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

编号 点位 J1 油草湾 J2 上游点 1 J3 龙湾村 J4 浮水桥 J5 上马墩 J6 下游点 1 J7 下游点 2

(2)监测项目

本次针对本项目评价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水质特征及污染现状,从地下

水水化学因子、基本水质因子两类进行了监测,各监测因子详述如下:

地下水水化学因子:pH、K+、Na+、Ca2+、Mg2+、Cl-、SO42-、HCO3

-;

基本水质因子: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总硬度、溶解性

总固体、铁、锰、砷、汞、镉、铅、六价铬、耗氧量(CODMn法)、硫酸盐、氯

化物、氰化物、氟化物。

特征因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

(3)监测时间、频次及分析方法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2004)中有关规定执行。

(4)监测结果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如下表所示。

表 4.4-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检测项目

采样时间、点位及结果 1 月 16 日

J1 J2 J3 J4 J5 J6 J7 标准 限值

pH 值 7.82 7.65 7.29 7.36 7.33 7.6 7.48 6.5-8.5 耗氧量 0.9 1 0.6 0.8 1.6 0.8 1.2 3.0 氨氮 0.035 0.043 0.012 0.043 0.053 0.018 0.021 0.5

亚硝酸盐 ND 0.003 ND 0.004 0.012 0.005 0.003 1.0 挥发酚 ND ND ND ND ND ND ND 0.002 氰化物 ND ND ND ND ND ND ND 0.05 六价铬 ND ND ND ND ND ND ND 0.05 总硬度 91.8 322 310 238 399 303 270 45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1

溶解性总固体 505 529 438 408 613 511 340 1000 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 ND ND ND ND ND ND ND 0.2

石油类 ND ND ND ND ND ND ND 0.05 氟化物 0.36 0.28 0.32 0.28 0.21 0.25 0.26 1.0 氯化物 12.5 26.1 14.2 15.7 32.8 21.7 28.3 250 硫酸盐 35.2 38.7 42 31.4 66.4 32.1 39 250 硝酸盐 0.14 6.45 6.09 3.46 9.11 11.1 7.12 20.0 铁 0.05 ND ND ND ND ND ND 0.3 锰 0.09 0.04 0.01 ND ND ND ND 0.1 镉 ND 1.5×10-4 1.0×10-4 8×10-5 1.2×10-4 6×10-5 ND 0.005 铅 ND ND ND ND ND ND ND 0.01 砷 ND ND ND ND ND ND ND 0.01 汞 ND ND ND ND ND ND ND 0.001

地下水水质环境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地表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水域标准。

(2)评价方法

为了能直观反映水质现状,科学的评判水体中污染物是否超标,评价采用单

项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即:

①一般污染物

ijij

si

CS

C=

式中:Sij——i 污染物在监测点 j 的标准指数;

Cij——i 污染物在监测点 j 的地表水浓度值(mg/L);

Csi——i 污染物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mg/L)。

②pH

jpH j

sd

7.0 pH7.0 pH

S−

=−, pHj ≤ 7.0

jpH j

su

pH 7.0pH 7.0

S−

=−, pHj ≥ 7.0

式中:SpH,j——pH 值的标准指数;

pHj——监测点 j 的 pH 值;

sdpH ——水质标准 pH 的下限值;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2

supH ——水质标准 pH 的上限值。

(3)评价结果分析

采用单项指数法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列于下表。

表 4.4-3 项目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一览表

监测 项目

评价结果 标准 限值 J1 J2 J3 J4 J5 J6 J7

pH 值 0.546 0.433 0.193 0.24 0.22 0.4 0.32 6.5-8.5 耗氧量 0.300 0.333 0.200 0.267 0.533 0.267 0.400 3.0 氨氮 0.070 0.086 0.024 0.086 0.106 0.036 0.042 0.5

亚硝酸盐 / 0.003 / 0.004 0.012 0.005 0.003 1.0 挥发酚 / / / / / / / 0.002 氰化物 / / / / / / / 0.05 六价铬 / / / / / / / 0.05 总硬度 0.204 0.716 0.689 0.529 0.887 0.673 0.600 450

溶解性总固

体 0.505 0.529 0.438 0.408 0.613 0.511 0.340 1000

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

/ / / / / / / 0.2

石油类 / / / / / / / 0.05 氟化物 0.360 0.280 0.320 0.280 0.210 0.250 0.260 1.0 氯化物 0.050 0.104 0.057 0.063 0.131 0.087 0.113 250 硫酸盐 0.141 0.155 0.168 0.126 0.266 0.128 0.156 250 硝酸盐 0.007 0.323 0.305 0.173 0.456 0.555 0.356 20.0 铁 0.167 / / / / / / 0.3 锰 0.900 0.400 0.100 / / / / 0.1 镉 / 0.030 0.020 0.016 0.024 0.012 / 0.005 铅 / / / / / / / 0.01 砷 / / / / / / / 0.01 汞 / / / / / / / 0.001

项目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

根据评价结果,本次取得的 7 个地下水样中,地下水各检测指标 Si 值均小于 1,

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184-2017)中的Ⅲ类标准限值,项目区所在

地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整体较好。

4.5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监测概况

(1)监测方法

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及国

家规定标准监测方法进行。

(2)监测项目、频次及采样点

监测项目、频次及采样点如下表所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3

表 4.5-1 监测项目、频次及采样点一览表

环境

要素 检测点位 采样深度 检测项目 检测频次

土壤

SE1 理化特性点 (105.36065˚,

31.76873˚)

0-0.5m pH 值、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量、

容重

每天采样

1 次,检

测 1 天 0.5-1.5m 1.5-3m

SE2 场内表层点 1 (105.36056˚,

31.76877˚) 0-0.2m

pH 值、砷、镉、六价铬、铜、铅、汞、

每天采样

1 次,检

测 1 天 SE3 场内表层点 2 (105.36064˚,

31.76881˚) 0-0.2m

SE4 场内表层点 3(105.36059˚,

31.76874˚) 0-0.2m

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四

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二氯甲

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

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

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

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

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

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每天采样

1 次,检

测 1 天

土壤监测结果及评价

本项目场地内土壤环境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表 1 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项目土壤检测结果及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 4.5-2 场地内土壤理化特性监测数据一览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采样日期和结果 3 月 9 日

单位 SE1 理化特性点(105.17945°,29.45633°) 0~50cm 50~150cm 150~300cm

pH 值 8.08 8.16 8.37 无量纲 阳离子交换量 26.7 27.4 20.6 cmol+/kg 氧化还原电位 410 464 478 mV

容重 1.76 1.62 1.76 g/cm3

表 4.5-3 土壤监测数据一览表

检测项

检测点位、采样日期和结果

筛选

值标

管控

制标

准 单位

3 月 9 日 SE2 场内表层点 1 (105.17932°,

29.45669°)

SE3 场内表层点 2 (105.17990°,

29.45696°) 0~20cm 0~20cm

pH 值 8.24 8.48 / / 无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4

纲 汞 0.048 0.030 38 82 mg/kg 砷 2.60 2.79 60 140 mg/kg 铅 15 14 800 2500 mg/kg 镉 0.14 0.11 65 172 mg/kg 铜 20.7 18.1 18000 36000 mg/kg 镍 32.1 26.3 900 2000 mg/kg

六价铬 0.39 0.36 5.7 78 mg/kg 表 4.5-4 土壤监测数据一览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采样日期和结果

筛选值 标准

管控制 标准

单位 3 月 9 日

SE4 场内表层点 3 (105.18054°,29.45668°)

0~20cm pH 值 8.36 / / 无量纲 汞 0.036 38 82 mg/kg 砷 2.61 60 140 mg/kg 铅 15 800 2500 mg/kg 镉 0.14 65 172 mg/kg 铜 18.3 18000 36000 mg/kg 镍 27.5 900 2000 mg/kg

六价铬 0.27 5.7 78 mg/kg 四氯化碳 未检出 2.8 36 mg/kg 氯仿 未检出 0.9 10 mg/kg 氯甲烷 未检出 37 120 mg/kg

1,1-二氯乙烷 未检出 9 100 mg/kg 1,2-二氯乙烷 未检出 5 21 mg/kg 1,1-二氯乙烯 未检出 66 200 mg/kg

顺式-1,2-二氯乙烯 未检出 596 2000 mg/kg 反式-1,2-二氯乙烯 未检出 54 163 mg/kg

二氯甲烷 未检出 616 2000 mg/kg 1,2-二氯丙烷 未检出 5 47 mg/kg

1,1,1,2-四氯乙烷 未检出 10 100 mg/kg 1,1,2,2-四氯乙烷 未检出 6.8 50 mg/kg

四氯乙烯 未检出 53 183 mg/kg 1,1,1-三氯乙烷 未检出 840 840 mg/kg 1,1,2-三氯乙烷 未检出 2.8 15 mg/kg

三氯乙烯 未检出 2.8 20 mg/kg 氯乙烯 未检出 0.43 4.3 mg/kg 苯 未检出 4 40 mg/kg 氯苯 未检出 270 1000 mg/kg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5

1,2-二氯苯 未检出 560 560 mg/kg 1,4-二氯苯 未检出 20 200 mg/kg

乙苯 未检出 28 280 mg/kg 苯乙烯 未检出 1290 1290 mg/kg 甲苯 未检出 1200 1200 mg/kg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未检出 570 570 mg/kg 邻-二甲苯 未检出 640 640 mg/kg

1,2,3-三氯丙烷 未检出 0.5 5 mg/kg 硝基苯 未检出 76 760 mg/kg 2-氯酚 未检出 2256 4500 mg/kg

苯并[a]蒽 未检出 15 151 mg/kg 苯并[a]芘 未检出 1.5 15 mg/kg

苯并[b]荧蒽 未检出 15 151 mg/kg 苯并[k]荧蒽 未检出 151 1500 mg/kg

䓛 未检出 1293 12900 mg/kg 二苯并[a,h]蒽 未检出 1.5 15 mg/kg

茚并[1,2,3-c,d]芘 未检出 15 151 mg/kg 萘 未检出 70 700 mg/kg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域范围内土壤各监测因子均小于第二类

用地的筛选值,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

2018)要求限值,项目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6

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

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施工挖方平整

土地以及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施工工程对

环境的影响是暂时。工程建设期环境影响识别见下表。

表 5.1-1 工程建设期环境影响识别因子

识别因子 影响矩阵 影响原因

性质 程度 时间 范围 可逆性

自然

环境

环境空气 — 一般 短 局部 可逆 施工扬尘,车辆尾气 地表水 — 一般 短 局部 可逆 施工排放、生活污水 地下水 — 一般 短 局部 可逆 开挖 固体废弃

物 —

一般 短 局部 可逆 开挖土石方、建筑、生活垃圾

噪声 — 较大 短 局部 可逆 施工机械、车辆噪声 土地利用 — 一般 短 局部 不可逆 开挖、平整土地

生态

环境 土壤植被 — 较大 短 局部 不可逆 建筑物建设、修路、临时排土

场 动物 — 一般 短 局部 不可逆 新构筑物占地、人类活动

社会

环境 交通 - 较大 长 局部 不可逆 公路

社会经济 + 较大 长 局部 可逆 开发资源、人员就业 注:“-”表示负面影响;“+”表示正面影响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

1、施工扬尘

本工程施工扬尘主要产生在明挖段、土方装卸、运输等活动,可能会造成

施工周边近距离范围内的空气悬浮物浓度迅速增加,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遇到

大风季节,则会沿下风向扩散,进一步污染周边环境。此外,施工期间原有植

被遭破坏后,地表裸露,水分蒸发,形成干松颗粒,使地表松散,在风力较大

时或回填土方时也会产生粉尘扬起。一部分扬尘浮于大气中,另一部分随风飘

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

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

及大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本评价采用类比法,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实测资料进

行分析。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曾对施工扬尘做过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7

①无围挡的施工扬尘污染较严重,扬尘污染范围在工地下风向 200m之内,

被影响地区的 TSP 浓度平均为 756µg/m3,是对照点的 1.87 倍,相当于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的 2.52 倍;

②有围挡的施工工地扬尘相对无围挡时有明显的改善,但仍然较严重,扬

尘污染范围在工地下风向200m之内,被影响地区的TSP浓度平均为585µg/m3,

是对照点的 1.4 倍,相当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 1.95 倍。

为了将产生的影响减小到最小,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

行,采取如下措施:

①施工中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施工,施工现场设置围栏、禁止露天堆放

建筑材料,以减少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②进、出施工场地路口路面硬化;

③施工中尽量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洒漏,运输车辆装截量适当、限

制进场车辆的行驶速度,尽量降低物料输运过程中的落差,适当洒水降尘,及

时清除路面渣土;

④设置车辆清洗水池,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泥土;

⑤建材及建碴运输车辆密闭运输;

⑥施工中合理布局规划,及时绿化减少地皮的裸露程度,减轻扬尘的环境

影响。

2、机械燃油废气

工程施工中燃油机械及运输车辆的使用,会产生少量的含油废气,车辆尾

气也将排放 CO、碳氢化合物及 NOX 等污染物。但其产生量极小,且施工场地

形开阔,污染扩散条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施工周期是短暂的,通过做

好防范措施可使扬尘危害降到最低。

同时,报告要求在装修阶段,油漆、喷涂工序尤其要做好室内的通风换气

工作,防止区域油漆废气过度集中,建议使用绿色环保型涂装材料,减少油漆

废气的释放量,保证室内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将会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

这些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

环保部、建设部“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等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可最

大限度的减少扬尘等废气污染物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项目施工不会对该区域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8

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性影响。

施工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废水的来源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来源为两部分:一是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

来源于混凝搅拌和搅拌机械的冲洗废水;二是工程施工人员主产生的生活污水。

2、施工废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居民,施工现场不设施工营地,每天产生的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约 2.25m3/d,主要污染物为 CODCr、BOD5、氨氮、SS 等,

浓度为 CODCr 350mg/L、BOD5 200mg/L、氨氮 45mg/L、SS 200mg/L。施工期

间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既有处理措施。项目施工期废水量小,不会对地表水环境

造成明显影响。

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搅拌废水、设备冲洗水、场地清洁水、

机修废水等,产生量按 20m3/h 估算,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SS,含量大约在

500-25000mg/L 左右,pH 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油污,施工单位已采取隔油

沉淀措施,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工地洒水降尘和施工回用水。

综上所述,施工期废水均能得到妥善处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噪声影响

1、施工噪声的来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及运输和排土设备噪声。施工期

噪声源强详见下表。

表 5.1-2 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度表

施工阶段 声源 声源强度(dB(A))

土石方阶段

挖土机 78-96 冲击机 95 空压机 75-85

蛙式打桩机 90 卷扬机 95-105 压缩机 75-88

底板与结构阶段

振捣器 100-105 电焊机 90-95 空压机 75-85 电锯 100-105

设备安装阶段 电锤 100-105 电钻 100-105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9

手工钻 100-105 无齿锯 105

表 5.1-3 施工期交通运输车辆噪声

施工阶段 运输内容 车辆类型 声源强度 (dB

(A)) 土石方阶段 弃土外运 大型载重车 84-89

底板及结构阶段 钢筋、商品混凝土、墙体材料

等 混凝土罐车、载重车 80-85

设备安装阶段 污水处理相关设备及其零部件 轻型载重卡车 75-80

施工期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环境噪声(振动)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2-2011)对施工阶段的噪声的要求;杜绝夜间使

用高噪设备施工,避开强噪设备同时使用,昼间施工应加强评价范围内敏感点

的噪声防治措施如关闭门窗等。

由于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消减措施,故传播较远。由于施

工场地内设备运行数量总在波动,要准确预测施工场地各厂界噪声值很困难,

本评价只预测各个声源单独作用时的超标范围。

采用衰减模式预测噪声影响值,预测模式如下:

L=L1-20lg(r2/r1)

式中:L2——距声源 r2 处声源值[dB(A)];

L1——距声源 r1 处声源值[dB(A)];

r2、r1——与声源的距离(m)。

根据噪声衰减公式对各设备声源在不同距离的衰减量计算,其结果见下表。

表 5.1-4 施工期噪声设备在不同距离的噪声贡献值

距声源距离/m 1 10 20 30 50 100 150 200 300

各 距 声 离 源 贡 不 献 同 值

dB(A)

打 桩 机 105 85 79 75 71 65 61 59 55 振 动 碾 100 80 74 70 66 60 56 54 50 推 土 机 96 76 70 66 62 56 52 50 46

混凝土搅拌机 95 75 69 65 61 55 51 49 45 移动式空压机 92 72 66 62 58 52 48 46 42

翻斗机、重型载重汽车 89 69 63 59 55 49 45 43 39 挖掘机、平地机 86 66 60 56 52 46 42 40 36

轻、中型载重汽车 85 65 59 55 51 45 41 39 35

施工期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中标准限值,昼间 70dB(A),夜间 55dB(A)。由上表可以得出,施工厂区昼间

施工将对周围 100m 范围内产生影响,夜间将对周围 300m 范围内产生影响。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0

2、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合理布设施工场地,将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搅拌站等产生噪声的作业区

布设在远离周边人居的地方;

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如确因需要必须在夜间施工的

工序,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等;

③材料运输等汽车进场安排专人指挥,场内禁止运输车辆鸣笛;

④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禁止抛掷或汽车一次性下料;

⑤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和教育,施工中减少不必要的金属敲击声;

⑥禁止高考禁噪期施工。

⑦向附近住户征求施工强噪声源比较合适的作业时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避免施工噪声对附近敏感点造成声污染。

施工单位应在工程的建设中规范施工,合理安排工序,使各种施工机械满

足《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因此,项目

施工期噪声对声环境影响不明显。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土建施工产生的弃土、建筑弃渣、施工人员的生

活垃圾等。弃土在堆放和运输工程中,若不妥善处置,则会阻碍交通,污染环

境;开挖弃土清运车辆行走市区道路,不但会给沿线地区增加车流量,造成交

通堵塞,尘土的洒漏也会给城市环境卫生带来危害;开挖弃土如果无组织堆放、

倒弃,遇暴雨冲刷,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堵塞排水沟,泥浆水直接排入附近地

表河流,增加废水的含沙量,造成河床沉积,同时泥浆水还夹带施工场地上的

水泥、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同时,在弃土场下游区的农田

或河流也将会受到水土流失的严重影响。

(1)建筑弃土、弃渣

场地工程地势差较小,挖填方基本平衡,少量余土用于绿化回填,无弃土、

弃渣产生。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砂石、石块、碎砖瓦、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处理,首先将建筑垃圾分类,尽量回收其中尚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1

利用的部分建筑材料,对没有利用价值以及不能回填的废弃物应妥善堆放、及

时处理,并运送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埋场;同时,建议利用周边的洼

地、坡地,合理规划建筑弃渣堆放场、挖方临时堆放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产

生的建筑弃渣定点堆放。临时挖方、弃渣堆放场应修建挡土墙和完善的排水设

施,避免垮塌和水土流失。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

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采取上述措施,则可将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根据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间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 150kg/d,各施工

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定期送至城市生

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项目的施工做到上述要求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外环境不会造成过大的

影响。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工程占地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 24.772 亩,均用于厂区建设,现已征得相关部门同意,

项目施工扰动均在用地红线范围内,影响有限。临时性工程主要为管线工程施工,

管道挖掘土的堆积,堆管、设备及材料存放用地等。

临时渣场设于管道工程施工范围内,根据施工进度和土石方回填需求合理安

排选址。另外,管道施工产生的弃渣全部用作绿化用土。

2、对植被的影响

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皆为农村环境,施工期因场平、管道施工会对植被、土

壤等造成一定破坏,但影响程度有限,并不会因项目的建设对区域植被生态系

统带来较大影响。同时,项目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面积种植人工林木及花

草。因此,项目施工中对植被影响不明显。

3、景观生态影响评价

由于项目占地面积较大,进行场地平整、构建筑物施工、管沟开挖等施工将

改变原有景观。环评要求在厂区建设时,在环保、绿化、景观综合考虑的情况下,

对污水厂做出总体景观设计,使厂区与周围的建筑和绿化带协调,增加城市的美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2

观。综上所述,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是施工期的影响。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

影响不大,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可

接受的。

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本项目占地约 24.772 亩,在施工过程中应取土、场平和管道沟槽开挖等会

带来水土流失。施工中加强临时堆场的管理,对于尾水管道施工,施工量较小,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工带,挖方按表层土和其他土分类暂存,并及时回填,

将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影响降至最低。项目施工时采取如下措施:

①在开挖建设中,尽量避开雨季。

②不能及时回填或清运的临时堆土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采取覆盖压实、拦

挡、修建截排水沟等措施,或撒播草籽绿化,严禁渣土下河,场地使用后应尽快

恢复植被。

③工程施工分期分区进行,以缩短单项工期。

④开挖的裸露面采用薄膜覆盖,尽量缩短暴露时间,修建浆砌石排水沟,减

少水土流失。

⑤加强施工管理,建筑垃圾统一收集与处置;修建临时沉砂池,将生产废水

经沉淀处理后排放。

报告要求:待施工全部结束后,厂区内裸露地表将由建筑物、厂区道路、方

砖铺地和草坪树木等所替代,故其水土流失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竣工投产,水

土流失现象将逐渐消失。尾水排水管道施工区属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采取复

耕等植被恢复措施,则其水土流失影响不大。

水土保持措施以污水处理站区、尾水管道区为项目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在

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施工措施的基础上,从环保角度分析,

项目建设可行。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总体而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采用相应环保措施

后影响可降至最低,并随施工期结束而消失。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3

5.2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地表水环境简况

1、评价范围地表水水质状况

根据报告书第四章“4.2”节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纳污水体逆水溪评价

河段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标准限

值。

由于逆水溪属于小河,无例行监测数据,本次评价仅收集到内江市生活垃

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环评阶段逆水溪水质监测数据,并在 2019 年 1 月和 2020

年 3 月对项目涉及逆水溪河段进行了监测。

表 5.2-1 逆水溪水质情况表

监测项目 1#渗滤液排放口上游 100m 2#渗滤液排放口上下游 500m 标准值

2015.6 2015.6 水温 20.1-20.7 19.6-19.9 - pH 7.11-7.13 7.03-7.09 6-9

溶解氧 5.2 5.9 ≥5 COD 14.0-15.9 16.2-18.7 ≤20 氨氮 0.139-0.145 0.151-0.165 ≤1.0 TP 0.09-0.11 0.13-0.14 ≤0.2 砷 0.0012 0.0011-0.0012 ≤0.05 汞 <0.00001 0.00002-0.00003 ≤0.0001

铬(六

价) <0.004 <0.004 ≤0.05

石油类 <0.01 <0.01 ≤0.05 悬浮物 4 <4 -

表 5.2-2 逆水溪水质情况表

检测 点位 监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 2019.01 2020.3

污水排口上游500m

水温 6.2-6.7 15.8-16.2 - pH 值 7.92-7.98 8.35-8.41 6-9 溶解氧 8.3-8.7 8.62-8.75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3.2-3.6 1.6-1.8 ≤4 化学需氧量 17-19 15-17 ≤20

氨氮 0.498-0.53 0.083-0.091 ≤1.0 总磷 0.17 0.07-0.08 ≤0.2

粪大肠菌群 5400-9200 1100-1700 ≤100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8-0.11 未检出 ≤0.2

石油类 0.04-0.05 0.02-0.03 ≤0.05

项目排口下游

1000m 处

水温 6.1-6.5 15.8-16.2 - pH 值 7.72-7.8 8.52-8.58 6-9 溶解氧 8.8-9.1 8.43-8.61 ≥5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4

检测 点位 监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 2019.01 2020.3 五日生化需氧量 2.2-2.9 2.0-2.2 ≤4 化学需氧量 13-16 18-19 ≤20

氨氮 0.368-0.402 0.136-0.151 ≤1.0 总磷 0.15-0.16 0.13-0.14 ≤0.2

粪大肠菌群 2200-2800 790-1300 ≤100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未检出 未检出 ≤0.2

石油类 0.02-0.03 0.03-0.04 ≤0.05 2、评价范围地表水基本情况

逆水溪,也称黑沱河、扁担河。发源于内江市隆昌市界市镇石佛寺村石佛

寺,从隆昌市界市镇白树村流入东兴区,境内途经永兴镇青龙村、半坡村、玉

河沟村、闻家冲村、半边山村;椑南镇麻湾村、游家坝村、蒋家寺村、河口村、

大冲村;小河口镇新田村、红梅村、长滩村;椑木镇互助村、光荣村、峨柴社

区、团结村、四合村、马南社区、玉屏社区等 4 个乡镇 20 个行政村,在椑木镇

沙嘴汇入沱江。逆水溪干流长度 39 公里,其中东兴区境内河长约 32.64 公里,

流域面积 118 平方公里,总落差 84 米,平均比降 2.15‰,多年平均流量 0.10

m3/s,百年一遇洪水流量约为 1.10 m3/s。评价河段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水域,主要水体功能为纳污、泄洪、农灌等。

3、项目排污口相关情况介绍

项目选址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排污口设置于小桥下游约 50m

处逆水溪左岸,排污口坐标为东经 105°10′51.95″、北纬 29°28′6.86″。

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250m3/d,排放尾水执行除总磷以外指标执行《生活

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中要求限值,总磷排放标准 0.5mg/L。

通过管网将本项目尾水引入内江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工程排污口,

本项目与其共用一个排污口。项目排水排放方式为连续式排放,排污口排水入

河方式为暗管输送。逆水溪为项目的纳污河流,经调查,本工程尾水排口下游

10km 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

目前,《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已取得

内江市市生态环境局下发的批复(内市排污口审〔2019〕1 号)。根据《内江市

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中对项目排污口周边取水口

的调查结果:项目入河排污口下游所在逆水溪段现无集中取水工程。逆水溪现

状河段生物种类较少,多为浮游生物和能够适应水质条件的一些挺水植物为主。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5

本项目所涉河段均未划定自然保护区及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不涉及水产种质

资源。

综上所述,根据《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的分析,在正常排污下,本排污口下游论证范围内,尾水基本能达到Ⅲ类水质

标准,符合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的要求。另外,从河段河势、河床的稳定以及项

目尾水排放对河流生态、第三者权益的影响等诸方面因素来看,影响也较小。

可见,拟设入河排污口设置是合理的。

4、河流水文参数

由于逆水溪未设置水文站,本次计算采用乌龙河凌家场水文站作为本工程

排污口断面来水量计算的依据站。本项目逆水溪评价河段枯季平均河宽为5 m,

水深 0.3 m,简化为矩形后的河道断面面积为 1.5 m2,流速为 0.032 m/s(叠加废

污水排放流量后流速为 0.035 m/s)。逆水溪属于小河,以对环境最不利的枯水

期进行预测,其河流水文特征见下表。

表 5.2-3 项目评价河段逆水溪处水文参数一览表

河流名称 河宽(m) 水深(m) 流速(m/s) 流量

(m3/s) 比降(‰)

逆水溪 5 0.3 0.032 0.048 1.32 5、评价河段污染源调查

本次污染源调查范围为企业排污口上游 0.5km,下游 4.22km 之间的逆水溪

河段。主要涉及东兴区永兴镇。本次调查污染源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1)点污染源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调查范围内为农村环境,无其他排污口排入。

(2)面污染源

根据资料数据结合调查分析,工程评价范围内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村散排

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及农田径流三方面。

1)农村散排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粪便,通常置于干厕中,用于农田堆

肥;二是其它生活废水,一般就地排放,渗入土壤,形成面源污染。参照永兴镇

统计数据,结合农村生活污染源统计数据可计算出永兴镇现状年农村生活污水排

放入河负荷。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6

表 5.2-4 农村生活污染排放入河负荷统计表

非集中排水区人口(人) COD(t/a) NH3-N(t/a) TP(t/a) 28500 249.67 43.69 5.01

2)畜禽养殖污染

评价范围内涉及村组畜禽养殖以散养为主,畜禽粪便常堆放于房前屋后,易

随降雨形成污染。

现区域内农村面源污染源以种植业和农户个体的零星养殖为主。目前该地区

共有存栏鸡 400 只,猪 50 头,牛 10 头。按 40 只鸡折合为一头猪,2 头猪折合

为一头牛,合计共有生猪 80 头。

表 5.2-5 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入河负荷统计表

COD(t/a) NH3-N(t/a) TP(t/a) 1.46 0.15 0.02

3)农田径流污染

农田径流污染主要来源于:①农田化肥、农药施用不当,加上不合理的农田

灌溉,导致氮、磷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②流域内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秸秆丰

富,除少部分用作牲畜饲草、饲料外,其余存放于房前屋后进行露天沤肥,或在

田间地头焚烧,导致土壤中可溶性 TN、TP 和易腐有机质含量增加,并通过水

土交换加剧水环境污染。

表 5.2-6 农田径流污染入河负荷统计表

耕地面积(亩) COD(t/a) NH3-N(t/a) TP(t/a) 1450 1.45 0.44 0.02

综合以上分析得到,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污染源包括农村散排生活污水、畜禽

养殖污水及农田径流污染三部分部分。

6、拟建项目主要水污染排放

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250m3/d,设计采用“混凝沉淀+气浮+MBR+纳

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尾水排放除总磷外执行《生活垃圾填埋

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 中标准,其中总磷排放浓度应小于

0.5mg/L,尾水最终排入逆水溪。 表 5.2-7 拟建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及污染削减负荷

项目 水污染物 水量

(m3/d)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厂区污

水处理

站 处理前

浓度

(mg/L) 250 20000 8000 3000 2500 3000 100

产生量 1825 730 273.75 228.13 273.75 9.13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7

(t/a)

处理后

浓度

(mg/L) 60 20 30 8 20 0.5

产生量

(t/a) 5.48 1.83 2.74 0.73 1.83 0.046

按污水处理站规模 250m3/d 核算污染物排放。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范围、时段和因子

1、评价范围

根据导则 HJ2.3-2018 可知: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受纳水体为河

流—逆水溪,则本项目评价范围应符合:“a)应根据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状况,

至少覆盖建设项目污染影响所及水域;b)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应满足覆盖对照

断面、控制断面与削减断面等关心断面的要求…… e)影响范围涉及水环境保护

目标的,评价范围至少应扩大到水环境保护目标内受到影响的水域…”等要求。

因此,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确认拟建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

围为:排污口断面逆水溪上游(500m)对照断面至下游约 4.42km 的削减断面。

2、评价时段

根据导则要求,二级评价时段至少为枯水期。

3、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CODCr、NH3-N、TP。

情景设置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情景设置如下:

情景一:枯水期,本项目正常排放。

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站规模为 250m3/d,全部为新增排污。本次预测考

虑最大水量排污,即 250 m3/d;排污水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表 3 中标准,其中总磷排放浓度应小于四川省岷江、沱江流

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总磷排放

标准限值 0.5mg/L,尾水最终排入逆水溪。达标排放废水水质:CODCr 60mg/L、

氨氮 8mg/L、TP0.5mg/L。

项目北侧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场、内江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

施项目已建成未投运,项目逆水溪水质背景值不包含该项目废水水质;因此,本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8

次考虑将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排水与本项目排水叠加,预测对逆水溪

的影响。

根据《内江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

(报批本,2019 年 5 月),内江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废水产生量为

27.776m3/d,经沉淀消毒池处理后依托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实际设计处理能力为

100m3/d;建设单位承诺对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扩建,在现有处理规模基

础上新增处理规模 50m3/d,扩建后最终设计规模达到 150m3/d。废水经处理后达

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 排放标准后,最终排入

逆水溪。废水水质:CODC 60mg/L、氨氮 8mg/L、TP 1.5mg/L。

2、事故排放

项目污水处理站因某种故障或突发事故导致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此时

废水水质 CODCr 20000mg/L、NH3-N2500mg/L、TP 15mg/L,污水排放量按

250m3/d 考虑。

经调查,项目排污口下游 10km 范围无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取水口。

表 5.2-8 废水排放特征

排放情形 废水量 污染物浓度(mg/L) m3/d m3/s CODCr NH3-N TP

正常排放 本项目 250 0.0029 60 8 0.5

填埋场项目 150 0.0017 60 8 1.5 合计 400 0.0046 60 8 0.875

事故排放 本项目 250 0.0029 20000 2500 100

填埋场项目 150 0.0017 60 8 1.5 合计 400 0.0046 18256 2282 91

预测内容

根据地表水导则要求,项目地表水预测内容主要包括:

(1)各关心断面(控制断面、污染源排放核算断面等)水质预测因子的浓

度及变化;

(2)到达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的污染物浓度;

(3)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4)排放口混合区范围。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9

预测模型

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项目涉及逆水溪段河宽深比为 16.7<20,且

逆水溪平均流量为 0.097m3/s<15m3/s,逆水溪属于小河。根据导则 HJ2.3-2018

相关要求,采用平面二维模型进行预测。

1、混合过程段长度

1/2 22

my

0.11 0.7 0.5 1.1 0.5-a a uBLB B E

= + − − ( )

式中:Lm——混合段长度,m;

B——水面宽度,m;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u——断面流速,m/s;

Ey——污染物横向扩散系数,m2/s;

2、河流均匀混合模式

p p h h

p h

Q C Q CC

Q Q+

=+

式中:

C——污染物浓度,mg/L;

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Qp——污水排放量,m3/s;

.Qh——河流流量,m3/s。

3、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本次预测采用二

维数学模型中连续稳定排放预测,预测模式如下: 2

hyy

uy( , y) + exp - )exp( )4 x uh x

m xC x C kEE u

= −(π

式中:

C(x,y) ——纵向距离 x、横向距离 y 的污染物浓度,mg/L;

m ——污染物排放速率,g/s;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0

u——断面流速,m/s;

Ey——污染物横向扩散系数,m2/s;

k——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1/s;

预测本底值确定

1、河流背景值

本次评价逆水溪水质浓度背景值取 2020 年 3 月四川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采样、监测数据,具体如下表。

表 5.2-9 项目河流背景值(单位:mg/L)

河流背景值 CODCr 氨氮 TP 逆水溪 16 0.087 0.07

2、K 值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析,为从环保保守角度考虑河流的自净能力一般,

COD、氨氮的 K 取值为 KCOD=0.2(1/d),KNH3-N=0.1(1/d);KTP=0。

3、Ey

Ey =(0.058H+0.0065B)(gHJ)0.5

式中:H 为河流水深,m;B 为河宽,g 为重力加速度,m2/s;J 为河流水

力比降。

由上式计算得出:逆水溪枯水期 Ey 为 0.00311m2/s。

预测结果

1、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

枯水期 Lm= 2 20.11+0.7 0.5-1.1 0.5 0.032 5 / 0.0028× × × ×( ) =126m

因此,根据导则要求,本次评价以项目排口上游 500m为对照断面;排口下

游约 126m 处为控制断面。

2、正常工况

根据设定参数,污染物进入逆水溪采用河流纵向二维水质模型进行预测,

对逆水溪体影响预测结果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1

表 5.2-10 项目废水正常排放对逆水溪水质影响预测结果

污染物名称 CODCr NH3-N TP

逆水溪背景浓度(mg/L) 16 0.087 0.07

污水排放浓度(mg/L) 60 8 0.875

逆水溪枯水期流量(m3/s) 0.048

污水流量(m3/s) 0.0046

预测值 Y(m) X(m)

0 1 2 3 4 5

CODcr预测值

10 18.9418 18.2746 17.0514 16.2906 16.0480 16.0047

20 18.0787 17.8278 17.2427 16.6533 16.2655 16.0834

50 17.3118 17.2460 17.0678 16.8257 16.5760 16.3625

100 16.9243 16.9008 16.8339 16.7332 16.6124 16.4859

300 16.5260 16.5215 16.5082 16.4869 16.4585 16.4245

500 16.4015 16.3995 16.3934 16.3834 16.3698 16.3531

1000 16.2739 16.2731 16.2710 16.2676 16.2628 16.2568

2000 16.1801 16.1799 16.1792 16.1781 16.1765 16.1744

3000 16.1368 16.1367 16.1363 16.1358 16.1349 16.1339

4000 16.1102 16.1101 16.1099 16.1096 16.1091 16.1085

4420 16.0967 16.0966 16.0964 16.0962 16.0958 16.0953

NH3-N预测值

10 0.4794 0.3904 0.2272 0.1258 0.0934 0.0876

20 0.3644 0.3309 0.2528 0.1742 0.1224 0.0981

50 0.2622 0.2534 0.2296 0.1973 0.1639 0.1354

100 0.2107 0.2075 0.1986 0.1851 0.1690 0.1520

300 0.1579 0.1573 0.1555 0.1526 0.1488 0.1442

500 0.1415 0.1412 0.1404 0.1391 0.1372 0.1349

1000 0.1249 0.1248 0.1245 0.1240 0.1233 0.1225

2000 0.1128 0.1128 0.1127 0.1125 0.1123 0.1120

3000 0.1073 0.1073 0.1073 0.1072 0.1071 0.1069

4000 0.1040 0.1040 0.1039 0.1039 0.1038 0.1037

4420 0.1023 0.1023 0.1022 0.1022 0.1021 0.1021

TP 预测

10 0.1129 0.1032 0.0853 0.0742 0.0707 0.0701

20 0.1004 0.0967 0.0881 0.0795 0.0739 0.0712

50 0.0892 0.0882 0.0856 0.0821 0.0784 0.0753

100 0.0836 0.0832 0.0822 0.0808 0.0790 0.0771

300 0.0778 0.0778 0.0776 0.0773 0.0768 0.0763

500 0.0761 0.0760 0.0759 0.0758 0.0756 0.0753

1000 0.0743 0.0743 0.0742 0.0742 0.0741 0.0740

2000 0.0730 0.0730 0.0730 0.0730 0.0730 0.0729

3000 0.0725 0.0725 0.0725 0.0725 0.0724 0.0724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2

4000 0.0721 0.0721 0.0721 0.0721 0.0721 0.0721

4420 0.0720 0.0720 0.0720 0.0720 0.0720 0.0720

(2)事故排放

事故排放时,采用河流纵向二维水质模型进行预测,对逆水溪体影响预测

结果见下表。

表 5.2-11 尾水事故排放对逆水溪影响预测结果

污染物名称 CODCr NH3-N TP

逆水溪枯水期流量(m3/s) 0.048

逆水溪背景浓度(mg/L) 16 0.087 0.07

污水流量(m3/s) 0.0046

污水排放浓度(mg/L) 18256 2282 91

预测值 Y(m) X(m)

0 1 2 3 4 5

CODcr预测值

10 911.1007 708.0891 335.9133 104.4062 30.6054 17.4425 20 648.4741 572.1447 394.1142 214.7688 96.7911 41.3904

50 415.1446 395.1301 340.9094 267.2190 191.2502 126.3013

100 297.2189 290.0776 269.7234 239.1031 202.3411 163.8324

300 176.0297 174.6635 170.6344 164.1452 155.5154 145.1544

500 138.1780 137.5511 135.6896 132.6501 128.5242 123.4331

1000 99.3240 99.1099 98.4711 97.4172 95.9644 94.1345 2000 70.8074 70.7369 70.5262 70.1767 69.6911 69.0732

3000 57.6272 57.5916 57.4847 57.3072 57.0601 56.7444

4000 49.5345 49.5130 49.4484 49.3410 49.1913 48.9997

4420 45.4091 45.3930 45.3448 45.2646 45.1527 45.0095

NH3-N预测值

10 112.0151 86.6294 40.0906 11.1418 1.9133 0.2674

20 79.2035 69.6554 47.3855 24.9511 10.1932 3.2631 50 50.0704 47.5640 40.7742 31.5462 22.0329 13.8996

100 35.3667 34.4708 31.9173 28.0759 23.4640 18.6330

300 20.3090 20.1363 19.6272 18.8072 17.7167 16.4074

500 15.6380 15.5582 15.3212 14.9344 14.4092 13.7612

1000 10.8861 10.8584 10.7756 10.6390 10.4507 10.2135

2000 7.4519 7.4424 7.4141 7.3671 7.3019 7.2188 3000 5.8868 5.8818 5.8669 5.8422 5.8078 5.7638

4000 4.9313 4.9282 4.9189 4.9034 4.8817 4.8541

4420 4.4443 4.4419 4.4348 4.4229 4.4063 4.3851

TP 预测

10 4.5350 3.5223 1.6658 0.5110 0.1429 0.0772

20 3.2272 2.8462 1.9575 1.0622 0.4733 0.1967

50 2.0668 1.9667 1.6954 1.3268 0.9467 0.6218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3

100 1.4820 1.4461 1.3439 1.1902 1.0056 0.8122

300 0.8852 0.8782 0.8577 0.8247 0.7807 0.7279

500 0.7014 0.6982 0.6886 0.6729 0.6516 0.6252

1000 0.5165 0.5154 0.5119 0.5063 0.4985 0.4887 2000 0.3857 0.3853 0.3841 0.3821 0.3793 0.3757

3000 0.3278 0.3276 0.3269 0.3258 0.3243 0.3223

4000 0.2933 0.2931 0.2927 0.2920 0.2910 0.2897

4420 0.2760 0.2758 0.2755 0.2749 0.2742 0.2732

预测结果可知,正常运行条件下,各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如下:

①正常情况下,拟建项目枯水期完全混合过程段长度约 126m。

②本项目正常排污,枯水期排口下游 CODCr、氨氮、TP 等均能够满足《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38-2002)中Ⅲ类水标准要求。因此,项目排水不会对周

围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③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受纳水体为

GB3838Ⅲ类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处环境

质量标准的 10%确定;本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下游 2000m)处环境质量

标准 GB3838Ⅲ类,安全余量为 CODCr2mg/L、氨氮 0.1mg/L、TP0.02 mg/L。根

据预测,项目排污口下游 2km 处,CODCr、氨氮、TP 浓度分别为 16.1801mg/L、

0.1128mg/L、0.0743mg/L,余量 CODCr3.8199mg/L、氨氮 0.8872mg/L、TP0.1257

mg/L,满足导则安全余量的要求。

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废水按照完全没有进行处理来考虑),本项目废水排

放口下游 10km 范围内 COD、NH3-N、TP 值明显增加,形成明显污染带。鉴于

上述废水非正常排放预测,污水处理站需加强日常的运行管理,尽量避免事故

的发生。污水处理站应设立专门的事故应急部门,部门人员根据厂方人力配置。

当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预案,统一由事故应急部门指挥。厂排口设置自动节

制阀,一旦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必须关闭排污口;同时为保证区域水体环

境安全,报告要求设置 1 个容积不低于为 250m3 的事故池。污水处理站总排口

设自动节制闸阀,一旦事故发生必须关闭排污口,将事故排水收集于事故调节

池内,待事故结束后,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重新开启污水排放口,将达标

尾水稳定排放。污水处理站排口设置COD、氨氮、TP等在线监测仪,根据水质

在线监测设备,出水水质不能达标时,及时关闭厂排口闸阀,将不达标废水排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4

入事故调节池。检查污水不达标原因,并及时排除。将事故调节池废水处理后,

水质监测达标,再打开厂排口闸门,使得污水处理站继续运行。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小结

预测分析表明,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枯水期排口下游 CODCr、氨氮、TP等

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38-2002)中Ⅲ类水标准要求。因此,

项目排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同时,排放口下游

2000m 处 COD、NH3-N、TP 浓度分别为 17.1744mg/L、0.7256 mg/L、0.1384

mg/L,满足地表水导则中安全余量要求。

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废水按照完全没有进行处理来考虑),本项目废水排

放口下游 20km 范围内 COD、NH3-N、TP 值明显增加,形成明显污染带。污水

处理站需加强日常的运行管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污水处理站应设立专门

的事故应急部门。

总体来说,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外排废水不会对受纳水体逆水溪造成较大

影响,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水体功能。

5.3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大气污染源强分析

项目废气来源于预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恶臭、污水处

理站产生的恶臭、锅炉房燃烧烟气及火炬燃烧烟气。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源排放

参数见表。

表 5.3-1 有组织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

污染源 排放筒 主要污染物 废气量 m3/h

排放速率 kg/h

排放 高度 m

出口直径m

烟气温

度℃

除臭系统 1# H2S

90000 0.0012 15 1.2 25

NH3 0.0175 15 1.2 25

沼气锅炉

房 2#

SO2 4621

0.112 8 0.4 100 NOX 0.523 8 0.4 100 烟尘 0.067 8 0.4 10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5

表 5.3-2 无组织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

无组织源 污染物 面源高度

(m) 无组织排放面

积(m2) 无组织排放量

(kg/h)

综合处理车间 H2S 10 48.6×42.58 0.0006 NH3 0.012

污水处理站 H2S 4 70×87 0.0006 NH3 0.0051

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

预测参数

1、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项目选用 SO2、NOx、NO2、PM10、NH3、H2S 作为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见

下表。

表 5.3-3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

评价因子 平均时段 标准值(mg/m3) 标准来源 SO2 1h 平均 0.5 GB3095-2012 二级标

准,其中颗粒物按日均

值 3 倍折算为 1h 平均质

量浓度

NOx 1h 平均 0.25 NO2 1h 平均 0.2

颗粒物(PM10) 1h 平均 0.45 NH3 1h 平均 0.2

HJ2.2-2018 H2S 1h 平均 0.01

2、估算模型参数

采用估算模型 AERSCREEN 模型,在考虑地形、不考虑建筑物下洗、不考虑

岸边熏烟情况下,进行预测。估算模型参数见下表。

表 5.3-4 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农村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 最高环境温度℃ 41 最低环境温度℃ -5.1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区域湿度条件 潮湿气候

是否考虑地形 考虑地形 是

地形数据分辨率/m 90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考虑岸线熏烟 否 岸线距离/km / 岸线方向/° /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6

图 5.3-1 估算模式预测参数图

项目正常排放的大气影响分析

根据导则规定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方法,项目采用估算模型

AERSCREEN 模型,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进行分析和预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7

图 5.3-2 除臭系统估算模式预测过程图

表 5.3-5 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预测结果(除臭系统)

下风向距离

(m)

除臭系统排气筒 H2S NH3

预测质量浓度

(μg/m3) 占标率% 预测质量浓度

(μg/m3) 占标率%

19 0.043526 0.4353 0.629767 0.31488 50 0.14866 1.4866 2.15092 1.07546 100 0.10063 1.0063 1.45599 0.72800 200 0.10246 1.0246 1.48247 0.74124 500 0.058742 0.5874 0.849923 0.42496 1000 0.04359 0.4359 0.630693 0.31535 1360 0.23781 2.3781 3.44081 1.72041 2000 0.062237 0.6224 0.900492 0.45025 2500 0.026285 0.2629 0.380311 0.19016

图 5.3-3 沼气锅炉估算模式预测运行过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8

表 5.3-6 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预测结果(锅炉燃烧废气)

下风向距离

(m)

锅炉房排气筒 SO2 NOX 颗粒物

预测质量浓

(μg/m3)

占标

率% 预测质量浓

度(μg/m3) 占标

率% 预测质量浓

度(μg/m3) 占标

率%

19 2.6171 0.5234 12.2413 4.8965 1.60403 0.3565 50 2.7308 0.5462 12.7731 5.1092 1.67372 0.3719 51 2.7355 0.5471 12.7951 5.1180 1.6766 0.3726 100 2.3762 0.4752 11.1145 4.4458 1.45638 0.3236 200 1.7143 0.3429 8.0185 3.2074 1.0507 0.2335 500 1.0211 0.2042 4.77611 1.9104 0.625835 0.1391 1000 0.58397 0.1168 2.73147 1.0926 0.357917 0.0795 1500 0.44713 0.0894 2.09141 0.8366 0.274047 0.0609 2000 0.38539 0.0771 1.80263 0.7211 0.236207 0.0525 2500 0.3386 0.0677 1.58377 0.6335 0.207529 0.0461

图 5.3-4 无组织源估算模型预测过程图

表 5.3-7 无组织源估算模型计算

下风向距离/m

综合处理车间 污水处理站 H2S NH3 H2S NH3

预测浓度

(μg/m3) 占标

率% 预测浓度

(μg/m3) 占标

率% 预测浓度

(μg/m3) 占标

率% 预测浓度

(μg/m3) 占标

率%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9

19 0.29057 2.9057 5.56926 2.7846 0.3838 3.8380 3.20586 1.6029 50 0.37861 3.7861 7.25669 3.6284 0.49973 4.9973 4.17422 2.0871 68 0.40625 4.0625 7.78646 3.8932 / / / / 100 0.34761 3.4761 6.66253 3.3313 0.85545 8.5545 7.14552 3.5728 118 / / / / 0.8815 8.8150 7.36312 3.6816 200 0.21123 2.1123 2.22257 1.1113 0.7437 7.4370 6.21208 3.1060 500 0.11596 1.1596 1.36676 0.6834 0.55728 5.5728 4.65493 2.3275 1000 0.071309 0.7131 1.27721 0.6386 0.34521 3.4521 2.88352 1.4418 1500 0.066637 0.6664 1.20064 0.6003 0.25419 2.5419 2.12323 1.0616 2000 0.062642 0.6264 1.08834 0.5442 0.20894 2.0894 1.74526 0.8726 2500 0.056783 0.5678 2.22257 1.1113 0.17509 1.7509 1.46252 0.7313

表 5.3-8 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表

排放形式 污染 因子

最大落地浓

度(ug/m3) 最大浓度落

地点(m) 评价标准

(ug/m3) 占标率 (%)

D10% (m)

评价 等级

除臭系统

排气筒 H2S 0.2378 1360 10 2.38 0 二级 NH3 3.4408 1360 200 1.72 0 二级

燃气锅炉 SO2 2.7355 51 450 0.55 0 三级 NOx 12.7951 51 500 5.12 0 二级

颗粒物 1.6766 51 250 0.37 0 三级

综合处理

车间 H2S 0.0406 68 10 4.06 0 二级 NH3 7.7865 68 200 3.89 0 二级

污水处 理站

H2S 0.8815 118 10 8.82 0 二级 NH3 7.3631 118 200 3.68 0 二级

根据估算结果可知,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最大占标率为 8.82%(1%<P<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判定,项目大

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

行核算。

由上表可知,项目正常运行条件下,除臭系统排气筒H2S、NH3最大落地浓

度出现落地距离为 1360m 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 0.2378μg/m3、3.4408μg/m3,

占标率分别为 2.38%、1.72%;锅炉房排气筒 SO2、NOx、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出

现落地距离为 51m 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 2.7355μg/m3、12.7951μg/m3、

1.6766μg/m3,占标率分别为 0.55%、5.12%、0.37%。

项目正常运行条件下,各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无组织源产生的

恶臭影响极小,不会造成环境空气超标。

非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影响分析

(1)源强分析

本项目非正常工况为废气处理装置异常,主要为除臭装置异常,假设处理效

率低于正常水平的 50%,非正常工况下各污染物排放源强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

表 5.3-9 污染源及排放参数

污染源 排放

筒 主要污

染物 处置措施

废气量 m3/h

排放速率 kg/h

排放高

度 m 出口直

径 m 烟气温

度℃

除臭系统 1#

H2S 处理设施故

障,处理效率

仅为正常状况

的50%

90000

0.0024 15 1.2 25

NH3 0.035 15 1.2 25

(2)非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预测

根据导则规定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方法,项目采用估算模型

AERSCREEN 模型,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进行分析和预测。

表 5.3-10 非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预测结果

下风向距离(m)

除臭系统排气筒 H2S NH3

预测浓度

(μg/m3) 占标率% 预测浓度

(μg/m3) 占标率%

19 0.19009 1.9009 2.77215 1.3861 43 0.70016 7.0016 10.2107 5.1054 50 0.6835 6.8350 9.96771 4.9839 100 0.40803 4.0803 5.95044 2.9752 200 0.23667 2.3667 3.45144 1.7257 500 0.12665 1.2665 1.84698 0.9235 1000 0.077981 0.7798 1.13722 0.5686 1500 0.058357 0.5836 0.85104 0.4255 2000 0.047337 0.4734 0.690331 0.3452 2500 0.040138 0.4014 0.585346 0.2927 19 0.19009 1.9009 2.77215 1.3861 43 0.70016 7.0016 10.2107 5.1054

由上表可知,项目非正常运行条件下,除臭系统排气筒H2S、NH3最大落地

浓度出现落地距离为 43m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 0.70016μg/m3、10.2107μg/m3,

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 D 限值,但排

放浓度均有所增加。为避免非正常工况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企业应严格对废气处

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避免废气事故排放。

项目正常工况及非正常工况最大落地浓度均满足环境质量浓度限值,因此不

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1、计算模式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的规定,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

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的公式为:

式中:Cm——浓度标准限值,mg/m3;

L——卫生防护距离,m;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

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比查表选取;

QC——无组织废气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排放量,kg/h;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根据该生产

单元占地面积 S 计算, ,m。

2、参数取值

(1)浓度标准限值

本项目针对的主要恶臭污染物为 H2S、NH3,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的规定,标准浓度限值 Cm 取值 NH3、H2S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 D,其中 Cm(H2S)

=0.01mg/m3,Cm(NH3)=0.2mg/m3。

(2)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A、B、C、D)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

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比查下表选取。

表 5.3-11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计算

系数

工业企业

所在地区

近五年平

均风速

(m/s)

卫生防护距离 L,m L≤1000 1000<L≤2000 L>2000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A <2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80 80 80

2~4 700 470 350 700 470 350 380 250 190 >4 530 350 260 530 350 260 290 190 110

B <2 0.01 0.015 0.015 >2 0.021 0.036 0.036

C <2 1.85 1.79 1.79 >2 1.85 1.77 1.77

D <2 0.78 0.78 0.57 >2 0.84 0.84 0.76

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 Ⅰ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注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三

分之一者;

( ) DC

m

C LrBLAC

Q 50.0225.01+=

( ) 5.0/πSr =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

Ⅱ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于标注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三

分之一,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

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Ⅲ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且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是按

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3、计算结果

计算模式中,QC 为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时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

可选取同类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管理及设备处于先进水平的企业在正

常运行时的无组织排放量。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 5.3-12 卫生防护距离情况

排放源 污染物 无组织排

放高度

(m)

无组织排

放面积

(m2)

无组织排放

量(kg/h) 标准值

(mg/m3) 计算结果

(m) L(m)

综合处理车间 NH3 10 2075 0.0124 0.2 1.869 50 H2S 0.0006 0.01 1.797 50

污水处理站 NH3 4 1296 0.0051 0.2 0.341 50 H2S 0.0006 0.01 0.945 50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的卫生防

护距离的确定规则: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在 100m

以内时,级差为 50m;超过 100m,小于或等于 1000m 时,极差为 100m;超过

1000m 以上,极差为 200m。当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 QC/Cm 值计算

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提高一级。

据计算结果,项目综合预处理车间及污水处理站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 100m。

根据类似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调查:泸州市城市有机废物协同处理示范工程项

目以卸料车间、脱水干化间边界分别划定 100m 卫生防护距离;成都市中心城区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边界划定 300m 的卫生防

护距离;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以综合处

理车间边界划定 50m,同时参照《餐厨垃圾资源利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中 5.0.3 的规定“餐厨垃圾处理厂与已有居民住宅的卫生防护间距不得小于 500

m”,以项目综合处理厂房为界划定了 500m 环境防护距离。根据调查,《餐厨垃

圾资源利用技术要求》于 2007 年立项,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未正式实施。根据当

前实施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规范未对卫生防护距离提出

距离要求,对选址的要求包括“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要求;避开环境敏感区、洪泛区、重点文物保护

区等”。根据《环境卫生技术规范》(GB51260-2017)中有关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3

的内容,未对卫生防护距离提出距离要求。

根据同类项目调查,综合处理车间为臭气主要来源。参考《城镇污水厂污泥

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第六章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中臭气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

措施,项目综合处理车间设置 300m 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结合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确定以综合处理车间及污水处理站边界外 300m 的

包络线作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

项目划定的 300m 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点。环评要求:在项目

所设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修建医院、学校、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设施。

从以上分析可知,环评提出的恶臭防治措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项

目严格按照上述环评提出的相关恶臭治理措施,散排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

显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见下表。

表 5.3-13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核算排放浓度/(ug/m3)

核算排放速率/(kg/h)

核算年排放量/(t/a)

1#(除臭系统排

口)

H2S 10 0.001 0.008

NH3 658 0.056 0.493

2#(沼气锅炉) SO2 29360 0.112 0.30 NOX 75480 0.523 0.77 烟尘 17600 0.067 0.18

有组织排放总计

H2S 0.008 NH3 0.493 SO2 0.30 NOX 0.77 烟尘 0.18

表 5.3-14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排放口编号 产污环节 污染物 主要污染防

治措施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年排放量

/(t/a) 标准名称 浓度限值/(ug/m3)

1# 综合处理

车间 H2S 加强厂区绿

化,并针对

主要恶臭源

构筑物设置

卫生防护距

《恶臭污染物排

放标准》

(GB14554-93)

0.06 0.007

NH3 1.5 0.415

2# 污水处理

H2S 0.06 0.002

NH3 1.5 0.104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4

无组织排放总计 H2S 0.009

NH3 0.519 表 5.3-15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污染物 年排放量/(t/a)

1 H2S 0.017 2 NH3 1.012 3 SO2 0.30 4 NOX 0.77 5 烟尘 0.18

5.4 营运期噪声影响预测与分析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来自于螺旋输送机、组合分拣机、破碎除杂机、压榨机、

鼓风机、风机、泵等,其噪声多在 60db-95db(A)。采用修建隔声车间阻隔、合

理布局、距离衰减等措施进行治理,具体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见下表。

表 5.4-1 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

设备名称 等效声级

dB(A) 所在车间

(工段)名称 治理措施 治理后噪声

级 dB(A)

螺旋上料机 75

餐厨垃圾处理

厂房

合理布局、室内建筑隔声 55

分离机 95 安装消声器、减震、室内建

筑隔声 75

各类泵 80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脱水机 75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56 搅拌机 80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分离机 95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5 泵 80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增压风机 80 沼气储罐及净

安装消声器、减震、室内建

筑隔声 40

压缩机 75 55 锅炉 80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60 风机 80 安装消声器、室内建筑隔声 55 泵 80

厌氧发酵系统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48

压缩机 80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45 压缩机 80

污水处理系统 安装消声器、室内建筑隔声 50 水泵 80 减震、室内建筑隔声 50

项目在设计和采购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并根据声源特性,采取相应的消声、

减振、隔声等综合降噪措施,满足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要求。

营运期噪声影响预测方法

为了便于叠加背景值,预测点位的设置同现状测点一致,各高噪设备经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5

振、隔声、消声等综合防治措施后到达预测点的贡献值与各预测点背景值叠加

即得出运行期噪声影响预测值。

1、叠加模式

∑=

=n

i

LiL1

10/10lg10

式中:Li——第 i 个声源的噪声值,dB(A);

L——某点噪声总迭加值,dB(A);

n——声源个数。

2、预测模式

L1=L0-20Lg(r/r0)-∆L

式中:L1——距声源 r 处噪声值[dB(A)];

L0——距声源 r0 处噪声值[dB(A)];

r——受声点到声源的距离(m);

∆L——衰减因子[dB(A)]。

关于∆L 的取值,其影响因素很多,据工程特点忽略天气、温度、地面状况

等因素,主要考虑厂房隔声、建筑反射等,一般厂房隔声∆L≈10dB(A),隔声

处理厂房∆L≈15dB(A)。

营运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根据项目平面布置图,各噪声源距离厂界的最近距离见下表。

表 5.4-2 各噪声单元距离厂界距离 单位:m

主要产噪位置 距离(m)

东厂界 南厂界 西厂界 北厂界 餐厨垃圾处理厂房 42 35 61 12 沼气储罐及净化 65 59 107 6 厌氧发酵系统 12 9 58 46 污水处理系统 6 7 6 6

运行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 5.4-3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预测内容 噪声预测

东厂界 南厂界 西厂界 北厂界 时段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噪声贡献值 39.4 39.4 40.3 40.3 37.3 37.3 47.5 47.5 执行标准 60 50 60 50 60 50 60 5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6

图 5.4-1 项目等声值线图

噪声预测表明,按环评要求本工程采取综合防噪措施,项目设备噪声对厂界

噪声贡献值低,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5.5 营运期固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产生、收集、储存、转运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下表。

表 5.5-1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理方法

序号 名称 性质 产生量(t/a) 治理措施 1 固体杂质、粪渣等

一类固废 12592.5

收集后,送至内江海诺

尔垃圾发电厂处置 2 脱水后的沼渣 28470 3 污水处理站污泥 2190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7

4 油脂 9.5 外售综合利用 5 脱硫渣 22.52 外售综合利用 6 生活垃圾 7.3 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7 废油及废含油棉纱等

危险固废 0.5 分类、分区、桶装存放

至危废暂存间,定期交

资质单位处置 8 实验废液 0.1 9 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 0.02 (1)危险废物收集和贮存措施

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分开存储,本项目设置专门的危废暂存间用于存储危废,

并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进行建设,

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用于存

放装载液体危险威武的堤防,必须要耐腐蚀性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缝。危废

暂存间采取重点防渗措施,可有效防止液体危废泄露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规定,对项目产

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妥善管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在暂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

足相应的强度要求;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

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液体危险废物可注入开孔直径不超

过 70 毫米并有放气孔的桶中。

②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

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

③危废暂存间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

面,且表面无裂隙,为防止雨水对贮存场所进行冲刷,在危险废物暂存间须设置

较高的门槛。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④危险废物暂存间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 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

10-7 厘米/秒),或 2 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 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

透系数≤10-10 厘米/秒。

⑤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

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危险废物的记录和货单在危险废物回取后应继续保留三年。将危险废物的贮存

纳入到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中,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

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8

⑥培训员工按制度进行操作,如:杜绝员工野蛮操作。装卸撞击、摩擦导致

包装破损等现象发生。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按 GB15562.2 的规定设置警示

标志。

⑦在雷雨天气时,应加大对危险废物暂存间检查频次,防治雨水对贮存场所

进行冲刷造成环境事件的发生。

危险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由运输单位车辆主管部门统筹调配管理,该车辆只能

在车辆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保障下进行危险废物类货物的运输工作。

②执行危险废物运输任务的车辆满足性能状况良好,车容整洁、车厢内清

洁干燥,并严格按要求配备和使用了合格、消防等应急防护器材。

③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应严格执行车辆的例行检查、车辆二级维护等

管理规定,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存在的机械故障等隐患问题,提高车辆的行驶

性能,以确保该类车辆的安全行驶。

④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装车前,驾驶员认真检查货物类别及其性质,货物的

包装符合包装技术要求,并粘贴有明显的标识,对达不到规范要求,可以拒绝

接收运输。严禁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对性质不相容的货物进行拼装,严禁 危险

废物运输车辆进行超载运输。

⑤在运输途中,驾驶人员不得随意停车。危险废物运输车辆按照公司规定

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库(场)。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停车时,符合不产生环境污染

等基本条件,应远离居民点、学校、交通繁华路段、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

严禁搭载无关人员,特别不准驾驶员远离车辆,更不准在发动机工作时向油箱

加注油料。

⑥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应根据所运输的危险货物特性,必须在指定的地

点实施车辆的清洗保洁,防止车辆箱体残留的危险物质造成人身伤害及二次污染

环境责任。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过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第四章危险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本项目应执行以下规定: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以及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

须设置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必须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进行处置,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9

责令嫌弃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

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

(2)一般固废收集、贮存措施

厂内一般固体废物应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设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并专人负责固废的收集、

贮存,同时配合地方要求进行集中处置。

①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1.5m;

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③贮存、处置场所的使用单位,应建立档案制度。应将入场的一般工业固体

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资料,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

固废非正常排放影响分析

短时间检修(不超过 1 天)造成的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及粪便不能得到及时

处理,可依靠接料系统和生产线进行调整,同时采取调节运行时间、分散餐厨

垃圾、市政污泥及粪便收集车进站时间的方式缓解非正常工况的影响。

若长时间检修造成的项目厂区暂存餐厨垃圾能力不足,餐厨垃圾可通过备

用接料斗沥水后,液相进入发酵系统或泵送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固相

由运营单位协调进入焚烧发电厂与生活垃圾掺杂焚烧。

当生产系统检修不能处理市政污泥时,可由在污水处理站内短期暂存自行

产生的污泥,超出暂存能力后由本项目运营单位协调进入焚烧发电厂与生活垃

圾掺杂焚烧。在发酵罐清罐等极端情形下,发酵罐物料泵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

液相进入调节池按污水处理站设计指标进行逐步处理。

本环评要求:运营单位加强对生产设备、罐体、管道等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并做好事故状况下对物料和固废的管理,不得随意倾倒和危害环境卫生,杜绝

污染环境的事故发生。

5.6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并结合《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Ⅰ类建设项目,通过建设项目的地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0

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

预测情景设定

1、预测因子

根据前文地下水污染源强分析(2.10.2.5 章节)可知,本次预测选取厌氧发

酵罐中沼液中主要污染物 CODMn、NH3-N 作为预测因子。

2、预测标准

CODMn、NH3-N 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标准,

CODMn、NH3-N 超标范围设定为 3.0mg/L、0.5mg/L。

污染模型的建立

1、数学模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渗流

场模型的数学模型为:

式:μs—贮水率(1/m);

h—水位(m);

Kx,Ky,Kz—分别为 x,y,z 方向上的渗透系数(m/d);

t—时间(d);

W—水流的源和汇(1/d);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污染物迁移

的溶质运移模型可表达为:

式中:R——迟滞系数,无量纲。 b1 CRCθ∂

= +∂

ρ

——介质密度(mg/dm3,2.0×106~2.4×106mg/dm3)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1

——介质孔隙度,(无量纲);

C——组分的浓度,(mg/L);

t——时间(d);

x,y,z——空间位置坐标(m);

Dij——水动力弥散系数张量;

Vi——地下水渗流速度张量;

W——水流的源和汇(1/d);

Cs——组分的浓度,mg/L;

——溶解相一级反应速率(1/d);

——吸附相反应速率,(L/mg·d);

2、预测软件

本次数值模拟计算采用 Visual MODFLOW 中的 MODFLOW 模块模拟项目

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场、在模拟计算评价区地下水的流场后,采用 Visual

MODFLOW 中的 MT3DMS 预测本项目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的运移特征及浓度

变化趋势。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模型概化

(1)模拟区的概化与离散

本项目评价区范围内无断裂通过,构造不发育。厂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

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的耕植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质粘土、砂泥岩;侏罗

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1s)砂泥岩。模型将东西方向作为X轴,长度 2500m,以南

北方向为Y轴,宽2100m,垂直于XY平面为模型Z轴方向,地形垂向最大高程380m,

最小 315m,相对高差 65m。根据地层富水性,将厂址区模型分为 3 层,每层以

50×50 的网格剖分整个模型区域,将平面上剖分为 42 行、50 列。本项目三维地

质概化模型见下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2

图 5.6-1 本项目模型三维离散图

(2)模拟区边界条件

根据水文地质分析,项目区地下水主要受到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主要受

到区内排泄基准面逆水溪的控制,由南西侧往北东侧流动。本次模拟范围大于

评价范围,通过地层渗透性参数控制地下水流动。本次模拟在模拟区中逆水溪

位置设置河流边界,,其余网格为计算单元格。模型边界条件下图所示。

图 5.6-2 本项目模型边界条件图

(3)地层概化

本项所在区域潜水含水层概化为红层砂泥岩风化带孔隙裂隙含水层,最下

面为基岩隔水层;厂区模型各地层渗透系数、重力给水度、总孔隙度取值结合

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及现场试验而得。

2、参数选择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3

根据气象水文资料,该地区平均降雨补给量为 927mm/a。依据《铁路工程水

文地质勘查规程》(TB10049-2004)提供的不同含水介质降雨入渗经验值。本项

目出露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根据项目水文勘察钻孔揭露,本项目包气带由人工

填土和第四系全新统构成,因此,降雨入渗系数取 0.23,降雨补给量设置为

213.21mm。本次模拟各地层的渗透系数取值主要参考厂址区相关地层渗水试验

及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不同地层重力给水度及总孔隙度选取经验值;以上

数据在模型建立时,经过适当修正。模型区相关地层渗透系数取值如下表所示。

表 5.6-1 场址区模型渗透系数及存贮系数取值表

参数 地层

渗透系数(m/d) X Y Z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

积层(Q4el+dl) 素填土、粉质粘土等 1.2 1.2 0.12

侏罗系中统下沙溪

庙组(J21s) 砂泥岩 0.086 0.086 0.082

3、初始渗流场

(1)初始渗流场模拟结果及校验

本项目物理模型建立后,首先对初始渗流场进行拟合,对初始渗流场的各

个参数进行校正,通过水位拟合,观测水位值和计算水位值接近时,可认为模

型初始渗流场建立成功,可用于下一步污染物运移模拟。对模型进行稳定流计

算,计算周期为 20 年。本项目天然渗流场见下图。

按照前述建立的数值模型、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以非稳定流模型运行 20a

得到的流场作为初始渗流场,见图 5.3-7。选取周边 2 个民井作为水位观测井,

进行模型校验。其中,1#现状监测井实测水位 321.00m,模拟水位 321.54m;2#

现状监测井实测水位 322.36m,模拟水位 323.00m,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均相差

0.54~0.64m,采用均方差分析本次模拟结果,模拟水位与统计水位差的均方差

仅为 0.07,波动极小。模拟水头值和观测水头值对比如表 5.3-7,故利用模型计

算所得流场作为项目区初始渗流场基本合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4

图 5.6-3 场址区初始渗流场模拟结果

表 5.6-2 研究区模型观测井水位计算结果

编号 1# 2# 水位实测值 a 321.00 322.36 模型计算值 b 321.54 323.00

差值绝对值(∣a-b∣) 0.54 0.64 均方差 0.07

选取现状监测井的水位进行模型校验。其中,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差小,

波动较小,故利用模型计算所得流场作为项目区初始渗流场基本合理。因此,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基本相符,可以用于特征因子污染迁移运算。

4、地下水污染预测

假设运营期,地下水流场受降雨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小,运算时以点源形式

将污染物添加于污染源泄露点。考虑到项目区污染对本项目地下水主径流下游方

向产生最大影响,因此,污染物预测结果以项目区下游作为主要输出区域。非正

常状况下,本项目运营期污染预测如下图表所示。本项目模型出图时,各污染物

浓度超标时污染晕有颜色填充,各污染物浓度未超标时,污染晕无颜色填充。

(1)CODMn污染运移预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5

图 5.6-4 模型运行 30 天后 CODMn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5 模型运行 100 天后 CODMn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6 模型运行 365 天后 CODMn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6

图 5.6-7 模型运行 500 天后 CODMn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8 模型运行 730 天后 CODMn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9 模型运行 1000 天后 CODMn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7

图 5.6-10 模型运行过程中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观测井中 CODMn浓度与时间关系图

根据模拟结果,非正常情况下,地下水中污染物 CODMn 下渗进入地下水系

统后主要由项目区向北东方向迁移。本项目地下水主径流方向下游 30m、厂界

处、厂界外 30m 位置污染物浓度变化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 5.6-3 CODMn沿地下水主径流方向浓度随时间变化统计表

观测井距离 时间 30m 厂界 厂界外 30m

10 3.209 0.169052 0.0106379 20 4.47722 0.382123 0.0322987 30 5.50825 0.636594 0.0685697 40 6.37573 0.91026 0.116921 50 7.13535 1.19406 0.174745 60 7.73983 1.48996 0.246043 70 8.23691 1.78759 0.327583 80 8.63895 2.08301 0.418332 90 8.95823 2.37334 0.517433 100 9.20277 2.65501 0.623528 200 8.69062 4.23079 1.70502 300 7.26123 4.83741 2.53335 365 6.18492 4.77806 2.8429 400 5.62072 4.67451 2.95613 500 4.26982 4.12445 2.9862 600 3.15865 3.48971 2.83921 700 2.37258 2.87713 2.55194 730 2.22624 2.75704 2.49074 800 1.76521 2.32654 2.22781 900 1.31261 1.8559 1.89829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8

1000 1.00274 1.48925 1.59952 3650 0.0653275 0.110835 0.135963 7300 0.00459888 0.0083788 0.0105987

由预测图表可知,在非正常状况发生后,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处

浓度监测井中沼液渗露进入含水层 CODMn最大浓度贡献值分别为 9.20277mg/L、

4.83741mg/L、2.9862mg/L。非正常状况发生约 730d 后沼液渗露 CODMn 在含水

层中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 III 类

水质标准限值,COD≤3mg/L)。

(2)NH3-N 污染运移预测

图 5.6-11 模型运行 30 天后 NH3-N 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12 模型运行 100 天后 NH3-N 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19

图 5.6-13 模型运行 365 天后 NH3-N 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14 模型运行 500 天后 NH3-N 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15 型运行 730 天后 NH3-N 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0

图 5.6-16 模型运行 1000 天后 NH3-N 在地下水中污染运移图

图 5.6-17 模型运行过程中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观测井中 NH3-N 浓度与时间关系图

根据模拟结果,非正常情况下,地下水中污染物 NH3-N 下渗进入地下水系

统后主要由项目区向北东方向迁移。本项目地下水主径流方向下游 30m、厂界、

厂界外 30m 位置污染物浓度变化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 5.6-4 NH3-N 在地下水中沿主径流方向浓度随时间变化统计表

观测井距离 时间 30m 厂界 厂界外 30m

10 0.346919 0.0182758 0.00115004 20 0.484024 0.0413106 0.00349175 30 0.595487 0.068821 0.00741294 40 0.689267 0.0984065 0.0126401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1

50 0.77139 0.129087 0.0188913 60 0.836739 0.161077 0.0265992 70 0.890477 0.193253 0.0354144 80 0.933941 0.225191 0.045225 90 0.968457 0.256577 0.0559387 100 0.994894 0.287029 0.0674082 200 0.939526 0.457383 0.184326 300 0.784998 0.522964 0.273876 365 0.66864 0.516547 0.30734 400 0.607646 0.505353 0.319581 500 0.461602 0.445887 0.322832 600 0.341476 0.377266 0.306942 700 0.256496 0.311041 0.275886 730 0.240674 0.298059 0.269269 800 0.190834 0.251518 0.240845 900 0.141904 0.200638 0.205221 1000 0.108405 0.161 0.172921 3650 0.00706235 0.0119822 0.0146986 7300 0.00049717 0.000905814 0.0011458

由预测图表可知,在非正常状况发生后,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处

浓度监测井中沼液渗露进入含水层 NH3-N 最大浓度贡献值分别为 0.994894mg/L、

0.522964mg/L、0.322832mg/L。非正常状况发生约 500d 后沼液渗露 NH3-N 在含

水层中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 III

类水质标准限值,NH3-N≤0.5mg/L)。

环评要求同样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于项目厂内布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定期

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如发现水质异常,立刻采取有效措施(如水动力隔离技

术)阻止污染羽的扩散迁移,将地下水控制在局部范围,避免对厂区下游地下水

造成污染。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对区域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评价

由预测图表可知,在非正常状况发生后,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处

浓度监测井中沼液渗露进入含水层 CODMn最大浓度贡献值分别为 9.20277mg/L、

4.83741mg/L、2.9862mg/L。非正常状况发生约 730d 后沼液渗露 CODMn 在含水

层中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 III 类

水质标准限值,COD≤3mg/L)。

由预测图表可知,在非正常状况发生后,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2

浓度监测井中沼液渗露进入含水层 NH3-N 最大浓度贡献值分别为 0.994894mg/L、

0.522964mg/L、0.322832mg/L。非正常状况发生约 500d 后沼液渗露 NH3-N 在含

水层中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 III

类水质标准限值,NH3-N≤0.5mg/L)。

由此可知本项目非正常状况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区域地下水水质会产

生一定影响,故应尽量避免废正常状况发生。

2、对下游分散式民井的影响评价

本项目北东侧下游为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由预测图表结

果可知,污染物浓度超标范围未越过填埋场红线范围;同时,根据《内江市生活

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2016 年 5 月),划定填埋

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500m。根据现场调查,填埋场卫生防护距离内内居民均已

搬迁完毕,故本项目非正常状况下,不会对下游居民分散式水井产生影响。

5.7 营运期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阶段均会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建设

期主要是建渣粉尘等在建设过程中大气沉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运营期主要是

厂内构筑物池体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泄露,且下部防渗系统也失效的情况下,厌

氧发酵罐内液体及污水处理站污水进入包气带土壤,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等。本

项目对土壤的影响类型和途径见下表。

表 5.7-1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表

不同时段 污染影响型

大气沉降 地面漫流 垂直入渗 其他 建设期 √ - - - 运营期 - √ √ -

服务期满后 - - - - 注:在可能产生的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处打“√”,列表未涵盖的可自行设计。

通过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可能污染土壤环境的情况主要是厌氧发酵罐内液

体及污水处理站构筑物池体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泄露,且下部防渗系统也失效的

情况下,池体内污水进入包气带土壤,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土壤环境影

响识别见下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3

表 5.7-2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表

污染源 工艺流程/节点 污染途径 全部污染物指标 a 特征因子 备注 b 建渣粉尘 建设期 大气沉降 粉尘 / 间断

发酵罐、构

筑物池体 运营期池体破损且

防渗层失效 地面漫流 SS、CODcr、BOD5、氨

氮、TN、TP CODcr、氨

氮 事故 垂直入渗

a根据工程分析结果填写。 b应描述污染源特征,如连续、间断、正常、事故等;涉及大气沉降途径的,应识别建设

项目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对于厂区内地下或半地下工程构筑物,在事故情况下,会造成物料、污染

物等泄漏,通过垂直入渗途径污染土壤。本项目发酵罐、污水处理站池体等参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的要求,并借鉴《危

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采取分区防渗,预处理车间、发

酵罐体、沼渣存储罐、污水处理站等采取重点防渗措施;同时,在各罐体周围设

置围堰。在全面落实分区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各罐体中液体及池体中污水在事

故情况下垂直入渗对土壤影响较小。

土壤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事故情况下,发酵罐、污水处理站泄露且下部防渗层失效时,污水进

入土壤会对厂区地面土壤产生一定影响。

5.8 收运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工作由内江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在餐厨

废弃物的收集过程中,餐厨废弃物的收运系统应严格执行该文件的要求,一般

来讲,应作好以下工作:

(1)餐厨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应采用封闭

式收集和运输方式,严禁使用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方式。

(2)结合资源回收和利用,加强对大件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

(3)严格禁止危险废物进入餐厨垃圾,尽量减少含氯垃圾的进入。

(4)定期对垃圾车、垃圾池进行消毒、灭菌工作,防止疾病的蔓延和传播。

(5)保证餐厨垃圾全部收集处理,避免餐厨垃圾在没有进行可靠处理的情

况下进入食物链,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不给城市留下后患。

同时,根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对餐厨垃圾的收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4

和运输提出以下要求:

(1)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该对产生的餐饮垃圾进行单独存放和收集,餐饮

垃圾的收运者应对餐饮垃圾实施单独收运,收运中不得混入有害垃圾和其他垃

圾。

(2)餐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

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

(3)对餐饮单位的餐饮垃圾应实行产量和成分登记制度,并宜采取定时、

定点的收集方式。

(4)煎炸废油应单独收集和运输,不宜与餐饮垃圾混合收集。

(5)餐余垃圾宜实施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

(6)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

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

(7)餐厨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采用餐厨垃圾饲料化和制生化腐植酸的处

理工艺时,其餐厨垃圾在存放、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发生霉变的措施。

(8)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在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遗洒。

(9)餐厨垃圾宜直接从收集点运输至处理厂。产生量大、集中处理且运距

较远时,可设餐厨垃圾转运站,转运站应采用非暴露式转运工艺。

(10)运输路线应避开交通拥挤路段,运输时间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

(11)在寒冷地区使用的餐厨运输车,应采取防止餐厨垃圾产生冰冻的措施。

(12)餐厨垃圾运输车装、卸料宜为机械操作。

餐厨垃圾运输路线沿途避开了人流量大的街道、集市,避免了上下班高峰

期,选择运输路线合适;按照运输规定使用合格车辆、司机需有相应行车资格,

严防震动、撞击、重压和倾倒,防止垃圾倾倒。

本项目建成后,交通运输量比现状有所增加。本项目建成初期,运输量相

对较少,要求运输车辆均采用封闭式运输,且避免上下班和集市等人流高峰时

间,运输车辆的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 6:00-22:00 的昼间时段内进行,如确需

夜间运输,则夜间运输时的垃圾运输应控制在 10车次/小时以下,避免交通噪声

扰民。

以上各项要求必须设专人进行管理,人员要固定,所有工作人员应经过严

格的职业技术培训和责任心教育。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5

6 环境风险评价

6.1 评价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

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

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

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

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

境的影响。

6.2 风险调查

风险源调查

本项目风险源调查主要包括餐厨垃圾、污泥等固废处置过程风险源调查、设

施风险源调查及物质风险源调查。

固废处置过程风险源调查范围:物料的收集、运输系统;

设施风险源调查范围:运输设施、暂存投料装置等;

物质风险源调查范围:物料及处理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附录 B,本项目所

涉及“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主要有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盐酸、沼气(CH4)、

H2S、氨润滑油及柴油等。

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本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表 6.2-1 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因素 主要社会关

注点 方位 与项目的距离 敏感点类别 人数

环境风险

闻家冲村 项目西北侧 约 605m 农村散户 约 300 人 闻家冲村 项目北侧 约 550m 农村散户

闻家冲村 项目东北侧 约 530m 农村散户 玉河沟村 项目东北侧 约 1900m 农村散户 约 300 人 水龙村 项目东南侧 约 2300m 农村散户 约 300 人 朝阳村 项目东侧 约 670m 农村散户

约 450 人 朝阳村 项目东南侧 约 900-1000m 农村散户 龙湾村 项目西南侧 约 1200m 农村散户 约 350 人 千河村 项目西南侧 约 2185m 农村散户 约 350 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6

银安桥 项目西侧 约 1000m 农村散户 约 112 人 资圣村 项目西侧 约 2389m 农村散户 约 200 人 麻湾村 项目西北侧 约 1951m 农村散户 约 300 人

风险潜势初判及评价等级

风险潜势初判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级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C,计算所涉及

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 B 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

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 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i/Qi)

式中:qi——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i——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当 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 Q≥1 时,分为(1)1≤Q<10;(2)10≤Q<100;(3)Q≥100。

本项目主要风险物质使用及存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6.2-2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计算表

危险物质名称 最大储量/t(qn) 临界量/t(Qn) qn/Qn 柴油 0.1 2500 0.00004

次氯酸钠 0.5 100 0.005 甲醇 2 10 0.2 HCl 0.5 7.5 0.067

沼气(甲烷) 1.2 10 0.12 H2S 不储存 2.5 / 氨 不储存 5 /

润滑油 0.5 2500 0.0002 粗油脂 30 2500 0.012

Q 0.40424

根据上表,本项目 qn/Qn=0.40424<1,因此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评价等级及范围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级技术导则》(HJ169-2018)所提供的方法,根据

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

确定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级别。风险评价工作级别按下表划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7

表 6.2-3 评价工作级别

环境风险潜势 IV、IV+ 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注:简单分析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

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

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

6.3 环境风险识别

物质风险识别

项目主要物料理化特性及危害性、毒性数据见下表。

表 6.3-1 项目主要物质理化性质一览表

物料 名称 理化特性 健康危害 危险特性 泄漏处理

次氯

酸钠

微黄色溶

液,有似

氯气的气

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

工人,手掌大量出

汗,指甲变薄,毛发

脱落。本品有致敏作

用。本品放出的游离

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受高热分解产

生有毒的腐蚀

性烟气。具有

腐蚀性。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

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

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盐酸

无色或微

黄色发烟

液体,有

刺鼻的酸

味。与水

混溶,溶

于碱液。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

可引起急性中毒,出

现眼结膜炎,鼻及口

腔粘膜有烧灼感,鼻

衄、齿龈出血,气管

炎等。误服可引起消

化道灼伤、溃疡形

成,有可能引起胃穿

孔、腹膜炎等。眼和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能与一些活性

金属粉末发生

反应, 放出氢

气。遇氰化物

能产生剧毒的

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

反应,并放出

大量的热。具

有较强的腐蚀

性。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

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

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沼气

(甲

烷)

无色无臭

气体。微

溶于水,

溶于醇、

乙醚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

但浓度过高时,使空

气中氧含量明显降

低,使人窒息。当空

气中甲烷达 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

晕、乏力、注意力不

集中、呼吸和心跳加

速、共济失调。若不

及时脱离,可致窒息

死亡。皮肤接触液化

本品,可致冻伤。

与空气混合能

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

火、高热极易

燃烧爆炸。与

氟、氯等能发

生剧烈的化学

反应。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明火会

引着回燃。若

遇高热,容器

内压增大,有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

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

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

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

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

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

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

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

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

复、检验后再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8

物料 名称 理化特性 健康危害 危险特性 泄漏处理

开裂和爆炸的

危险。

甲醇

无色透明

液体,有刺

激性气

味。溶于

水,混溶

于醇、醚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

醉作用;对视神经和

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

用,引起病变;可致

代射性酸中毒。

易燃,其蒸气

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

烧爆炸。与氧

化剂接触发生

化学反应或引

起燃烧。在火

场中,受热的

容器有爆炸危

险。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

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

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

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

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

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H2S

无色、有

恶臭的气

体。溶于

水、乙

醇。

强烈的神经毒物,对

粘膜有强烈刺激作

用。长期低浓度接

触,引起神经衰弱综

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

易燃,与空气

混合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

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浓硝

酸、发烟硝酸

或其它强氧化

剂剧烈反应,

发生爆炸。气

体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

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

隔离 150m,大泄漏时隔离

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

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

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

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

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

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

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

无色有刺

激性恶臭

的气体。

易溶于

水、乙

醇、乙醚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

激作用,高浓度可造

成组织溶解坏死。

与空气混合能

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

触会发生剧烈

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

处,并立即隔离 150m,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

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

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

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

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

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

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

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

复、检验后再用。

柴油

稍有粘性

的棕色液

体。不溶

于水。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

收途径,可致急性肾

脏损害。柴油可引起

接触性皮炎、油性痤

疮。吸入其雾滴或液

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

肺炎。能经胎盘进入

胎儿血中。柴油废气

可引起眼、鼻刺激症

遇明火、高热

或与氧化剂接

触,有引起燃

烧爆炸的危

险。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

和爆炸的危

险。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

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

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

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29

物料 名称 理化特性 健康危害 危险特性 泄漏处理

状,头晕及头痛。 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

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润滑

淡黄色粘

稠液体。

溶于苯、

乙醇、乙

醚、氯

仿、丙酮

等多数有

机溶剂。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

力、头晕、头痛、恶

心,严重者可引起油

脂性肺炎。慢接触

者,暴露部位可发生

油性痤疮和接触型皮

炎。可引发神经衰弱

综合症,呼吸道和眼

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

性肺炎。

可燃液体,火

灾危险 性为丙 B 类;

遇明火、高热

可燃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

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自给正式呼吸器,穿防毒

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

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减少挥发。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及《重大危险源辨

识》(GB18218-2018),本项目风险物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潜在风险识别

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因素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

1、生产装置设备

该装置的存储设备使用较多,包括沼气存储、脱硫塔等,该类设备均属于

压力容器,在高压下运行,接触的物料均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更增加了

设备的危险性。该类设备若使用的材质存在问题,材料的抗拉强度过高而塑性

差,所选的钢材中的有害元素(如 S、P、O)的含量超过了标准的规定,将导致

设备表面产生裂纹、结疤、折叠、分层、夹杂、光洁度差、麻点和凹坑等缺陷,

在运行中产生腐蚀,造成设备不能满足工艺条件的要求,使之爆裂,引起易燃

易爆和有毒物料泄漏,进而造成火灾、爆炸、中毒事故。

2、工艺管件

生产场所气体和液体物料输送均采用管输,造成管线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由

于使用的材质不符合标准,制造、安装、焊接存在缺陷,不能承受温度、腐蚀

性的工作;管架基础不牢、抗震强度不够造成管线拉裂、折断、倒塌。更重要

的是后期管理、维护不当,使用过程中物料引起的腐蚀,或长期经受振动,所

引起壁体变薄和裂纹的产生,造成物料的泄漏。由于阀门的质量问题,当管线

发生物料泄漏时,要快速切断物料输送,不能很快地切断,造成泄漏。

管线中的阀门、法兰及管道接头处,发生泄漏的几率较大。

3、工艺泵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0

该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工艺泵,其危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泵

本身设计上的不合理,所用的材质不符合标准,制造缺陷,不能承受温度、腐

蚀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由于控制系统的失灵,造成超温、过热、润滑油过热

起火等。其它方面的原因为连接工艺泵的管道因腐蚀发生物料泄漏,管件接头

因长期振动发生松动。

工艺泵中引起事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为电机故障引发的火灾,电机发生

火灾的原因,主要是选型、使用不当,或维修保养不良所造成的。有些电动机

质量差,内部存在隐患,在运行中极易发生故障,引起火灾;电机的主要起火

部位是绕组、引线、铁芯、电刷和轴承;电动机的附属设备如开关、熔断器及

其配电装置也存在着火灾危险。

4、可燃物料储罐

(1)罐体本身质量问题或在不可预测外力作用下(如地震)而发生破裂,

可能引起物料大量外泄,若废油、沼气等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

(2)在储存温度过高时,罐内的可燃物料蒸发加剧,从呼吸阀或通气孔排

出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在静风不易扩散时,若遇点火源,易造成火灾、

爆炸事故。

(3)若储罐的静电接地扁钢焊接质量不好或生锈致使接地不良,易造成静

电积聚放电,产生电火花,遇可燃物料泄漏或蒸发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4)储罐上的阀门、管道法兰应防静电跨接的地方未用金属线(板)跨接

或跨接的连接不可靠,易造成静电积聚放电,产生电火花,若遇可燃物料泄漏

或蒸发时,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5)若储罐未安装液位报警装置或装置失效,或不按操作规程启闭阀门容

易出现可燃物料跑、冒事故,若遇点火源,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6)若储罐的呼吸阀失灵或堵塞,输送可燃物料时储罐内压力逐渐增大,

可能导致储罐发生破裂,引起可燃物料大量泄漏,若遇点火源可能引起火灾。

5、压力容器

本项目的主要设备中绝大部分属于压力容器,工艺管道均属压力管道,生

产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如超温、超压,由于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本身存在的缺

陷,可能引起泄漏而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可造成全系统停产,严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1

重的还可波及社会,造成灾难性损失。根据压力容器破坏爆炸的金属材料失效

形式不同,压力容器失效形式可分为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蠕变破

裂和腐蚀破裂。引起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

(1)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超压运行;

(2)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因腐蚀而使壁厚减薄,继续运行而强度不足;

(3)安全附件不全或失灵;

(4)设计时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安装存在缺陷。

(5)日常维护不及时造成疲劳、振动等的累积性腐蚀。

(6)未按照规定进行全面检测,不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不能及时发

现材质变化、裂纹、变形等,极易引起事故。

6、压力管道

本项目的工艺管道中,绝大多数管道属于压力管道。近年来,随着压力管

道数量增多和运行时间的增加,压力管道泄漏、爆炸、火灾及中毒事故时有发

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设计原因、制造原因、安装原因、管理不善及腐蚀等。

(1)设计原因主要包括:选用材料不当;阀门、管件选型不合理;应力分

析失误;系统设施布置不合理等;

(2)制造原因主要包括:管道、管件、阀门存在的制造缺陷引起的事故,

如制造质量低劣,管材选型不当,焊接存在夹渣、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材

料表面加工粗糙,密封性能差等;

(3)安装原因主要包括:施工质量低劣和违章施工引发的事故。表现为施

工安装焊接质量低劣,存在未焊透、夹渣、气孔、未熔合等质量缺陷,材料选

用不当,无损探伤的比例、部位和评判标准不符合相关要求等;

(4)管理不善主要包括:使用管理混乱、无操作规程、违章操作、不按规

定进行定期检验等;

(5)管道腐蚀主要包括:年久失修,管理疏忽,防腐措施不当等原因,甚

至错用材料致使材料腐蚀速度加快。

7、辅助设备风险分析

本项目拟选用 2 台 2t/h 蒸汽锅炉。锅炉主要的危险是发生锅炉爆炸,锅炉

爆炸是由于物质状态(密度、温度、体积、压力等)发生突变,在极短时间内释

放出大量能量,形成空气冲击波,并通常伴随有声或光效应,可使周围物质受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2

到猛烈冲击作用。引起蒸汽锅炉爆炸的原因有:

(1)锅炉水位事故

锅炉的水位事故包括缺水和满水事故。当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

位线时即造成缺水事故。锅炉缺水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会使锅炉蒸发器受热

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烧塌,胀口渗漏以致胀管脱落;受热面炉壁钢材过热或

过烧,降低以致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锅

炉爆炸。常见的缺水原因是:

①运行人员监视失误;

②水位表故障,形成假水位;

③给水设备或管道故障,无法给水或给水不足;

④排污后忘记关排污阀;

⑤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破裂漏水。

满水事故时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水位线时造成的事故。满水的主要危

害是降低蒸汽质量,损害甚至破坏蒸汽过热器。水击现象严重时也能把炉管振

裂。

(2)锅炉汽水共腾事故

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

叫汽水共腾。产生汽水共腾时,水位表内也出现气泡沫,水位急剧波动,界面

不清。过热蒸汽温度骤降,严重时蒸汽管内发生水击,其后果同满水事故。造

成汽水共腾的原因包括:

①锅炉给水质量太差,排污不当,造成锅水中悬浮物或含盐量过多,碱度

过高,锅水粘度过大,使汽泡上升阻力增大;

②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此时会使水面汽化加剧,造成水面波动并使

蒸汽带水。

(3)炉管爆破

炉管爆破是指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水冷壁、对流段管子及烟道管的爆破。

导致炉管爆破的原因主要有水质不良、管子结垢、阻力增大、水循环不良、传

热效果差,导致局部管子超温。另外,由于管道腐蚀、冲刷使管壁减薄,以及

管材或焊接缺陷等。

(4)锅炉爆炸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3

①超压报警装置、承压元件、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等失效,会发生物

理爆炸危险。

②锅炉炉体设计、制造缺陷。长期使用引起锅炉炉体脆性、疲劳、腐蚀,

造成破裂、爆炸危险。

③锅炉超过设计压力后,发生锅炉汽包破坏。这种事故由于水汽介质瞬间

膨胀,释放大量能源,导致设备、厂房及人身伤亡,这是锅炉事故中最为严重

的。锅炉爆炸也可能是由于锅炉这一压力容器,因设计、制造、材料、缺陷、

腐蚀及安全附件失灵等种种原因造成的。

锅炉房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还有火灾危险、机械伤害危险、灼烫危险、触

电危险、高空坠落危险和中毒、窒息、噪声、高温、高湿、中暑、振动等有害

因素。

储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项目建设有 1 个 30m3的油储罐,1 个 1000m³的沼气气柜。项目拟在储油罐

周围设置围堰,沼气气柜周围设置围栏,并设置避雷设施,因此其泄露风险较小。

6.4 风险防范措施

1、设备、材料的选择及防范措施

(1)对关键设备、各种原辅料和产品储罐等,进行优化设计,从工艺需要

的角度及安全的要求,选用合适的型号规格、结构及可靠的材料,做到设备本

身安全。

(2)对接触高温、高压的设备、管道选用耐高温、高压的特殊材料。

2、电气设备、控制仪表的选择及防范措施

(1)电气设备的选择及防范措施

本项目所有电气设备和材料均按满足动、热稳定及满足环境特征的要求来

选择:

①在爆炸、腐蚀性场所均选用防爆防腐型操作设备和材料(防爆防腐灯,防

爆防腐照明配电箱等)。

②动力电缆根据敷设环境特征选用铜芯硅橡胶绝缘和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

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③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和控制仪表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4

热的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电气设备结构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运

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

④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所有电缆采用阻燃电缆,且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⑤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外的

孔洞处、电缆沟至电缆室,电缆室至配电室开关柜、电气盘的开孔部位,电缆

贯穿隔墙、楼板的孔洞采用非燃烧性材料严密堵塞。

⑥腐蚀环境的电气设备根据环境类别按《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技术规

定》(HG/T20666-1999)来选择相适应的产品。爆炸危险场所和化学腐蚀环境中

的电气设备选用防爆兼防腐型。

(2)控制仪表的选择及防范措施

①根据火灾防爆区域划分,生产区和储罐区为火灾防爆区,所有现场电动

仪表均采用本安防爆型,其级别和组别不低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

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同时在该区域设置可燃气体报警探头,当环境的可燃气体

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

②现场仪表及电缆的材质选用均考虑了防腐性。

③调节阀气开关、气头选用时按仪表供气系统发生故障或控制信号突然中

断时,控制阀的开度应处于使生产装置安全的位置。

④DCS 系统的运程 I/O 机柜等设在低压变配电设在机柜室内,反应区现场

和远程 I/O 机柜之间的信号都经过安全栅隔离,以防止现场危险,信号进入

DCS 机柜。

⑤对重要的工艺参数设有联锁,以保证生产装置及生产人员的安全。

⑥仪表气源压力设有低压报警,一旦气源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可及时采取

措施。

3、泄压、防火、防爆安全设施

(1)设备泄压、防火、防爆安全设施

①系统超压保护设施

本项目在易产生超压的设备、管道处设置安全阀、防爆膜、紧急泄放阀等。

②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设置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探头,并设有 1 台控制器,一旦探测到可

燃及有毒气体泄漏,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操作人员启动相应的保护设施,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5

切断有关的物料管线或设备的进出物料管线阀门。

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评价要求设置一套火灾自动监测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柜、现场手

动报警按钮和火灾报警探测器组成,其中反应区使用防爆型火灾报警探测器。

采用总线式系统,通过总线接受来自现场的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到 DCS

控制室,以便进行火灾扑救工作。

(2)泄压、防火、防爆措施

①泄漏源控制

对设备和管道设计、制造和安装时,加强设备、管道、阀门、法兰、机泵、

压缩机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泄漏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②点火源控制

严格控制厂区内的点火源,禁止一切明火,严禁吸烟,严格控制作业区内

的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合理布置变配电、中央控制室等可能产生火花的部

位,避免了电火花成为点火源。

③电气防爆

根据规范的要求对全厂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并制作成图,在火灾爆炸危险

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均选用隔爆型或安全型,并按规范要求配线。

④耐火保护

本项目建筑物主构架均采用混凝土框架,耐火等级可达一级,其它重要承

重物主要为重要塔和大型贮罐的裙座,按规范要求采取覆盖耐火层等耐火保护

措施,耐火极限不低于 1.5h。

4、自动控制系统和紧急停机、事故处理等设施

本项目的控制系统采用 DCS 集散控制系统,电源、远程 I/O 站、处理器等

配置均应有剩余,还应设置事故联锁,超限报警仪等检测设施。在操作不正常

时 DCS 系统首先报警,当工艺参数达到极限值时实现联锁停车。

5、防雷设施

厂区防火防爆场所,如厌氧发酵罐、沼气储气柜、沼气脱硫塔及净化设施

等防爆场所按二类防雷建构筑物设计,其它有防雷要求的建构筑物按三类防雷

设计。屋顶设避雷带,利用柱主筋或明敷引下线;脱硫塔、沼气气柜均为非金

属成套设施,采用独立避雷塔保护。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6

6、建筑泄压、安全距离、疏散、急救措施及设施

①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防“跑、冒、滴、漏”,

实现全过程密闭化生产。

②总平布置中,充分考虑总体布置的安全性,原辅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

装置区内外道路保持畅通,以利于消防及安全疏散。

沼气收集与处理系统在设计与安装时满足消防及防雷相关标准要求。

表 6.4-1 储气柜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表(m)

储气罐总容积(m3) ≤1000 1000<~≤10000

10000<~

≤50000 50000<~

≤200000 >200000

明火、散发火花地点 30 35 40 45 50

调压室、压缩机室、计量室 10 12 15 20 25

控制室、变配电室、汽车库等

辅助建筑 12 15 20 25 30

机修间、燃气锅炉房 15 20 25 30 35 办公、生活建筑 18 20 25 30 35

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 20 20 20 20 20 站内道路(路边) 10 10 10 10 10

围墙 15 15 15 15 18

③装置的工艺设备布置尽量露天化,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有毒、

易燃气体的积聚。

④严格按规范划分防爆区域,在防爆区内电气设备和仪表均选用防爆型。

气柜周围 10 米范围应设置栅栏,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20 米之内所有露天电机

应做防爆处理。

⑤对高大的建构筑物、设备、储罐等采取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电气设备

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

⑥对输送储存可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和储罐等采取可靠的防静电接地措施。

⑦生产现场设置事故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⑧转动设备外露转动部分设防护罩加以防护。压力容器和压缩机械等设置

安全阀、防爆膜等泄压设施。

⑨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标准涂安全

色。

7、厂区防泄漏措施

(1)储罐防泄漏措施

本项目设有多个原辅材料和产品储罐,为避免储罐发生泄漏,应设置围堰,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7

容积应满足储罐泄漏量的储存要求:

1)原料储罐区的内部地面应按要求满足地基承载力及防渗要求。

2)储罐必须设置围堰。本项目液态原料、产品考虑主要以储罐储存,为确

保各种油类、废水不发生泄漏,对罐区采用围堰处理,围堰堤钢筋砼达到有关

防火、防爆标准。当发生罐体泄漏时关闭围堰,只要及时收集围堰内液体,即

可确保泄漏物不排放。

(2)生产装置内防泄漏措施

本项目生产装置区使用的部分辅料属有毒易燃物质,为确保原辅料和产品

不发生泄漏,应对原料车间、厂房、成品库等进行防渗处理。厂区内的各种管

道均实现地面化,对穿越道路交叉口采用敷设管沟方式,从而确保不发生泄漏

污染地下水。

8、装置区截流明沟及事故池

为确保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消防水不排入地表水,对装置区周边设置截

流明沟,厂区设事故应急池,若发生火灾事故时,将消防水收集在截流明沟内,

通过截流明沟送入厂区设置的事故池和围堰内,建议事故应急池容量满足全厂

一次消防用水需要。

9、贮运风险

(1)本项目原辅料和产品储罐是储运系统的关键设备,也是事故多发部位,

如罐体选材、制造、安装不当可能导致罐体变形、腐蚀穿孔、焊缝开裂,引发

物料泄漏甚至中毒、爆炸事故,进而污染环境。

(2)罐区的基础处理不当,易导致基础下沉,尤其是不均匀下沉,可能导

致储罐破裂引起物料泄漏,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环境污染。

10、储存、运输安全防范措施

(1)制定详细的原料和成品、危险化学品验收、卸车、搬运安全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范,并做好运输车辆运行区间、运行时间交接规则,并严格执行。

(2)有毒有害化学品应专库存放在彼此间隔的单间内,必须分类存放,不

得混存。

(3)固体危险废弃物应设置集中收集系统,库内应设置防渗地面。管理人

员应定期参加规定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4)原辅料和成品运输车辆做好交通事故防范,加强驾驶员安全驾驶和交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8

通事故风险防范和处理的教育,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对每一辆运输车辆做

好进出厂交接记录,定期询问车辆运输情况,避免车辆运输风险。

(5)原辅料和成品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采用专用车辆,并具有较好

的气密性和液体防渗功能,为防止交通事故,应制订详细的运输路线,避开人

口密集区和交通高峰期。

11、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1)对易燃易爆易漏设备,应附设相当容量的紧急防范材料或冲料接收槽,

生产车间地面防渗设计。配置一定数量的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个体防护用品、消防器材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

(2)各易燃易爆原料储罐以及车间可燃气体换气口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阻火

器。

(3)所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计量用具以及货

梯定期检验。对各类储罐进行必要的检测、维护。

(4)储罐均应进行静电接地,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卸车场地应设置静电接

地装置,室外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各厂房处应接地。

(5)做好整个厂区的安全监控工作,储罐周围设围堰,并设置自动监控措

施。固定罐顶设氮封隔绝空气,物料管道中易受冲击或易受力变形的部位增加

软连接或滑动接头,阀门采用双保险阀门。

12、生产装置区安全对策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安全管理是防止

厂区发生火灾事故的重要保障。在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对外来人

员及车辆的管理,罐区内严禁吸烟,禁带任何火源,防止外来因素造成事故。

有突然超压或发生瞬时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反应设备,如设安全阀不能满

足要求时,应装爆破片或爆破片和导爆管,导爆管口必须朝向无火源的安全方

向;必要时应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安全阀的放空管,应接至泵的入口管道上,并宜设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主要生产场所应设有防毒设施、事故淋浴及洗眼器、有毒气体报警及监测

仪。

对生产中难以避免的生产性毒物,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通风、净化和

个体防保措施。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9

加强对设备、设施;管线和电缆的检查、维修,防止跑冒滴漏。

13、事故废水切断措施

(1)排水系统

建设项目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雨水系统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单独设置,

生产装置区、库区为污染区。

建设项目雨水系统设置导沟/导管,用于导入收集消防废水和泄漏冲洗废液,

并在雨水排口设置节制闸,防止消防废水和事故废水外排。待事故应急处理结

束后,再妥善处理收集的消防废水和事故废液。

(2)排水控制

一旦建设项目发生事故,应立即关闭雨水排口阀门和污水排口阀门,将所

有废水和事故尾水、消防尾水堵截在厂区内,并用导管或导沟送至事故池暂存,

直到所有事故、故障解决,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后,方可开启污水排口阀门和雨

水排口阀门。

(3)事故池的容量

参考《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事

故应急池有效容积公式如下:

V 总=(V1+V2-V3)max +V4+V5

式中:V 总——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

(V1+V2-V3)max——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 V1+V2-V3,

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储存相同

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单个容器计;预处

理车间毛油罐容积为 30m³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预处理车间火灾危险等级按

丁类考虑,耐火等级为二级,厂房总体积小于 5 万 m3,建筑高度小于 24m,室

外消火栓用水量 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10L/S,室内外消防水量合计为 25 L/S,

火灾延续时间 3h 一次消防用水量 270m³,因此本项目的消防水量 取值 270m3;

V2=ΣQ 消 t 消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预处理车

间设有 4 个加热罐可储存 60m³;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0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考虑 12h 抢修

时间,取值 90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预处理车间占地面积

为 1942.6m2,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小时最大降水量取 2016 年小时最大降水量

61.5mm,可计算得到初期雨水量为 30m3/次。

V 总=30+270-60+90+30=360m3。

根据以上计算,因此本项目设置 370m3 事故池。一旦发生事故,立即组织抢

修,如无法修护,立即停产停水。当发生火灾时,在组织灭火的同时迅速切断雨

水排放口与外界的联通,将消防废水滞留在厂区内,待火灾过后,再收集此废水

进行处理,预计消防废水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

6.5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并结

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 号文和国字环保局(90)环管理第 057 号文

件的要求,通过对环境事故的风险评价,各单位在制定应付突发事故时,必须

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列表下表。

表 6.5-1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危险源概况 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其分布 2 应急计划区 装置区、管理区

3 应急计划区

工厂:厂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 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工厂附近 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疏散;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厂专 业救援队伍的支援

4 应急状态分类及应

急响应程序 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

5 应急设施、设备与

材料 生产装置区: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 要为消防器材

6 应急通讯、通知和

交通 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7 应急环境监测及事

故后评估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 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8 应急防范措施、清

除泄漏措施方法和

器材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链锁反应;清除现 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 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

9 应急剂量控制、撤

离组织计划、医疗

救护与公众健康

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控制制定、现场 及邻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

10 应急状态终止与恢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1

复措施 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11 人员培训与演练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12 公众教育和信息 对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13 记录和报告 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 门和负责管理

14 附件 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

6.6 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1、各生产单元事故防范措施

本评价将生产车间及贮罐区等单元作业过程中潜在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见下表。

表 6.6-1 生产各单元风险及防范措施

潜在 风险

危险 因素

发生 条件

事故 后果 防范措施

火灾

火灾引

发物料

泄漏;

管道破

人为因

素或操

作失误

物料跑

损、人员

伤亡、污

染环境、

停产等经

济损失

1.严禁吸烟、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 2.动火时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

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按规定设置避雷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 4.按规定采取防静电措施; 5.对设备、管线、阀、报警器、监测装置等要

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6.按规定安装电气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保持完好状态; 7.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 8.加强管理,严格工作纪律; 9.杜绝违章作业; 10.消防设施、遥控装置齐全、完好;

中毒 伤亡

有毒物

料泄

漏;检

修作业

中接触

有毒有

害物料

有毒物

料浓度

超标;

毒物进

入人

体;缺

人员中

毒、污染

车间或环

1.严格控制设备及安装质量,防止物料泄漏现

象; 2.查明泄漏源、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

及时报告; 3.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 4.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状态完

好。检修时,应对设备彻底清洗、置换,检测

设备内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

设备内作业; 5.加强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报

警; 6.加强作业监护,穿戴防护用品。 7.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岗位设立安全警示标

志; 8.设立急救站,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

2、应急响应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警,并迅速查明事故发生部位和原因,先以自救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2

主,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同时下达应急救

援预案。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组织现场抢险救援。治安队到达现场后,

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周围居民、过往行人,向上侧风方向安全地带疏

散。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将中毒人员急救,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应急处理物资:防静电劳动防护服装、防电离辐射铅服、防静电鞋;呼吸

器材,其中抢险人员必须配备空气呼吸器;石棉布、铜质或棉麻类的绳子;便

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防爆灯具;消油剂、吸油毡、围油栏、隔膜泵、编织袋

等工具。

环境监测人员到达现场后,查明废气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

速,判断扩散方向,对泄漏下风扩散区域监测,将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迅速进行抢修。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 2 个

专门工作小组:

①由安全、技术、环保、设备等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

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②组成由设备、动力、机修等组成的小组,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夜

间发生事故,由值班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故处置任务。

3、有毒有害物料发生泄漏事故污染水体或土壤

(1)水体污染情况主要有:由于本项目多数物料采用汽车输送方式,若发

生车辆泄漏将导致沿线的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①查明污染源,针对泄漏的情况,应设法堵漏,或迅速筑一土堤拦液流;

如在平地,应围绕泄漏区筑隔离堤:如泄漏发生在斜坡,则保持沿污染物流动

路线,在斜坡下筑拦液堤。某些情况下,在液体流动下方迅速挖坑可阻截泄漏

物料。

②在拦液堤或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容器内,操作时采取

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③已进入水体中的液/固体物料处理较困难,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

与其它水体隔离,如在较小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限

制性区域或污水处理厂。

(2)土壤污染情况主要有:各种高浓度废水直接污染土壤,固体物料由于

事故倾洒在土壤中。其处理方法如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3

①对固体物料污染的土壤,用工具收集至容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将表层

土剥离处理。

②液体物料污染土壤,应迅速设法制止其流动,包括筑提、挖坑等,以防

止污染面扩大或进一步污染土壤。

③最广泛应用方法是用机械清除被污染土壤并在安全区处置。

④如环境不允许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时,可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

除污染;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注水法使水位上升,收集从地表溢出的水;让

土壤保持休闲或通过翻耕以促进氨水蒸发的自然降解法等。

4、沼气的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1)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发现泄漏者立即通知操作班长,操作班长通知

厂应急指挥小组,在获得相关指示后,采取以下措施:装置区应急抢险小组依

照紧急停车,立即关闭所有阀门;必要时对前面生产装置实施联动紧急停车;

如发生大量泄漏时,可通过生产控制仪器的反馈,及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气

力输送;

(2)厂应急指挥小组首先通知综合协调小组到现场确认事故情况,完善应

急处理措施及方案;

(3)厂应急指挥小组根据现场察勘情况,组织各应急小组实施抢险;同时

联系镇区消防队等相关部门;

(4)后勤保障应急小组监视泄漏点,并在泄漏区域内的实施禁止通行,进

行现场监视。

6.7 风险防范措施汇总

本工程的风险防范措施汇总见下表。

表 6.7-1 本工程的风险防范措施汇总

项目 风险防范措施 投资 备注

风险环保投

编制风险防范预案 4 估列 存储罐四周修建围堰 5

消防栓、灭火器、火灾报警设施 - 列入主体工程

防火、防爆、防中毒标识 - 预处理车间:300m

3应急事故池

污水处理站:事故调节池 2000m3

15

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1 合计 25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4

6.8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措施,设置风险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事故的

发生和处置,结合企业在运营期间不断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工厂发生的环境

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行。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见下表。

表 6.8-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建设项目名称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

建设地点 (四川)

省 (内

江)市 (东兴)

区 (/)县 (永兴镇)

地理坐标 经度 东经 105.176025 纬度 北纬 29.458927 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 生产厂房、危废暂存间、污水处理站 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

果(大气、地表水、地

下水等) 具体见 6.3“环境风险识别”

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具体详见本 6.4“风险防范措施” 填表说明(列出项目相关信息及评价说明):

由于本项目涉及沼气燃烧,有一定的风险,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需委托专

业单位进行安全预评估工作。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5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7.1 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工地管理中严格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建筑施工现

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要求和措施。

(2)施工场地在非雨天时适时洒水,包括正在施工的路段及主要运输道路

等。洒水频次由现场监理人员据实际情况而定。

(3)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灌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

中扬尘散落,储存时应堆入库房或用篷布覆盖。

(4)建筑材料输车应盖篷布,采用湿装、湿运,防止产生扬尘;堆放时应

盖篷布,必要时设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飞扬。

(5)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高不得超过车厢板,并盖篷布,严禁

沿途撒落。

(6)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

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

(7)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暂时不能清运的应采取覆盖等措施,运输沙、

石、水泥、土方等易产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洒漏。

(8)为施工人员发放防灰尘口罩,减少粉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损害。

(9)临时堆土场应定期洒水,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应在其周围设置

不低于堆放物料高度的封闭围拦;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

时清洗。

(10)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出施工场运输车辆必需用水清洗车体和

轮胎。弃渣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车斗,运输车辆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并完

善排水设施,车辆驶离场地前,应冲洗轮胎及车身,防治泥土粘带。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管理措施

开展施工场所的水环境保护教育,让施工人员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工作,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发生泄漏污染周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6

围水体。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不宜堆放在水渠和地表水体附近,并应备

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泥土和散体施工材料阻塞水渠或现有

输水管道;强化施工期防渗工程的施工管理,必须完善对隐蔽工程的现场记录,

防渗工程的建设必须纳入项目环境监理范畴。

2、施工期污水处理措施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工场产生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

活废水。

施工工场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含 SS 和石油类污染物,通过在现场设置沉淀

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本项目施工现场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为当地

居民,其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当地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不会对周围水

体产生不利影响。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有较多噪声源如:挖土机、打桩机、起重机、推土机、电锯等,噪声

值在 75dB(A)~115dB(A)之间,若不加以控制,将严重干扰附近单位的正常

生活和工作,施工单位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参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若因特殊需要连续施工的,必须事前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并事先与周围居民沟通。

(2)施工期应协调好施工车辆通行的时间,在既有交通繁忙的情况下,工

程建设方、施工方及交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工作,避免交通堵塞,夜间运输

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

(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将建筑施工环境噪声危害降到最低程

度,在施工招投标时,将减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在

合同中予以明确。施工操作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

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如配戴耳塞、头盔等。

水土流失防治、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

本项目应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及时恢复,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

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

限度。对于尾水管道的施工,应注意控制施工带,挖方按表层土和其他土分类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7

暂存,并及时回填,将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影响降至最低。

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项目属于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厂区内设置临时堆放点,弃土用于厂区内

回填和绿化,禁止乱倒乱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相关规定,建议施工期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处

理,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施工期环保措施论证小结

本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分析认为,通过施工管理措施的

落实,可极大地约束和控制施工期的“三废”、噪声及水土流失量;同时通过

实施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生态治理及恢复,又可将工程

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扬尘、噪声、废水、弃渣的影响限制到很低的程度及

很小的范围内。采纳上述的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大大削减了施工“三废”和

噪声的排放,同时可节省污染防治费用。施工期环保措施可行。

7.2 营运期废水治理措施分析论证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

(1)废水产生情况

项目废水产生量为 250d,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250m3/d,通过“混凝沉

淀+气浮+MBR+纳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6889-2008)表 3 中要求限值后排入逆水溪。

表 7.2-1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

序号 废水源 排水量

(m3/d) 主要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

1 沼液脱水系统废水 182

废水量 250m3/d,进入厂区污水

处理站,处理达标后 171m3/d 排

入逆水溪

2 设备、地面及车辆冲洗废

水 39.4

3 除臭系统废水 2.2 4 脱硫工艺废水 1.0 5 软水制备废水 2.8 6 实验室废水 1.0 7 办公生活污水 10.2

8 污水处理站各类试剂调配

水 11.4

9 污水处理站浓缩液 72 送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 10 冷却废水 2 清下水,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8

11 锅炉排水 1 清下水,通过雨水系统排放

12 初期雨水 45/次 设置初期雨水池,进入厂区污水

处理站处理

(2)废水水质特点

本项目废水水质情况见下表。

表 7.2-2 项目废水水质情况

废水类别 废水量

(m3/d) 污染物浓度(mg/L,pH 除外)

COD BOD5 SS NH3-N 总氮 总磷 沼液脱水系统

废水 182 30000 18000 1500 2500 3000 120

设备、地面及

车辆冲洗废水 39.4 500 300 500 200 / 30

除臭系统废水 2.2 600 400 500 80 / / 脱硫工艺废水 1.0 / / / / / / 软水制备废水 2.8 / / / / / / 实验室废水 1.0 350 200 200 30 / / 生活污水 10.2 500 300 400 35 60 5

污水处理站各

类试剂调配水 11.4 / / / / / /

混合后 250 22688 13613 1159 1892 2268 91

本工程废水水质及水量具有以下特点:

①水质复杂:综合废水中含有多种污染物,且浓度变化往往很大。

②有机质含量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一般而言,综合废水中的

有机成分可分为低分子的脂肪酸类,腐植酸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和中等分子,

COD、BOD5、NH3-N、总磷浓度较高的特点。

项目废水治理措施

1、工艺流程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 250m3/d,主要工艺采用“混凝沉淀+气浮+MBR

(两级 A/O+UF 系统)+纳滤+反渗透”,该工艺应用成熟。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9

图 7.2-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

(1)混凝沉淀及气浮系统

本项目离心脱水沼液含有大量悬浮物及部分油脂类,对生化处理系统处理

极为不利。因此,设置混凝沉淀工艺,去除大部分悬浮物降低后续处理有机物负

荷。混凝沉淀出水采用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去除进水中含有的油脂以及 SS。对

于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悬浮物的去除,气浮分离技术是最有效的方法。

气浮处理系统就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加压,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

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

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

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

调节池

混凝沉淀

气浮

一级 AO 系

二级 AO 系

外置式 UF 系统

NF 系统

RO 系统

污泥脱水系统

达标排放

沉淀污泥 滤

浓缩液

浓缩液

流 除臭系统

恶臭

恶臭

恶臭

恶臭

除臭系统

恶臭

污泥外运

厂区废水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0

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 1 的微小悬浮颗粒。

气浮系统具有设备占地小,耗电少,固液分离效率高,易于管理等优点。

气浮主要起固液分离作用,溶气水在 0.3-0.5MPa 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使

空气最大限度地溶入水中,通过减压释放,形成直径在 20μm-30μm 左右的微

小气泡。

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 PAC 或 PAM(PAC 为 20-50mg/L,PAM 为 PAC 的 1/10

左右),经过 5min 的有效絮凝反应(其时间、药量和絮凝效果根据具体进水水

质实验测定),进入接触区。

在接触区内,微气泡与废水中絮体相互粘合,一起进入分离区,在气泡浮

力的作用下,絮体与气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渣机刮至污泥

区。下层的清水通过集水管排出。处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气系统使用,

另一部分则排放。

(2)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由硝化反硝化(A/O 系统)和膜处理系统(UF

系统)组成。微生物(活性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

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繁殖,同时

使有机污染物降解。然后进入膜系统,实现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的固液分离。

污泥被浓缩后返回生物反应器,从而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

图 7.2-2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

①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②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

③工艺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

④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简单,节省人力;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1

⑤系统启动速度快,水质可以很快达到要求。

为了保证脱氮效果,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硝化池的污水回流到反硝化池中进

行脱氮。在好氧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途径为:

有机物+ O2 → CO2 + H2O + 能量

有机物+ P + NH3 + O2 → 原生质(新细胞)+ CO2+ H2O

进行上述过程(碳氧化)的微生物以异氧型兼氧细菌占主体。其特点是:以

有机物为食,通过对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新陈代谢所需的碳源和能源;既可进行

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发酵);以菌胶团细菌为主,也有一些丝状菌。

氨氮的转化途径为:

NH4+ + 1.5 O2 → NO2- + H2O + 2H+

NO2- + 0.5 O2 → NO3-

NH4+ + 2O2 → NO3- + H2O + 2H+

进行硝化作用的微生物以自养型好氧菌为主体,其特点:以无机碳作为细胞

生长的碳源;一般为专性好氧菌,在缺氧时受到抑制;栖居在活性污泥菌胶团

表面,以杆菌、球菌为主。

硝化段的混合液回流至 A 段。在 A 段发生反硝化作用,反应过程为:

NO3- + 5[H] → 0.5N2 + 2H2O + OH-

NO2-+ 3[H] → 0.5N2 + H2O + OH-

经过反硝化—硝化过程,渗沥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大部分被转化为无机物

(CO2、H2O、N2)从水中去除,小部分则转化为细胞物质,通过定期排泥被排

出系统。

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的硝化池内可以培养出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使污水

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硝化池内几乎完全降解,同时把氨氮和有机氮氧

化为硝酸盐,由于超滤膜把菌体(活性污泥)和净化水完全分离,使得在生化系

统中经过不断驯化产生的微生物菌群得以繁殖,对餐厨沼液废水中相对普通污

水处理工艺而言难降解的有机物也能逐步降解,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出水水质。

超滤进水兼有回流功能,即超滤进水经过超滤浓缩后,清液排出,而浓缩

液回流至反硝化池中,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脱氮的目的,反硝

化池内设液下搅拌装置。

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采用外置管式超滤替代了传统的二沉池,完全实现泥、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2

水分离,使生化系统内的污泥浓度达到 15-30g/L。由于生化反应器内污泥浓度

较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高出 3-6 倍,并且厨余废水中盐份含量很高,如采用普通

的曝气方式,氧的转移效率、空气扩散和气液搅拌混合效果等均受到极大的限

制,不能满足高污泥浓度、高污染物负荷条件下的供氧要求,因此在外置式膜

生化反应器硝化池中采用特殊设计的鼓风射流曝气机构。

本方案采用外置式 MBR 系统,选用优质的膜元件,其平均孔径为 0.020~

0.025μm,最大孔径不超过 0.025μm。这样充分保证了水中尺寸大于 0.025μm

的颗粒,如胶体、固体颗粒、病菌、隐性孢子等被完全过滤掉。因此保证了通

过超滤膜过滤后的出水,不含任何悬浮物,长期保持高质量,可以直接使用,

或者作为反渗透等深度处理的入水。超滤膜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的性能,因

此可以在广泛的 pH 值范围内进行操作,并且耐氧化,可以用来处理加氯处理

后的水,以及用强氧化剂进行清洗,使用寿命 3-5 年,更换周期主要取决于现

场的运行情况、操作规范、平时的冲洗保养等。

(3)纳滤(NF)系统

为了保证出水达标,沼液处理的终端膜过滤系统必须以纳滤、反渗透为主

要的过滤手段。纳滤(NF)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

分子量在 80-1000 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基于纳滤分离技术

的优越特性,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工程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

景。纳滤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截留产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以及 TP 及氨氮等污染

物。

纳滤膜系统的特点:

①系统过滤精度高、效果稳定、维护简单,设备外形美观,制造精密;

②系统参数控制精确,自控设计完善,可根据客户要求做到完全自控;

③系统设计经验丰富,设计能力覆盖从每小时几十升的实验室设备到每小

时几百吨的大型工业系统;

④系统工艺设计验证严密,设计严谨规范。

(4)反渗透(RO)系统

反渗透是目前最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反渗透膜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

和分子量大于 100 的有机物起截留作用,另一方面,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

渗透膜,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95~99。操作压力从进水为苦咸水时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3

7bar(100psi)到海水时的 69bar(1,000psi)。

废水经过纳滤系统产水中绝大部分为小分子有机物,RO 系统对无机盐具有

较高的截留率,但是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低。RO 系统采用两级 RO 进

一步提高对有机物的截留率,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反渗透技术的特点:

①反渗透的脱盐率高,单只膜的脱盐率可达 99%,单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

一般可稳定在 90%以上,双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可稳定在 98%以上。

②由于反渗透能有效去除细菌等微生物、有机物,以及金属元素等无机物,

出水水质极大地优于其它方法。

③反渗透制纯水运行成本及人工成本低廉,减少环境污染。

(5)浓缩液处理系统

NF 及 RO 浓缩液含有较高的无机盐、有机物及硝酸盐,无法使用传统生化

及简单物化方法实现达标排放,浓缩液长时间累积将会对系统产生不可逆影响,

直至生化处理系统崩溃。纳滤及反渗透系统浓缩液由外运送内江市生活垃圾填

埋场回灌。

各工段的主要作用简述见下表。

表 7.2-3 本项目各工段对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处理单元名称 主要作用 调节池 调节水质,混合均匀

混凝沉淀、气浮 去除废水中悬浮物、TP 等污染物

MBR

两级 A/O 在缺氧和好氧的状态下,通过菌胶团中的微生物进一步吸附、

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有毒有害物质在中途通过生物吸

附的方式去除。内含多级硝化反硝化系统。

UF

利用膜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

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的完全分离,使生化反应器内的污泥浓

度从 3~5g/L 提高到 10~20g/L,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负

荷,使反应器容积减小 纳滤 截留产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以及 TP 及氨氮等污染物

反渗透 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 100 的有机物起截留作

预期处理效果及达标可行性

项目污水处理站预计处理效果如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4

表 7.2-4 项目废水处理各构筑物去除率估算(单位:mg/L)

处理单元 污染物指

标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混凝沉淀+气浮 进水 22688 13613 2292 1892 2268 91 出水 17016 8168 1146 1513 1928 36

去除率 25% 40% 50% 20% 15% 60%

MBR(A/O 系统

+UF)

进水 17015.9 8168.0 1145.9 1513.2 1928.0 36.4 出水 2552.4 816.8 401.1 302.6 771.2 21.9

去除率 85% 90% 65% 80% 60% 40%

纳滤(NF) 进水 2552.4 816.8 401.1 302.6 771.2 21.9 出水 255.2 81.7 40.1 30.3 77.1 2.2

去除率 90% 90% 90% 90% 90% 90%

反渗透(RO) 进水 255.2 81.7 40.1 30.3 77.1 2.2 出水 38.3 12.3 6.0 4.5 11.6 0.3

去除率 85% 85% 85% 85% 85% 85% 项目预计排水水质 51.8 16.6 8.1 6.1 15.7 0.4 本项目排放标准 60 20 30 8 20 0.5

由表可知,项目污水处理站出水可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表 3 中要求限值后(其中 TP 排放限值为 0.5mg/L)。

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污水处理工艺案例:

案例一:

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 150t/d,采用“预处理+厌氧

消化+沼气利用”的工艺处理。生产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工艺为“气

浮+反硝化+硝化+反硝化+硝化+超滤+纳滤”。

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监测情况如下。

表 7.2-5 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废水监测

项目 污染物 废水处理站排口

2020.5.14 2020.5.15

《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

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报告》,“气浮+反硝化+硝化+反硝化+硝化+超滤+纳

滤”

SS 7~10 6~9

COD 241~253 241~256

BOD5 57.9~84.1 59.7~70.7

氨氮 1.49~1.69 1.78~1.87

总磷 0.07~0.15 0.09~0.14

总氮 8.19~9.96 8.91~9.88

生产负荷 76.13% 76.87%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气浮+MBR(两级 A/O+UF 系统)+纳滤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5

+反渗透”工艺处理,于案例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废水处理站“气浮+反硝化

+硝化+反硝化+硝化+超滤+纳滤”工艺相比较,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在前端增加了

混凝沉淀工艺,末端增加了反渗透膜处理工艺。根据中国知网 2008 年 4 月第 34

卷第 4 期《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与出水安全性分析》(刘研萍、卢丽超、李

秀金、王宝贞)反渗透技术处理工程的运行效能高且稳定,COD、TOC 和电导率

去除率均在 99%以上,NH3-N 去除率达 98%,Ca2+、Mg2+、Ba2+截留率均在 99.9%

以上,未检出 SS。反渗透去除率保守取 85%,在江门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废水

处理站“气浮+反硝化+硝化+反硝化+硝化+超滤+纳滤”末端增加了反渗透膜处

理工艺出水水质为 CODcr 38.4mg/L、BOD5 12.6mg/L、SS 1.5mg/L、NH3-N

0.28mg/L、TN 1.48mg/L 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中表 3 标准;TP 0.02mg/L,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1/2311-2016)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由此可见,本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气浮+MBR(两级 A/O+UF 系

统)+纳滤+反渗透”工艺,出水水质达标可行。

项目废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小结

经以上分析,本环评认为,本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的“混凝沉淀+气浮

+MBR(两级 A/O+UF 系统)+纳滤+反渗透”工艺总体可靠,出水水质满足《生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 3 中要求限值后(其中 TP 排

放限值为 0.5mg/L)依托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的排口排入逆水溪。

因此,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从技术角度总体可行。

本项目运营成本较常规工艺偏高。为使污水厂运营成本逐渐降低,本环评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污水处理站安排专人负责运营,提高管理控制技术,

从而减小污水站故障;(3)关注新的科技技术,未来可更换性价比更高、但同

时可保证处理效率的膜组件等材料,降低运营成本。

本项目拟沿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铺设 576mDN150

污水管道,将尾水从膜处理系统出口由引至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

渗滤液排口,经暗管排入逆水溪。本项目废水处理工艺可行,废水排放浓度及总

量及排水方式均符合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入

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批复(内市排口审〔2019〕1 号)要求,因此本项目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6

废水排放可行。

同时,环评要求针对项目污水处理站进水口、排放口应设置 TP、CODCr、

氨氮和 pH 在线监测仪,随时掌握排放废水的水质和达标情况,若出水出现超标

应及时关闭废水排放口,彻查超标原因并进行处理,待出水水质恢复正常后方

可排入逆水溪。

7.3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论证

项目运营期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产生的恶臭、锅炉房燃烧烟气及火炬燃烧烟气等,主要废气治理措施包括 1 套高

浓度除臭系统采用“碱洗+生物滤池”除臭,1 套低浓度除臭系统采用“酸洗+碱

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以及 1 套沼气脱硫设施。

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针对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见下表。

表 7.3-1 项目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

废气名称 主要污染

物 治理措施 治理后排放情

有组

恶臭

气体 NH3、H2S

设置封闭的物料接受系统,进行微负压集

气;贮料仓加盖封闭,微负压集气;污水

处理站调节池、厌氧池等加盖密闭,微负

压集气;臭气由风机经管道送往除臭系

统,最终经 15m 排气筒排放

达标排放

沼气 /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经脱硫后部分进入沼

气锅炉作为燃料,富余沼气送内江市城市

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 /

无组

织 恶臭

气体 NH3、H2S 加强管理,保证车间内恶臭气体的收集效

率,划定卫生防护距离进行控制,加强厂

区绿化 厂界达标

治理措施论证

有组织废气治理措施

1、恶臭气体

(1)污染物控制措施

工程拟采取的去除恶臭的主要治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物料接收间采取全密闭设计维持车间内负压,减少恶臭外溢,污泥处理

系统设备均处于封闭状态,系统内臭气经收集后送除臭站处理;

②恶臭气体经除臭风机送入除臭间内的生物除臭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环境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7

空气中;

③污泥、餐厨垃圾及粪便收运车辆均采用封闭运输车辆,其中粪便收运车

辆为封闭式吸粪车,吸粪车卸料时,利用料仓的收料管道口,经管道泵送至料

仓内,能最大程度降低卸料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外溢。

鉴于餐厨垃圾易腐烂变质,在处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餐厨垃圾臭气的扩散带

来得环境污染。本项目高浓度区采用“碱洗+生物滤池”除臭,低浓度区采用“酸

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来去除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是

经济技术可行的。

图 7.3-1 高浓度区除臭工艺示意图

图 7.3-2 低浓度区除臭工艺示意图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8

(2)脱臭原理

①植物液喷淋

天然植物液通过高压雾化泵雾化后,分裂成直径非常小的液滴,这样可以使

植物液在需除臭的区域内与臭气进行充分的接触反应,反应的方式有分解、聚合、

酸碱、中和、取代、置换和加成等。从而消除致臭成分,经除臭的最终产物不会

形成二次污染,对人体无害。

天然植物液除臭剂是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的香精油。目前已经发现 3000

多种的植物香精油,可以从植物的各个部位提取香精油,如叶子、果实、树皮、

树根、芽、种子等等。香精油的种类影响着除臭效果,而天然植物液除臭剂是从

不同种类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它具有广谱性,即对很大范围的恶臭物质都

具有高效的除臭作用。

多年来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成份的天然性使天然植物液除臭剂的无毒、无

害、无污染、可被生物完全降解。

②碱洗塔

由于调节池、污泥池、浓水池等污水处理池挥发出来的废气中含油及挥发性

有机物含量较高,且部分不易溶于水,本工艺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除油工艺,去

除挥发性有机物,保证后段生物设备处理效果,同时碱洗也可通过中和反应去除

酸性异味分子。化学预洗采用喷淋洗涤技术,在洗涤液中投加适量碱性洗涤剂,

使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在喷淋洗涤过程中被捕集吸附、截留,从气相中去除。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RCOO)3C3H5+3NaOH→3RCOONa+C3H5(OH)3

2NaOH+H2S==Na2S+2H2O

③生物滤池

当臭气通过滤池填料时同时发生二个过程:吸着作用(吸附和吸收)和生物

转化。臭气被吸收入填料床的表面和生物膜表面,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主

要是细菌、真菌等)氧化吸附/吸收的气体。

第一步:滤料表面覆盖有水层,臭气中的化学物质与滤料接触后在表层溶解,

并从气相转化为液相,以利于滤料中的细胞作进一步的吸收和分解,植物液喷淋

后的混合污水直接进入滤料表面。滤料的多孔性使其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使气、

液两相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大了气相化学物质在液相中的传送扩散速率。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59

故水溶渗透过程其实是一物理作用过程,高速的传送扩散意味着滤料可迅速将臭

气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

第二步:水溶液中的异味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异味成分从水中转移至

微生物体内。

第三步:滤料中的专性细菌(根据臭源的类型筛选而得到的处理菌种)将以污

染物为食,把污染物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使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从化

合物的形式转化为游离态,进入微生物的自身循环过程,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

与此同时,专性细菌等微生物又可实现自身的繁殖过程,当作为食物的污染化合

物与专性细菌的营养需要达到平衡。

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是该过程的限速阶段,可见微生物处于生物脱臭的核心

地位。微生物消化吸收恶臭物质后产生的代谢物再作为其他微生物的养料,继续

吸收消化,如此循环使恶臭物质逐步降解。真菌生长速度快,形成的菌丝网可有

效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适用于难溶性臭气。

微生物除臭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更有利于吸

收、分解产生的 SO2、H2S、CH4等具恶臭味的有害气体。同时,这些微生物又可

以产生无机酸,形成不利于腐败微生物生活的酸性环境,并从根本上降解分解时

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

而水分、温度、酸碱程度等条件均符合微生物所需时,专性细菌的代谢繁殖

将会达到一稳定的平衡,而最终的产物是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和盐,从而使污

染物得以去除。

微生物生长于滤料表面的生物膜或是悬浮在滤料周围的液相中。这些滤料提

供微生物较大的附着面积及额外的养分供给。当气流通过滤床时,气相中的污染

物被滤料上的生物膜所吸收并附着在滤料表面,并在该处进行生物分解。因此,

生物滤池是一个结合气相污染物的吸收、吸附、分解、代谢产物脱附等基本程序

的系统。

④酸洗塔

酸洗塔中,塔体上部喷淋酸性吸收液,下部流入塔体的碱性有害气体(如氨

气、三甲胺等碱性物质)与喷淋液呈逆流流动,废气经过填料层,再经过两道喷

雾处理,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发生吸收中和反应,达到有效净化之目的。

⑤超氧自由基 UV/O3光催化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0

1)超氧自由基光催化处理恶臭法属于高级氧化法。使用专业的臭氧发生设

备,让臭氧在化学引发剂(过氧化氢)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具体反

应如下:

2)反应器中当填料为羟基自由基催化填料时比普通的塑料西拉环硫化氢和

硫醇去除率高 10%:

3)臭氧和羟基自由基都具备强大的氧化能力,在 1 秒左右的停留时间可以

将有机污染物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1

(3)高浓度区臭气治理措施技术达标可行性分析

生物除臭是污水处理厂应用最多、效果最稳定的一种除臭方法,项目采用“植

物液喷淋+生物除臭”处理工艺,增加了植物液喷淋工序,利于捕集更多种类的

恶臭气体,同时提高处理效率,本项目臭气处理工艺处理效率可以达到 95%以上,

尾气由一根 15m 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

(4)低浓度区臭气治理措施技术达标可行性分析

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多用于低浓度臭气除臭,项目采用“酸洗+碱洗+

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处理工艺,增加了“酸洗+碱洗”工序,利于捕集更

多种类的恶臭气体,同时提高处理效率,本项目臭气处理工艺处理效率可以达到

95%以上,处理后的废气与高浓度区臭气处理系统尾气由一根 15m 高的排气筒

高空排放,出口浓度硫化氢 0.003kg/h,氨气 0.08kg/h,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4554-93)二级标准中相应限值(硫化氢 0.33kg/h,氨气 4.9kg/h),能

够实现达标排放。

2、沼气脱硫

由于沼气中的含硫量随餐厨废弃物性质变化很大,并呈一定的波动性,如

果不经过脱除处理,将会对后序的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必须对气体中的

硫化氢首先进行脱除。考虑到项目后续利用要求本方案采用湿法脱硫工艺脱除

硫化氢,经脱硫后 H2S 含量在 200ppm 以下。

含有硫化氢的沼气从脱硫塔下部进入,在填料层内与塔顶喷淋下的脱硫贫

液发生反应,将硫化氢吸收脱除,净化后的气体从集成在脱硫塔顶部的捕滴器

内脱除多余水份后送入干法脱硫塔精脱硫,合格的气体送入车间使用。从塔顶

淋下的溶液吸收硫化氢后流入富液槽,进行析硫,然后经再生泵送至喷射再生

槽与空气反应,溶液被氧化,再生后经液位调节器流入贫液槽,再经脱硫泵打

入脱硫塔,连续脱硫。同时喷射再生槽内产生的硫泡沫溢流到泡沫池,泡沫泵将

硫泡沫泵入压滤机,形成硫饼。湿法脱硫原理:碱性脱硫液在脱硫塔中与逆向

流动的沼气体充分接触,去除气体中的硫化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2

图 7.3-3 湿法脱硫工艺流程示意图

脱硫过程:

H2S(液) +Na2CO3→ NaHS + NaHCO3 (一般化学吸收)

NaHS+ Na2CO3+ (X-1)S→Na2Sx + NaHCO3 (催化化学吸收)

再生过程:

2NaHS+ O2→2S↓+2NaOH

2Na2S+ O2 +2H2O→2S↓+4NaOH

2Na2Sx+ O2+2H2O→2Sx↓+ 4NaOH

NaOH +NaHCO3→Na2CO3 +H2O(生成碳酸钠,碱液得到再生)

项目沼气中 H2S 的含量范围为 300ppm~3000ppm,沼气净化处理系统处理

效率>95%,净化后气体中 H2S 含量可低于 200ppm。

无组织废气控制措施

由于进厂废物均采取了密闭运输,在卸料前发生废物无组织排放的可能性

较小,而最可能导致废物无组织排放的情况就是:卸料过程中洒落的废物随汽

车轮胎带出卸料场所,进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散排。项目在卸料场所设置清洗

设施,再配以必要的人工辅助清理,可有效的控制该类无组织排放废气。此类

措施简单、有效,在省内多个企业已证明切实可靠。

污泥、餐厨垃圾及粪便收运车辆均采用封闭运输车辆,其中粪便收运车辆

为封闭式吸粪车,吸粪车卸料时,利用料仓的收料管道口,经管道泵送至料仓

内,能最大程度降低卸料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外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3

综上分析,项目采取的废气防治措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项目通

过对以上措施的落实,可最大限度的减轻项目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措

施可行。

7.4 固废处置措施及论证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固体杂质、沼渣、粪便、油脂等预处理工段固废,

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的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实验室废液、废机油及含油棉纱、

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及员工生活垃圾等。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下表。

表 7.4-1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理方法

序号 名称 产生量 治理措施 1 固体杂质、粪渣等 34.5t/d(TS=35.5%)

收集后,送至内江海诺尔

垃圾发电厂处置 2 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的

沼渣 78t/d(TS=20%)

3 污水处理站污泥 6t/d(含水率 80%) 4 油脂 9.5t/d 外售综合利用 5 脱硫渣 22.52t/a 外售综合利用 6 生活垃圾 7.3t/a 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7 废油及废含油棉纱等 0.5t/a 分类、分区、桶装存放至

危废暂存间,定期交资质

单位处置 8 实验废液 0.1t/a 9 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 0.02 t/a 根据国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要求:

①厂内临时储存地点必须建有天棚,不允许露天堆放,以防雨水冲刷,雨

水通过场地四周导流渠流向雨水排放管。场地用水泥铺设地面外涂防渗材料,

以防渗漏;

②为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处置场应按 GB15562.2 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③建立档案制度,将临时储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和外运的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项目危废处理过程中的

不同环节,本环评针提出以下措施:

①危废的收集容器与危废相容,性质相同的废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

质不同不应混装,贮存容器应符合 GB18597 要求,包装后贴上信息完整的标签

(参照 GB12463);

②根据收集设备、转运车辆以及现场人员等实际情况确定相应作业区域,

同时要设置作业界限标志和警示牌,并做好危废管理记录;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4

③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对转运路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危险废物遗失

在转运路线上,并对转运工具进行清洗;

④贮存危险废物时应按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区贮存,并做好“四防”

措施(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建立危险废物储存台账,如实记录危险废

物储存及处理情况;

⑤危险废物处置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并签订委

托处置合同,不擅自倾倒、乱放危险废物。

综上,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固废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

不利影响。项目固废处置措施可行。

7.5 噪声治理措施论证

本建设项目的主要设备噪声声源包括臭气处理系统的除臭风机、污水处理

设施的污泥泵、脱水车间的脱水机及离心机、通风机等,噪声值一般在 80~

85dB(A)。针对项目机械噪声的防治,首先应采购性能好、噪声低的机械设备以

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其次,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因设备运转不正

常时噪声往往增大,要经常进行保养,加润滑油,减少摩擦力,降低噪声,同

时针对各生产设备采取建筑隔声、设备消声等措施降低其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再就是优化平面布置,加强厂区绿化。厂区内高噪声设备在采取减振、建筑隔

声、消声等处理措施后,确保主要噪声设备源强削减 15~20 分贝以上。其中

脱水机与鼓风机均设置独立的房间进行隔声降噪处理。

针对不同噪声源采用隔声、消声、合理布局等治理措施后,可使声源小于

85dB(A)。经预测计算,厂界昼夜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本项目噪声治理措施可行。

7.6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论证

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原则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坚持“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

的原则,即采取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①主动控制即从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

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

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5

②被动控制即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

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

渗入地下。

③实施覆盖生产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

备检测仪器和设备,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④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

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料的跑冒滴漏,防止地下水污染,

项目在生产工艺、设备、建筑结构、总图等方面均在设计中考虑了相应的控制措

施,具体措施如下:

①分区布置

厂区内易产生泄漏的设备尽可能按其物料的物性分类集中布置。严格划分简

单防渗区、一般防渗区、重点防渗区。

防渗工程设计依据污染防治分区,选择相应的防渗方案。其中重点污染防治

区地面全部防渗、防腐处理,并设置防渗处理的地沟及围堰。本次环评提出区地

下水污染防渗设计建议如下:

重点防渗区:废水处理站、提升泵房、厌氧发酵罐、沼气脱硫系统、危废暂

存间等重点防渗区域地面,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不低于 6.0m 厚、渗透系数为 1.0

×10-7cm/s 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或参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进行防渗设计,采用单层防渗衬垫结构,即大于或等于 2.0 毫

米厚 HDPE 土工膜的防渗结构。

一般防渗区:主厂房、消防水池、预处理车间、除臭系统平台等区域地面,

防渗性能应不低于 1.5m 厚、渗透系数为 1.0×10-7cm/s 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建

议防渗结构为不低于厚度为 30cm、强度 C25、抗渗等级为 P6(渗透系数≤0.49×10-

8cm/s)的混凝土防渗结构。

简单防渗区:锅炉房、门卫、厂区道路等区域地面,不设置专门的防渗层,

一般地面硬化即可。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6

②管道

对于含有污染物的流体介质管道排放采用双阀并加丝或法兰盖,对所有与含

污染物的易燃、易爆、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和设备日常使用的排净口应配备法兰盖;

装置与储运系统内除输送空气、消防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等非污染介质

的管道外,管道上所有安装后不需拆卸的螺纹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焊;

地下水污染监控

1、监测井布设

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准确地反馈地下水水

质状况,为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①本底监测井 1 眼:位于厂区外地下水流上游 10m 范围内,井深以地下水

水位埋深为宜,用于监测项目区潜水含水层背景值。

②污染监测井 2 眼:位于厂内厌氧发酵罐附近地下水下游、厂内污水处理

站附近地下水下游分别布设,用于监测厂内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污染,

立刻停止运营,进行检修。

③污染扩散监测井 1 眼:位于厂区外地下水流下游 10m 范围内,用于监测

项目区地下水污染对下游产生的影响。

2、监测频率及监测因子

以项目区潜水含水层为主要监测对象,监测频率为:

(1)上游本底监测井:每季度监测一次;

(2)厌氧发酵罐、污水处理站附近监测井:每两月监测一次;

(3)下游监测井:每季度监测一次;

(4)在遇突发地下水污染事件时应加密监测频率。

监测因子主要为 pH、COD、氨氮、TP、TN、总大肠菌群等,本项目地下

水监测计划见下表。

表 7.6-1 地下水监控点布置一览表

号 监测孔位置

孔深及井孔

结构

监测

项目

监测

层位

监测

频率

J1 厂外地下水流上游约 10m

范围内 以地下水水位埋

深为宜,建议

35m,滤水管在

pH、

COD、氨

氮、TP、

潜水

含水

每季度一次

J2 厂内厌氧发酵罐附近地下水 两月一次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7

下游 含水层范围之

内,之下为沉淀

TN、总

大肠菌群 J3

厂内污水处理站附近地下水

下游

J4 厂外地下水下游约 10m 范

围内 每季度一次

图 7.6-1 地下水监控点位置图

3、管理措施

(1)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要求,及时上报监测

数据和有关表格。

(2)在日常例行监测中,一旦发现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异常,应尽快核查

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并将核查过的监测数据通告厂安全环保部门,由专

人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核实,并密切关注生产设施的运行情况,为防止地下

水污染采取措施提供正确的依据。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了解全厂生产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的装置、原因。加大监测

密度,如监测频率由每月(季)一次临时加密为每天一次或更多,连续多天,分

析变化动向;周期性地编写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定期对污染区的生产装置、

法兰、阀门、管道等进行检查。

综上所述,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8

7.7 环保措施投资估算

项目污染防治采取了有效措施,针对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配套了

相应的环保设施。本项目总投资为 14708.57 万元。根据本项目环保治理措施,

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为 3372.16 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 22.93%,详见下表。

表 7.7-1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段 类别 项目 投资额 (万元)

施工扬

尘 洒水降尘及时清扫路面尘土,车辆进出清洗车轮 12

噪声 选用低噪设备和工艺,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2

合理布设施工场地,加强施工场地管理,文明施工 2

废水 施工废水设临时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4 本项目不设置营地,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

收集处理

固废 建筑弃渣清运至城市建设部门制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堆放,生活

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1

废水

生产废水处理站 1 座,设计处理能力为 250t/d,通过“混凝沉淀

+气浮+MBR +纳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

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 3 标准(总磷为

0.5mg/L),排入逆水溪

2189.7

污水处理站浓缩液运至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 10

出水设置 pH、流量、COD、氨氮、TP 等在线监测设备 50

废气

针对厂区主要恶臭源设置恶臭收集系统,风量≥90000m3/h,设

置 1 套高浓度臭气处理系统采用“碱洗+生物滤池”工艺处理,

风量≥23000m3/h,1 套低浓度臭气处理系统采用“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 光催化”工艺处理,风量≥67000m3/h;两套

臭气处理系统尾气经同 1 根 15m 排气筒排放。

1003.96

沼气设“湿法”脱硫设备 10 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设 15m 排气筒 0.5

噪声 生产线设备减震、隔震、建筑隔声 5

水泵减震、隔震、建筑隔声 3 风机减震、隔震、建筑隔声、消音 3

固废

厂区内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

25 杂质及沼渣等日产日清,运至焚烧厂焚烧。 危废暂存间 5m

2;废机油及废含油棉纱、实验室废液及药品包装

等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地下水

污染防

治措施

重点污染区防渗:预处理区、厌氧发酵系统、污水处理设施、

危废暂存间、工业用油储罐、事故废水池:地面进行防渗、防

腐处理,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土工布+至少 2mm厚的 HDPE 膜+10~15cm 的防渗混凝土硬化,做到渗透系数≤10-

10cm/s。并在工业用油储罐周围设置 25cm 高围堰。 一般污染区防渗: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 10~15cm 的水泥进行硬化+至少 2mm 厚的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地面防渗

层渗透系数≤10-7cm/s;

20

环境风 设置 1 个 370m3的事故池,发酵罐体、沼液存储罐等周围设置 25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9

险 围堰 环境监理 在采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隐蔽工程施工时需拍照留底等 1

环境管理 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地下水监测;加强管理,加强实验

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化学品设专人保管,加强员工防火安全

教育;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5

合计 3372.16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0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1 分析目的

社会的生产过程,从环境的角度看,就是一个向自然索取资源和向环境排

放废物的过程,生产能力的扩大也就意味着索取和排放增加的可能性增大,对

环境产生影响的力度可能增强。因此一个建设项目除经济效益外,还应考察环

境和社会效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察建设项目投入的环

境保护费用的实效性。采用环境经济评价方法,分析项目投入的环境保护费用

产生的环境效益和投资的经济效果。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设置本专

题的目的在于衡量建设项目所需投入的环保投资和能收到的环保效果,以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可行性。因而在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中除计算用于控制污染

所需投资费用外,同时还需估算可能收到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以实现增加地区

的建设项目、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致于造成区域环境污染,做到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8.2 环境正效益分析

本项目环保投资 3372.16 万元,占总投资的 22.93%。若拟建项目不对废气、

废水和固体废物等进行治理,将会造成大气环境、受纳水体、土壤等受到影响,

估计损失是不可估计的。公司投入建设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污染

物排放量。本项目废水、废气等处理系统处理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能较

大程度地削减生产废水和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项目采用水循环利用,既减

少了水的消耗,又减少了废气的排放。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臭气、燃烧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颗粒物等)。项目设置 2 套臭气处理系统,并对沼气进行脱硫,锅炉设置低氮燃

烧器,经过相应处理后,臭气排放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表 2 标准;锅炉烟气排放满足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相应标准。

厂区雨污分流,雨水采用暗管排水;本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循环冷却水和

锅炉排污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排,软水制备废水、沼液脱水清液、粪水、沼气脱除

水、除臭系统废水、初期雨水进入污水处理站,通过“混凝沉淀+气浮+MBR+纳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1

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表 3 中要求限值后(其中 TP 排放限值为 0.5mg/L)排入逆水溪。

(3)建设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车间生产设备噪声及辅助设备噪声等,采取

的各种降噪、隔声措施可降低噪声设备的声级,减少噪声对厂界的影响,同时

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对周围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对

动力设备采取的降噪措施,可避免或很大程度地缓解噪声对人体的听力及正常

生活的影响。

(4)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机油及含油棉纱、实验室废液、实验试剂及机

油包装。危险废物在厂内危废暂存库内暂,定期交由危废处理公司进行处置。

项目一般固废包括预处理工段固体杂质、沼渣、粪便、油脂,沼渣脱水系统

脱水后的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及生活垃圾等,以上固废均妥善处理。

8.3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其特点不同于产品生产,而是为社会提供后

勤保障服务。本项目的建设改善和加强了服务区范围的餐厨垃圾、污泥处理水平

和能力,改善了内江市整体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经济进一

步繁荣。

(1)对服务区范围内市政基础建设的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是一项城市市政基础工程,其处理程度与水平是

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外在标志。它涉及到市容市貌是否美观、清洁;关系

到居民居住环境是否卫生安全。该项工程的建设将有效地缓解由于经济发展和

生活等带来的污泥对环境的危害,成为保障当地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对于

服务区的市政基本设施建设,无疑将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起点和新局面。

(2)地区性环境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为服务区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提供一个新的出路,

它的建设无疑将使服务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

康,从根本上解决了内江市目前污水厂的污泥后续处理和处置问题。防止了污

水厂在处置污泥的途径造成污染转移。同时减少污泥处置用地面积。由于污泥

量的减少,处置用地可大大压缩,缓解了内江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用地紧张的局

面。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2

(3)对公众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该项目工程的实施,将推动项目服务区的环境卫生和增进居民的身体健康;

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泥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控制蚊蝇滋生,消除疾病传

染,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减少对居民的不良心理、感官上的刺

激和疾病传播几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4)对社区公众就业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当地的劳务市场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首先,项目基础

设施施工建设期间,将提供一定量的施工人员空缺。其次,项目运营过程中将

提供一定量的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根据项目可研,本项目正式定员为 60 人,

在正式运行期,还要招聘当地的厂内服务人员和后勤人员。

综上,本工程的实施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经济上是合理可

行的。

8.4 损益分析

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14708.57 万元,根据本项目环保治理措施,估算本项目环

保投资为 3372.16 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 22.93%,该投资满足项目环保措

施经费需求。

项目建设带来的损失

营运期主要是废气、废水、固废及噪声等对环境造成影响,为消除这些影

响,投入相应资金用于治理,另外,每年尚需投入一定费用作环保措施运行费

用。

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环境造成的损失是局部的、小

范围的,部份环境损失经适当的措施后是可以弥补的。因此,项目从环境影响

经济损益角度是可行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3

9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关键。防治污染、保护生态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力度。为了保证

环保措施的切实实施,使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持续发展,必须

强化环境管理,使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

发展、同步实施的方针。基于此,本报告提出以下的施工期环境监理、环境监

测和环境管理建议,作为工程设计以及工程运行后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依

据。

9.1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措施

进行环境管理,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因为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

适应日益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实施环境管理的宗旨是降低物耗、

能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环境管理应将清洁生产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建立

相互联系、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力求环境与生产的协调发展。

为实现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公司拟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把环境管理

渗透到企业的环境管理之中。环境管理的措施可概括为:

(1)以治本为主,尽量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二次产生,兼顾末端

治理,达标排放,降低末端治理成本;

(2)坚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3)把环境管理纳入到生产管理中,建立有环境考核指标的岗位责任制和

管理职责;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施工期环境管理

环境监理是环境保护新的要求,项目建设开展工程监理时,应保证环境监

理同时进行,由工程监理方负责。环境监理工作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

保证工程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及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为确保工

程环境保护措施按计划完成,并保证环保工程的质量,监理人员由业主委托具

有环境工程监理资格的人员进行,环境监理人员的编制可根据需要,由其他部

门的工作人员兼职,人数视工作需要再定。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4

(1)环境监理工作方式

①环境监理纳入工程监理范畴,由工程指挥部监理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参

加工程总监月度例会,并向总监办上报环境监理的月报等内容。

②定期召开由总指挥部业主代表、各分指挥部业主代表、环境监理参加的

环境监理工作会议,结合进期环境监理工作,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下阶段工作

计划。

③各环境监理分部每月召开由指挥部业主代表、总监办代表、各标段参建

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参加的环境监理例会。

④形成健全的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在各参建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

小组,负责项目部的环境保护领导工作,组织机构延伸至各施工队和班组,划

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

(2)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工程筹建期的环境监理主要有: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中的环境保护条款、检查施工单位所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是否合理、参与审批提

交申请《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并对各污染物处理工程的建设进行工程监理,监

督实施。

施工期的环境监理主要有:根据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环境保护工作重

点》,并向施工单位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宣传,为施工单位指出环境污染敏感点,

根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检查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体系运转是否正常、检查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等,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设进行监理。

工程运行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有: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工程施工环境保护

工作总结报告》、整理环境保护竣工文件、工程项目环保验收、编写《环境监理

工作总结报告》等。

(3)环境监理工作职责

①监理人员应严格地履行监理职责,切实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使现场各

施工工艺应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

实施。

②作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工作,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环境保护

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5

③制定阶段性环境监理验收规划,对单位工程竣工进行环境监理验收,做

到工程竣工后环保手续齐全,资料完整。

④对未招标的建设项目在合同中签署环境保护合同条款,审核其施工组织

设计中环境保护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中增加环境保护章节并且内容要具体。

表 9.1-1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问题 采取或将采取的行劝及管理要点 实施机构 负责机构

空气污染

1)施工期间适时洒水,尤其是在灰土搅拌站;在路基填充时,

需洒水以压实材料,在材料压实后,定期洒水,以防起尘。 2)运输建材的车辆需加以覆盖,以减少撒落。 3)搅拌设备需良好密封,工作者要注意劳动保护。

承包商

内江高能

环境技术

有限公司

土壤侵蚀/水污染

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防止施工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至自

然沟渠和地表水体。 承包商

施工营地 1)本项目不设置使用营地,施工场所设置垃圾箱和卫生处理

设施,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收集处理。 2)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清理。

承包商

噪声

1)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标准,防止施工工人受噪声侵害,

对靠近高噪声源的工人进行劳动保护,并限制工作时间。 2)可固定的机械应远离北侧企业。 3)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

承包商

生态环境

1)尽量减少填挖土方。 2)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场地平整和恢复植被,使施工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3)将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严禁随意排放废物和破

坏植被。

承包商

水土流失 1)弃土后要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2)凡在雨水经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设临地土沉淀池。 承包商

事故风险

1)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期临时道路上应安装有效照明设

备和安全信号。 2)施工期间,采用有效的安全和警告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

率。

承包商

交通和运输

1)施工材料尽量就近购买,以避免施工材料的长途运输,剩

余土石方用于江边绿化建设用土。 2)施工期间道路堵塞时,应在与交通和公安部门协商下,采

取足够的引导措施。

承包商

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运用环保法律、法

规、技术、经济、教育等手段对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控制环境污染与

保护环境所实施重要措施。

运营期环境管理

(1)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为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公司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将环境管理工作自上而下

的贯穿到公司的生产管理中,现就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①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实行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制,以便在制定环保方针、

制度、规划,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将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结合起来;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6

要求污水处理站备足人员,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建议由专业环

保公司参与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工作。

②建立专职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 1~2 名,兼职管理人员

若干名,具体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并实施运行;负责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联系与

协调工作;

③以水、气、声等环境要素的保护和改善作为推动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并在生产工作中检查环境管理的成效。

④按照所制定的环保方针和环境管理方案,将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各生产部门和人,签订责任书,定期考核。

⑤按照环境管理的要求,将计划实现的目标和过程编制成文件,有关指标制

成目标管理图表,标明工作内容和进度,以便与目标对比,及时掌握环保工作的

进展情况。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图见下图。

图 10.1-1 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图

(2)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是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建立的

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有:

①环境管理岗位责任制;

②环保设施运行和管理制度;

公司主要负责人

环境管理机构

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针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 生产管理 原材料管理 工艺管理 环境监测

实施运行

检查纠正

管理考核、评审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7

③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监测制度;

④原材料的管理和使用、节约制度;

⑤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

⑥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⑦厂区绿化和管理制度。

(3)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接受环保主管部门的检

查监督,定期上报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②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检查,定期上报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③如实向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公司使用的各种化学品,如有变更,事先征得主

管部门许可,培训并让每个员工掌握这些化学品的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物质的

特征及防护措施。

④组织制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⑤公司内部环保治理设备的运转以及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

⑥组织参加环境监测工作。

⑦定期进行审计,检查环境管理计划实施情况,使环境污染的治理、管理和

控制不断得到改善,使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4)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

①加强日常管理、杜绝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定期对设备、管道

和治污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

②监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或在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

下进行监测工作,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③提供的监测数据应当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验证性;

④建立原始记录、监测分析以及试验数据的数据档案库;

⑤取得的各种数据应有专人保管,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一年以上,监测

数据及实验分析数据应当长期保存;

⑥数据必须经核实及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保存或上报。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8

9.2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

公司环境监测以厂区污染源源强排放监测为重点,污水处理站的环境管理机

构在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站的指导下,应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进

行定期监测。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

(1)定期对污水处理站处理设施的废水进口和处理水出口进行监测;

(2)定期对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气排放口进行监测;

(3)定期对厂界噪声、主要噪声源进行监测;

(4)对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对设施的设计和处理

效果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公司有关部门;

(5)当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应急监测,为采取处理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6)编制环境监测季报或年报,及时上报县、市环保主管部门。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工程承包合同时,应包括有关工程施工期间

环境保护条款,包括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期间环境污染

控制、污染物排放管理、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及相关奖惩条款。

(2)施工单位应提高环保意识,加强驻地和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合理安

排施工计划,切实做到组织计划严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逐条落实到位,环保

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环保工程费用专款专用,不偷工减料、延

误工期。

(3)施工单位应特别注意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尽可能保护好土壤、植

被、弃土弃渣须运至设计中指定的地点弃置,严禁随意堆置、侵占河道,防止对

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4)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驻地及其它施工临时设施,应加强环境管理,

施工污水避免无组织散排,尽可能集中排放指定地点;扬尘大的工地应采取降尘

措施,工程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和恢复施工现场,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与

施工弃渣,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5)认真落实各项补偿措施,做好工程各项环保设施的施工监理与验收,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79

保证环保工程质量,真正做到环保工程“三同时”。

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目的是通过对本企业污染源监测和周围环境的监测,及时准确掌

握污染状况,了解污染程度和范围,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加强环境管理,

实施清洁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1、监测机构职责

(1)厂区组建 1 个环境监测组,针对项目投产后的排污特征,制定适合于

生产过程的监测计划和实施方案。

(2)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进行定期监测,负责监测数据的统计、汇总,

进行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分析,建立完整的污染源档案,形成现代化监测网络管

理体系。

(3)配合地方环保监测站对厂区污染源的监测,如实向地方环境管理部门

提供企业的环境质量报告。

2、污染物监测计划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项目建成运营后

应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应采取在线监测和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本项目污染

物排放的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见下表。

表 9.2-1 废水污染源监测计划

类别 监测位置 监测

数量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废气

有组

臭气处理系统排气

筒 1 个 H2S、NH3、臭气浓度 1 次/季度

锅炉房排气筒 1 个 SO2、NOX、烟尘 1 次/季度 无组

织 厂界 1 个 臭气浓度、硫化氢、氨气、

甲硫醇 1 次/季度

废水

在线

监测 厂区废水排放口

1 个 流量、pH、CODCr、氨氮、

总磷 在线连续

监测

取样

监测 1 个 pH、BOD5、COD、悬浮

物、氨氮、总磷、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1 次/周

噪声 厂界周围 4 个 等效 A 声级(Leq(A)) 1 次/季度

采样分析和计算方法:按照有关标准及推荐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3、环境质量监测

(1)地表水环境监测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0

监测断面:2 个,分别是污水处理站尾水排口上游 500m、排口下游 1000m

处。

监测项目:pH、COD、BOD5、氨氮、SS、总磷、总氮、石油类。

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每年丰、枯、平水期至少各监测一次,每次 3 天。

事故性废水污染物监测:对于废水事故性排放,应根据需要制定监测方案,

及时监测。在污染事故监测时,对受影响的水域必须增加监测断面和监测项目,

加密监测采样次数,做好连续监测工作,直至事故性排放消除,恢复正常排放

的水质状况为止。

(2)地下水环境监测

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准确地反馈地下水水

质状况,为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表 9.2-2 地下水污染监控布点

号 监测孔位置

孔深及井孔

结构

监测

项目

监测

层位

监测

频率

J1 厂外地下水流上游约 10m

范围内 以地下水水位埋

深为宜,建议

35m,滤水管在

含水层范围之

内,之下为沉淀

pH、

COD、氨

氮、TP、TN、总

大肠菌群

潜水

含水

每季度一次

J2 厂内厌氧发酵罐附近地下水

下游 两月一次

J3 厂内污水处理站附近地下水

下游

J4 厂外地下水下游约 10m 范

围内 每季度一次

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对监测结果及时建立档案,并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相

关规定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备案。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加密监测频次,

并根据污染物特征增加监测项目,并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漏污染源,及时采

取应急措施。

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安全、环境”三位一体

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设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小组,负责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和管

理,或者委托专业的资质机构完成。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风

险预警方案,设立应急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

采样分析和计算方法: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标准及推荐标准、规范的

规定执行。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1

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对监测结果及时建立档案,并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相

关规定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备案。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加密监测频次,

并根据污染物特征增加监测项目,并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漏污染源,及时采

取应急措施。

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安全、环境”三位一

体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设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小组,负责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和

管理,或者委托专业的资质机构完成。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

风险预警方案,设立应急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

3、人员培训

从事环境保护的有关人员应在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

括:

(1)由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安排、技术部门负责培训,使受训人员对工厂

的设备,工艺流程,处理技术等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对上岗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安全生产等法规教

育,增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技能。

(3)环境监测人员应送地方专业部门学习空气、水质、声环境等的监测规

范和分析新技术。

环保管理机构应做到有职、有权、有责,确实担负起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督

及管理责任。该机构除对工厂负责外,也应与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增加联系,

使环保工作纳入地方管理的工作系统,在业务上接受检查和监督。日常的环境

管理工作主要有:

①掌握项目投产后的污染状况,并建立污染源档案。

②统计环境保护有关数据报表。

③建立逐月环境状况(如污染物排放,环保设施运行)的完整记录。

④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的监控和维护。

⑤配合地方监测站对厂内各废气、废水污染源进行监测。

9.3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环保工程设计要求

(1)按照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完善本项目的环保工程设计,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2

并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重点做好恶臭的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废水的处理及污

泥的处置与综合利用设计工作,确保工程建成投产后“三废”做到达标排放。

(2)核准环保投资概算,增加环保资金,要求做到专款专用,环保投资及

时到位。

(3)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完

工;如需进行试生产,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

行。

环保设施验收建议

(1)验收范围

①与本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污染防治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

配套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等。

②本报告书和有关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它各项环保措施。

(2)验收清单

建设单位在工程投产后正常生产工况下达到设计规模 75%以上时,应按照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及时向项目环保主

管部门提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进行验收。

表 9.3-1 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清单

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 环境保护设施 监测内容 验收标准

废气

综合处理车

间、污水处理

站恶臭

NH3、H2S、臭气浓度

(无量纲)

1 套高浓度臭气

处理设施、1 套

低浓度臭气处理

设施,共用同 1个排气筒

进出口:

NH3、

H2S、臭气

浓度

《恶臭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14554-93)

沼气锅炉废气 SO2、NOx、烟尘

燃烧废气经 1 根

15m 高排气筒排

排放口:

SO2、

NOx、烟尘

《锅炉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

准》

(GB13271-2014)

废水 生产废水、生

活污水 COD、氨

氮、总磷

废水处理站 1座,(混凝沉淀+气浮+MBR +纳滤

+反渗透)

调节池、排

放口:流

量、pH、

CODCr、氨

氮、总磷

《生活垃圾填

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

(GB16889-2008)中表 3标准,总磷参

照《四川省岷

江、沱江流域

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3

(DB51/2311-2016)工业园

区集中式污水

处理厂排放限

地下水 地下水跟踪监

测井 耗氧量、氨

氮 1 眼监测井 耗氧量、氨

氮 符合地下水环

境质量标准

噪声 生产设备 噪声 / 厂界噪声监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

中 2 类标准

固体废

弃物

危险废物

废油及废含

油棉纱等、 实验废液、 实验试剂及

机油包装

委托有资质单位

处置

危废间、危

废委外处置

情况

《危险废物贮

存污染控制标

准》

(GB18597-2001(2013 年

修订))

一般工业固废

固体杂质、

粪渣等、脱

水后的沼

渣、污水处

理站污泥、

脱硫渣

固体杂质、粪渣

等、脱水后的沼

渣、污水处理站

污泥送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厂焚烧

处理;脱硫剂、

粗油脂外售综合

利用;废包装材

料由资源利用公

司回收

委外情况

《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

制标准》

(GB18599-2001(2013 年

修订))

一般固废 生活垃圾 送生活垃圾焚烧

发电厂焚烧处理 / 符合环保要求

环境风

险 / / 300m3 事故应急

池、火炬等 / /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4

表 9.3-2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

污染物

类别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名称 治理措施 排放特征 排放状况 排放标准

H D T 浓度 排放量 kg/h mg/m3

(m) (m) (℃) mg/Nm3 kg/h t/a

有组织

综合处理车间、

污水处理区

H2S 高浓度区采用“碱洗+生物滤

池”除臭,低浓度区采用“酸洗

+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光催

化”除臭

15 1.2 25

0.01 0.001 0.008 0.33 / NH3 0.658 0.059 0.496 4.9 /

臭气浓度 1863 / / 2000 /

沼气锅炉 SO2

沼气脱硫+低氮燃烧 8 0.4 100 29.36 0.112 0.3 / 50

NOX 75.48 0.523 0.77 / 150 烟尘 17.6 0.067 0.18 / 20

无组织 综合处理车间

NH3 / 48.6(L)×42.7(B)×10(H)

/ 0.0008 0.007 / 1.5 H2S / / 0.047 0.415 / 0.06

污水处理区 NH3 /

54(L)×24(B)×8(H) / 0.0002 0.002 / 1.5

H2S / / 0.012 0.104 / 0.06

废水 生产、生活

水量

(m3/a) 生活废水与生产废水经污水处

理站处理达标后经,污水处理

站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气浮+MBR(两级A/O+UF系统)

+纳滤+反渗透

污水排放口

/ / 62415 / /

COD 42.1 / 2.628 / 60 BOD5 16.2 / 1.011 / 20

SS 11.9 / 0.743 / 30 NH3-N 4.5 / 0.281 / 8 总氮 8.8 0.549 20 总磷 0.5 / 0.031 / 0.5

噪声 生产 噪声 采用隔声、减振、消音等措施

项目北厂界外1m 昼间54.6dB(A),夜间49.4dB(A)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项目西厂界外1m 昼间53.2dB(A),夜间45.51dB(A)

项目南厂界外1m 昼间55.0dB(A),夜间46.2dB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5

(A)

项目东厂界外1m 昼间52.5dB(A),夜间44.9 dB(A)

一般固

废 生产、生活

固体杂质、

粪渣等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 / / / 0 / /

沼渣脱水系

统脱水后的

沼渣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 / / / 0 / /

污水处理站

浓缩液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回灌 / / / 0 / /

污水处理站

污泥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 / / / 0 / /

油脂 外售综合利用 / / / 0 / / 脱硫渣 外售综合利用 / / / 0 / / 生活垃圾 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 /

危险固

废 生产

废油及废含

油棉纱 有资质危废处理单位安全处置

/ / / 0 / /

实验废液 / / / 0 / / 实验试剂及

机油包装 / / / 0 / /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6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项目基本情况

内江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选址位于内

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占地 24.772 亩,总投资 14708.57 万元,处理内江

市三区一县(市中区、东兴区、经开区、隆昌市)的餐厨垃圾、污泥及城市粪便。

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建设 270t/d 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生产线(包括 120t/d 餐厨垃

圾处理、100t/d 市政污泥处理、50t/d 城市粪便处理),包括管理区、生产区、公

用及辅助设施、污水处理区及场外工程等。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19 年本)》,本项目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综合利用”、第三十八“餐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及设施建设”,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本项目出具可研报告的批复(内发改环资

〔2020〕280 号)。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

综上,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进行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主要处理餐厨垃圾、市政污泥、

城市粪便,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与《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和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相符。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主要处理餐厨垃圾、污泥及粪便,通过

餐厨垃圾+污泥协同厌氧消化工艺,进行沼气制备,实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污

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文件。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文件及污染防治规划。

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属于内江市垃圾处理中心用地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7

范围,选址已获内江市城乡规划局批准。

拟建项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目前为农村地区,项目周边

多为农田和散户居民,无集中式居民聚居区,无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环境敏

感设施,无敏感制约因素。项目北面紧邻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填埋场,项

目西面紧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 200m范围内无居民住户、食品企业、医药制

造企业。项目所在厂区有县道与外界相接,交通便捷。因此,项目与周围环境

相容。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处理项目,程服务对象主要是内江市餐厨垃圾、市政

污泥和城市粪便,根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排放

的各类污染物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均较

小,从环境承载力考虑,项目选址是可行的。

本项目所在区地质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场址位于沱江内江城区段下游,相

对宽阔,地面平缓,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采空区、地面沉陷等

不良地质灾害作用,区域稳定性良好,适宜建设。厂址选择符合《餐厨垃圾处理

技术规范》(CJJ184-2012)的有关要求。

综上所述,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本项目选址合理。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统计结果可看出:各监测点硫化氢、氨气的单项指

数均小于 1,满足 HJ2.2-2018 中附录 D(表 D.1)中推荐浓度值。根据内江市空

气质量情况,内江市属于 PM2.5 不达标区域。

根据《内江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内府办发〔2018〕64 号),以

空气质量达标为核心,以 PM2.5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战略。

到 2020 年,针对当前环境空气污染特点,近期空气质量达标措施以强化污染源

治理和减排为重点,以加强工业企业末端治理为抓手,推动燃煤锅炉淘汰升级,

提升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砖瓦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效率;通过淘汰黄标

车、升级油品和机动车排放标准等综合管理措施,提高移动源综合治理水平;

通过控制生物质燃烧、扬尘污染、餐饮污染等手段,深化面源污染治理。

(2)地表水环境质量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8

监测表明:在监测时段内,本项目各监测断面各指标 Si 值均小于 1,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

(3)地下水环境质量

监测表明:项目周围地下水各监测点的各项指标 Si 值均小于 1,均满足《地

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2017)中的Ⅲ类标准限值,项目区所在地区域地下水

环境现状整体较好。

(4)声环境质量

监测表明:监测时段内各监测点的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

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5)土壤和底泥环境质量

监测表明:监测时段内评价区域各检测指标均低于 GB36600-2018 中建设用

地土壤(二类)污染风险筛选值。

污染物达标排放

1、施工期污染物达标排放

本项目通过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施工期扬尘及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影小;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类污染将随之不复存在;

施工期噪声基本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

准限值要求,生活垃圾和建筑废弃物做到了妥善处理,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

显影响。

2、营运期污染物达标排放

(1)废水

厂区废水产生量 231.8m3/d,设置污水处理站规模为 250m3/d,通过“混凝

沉淀+气浮+MBR+纳滤+反渗透”进行处理,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

制标准》(GB16889-2008 表 3 中要求限值(TP 浓度排放限值为 0.5mg/L)后通过

内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排口排入逆水溪。

(2)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泥、粪渣、餐厨垃圾在卸料、储存、处理等生产过程及污

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气体;沼气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针对

厂区主要恶臭源设置恶臭收集系统,风量≥90000m3/h,设置 1 套高浓度臭气处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89

理系统采用“碱洗+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风量≥23000m3/h,1 套低浓度臭气处

理系统采用“酸洗+碱洗+超氧自由基 UV/O3光催化”工艺处理,风量≥67000m3/h;

两套臭气处理系统尾气经同 1 根 15m 排气筒排放。项目沼气经脱硫后,部分沼

气进入沼气锅炉燃烧,废气最终经 1 根不低于 15m 烟囱排放,富余沼气送内江

市城市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项目柴油发电机废气产生量较小,经自带的净化设

施处理后排放。综上,项目废气均达标排放。

(3)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来自于螺旋输送机、破碎除杂机、压榨机、鼓风机、风

机、泵等,其噪声多在 60-95dB(A)。采用修建隔声车间阻隔、合理布局、距

离衰减等措施进行治理,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固体杂质、沼渣、粪便、油脂等预处理工段固废,

沼渣脱水系统脱水后的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实验室废液、废机油及含油棉

纱、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及员工生活垃圾等。

固体杂质、沼渣、粪便等预处理工段固废、沼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等收集后

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油脂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

一清运处理;实验室废液、废机油及含油棉纱、实验试剂及机油包装等交由有资

质的单位处置。

总体来说,项目采取了合理有效的环保措施,以保证“三废”和噪声的达标

排放,项目环保措施可行。

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的建设施工将不会引起区域内生态环境发生大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后施工期的扬尘、噪声及生活污水不会造成明显环境影响。而且随着项目施工

期的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除。

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预测分析表明,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枯水期排口下游 CODCr、氨氮、TP 等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90

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要求。因此,

项目排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同时,排放口下游

2000m 处 COD、NH3-N、TP 浓度分别为 17.1744mg/L、0.7256 mg/L、0.1384

mg/L,满足地表水导则中安全余量要求。

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废水按照完全没有进行处理来考虑),本项目废水排

放口下游 20km 范围内 COD、NH3-N、TP 值明显增加,形成明显污染带。污水

处理站需加强日常的运行管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污水处理站应设立专门

的事故应急部门。

总体来说,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外排废水不会对受纳水体逆水溪造成较大

影响,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水体功能。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由预测结果可知,在非正常状况发生后,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处浓

度监测井中沼液渗露进入含水层 CODMn 最大浓度贡献值分别为 7.52513mg/L、

3.97693mg/L、2.50503mg/L。非正常状况发生约 730d 后沼液渗露 CODMn 在含水

层中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 III 类

水质标准限值,COD≤3mg/ L)。

由预测结果可知,在非正常状况发生后,下游 30m、厂界、厂界外 30m 处浓

度监测井中沼液渗露进入含水层 NH3-N 最大浓度贡献值分别为 0.813528mg/L、

0.429939mg/L、0.270815mg/L。非正常状况发生约 500d 后沼液渗露 NH3-N 在含

水层中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 III

类水质标准限值,NH3-N≤0.5mg/ L)。

由此可知本项目非正常状况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区域地下水水质会产

生一定影响,故应尽量避免废正常状况发生。

2、对下游分散式民井的影响评价

本项目北东侧下游为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由预测图表结

果可知,污染物浓度超标范围未越过填埋场红线范围;同时,根据《内江市生活

垃圾处理中心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2016 年 5 月),划定填埋

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500m。根据现场调查,填埋场卫生防护距离内内居民均已

搬迁完毕,故本项目非正常状况下,不会对下游居民分散式水井产生影响。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91

(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项目正常运行条件下,除臭系统排气筒 H2S、NH3 最大落地浓度

出现落地距离为 276m 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 0.043μg/m3、2.9225μg/m3;锅炉

房排气筒 SO2、NOx、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落地距离为 79m 处,最大落地

浓度分别为 6.3223μg/m3、16.1385μg/m3、3.7435μg/m3。项目正常运行条件下,各

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无组织源产生的恶臭影响极小,不会造成环

境空气超标。

同时,本项目以综合处理车间及污水处理站边界外 300m 的包络线作为项目

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划定的 300m 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点。环评要

求:在项目所设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修建医院、学校、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

感设施。

(4)声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采取综合防噪措施,项目设备噪声对厂界噪声

贡献值低,对厂界噪声影响不明显。厂界噪声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均达标。

(5)固废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杂质、沼渣、粪便等预处理工段固废、沼渣、污水处

理站污泥等收集后送至内江海诺尔垃圾发电厂处置;油脂收集后外售处理;生活

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实验室废液、废机油及含油棉纱、实验试剂及机

油包装等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营运期厂区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

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环境风险

本项目为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措施,设置风险应

急预案,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和处置,结合企业在运营期间不断完

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工厂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环境风险

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可行。由于本项目涉及沼气燃烧,有一定的风险,本环评

要求建设单位需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安全预评估工作。

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总量控制的有关要求,并结合项目污染物排放及

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CODCr、NH3-N、TP、SO2、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92

NOX、烟尘。本项目总量指标如下:

废水:CODCr 5.475t/a、NH3-N 0.73t/a、TP 0.0456t/a。

废气:H2S 0.017t/a、NH3 1.012t/a、NOX 0.77t/a、颗粒物 0.18t/a、SO2 0.30 t/a。

公众参与

本评价采用网上公示、发放调查表等方式了解项目周围群众意愿,公众参

与调查的过程、范围基本能够反映周围群众的主要意愿,公众参与工作充分体

现了合法性、代表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四性”要求。

从总体上看,调查问卷中所反应的民心、民意,项目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

的支持,没有反对项目建设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环保可行性综合结论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位于内

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闻家冲村,符合当地发展规划;项目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经采取措施后均做到达标排放,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风险管理

措施合理可行,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可控制在接受范围,满足环保要

求;公众参与及调查表明,项目建设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评价认为,本

工程在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项

目环境影响可接受。

10.2 要求与建议

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本次环评提出以下要求:

1、强化施工期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定合理施工计划和污染防治对策,严格

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按照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2、企业应加强环保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建立健全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

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环保设施高效运行,尽量减

少和避免事故排放情况发生。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四川省的各项环保法规和要求,根据生产的需要,

充实环境保护机构的人员,落实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环境监测计划。

4、公司应当继续搞好日常环境监督管理,使环保治理设施长期正常运行,

防治各类污染物非正常排放,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规范各排污口管理、

按环保部门要求设置相应标准等。对废水排放口进行定时定点监测,监测频率

内江市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93

按每半年监测一次,确保不出现超标排放。

5、搭建采样平台,对排气筒留好监测孔,以便日后的监测。

6、注意风险防范措施,随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

演练。

7、生产区工作人员严格按防疫等部门落实生产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保护工

作人员的生身体健康。

8、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有关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