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ile Taiwan 2013

12
- 1 - 2013 2014.04 更新 壹、 臺灣紡織工業概況 臺灣紡織工業由早期進口原料加工出口,轉到以石化工業提供原料為 基礎,積極發展人造纖維,再配合進口棉、毛等天然纖維為輔,發展出上 中下游完整的生產體系,包括人纖製造、紡紗、織布、染整、成衣及服飾 品等產業。 1950 年代起,臺灣紡織工業歷經 60 餘年之發展與成長,在國際市 場廣大的需求下,業者不斷積極研發新產品及更新生產設備拓展國際市 場,使得紡織工業成為臺灣產業結構中最完整之生產體系,臺灣紡織品是 世界機能性紡織品消費市場主要原料供應來源之一。 一、 臺灣紡織工業現況 ()臺灣紡織工業產值、營運家數及受僱人數 1. 以紡織品出口值佔產值比重計算之紡織品出口依存度而言,近 10 年平均為 75%,顯示出紡織工業係高度外銷導向之產業。我 國紡織工業的產值、營運工廠家數及從業人數,在十年來呈現衰 退現象(如表一)。以營運中工廠家數來看,2013 年較 2004 年營 運家數減少 645 家,減少 12.8%;受僱員工自 2004 176,944 人減少至 2013 年之 141,090 人,減少 20.3%;以產值來看,從 2004 年的新臺幣 5,521 億,降為 2013 年的 4,442 億,下降 19.5% 表一、臺灣紡織工業產值、營運家數及受僱人數 項目 2004 2009 2013 2004 2009 2013() 2004 2009 2013() 產值(新臺幣億元) 營運中家數() 受雇員工數() 紡織業 4,992 3,461 4,216 3,747 3,209 3,200 132,575 108,395 109,938 成衣業 529 260 226 1,277 1,104 1,179 44,369 30,139 31,152 總計 5,521 3,721 4,442 5,024 4,313 4,379 176,944 138,534 141,09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及經濟部統計處,紡拓會整理,2014.03 1:紡織工業產值、廠商家數、員工人數包括產業為:人纖製造業、紡織製造業、成衣服飾業。 2:廠商家數及員工人數-經濟部統計處工廠校正資料僅至 2010 年,2011-2013 年資料系依據統 計處 2010 年資料(+主計總處 2011-2013 每月新登記-歇業家數:廠商家數)(+主計總處 2011-2013 受聘員工新進率及離職率合計估算:員工人數),人纖業廠家數假設不變。 32013 年起玻璃纖維布計入紡織業產值,玻璃纖維製造業不計入,追溯至 2001 年。

Transcript of Textile Taiwan 2013

- 1 -

2013 年 臺 灣 紡 織 工 業 概 況 2014.04 更新

壹、 臺灣紡織工業概況

臺灣紡織工業由早期進口原料加工出口,轉到以石化工業提供原料為

基礎,積極發展人造纖維,再配合進口棉、毛等天然纖維為輔,發展出上

中下游完整的生產體系,包括人纖製造、紡紗、織布、染整、成衣及服飾

品等產業。

自 1950 年代起,臺灣紡織工業歷經 60 餘年之發展與成長,在國際市

場廣大的需求下,業者不斷積極研發新產品及更新生產設備拓展國際市

場,使得紡織工業成為臺灣產業結構中最完整之生產體系,臺灣紡織品是

世界機能性紡織品消費市場主要原料供應來源之一。

一、 臺灣紡織工業現況

(一) 臺灣紡織工業產值、營運家數及受僱人數

1. 以紡織品出口值佔產值比重計算之紡織品出口依存度而言,近

10 年平均為 75%,顯示出紡織工業係高度外銷導向之產業。我

國紡織工業的產值、營運工廠家數及從業人數,在十年來呈現衰

退現象(如表一)。以營運中工廠家數來看,2013 年較 2004 年營

運家數減少 645 家,減少 12.8%;受僱員工自 2004 年 176,944人減少至 2013 年之 141,090 人,減少 20.3%;以產值來看,從

2004 年的新臺幣 5,521 億,降為 2013 年的 4,442 億,下降 19.5%。

表一、臺灣紡織工業產值、營運家數及受僱人數

項目 2004 2009 2013 2004 2009 2013(估) 2004 2009 2013(估)

產值(新臺幣億元) 營運中家數(家) 受雇員工數(人) 紡織業 4,992 3,461 4,216 3,747 3,209 3,200 132,575 108,395 109,938 成衣業 529 260 226 1,277 1,104 1,179 44,369 30,139 31,152 總計 5,521 3,721 4,442 5,024 4,313 4,379 176,944 138,534 141,09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及經濟部統計處,紡拓會整理,2014.03 註 1:紡織工業產值、廠商家數、員工人數包括產業為:人纖製造業、紡織製造業、成衣服飾業。 註 2:廠商家數及員工人數-經濟部統計處工廠校正資料僅至 2010 年,2011-2013 年資料系依據統

計處 2010 年資料(+主計總處 2011-2013 每月新登記-歇業家數:廠商家數),(+主計總處2011-2013 受聘員工新進率及離職率合計估算:員工人數),人纖業廠家數假設不變。

註 3:2013 年起玻璃纖維布計入紡織業產值,玻璃纖維製造業不計入,追溯至 2001 年。

- 2 -

2. 紡織工業產值係由人纖製造業、紡織製造業、成衣服飾製造業三

項產業之產值合計,2001~2013 年期間紡織工業總值減少

14.1%,若以細項產業分別觀察,紡織品製造業下滑 12.2%,成

衣服飾製造業減少 66.3%,而人造纖維製造業成長 11%(詳如圖

一)。

圖一、2001~2013 年紡織工業產值統計 (單位:NT$億元)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紡織工業產值包括:人纖製造業、紡織製造業、成衣服飾製造業;另玻

纖製造業自 2013年起玻璃纖維布產值已計入紡織業,玻璃纖維絲紗不計入,追溯自 2001年,紡拓會整理,2014.03。

3. 若依據紡織工業人均產值觀察,2001~2013 年紡織工業受雇員

工人均產值由新臺幣 249 萬成長至 315 萬,成長 26.5%,顯示臺

灣紡織工業已逐漸由勞力密集至技術密集並逐漸轉變成資本密

集,升級轉型已逐漸顯示成果(詳如圖二)。

圖二、2001~2013 年紡織工業受雇員工人均產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2011~2013 年員工人數為估計值),紡拓會整理,2014.03

- 3 -

(二) 臺灣紡織成衣業勞動成本

1. 另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料,臺灣 2004~2013 年間,紡織

業及成衣服飾業平均薪資分別由每月平均新臺幣 33,685、27,978元成長至 36,316、31,306 元,簡單平均每年分別成長 0.8%、1.2%(如下圖三),在亞洲國家而言,成長幅度屬於偏低。。

圖三、2004-2013 年紡織業及成衣服飾業每月平均薪資 (單位:新臺幣元/每月)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紡拓會整理,2014.03

2. 臺灣紡織業及成衣服飾業每月工作時數,由 2004 年至 2013 年

間,紡織工業每月平均工作時數僅減少 8 小時,而成衣服飾業則

減少 9 小時(如圖四)。

圖四、2004-2013 年紡織業及成衣服飾業每月平均工作時數 (單位:小時/每月)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紡拓會整理,2014.03

- 4 -

(三) 臺灣紡織工業歷年貿易順差統計

2013 年臺灣紡織工業出口值為 117 億美元,進口值為 33 億美元,

貿易順差 84 億美元,為臺灣第四大貿易順差產業(如表二)。

表二、2004 至 2013 年臺灣紡織成衣業出、進口值及貿易順差金額 單位:億美元

項目

年度

紡織成衣業 出口值(A)

紡織成衣業 進口值(B)

紡織成衣業 貿易順差金額

(C=A-B)

全國 貿易順差金額

(D)

2004 125.3 26.8 98.5 136.1 2005 118.1 26.1 92.0 158.2 2006 117.6 27.0 90.6 213.2 2007 116.0 26.5 89.5 274.3 2008 109.0 27.0 82.0 151.8 2009 93.5 21.9 71.5 293.0 2010 113.0 29.1 84.0 233.7 2011 127.2 35.7 91.5 268.2 2012 118.2 33.2 85.0 307.1 2013 117.0 33.0 84.0 331.4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紡拓會整理 2014.03

二、 臺灣紡織品出口

(一) 紡織品出口結構

2013 年臺灣紡織成衣產品出口總值為 117 億美元,其中布類出口

值為 73.2 億美元,較 2012 年成長 1.1%,出口量為 95.5 萬公噸,較前

一年增加 0.8%;紗線類出口值為 21.2 億美元,較 2012 年衰退 5%,出

口量為 68 萬公噸,較前一年衰退 5.9%。如以出口結構而言,最大宗

產品為布類,出口比例占 62.6%,顯示織布業不僅於製程上位居紡織

工業承先啟後的樞紐地位,亦是紡織工業最主要出口的產品,其次為

紗線類,佔出口比例為 18.2%,居第 2 位(表三)。

- 5 -

表三、2012、2013 年臺灣紡織品出口結構比較

產品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比重

%

單價(美元/公斤)

2012 2013 增減率% 2012 2013 增減率% 2012 2013 增減率%

1 纖維 60.3 59.3 -1.6 11.86 11.35 -4.4 9.7 1.97 1.91 -2.8 2 紗線 72.2 68.0 -5.9 22.37 21.24 -5.0 18.2 3.10 3.13 1.0 3 布料 94.8 95.5 0.8 72.40 73.18 1.1 62.6 7.64 7.66 0.3 4 成衣 3.4 3.2 -4.8 7.50 7.16 -4.6 6.1 21.98 22.04 0.3 5 雜項 10.3 9.7 -6.3 4.06 4.07 0.3 3.5 3.95 4.22 6.9 1-5合計 241.0 235.7 -2.2 118.19 117.00 -1.0 100.0 4.90 4.96 1.2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 2014.03

(二) 紡織品主要出口市場

2013 年我國紡織品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出口值達 25.29 億

美元,較 2012 年小幅衰退 0.1%,占紡織品出口值之 21.6%;其他主要

出口市場依序為越南,出口值為 19.13 億美元,較 2012 年成長 8.3%,

占 16.4%;對香港出口 10.41 億美元,較 2012 年衰退 11.5%,占 8.9%;

對美國出口 9.05 億美元,較 2012 年衰退 4%,占 7.7%;輸印尼則為

5.95 億美元,較 2012 年衰退 0.2%,占 5.1%。上述 5 大市場共計占我

國紡織品出口值之 59.7% (參見表四)。

表四、2013 年臺灣紡織品主要出口市場-國家別

國名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比重

%

單價(美元/公斤)

2012 2013 增減率% 2012 2013 增減率% 2012 2013 增減率%

全球合計 241.0 235.7 -2.2 118.19 117.00 -1.0 100.0 4.90 4.96 1.2 1.中國大陸 51.7 51.2 -0.9 25.30 25.29 -0.1 21.6 4.90 4.94 0.9 2.越南 38.6 39.2 1.7 17.67 19.13 8.3 16.4 4.58 4.88 6.5 3.香港 16.3 13.7 -15.8 11.76 10.41 -11.5 8.9 7.21 7.58 5.1 4.美國 12.5 12.7 1.7 9.42 9.05 -4.0 7.7 7.53 7.11 -5.6 5.印尼 8.6 9.1 6.2 5.96 5.95 -0.2 5.1 6.96 6.55 -6.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 2014.03

若出口市場以地理區域分,東協 10 國已超過中國大陸及香港,成

為我國最大市場;東協 10 國,出口金額達 37.69 億美元,占總出口的

32.2%;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金額 35.7 億美元,占總出口的

30.5%;另外 6 個出口地區中,僅東協與中東出口為正成長,分別成長

3.1%、6.3%,其餘 4 個地區出口呈現衰退;而過去主要市場之北美地

區(美、加、墨)及歐盟比重逐年下滑,分別佔總出口的 9.6%、4.9%(參

- 6 -

見表五)。

表五、2013 年臺灣紡織品主要出口市場-地區別

國名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比重

%

單價(美元/公斤)

2012 2013 增減率% 2012 2013 增減率% 2012 2013 增減率%

1.東協-10 71.8 71.4 -0.6 36.54 37.69 3.1 32.2 5.09 5.28 3.8 2.中+港 68.0 64.9 -4.5 37.06 35.70 -3.7 30.5 5.45 5.50 0.8 3.北美 17.6 17.5 -0.8 11.88 11.21 -5.6 9.6 6.75 6.42 -4.9 4.歐盟-28 17.4 16.7 -3.9 5.78 5.76 -0.5 4.9 3.33 3.45 3.5 5.中東 14.2 14.8 4.3 5.33 5.67 6.3 4.8 3.75 3.82 1.9 6.東北亞-日韓 13.1 12.5 -4.6 5.76 5.25 -8.9 4.5 4.40 4.20 -4.5 7.其他地區 39.0 37.9 -2.7 15.83 15.73 -0.6 13.4 0.41 0.41 2.1

全球 241.0 235.7 -2.2 118.19 117.00 -1.0 100.0 4.90 4.96 1.2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 2014.03

三、 臺灣紡織品進口

(一) 紡織品進口結構

2013 年度臺灣紡織品進口總值為 33.04 億美元,較 2012 年衰退

0.5%;進口產品結構五大類中,成衣及服飾品進口 14.94 億美元,占

45.2%,較前一年度衰退 1.8%;纖維進口 6.3 億美元,占 19.1%,較前

一年度衰退 1.8%;布類進口 4.71 億美元,占 14.3%,較前一年度衰退

3.6%;紗線類進口 4.41 億美元,占 13.3%,較前一年度成長 8.1%;雜

項紡織品進口 2.68 億美元,占 8.1%,較前一年度成長 3%;進口結構

以成衣及服飾品所占進口比例最高(如表六)。

表六、2013 年臺灣紡織品進口情形

產品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比重

%

單價(美元/公斤)

2011 2012 增減率% 2011 2012 增減率% 2011 2012 增減率%

1.纖維 29.2 31.2 7.0 6.41 6.30 -1.8 19.1 2.20 2.02 -8.2 2.紗線 9.6 10.6 10.5 4.08 4.41 8.1 13.3 4.24 4.15 -2.2 3.布料 7.9 7.7 -2.5 4.89 4.71 -3.6 14.3 6.19 6.11 -1.2 4.成衣 11.6 11.0 -4.4 15.22 14.94 -1.8 45.2 13.17 13.53 2.7 5.雜項 6.2 6.2 -0.1 2.60 2.68 3.0 8.1 4.17 4.30 3.2 1-5合計 64.5 66.8 3.6 33.20 33.04 -0.5 100.0 5.15 4.94 -3.9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 2014.03

(二) 紡織工業主要進口來源

2013 年我國紡織品首要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進口值為 13.08 億

美元,佔紡織品進口總值之 39.6%,較 2012 年成長 9.4%,其中約 6成是成衣服飾產品;其他進口來源依次為越南(主要進口品為成衣服

- 7 -

飾)、美國(主要進口品為棉花)、日本(主要進口品為布類)、南韓(主要

進口品為布類)(如表七)。

表七、2013 年臺灣紡織品主要進口來源

產品 重量(萬噸) 金額(億美元) 比重

%

單價(美元/公斤)

2011 2012 增減率% 2011 2012 增減率% 2011 2012 增減率%

全球 64.5 66.8 3.6 33.20 33.04 -0.5 100.0 5.15 4.94 -3.9 中國大陸 20.8 21.5 3.7 11.95 13.08 9.4 39.6 5.8 6.1 5.5 越南 4.6 4.6 1.4 2.97 2.72 -8.3 8.2 6.5 5.9 -9.6 美國 9.3 9.3 -0.3 2.57 2.37 -7.7 7.2 2.8 2.6 -7.5 日本 2.2 2.1 -4.8 2.49 2.17 -13.0 6.6 11.1 10.2 -8.7 南韓 3.2 3.4 4.7 1.45 1.41 -2.3 4.3 4.5 4.2 -6.7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紡拓會整理 2014.03

四、 實施 ECFA 的效應

2010 年 9 月 12 日臺灣與中國大陸簽署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the 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開始生效,對我方而言,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

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有利於我國紡織產業與其他國家在公平條件

下競逐與擴展中國大陸市場。同時,有利於我與其他國家洽談自由貿

易協定,將有助於避免被市場邊緣化,及降低貿易轉移的風險。

而 2013 年起,ECFA 早期收穫清單 137 項紡織品中國大陸進口關

稅全部降為 0,我國紡織業廠商可以享受出口中國大陸免關稅的優惠,

除了使產品的競爭力提升,並可提高廠商根留臺灣的意願以外,更有

助於擴大出口貿易,強化中國大陸之臺、外商對臺的採購意願,並將

吸引跨國企業來臺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貳、 2012 年全球紡織成衣貿易概況

2003 至 2012 年之 10 年間,全球紡織品成衣貿易年平均成長率紡

織品為 6.6%,成衣為 8.2%(如表八)。

- 8 -

表八、全球紡織成衣出口成長情形 單位:億美元

產 品 2003 年 2008 年 2012 年 2003-2012 成長值

2003-2012 成長率

平均年

成長率

紡織品 1,725 2,502 2,857 1,132 65.6% 6.6% 成 衣 2,325 3,619 4,227 1,902 81.8% 8.2% 合 計 4,050 6,121 7,084 3,034 74.9% 7.5%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WTO,紡拓會整理 2013.11

一、 全球紡織成衣貿易統計

依據 WTO 公布 2012 年資料顯示,全球貿易總額為 17.9 兆美元(包含農漁油礦),其中紡織品貿易額為 2,857 億美元,成衣貿易額為 4,227億美元,合計紡織成衣貿易總額為 7,084 億美元,占 4%,較 2011 年

的 7,115 億美元,衰退 0.4%,是近 10 年來第 2 次衰退(如圖五)。2012年全球紡織品貿易 2,857 億美元中,中國大陸出口 955 億美元占 33%,

臺灣103億美元占4%;成衣服飾品貿易4,227億美元中,中國大陸1,596億美元占 38%,臺灣 10 億美元占 0.2% 。

圖五、1995-2012年全球紡織品及成衣出口統計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WTO,紡拓會整理 2013.11

二、 2012 年全球主要紡織品及成衣出口國家

(一) 2012 年全球紡織品貿易 2,857 億美元,較 2011 年 2,950 億美元減

少 3.2%。2012 年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紡織品出口國,其次依序為

歐盟、印度、美國、南韓、土耳其,臺灣居第七位(香港轉口占 98%

1,523 1,511 1,577 1,513 1,479 1,547 1,470 1,5431,725

1,947 2,0302,186

2,3812,502

2,111

2,522

2,950 2,857

1,584 1,6411,823 1,860 1,861

1,989 1,950 2,030

2,3252,581

2,756

3,114

3,4533,619

3,156

3,531

4,165 4,227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紡織品

成衣服飾品

- 9 -

不計入),出口金額為 103 億美元,臺灣紡織品在機能性、環保紡

織品位居全球重要供應地位(如圖六)。

圖六、2012 年全球紡織品主要出口國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WTO,紡拓會整理 2013.11

(二) 2012 全球成衣貿易 4,227 億美元,較 2011 年 4,165 億美元成長

1.5%,2012 年全球最大成衣出口國仍為中國大陸,出口金額高達

1,596 億美元,佔全球成衣貿易 37.8%;第二至六位依序為歐盟、

香港、孟加拉、土耳其、越南;值得注意的是東協 10 國中,越南、

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共 5 國進入前 15 位。臺灣成衣業

是最早全球佈局的產業,由於成衣業勞力密集特性,迫使廠商外移

尋求較低工資國家,而臺灣目前成衣生產廠商,除部分經營國內市

場外,以外銷為主之成衣廠均利用臺灣優良且價格具競爭力之紗

布,將少量多樣或交期較短之訂單在臺生產,臺灣出口 10 億美元,

居第 31 位。(如圖七)

955

224 153 135 120 111 105 103 87 78 45 41 35 22 22

0

200

400

600

800

1,000

中國大陸

歐盟區外

印度

美國

南韓

土耳其

香港

台灣

巴基斯坦

日本

印尼

越南

泰國

墨西哥

阿聯金額

億美元

- 10 -

圖七、2012 年成衣主要出口國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WTO,紡拓會整理 2013.11

三、 2012 年全球主要紡織品及成衣進口國家

(一)2012 年全球紡織品前 3 大進口國依次為歐盟、美國、中國大陸,

但中國大陸若加計香港轉口,2012 年紡織品進口 302 億美元,將

成為第一大市場,顯示中國大陸紡織品市場極具規模,是臺灣產業

界重點拓銷地區。2012 年臺灣進口紡織品 13 億美元,居全球第 32

位。(如圖八)

圖八、2012 紡織品主要進口市場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WTO,紡拓會整理 2013.11

1,596

285 226 199 143 141 138 75 56 46 44 43 43 42 40 1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中國大陸

歐盟區外

香港

孟加拉

土耳其

越南

印度

印尼

美國

馬來西亞

墨西哥

柬埔寨

泰國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

台灣-31金額

億美元

271 260

198

104 92 90 64 60 58 56 49 47 46 43 33

13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歐盟區外

美國

中國大陸

香港

越南

日本

土耳其

墨西哥

孟加拉

印尼

南韓

俄羅斯

加拿大

巴西

印度

台灣-3

2

金額 億美元

- 11 -

(二)2012 年歐盟、美國、日本是全球成衣產品 3 大市場,合計進口 2,116

億美元,佔全球成衣貿易 50%。臺灣進口 16 億美元,居第 20 位,

預估未來對中國大陸成衣產品進口將陸續開放,進口量可能持續增

加。(如圖九)

圖九、2012 年成衣主要進口市場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WTO,紡拓會整理 2013.11

參、 臺灣紡織工業的願景

全球經濟在金融海嘯後,仍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美國景氣復甦遲

緩;歐洲尚未能走出歐債危機的陰影;而日本採取貶值方式,以挽救低

迷的經濟,卻引發亞洲各國之貨幣競貶危機,我國也不能倖免。新興國

家大力發展紡織業,以致全球紡織成衣產品供過於求,使得競爭更加激

烈。全球暖化,氣候異常,使得節能減碳的議題,方興未艾。而重視人

權、永續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全球主要品牌商、通路商注重的長

期發展趨勢,同時也影響供應商的經營方向。

為了因應國際競爭的劇烈變化,與內外在經營環境限制,臺灣紡織

業未來發展策略,簡要說明如下:

一、持續發展差異化產品

注重技術與研發,運用尖端科技,發展各種差異化材料與產品,

提高產品之附加價值。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產品產生市場區隔,並

可提升臺灣產品國際形象,拉大與鄰近亞洲國家產品之差距。

金額 億美元

897 880

339

163 94 92 63 61 57 45 36 34 30 27 27 16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歐盟區外

美國

日本

香港

加拿大

俄羅斯

南韓

澳大利亞

瑞士

中國大陸

阿聯

沙烏地

墨西哥

智利

土耳其

台灣20

- 12 -

二、重視設計與創新

強化自主研發設計,導入美學、文化創意等,著重創新、研發、

設計導向,逐步轉移至非價格競爭,積極進行異業結合,以產品

之創新性、獨特性、精緻性、設計性及建構完整之供應鏈體系、

深化客戶服務。

三、發展具機能性之環保紡織品

全球服飾及家飾用紡織品的消費市場已朝機能性及環保性發展,

兼具機能與環保將是臺灣也是全球紡織業未來趨勢。機能性紡織

品不僅僅是注重流行感而已,更強調符合人體工學與功能性,穿

得舒適、安全及健康;而環保紡織品,在生產過程以低污染、低

耗能為重點,並以能回收再生為訴求,以減少地球負擔。臺灣紡

織業將在既有之機能性紡織品研發基礎下,加入全新的環保元

素,發展環保兼具機能性紡織品。

四、發展品牌

在長期進行 OEM、ODM 的經營模式所累積的經營能力基礎上,

更進一步朝向品牌發展,藉由線上服飾、實體通路、品牌發展與

經營等經驗的累積與精進,強化 OBM 自有品牌經營之能力,朝

向更高經濟效益之方向邁進。

為協助臺灣紡織產業升級與轉型,政府對於紡織業發展提出願

景,發展衣著用、家飾用及產業用紡織品,成為全球機能性及產

業用紡織品之研發生產重鎮、塑造亞太地區時尚服飾設計創作基

地,並希望目前輔導臺灣下游紡織產業由臺灣製造 MIT、發展至

臺灣設計 DIT 及臺灣品牌 BIT。預期 2015 年階段性提升產值至

5,500 億,並在 2020 年提升產值至 7,000 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