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 側記

14
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 會議側記 日期:2013 6 29 日(六) 時間:09001730 地點:馬來亞大學文學院 【開幕式】 側記者:趙偵宇 由馬大華人研究中心、中文系與臺大臺文所共同主辦的 2013 華人研究國際 學術論壇,在馬來西亞晴好的豔陽下展開。會議首先由主持人宣布議事規則,並 請全體與會者起立,奏馬大、臺大兩校校歌。樂畢,主持人請與會者就座並說明 大會宗旨,此次大會共有 24 位發表人分別來自新加坡、臺灣、馬來西亞與中國。 後由馬大中文系主任祝家豐教授上臺致詞。 祝家豐教授表示,首先歡迎海外的學者、同學,尤其是來自臺灣、中國、新 加坡的貴賓,以及本地的學者研究生,來參加 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祝 家豐教授提到這次發表的論文都很紮實,會議則是採取分開兩個場次進行的方式, 相信彼此之間一定會有很多啟發,共享學習平臺。而馬大和臺大合作,通過這樣 的交流,也相信在學術方面會擦出燦爛火花。祝家豐教授最後並勉勵雙方學者、 學生,利用這次機會交流,互相學習。 第二位致詞人是臺大臺文所所長洪淑苓教授。洪淑苓教授首先代表臺大師生 一行人感謝各主辦、協辦單位,促成這次的論壇,相信能夠促進亞洲文化、文學 的交流。洪淑苓教授並提到,方才聽見二校校歌相當感動,也可以從中感受到馬 大校風的活潑。之後介紹臺大臺文所,臺大臺文邁入第 10 年,研究範圍非常廣 泛,不但從古典跨度現代,與周邊國家的互動亦相當密切。最後,洪淑苓教授再 次致上謝意,並期許這次大會能夠作為華人研究的一個起點。 最後一位致詞人是馬大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黃子堅教授。黃子堅教授首先代表 馬大校方、華人研究中心、中文系,歡迎大家來參加這次的論壇;這次的論壇由 臺馬合力主辦,並有四個對華人研究有所關懷的組織的協辦,向這些單位表示感 謝,尤其感謝中華國學書院,贊助本次大會一萬馬幣。黃子堅教授提到本次大會 彙集了 24 位老師和同學的研究成果,來自四個國度,代表華人研究在國際重要 性的認同。黃子堅教授而後介紹華人研究中心,2011 年 5 月創辦,2013 年 3 由 研究小組提昇成研究中心,共有 18 位老師,來自 10 個學科,經濟、醫學、理工、 文學、歷史等等,推動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研究,馬來西亞客家認同研究等等。最 後提及這次很榮幸能跟大家合作,這次是華人研究大使命的一部分,也是互相學 習勉勵的平臺,希望成為一年一度的活動。感謝臺大師生大老遠到來,希望這六 天多有收穫。

Transcript of 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 側記

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

會議側記

日期:2013 年 6 月 29 日(六)

時間:09:00~17:30

地點:馬來亞大學文學院

【開幕式】 側記者:趙偵宇

由馬大華人研究中心、中文系與臺大臺文所共同主辦的 2013 華人研究國際

學術論壇,在馬來西亞晴好的豔陽下展開。會議首先由主持人宣布議事規則,並

請全體與會者起立,奏馬大、臺大兩校校歌。樂畢,主持人請與會者就座並說明

大會宗旨,此次大會共有 24 位發表人分別來自新加坡、臺灣、馬來西亞與中國。

後由馬大中文系主任祝家豐教授上臺致詞。

祝家豐教授表示,首先歡迎海外的學者、同學,尤其是來自臺灣、中國、新

加坡的貴賓,以及本地的學者研究生,來參加 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祝

家豐教授提到這次發表的論文都很紮實,會議則是採取分開兩個場次進行的方式,

相信彼此之間一定會有很多啟發,共享學習平臺。而馬大和臺大合作,通過這樣

的交流,也相信在學術方面會擦出燦爛火花。祝家豐教授最後並勉勵雙方學者、

學生,利用這次機會交流,互相學習。

第二位致詞人是臺大臺文所所長洪淑苓教授。洪淑苓教授首先代表臺大師生

一行人感謝各主辦、協辦單位,促成這次的論壇,相信能夠促進亞洲文化、文學

的交流。洪淑苓教授並提到,方才聽見二校校歌相當感動,也可以從中感受到馬

大校風的活潑。之後介紹臺大臺文所,臺大臺文邁入第 10 年,研究範圍非常廣

泛,不但從古典跨度現代,與周邊國家的互動亦相當密切。最後,洪淑苓教授再

次致上謝意,並期許這次大會能夠作為華人研究的一個起點。

最後一位致詞人是馬大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黃子堅教授。黃子堅教授首先代表

馬大校方、華人研究中心、中文系,歡迎大家來參加這次的論壇;這次的論壇由

臺馬合力主辦,並有四個對華人研究有所關懷的組織的協辦,向這些單位表示感

謝,尤其感謝中華國學書院,贊助本次大會一萬馬幣。黃子堅教授提到本次大會

彙集了 24 位老師和同學的研究成果,來自四個國度,代表華人研究在國際重要

性的認同。黃子堅教授而後介紹華人研究中心,2011 年 5 月創辦,2013 年 3 由

研究小組提昇成研究中心,共有 18 位老師,來自 10 個學科,經濟、醫學、理工、

文學、歷史等等,推動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研究,馬來西亞客家認同研究等等。最

後提及這次很榮幸能跟大家合作,這次是華人研究大使命的一部分,也是互相學

習勉勵的平臺,希望成為一年一度的活動。感謝臺大師生大老遠到來,希望這六

天多有收穫。

開幕典禮最後由臺大、馬大雙方代表互相贈送禮物之後閉幕。全體合照後,

進行茶敘。

【講堂 B A1 場次】 側記者:郭珂兒

本場次由於開幕時間延長,而稍遲至 10 點開始,由拉曼大學助理教授廖冰

凌主持。第一篇係由博特拉大學碩士生何啟智發表其與博大教授林春美合作研究

的論文,題目為〈男性氣質的建構與消弭:論潘雨桐和李天葆的小說中的男性〉。

該論文以康奈爾的理論為依據,探討潘雨桐與李天葆小說中男性人物的男性

氣質,並從中窺探作者的男性意識。在馬華小說家中,潘雨桐和李天葆這兩位男

性作家素來以陰柔風格見稱,他們小說的故事主線同樣多以男女情事為骨幹;在

言語風格和藝術格調方面都傾向細膩繁複,華麗婉約;另外,他們也慣常以女性

的觀點和視角來開展敘事,揣摩女性的情感和思想,並關懷女性的處境和命運。

論文則從此角度反思,提出陰柔的主調是否代表對陽剛的質疑,意即他們的小說

是否從根本上表現出對男性氣質的偏離。

康奈爾主張對男性氣質的研究,須從兩性的關係模式——即權力關係、生產

關係和情感關係著手,認為兩性之間的權力關係與生產關係經常處於循環的結構

中,而情感關係則是形塑與實現慾望的實踐活動。論文援用此「性別氣質」理論

作為研究基礎,從兩位作家在小說中對兩性關係的描寫,分析出其中的男性氣質

與意識。首先在「建構:不自覺的擁抱」一節中,論述潘雨桐批判壓迫女性的男

性霸權的同時,也要求其男性人物展明顯的男性氣質,「像個男人」。殊不知男性

追求男性氣質的過程如同遭受鞭策,而男性氣質過分膨脹的時候,也可能對女性

產生更多的壓迫。潘雨桐讓筆下的男性人物(無論正面或負面),都以建構男性

氣質為目標時,他又對男性氣質和父權制之間的親密關係意識模糊,顯然未認知

到建構男性氣質的合理性,其實即代表對父權制的基本認同。

接著在「消弭:不完全的疏離」一節,則論述李天葆筆下的男性人物在權力

關係與生產關係方面的退讓或放鬆,正好使其小說呈現出一種消弭男性氣質的效

果,但他們對自己「夫綱不振」始終暗自介懷,即已揭示男性對徹底拋開其對權

力關係的慾望之不易。而小說中看似採取主動的女性,其實在更求彰顯女性氣質

的舉動上,也正強調了自己成為依附男性的客體。因此從總體書寫而言,李天葆

小說對性別氣質的壓迫本質未必有多大的自覺。論文總結認為兩位作者對男性氣

質的認同或部分認同都揭示了他們的男性意識。這也說明他們的書寫雖帶有陰柔

主調,卻不一定是質疑陽剛的表現——他們的小說,歸根究底,並未真正脫離男

性氣質對男性的糾纏。

第二位發表人是臺大臺文所碩士生王喆,題目是〈山東大漢的野蠻與溫

柔——試論管管詩歌的詩性力量〉。該論文認為悠遊於學院體制之外、被認為寫

作怪絕的詩人管管,細讀其詩作卻可以發現,野性粗蠻的力量與溫柔純真的深情

有機結合在這個渡海來臺的山東大漢身上,因此這對相反又相成的力量正是論者

解讀管管的路徑。

論文先從語言秩序來看,管管的詩顯見語言的我行我素,夾雜口語方言,不

避俗語俚語,論者主張這是詩人對生命範式的反抗而至對語言範式的反抗,山東

大漢的野性力量正體現在這一輩子的童心未泯,讓詩作內化為生命的存在方式,

把渡海漂泊一代尋找精神寄託的嚴肅主題置於話語的狂歡之中。加上管管因為沒

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而紮根在大眾社會中吸收累積,因此詩歌語言即有鄉土氣

息,又充滿野性豪氣,與其他承襲溫柔敦厚詩教傳統的同輩詩人大異其趣,創造

了全新的詩語空間。

論文接著回歸到詩歌內容來看,論者分析了詩作中佔重要比重的兩個母題:

女性與故鄉,並從中提煉出了詩人溫柔深情之處。另外,論者也觀察到隨著詩風

的成熟,由景和物中體悟禪機和禪趣的詩作也越來越多,而童心是管管詩中通達

禪機的唯一途徑。論者也以此應對了管管詩作曾被批評為散文化傾向過度、缺乏

精神深度、詩境不夠開闊等問題,認為其近年的禪詩中,語言與情感中熱情野性

的力量不再大鳴大放,而變得透明純粹,詩人的無拘無束於是更增添了幾分曠達

淡泊。

兩篇論文發表完畢後,主持人廖冰凌教授先作講評,綜述兩篇論文有相似的

地方,一是談論山東大漢,一是談論男子漢,同時讚賞二者都做出了前行研究,

歸納分析出已有的觀點,並找出本身探討之切入點與完整架構,這方面論文的基

本功都已達到。

除此以外,先針對第一篇論文提出建議,認為或可將作家本身的男性氣質也

一併放入討論,作家本身的男性氣質如何反映到其作品當中,以及更重要的是為

何作家本身會有這種男性氣質,他們的男性氣質是如何構成的,是否是社會化的

過程。如此一來,也許可從作家的成長背景、時代背景或發表著作的年份,窺探

出作品的構成元素。再則,當援引西方性別理論時,觀點由西方文化角度出發,

此時要斟酌是否有些研究改從東方文化角度探入會更恰當。總的來說,雖然看似

談論的是一種普遍價值的共性,但是當中往往也會有地域性或族群性的差異,此

點上應當多加留意。再來針對第二篇論文則提出首要問題:山東大漢的特質為何,

又或渡海而來之後是否仍存在著東北作家的寫作特色,若有,則與原來東北作家

有何異同點。最後則建言章節標題可進一步精確以點明內容。

博大中文講師周錦聰接著提出論文中對管管詩的引用上並不十分突出,最後

部分的論述在引用他人論點之外,或許再添加自己的論點會更為深入。另外,在

「野蠻」的形象上,是否能有再多的分析,以便更好地與「山東大漢」作結合。

馬大中文系講師潘碧華因應主持人所提出「作者本身性別氣質是否以及如何影響

其寫作」此一問題,簡述了自己對論文中作家的一些認識,給予了發表人一個回

答該問題上的基石。

最後由發表人作簡短回應。第一位發表人何啟智同學反思自己太過專注於文

本分析,而缺乏了對作家本身的探討,將會往這一方向多加完善。與此同時也強

調論文中對男性氣質的分析並非抹殺,而是論述人物角色在男性氣質上即便表面

上似有未到位之處,但仍不無有著權力關係中的優勢地位。第二位發表人王喆同

學提出在臺灣有意識地強調自己是山東籍的作家例子,來回應主持人的疑問;至

於在詩人詩性中「野蠻」特質的論述不夠貼入,則會作進一步修補。

【講堂 B A2 場次】 側記者:郭珂兒

本場次緊接著上一場在 11 點開始,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潘碧華主

持。第一位發表人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生吳堯,題目是〈枯木逢春——從迎春

看莫言的民間敘事〉。論者認為莫言《生死疲勞》一書精準展現了作家獨特的創

作風格,其意義不僅是文學理論角度下,魔幻寫實主義的東方化,更是文學史脈

絡中,中國傳統宗法關係敘事的回歸。而書中,西門鬧之妾「迎春」這個順應命

運的人物,代表了民間敘事中的普適性價值,使得此角色在《生》中處於一個不

可忽視的關節地位,因此該論文以迎春作為論述作者民間敘事回歸的出發基礎。

首先,提出迎春如何作為西門鬧六世輪迴的地緣意義上的中心,即迎春改嫁

給了西門鬧當年的長工藍臉,並分得一部分西門鬧的故宅與土地,因此西門鬧的

靈魂緊緊圍繞著迎春托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於迎春所代表的西門鬧時代的

土地與舊居的深深不捨。再則,提出西門鬧靈魂緊密圍繞迎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血緣上的繼承性。迎春為西門鬧誕下唯一的血脈,從中國傳統宗法制的角度

而言,這唯一血脈的力量更勝於正室的地位。而西門鬧靈魂想要保持與前世今生

不可磨滅的聯繫,所能依賴的最重要媒介也就是血緣的認同與牽絆,緊緊追尋著

他孩子們的唯一生母。

通過上述兩個主題的分析,論證了迎春無可厚非的成為了西門鬧靈魂對土地

和血親的歸屬感具體落實的根據地。正是迎春這個角色,雙重隱喻了以地緣和血

緣為基礎的民間宗法意義,且暗示只要承載著西門鬧對土地和血親歸屬的迎春在,

他的生命就能不斷如枯木迎春般再開出花來。論者總結曾經一度被階級立場所斬

斷、被政治話語所遮蔽的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民間鄉土,正隨著血緣與土地的母題

回歸,在民間敘事的還原中,重新被建構。

第二篇係由馬來亞大學碩士生曾杏銀發表其與馬大中文系講師張惠思合作

研究的論文,題目是〈黑暗中的一抹亮色——論曹禺劇作中理想人物的形象〉。

在曹禺的劇作中,雖然大部分寫的是黑暗、矛盾、奸詐的人物,但還是會出現一

些天真善良的理想人物,這些理想人物是劇作家心中理想的寄託,在污七糟八的

環境裡,扮演著純潔神聖的角色。論文即而以其三部作品中的三個角色:周冲、

方達生和愫方,作為探討曹禺心中理想人物的形象與變化。

周冲是曹禺 23 歲處女作《雷雨》劇中最明亮純潔的一個形象,這個角色顯

露出的真,反襯出劇中其他角色的虛偽。而曹禺曾說,這樣的人即便不為殘酷的

現實所毀滅,早晚會被那綿綿不盡的渺茫的夢掩埋,到了與世隔絕的地步。以此

尋索,解答了劇作家在結局中,讓周冲的生命終結的原因。曹禺第二部作品《日

出》中的方達生,也是劇中唯一為救活他人而存在的理想人物。他是成年了的「周

冲」,他們都很天真,總是懷抱夢想與希望,幻想有朝一日可以改變世界和人的

罪惡。方達生最後仍然無法救出陳白露和小東西,而過著書呆子式的生活。

在中國抗日時期所寫的《北京人》則出現了現實生活中有真實影子的人

物——愫方。愫方是曹禺的愛人方瑞的化身,但投注的仍然更多是曹禺幻想出來

的完美理想形象。但愫方和周冲、方達生這類理想人物不同在於,她在絕望之後,

並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也沒有以悲劇收場,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儘自己最大

的努力改變了命運。論者認為曹禺心中的理想人物是不斷在變化的,周冲和方達

生作為戲劇中的理想人物還是存在著一些遺憾,但這些遺憾最終在愫方身上得到

彌補,劇作家心目中理想人物的形象至此才逐漸清晰、完美起來。

兩篇論文發表完畢後,主持人潘碧華教授先作點評。潘教授讚賞吳堯同學發

表時流暢而條理清晰,不同於論文內容的承前不足,應為面對本次研討會對字數

的需求而對長篇論文斷章抽取,失去了原有的完整性誠屬可惜。再來指出論文引

用金進老師的文章卻忘了引用金進老師的老師陳思和的文章,如〈莫言近年小說

創作的民間敘述〉一文為例,當中對莫言作品的許多觀點將更為全面。再來認為

劇作不比小說,要論述其中的人物形象相對來得困難,因此亦對曾杏銀同學的嘗

試多加稱許。至於論述之人物的理想皆盡破滅,並非如此完美,因此在運用「理

想」、「完美」此些字眼上,則應多加斟酌,避免過於絕對。論文中所著重的三個

人物之分析,應加重彼此間相互意義的聯繫。

臺大學生王喆針對本場次第一篇論文提出建議,認為若將莫言放置在當代中

國作家在寫作回歸上的一個大時代背景中來看,將會更能凸顯或說明其在中國傳

統宗法關係敘事上的獨特性。

西南大學的博士生李建提出質疑,本場次兩篇論文、連同第一場次王喆同學

試論管管的該篇論文,都存在著中心意識不突出的疑慮。譬如理想形象的關鍵概

念解釋得不夠清楚等,這些總體來說都由於論文寫作上的聚焦不足,於是缺乏論

證。

發表人回應部分。第二位發表人曾杏銀同學回答主持人對理想人物「理想」

的不全然贊同,聲稱周冲和方達生這兩個理想人物主要是劇作家本身的自我投射,

自己在現實中面對理想的破滅也反映到了劇作當中,因此這些理想人物是帶有遺

憾的,論文最後有指出此些遺憾最後在愫方這個角色中得到彌補。第一位發表人

吳堯同學則首先承認論文本身為了避免冗長而作出的截取,導致了前後的不完整

的疏失。再來論文題目本身曾被修改以為精短,也許是導致內容論述失焦的導成

原因之一。

【講堂 C B1 場次】 側記者:廖紹凱

陳愐壯,〈從散文的「虛構」與「非虛構」問題論董橋散文小說化特質〉

敘事抒情散文,散文小說化。五四時期。尤其是郁達夫,有小說散文難以區

別的情況。時至在九〇年代,賈平凹,簡媜,楊牧以及余光中。在莫言〈俄羅斯

散記〉說提到,莫言對於散文過度虛構的問題,認為隨筆即是虛構的。然而依

董橋的散文觀,他認為散文是(non-fiction)可是散文要寫得好,要俱有 fiction,

但尊重真實。所以會有濃寫深寫淡寫。因果關係而構成的情節,因而有《從前》

〈雲姑〉中,董橋透過兩種方式營造懸念。一是對於人物的刻劃,二是寫景,皆

設下伏筆,以營造懸念。此後還有延緩與間隔,如在〈石湖〉中此項,以營造懸

念。沒有遠離散文的真實,透過藝術手段。

現場提問:陳同學對於散文小說化的看法。如何界定散文與小說。

蔡曉玲,〈定位想像——從駱以軍小說的魔幻現實看憂患意識〉

從現實到魔幻,從父親的客廳開始。撤退來臺的外省人,透過講述其撤退來

臺前的身世,將身世訴諸傳奇,虛擬而豐盈相較本省人大家庭背景較為空白的身

世。

西夏或旅館,是透過超現實投射真實?一九四九的大撤退,正如同西夏的遷

移,有如同父親的客廳。

外省人第一代,與第二代,但是否會有第三代呢?正如同黨項人建國後的情

況。確實有談論外省人,但同時也談論本省人的憂患,因而撇開區分,都關注人

的情感歷史以及共同的問題。改變面貌,「變貌」的方式。然而這個過程,是漸

進的變化。在變貌的最初是,扮演,外省人透過學習本省人。接著是雙面的情況,

介於本省與外省,臺灣與中國之間。最後即是變貌,外省第二代,已是臺灣籍,

而其生長經驗是所生活的現實。

蘇碩斌教授提問:政治上的本省與外省的對立很清楚,但是文化上的本省與

外省並不那麼清楚。從外部解釋內部,可能可惜了。

蔡曉玲:以家的格局到了西夏旅館,已經進入國家。謝謝臺灣老師。

【講堂 C B2 場次】 側記者:廖紹凱

黃潔玲,〈閩粵人移居東南亞的原因及其文化背景〉

從政治經濟,閩粵人移居東南亞的問題。主要是海洋文化,以流動的商品生

產方式,而別於中國農耕的文化,而影響到東南亞華僑,文化內在,所以是以經

濟非政治性的,四處流動。

趙偵宇:〈閩臺關係及其思維結構的探討:以日治時期周定山、謝春木的旅

閩書寫為觀察〉

反思現今中國既有的論述,期望雙方能能雙向對話。謝春木的認同對象,是

否即為中國,其在中國卻說自己身在他鄉,而其以日本慣用的語言支那稱呼中國,

但他是否即為中華民族,或者是?

周定山與謝春木,可不可以足以代表?

想個人在出生地以及創作時間接近,他們或許可以勾勒一代人的感覺結構。

【講堂 B A3 場次】 側記者:王喆喆

A 組第三場由馬來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吳益婷主持,發表人為拉曼大學新聞

系講師關志華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趙萌釩。

關志華的發表題目為《從獨立到商業:淺論華裔馬來西亞人電影在 2000 年

過後的演變》。他的報告從族裔政治與電影發展出發,通過梳理馬來西亞獨特的

歷史環境與政治背景,強調了華裔馬來西亞人電影上事業發展的艱辛,更通過觀

察《大日子》、《初戀紅豆冰》等近年來幾部結合商業效益與獨立製作精神的優秀

電影,提出論者認為華裔馬來西亞人的電影在緩慢復甦與調整航向的結論。第二

位發表人趙萌釩的報告題目是《臺灣和菲律賓的華僑文學史:一個以和權為中心

的討論》。論者站在臺灣文學的視角,關注了較少有人研究卻深具研究意義的菲

律賓華人文學。論者通過比較分析臺灣與菲律賓同中有異的歷史變遷、殖民與后

殖民語境、移民族群與文化認同,從而證明了從臺灣文學場域觀照菲律賓華文文

學的必要性與研究價值,并以旅臺詩人和權為例,凸顯兩地華文文學之間的互動

與影響。

這兩篇論文都回饋了華人社會之間文化流動的問題。報告結束後,主持人吳

益婷首先肯定了兩篇論文的價值,也針對論文的問題意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

期待關志華的報告在詳實資料整理蒐集的基礎上有更加紮實的論述,也提醒趙萌

釩在處理菲律賓華人文學的概念時對華人族群的流散與認同有更加細緻的歸類。

在開放提問環節,一位同學希望關志華的論文加強對電影文本的詳細分析,從而

凸顯電影與政治之間的互動,另一位同學對趙萌釩論文的臺灣視角表示疑惑。臺

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洪淑苓所長補充介紹了臺灣當局的華教政策與興盛的文

藝環境,為理解趙萌釩論文提供了背景知識。最後,兩位報告人針對問題做了簡

要回答,表示通過探討收益頗大,彰顯了本次華人研究國際論壇的意義。

【講堂 C B3 場次】 側記者:趙偵宇

本場次由馬大中文系高級講師鄭庭河主持,梁秋梅、陳涵書、吳薇倪三位研

究生發表論文。

首先是馬大碩士生梁秋梅,發表論文〈馬來西亞佛光山的穩定發展初探(2001

年-2006 年)〉,這篇文章主要討論馬來西亞佛光山的穩定期發展:如何在馬來西

亞經歷本土化的過程、如何通過活動把佛光山的宗旨落實在馬來西亞、如何與馬

來西亞佛教界接軌以及如何推動青年教育。

第二篇發表論文由臺大碩士生陳涵書提出,論文題目是〈尋求定位:論齊邦

媛臺灣文學英譯工作之選文取向的變化〉,主要是考察《中國現代文學選集》、《中

華民國筆會季刊》,探討的是齊邦媛不同階段編譯理念的轉變,認為臺灣文學的

定位並非來自與中國大陸的抗衡與比較,而在於接受其地理位置、歷史條件、族

群構成等複雜因素下所激盪出來的特殊價值。

第三位是博大碩士生吳薇倪,發表〈何乃健早期作品中的大自然書寫〉這一

篇論文。藉由《碎葉》、《那年的草色》、《流螢紛飛》這三本以大自然為主要創作

主題的著作的考察,分析何乃健早期作品對大自然的書寫與感悟,並探討作者早

期的創作特徵。

發表結束後,由主持人鄭庭河率先進行提問。首先他請教梁秋梅佛光山本土

化的問題,鄭庭河認為臺灣本山的理念雖在馬來西亞實踐,而二地文化相似但仍

有差異,因此實踐時是否有衝突?梁秋梅則回應,佛光山早期注重中文發展,後

出版中英文對照的書籍、宣傳單,算是有解決了多元語境的問題。她也承認本土

化確實有難處,一開始都是民間信仰的佛教所演變的,當接觸正統佛光山佛教,

的確是會有困難。但佛光山盡很大努力,投入大經費舉辦燈會,希望吸引更多人。

接下來是由馬大客座研究員宋燕鵬對陳涵書的提問,他問道文學既作為文化

的載體,而齊邦媛在 70~90 年代的翻譯工作,對於臺灣文化對於世界的傳播,

是否有盡到作用?而鄭庭河也對陳涵書的論文進行提問,他指出齊邦媛在美國經

歷,發現臺灣的英譯作品的缺乏,因而產生的失望、不服氣的情緒,是否太過強

烈?這種反應會不會是對國家、族群處於不利境地的反應?而這種感受在當時是

否很普遍?

論文發表人陳涵書則對二位提問人進行回應,她認為影響論的問題太大,畢

竟臺灣位置特殊,在中美日之間斡旋,亦是東亞情境中的樞紐,既接受中國傳統、

接受日本,亦透過美國引進現代文學主義。但這樣的特殊性,也顯示出她翻譯臺

灣文學的重要性。透過參照,就可以了解其他國家如何面對異文化。至於齊老師

的情緒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因其父親在臺灣國民政府工作,但國民政府在美國卻

完全沒有聲音。

在陳涵書回應完之後,宋燕鵬繼續向吳薇倪進行提問,他指出何乃健,作為

「大自然書寫」的題目頗為抽象,而小標卻是詩化書寫、愛情寓意,造成大標指

涉的範圍太大,大自然書寫是否還會有別的寓意?繼此問題之後,梁秋梅也請教

吳薇倪:是否何乃健的早期作品都偏重在愛情?鄭庭河亦接著給吳薇倪建議,認

為這個個案研究可以利用與馬來西亞作家比較的方式。可以去思考為何會有大自

然書寫的傾向?何乃健的書寫與中國古典如詩經有關係?為何走向富含哲理的

書寫?與佛教有關?

本場次最後由吳薇倪的回應作結,她指出何乃健早期都有提到自己熱愛大自

然,因為他常接觸、領略大自然的美。而他的作品沒有很偏重在愛情,只是部分

提到。最後謝謝鄭老師指教。何乃健的有些散文提到科學,但不深入。哲理方面,

早期很少寫,所以就沒有碰觸,且其他的研究者也有探討這一個研究面向。

【講堂 B A4 場次】 側記者:趙萌釩

2013 華人研究國際學術論壇 A 組的第四場主持人為臺大臺文所副教授蘇

碩斌,報告人為馬大博士生劉雅玲,和拉曼大學博士生劉海蓮。

劉雅玲發表的文章為〈馬華佛教散文中的中國情結 〉。劉雅玲首先解釋中國

情結是指糾結作家心靈深處對中國的情感,以及受到作家高度重視的有關中國的

文化觀念。因此,她認為在馬華文學作家的作品,中華文化的表現很普遍,而在

馬華散文中,佛教的象徵比一般中國情結更明顯。

在文章的第一段,劉雅玲解釋馬華作家通過教育,報刊,雜誌,以及家裡的

藏書或其他的讀物而接觸傳統文化。此外,作家的長輩,因為對傳統文化熟悉,

也會把它傳下來。因此,中華傳統文化對佛教散文作家的作品都有相當的影響。

在文章的第二段,劉雅玲指出作家在作品中會表現對自身血緣及族群文化的驕傲。

她選幾個文本作為例子來討論。在第三段,劉雅玲指出馬華作家普遍憂慮的是,

因為面對不平等的對待,更使華人擔憂自己的族群與文化受排斥,壓迫,以及會

走向滅亡的命運。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華人社會不團結,善於內鬥,因此導致人

心陷溺,萎靡不振。且部分原因係來自自卑及崇洋的心理作祟,而放棄自身的文

化與宗教信仰。第四段討論華人族群對文化延續的使命,並希望藉由振興中華文

化,以發揚佛教思想。

第二位發表者劉海蓮的文章是〈意象的運用與其象徵意義–論晨硯小說的基

督教思想〉。

在文章的第一段,劉海蓮首先說明馬華作家晨硯的生平,以及他所創作或編

輯的、與基督教文學有關的作品。劉海蓮認為晨硯的文字包含深刻的意義和感情。

在第二段,劉海蓮討論意象與象徵並集中討論晨硯的作品中的動物意象。第一個

意象是鬥魚。鬥魚代表善惡對立;它是代表罪的一個意象。第二個動物意象是鳥。

晨硯利用鳥的意象來象徵原罪。接著,劉海蓮分析晨硯作品中生活場景的意象。

第一個意象是蕉風岭(晨硯現實生活對面的一座石山),象徵了上帝對世界一切受

造物者無條件承載的力量。第二個意象是舞臺,代表基督徒醫生的見證(生命),

要給世界和天使觀看,成為一個榜樣。劉海蓮又指出第三類意象,如 1961 年為

「不到年」 (馬來西亞共產主義興起的年代),歌曲 「故鄉」(代表基督徒死後

會到天堂),以及人名「池振威」(諷刺一個靠吃喝過生活)。

主持人蘇碩斌提出對兩個文章的想法。關於第一篇文章,他認為主要的關鍵

字,佛教文學,被別的關鍵字(中國情結, 馬華文學, 等等) 邊緣化。他也認為作

者可以用更清楚的方法或更好的原因解釋和證明中國情結如何在馬華佛教文學

中一再呈現。關於第二篇文章,主持人認為發表人沒有徹底瞭解作家的宗教背景

(天主教或基督教),而使用一般基督教的概念解釋他作品中的象徵。

對第一個發表者,觀眾的問題如下: 如何確定論文中提到的文本屬於佛教文

學? 是不是要把中國情結和佛教文學分開談? 那些方面屬於馬華文學,那些屬於

中國文學?

劉雅玲回答說本文是他博士論文的一部分,他會進一步解釋佛教在馬來西亞

的歷史, 但時間有限所以未能完整討論。

劉海蓮回應,他認為要用審美的角度來分析宗教文學的價值,而不是緊繃繃

的角度。此外,他認為自己係從基督教的角度來分析晨硯的作品。

【講堂 B A5 場次】 側記者:趙萌釩

第五場的主持人為馬大中文系講師張惠思。發表人為南洋理工碩士生謝征達

和臺大臺文所碩士生郭珂兒。

謝征答的文章是〈回望,目望,冀望: 吳岸 “北行集”系列中“想像的回

歸”〉;郭珂兒發表的文章是〈論梁放(瑪拉阿妲)與李喬(鳥蛇坑的野人)之

原住民書寫〉 。

謝征達的文章討論中國性,華人性,中華性,這些目前很普遍的議題。論文

的前言提到在國外的華裔族群對中國性的概念,謝征達認為要理解作家對中國的

姿態,才能全面的掌握他的作品。接著,謝征達對要討論的作家吳岸作了生平的

簡介,然後討論吳岸的三本作品。論文以三個層面: 回望,目望,冀望,去討論

吳岸在 「北行集」的心情想法,藉此,爬梳吳岸對於中國的情感位置。謝征達

的看法是,第一,回望的部分重點在於詩人對於中國歷史發展的關切,但謝征達

也認為本作品除了之對中國歷史的書寫外,也是指南方的砂拉越; 第二、「目望」,

主要探討吳岸在中國所見所聞後的有感而發; 第三、「冀望」,重點在挖掘詩人對

於中國未來的展望;吳岸對於中國的未來有所期望,但已不再強烈激動,而是以

一位「想像的回歸者」顯露出內斂的情感。

郭珂兒的文章是比較梁放與李喬的小說,來自臺灣的李喬寫的(鳥蛇坑的野

人),和來自馬來西亞的梁放寫的(瑪拉阿妲),分別屬於臺灣和砂拉越原住民書

寫。在論文的第一段,郭珂兒討論作家使用他者的角度來書寫弱勢族群,以及文

化強權壓榨下,弱勢族群的無力命運。小說中的原住民女性受到歧視及壓迫,並

且文本的敘述以男性的目光為主,此詮譯弱勢邊緣的失語狀態。在第二段,郭珂

兒分析兩篇小說的空間描述,以及遺民/移民的心態為一種脫離現實的、內外分

裂的過渡;這也顯示出漢人移民在開墾這片土地的歷史上所留下過的傷痕記憶。

郭珂兒又討論到兩個文本中的想像的共同體,以及書寫的位置與姿態。她認為,

由於漢人形象比較強勢,原住民在兩個文本中都成為弱勢的身分,而被推到社會

的邊緣。另外,還有原住民接受了地方文化,融入漢人文化,或跟漢人的第二代

通婚,這也都反映了原住民和漢人之間的複雜問題。

主持人張惠思建議謝征達多看一些參考資料,並且必須修改論文。對郭珂兒,

她提醒幾個關於原住民男性的角色問題,還有必須注意參考資料的引用是否恰

當。

兩篇論文宣讀之後,觀眾的問題都是針對第一個發表者,例如一位林老師,

她的書被發表人引用,但她認為發表人可能沒有發覺資料的出版日期,以及其相

關的參考資料,希望發表人可以再修改、補充。

最後,兩個發表人都表示會根據大家的建議修改論文內容,並補充參考資料的部

分。

【講堂 C A4 場次】 側記者:陳涵書

華人研究國際論壇的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於講堂 C 的下午場共有四篇論文發表。

上半場的主持人為臺大臺文所洪淑苓所長。發表人與篇目分別是:趙天(馬大碩

士生)〈回眸與追述──”散文”的生成與演變〉、廖紹凱(臺大臺文所碩士生)

〈”甲午”至”乙未”----以《窺園留草》為考察論許南英書寫中的”臺灣離散”〉。

趙天的研究發問從「什麼是散文?」、「散文的由來」開始,透過梳理古籍,

來回答散文如何演變成一種文學文體。他企圖考察西晉、南北朝以降,及至唐、

宋,梳理《文選》、《文心雕龍》、《歸潛志》等書,指出「散文」作為與「韻文」

相對的文體概念,約形成於東漢後(公元三世紀)。趙天也將「散文」放在二十

世紀的脈絡下觀察,整理劉半農、胡適、傅斯年等人對於散文的論述。如劉半農

最先對散文概念進行闡述,而胡適則明確將文學分成散文、詩、戲文、小說等四

種體裁。他也留意了英語世界“Essay”的概念與散文的差異,指出具生活隨筆性

質的“Essay”與中文語境的散文有所區別。在梳理古、今對「散文」認識的差異

之後,趙天的結論是,理解「散文」須回到作品特定的歷史時間中,經過此研究,

可知「散文」的概念發展至今,仍具有能動性。

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廖紹凱在發表過程中點出臺灣和福建歷史事件的差異,如

1895 年馬關條約、甲午、乙未年間的歷史事件、當時臺灣企圖與中國保持距離,

避免被占領但終究失敗的事實。廖紹凱認為臺灣人有棄民性質之心態,研究時須

將個體視為感受歷史變化的載體,要了解個體如何適應生存情境,而不要用大敘

述的角度將個別歧異性彌平。洪淑苓老師回應兩位發表人時說道:「散文研究有

其困難度,其一是定義的模糊,過往在定義散文時都有這樣的論述:『不是什麼

就是散文』。在從事散文研究時,有散文概念的唐宋古文,需要被加入討論。研

究者需要實質地定義散文。而現代散文的研究,可以參考臺灣學者鄭明俐的專書。」

洪老師給廖紹凱的建議為:「許南英到南洋後,他對當地人情風土的描述如何?

空間的轉換,除心念故土,異國風土人情也會進入書寫的過程中,這個材料可以

補充臺灣的離散論述。」

臺文所碩二學生趙偵宇則回應趙天:「古文是文類的類型,散文卻是一個鬆

動的概念。散文研究需要以古文作為參照點。此外,五四運動重視散文的看法也

需注意。他們不談古文了,西方 essay 的傳入,也豐富了散文的概念。」

【講堂 C A5 場次】 側記者:陳涵書

第二場的主持人為臺文所張文薰教授。由臺大中文系博士生黃文青報告〈有

情的地理世界──六朝詩歌中“空間書寫”所具“抒情自我”詮釋性向之考察〉。

黃文青的論文企圖跳脫時間脈絡,進入空間詮釋,以西方理論來解釋〈五柳先生

傳)。這篇屬於雜類的書寫,可從身體空間去看陶淵明的抒情自我。空間概念不

是客觀性,而是人居留的、自我湧現意義的存有空間。採用空間居留者與空間的

相互關係,而非以物質角度來解釋;陶淵明怎麼透過身體行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來演繹作品,是研究者新的閱讀視角。若從時間感切入,可發現佛家的多重時間

觀突破中國傳統直線性的時間觀。陶淵明從時間來界定空間經驗,他重塑新的身

體空間,如隱居的遠古世界,包括未來的讀者世界,成為多重結構、互為主體的

空間,而有了身體行動的偶發性,隨意性。在體現的訊息方面,「不」字句展現

主體抵抗,掙扎的生命行動,「忘」字句則展演無拘、虛無而自由的生命行動力。

黃文青的結論是:陶淵明的身體行動和空間意象形構六朝時期景觀式抒情表演的

特徵。

另一篇由馬大碩士生陳國靖報告其研究成果:〈《列女傳》在內容和體例上對

《史記》的借鑑與發展初探〉。陳國靖注意到《列女傳》的體例及故事內容與《史

記》有相似之處,《列女傳》在那些地方借鑑自《史記》需要更精確地考察。有

鑑於今本的《列女傳》曾被數人改動過,在進行研究前必須先追回此書的原貌。

研究者在梳理出本書的原貌後,透過探索《史記》早期的流傳,以證明劉向參考

《史記》進而編著《列女傳》的假設。陳國靖以細讀文本與版本考證作為研究方

法,發現《列女傳》與《史記》相似之處在於:交代傳主時會先從主人公的姓字

貫籍寫起,在專傳、合傳的分類也借鑑於《史記》。研究者認為,探討《列女傳》

對《史記》文體特徵的借鑑與發展,有助於對唐代傳奇如《李夫人傳》、《李娃傳》

《鶯鶯傳》等作品的研究,以此驗證學者程千帆的論述:「雜傳體例上承史公列

傳,下起唐人小說之風。」

主持人張文薰老師在評論時建議黃文青於理論提取新的研究取徑時,要特別

注意理論家欲對話的對象。她認為布爾迪厄 habitus 的概念會比傅柯的理論更恰

當。對時間、個人存在的危機感,在每個時代的方式與原因不同。在人文地理學

中建立起的時間危機感,要注意到體系對話的對象:如高爾夫,對現代性的論述,

有現代科技化、資本主義化的背景。若將個人與全體之間的特質放在五柳先生作

品中來討論,需要再定義「他」要表演給群體看的「群體」在何處? 張老師說

明,並非以新的理論解釋古典作品是不行的。在後來的時代中,若可以符合不同

讀者對世界的想像的話,重新提出這個文本的不朽或易朽之處,也是一種研究取

徑。

在座的馬大客座研究員宋燕鵬則回應黃文青:「陶淵明對道教的接受程度如

何?佛教對陶淵明的影響恐怕也不是很大。佛教、道教的影響還需要再找更確切

的證明。那個時代,對陶淵明的認識與接受程度並不高,對他的研究最好回到他

的時代,因為陶淵明並非身在主流、是有些沒沒無聞的人。要還原到他所屬的時

代,回到歷史場景,可以盡力去靠近他。」

【閉幕式】 側記者:趙偵宇

本次大會共分 A、B 兩場舉行,分別由臺大臺文所黃美娥教授,與馬大客座

研究員宋燕鵬負責總結。

黃美娥教授首先感謝洪所長帶領臺大臺文所師生,以及大會提供這次機會,

並提到本次大會有兩篇討論電影的論文,因此討論範圍不僅僅是侷限在文,而是

碰觸到華人研究的各種面相,會遇到的問題等等,並從文學的角度提出思索。在

這次大會的研究範疇中,涉及到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臺灣、馬華及菲華的作

家。在研究方法上,黃美娥教授則指出這次有作品論也有作家論,前者如男性人

物塑造,意象經營及敘事等等,後者則如男性書寫的缺席與霸權如何折射作家本

身?基督教如何影響作家思維結構與人生價值觀?另外還有身分認同的大問題,

例如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問題等等。此外還有男性視角,以及女性與男性的參照

所帶出來的性別議題,是抒情傳統影響溫柔?還是本人特別影響他思索性別問題?

探討莫言的論文,則引出莫言在成為國際著名作家之後,如何反省在地?以及在

地如何成為書寫資源的問題。至於討論電影的論文,則讓人思考是否不同的觀眾,

帶出的想像空間也就不同?而政治與文學的緊張關係也從中展開,也涉及到認同、

移民以及商業、流行文化等等環節。

黃美娥教授同時也提及這次研討會所帶出的思考啟發。她先指出文本分析仍

是最大宗的研究工具,其他亦有作者傳記批評,場域權力機制運作等等。後指出

中國性的問題,馬華文學如何去面對中國性?離散論述如何操作?佛教散文寫出

執念,延續中華傳統,背後牽連到的是否為宗教信仰的責任感?不同視角的意義

為何?最後,黃美娥教授再次感謝洪淑苓所長,因為不親自走過一遭就無法深刻

體會一些問題,例如臺灣與馬華的距離如何縮短?如何去體認馬華與臺灣?跨界

的交流交鋒的意義?邊界的跨越要如何思索?臺灣與馬華之間的共證?華文文

學、華語語系文學的討論如何置入?「中國」在各自的地方當中,所具有的緊張

關係,是宰制?親緣?抑或是對抗?不均衡的權力狀態,對創作者與論述者的意

義為何?認同流動之後的淬鍊,如何使人遊走兩端,拉到一個較高的位置去思

考?

緊接著黃美娥教授之後,宋燕鵬研究員上台為 B 場簡短作結。B 組有 11 篇

論文,關於港臺文學的有 5 篇,馬華文學 3 篇,中國古典文學 3 篇。研究董橋散

文的論者透過董橋討論了散文虛構、散文小說化、小說散文化的問題。駱以軍的

研究則處理了外省人如何面對大陸與臺灣所產生的憂患意識。探討閩臺關係的論

文很有意思,站在臺灣看大陸,這種身分、地理位置之轉換,體現出差異,是現

在研究流行的潮流,能夠跳脫單一思維結構,是非常好的開始。討論齊邦媛的論

文,則是透過臺灣文學在複雜條件的定位下,體現出價值。研究許南英的論文,

則與前述探討閩臺關係的文章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閩粵移居的議題,則是馬來

西亞華人研究經常要碰到的角度。討論何乃健的論文,則是將焦點集中在大自然

書寫上。討論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方面,宋燕鵬研究員則透過本次發表的論文,

指出二個方面,一是新理論新角度,文化本體不同所帶出的交流差異。二是老問

題的新探索。

會議最後,由馬大潘碧華博士致上閉幕詞。潘碧華博士並提到這次會議之後,

會出版相關論文集,希望研究生回去之後利用約莫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修改。最後

感謝工作人員的付出,並預告 10 月份將舉辦中國語言文字研討會,同時也是為

馬大邁入第 50 週年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本次會議就在大家互道珍重再見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