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33
《性別 、宗教 、種族 、階級與 中國傳統 司法》 中央研 究院歷 史語 言研 究所 會議 論 文 集之 十 2Ul3年 9月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 團體 法人化問題 :以 佛道寺廟為例 端 、蔡博方 * 摘要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 中國本土佛道奇廟法人化的問題 ,其 中的盤根錯 節 ,彳 艮難一言道盡 。 本 文在 時 間設 定上 ,大 抵以 清道光 十年 (184U)鴉 片戰爭到民國十七 (1928)北 洋政府 的這段時間為準 。在研究取徑上 ,希 望運 用法律社 會學 、宗教社 會學研 究視 角 ,將 宗教、法律 等問題脈絡化與關係化 ,強 調政治外交情境與宗教團體法人化的問題是息t皂相 關的 ,不 可輕 易 切割來看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十七年北洋政府的本土宗教團體法人化的政 策裡 ,我 們發現中國 固有宗教各個不同種類遭遇不同的待遇 :除 了官方祭天祭孔的制度維持下來之外 ,攸 關祖先崇 拜 的宗祠 、祖廟 ,先 被看成是物權意義為主的 「公同共有┘ ,排 除在 「 法人 之外 ;其次 ,本 土的佛道寺廟 ,在 清廷與北洋政府的宗教政策裡 ,也 只有公廟被大理院判例解釋為 「財團法 」。對寺廟 的 態度 ,主 要以 管理或監督為原則 ,很 難不給人差別待遇的感受 。這跟中國政府 歷來控制宗教發展的 態與政 策有關 ,這 也跟佛道寺廟缺乏大型制度化宗教與國家分庭抗禮的 型態有關 。在本文裡 ,我 們嘗試綜合宗教社會學與法律社會學的研究取徑 ,分 析法律條例 、判 決例 、解釋例與行政文書等經驗素材 ,並 嘗試在寺廟法人主體性 、受國家控制的程度與寺 廟相關行動者三個重要面向上 ,分 析清末民初本土佛道寺廟法人化的相關問題 。 關鍵詞 :繼 受西法 佛道寺廟 宗教團體 法人 法人化 林端 ,台 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蔡 博方 ,台 灣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165-

Transcript of 2013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性別 、宗教 、種族 、階級與 中國傳統 司法》

中央研 究院歷 史語言研 究所 會議論文集之十二

2Ul3年 9月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

法人化問題 :以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林 端 、蔡博方*

摘要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中國本土佛道奇廟法人化的問題 ,其 中的盤根錯節 ,彳艮難一言道盡 。

本文在時間設定上 ,大抵以清道光二十年 (184U)鴉 片戰爭到民國十七年 (1928)北 洋政府

的這段時間為準 。在研究取徑上 ,希 望運用法律社會學 、宗教社會學研究視角 ,將 宗教 、法律

等問題脈絡化與關係化 ,強 調政治外交情境與宗教團體法人化的問題是息 t皂 相關的 ,不 可輕易

切割來看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十七年北洋政府的本土宗教團體法人化的政策裡 ,我們發現中國

固有宗教各個不同種類遭遇不同的待遇 :除 了官方祭天祭孔的制度維持下來之外 ,攸關祖先崇

拜的宗祠 、祖廟 ,先被看成是物權意義為主的 「公同共有┘,排 除在 「法人」之外 ;其 次 ,本

土的佛道寺廟 ,在 清廷與北洋政府的宗教政策裡 ,也只有公廟被大理院判例解釋為 「財團法

人」。對寺廟的態度 ,主 要以管理或監督為原則 ,很難不給人差別待遇的感受 。這跟中國政府

歷來控制宗教發展的心態與政策有關 ,這也跟佛道寺廟缺乏大型制度化宗教與國家分庭抗禮的

型態有關 。在本文裡 ,我們嘗試綜合宗教社會學與法律社會學的研究取徑 ,分析法律條例 、判

決例 、解釋例與行政文書等經驗素材 ,並且嘗試在寺廟法人主體性 、受國家控制的程度與寺

廟相關行動者三個重要面向上 ,分析清末民初本土佛道寺廟法人化的相關問題 。

關鍵詞 :繼受西法 佛道寺廟 宗教團體 法人 法人化

林端 ,台 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蔡博方 ,台 灣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165-

林 端 、蔡博方

綱日

一 .前言 :繼受襾法與中國宗教團體法人化

二 .清末民初的寺廟政策

三 .從大理院等的判例與解釋例看民初佛道寺廟法人化的問題

四 .結語

一 .前言 :繼受西法與中國宗教團體法人化

一般認 為 ,中 國繼 受 (receptiUn)西 法 始於清末 ,清 廷在 光緒 1├ 八年

(19U2)頒發諭旨 ,著派沈家本 、伍廷芳參酌各國法律 ,考訂固有律例之時 .l但

是考慮有清本朝中外之政局與外交實況 ,這種 「因為外交導致下的繼受西法 I二 其

實早在中西不平等條約之時 ,甚至在基督宗教 (尤其是天主教 )傳入中國時 ,其

宗教團體本身所具有的法人 (juhsticpersUn,cUrp㏄ aⅡUn)性質 ,就一步步強迫中

國繼受西方法律意義的宗教團體法人在神州人地之上 。

天主教機構糸日織與教會法本身 ,在西方法律發展史上本來就佔有相當重要

的地位 .韋伯 、伯爾曼等人 ,不約而同地都相當強調中世紀以來 ,天主教教會

(Kirche,church)所具有的 「機構 」(Anstalt)的 特徵 ,這是跟 「國家 」同等級

的 、理性化 、官僚化的團體 ,是最系統化的法人團體 。3當

明朝以迄清朝 ,天主教

在中國傳教之際 ,這種宗教法人團體 ,其實就在中國逐步生根 ,強迫清廷.步

承認在華基督宗教團體 ,是 一個西法意義下的宗教法人團體 。

本文原來希望運用韋伯所謂 「理念犁 」(Ide㏕typus)的 研究方法 ,將下列兩

種宗教團體在法人化問題上作一對比 :清末民初內憂外患之際 ,列強支持下的外

來基督宗教 (尤其是天主教 )教會團體 ,在中國以強勢姿態獲得宗教團體法人化

l參見李貴連編著 ,《 沈家本年譜長編》(台 北 :成 文 ,1992),頁 Il6-lI7;林端 ,〈 清末民初

法律的繼受問題 :韋伯社會學觀點的嘗試〉,收於中國法制史學會主編 ,《 中國法制現代化之

回顧與前蟾》(台 北 :台 大法學院 ,19兜 ),頁 ω lU4。2KarlBunger,DieRezeptiondeseurUpaiSchenRechts inChina,inD?〃

你6乃 a刀σ終〃〞′ηrε=〃

,,9rJr

r,,rc,〃〞〞b〞 t9/θ刀Kr9ηθ均色〞rRε‘力府V?rgI日 ε力〞〞gJJ,工 U刀dU〞 ,S l66-1893 MaxWebe1.爪

0ItschaftundGesellschaft,Tubingen:JCB Mohf,19η ;HarUldBeIl1,an,tml,a,,〞

RεvU幼′′Uη

F91ε FUr99η ′′U〞 句�′乃ε〃舔′ε〞”Z9ega↙ F,‘祊rb刀 (Cambhdge:HaⅣ ardUnive〝 ityPress,

19“ )中 文參見彭小瑜 ,《 教會法研究 :歷 史與理論》(北 京 :商 務 ,2UO3)。

-166-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的待遇為一類型 ;以及本土佛道寺廟妾身未明 ,只有公廟被承認為法人為另一類

型 。藉著這種法人化問題不同命運的類型 ,一方面凸顯中西宗教觀與宗教團體的

差異 ,另一方面也凸顯有列強支持的西方宗教團體 ,與沒有其他政治力支持下的宗

教團體 ,其法人化的程度明顯有異 。這種差別待遇 ,多少給人 「崇洋媚外 、關門

打狗 」之嫌 ,但其實也反映了西方外來具有嚴密教會組織特徵的 「制度性宗教 」

(insItuⅡ UnalreligiUn)團 體與中國本土組織較為鬆散的 、非制度性的 、「普化的宗

教」(difftlsedreligiUn)團 體之間的差異 。4要

想完全以 「制度性宗教」為標竿的西

方宗教團體法人標準 ,來將中國非制度性的 、「普化的宗教」劃在框架內 ,其實是

有一定的困難 。由於篇幅的限制 ,我們在此不會細論清代天主教等基督宗教被承

認為宗教團體法人的複雜過程 ,把它當作另一篇論文的課題 ,然後在本文裡集中

焦點 ,討論繼受西法後的本土佛道寺廟法人化的問題 .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十七年北洋政府的本 l一宗教團體法人化的政策裡 ,我們發

現中國固有宗教各個不同種類遭遇不同的待遇 :除了官方祭天祭孔的制度維持下

來之外 ,攸關祖先崇拜的宗祠 、祖廟 ,先被看成是物權意義為主的 「公同共有 」

(EigentumzurgeSamtenHalId),排 除在 「法人 」之外 ,(這也導致民國三十四年

(1945)台灣光復後 ,國府把台灣的幾萬個祭祀公業由日據時期的 「習慣法人 」,

降為 「公同共有 」)U由於筆者在多處其他文章裡 ,討論宗祠與祭祀公業的 「公同

共有」問題 ,本文不再贅述 。其次 ,本土的佛道寺廟 ,在清廷與北洋政府的宗教政

策裡 ,也只有公廟被大理院判例解釋為 「財團法人 」(Stinung)° 對寺廟的態度 ,

要嘛是管理 、要url是 監督 ,很難不給人差別待遇的感受 。這跟中國政府歷來控制

宗教發展的心態與政策有關 ,這也跟佛道寺廟缺乏大型制度化宗教與國家分庭抗

禮的型態有關 。

話說回來 ,列強對在華基督宗教團體法人化的支持 ,其實也給了本土寺廟一個

爭取自己權益與法人化的契機 。畢竟 「物不平則鳴」,佛道寺廟遭遇不平等待遇之

際 ,其實也在反躬自省 ,為何 「外來的和尚比較會念經 」,這並不只是政府大小眼

的問題 ,其實也的確在很多方面 ,外來的基督宗教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 。清末民

初提倡 「人生佛教 」的太虛法師 ,雖然強調佛教高於基督宗教 ,但為了改良晚清

4這種劃分參見 CKYallg(楊慶望),Rε 想′U〞 加a加釕ε勵ε′ε〞lB釭㎏ley:Uni㎎ rsi妙 UfCalifUm伍

Pless,1961)謝謝 匿名評審人的意見 ,西 方基督 宗教 ,的 確 以其 「有組織的教會」(Urbcallized

c.llurch)為 其特徵 ,本 文前註所引的韋伯 、伯爾曼強調其理性化與官僚化 ,以及本註所引的楊

慶蜜強調其制度化 ,都 凸顯 了其組織化的特性 。

-I67-

林 端 、蔡博方

流於趕經懺的中國佛教 ,力主多跟基督宗教學習 。台灣兩位傑出的佛教比丘尼 ,

慈濟的證嚴法師與香光的悟因法師 ,也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他們投入台灣佛教復興運

動時 ,天主教修女濟世救人的美好形象 ,對她們努力改良佛教的重大影響 。清末民

初 「因為外交導致下的繼受西法 」的問題 ,在宗教團體法人化之上 ,凸顯列強的

壓力 ,未必全然是負面的 ,基督宗教率先法人化的結果 ,也間接促成 了本土宗教

向政府力求平等待遇的要求 ,還有它們內部進行的改革 。宗教市場的競爭 ,宗教

團體之間的相互指涉與互動 ,用 「社會學關係主義」(sUciUlUgic㏕ relatlUllaIism)

來說 ,影響了其各自內部的發展策略 。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中國本土佛道寺廟法人化的問題 ,其中的盤根錯節 ,很難

一言道盡 。本文在時間設定上 ,人抵以清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到民國十七年北洋

政府的這段時間為準 。在研究方法上 ,希望運用法律社會學 、宗教社會學研究方

法 ,將宗教 、法律等問題脈絡化與關係化 ,強調政治外交情境與宗教團體法人化

的問題是息息相關的 ,不可輕易切割來看 。

一般而言 ,歐陸法律認為 ,創設法人的日的有二 :首先 ,使一定多數人的集

合及一定的財產 ,可以成為權利義務的主體 ,便於進行法律行為 ;其次 ,將法

律的責任限定於法人的財產 ,以免個人的財產遭受影響 ′ 依公法成立者為公法

人 ,依私法成立者為私法人 ,私法人裡 ,以人 (社員 )為其基礎者 ,為社團法人

(吪rein),以 捐助財產為其基礎的 ,為財團法人 。受明治時期的 《日本民法典》

與 《德國民法典》影響的 《大清民律草案》,° 在 「總則」裡就擬有社團法人與財團

法人的章節 ,未及實施清朝就覆亡了 。 \

有關在中國的宗教團體法人化的問題 ,並無須等待一部新的 《大清民律》,西

方來的基督宗教 (天主教與基督教 )團體 ,早在鴉片戰爭後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

保護下 ,逐步就已在中國取得法人的地位 。由於這非本文重點 ,在此只能簡述如

下 :明末清初 ,天主教在華傳教大抵順利 ,康熙四十六年 (17U7),對 天主教從實

行 「容教 」政策改變為 「禁教 」政策 ,主因是來自 「禮儀之爭」。根據莊吉發的研

究 :7「 清初繼承明律 ,為取締民間秘密宗教而制定 「禁止師巫邪術 」的律例 ,雍

正 、乾隆年間對各地天主教的取締 ,多奉上命辦理 ,並未冇專門法條 ,一直到嘉

5王澤鑑 ,《 民法總則》(台 北 :作者白印 ,2UUU),頁 16“ 161。

°孟祥沛 ,〈 《大清民律草案》法源辨析〉,《 清史研究》,m】 U年 第4

7莊吉發 ,〈 清朝宗教政策的探討〉〢丈入莊吉發 ,《 清史論集 (五 )》

頁 165216。

_168-

期 ,頁 lU3-lU6。

(台 北 :文 史哲 ,2UUU),

清末氐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 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慶年間為了徹底查辦天主教案件 ,針對天主教制定條文 ,並 寫入 《大清律例》之

中 ,使直省審擬天主教案件冇了法理依據 ,禁教之餘 ,血禁置產 :『 .‥ 並嚴禁西洋

人不許在內地置買產業 』」。如此一來 ,白 然沒有法人的地位 。但是船堅蔽利衝破

了這律例的障礙 ,不平等條約對 「傳教權 」的保障 ,一步步在中美 《望廈條約》、

中法 《黃埔條約》准許租地建立教堂 ,186U年中法 《北京條約》,除了重申中國對

基督宗教解禁 ,歸還清初教產之外 ,最重要的是法方在中文本條款末尾 ,加入法

文本沒有的 「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 ,建造自便 」等字句 ,開啟了基督

宗教教會在中國法人化的濫觴 。8儘

管各地教案頻傳 ,但是不平等條約的確逐漸確

保了傳教士傳教與購地建堂的特權 ,換句話說 ,已經承認其為冇獨立財產的財團

法人 ,這個原則還被民國九年 (192U)的大理院判例重新加以確認 :「 外國人除教

堂有特別條約外 ,無在中國置買土地之權⋯」(九年上字第五九一

號 ).至於本土

原有的佛道寺廟 ,因為沒有外力撐腰 ,其法人化的過程就顯得艱辛許多 。

對於中國本 1的佛教與道教寺廟的法人化問題 ,本文以下將採取兩個步驟進

行分析 。這兩個分析也依序使用著不同的經驗素材 ,以對應我們所欲分析的相關

層 m一 。齒先 ,本文的第一部分 ,將聚焦在國家的寺廟政策上來討論本土佛道寺廟

的基本處境 。我們可以發現 ,從統治政策的角度來看 ,即使發生了不同的重要事

件 ,因而衝擊或影響著政府的立場 ,但是 ,在清末民初卻初步確立了對於本十佛道

寺廟的 「監督 」與 「管理 」的態度與其延續性 c我們認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

清末民初兩次 「廟產興學 」政策所引出的法律爭議 ,與這些法律爭議如何將本土

佛道寺廟的問題領域從政策管理轉向法律繼受 ,亦即 :如何 「開啟 」了清末民初

關於本土佛道寺廟的 「法人化 」問題 。其次 ,我們將在本文的第三部分 ,分析人

理院的判決例與解釋例 ,並且說明本主佛道寺廟在 「廟產 」的法律爭議上 ,如何

作為現代中國關於 「財團法人」概念的重要歷史繼受事例 。「財團法人 」的概念 ,

8有關該約中法文本的差異 ,中 外學者多所研究 ,英 文參見KennethSLatourette,4His古Uη σ

C/9′心′′a刀 Λ打∫∫b那 加 C乃′ηa(NewY。rk:TheMaCmil】 ianCUlllpany,I932),pp276;中 文參見呂

實強 ,《 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台 北 :商 務 ,19“ ),頁 lUU-lU2,該 書比較 中研院近史所

藏法文本 ,與 中文本核對 ,明 確指出中文本多出 「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 ,建 堂自

便」的字句 。最近大陸學者多人 ,對此事多所討論 ,其 中工中茂對法方作偽一事的考證結

果 ,法 國談判代表的翻譯美理登在後來的檔案裡 ,承認是他所加 ,參 見王中茂 ,〈 西方教會

內地置產條款作偽考辨 〉,《 世界宗教研究》,∞“ 年第 】期 ,頁 ”巧2;綜 合各家的說法 ,

皆確定是法方片面所加 ,各家綜合意見參見李傳斌 ,《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長

沙 :湖 南人民 ,2Ull),頁 4647。

-169-

其在西方的發展經驗 ,是 由具有社會福利與宗教福音性質的教會組織所帶領出來

的 ;相反的是 ,在中國的本土佛道寺廟的案例裡 ,由 大理院的判決與解釋所呈現

的 ,是各方行動者對於佛道寺廟財產的爭議 ,其中包含財產的歸屬 、管理 、監督

的面向 。因此 ,我們將從 「寺廟的法律主體性 」、「受政府控制之程度 」、「寺廟相

關行動者 」三個關鍵面向 ,來說明此種具有首度繼受西方法律概念的 「法人化 」

的過程 。最後 ,本文的結語部分重新耙梳與反省上述分析 .一方面 ,現代中國對

於 「財團法人 」的法律繼受經驗 ,主要來自於本七佛道寺廟所產生的相關問題 ,

而與其他類型的宗教團體 (例如 :西方國家在中國的教會組織 、官方祭祀或民間

祭祖的宗教組織 )的財產問題較少相關 。另一方面 ,從宗教社會學與法律社會學

的研究取徑來看 ,清末民初的 「監督與管理 」政策立場與其執行不彰 ,使得 「廟

產興學 」在社會效果上的衝擊 ,轉化為法律爭議上的能量 ,進而促進了大理院在

判決例與解釋例上 ,具有實作性意義的法律繼受行動 。

二 .清末民初的寺廟政策

對於清末民初的寺廟政策 ,我們必須先區分成三個部分 (清朝開國的基本立

場 、晚清時期的重要事件 、民國時期的延續與改變 )來討論 。其中 ,不 同時期之

間的更替 ,主要並不在於時間區段的差別 ,而在於清朝至民國之間的關鍵轉變何

在 ?這些轉變的前提是如何先被確立下來 ?甚至從這些政策轉變之中 ,我們可以

看到什麼樣的問題轉型或議題變化 ?

首先 ,我們簡略地描述清王朝在開國時期確立下的宗教政策 。在其中可以發現

的是 ,清王朝初年的統治焦慮 ,使得其宗教政策比較關切人群關係或族群關係 (例

如 :信眾管理與邊疆政治 )的問題 ,而到了晚清時期寺廟政策的焦點 ,卻開始由

信眾轉向財產 。第二 ,在晚清時期的宗教政策之中 ,寺廟出租與廟產興學兩個重

要的問題 ,使得清王朝把寺廟財產的管理放在問題的焦點上 ,但是 ,不論是寺廟

出租或廟產興學問題 ,都只帶給晚清政府負面的政治後果 :無法兼顧寺廟政策的統

一性 。第三 ,民 國初年的宗教政策透過現代國家的法政制度來加以規範 ,並且展

現在憲政 、法律規範 、行政命令的二層次上 。國民政府對於寺廟的管理雖然在憲

政層次上 ,進入了新的時期 ,卻仍然在法律層次上 ,帶有晚清以來的某些傳統 。

一直到民國十七年才在 「寺廟管理 」方面的法規之外 ,另外頒佈了 「寺廟登記 」

-17U-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 團體法人化 問題 :以 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的相關法規 ,而開始推行全國性的登記政策 。

(一 )清朝初年的宗教政策與其轉變

清朝在建國以來的宗教信仰維持著雙軌的宗教崇拜 ,一方面是皇宮內部延續著

滿洲人傳統的薩滿教信仰 ,另一方面是在東北盛京建立王朝時 ,就已經奉行祭祖

祀孔的漢族宗教 。但是 ,日 前的研究成果傾向於將宗教政策 ,視為更廣義的統治

技術或政治操作的一環 ,並認為清朝是透過 「民族政策 」與 「文化政策 」的角度

來看待宗教管理 U° 簡言之 ,對於中原以外的地區 (例如 :蒙古 、西藏 、新疆等地

區 )的宗教管理 ,在清朝統治者的眼中 ,是一種維繫不同族群生活方式與他們對

清朝政權之效忠 ,因而宗教政策在此是民族政策之延伸 ;對於中原漢人的宗教管

理 ,在清朝統治者看來 ,則是一種調和滿漢文化與爭取文化道統的問題 ,因而宗

教政策可以被視為文化政策的延伸 .因此 ,從 「民族政策 」與 「文化政策 」的角

度 ,來認識清朝開國時設定的宗教政策基本立場時 ,我們才能較理解清王朝前期

對於佛 、道兩教的管理 ,須要區分為藏傳佛教 、漢傳佛教 、漢人道教三種 。前兩

者之間的區別 ,涉及了邊疆民族與滿漢民族的不同民族政策問題 ,後兩者則是在

承認儒家思想作為文化道統的前提 ,對於儒 、釋 、道二教的文化政策問題 。

在理解了 「民族政策」與 「文化政策」的背景之後 ,我們仍然必須進入清王朝

的 「宗教政策 」本身 。從宗教管理的角度來看 ,這時我們可以發現一個 「聖教 」、

「邪教」的光譜 ,前者包含了滿漢民族的主流信仰 ,後者則指向各種地方性的民間

信仰 。夾在其中的大部分 ,是中原地區的佛教與道教 ,或是邊疆地區的藏傳佛教 、

伊斯蘭教 。清王朝將當時已然存在的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歸類為中間地帶

的宗教信仰 ,亦即 :並非前述的 「聖教」(滿族的薩滿信仰與漢族的祭祖祀孔 ),

也非反對國家或鼓吹迷信的 「邪教 」。因此 ,清王朝對於佛教與道教的管理政策 ,

主要確立於開國初期的政治氛圖 ,而其中又因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在信徒的組

成上極為不同 (前者主要為漢人 ,後者主要為藏人與蒙古人 ),因此而有不同的管

理政策 。

°于本源 ,《 清王朝的宗教政策》(北 京 :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年 ),第 一章至五章 ,

頁 H外 l℅ 。工鍾翰 ,〈 清代民族宗教政策〉,收 入王鍾翰 ,《 王鍾翰學術 自選集》(北 京 :

中央民族人學出版社 ,19” 年),頁 ZU-2U3。 莊吉發 ,〈 清朝宗教政策的探討〉《清史論集(五 )》

,頁 %5-21ε 。米娟婷 ,〈 淺論清代民族宗教政策〉,《 西北民族人學學報 (哲 學社會科

學版 )》,∞” 年第 1期 ,頁 】9η3。

-171-

林 端 、蔡博方

首先 ,清王朝對於漢傳佛教的管理政策 ,主要受到清朝初年 「明朝遺民遁入佛

教」的考量所影響 。較為上層的漢傳佛教人士 ,清王朝採取拉攏的立場 ,透過佛教

經典的編輯或助印 ,來納入既有的重要僧人大德 U對於基層的漢傳佛教 ,清王朝

則是原則上是以儒 、釋 、道三教合一的 「三教廟 」來理解 ,但是卻嚴守寺廟人士

的男女之別 。但是 ,清王朝初年所訂下關於漢傳佛教的宗教政策 ,其中影響最大

的莫過於對佛教人士的 「數量限制與寺廟限建 」(順治朝開始 ),並且展現在度牒

制度的幾次修改 .這些涉及信眾與寺產的宗教政策管理 ,人部分已經脫離 「(滿族

貴族 )少數統治」的政治焦慮 ,而明顯出於清王朝對國家稅收 (或逃稅 )的考量 。

第二 ,清王朝對於藏傳佛教的管理政策 ,受到清朝初年 「管理蒙藏關係 」的考

量所影響 。清王朝與蒙古族的歷史關係較為友好 ,因而在清朝初年對於青海與西

藏的政治版圖擴張過程中 ,對於 「政教合— _的藏傳佛教 (或稱喇嘛教 )有著疑

慮 ,擔心藏族統治問題會危及原來較為穩固的滿蒙關係 .此外 ,雖然清朝初年對

喇嘛教本身的宗教評價較漢傳佛教更低 一些 ,但是 ,清王朝認定藏傳佛教的危險

因素主要來自於內部紅黃兩教派的爭議 ,與由此涉及地方政治變動與整體統治穩

定的問題 。因此 ,在清朝初年初步平定其西北邊疆的族群關係之後 ,仍然決定保

留藏傳佛教長久以來 「政教合一 」的基本結構 ,甚至開始進一步賦予藏傳佛教領

袖上導地方白治的角色 .

第;,清王朝對於道教管理政策大致與漢傳佛教相似 ,甚至在各種官方管理的

文獻上 ,都未曾明確地把 「僧道 」兩者分別開來 .但是 ,因為佛教與道教兩者在宗

教教義與制度上的差別 ,清王朝基於本身對於道教的認識 ,而使得對待道教的宗

教政策較漢傳佛教有些許的兩極化 .一方面 ,清朝初年對於道教的認識 ,除了基

本上的政治防堵明朝遺緒之外 ,道教與道家思想是不大具有差別的 ,道士諸多宗

教事務也因為涉及 日常生活的醫療功能 ,而被視為民間信仰甚至是巫術的一種 。

另一方面 ,清王朝相對於藏傳佛教而言 ,卻較為明顯地賦予重要道士官職 ,相反

地 ,帶有道教人士或道家思想色彩的政治人物 ,有時也可能未必只能被定位成 「宗

教人士」。

以上初略的說明可見 ,清王朝在開國初期對於 「少數統治」的政治焦慮 ,是制

定關於佛道宗教政策的基本關懷 ,然而 ,度過了早期的統治危機之後 ,大部分管制

佛道人士與其相關財產的政策 ,卻仍然延續著清王朝初年所定下的基本架構 。這

樣的基本架構一直到晚清時期 (光緒朝 )新的統治危機 ,亦即 :「 維新變法 」出現

之後 ,關於佛道人士與其財產的管理政策才有了章人的改變 。其中 ,我們可以在

-172-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本土佛道專廟為例

「廟產興學 」這個最明顯的議題上 ,窺見清王朝 「由信眾轉向財產 」重大的變化 。

(二 )晚清佛道寺廟政策與廟產興學運動

清代的寺廟管理主要前提在於區分 「官方寺廟」或 「非官方寺廟 」,其中區分

標準有二 :一 ,寺廟的祭祀活動是否納入官方的祭祀系統 ,依此 ,官方寺廟必須

按照官方定例舉辦諸如帝王誕辰 、佛誕 、元旦等特定節 日的活動 ;二 ,官方寺廟

定期從官方領取 日常開支所需的費用 ,並 且在寺廟各種修繕 H也可由官方費用支

出 ,甚至可能受到帝王不定期的賞賜 。如果不由官方祭祀例主導 ,也未具有官方

經濟支持的則屬於非官方寺廟 ,這種寺廟人多兼具各種佛道祭祀與民間信仰 ,或

者兩者有所混合 ,在寺廟經濟來源上一方面仰賴固定的寺產與其衍生出的經濟收

益 ,另一方面 ,則來白於信眾的固定或不固定捐助 .lU官 方寺廟大多為京城或地方

上的名寺古剎 ,不論是新建或修建 ,大部分在數量上受到清王朝的監督與控管 ,

相對於此 ,各種非官方寺廟政策原則上也是禁 吐新建 ,不過 ,卻允許修建頹壞之

寺廟 .從宗教政策制定面 (而非執行面 )來看 ,清王朝對於寺廟的控制管理是屬

於嚴格的 ,只不過 ,到 了晚清時期 ,這樣的基本政策仍然必須面對社會長期變動

下的衝擊 。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之中 ,有三個關鍵的議題對於晚清社會的寺廟問題

具有明顯影響 :僧官制度的敗壞與度牒制度的廢除 ;非官方寺廟中 「未供佛 」之

處的出租問題 ;維新運動時期頒佈的廟產興學運動 .以下 ,將簡略的說明這三個

宗教政策議題如何對於寺廟管理產生影響 。

首先 ,清王朝洽用明朝的僧官制度與度牒制度來管理出家的佛道人士 ,但是 ,

這兩個制度在乾隆時期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 . .方面 ,乾隆對於僧人出家可能降

低社會生產力且容易成為社會治安死角 ,因而數度修改度牒制度的規定 ,甚至最

後在乾隆三十九年 (1774)決定廢除度牒制度 。Ⅱ另一方面 ,在乾隆嘉慶年間 ,地

方層級的僧官人數已經出現明顯的變化 ,人數減少 、官品調降 、補選不足等等問

題 ,使得地方行政長官逐漸接手對於僧人的管理 。挖這樣一來 ,當度牒制度被廢除

又加上地方僧官逐漸流失 ,所造成的政策後果就是乾嘉兩朝已經預留給晚清時期

的佛道兩教的宗教管理難題 :在地方層級上的僧人管理僅能仰賴行政官員的他律

lU楊健 ,《 清王朝佛教事務管理》(

Ⅱ楊健 ,《 清王朝佛教事務管理》,

i2楊健 ,《 清王朝佛教事務管理》,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 ,2UU8年 ),頁 31卒笓U

頁 I】 5I53。

頁 49-∫ 4。

-173-

林 端 、蔡博方

機制 ,而非宗教人士的自律機制 。原本負有稽查寺廟狀況 、核查出家人數 、管理

遊方僧人等責任的地方僧官群體 ,已經逐漸無法承擔原有功能 。因此 ,晚清時期

對於佛道僧人的政策管理問題框架則呈現為一幅 ,「 地方行政長官不欲介入佛道事

務 ,僅關切由僧人衍生出的財產或犯罪之管理問題 」。換句話說 ,對於僧人管理問

題的政策無力 ,促使晚清時期的宗教管理政策 ,轉而以佛道兩教的寺廟財產問題

作為政策的主要焦點 。

其次 ,是晚清時期逐漸浮現的寺廟出租問題 。i3寺

廟出租問題主要發生於人群

往來頻繁的地方 ,因此 ,人多是從位於京城與各地方首要都市的寺廟開始 U當寺廟

座落在各人交通要道或重要城市時 ,從事各種社會活動 (例如 :官員就任 、進京

趕考 、籌辦商業 )往來的人士 ,開始注意到考慮短期借住或長期租用的可能 。清王

朝的政策原則上不允許官方寺廟出租 ,但是 ,某些政治因素而發生未必收取租金

對價的暫住行為仍然是存在於官方寺廟 ,相對而言 ,非官方寺廟就可以在 「未供

佛 」的地方 (例如 :廂房 ),出租給非僧道人士並 日.收取對價租金 。因此可見 ,寺

廟出租問題大多發生在清王朝對於非官方寺廟的監督上 。對此問題 ,清王朝在 19

世紀 (嘉慶至道光 )前半期 ,開始制定了嚴格的限制 :寺廟住持必須為借住者出

具保證書 ,並 且交付地方行政長官存案 、寺廟住持必須每兩個月定期回報此時段

內曾借住該寺廟的人士 、各省衙門也必須定時派人稽查寺廟內借住人員的狀況 .

到了晚清時期 ,如此嚴格的政策規定幾乎不可能完全地被遵守 ,而寺廟也因此在

地方秩序或人口流動的問題上 ,逐漸被清王朝視為社會動亂來源或者藏匿社會問

題份子之處 。

第三 ,是光緒維新時期明訂頒佈的 「廟產興學 」運動 。「百 日維新 」中的一項

新政策 ,對於後續半世紀的佛道寺廟造成極為巨大的衝擊 。其中關鍵在於 :清王

朝的政策搖擺與法令不一 。Ⅱ透過張之洞 「勸學篇」的鼓吹 ,光緒皇帝在一十四年

(18%)五月上諭中指示 :「 .‥ 至如民間寺廟 ,其有不在祀典者 ,即著由地方官曉

諭居民 ,一律改為學堂 ,以節糜費而隆教育⋯」。這是 「廟產興學 」運動的正式開

始 ,然而 ,隨著百 日維新的短命天折 ,同年八月的上諭又指出 :「 其各省寺廟 ,不

在祀典者 ,苟非淫祠 ,著一仍其舊 ,無庸改為學堂⋯」。依此可見 ,在同一年內清

13楊健 ,《 清王朝佛教事務管理》,頁 351-“ 5。

14徐耀 ,〈 清末廟產興學政策的緣起和演變〉,《 社會科學研究》,∞”

楊健 ,《 清王朝佛教事務管理》,頁 “σ364。 許效正 ,〈 清未民初

保護標準的變化〉,《 雲南社會科學》,加∥ 年第 1期 ,頁 】41-145。

-174-

年第4期 ,頁 151-158。

(1895∼ 1916年 )廟 宇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王朝對於 「廟產興學 」運動就造成了兩種極為不同的政策 。此外 ,「 廟產興學 」運

動本身仍有另外一個相關的法源基礎 ,亦即 :「 欽定中學堂章程 」與 「欽定小學堂

章程 」。其中的規定指示 :「 地方紳商得依 「欽定中學堂章程 」或 「欽定小學堂章

程 」而設立中小學堂 ,⋯ ,並得借用地方公所 、寺廟 ,以省經費⋯」。這樣一來 ,

在明確矛盾的 「廟產興學 」上諭之外 ,清王朝還為地方仕紳開啟了 .個「得以借

用 」寺廟財產的大門 。這個影響巨大卻又前後矛盾的 「廟產興學 」政策 ,使得晚

清時期的寺廟問題焦點 ,由原本針對僧道人士或民間人士的管理 ,轉而聚集在寺

廟財產的爭議之上 。

從以上兩個主要的寺廟問題可以發現 ,晚清時期的寺廟政策凸顯 了白身諸多的

不足之處 。在寺廟出租問題 上 ,清王朝明確且嚴格的政策制定 ,在未能獲得執行

的狀況下 ,僅是徒增寺廟出租問題的逐漸明顯 ,甚至表現了清王朝無力控管各省

政府對此政策徒具形式的立場 。但是 ,在廟產興學問題上 ,清王朝的窘境就不僅

僅是政策制定與執行上的落差而已 .聚集在廟產興學問題上的政策變化與法令矛

盾 ,表現在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員的爭辯之中 ,而這些爭議也同時呈現出晚清時

期寺廟管理問題的幾個關鍵面向 。

首先 ,是廟產興學政策引出對於廟產初始來源的討論 。由於廟產興學主要是針

對 「不在祀典者」的寺廟 ,亦即 :非官方寺廟 ,清王朝也曾明確限制此種寺廟的

新設建立 。因此 ,支持廟產興學政策的論者 ,一方面正面地捍衛此政策在清朝進

行救亡圖存狀態的正當性之外 ,另一方面也迂迴地暗示了此類寺廟本身存在的不

合理之處 。換個角度看 ,對於長達一個多世紀以來 ,未正式獲得政府承認的非官

方寺廟 ,清王朝此時進行整頓似乎也未必不具有正當性 。然而 ,在反對廟產興學

的論者眼中 ,清王朝這樣的舉措無疑是與民爭利 。即使非官方寺廟是在未獲許可

的狀況下新建 ,或在既有的規定下進行修建 ,寺廟財產都是地方居民的捐贈 (來

源於施主 ),或是僧道募施化緣而來 (來源於住持 ).廟產興學的政策則過於激烈

地把這些財產 ,立即地由其初始所有者手中移轉出來 。在正反雙方的爭議之中 ,

雖然無法看見對於寺廟財產的初始地位 ,有著彼此 ′致的共識 ,但是 ,我們卻可

以發現 ,被移轉為辦學之用的寺廟財產 ,也暫時尚未具有明確的歸屬狀態 。正是

在這樣地位不明的狀態下 ,民國初年政府的立場 (管理條例與大理院判決 )才會

走向 ,將寺廟財產加以獨立出來 ,甚至考慮賦予財團法人地位 。

其次 ,在各地官員對於廟產興學運動的回報之中 ,也反映了此政策中明顯的差

-175-

林 端 、蔡博方

別待遇問題 。心一方面 ,廟產興學運動在各種寺廟之間 ,造成了明顯的差別待遇 :

國家與地方祀典的寺廟 ,或者民間百姓祠堂 ,都不在廟產興學運動所針對的徵用對

象之中 。另一方面 ,在各種宗教對比的觀感之下 ,差別待遇的色彩則更加明顯 。

屬於伊斯蘭教或基督教的宗教財產 ,基本上都免於廟產興學的政策影響 ,甚至 ,

原本就帶有儒釋道三教合一色彩的寺廟 ,也都在此政策下被去除佛道的成分 。因

此 ,在各地官員回報至清王朝中央的上奏之中 ,都已經明確地指出 ,即使寺產興

學運動本身的正當性尚未被爭議 ,此政策在各種宗教之間的公平性間題上 ,仍然

引起了很大的社會不滿 。各種社會不公之中的宗教差別待遇 ,也對於民國政府接

替清王朝時 ,在憲政立場上採取宗教平等共存的基本原則 ,有著明顯的影響 。

第三 ,廟產興學運動凸顯出晚清時期各省狀況的特殊性 ,甚至表現出地方政治

的差異性 ,還有地方政治與中央政治的不同步性質 .在這樣的情境之中 ,晚清時期

的宗教政策 ,落實在廟產興學的過程之中 ,主要決定因素仍是各地方大員 、地方

仕紳 、施主與住持之間的拉鋸 ,反而不是清王朝的中央政策所能決定 。因此 ,整

個廟產興學的實際辦理過程 ,從極為霸道的行政徵用到稍微和緩的買賣過戶都有

可能 。這樣一來 ,在寺廟政策落實面上的歧異性 ,為晚清時期的寺廟管理種下了

分裂而非統 一的基本框架 ,也使得民國政府意欲透過立法 (數度的宗教立法 )與

司法 (大理院判決例與解釋例 )兩權來統一此問題而不可得 。最後 ,問題的解決

之道仍然只能先回到行政權之上 ,在民國時期 (十七年 、二十五年 、三十.年

)

數度推行全國性的 「寺廟登記 」運動 .由此可見 ,晚清時期的寺廟管理政策在廟

產興學議題上 ,都分別帶給了民國時期的立法權 、司法權 、行政權 ,有待克服的

地方歧異性問題 。

從以上的討論來看 ,晚清時期的寺廟管理政策與其相關問題 ,其實點出了清王

朝早已無法處理的宗教多元性 。不論是維持官方寺廟與非官方寺廟的區分 ,或是

嚴格管制寺廟出租的問題 ,甚至 ,激烈地推出廟產興學的改革 ,晚清政府所必須

面對的宗教管理 ,已經不再是 「官方/民間」雙方相安無事的局面 。在寺廟政策

的數度爭議過程之中 ,我們可以發現 ,隨著宗教事務的多元性出現的 ,是捲入寺

產爭議案件的不同行動者 、是不同宗教之間的相互比較 、是不同地方民情的主導

因素 。這些問題聚集在廟產興學運動上 ,並且成為各種贊成或反對 (甚至評論 )

此政策的不同論據 。為了提出合理說法與統一政策立場 ,民 國時期的寺廟政策勢

15許效正 ,〈 清末民初 (悃%∼ I9I6年 )廟 宇保護標準的變化〉,頁 141】 45

-I7ε -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主佛道寺廟為例

必面對更多元的問題情境 。因此 ,對於承接晚清政府所留下來的宗教問題與寺產

爭議 ,民 國政府首先必須思考的則是 :哪些部分必須改變 ?哪些部分可以延續 ?

還有共和政府可以透過那些新方式 (以有別於帝制政府 )來進行白己的寺廟管理

政策 ?

(三 )民國初年佛道寺廟政策的延續與變化

相對於晚清時期來說 ,民國初年的寺廟政策有改變的部分 ,也有承繼的部分 。

其中 ,主要的變化在於 ,民國時期的 《臨時約法》中 ,透過憲政層次上的宗教平等

與財產保障 ,確立了與晚清時期的廟產興學運動有差別的兩個政策立場 :不設立

國教而允許宗教團體成立 、個人財產所有權的保障 (包含白然人與法人 ).然而 ,

民國時期也有著延續晚清以來處理寺廟財彥的政策立場 ,主要表現在 《i寺廟管理

條例》的歷次修正中 ,政府對於管理權與監督權的高度介人色彩 。此外 ,民國初

年的北洋政府在寺廟政策基本上也仍然是消極地監督管理立場 ,直到南京政府時

期才開始正視寺廟問題中的差異性 ,也才開始嘗試著推動寺廟登記 ,卻在數度嘗

試皆未成功的過程中 ,減低了政府介入管理的程度 .以下 ,我們就依循著現代國

家的統治層級 ,由憲法 、法律 、行政命令的三個層次 ,來初步描繪民國初年政府

(主要是北洋政府時期 )在宗教政策上對於寺廟問題的基本立場 .

白先 ,《 臨時約法》透過法典化的運動 ,初步確立了民國初年政府對待宗教事

務的基本政策立場 。“這個重大的改變表現在宗教與非宗教兩方面 。在宗教事務

上 ,臨時約法確立了各種宗教信仰之間的公平性原則 .一方面 ,這樣的原則排除

類似 「國教 」的政府祭祀活動 ,當然也因此排除清王朝對於官方寺廟與非官方寺

廟的區分 .政府對於特定祭祀活動並不設下限制 ,也因此不在經濟來源上支持特定

宗教 ;另一方面 ,這樣的原則也在不設立國教的前提下 ,賦 予各宗教人士得以成

立民間團體的權利 。因此 ,從清末以來受到廟產興學運動打壓的佛 、道教人士 ,

積極地串連起來並成立各種全國性與地方性宗教團體 .這樣一來 ,晚清時期賦予

地方仕紳得以在廟產興學運動之中 ,「 借用」寺廟財產的權利 ,則開始受到相關宗

教團體的反制 。因此 ,《 臨時約法》對於宗教公平性原則的確立 ,落實在國民政府

的宗教政策時 ,卻極大地改變了寺廟財產問題的爭議方式 。

其次 ,《 臨時約法》也確立了個人財產權的基本保障 ,這個原則在非關宗教的

許效正 ,〈 試論臨時約法對廟產問題的影響〉,《 貴州文史叢刊》,刉 lU年 第 1期 ,頁 2U96。

-177-

林 端 、蔡博方

財產所有制上 ,也產生了對於寺廟財產問題的重大改變 。從寺廟相關人士的角度

來看 ,不論是住持或施主都可以提出主張 ,認為該寺廟的某部分財產所有權歸屬

於自己 。這樣的政策改變 ,賦予住持或施主得以透過寺廟相關人的特殊地位 ,對

於晚清時期廟產興學運動所引出的非關寺廟人士 (例如 :地方仕紳 ),進行各種相

關權利上的訴訟 e其中 ,以財產權的爭取或確立為主要議題 ,當然同時也涉及寺廟

財產的其他相關權利 (例如 :管理權 、處分權 、監督權等等 )。 更為明顯的財產權

制度 ,還將寺廟財產權的歸屬問題 ,由特定白然人 (住持或施主 )轉移至法人之

上 .在民國初年大理院的判決例 ,首度確立了 「公廟可為財團法人」的基本立場 。

依此可見 ,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 (袁世凱政府 )雖然短暫 ,且經歷清朝復辟與

洪憲帝制 ,但是 ,在寺廟財產問題的政策立場上 ,《 臨時約法》仍然留給民國時期

一個基本的制度框架 。相對於憲政層次的基本原則 ,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也在法

律層次上 ,對於寺廟財產問題進行 了幾次的立法 .其 中 ,主要的法典包含了民國

二年 (1913)的 《寺院管理暫行規則》、民國四年 (1915)的 《管理寺廟條例》、

民國十年 (”21)的 《修正管理寺廟條例 》、民國十七年的 《寺廟管理條例 》、民

國十八年 (I9” )的 《監督寺廟條例》。雖然這幾次修法基本上變動的比例不大 ,

但是 ,其中的基本架構與重要修正仍然是民國初年寺廟問題在法規層次上的章要

依據 .口

在民國二年頒佈的 《寺院管理暫行規則》與民國四年的 《管理寺廟條例》可以

發現 ,國民政府初年對於寺廟的管理架構正式成立 。由原本只有七則條文而不分

章節的 「規則 」(暫行規定 ),確立為六章共三十一條的 「條例 」(管理條例 ).民

國四年的 《管理寺廟條例》明確區分了總綱 、寺廟之財產 、寺廟之僧道 、寺廟之

註冊 、罰則 、附則 ,共六章 。雖然在法規上首度將寺廟人士與財產加以規定 ,並

且.附上對於寺廟之界定 、註冊 、處罰的規定 ,但是 ,《 管理寺廟條例》本身仍然延

續著晚清時期的某些傳統 ,而因此受到當時佛道界人士的批評 .第一 ,由本法規

可以看出 ,國民政府仍然承繼著清朝時期的宗教區分 ,只對於佛道兩教進行法規

上的管理 ,而其他宗教仍然沒有在政府規定的範圍之內 。第二 ,雖然本法規承認

對於宗教人士與寺廟財產的保障 (第二條 、第十一條 ),但是 ,在第十條對於寺廟

財產的處分權進行規定時 ,很明顯地仍然留有晚清時期廟產興學運動的影子 。惏第

黃運喜 ,〈 民國時期寺廟管理法規的剖析 〉,《 宗教論述專輯》,第 8輯 ,(台 北 :內 政部 ,

2UU6),頁 3】 5357。

第二條 :凡寺廟財產及僧道 ,除本條例有特別規定外 ,與 普通人民受同等之保護 。前項所

-178-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專廟為例

三 ,在本法中多處條文可以發現 ,向主管機關報備的規定仍然居多 ,留給佛道既

有習慣的地方較少 。I9從

這幾點來看 ,民國時期的寺廟管理政策 ,在憲政層次上具

有比較多的保障意義 ,但是 ,在法規層次卻仍然延續著 「宗教差別待遇 」與 「政

府介入管理 」的兩個歷史遺緒 .

民國十年的 《修正管理寺廟條例》則是第二次的立法 ,其中 ,雖然沒有法規

結構上的大變動 ,但是 ,明顯的修改之處大多都是對於相關事項的放寬規定 。2U首

先 ,原來 《管理寺廟條例》中的第十條規定 ,後半段 「但為充公益事項必要之需

用 ,秉經該管地方官核准者 ,不在此限 。」被刪除 .這個修正用意在於化解晚清以

來的廟產興學運動所引起的爭議 ,也希望在民國時期杜絕用 「公益事項」的名目來

進行類似事件的可肖旨眭 .第二 ,對於各種僧道活動的報備限制 ,也有部分已經刪除

需要向主管機關報備的規定 (教務會議 、僧道演講 、寺廟註冊 、僧道受戒 )。 此部

分的修正用意在於放鬆對於寺廟人士的管制 ,而將主要焦點集中在對於寺廟財產方

面的管理 U第三 ,國民政府在此次 《修正管理寺廟條例 》之後 ,又在民國十三年

專門針對其中的兩條規定 ,發佈了 《修正管理寺廟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七條施行細

則》。這兩項條文主要規定的是關於寺廟表揚 (第五條 )與僧道表揚 (第 十七條 )

的事項 ,可見民國政府在放鬆管制的同時 ,開始以獎勵事項的方式進行管理 。21因

此可見 ,雖然晚清時期主要的負面影響 (廟產興學運動 )逐漸被控制 ,但是 ,民國

時期又再度回到舊有帝制時期 ,對於寺廟採取 「官方/非官方」區分的管理手段 。

第二次的變動則是民國十七年的 《寺廟管理條例》與民國十八年的 《監督寺廟

條例 」,兩者頒佈時間極為相近 ,而條文規定內容雖有修改但是未有重大變動 ,值

得注意的反而是在其間夾雜了 《寺廟登記條例》的頒佈 。η有趣的是 ,民國十七年

稱財產 ,指 寺廟所有不動產及其他重要法物而言 ,所稱僧道 ,指 僧尼道士女冠而言 。第

十條 :寺廟財產 ,不 得抵押或處分之 ,但為充公益事項必要之需用 ,秉經該管地方官核准

者 ,不在此限 。第十一條 :寺廟財產 ,不 得藉端侵佔 。1°

這些需要縣知事加以管理的事項 包括 :寺廟創辦學校 、寺廟創建合併改名 、寺廟財產變

更 、住持傳繼 、寺廟財產處分 、荒蕪寺廟 、僧道之教務會議 、僧道開會演講 、僧道受戒 、

寺廟註冊 、僧道住持不守教規 、違背管理義務或處分寺產 。加

黃運喜 ,〈 民國時期寺廟管理法規的剖析〉,頁 M“ lzlI。

封第五條 :凡寺廟在歷史上有昌明宗教陳蹟 ;或其徒眾恪守清規 ,為 人民所宗仰者 ,得 由該

管地方官開列事實 ,詳請該管長官 ,咨 由內務部呈請大總統分別頒給左列各物表揚之 :

一 、經典 。二 、法物 。三 、匾額 。第十七條 :凡僧道有戒行高潔精通教義者 ,准照第五條

規定辦理 。”

《寺廟登記條例》在民國十八年頒佈至民國二十五年 (】 936)廢 止 ,共 十八條 。請參見吳經

熊編 ,郭衛增訂 ,《 中華民國六法理由判解彙編》(上 海 :會 文堂新記書局 ,1947)。 依此

-179一

林 端 、蔡博方

的 《寺廟管理條例 》因為法規有效時期過短 ,使得該法規對於民國政府在寺廟政

策上的影響不易評估 ,相反地 ,民國十八年的 《監督寺廟條例》卻因為洽用時間

極長 ,而使得目前也難以在後續法規加以比較之後獲得其歷史定位 。對於南京政

府時期開始的寺廟管理問題 ,具有值得討論之處反倒是國民政府透過 《寺廟登記

條例 》而開始的三次全國性寺廟登記措施 。在具有法源依據的前提下 ,寺廟登記

成為此時的主要管理政策 ,但是 ,民國十七年 (此後 ,在民國二十四年 (19竻 )、

民國三十年 (1941)又推行了兩次登記政策 )的登記政策 ,卻展現了 「各方積極

推動 ,登記成效不彰 」的狀況 。其中主要原因在於 ,法律本身規定模糊 、所屬登

記機關混亂 、人員缺乏培訓指導 、政策仍只針對佛教與道教的不公 、各寺廟本身

不願公布財產狀態 。雖然寺廟登記的政策本身成效不彰 ,但是 ,對於民國時期寺

廟管理的實務問題卻有關鍵作用 ,其 中 ,主要的影響在於 :寺廟相關人士與承辦

公務人員 ,在登記政策推行的過程之中 ,逐漸找出新的互動方式以有別於晚清以

來透過司法訴訟或社會抗爭的處理方式 。小然而 ,本文所欲分析的重點在於 ,清末

民初本土佛道寺廟財產的社會爭議 (廟產興學 )轉向法律爭議的過程 .民國時期

(尤其在南京政府與北洋政府分立 )的關於寺廟登記實務運作 ,雖然在發展上有

其值得深究與探討之處 ,鑑於篇幅與能力所及 ,只能等待未來進一步的研究 。

規定 ,需 要登記的範圍包括 :「 凡為僧道住持或居住之一切公建 、募建或私家獨建之壇 、

廟 、寺 、院 、庵 、觀」,需 要登記的內容分三種 :人 口 、不動產 、法物 。第一種登記以僧

道為限 ,寺 廟內之雇傭或寄居人等不算 。第二種登記包括寺廟本身建築物及其附屬之土地

房屋 ,第 三種登記包括宗教 、歷史 、藝術方面有重要關係之佛像 、神像 、禮器 、樂器 、經

典 、雕刻 、繪畫及其他值得保存之古物 。更重要的是 ,內 政部也在 《寺廟登記條例》同

時 ,公佈 了 《寺廟登記總簿》、《寺廟人口登記簿》、《寺廟不動產登記簿》、《寺廟法物登記

簿》四種登記表格以供使用 ,此外 ,內 政部同時頒佈 《神祠存廢標準》,並相應制定 《淫祠

邪祀調查表》,各地政府根據 《神祠存廢標準》,確 定轄區內寺院屬於淫祠邪祀 。一直到民

國二十五年頒佈實方色《寺廟登記規則》時 ,才 同時宣佈廢止 《寺廟登記條例》。此時 ,國 民

黨政府也開始要求各省市根據新的 《寺廟登記規則》,將轄區內所有寺廟一律重新進行總登

記 。詳細說明請參見黃運喜 ,〈 民國時期寺廟管理法規的剖析 〉,頁 315357。 郭華清 ,〈 國

民黨政府的宗教管理政策述略〉,《 世界宗教研究》,2UU5年 第 2期 ,頁 Z-竻 。抇

陳金龍 ,〈 從廟產管理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教關系 :以 ”27-1937年 為中心的考察〉,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 (社 會科學版 )》,刉U6年 第 5期 ,頁 lU3-l1I。 陳金龍 ,〈 民國寺廟管

理條例的頒布與廢止〉,《 法音》,2UU8年 第4期 ,頁 M-59。

-】 8U-

清末氐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 團體法人化 問題 :以 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四 )小結 :本土佛道寺廟 「由管理監督轉向法律繼受」的現代命運

對於民國初年的宗教政策如何承接晚清已降的寺產問題 ,相關學者有著不同的

評論立場 。大部分親近宗教人士的學者 ,仍然認為民國時期的宗教政策無法扭轉晚

清以來的 「佛道大災難 」(廟產興學運動 ),並且持續地關注政府與政黨在民國初

年對於寺廟管理的介入程度 。然而 ,當我們從政策與法制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 :

相關學者卻未必只看到國家對於寺廟財產的刻意侵奪或怠忽職守 ,而更為深刻地

去挖掘其中的法律繼受問題 。有趣的是 ,不少研究者逐漸從本土佛道寺廟命運的

「災難敘事」走出來 ,開始較為冷靜地看待其中正面 、積極的歷史意義 。

黃章一認為 ,在民國初年法制尚未完備的情況下 ,許多法律規定除了立法與

執法之間的磨合以外 ,司法機關的判決實踐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機制 。Ⅱ他以大理

院的判決例為研究對象 ,討論了 「法人 」概念如何在民國初年獲得落實 ,其中 ,

大理院的推理材料仰賴著兩種特定的社會議題與糸日織類型 .對於 「社團法人 」概

念來說 ,關鍵的社會事例則是行會組織 ;對於 「財團法人 」概念來說 ,寺廟財產

引出的爭議則扮演 了關鍵的歷史角色 .因此可見 ,黃章一在承認民國時期對於寺

產問題處理的未盡完備時 ,仍然從法律學的角度肯定了寺廟管理問題對於當時社

會問題的法制類型化的貢獻 U相對於此 ,林達豐則認為 ,《 大清律例》與民初寺產

管理規定都有其法規本身的問題 :清律規定過於簡陋 ,迴避了寺產的法律主體問

題 ,民初兩次規定雖然開始界定 「寺廟 」與其相關概念有所進步 ,但是在法律適

用上卻各省不 一。2s對

於晚清時期至民國初年的轉變 ,林達豐血沒有黃章一如此地

正面看待 。其中關鍵在於 ,林達豐著眼於 「人陸法系的結構性限制 」(法人概念與

其中財團或社團之分野 )。 他認為 ,民國政府若要解決寺產問題則會面臨兩項法律

難題 :1.沒有普通法上的 「法人 」規定時 ,寺產管理條例若要完整訂出 ,則勢必

變成 「第一部關於財團法人的法典 」,而此法內容勢必龐雜不堪 。2寺廟管理問題

背後 ,還隱藏著人民團體的控制問題 ,此間題更涉及憲法層次的思考 ,若要將寺

產問題完整解決 ,國民政府勢必先解決法位階上的衝突 。

從以上兩種對立的觀點來看 ,我們可以發現 :晚清時期至民國初年的寺廟管理

問題 ,實則存在著一種脫離宗教與宗教迫害式理解框架的可能性 。或者說 ,寺廟

∥黃章一 ,〈 近代中國法人制度的創設——以民初大理院的司法實踐為中心的考察〉,《 近代法

研究》,2UU7年 第 1輯 ,頁 ”-72。 黃章一 ,〈 略論民國初年法人制度的萌芽——以大理院

寺廟判決為中心〉,《 中外法學》,2UU5年 第6期 ,頁 兒8-η 2。小

林達豐 ,〈 民初廟產立法檢討〉,《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UU9年 第3期 ,頁 叨-lU3。

-181-

林 端 、蔡博方

財產問題之中可能存在著挖掘歷史上的不公與教訓背後的現代意涵 (例如 :法人

制度的發展 、移植大陸法系的內在困境等等 )。 有鑑於此 ,我們將把 「廟產興學┘

在大理院所引出的各種法律爭議 ,視為中國本十性的法律繼受經驗 ,在這個繼受

「財團法人」概念的過程之中 ,廟產爭議案件則豐富了現代中國對於西方法律概

念的理解 。因此 ,本文將在以下的第三部分 ,進入大理院的實踐性繼受過程 。

三 .從大理院等的判例與解釋例看民初佛道寺廟法人化的

問題

對於清末民初的寺廟 「法人化」問題 ,我們除了前述條例之外 ,還可以從大理

院方面的資料 (包含判決例與解釋例 )看到民初法官們對於西方法律概念的繼受過

程 。%然

而 ,我們仍然必須將此繼受過程放在兩個相互參照的法律脈絡之中 ,一個

是國民政府對於管理寺廟所制定的相關法律 (也包含此法規後續的歷次修正 ),另

一個才是大理院如何透過解釋例與判決例來落實西方法律概念 (例如 :法人與其相

關權利等概念 )。 以下 ,將透過 「寺廟的法律主骻性 」、「受政府控制之程度 」、「寺

廟相關行動者」幾個面向 ,來說明大理院對於寺廟進行 「法人化」的過程 。

%本文在此處 (第 三部份 )主要使用的資料是民國初年大理院的判決例與解釋例兩類 ,其 中

相關案例與解釋主要來白於兩類別 :一 ,民 事法之中關於財團法人的部分 ;二 ,寺 廟管理

條例的部分 。在本文初稿完成之後 ,承 蒙黃源盛教授寶貴的建議指出 ,本文在未來可進一

步加入關於 「平政院┘的相關案件的討論與分析 。參見黃源盛纂輯 ,《 平政院裁決錄存》,

(台 北 :五 南總經銷 ,2UU7)。 然而 ,由 於以下諸種因素 ,我 們未能將平政院與寺廟財產的

相關案件加入本文的分析中 。一方面是因為本文撰寫與修改的時程有限 ,而 且加入平政院

案件的討論與分析勢必會使本文三部份篇幅增加一倍以上 ,另 一方面 ,由 於本文主要關切

點仍在於本土佛道寺廟本身財產的法律性質與其被視為財團法人的過程 ,平 政院案件大多

為寺廟住持對於地方行政官員之作為所提起的訴訟 ,旨 趣上仍有些許差別 。對比值得深入

的研究問題與檔案資料 ,我 們希望在未來能夠針對平政院關於寺廟財產的部分 ,進行深入

的研究並另外為文發表 。關於 「平政院」檔案的介紹請參見黃源盛 ,〈 民初平政院裁決書整

編初探 〉,載於中南財經政法人學法律史研究所編 ,《 中西法律傳統》(北 京 :北 京大學出版

社 ,2UU8),第 6卷 ,頁 454-必 5。 黃源盛 ,〈 民初平政院裁決書整編與初探 〉,《 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 .人 文及社會科學》,第 lU卷 第 4期 ,頁 妙}5I5。 李春生 ,《 民國

時期北洋政府平政院研究》(濟 南 :山 東大學碩士論文 ,2UlU)。 宋玲 ,《 清末民初行政訴訟

制度研究》(北 京 :中 國政法人學出版社 ,∞∞ )。 楊紹濱 ,〈 北洋政府平政院述論 〉,《 安徽

史學》,2UU3年 第 3期 ,頁 的-54。 蔡云 ,〈 平政院與北洋時期的行政訴訟制度 〉,《 民國檔

案》,2U佻 年第 2期 ,頁 69-ω 。

-182-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 問題 :以 本土佛道專廟為例

(一 )寺廟的法律主體性

關於 「寺廟」本身的法律主體性 ,大理院的審判實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

主要的關鍵有三 :1.確立 「公廟 」的財團法人地位 、2.將此法律主體性確定在寺

廟財產的 「所有權歸屬 」、3.適度補充寺廟財產在處分上的各種限制 。大理院的審

判實務在這二個面向上的表現 ,明顯地比民初時期的幾次寺廟立法更為具體 ,” 且

在實務類型區分上具有關鍵地位 。

首先 ,我們可以發現 ,民國初年的歷次寺廟法規之中僅規定了寺廟財產的處分

限制 ,卻並未說明寺廟本身的法律地位為何 .依照條文來看 ,寺廟財產在相關權利

人進行處分與抵押的時候會受到限制 ,但是 ,更為基本的問題卻尚未明文確定 :寺

廟財產本身的所有權歸屬於何種法律主體 ?這侗問題正是在大理院的判決例之中

才確定了 「公廟可認為財團法人 一的基本立場 .以下四個判決例之中 ,可以發現

大理院為了確認寺廟財產之所有權歸屬問題 ,而主張將寺廟定位為 「財團法人 」

的法律地位 。

廟產之性 質原不一致 ,公廟 固可認為財團法人 ,而 由私人或特定團體出資

創設 ,其 支配權仍存 留於 出資人者 ,則 該廟產僅得認為該私人或團體財產

之一部 (即僅為所有權之標的物 ),而 不能有獨立之人格 (四 年上第字 13挖

號 )。小

私人建立之佛堂 ,與 由公眾捐集而為地方公有著 ,截然兩事 ,不 能謂凡屬寺

廟 ,即 應推定為地方之公有產 (四 年上字第”砂 號 )。”

凡公廟 (與 管理寺廟條例第一條第一項相當者 )住持不能反乎原施主所定目

的白由處分 ,在原施主自應有監督之權 ,至 私家獨力所建設之私廟 ,確與管

理寺廟條例第一條第二項相當者 ,其處分寺產原建主得 自由為之 。除建立當

時或其後與所用住持有特別約定或早定有規約者外 ,無 庸取得住持同意 ,請

官准許 ,尤非局外所能干涉 (六 年上字第 %號 )。m

”本處所指的民國初年的歷次寺廟相關立法 ,可以依照立法修正時序初步分類如下 :民 國二年的 《寺院管理暫行規則》、民國四年的 《管理寺廟條例》、民國十年的 《修正管理寺廟條例》、民國十七年的 《寺廟管理條例》、民國十八年的 《監督寺廟條例》。進一步的討論 ,可

參見黃運喜 ,〈 民國時期寺廟管理法規的剖析〉,頁 315-3_,7。小

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台 北 :司 法院祕書處 ,1978年 ),頁 3U9。”

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IU。∞

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l。

-183-

林 端 、蔡博方

管理寺廟條例所謂私廟者 ,指 私家獨立創設之寺廟 而言 (管 理寺廟條例 第一

條 )(七 年上字第“7號 )。引

這樣看來 ,除了在條例的第一條中規定 (可稱為 「寺廟 」的幾項限制性表列 )之

外 ,大理院在幾次的判決例中更補充了兩侗積極的作為 。一者是大理院透過 「公

廟可為財團法人 」的判例來表述 ,符合條例所定義的 「寺廟 」者 ,應該可以具有

「法人」的法律地位 ,並 且性質屬於財團法人而非社團法人 。二者 ,與此同時 ,人

理院也延續條例的定義中 「私家獨立建設 ,不願以寺廟論者 」類屬 ,並 日一在 「公

廟可為財團法人」的判決例之中排除它們 (私廟 )擁有 「法人」地位的可能性 。

其次 ,大理院雖然透過 「財團法人」的概念來確定寺廟的法律地位 ,然而 ,這

種法律主體性卻也只表現在 「財產權 」(獨 自成為財產擁有者 )的面向上 ,亦即 :

寺產不為施主也不為住持所有 ,專屬於寺廟財團法人 。對於除了財產權以外的其他

相關權利 ,我們則未看到大理院積極肯定 「寺廟財團法人 」之主體性的立場 。這

樣將法律主體性獨厚於 「財產權 」問題 ,而在其他相關衍生的權利 (例如 :處分

權 、收益權 、管理權等 )則可見各種不同的限制 。以下幾個判決例可以作為說明 。

公立寺廟及其廟產 ,縱 為施主以一定目的所捐助 ,但 一經捐助之後 ,則 其所

有權即不屬於原施主 ,而 屬於寺廟 ,因 之原施主之間自不生何等共有關係 。

至廟宇並廟產應歸何人管理 ,及其收益如何使用 ,應 由何人決定 ,自 應本於

原施主之意思以定 ,何 人有此權利 ,若 原施主無別樣意思表示時 ,則 此等

權利之應歸何人 ,自 以有無正當取得此等權利之事實為斷 (三 年上字第 161

號 )。犯

由施主捐助之廟產 ,純為宗教公產 ,其 所有權不屬於原施主 ,亦 不屬於住

持 ,而 專屬於該寺廟 ,故 其住持管理不當或有他種情弊 ,施 主雖可出而干

涉 ,要 不能擅行收回管理 (管 理寺廟條例第一○條第二三號 )(五年上字第

255號 )。“

寺廟財產 ,除可以證明係一家或一姓建立之私廟外 ,凡 由施主捐助建設之廟

產不屬於原施主 ,亦 不屬於該廟之住持而專屬於寺廟 ,在原施工固不能仍主

張為個人所有 ,在住持亦不能以久歸僧人管理 ,遂認為僧人之私產 (九年上

3i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I2。

’黃源盛編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台 北 :國 立政治大學基礎法學研究中心典藏 )

第一冊 ,頁 ”6。

m黃源盛編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第 一冊 ,頁 η2。

-184-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主佛道寺廟為例

字第 173號 )。M

除了以上四個判決例的要旨之外 ,從三年上字第 161號 、九年上字第 173號的判

決理由之中可以看出 :人理院堅持把 「寺產管理 」與 「寺產所有 」的問題明確地

區分開來 。也就是說 ,相 關權利人在爭取寺廟財產的所有權歸屬時 ,即使提出關

於寺廟財產管理方面的種種事宜做為證據 ,卻無法依此來爭論關於所有權方面的

問題 。從這樣的立場出發 ,我們可以視為大理院在 「財產所有權 」上堅持寺廟財

團法人所應具有的法律主體性 。即使相關權利人在管理寺廟的過程之中 ,容或有

各種積極或消極作為 (例如 :管理怠惰或增添修補 ),大理院仍然不願意改變對於

「寺廟財產專屬於財團法人」的立場 。

然而 ,其中可能有些許例外 ,這個例外情形存在於 :寺廟財產由住持 「私人

購置 」的情況 。我們可以在六年上字第 1UU9號之中 ,找到這種值得討論的特殊情

形 。讓我們先審視此判決例的要旨 ,其 中 ,人理院論及 ,在這樣特殊情形之中 ,

「住持所提供的寺產 」,所有權可以例外地不屬於寺廟財團法人 ,而屬於該住持本

身 。

寺廟產業由施主捐助者 ,即 為公產 ,該寺院之住持 ,對於此種產業僅有管理

之權 ,而 不能任意處分 ,若 由住持私置之產業 ,則 其所有權即屬之該住持 ,

該住持當然有完全處分之權 (六 年上字第 lUU9號 )。郎

乍看之下 ,大理院這樣的判決似乎有違反其 「一貫立場」(手旨,寺產不為施主也不

為住持所有 ,專屬於寺廟財團法人 )?但是 ,經過分析之後可以發現 ,大理院對

這個問題有著更為細緻的處理 。我們認為 ,人理院透過 「原則狀況/例外狀況 」

的區分 ,清晰明瞭地分別安置了不同的法律效果 。甚至 ,當我們審視此判決理由之

後 ,可以發現大理院透過一個特殊的 「默示追認」概念 ,來處理更為細緻的區別 。

⋯又按 ,住持對於施主捐助之產業 ,雖不能專擅處分 ,然 苟於處分時 ,已得

施主之同意 ,或於處分後 ,施 主已 「默示追認」,則 亦不能更主張其處分為

無效 。⋯ (六 年上字第 1UU9號 )。“

也就是說 ,在三年 L字第 161號 、九年上字第 173號 之中 ,大理院認為 ,兩造

(施主與住持 )爭執廟產所有權皆未獲得 ,而此所有權歸屬於公廟 (財團法人 )

所有 ,並以此昭示 :管理權等相關變動事宜不損及所有權之歸屬問題 。但是 ,在六

M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2。

小黃源盛編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第 一冊 ,頁 ”8。

“黃源盛編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第 一冊 ,頁 ”9。

-185-

林 端 、蔡博方

年上字第 1UU9號之中 ,施主與住持之間對於寺產所有權的爭執 ,卻可以因為兩造

之間應提起而未提起的爭執 (不論明示或默示 ),而有所改變 。不論這個行為是同

意對方之處分 ,或在事後因得知對方之處分而未聲明異議 (此處以 「默示追認 」

稱之 ),大理院皆認為 :當時存在可以進行異議的事實 ,卻於之後數年 (甚至由清

朝進入民國 )才提起相關異議 ,顯然已經同意或承認某些權利狀態的改變 .這樣

的例外情況 ,使得大理院認為白己可以例外地 「由管理權等相關事實去推斷對於

所有權歸屬的界定 」。但是 ,畢竟類似六年上字第 lUU9號的情況極少 ,或許因為

其中 「曾經得以異議卻未進行異議 一的相關事證並不容易舉出 ,大理院進行職權

調查得以獲得確定的可能性也不多 :

因此 ,我們仍然可以認為 ,大理院在原則上仍堅持 「管理權等相關變動事宜不

損及所有權之歸屬問題 」的立場 ,唯有特殊例外的狀況之中 ,才可能做出類似六

年上字第 1UU9號的判決例 。

第三 ,除了寺廟財產權的歸屬問題 ,大理院關於寺廟財產在處分上的各種界

定 ,相對於條例所明文規定者 ,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說明 。其中 ,我們可以發現三

者 :1.在條例所限制之外 ,大理院承認了 「必要處分屬於管理行為 」與 「因特別

事故必欲處分 」的例外狀況 .2大理院承認 ,具有處分權的人包含管理者 (住

持 )與原捐助者 (施主 ),甚至也涉及 「施主」的兩種特殊處分條件 (若有特別習

慣 、全體或多數同意 )。 3.除了事前的許可以外 ,大理院認為 ,行政長官的事後認

可也有類似法律效力 。這一

種關於寺廟財產處分的判決與解釋 ,充分地展現大理院

如何靈活修正條例之中的處分條件 。對此 ,我們可見於兩個判決例與一個解釋例 。

山主或施主處分廟產 ,如 有正當理由 ,而 住持僧道無故拒絕同意 ,或有特別

習慣法則 ,認許施主 、山主得獨立為處分者 ,則僅得行政長官許可 ,亦得為

之 (三年上字第”5號 )。田

寺院產業由施主捐助者 ,即 為公產 ,該 寺院住持對此種產業即不能任意處

分 ,苟 因特別事故必欲處分 ,亦 應得施主全體之同意 ,如 施主存在不明未能

得全體同意 ,則 應得多數施主之同意 ,雖 民國二年六月二十日公布寺院管理

規則有先得該省行政長官許可之規定 ,然 事後經該行政長官認為正當予以許

可亦得認為有效 (六年上字第ㄛ“ 號 )。m

所謂財產 ,當 然指一切財產而言 ,惟為達第十條管理 目的所為之必要處分 ,

37黃源盛編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第 一冊 ,頁 BU。

鋁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l。

-186-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即屬管理行為 ,不在第十一條限制之列 ,如 變賣容易腐敗之物或以收益供寺

廟必要之用途即其例也 ,相 應函復貴廳轉令查照 ,再本院解釋文件曾定有限

制辦法 ,公告在案以後尚希查照辦理可也 ,此致 (統字第 1跖8號 民國十三

年七月一日大理院致江蘇高等審判廳函 )。3°

由上述的二個判決例與一個解釋例之中 ,我們可以發現 :大理院透過審判實務來放

鬆條例之中對於寺廟財產處分的限制 ,但是 ,正是在這樣放寬限制的過程之中 ,大

理院卻也替 「寺廟財團法人 」在財產處分權 ,開啟了某種多元權威競爭的問題 。

換句話說 ,關於寺廟財產的處分問題 ,依序涉及了 :1.住持與施主之間的順位優

先問題 。2施主 (包含其繼承人 )內部的決議問題為多數決或全體決 。3行政長

官的許可 (或追認 )與特殊習慣之間的競合關係 .雖然未必有類似的爭議發生 ,

但是 ,我們仍然認為 ,這一個問題可以在大理院的相關判決例與解釋例之中 ,窺

見其中存在的可能性 。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發現 ,大理院透過審判實務 ,建立了自己對於 「寺廟的法

律主體性 」的基本立場 :雖然公廟可為財團法人 ,其法律主體性僅限於獨立擁有

寺產 (所有權 )而已 ,作為寺廟法律主體之代理人 (住持 ),卻在寺產處分上受到

各種限制 ,例如 :在處分範圍上限於 「必要處分 」與 「特別事故 」,在相關權利人

則受到行政長官或施主的制約 。

(二 )受政府控制之程度

除了 「寺廟的法律主體性 」之外 ,我們也可以在寺廟 「受政府控制的程度 」

上 ,窺見大理院如何主動地做出各種補充 (或修正 )條例規定的判例 。關於這方

面的案件爭議 ,人多涉及清末與民國兩個時期的 「寺產徵用」運動 ,與此運動所

帶出的社會問題 .如 因此 ,以下我們透過三個面向來討論 ,大理院如何在 「寺產徵

用」運動之中 ,維持著政府對於寺廟的控制程度 :1前清時期發生寺產侵占案件

之處理 。2.民國時期寺產侵占案件之保護 。3寺產議題的相關監督人 。

首先 ,我們可以發現 ,對於清朝時期所發生且已進行爭訟的寺產侵占案件 ,大

理院的處理立場採取 「不溯及既往 」原則 。一方面 ,大理院承認前清時期的部頒

”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lU8︳ 。

扣徐耀 ,〈 清末廟產興學政 策的緣起和演變 〉,

題 的影響 〉,頁 ∞ -26。 許效正 ,〈 清末民初

I41-14∫ 。

頁 15I┤ 兒 。許效正 ,〈 試論臨時約法對廟產問(18%∼ 1916年 )廟 宇保護標准的變化〉,頁

-187-

林 端、蔡博方

政策 ,在廟產興學的理念上由民國政府得以延續 (例如 :內務部 、教育部皆已進

行政策之延續 );另一方面 ,大理院在司法方面對於 「事實業經解決 ,權利早已移

轉 」,不再賦予相關權利人提起廟產爭訟的機會 。這樣的立場可以見諸於以下四個

判決例 。

內務部寺院管理規則未頒布以前 ,各寺院住持處分寺產雖不必經官廳許可而

不可不經重要施主之同意 ,蓋 以廟產既係施主以一定目的所捐助 ,在住持僅

有管理之責並無擅 白處分之權也 (四 年上字第 8觡 號 )。4I

公立寺廟之財產 ,經施主以一定目的捐助之後 ,其所有權即不屬於原施主 ,

而屬於寺廟 ,若 以施主所捐財產供其他 目的之用 ,固 應得施主之同意 ,然 經

國家以一般法令指撥一定廟產以充某項用途 ,則 固無庸更問施主之意思 ,前

清光緒末年告π章准提廟產租穀七成以充辦學經費 ,係屬強行法令性質 ,原 非

施主所能反抗 ,且該章程係規定某屬廟產即辦某屬學堂 ,則 他屬之施主白亦

不能爭提格屬之產以供本屬之用 (四 年上字第2U” 號 )。把

酌提廟產興辦學堂乃前清末年部定辦法 ,此項辦法在民國二年六月二十日內

務部寺院管理暫行規則公布以前 ,尚 繼續有效 ,此徵之民國二年教育部制內

務部函 (該 函稱興辦學校酌提廟產已為通行辦法 ,此次貴部頒布寺院管理規

程其施行期限 ,自 以公布 日為始 ,未便任聽追溯既往 )及 民國二年六月十日

山東民政長致電內務部教育部電 (該 電稱東省廟產酌提興學七八年於茲 ,擬

自民國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起 ,凡 已經立案並留有住持贍養者 ,其餘提產不得

率請追還)並內務部覆山東民政長電 (該 電稱寺院管理規則之效力隨公布時

期發生 ,廟 產酌提興學本出自舊時法令 ,按之不溯及既往之原則白不能率請

追回)毫 無可疑 (四 年上字第”7U號 )。小

查民國四年八月七日內務部呈大總統文內稱 ,清 際及軍興之際提用廟產於本

部寺院管理規則公布以前 ,事實業經解決並非懸案未結者 ,在 當時之提撥雖

出白權宜 ,而 法令之施行固未容溯及既往 ,又 同月十日大總統申令開在內務

部管理規則公布以前 ,事實業經解決權利早已移轉 ,白 當不溯及既往截清舊

案等語 ,所謂事實業經解決 、權利早已移轉 、不溯及既往 、截清舊案云者 ,

即在寺院管理規則公布 (民 國二年六月二十日)以前其事件未經起訴 (或提

41郭衛編

η郭衛編

小郭衛編

_188-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U9。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U斗 31U。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IU。

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丰廟為例

起行政訴訟或訴願 ),或 已起訴業經裁判終結確定在案者 ,即 不許其重行爭

執之謂 (四 年土字第 244U號 )。“

其次 ,大理院對於民國時期所發生的 「寺產徵用」爭議 ,有著比處理前清時期更

為細緻的立場 。其中 ,主要的差別在於 「行政處分 」概念的引入 :大理院透過肯

定民國時期的行政機關的 「寺產徵用 」屬於 「行政處分 」行為 ,因而相關爭議之

權利人得以透過 「行政訴訟 」來進行受侵占之保護 ,以有別於清朝時大多歸於類

似民事訴訟的爭訟方式 。但是 ,在這樣區分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立場中 ,我們

卻未必可以明確知道大理院對於 「寺產徵用 」爭議的態度 。大理院在以下三個判

決例與兩個解釋例之中 ,既是先確定行政處分行為的優位性 ,卻也仍未關閉民事

訴訟的途徑 .

行政官署以行政處分許原施主後人聲請將寺產撥充學款 ,如 非該原施主人有

意侵損廟產 ,藉行政處分為侵害他人之手段者 ,自 不得由司法衙門受理裁判

(四 年上字第 %9號 )。一s

寺廟財產應由住持管理 ,除 獨立建設之私廟外 ,雖 該寺廟之原施主 (或 繼

承人》 苟未經住持同意 ,亦 不能因撥充公益事項經費 ,徑 以稟官處分廟產

(七 年上字第鼢2號 )。痴

管理寺廟條例第十條寺廟財產不得抵押或處分之 ,但為充公益事項必要需用

稟請該管地方官核准者不在此限等語 ,是於原有處分權之人 (即 原施主或其

繼承人及住持僧道 )處分寺廟財產時加以限制 ,並為行政上之便利認地方官

有監督之權 ,故地方官對於有處分權人稟請所為許可否之處置 ,固 屬行政處

分 ,而 關於該廟產之是否私有 ,原 施主或住持之身分及處分之曾是否經其同

意 ,在 稟請處分之人與僧道問有所爭執或因管理用益等事涉訟者 ,仍 屬民事

訴訟應由司法衙門予以受理審判 ,而 關於此項審判之上訴該管上級審衙門自

亦不得諉為行政事項於以駁斥 (管理寺廟條例第一○條 )(七 年上字第 1163

號 )。η

安徽高等審判廳鑒皓電悉提廟產辦學雖係行政處分 ,惟僧道住持或原施主得

以被侵為理由 ,對聲請提撥人提起民訴 ,該 聲請人若係寺廟以外之人 ,依 管

“郭衛編 ,

小郭衛編 ,

伯黃源盛編

η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U。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U9。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第 一冊 ,頁 333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眨 。

-189-

林 端 、蔡博方

理寺廟條例第十一條應 負返還撥產及請求官廳更正義務大理院號印 (統字第

5“ 號 民國六年一月二十 日大理院覆安徽 高等審判廳電 )。48

查地方官署依 《寺廟管理條例》固有收回盜賣廟產之權 ,惟該條例所以賦予

此項權限者 ,乃 使其以代表公益之資格為私權救濟之行為 ,住持盜賣廟產在

私法上本屬無效行為 ,原 施主各得依法主張 ,不 過原施主及其後人因有種種

原因未必即能出而過問 ,地 方官署則可隨時監視適宜辦理其收回行為 ,雖 以

行政處分出之 ,而 該項買賣之效力不能因此即脫出私法之支配 ,買 主若主張

正當理由 (如 證明該賣業卻非廟產或已得官署允許及施主同意並非盜賣等理

由)謂 賣約有效 ,而 提起訴訟 司法衙門自不能斥為行政事項不予受理 ,且為

此收回處分之官署在訴訟法上即應為被告 ,官 廳未能拒不應訴 ,若 地方官署

係屬兼理司法其收回盜賣產業又係本於人民之投訴 (即 並非全然出自職權行

為 ),則 買賣當事人與該人民間業已成詞而後官署復以裁斷之形式出之者 ,

是已非該條例所謂收回處分純為司法審判 ,如 有控告該上級廳 自應予以受

理 ,此該條例第二十三條但書之所以應行援用也 ,原 呈三說均有理由未備之

處 ,相 應覆請轉飭查照可也 ,此致 (統字第砲6號 民國六年十二月二十 日

致河南高等審判廳函 )U妙

從四年上字第 %9號 、七年上字第 胞2號來看 ,大理院保留了兩種無法進行民事

訴訟或行政處分的特殊情況 :「 有意藉行政處分使廟產受到侵害」、「未經住持同意

之充公事項」。在前者的情形之中 ,原本政府的行政處分也是造成廟產徵用的關鍵

之一 ,因而相關權利人無法在民事訴訟上進行爭議 ,只能爭訟這個行政處分 (廟

產興學 )本身的適法性 。但是 ,若是有意 (或惡意 )利用政府的行政處分時 ,則

無法規避民事訴訟 。在後者的情況中 ,大理院初步肯定了民國時期的廟產徵用事

項 ,仍然必須取得當時管理人 (住持 )的 同意 ,這種限定條件也無法因為聲請人

是該寺廟的原施主 ,而有權越過管理人逕 自進行廟產充公益之事 ,可見 ,此種情

況會使得政府徵用寺產的行政處分本身具有瑕疵 。

然而 ,除了這兩個判決例之外 ,大理院在七年上字第 1l“ 號 、統字第 %7

號 、統字第 η6號的立場 ,卻是明顯地同時承認行政處分與民事訴訟的並行關

係 。此外 ,大理院更認為這兩種性質的法律訴訟之間 ,彼此都無法作為阻隔對方

進行的理由之一 。依此可見 ,民國時期在 「寺產徵用 」所衍生的法律爭議之中 ,

捆郭衛編

郭衛編

-I9U-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3。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8-”少。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專廟為例

大多訴訟關係人仍然期望倚賴某種 「行政處分得以影響民事訴訟 」的思維 ,而導

致大理院對於此種思維進行釐清 ,甚至申令各省機關查照 。

第二 ,除了前兩項關於 「寺產徵用」的處理態度 ,對於寺廟所進行的控制立

場 ,我們可以在大理院如何認定對於寺廟有權進行 「監督 」的相關權利人 ,窺見

一些端倪 。其中 ,主要的監督者仍是條例所規定的地方行政長官 ,之後大理院才

依序認定施主或公益團體可以具有監督之權 。詳見以下二個判決例 。

寺廟財產由施主捐助者 ,雖 為宗教公產 ,然 當此行政監督設備未能完善之

時 ,為 保持公益起見 ,自 應子施主以監督之權 ,日 本院歷來判例 ,均 認施主

對於寺廟及其財產 ,於相當範圍以內可以監督 (八年上第字 995號 )。m

由公眾捐集為地方公有寺廟 ,其依法成立之代表地方公益團體 ,於該寺產處

分之當否 ,亦 應有權過問 (九年上字第4兒 號 )′l

地方公廟之保存 ,原 施主或其後人固有權過問 ,其對於處分廟產亦有同意之

權 ,若僅以住居該地方毫無關係之人 ,藉詞於地方公益為圖謀私利之計 ,妄

行纏訟 ,白 為法所不許 。(五年上字第 822號 )j’

在寺廟的監督權上 ,大理院的立場明顯地依循著條例走 ,僅在地方行政長官之外 ,

多增加 「施主」的監督權 ,但是 ,卻未說明何謂 「相當範圍」所指 。對於地方公益

團體所捐助的地方公廟 ,大理院賦予 「有權過問」(監督權 )的法律地位 ,但是 ,

對於寺產處分 「過問」的程度與事項為何 ,仍然是不夠明確 。另外 ,對於區分施

主與公益團體之外的其他相關人等 ,大理院也透過五年上字 胞2號來進行保障 ,

可見 ,民 國時期的 「寺廟徵用 」問題仍然可能由財產權與處分權之外 ,衍生至關

於監督權的爭議 。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發現 ,寺廟受到國家控制的程度基本上仍然延續著條例所

規定的原則 ,大理院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傾向於保守 .一方面 ,人理院對於 「寺廟

徵用」問題採取不溯及既往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並行不悖的態度 ,另一方面 ,大

理院也僅在行政長官之外 ,賦予施主或公益團體得以監督寺產處理的權利而已 c可

見 ,寺廟雖然具有作為財團法人的法律地位 ,它在法律上的主體性仍然受到國家

的諸多控制 。除了財產所有權上具有獨立主體地位之外 ,不論是寺產的管理權或

監督權上都可以先看到行政長官的介入 ,卻未能看到管理者 (住持 )得以積極作

m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2。

5I郭衛編 ,《 大理院判決例全書》,頁 313。

’黃源盛編 ,《 大理院民事判例全文彙編》,第 一冊 ,頁 ”5。

-191-

林 端 、蔡博方

為的空間 。例如 :管理方面除了需要地方行政長官的 「許可 」之外 ,用途也僅限

於 「寺廟之必要用途 」;在監督權方面則由地方行政長官擴及 「施主 、公益團體 」

等相關權利人 。

(三 )寺廟的相關行動者

如前所述 ,清末民初的 「寺廟」在條例規定與大理院實踐的對照中 ,初次具有

法人地位 (財團法90一 但是 ,我 們卻進.步發現 ,「 寺廟 」取得財團法人的法律

地位之後 ,在法律爭訟的實務上卻受到許多的阻礙 ,而未能像當代社會中的各種

財團法人 (例如 :基金會 、非營利組織 )一股 :究其原因 ,關鍵仍在於民初時期

的 「寺廟 」財團法人 ,仍然僅在財產所有權上具有法律主體性 ,而在其他相關的

寺產處分權或監督權上 ,寺廟的管理人 (住持 )仍受到其他各方 (行政長官 、施

主 、公益團體 )權利相關人的制約 。因此 ,我們認為 ,在 「寺廟 」的法人地位仍

然有所缺陷的狀況下 ,圍繞在 「寺廟 」周圍的相關行動者 ,仍然有著影響其法人

地位的關鍵作用 .以下 ,將透過兩個發生在民國初年的寺廟案件 ,來說明這些相

關行動者之間的策略與互動 .

在 《北洋政府檔案》之中 ,有兩個值得討論的寺廟案件 . .者是在京師高等審

判廳的文件中 ,京師僧人月林控告李榮氏訛詐廟產案件 ,此案由清末延伸至民初 ,

月林以住持身份控訴李榮氏等二人陸續侵佔寺產 ,案情幾經確定卻數度未獲執行 ,

其中可以窺見寺廟住持為維護寺產的主動性 (民國二年 )。 另本者是在內務部文件

中 ,汪雨春因為寺產徵用問題不滿而假借僧人了道之名 ,密函致駐華 日使請求以

政治力量來保護寺廟七地 ,卻被探訪公所探長劉泉德查獲 ,全案終結之後內務部

查照各省機關隨時注意類似案件發生的危險 (民國四年 )。 以下 ,我們先簡略說明

案件經過 ,再從其中討論寺廟相關行動者 (主要是住持 ,對抗著其他行動者 )的

策略與互動 .

1.京師高等審廳文書 :京師僧人月林控告李榮氏訛詐廟產案件“

雖然從清朝末年以來此案已經獲得相關審判確定 ,但是 ,政府對於寺廟財產的

回復遲遲未執行 。因此 ,僧人月林在民國二年將此案上告至大理院 ,並附上相關

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 北洋政府檔案》,第 三十四冊 (京 師高等審判廳 ,民 事類第七

冊),頁 l-128。

-192-

清末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寺廟為例

文件 (各審級卷宗 、各證人筆錄 )。 但是 ,在相關檔案資料存於京師高等審判廳的

部分中 ,我們只能看到本案件進行至此結束 ,而未能發現本案最終是否獲得執行 。

「京師僧人月林控告李榮氏訛詐廟產」一案涉訟已久 。爭議起於清朝時期 ,廟

內工人李雙春私自將寺廟的部分廂房出典與李恩玉名下 。其中 ,在李恩玉逼迫李

雙春償還相關債務的過程之中 ,李雙春無法在當時的狀況下 ,使李恩玉可以變賣

寺廟財產 ,因此無法償還相關債務 ,最後竟然導致李雙春自殺 。然而 ,李恩玉因

債務未獲清償 ,再度找出李榮氏來自認為李雙春的嫂嫂 ,意欲代為執行典賣之債

務 。於民國初年 ,可能由於政治動亂或者出於訴訟策略 ,李恩玉數度未到案說明 ,

但是 ,其中相關審級裁判仍要求僧人月林 ,幾次出款向李榮氏贖回該部分寺產 ,

即使如此 ,最後仍未能將寺廟財產問題解決 .

因此 ,京師僧人月林於本案提出的主張有 I: ‥ 李榮氏不可能是李雙春的

嫂嫂 ,因為兩人一者為旗人 ,一者為漢人 ,依照清朝當時風氣兩人結婚似乎不合

理 .二 ,李雙春當年偽造月林之師/已︶〡亙賣出廟內十餘房的契約 ,因為心恆過世於光

緒 十六年 (189U),契 約卻是光緒二十年 (1894)兩造合意的 ,明顯是偽造之作 .

三 ,光緒年間的相關訴訟都命令僧人月林向李榮氏贖房 ,但是 ,李榮氏幾度索取

銀兩之後 ,卻未在後續訴訟中認定該款項為贖房之用 。

從這個案件爭議之中 ,我們可以發現 :寺廟住持作為管理人的地位 ,實際上對

於 「寺廟法人化 」有著關鍵的影響力 ,尤其是在清末民初由尚未法人化進入法人

化的關鍵轉變 。本案進行於民國二年 , 本方面 ,大理院對於 「寺廟 」的相關判決

例與解釋例尚未形成 ,另一方面 ,北洋政府首度的寺廟立法 ,即 《寺廟管理暫行

規定》(民 國二年 )與 《寺廟管理條例》(民國四年 ),也尚未公布 。因此 ,我們可

以看到 ,僧人月林的住持身份並未讓他在寺廟訴訟之中 ,佔據任何特定的法律地

位 c在案件進行仍然如一般民事訴訟之中的財產爭訟問題時 ,月 林必須面對李雙

春 、李榮氏 、李恩玉三人之間數度變換訴訟相對人的策略 ,甚至因此必須數度提

出新證據來使得訴訟爭點得以釐清 。反過來說 ,在本案進行的過程之中 ,我們也

未能看到行政機關高度重視或控制寺產的處分問題 。住持月林最後所爭議的二個

重點 ,直接指出了清末司法審判機關未將 「寺廟 」財產視為特殊性質之財產的立

場 .一方面 ,僧人月林被指示必須出錢贖回受到侵佔的部分 ,可見當時對於月林

與李榮氏之間的關係 ,仍然傾向保護交易上的第

人 (月 林與李雙春以外之人 )

權益 ;另一方面 ,在控訴對象陸續變更 (李雙春 、李榮氏 、李恩玉 )的過程中 ,

月林雖然為寺廟住持 ,但是 ,其他相關人在寺廟訴訟之中卻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 c

-193-

,

林 端 、蔡博方

因此可見 ,即使 「寺廟 」在民國初年僅是 「有限地法人化 」,此法人化仍可能

對於像月林這樣的案件 ,產生明顯不同的影響 。在一個假設性的思考中 ,我們認

為 ,或許在 「寺廟法人化 」的條例與人理院判決例與解釋例出現後 ,月 林住持所進

行的訴訟可能較為有利 。對此 ,我們有必要稍微說明 ,在大理院判決例與解釋例

出現之前的 「有限地法人化」所指為何 ?s4首先 ,在本案可以看到 ,住持之管理者

的地位仍然僅是 「事實上 一而非┌法律上 」的狀態 。僧人月林長期奔波於寺廟財

產爭訟案件之中 ,缺乏的就是一個 「法律上的管理者 」之地位 ,也因此長期被視

為與其他行動者 「在民事法律關係上一的相似地位 .甚至 ,以其 「住持 」的身份

來看 ,僧人月林在清末民初的寺廟政策之中更是一個 「被管理的對象」。其次 ,在

清末民初法律演變的過程之中 ,政府官員之行為雖然可以成為告訴的對象 (平政

院的設置 ),卻無法成為提起訴訟之人用來佐證其訴求的證據 .因此 ,我們可以發

現 ,在僧人月林的訴訟策略中 ,他實際上無法抗議清末官府反覆的行為 ,也沒有

其他籌碼去抗拒官府的居中協調 ,更難為的是 ,政府所作的法律行為也無法成為

他在後續訴訟之中 ,提出來證明白己相關訴求的佐證資料 。有鑑於上述兩點 ,我

們借用 「有限地法人化 」來描述大理院判決例與解釋例出現之前的情況 ,並 且嘗

試著用比較與對照的角度 ,來提供本文所分析的本土佛道寺廟 「法人化 」過程 一

個 「前繼受階段」的例子 。

2內務部文書 :汪雨春假借僧人了道之名密函致駐華日使請求保護寺廟土地“

本案發生於民國四年 ,汪雨春 (也是寺廟人士 )在京師尋求其寺廟爭議的解決

時 ,認識並假借僧人了道之名 ,密函致駐華日使請求劃歸日本佛教 ,以保護自己

寺廟財產與土地 。但是 ,此密菡被探訪公所探長劉泉待查獲 ,並且釐清了道因故

離京時 ,實為汪雨春偽造其名 。我們從檔案之中可以發現 ,全案終結之後反而成

為內務部照會各省機關的範例 。

汪雨春本名汪宜霖 ,又名雨春 ,法號融眾 。本在蕪湖佛教分會充當幹事 ,因為

”此處關於 「有限地法人化」的討論 ,主 要是用以對照大理院相關判決例與解釋例出現以前

的情形 (以 本案的狀況來看 ,即 是清末至民國二年 )。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 ,一 種假設性的討

論勢必難免 ,也 因此我們使用了未必精確的 「有限地法人化」一詞 ,並且盡量地透過此概

念所指涉的內涵 ,來說明我們所欲提出的假設性對比 。關於這個假設性討論所需要的釐清

與說明 ,感謝本文匿名審稿人的指陳與提醒 。5s中

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 北洋政府檔案》,第 一二二冊 (內 務部 ,第 二冊 ),頁 犯 1巧26。

_I94-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專廟為例

尼僧大願與他廟尼僧發生爭產事件 ,來到京師上告大理院 ,在此過程中認識僧人

了道 。汪雨春承認 ,蕪湖白衣寺廟產被該管警察廳收為公有 ,並且該廟下院與其

廟產田地二百三十畝都被縣紳丁雲驤收做地方白治之用 。當時 ,白衣寺廟產案件

的訴訟仍進行中 ,在未能確定之前暫時交由僧人了道來承管 U了 道在京師進行訴

訟的過程中 ,因某些文件未獲得批准 ,而先行暫時離京辦理 U在了道離京時 ,汪

雨春即利用了道之名 ,密函致駐華 日使 ,說明願意尋求政治保護 ,並 且提及願意

將白衣寺廟產等相關處分 (其中提及 :寺廟財產中具有煤礦一業 ,其總價值不下

四五餘萬等言 )充歸 日本佛教等等 U探訪公所探長劉泉德查獲此密函之後 ,依序查

訪京師法源寺等相關人士 ,才查出雖然確實冇僧人了道 ,但是 ,了道本人當時並

不在京師 ,而實際上是汪雨春 (也是佛教人士 )因蕪湖白衣寺的寺廟財產徵用案

件懸而未決 ,起意轉向日本政府尋求政治解決 .內務部查明相關案情與處置獎勵

之後 ,仍然認為這些案件有發生的可能 ,其 原因一者為西方列強諸國之中 ,與中

國寺廟多屬佛 、道兩教者 ,以 日本為大宗 :二者 ,日 本於當時外交關係上 ,也常

透過各種名日 ,希望比照其他諸國對於基督教士爭取傳教與購地之特權 .所以 ,

內務部將此案併請各省機關加強注意 ,是否有類似廟產徵用案件轉向其他佛道相

關國家之駐華機構 ,尋求政治解決的危險 。

在這個關係較為簡單的案件之中 ,我們雖然看不到訴訟兩造的爭辯關係 ,但

是 ,仍然可以發現 :在相關法規與判例尚未明確之時 (民 國四年 ),寺廟住持對於

廟產爭訟有著不同的策略考量 。了道與汪雨春原來都是為了自衣寺廟產案件進京

爭訟 ,但是 ,兩人的考量卻指出了寺廟案件的不完備 :了道在既有制度之中尋求

解決 ,因而拖延甚久 ,汪雨春鋌而走險轉向日本政治勢力 ,並且以廟產作為交換代

價 。我們無法得知的是 ,汪雨春的策略若成功 ,白衣寺廟產是否仍可能受到日本政

府的侵佔 。但是 ,明顯可知 ,在白衣寺爭訟過程中 ,地方行政長官以了道來取代

汪雨春的寺廟管理者的法律地位 ,汪雨春一1需要假借了道之名寫信 ,而非以 自己

的名義向駐華 日使密函 。因此可見 ,寺廟即使成為法人之後 ,管理者 (住持 )的

選任仍然是影響著寺廟法人主體性的關鍵因素 。“我們認為 ,「 住持作為寺廟管理

對於 「寺廟法人主體性」的問題 ,我們在此處所欲討論的並非只局限在 「寺廟財產」本身

的法律地位 。透過這個案件所呈現的問題 ,毋寧在於指出了 :「 寺廟管理人的法律地位」之

變化 ,實 則明顯地影響著 「寺廟法人主體性」。即使從清末民初以來 ,寺 廟財產一直在法律

地位與法律主體性的問題上遭遇許多阻礙 ,但是 ,在 寺廟問題上最為活躍的 「住持」,仍 然

可以透過其相關法律地位的變化 ,間 接影響著 「寺廟法人主體性」。感謝本文匿名審稿人的

提醒 ,並且指出此間題需要進一步說明與延伸討論 。

-195-

_【限爅匣Er_

Π__,I,_,

林 端 、蔡博方

者」所具有的法律意義 ,相對於長期以來的事實意義 ,能夠在兩方面產生明顯的差

別 。首先 ,作為國家管理與監督對象的同時 ,住持本身若具有 「寺廟管理者 」的

法律地位 ,則可以在訴訟進行或法律行為之中 ,取得策略考量上的先機 。從 「汪

雨春假借了道之名」的行為來看 ,住持所具有的管理者身份確實有其重要性 ,若

此身份有進一步的法律地位與法律效力 ,則可以間接影響寺廟法人的主體性 。其

次 ,住持作為寺廟管理者的法律地位 ,也必須在相對於其他行動者 (例如 :地方長

官 )的前提下 ,被重新思考這個因素對於寺廟法人主體性的影響 。從清末民初的

歷史場景來看 ,「 廟產興學 」事件無疑地把住持與其他行動者對立了起來 .在這侗

社會前提之下 ,寺廟法人主體性的問題則涉及了相關行動者 ,在法律地位上是否

勢均力敵的問題 。從這兩方面來看 ,寺廟法人主體性的問題不僅僅只是 「寺廟財

產」本身的法律地位 ,更是寺廟法人的法律代理人或管理人之法律地位的問題 !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從月林與汪雨春的案件中 ,發現民國時期的寺廟法人化仍

然可能有利於解決清朝末年與民國初年寺廟爭訟案件的紊亂狀態 。身為寺廟主要代

理人與管理人的住持 ,必須面對著種種不利因素 ,還必須在國家審判體系 、地方

行政長官 、施主與其後人 ,甚至地方仕紳與公益團體之中 ,嘗試著維護寺廟財產

與自己的管理人地位 。在民國時期寺廟立法普遍未能賦予住持更多的權利之時 ,

大理院的判決例與解釋例就成為另 .個 關鍵的支柱 。因此可見 ,雖然民國時期的

「法人化 」未能賦予寺廟完整的法律主體性 ,卻還是提供了寺廟住持 自清末以來

奔走各方的一侗依靠 .

四 .結語

我們前面說過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十七年北洋政府的本土宗教團體法人化的政

策裡 ,我們發現中國固有宗教各個不同種類遭遇不同的待遇 :除了官方祭天祭孔

的制度維持下來之外 ,攸關祖先崇拜的宗祠 、祖廟 ,先被看成是物權意義為主的

「公同共有 」,彩:除在 「法人」之外 。其次 ,本土的佛道寺廟 ,在清廷與北洋政府

的宗教政策裡 ,也只有公廟被大理院判例解釋為 「財團法人」。對寺廟的態度 ,不

脫離管理與監督的思維 ,很難不給人差別待遇的感受 。這跟中國政府歷來控制宗

教發展的,山態與政策有關 ,這也跟佛道寺廟缺乏大型制度化宗教與國家分庭抗禮的

型態有關 。我們透過國家法律條例 、判決例 、解釋例與行政文書 ,在 「寺廟法人

-196-

清未民初繼受西法後的宗教 團體法人化問題 :以 本土佛道專廟為例

主體性 」、「受國家控制的程度 」與 「寺廟相關行動者 」三個重要面向 ,分析本土

佛道寺廟法人化的問題 ,這是綜合宗教社會學與法律社會學的嘗試 ,疏漏之處 ,

有待未來的補正 U田

(本文於 2U12年 12月 2U日 由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輯委員會通過刊登 )

’值得一提的是 ,在本研究進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宗教組織在現代中國法律繼受的歷史

發展過程中 ,存在著許多值得進行對比的Web㏄ 式理念類型 。首先 ,是 「西方教會/本土

宗教」之間的對比 ,其 中的區別是政治外交對於宗教管理與其法律爭議的介入 。其次 ,是

「祭祀組織/佛道寺廟」之間的對比,前者包含官方祭祀與民間祭祖兩種次類型。其中的區別是社會改革基於對公共資源的重新分配而產生的宗教管理與法律爭議 。第三 ,我們發

現 ,「 日本寺廟」扮演著一種特殊的中間類型 。日本毒廟大多屬於佛道兩教 ,但 是 ,日 本

佛道教在中國發展的過程 ,卻挾其政治外交勢力 ,要 求比照歐美國家的基督教堂 ,而 具有

相關的法律地位 。從本文討論的汪雨春案即可看出這樣的趨勢 ,我 們也希望可以在未來針

對這個特殊的 「中間類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並 以專文處理這個有趣的議題 。相關的研

究請參見曹立前 ,〈 近代中國關於 日本佛教在華傳教權的爭奪〉,《 復旦學報》,1991年 第 2

期 ,頁 7-74。 陳小沖 ,〈 清末 日僧在閩布教及其與台灣總督府的關系一以外務部檔案史料

為中心〉,《 臺灣研究集刊》〢。92年 第 4期 ,頁 8U-86。 忻平 ,〈 近代以來日本佛教真言宗在

華的宗教活動〉,《 史學月刊》〢”6年 第 5期 ,頁 妙一54。 忻平 ,〈 近代 日本佛教淨土真宗

東西本願寺派在華傳教述論 〉,《 近代史研究》〢999年 第 2期 ,頁 乃5-269。 楊大春 ,〈 論

日本佛教的清國開教與中國社會的抵制〉,《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UU1年 第 3期 ,頁 芻弘

貂2。 忻平 ,〈 日本佛教的戰爭責任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 U】 年第 5期 ,頁 9Uθ U。

-I97-

屈」蜜『〡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