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 《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6
新北大史學 第十七期 101 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 《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朱維理 香港大學歷史研究助理 壹、前言 如何著述香港歷史,早已成為學者關注的課題,當中過渡時期的討 論尤為豐富。誠如呂大樂認為「香港故事不易講」,各種歷史總結是對所 謂「香港精神」不同方面的論述, 1 甚或是對其他主義的闡述。論者嘗試 透過不同的角度審視香港的歷史脈絡,最流行的為殖民史觀、愛國史觀 及本土史觀。殖民史觀以殖民地的思維和角度出發,多有維護港英及英 國政府之言; 2 於回歸前湧現愛國史觀,或稱為大中國史觀的作品,則將 香港的歷史發展置於中國的脈絡之下,從中體現中港歷史發展的一致 性,以及香港對中國的貢獻; 3 本土史觀於過渡期興起後成為新的主流角 度,強調本地的獨特性和主體性,但偶有香港本土與殖民管治,或與中 國相抗衡的論述, 4 未能妥善處理中、英、港三者的互動關係。近年更有 新自由主義、特區例外主義等論述,增加香港故事的多樣性,卻同時因 1 呂大樂,《唔該,埋單》(香港:閒人行,1997),頁 202 代表著作為 G. B. Endacott,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 相關著作可分為三類,其一為多媒體電視節目,如中國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香港百 年:電視系列專題片》(廣州市:廣東海燕音像,1997)、中國中央電視台,《香港滄桑》 (香港:美亞鐳射影碟有限公司,1996);其二為內地的學術著作,如余繩武、劉蜀永 主編,《20 世紀的香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香港:麒麟書業,1995)、齊鵬飛, 《日出日落:香港問題一百五十六年,(1841-1997)》(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最 後是香港的學術著作,如劉蜀永編,《割佔九龍》(香港:三聯,1995)及劉蜀永,《香 港的歷史》(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6)。對於大中國史觀下的香港史著作,王宏志,《歷 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一書有 較全面和系統的分析。 4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中華書局,2014), 6。相關著作如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1)。

Transcript of 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 《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新北大史學 第十七期

101

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 《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朱維理 香港大學歷史研究助理

壹、前言

如何著述香港歷史,早已成為學者關注的課題,當中過渡時期的討

論尤為豐富。誠如呂大樂認為「香港故事不易講」,各種歷史總結是對所

謂「香港精神」不同方面的論述,1甚或是對其他主義的闡述。論者嘗試

透過不同的角度審視香港的歷史脈絡,最流行的為殖民史觀、愛國史觀

及本土史觀。殖民史觀以殖民地的思維和角度出發,多有維護港英及英

國政府之言;2於回歸前湧現愛國史觀,或稱為大中國史觀的作品,則將

香港的歷史發展置於中國的脈絡之下,從中體現中港歷史發展的一致

性,以及香港對中國的貢獻;3本土史觀於過渡期興起後成為新的主流角

度,強調本地的獨特性和主體性,但偶有香港本土與殖民管治,或與中

國相抗衡的論述,4未能妥善處理中、英、港三者的互動關係。近年更有

新自由主義、特區例外主義等論述,增加香港故事的多樣性,卻同時因

1 呂大樂,《唔該,埋單》(香港:閒人行,1997),頁 20。 2 代表著作為G. B. Endacott,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 相關著作可分為三類,其一為多媒體電視節目,如中國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香港百

年:電視系列專題片》(廣州市:廣東海燕音像,1997)、中國中央電視台,《香港滄桑》

(香港:美亞鐳射影碟有限公司,1996);其二為內地的學術著作,如余繩武、劉蜀永

主編,《20 世紀的香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香港:麒麟書業,1995)、齊鵬飛,

《日出日落:香港問題一百五十六年,(1841-1997)》(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最

後是香港的學術著作,如劉蜀永編,《割佔九龍》(香港:三聯,1995)及劉蜀永,《香

港的歷史》(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對於大中國史觀下的香港史著作,王宏志,《歷

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一書有

較全面和系統的分析。 4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中華書局,2014),

頁 6。相關著作如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1)。

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102

為各執一詞,令香港的故事顯得更為零碎。因此,香港史論述便出現了

「人人講故,人人駁故」的多歧性情況。5

貳、內容簡介

《中國天朝主義》一書收錄了作者陳冠中的三篇文章,分別為呈交

予「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文章〈全球化時代

主權國家的特區書寫——香港的例子〉、以及〈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和

附錄的〈九十分鐘香港社會文化史〉。陳冠中為一名經常往返中港兩地的

作家,對中港之間的關係,以及著述香港歷史有其獨特的見解。同時,

自稱為「本土派」的他,對於香港歷史的撰寫以及「香港往何處走」的

問題尤為關注。因此,他嘗試對各種香港書寫手法作出整理,疏理其局

限性,並透過中國天朝主義探討現今香港與中國和世界之間的關係,最

後嘗試提出一種別於前者所涉獵過的香港歷史撰述形式。 作者以「細說歷史」的方式,整理並呈現各種流行的香港史觀的局

限性,從而提出新見。他於〈全球化時代主權國家的特區書寫——香港

的例子〉一文中指出,殖民現代性遮蔽了香港中西文化融和的獨特性;

經濟主義忽視中港關係和正在冒起的香港主體意識;並指出近年高漲的

主權意識令中國主權論相應興起,然而中國在昔日保留香港作為殖民地

便證明,中國一向以現實(功利)主義處理香港事務,主權論述只是被

「建構」而成。在梳理各種論述的局限後,作者透過解構現今香港與中

國和國際的關係,指出香港史著述的困難:香港歷史一直以來以別人的

話語來詮釋。正如也斯所言,香港的歷史「每一個人都在說,說一個不

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只代表他們觀點的香港,而非真正的香港,6是一

個典型被「書寫」的地方。7這些論述霸權忽略了香港本位的話語權,令

5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頁 19。 6 也斯,《香港文化》(香港:香港藝術中心,1995),頁 4。另外,李卓賢更以張愛玲為

例,說明張氏以上海的角度描寫香港,只是一個上海人眼中的香港,而非香港人的香

港。詳參李卓賢,〈香港故事,不知從何說起—從三本小說讀香港意識之起點〉,載梁

秉鈞、許旭筠等編,《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頁

62。具體而言,香港史書寫一直以來的問題,在於書寫者欠缺對香港的全面認識,使

香港失去了立體性和複雜性。見也斯,《越界書簡》(香港:青文書屋,1996),頁 107。 7 倪文尖,〈為了「被寫體」的書寫〉,《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5(香港,2001.06),頁

149。

新北大史學 第十七期

103

香港歷史缺乏主體性而顯得零碎,香港因而成為了一個「身世十分朦朧

的城市」。8因此,陳冠中提出撰寫香港歷史者必須警惕和自覺,在各種

論述中取得平衡,方可尋得香港歷史應有的位置及角色。 作者透過歷史的發展窺見各種論述的謬誤,對於突破各種史觀的迷

思有著重要貢獻。即使作者自稱為「本土派」,但對「本土史觀」亦有所

指責,並帶出了各種主流論述如何遮蔽了香港的多樣性與複雜性。由於

作者重視於論述的現象之上,重心因而沒有放在如何兼融各種史觀撰述

的課題上。實際上,依從作者的之意,兼及殖民管治、中國因素與本土

發展三大要素,從本土角度檢視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及轉化過程,理應

能呈現出立體的香港歷史。由於香港曾作為英國管治下的殖民地,可謂

執掌了香港的整體發展。然而,英國在港的管治又必須時刻注意中國的

反應,以避免得失中國政府,繼而波及其在內地的商業利益。而且香港

社會以華人為主,對中國的內政也會密切關注,故英國在對華事務上亦

須謹慎,以穩定在港的管治。因此,中英兩國對香港歷史發展舉重輕足,

必須正確處理兩者對港、在港的政策,方能勾勒出香港發展的大畫面。

最後,從香港的角度出發,解構兩國在港的舉措與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當能令香港史的書寫更為完滿,9近年更有學者以此框架嘗試解構香港的

複雜和多樣性。10因此,作者對各種主流史觀的疏理的確恰到好處,實

在令讀者了解到各種論述角度的優劣。 另一方面,陳冠中藉著中國官方近年對香港歷史的論述,探討這種

觀點的影響及其背後所暗示的中港關係。在〈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中,

作者以北大法律學者強世功的文章作為討論重點,將該系列的文章所蘊

含的價值觀與政治意識,歸納為「中國天朝主義」,其意義為「中國並非

西方所言的民族國家,而是以清朝作為政治參考的『傳統中國政治遺產』

繼承者」。在論述香港歷史時,這種「天朝主義」主張傳統政治的「天下」

觀而非主權的觀念,並採用「去政治化」的著述手法,指出中國與香港

是中心(天下)與邊緣(封土)的主從倫理關係,邊疆(香港)必須服

從中央的主權權威,中央(中國)則承擔起邊疆的道德責任,中國因而

8 盧瑋鑾,《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頁 2。 9 相關著作如 Steve Yui-Sang Tsang, Hong Kong: Appointment with China (London; New

York: I.B. Tauris, 1997); Ngai-ha Ng Lun, Interactions of East and West: Development of Public Education in Early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0 最新近的如陳學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中華書

局,2014)。

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104

以俯視的目光看待香港。與此同時,作者根據強世功的文章,指出這種

「天朝主義」雖然鼓吹「多元一體」,但更強調中央的主權及國家認同,

邊疆的設立只為配合中央的需要,其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受中央主導及同

化。因此,作者將目光一轉到現實政治中,指出這種天朝史觀具體呈現

的,實為中國同化香港的愛國定義的過程,即由鄧小平時代「愛中國的

歷史文化」轉變至現今「愛政治實體」——黨是政治實體,國家是黨達

到天下大同、推行天朝主義的「器」,傳統文化的政治概念便用以捍衛政

權的合法性。 作者藉著解構中國對香港歷史論述的價值觀,帶出的不僅是對歷史

論述的疑問,還有對現實政治的反思。陳冠中所討論的文章,是由北京

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於中央政府駐港辦公室工作,並參與了《「一國兩制」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撰寫工作的強世功所撰,可謂是代表

了官方的價值觀。因此,強世功的文章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態度具體呈

現——中央擁有對香港的絕對權威,香港必須聽命於中央。這種香港史

觀揭示的,是更深層次的現實問題——近年的中港關係。在陳冠中對強

世功的文章分析中,可發現中央官方將香港收歸於中國論述之下,視香

港為中國的邊疆而已,因而演化為「家庭管治」模式。因此,官方的思

想同化香港,隱沒了香港的獨特性以及主體性,對港政策因而出現了錯

誤判斷,2012 年國民教育事件的風波就為一例。可是,這種觀點不論在

中國,以至是香港都有著一定程度的支持,丁學良教授在《金融時報》

所撰一文的觀點,同樣將香港的發展納入中國史之中,呈現出偏頗的香

港史,11這與強世功的處理非常如出一轍。由此可見,陳冠中歸納強世

功所撰香港歷史的觀點為「中國天朝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對現實政治的

縮影,證明了作者銳利的洞悉力,以及其時代意義,也為現今的中港矛

盾提供了解釋。 除了討論各種主流香港史論述的利弊,陳冠中亦透過「細說歷史」

的方式,嘗試重新建立香港在本地歷史論述中的主體性。在〈九十分鐘

香港社會文化史〉作者雖然沒有明言「細說歷史」的定義,但從其論述

中,大抵可體現為透過爬梳歷史史實和細節,勾勒出歷史的原貌,避免

被大歷史論述所遮蔽。這與呂大樂指出,討論香港的社會與文化變遷時,

必須從二、三十年代、甚或更早的時段為討論之始的主張如出一轍。12作

11 〈中國治理香港的「劣勢」〉,《金融時報中文網》, 2014.07.10 ,取自: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165?full=y。 12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7),頁 16,67。

新北大史學 第十七期

105

者從最初有歷史記載的香港開始敘述,旁及英國殖民、1920 年代民國新

文化時期的香港文化、1949 年前後的香港文化發展、中共對香港的處

理、冷戰時期香港的文化改變以及香港的粵語文化,指出在歷史發展的

過程中,香港已孕育出一套本地文化系統,即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當中

又以廣東文化為主)為本,揉合各種殖民地文化、中共的黨國文化以及

世界各地文化混雜而成的本地文化。在冷戰和殖民政府管治的影響下,

香港的本土性逐漸興起,香港人對本土的認同也隨之上升,香港身份因

而確立。因此,縱使「香港意識」依然薄弱,13但是作者指出香港的文

化並非「沙漠」一片,也不需要以別人的話語來敘述自身的歷史,強調

香港的主體性。這種主張便是對「文化沙漠」、「香港邊緣化」等論述的

回應,以香港作為論述主體,突顯香港文化的多樣性及獨特性,這與以

中原文化等觀念所審視的香港文化,有著最根本的分別:香港文化的地

位被置於國家之下,故其多樣性反成為了它被邊緣化的原因。由是,作

者賦予了本土文化應有的價值,並肯定了其地位。 當然,陳冠中「文化人」的身份留意到歷史發展的大現象,更顧及

到「細說歷史」的方式,著意從歷史的細節中重構香港的歷史文化面貌,

實在是一大貢獻。可是,由於原文本為演講稿,作者在「細說歷史」時

不能仔細解讀史料,嚴謹的一手資料,如官方檔案、統計等因而不適用。

故此,作者只能透過近人的研究,建構香港歷史文化的現象。但是,這

樣的敘述方式也能為讀者呈現香港歷史書寫的現象,以及打破了現今論

述的盲點。因此,作者正是為研究、著述香港歷史的人士提供了一個新

的方向,透過爬梳、整理各種一手資料,或能將作者的觀點具體化,甚

或另建新方向。 整體而言,陳冠中敢於打破有關香港的主流論述,綜合並提出創新

的見解,是研究香港歷史人士值得關注的作品。以往論者多以「大歷史」

的方式撰述香港歷史,雖然展示了香港歷史的不同面貌,然而各種論述

系統卻未能互為參照,所呈現的香港歷史便顯得零碎。雖然近年不少學

者已開始以中西兼容的手法撰述香港歷史,並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作

者成功將各種主流論述的局限逐一點評,並提出取各種論述的平衡點作

為新的發展方向,實為創見,為研究香港歷史的人士提供了一個新的思

考和研究角度。故此,縱使作者對其新見未及具體,但其目光以及現實

意義,為香港史著述作出貢獻。

13 呂大樂,《唔該,埋單》,頁 31。

香港歷史論述的整理——評介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 106

(責任編輯:傅筠庭、郭昱慈、曾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