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 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 歷史制度形成。 ...

74
〔研究論文〕 社會分析 第六期/2013 2 1-73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 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 歷史制度形成 鄭陸霖 鄭陸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E-mail: [email protected] 本研究接受國科會計畫「Interior Coordinator 的制度考察:職業性別化與專業化的機 制」(WR41)(NSC96-2629-H-001-001-MY2),以及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97 年度個別行分支計畫「脫殼的靈魂:勾勒日本浮現中創意設計平台的輪廓」的支 持,另外要感謝アカデミ校長町田ひろ子女士提供的協助。

Transcript of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 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 歷史制度形成。 ...

〔研究論文〕

社會分析 第六期/2013 年 2 月 頁 1-73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

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

歷史制度形成

鄭陸霖∗

∗ 鄭陸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E-mail: [email protected]

本研究接受國科會計畫「Interior Coordinator的制度考察:職業性別化與專業化的機

制」(WR41)(NSC96-2629-H-001-001-MY2),以及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97年度個別行分支計畫「脫殼的靈魂:勾勒日本浮現中創意設計平台的輪廓」的支

持,另外要感謝アカデミー校長町田ひろ子女士提供的協助。

2 社會分析

摘要

原屬藝術範疇的「設計」在上世紀始終與工業秩序接軌苦鬥,卻在

全球經濟的後工業轉向中被促擁成熱門的知識/實踐,室內設計尤其最

能突顯出隨之而來的當代專業化課題。學術研究傳統上預設「專業」公

共、科學、理性的陽剛形象,對比出室內(interior)私密、主觀、情感等

與「家戶」關聯的陰柔(feminine)印象;不只如此,「以學院知識權威支

持市場壟斷」的分析模型甚至因果倒置地排除「設計」專業研究的「正

當性」,錯過專業研究可為(表徵後工業經濟核心課題的)設計專業化提

供即時洞見的機會。本研究先拆解開專業研究內向的固有框架,繼而從

文獻抽離出更具分析彈性的「專業形成」概念架構,以奧援「陰柔專業

性」的制度研究,並選擇了日本室內設計專業的個案為分析對象,以掌

握職種層次的制度動態。

日本 1980年代初期,出於刺激內需產業發展的動機,發展型國家聯

盟相關企業催生了以男性社內設計師體制為本的 Interior Coordinator 室

內設計專業證照,其後轉變為雙軌制,吸引女性大量加入,在企業內性

別/專業壓抑下逐步開出獨立路徑,歷經近 30年的辯證發展,反而克服

「女性化=低專業化」的陷阱,IC職種的專業性終被社會認可。從日本

住空間現代化的特殊難題以及發展型國家對市民住生活的介入開始,藉

由專業證照、專業生涯、專業認同三個「專業形成」構面共同勾勒 IC「性

別化同時專業化」的辯證歷史,解析當中烙印、賦權與再生產的制度效

應,昭示制度可能也提示男性體制的陷阱。

關鍵詞:日本、制度、性別、國家、專業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3

Is “Feminine Professionality” Possible?

Examining the Formation of a Japanese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

Lu-Lin Che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a Japanese professional job called “interior

coordinator” which does what interior designers have been doing but bears

the name of the certificate examination since 1983. In a professional domain

that usually dominated by male architecture and in a country where women’s

occupational careers are systematically hindered, IC has surpasse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and its business alliance when

they jointed hands to launch the institute and, over the years, developed into

a highly gendered profession, winning increasing trust and respects from

society. The author adopts an institutional-historic approach to disentangle

the dynamic social processes behind the professional formation of IC,

analyzing its three dimensions of certificate, career, and discourse

respectively and chronically from its pre-formation stage to its current state.

The article proposes an analytic framework of “professional formation,”

which allows us to examine empirically the ambiguous positivity of the

“feminine professionality” intrinsic to many new professionalisms like

∗ Lu-Lin Cheng, Associate Researcher,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E-mail:

[email protected]

4 社會分析

design.

Keywords: Japan, institution, gender, state, professionalism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5

一、前言:設計、專業、性別的三角習題

在後工業經濟轉型的趨勢下,資訊與美學的詮釋及創造成為經濟生

活附加價值的來源,Lash與 Urry(1994)強調這種符號經濟轉向的關鍵在

於美學反身性(aesthetic reflexivity)的登場。在工業經濟中,審美經濟一

度被歸為私人主觀(亦即難登專業範疇),如今成為「理性」客觀論述評

量的知識對象,並得以從中確認市場認可的附加價值。審美經濟在後工

業符號經濟中被稱為「設計密集」(design-intensive),準確地彰顯了「設

計」所內涵「美學反身性」的矛盾特質。從流行音樂、當代藝術、球鞋

手錶到世界盃足球的全球文化工業,都可以看到這種設計密集經濟下「物

件媒介化」(mediation of things)的市場形成(Lash and Lury 2007)。「美學

反身性」意味著資本主義市場中知識權威聲稱的新形式,並推崇 Apple

公司的工業設計師 Jonathan Ive為未來經濟導師(guru)作為表徵之一,也

是超出專業研究傳統設定對象範圍的全新知識挑戰,也就是──如何自

經驗地研究本研究稱為「陰柔專業性」(feminine professionality)在制度中

可能及當中的弔詭?設計,尤其是與陰柔性糾纏不清的室內設計,自然

更是後工業趨勢下知識探索的最佳試金石。

現代設計運動的誕生起於對工業秩序的審美批判,英國工藝美術運

動的領導者William Morris嚴厲抨擊工業生產的理性體制,試圖將庶民、

手工、情緒、自然的人文美感帶回生產世界,這段歷史透露了設計根源

於工業秩序抽象理性下自覺被壓抑於下位的陰柔表現。針對後工業經濟

趨勢中新知識權威如何建立市場認可的專業化課題,對於設計長期以來

所面對的兩難也具有高度的啟發性,它原屬工匠與藝術的範疇,貫穿二

十世紀不斷試圖跟工業秩序專業再接軌,一直要到世紀末才因接合後工

業轉向而被促擁成熱門的知識/實踐,開啟了至今未竟完成的新一波專

業化掙扎。

6 社會分析

意圖建立專業形象的設計史論述一直強調 Bauhaus「形式跟隨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的理性主張,設計論述推崇設計大師與經典作品的

時代性,在近年來,將自我定位為足以讓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致勝的創新

模式,都一致指向對陽剛專業性的效仿(Molotch 2003)。設計是進入障礙

相對低的領域,與學院知識市場壟斷的連結微弱,教育體制無法延伸其

科學權威到市場中提高進入障礙與支持壟斷,被認定為專業化最成功的

建築次領域,也正是男性論述主導最明顯的少數例外。

隨著設計成為當代熱門的知識/實踐,其長期以來遊走在藝術與科

學、美感與實用、陰柔與陽剛間的矛盾性格也就愈易突顯。Molotch(2003)

分析設計專業的建構時,便犀利地點出它恆久面對的「雙重質疑」(dual

suspicions):在商業世界中要避免被聯想到「藝術」並伺機強調自己作為

尖端競爭優勢的「硬道理」,到了藝術領域中則謹慎暗示其「創意的本

質」,以避免被貶抑為「美化商品」的資本幫傭(Julier 2007; Molotch

2003)。然而,後工業經濟轉向正給予設計在此夾縫中突圍的新機會,政

府與企業正認知到藝術的實利價值(例如,「設計首都」成為全球城市競

爭的標的);再者,當代藝術與商業混搭也給予設計更大的遊走自由。雙

重質疑的矛盾性正在弱化,設計專業化有更成熟的機會,此時探索「陰

柔專業性」,固然並非設計專業化的全部過程,卻是面對關鍵課題無可迴

避的入口。

本研究為何在諸多設計領域中選擇室內設計來研究「陰柔專業

性」?室內(interior)常被直覺聯想到家戶(domesticity)的概念,因而難以

擺脫私人、情感、裝飾等女性的陰柔想像,這跟「專業」在傳統工業秩

序下公共、科學、理性的陽剛形象恰好相反。因此,室內設計的專業化

障礙最清楚地突顯在「陰柔專業性」,這個極易被直覺認定「內在矛盾」

無法成立的概念上。相對於室內設計,與其比鄰的建築又正好是專業化

程度最高,也是最受男性主導的設計領域。歐美室內設計在第二次世界

大戰後選擇放棄「室內裝飾」的概念以切斷陰柔聯想,甚至考慮採用「室

內建築」的名號以便搭上建築的專業列車。但隨後經歷的許多挫敗,讓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7

歐美室內設計開始檢討落入預設陽剛優位的陷阱,轉而回到專業史去挖

掘室內裝飾時期的女性起源。但此舉實如雙面刃,反而坐實建築貶抑其

為女性特長的裝飾藝術。於是晚近更深刻地反省痛悟,只要室內設計 1

天未正面探討「陰柔專業性」的曖昧可能,必然無法根本擺脫壓抑,建

立完整的專業形象。

然而室內設計專業知識圈對此的努力主要在抽象層次的理論工作,

意圖在概念層次上建構一種對立現實的「陰柔專業性」理想型,而非檢

視現實制度的經驗,理由當然是現實中缺少完整展現「陰柔專業性」的

客觀現實。然而本研究認為這是研究設計(research design)可以解決的問

題,透過謹慎選擇研究對象、建立有效輔助的分析架構、控制分析層次

與經驗變異、最後提出準確適切的發問,由經驗研究逼近「陰柔專業性」

的實踐可能與制度弔詭仍是可行的。同時,相較於針對專業課題進行性

別分析的理論推測,經驗研究有助我們理解「專業化」本身作為分析上

獨立過程的制度機制,而這也是解消「陰柔專業性」被先驗地認定為概

念上不可能存在的另一路徑。

職業社會學的許多研究指出,受到家父長制結合資本主義的歧視,

女性大量參與的職業往往逐漸走向邊緣化與附庸化,一旦職業變成女性

為主(最常被引例的是護士)便淪為輔佐男性主導專業(例如醫師)的

「半專業」(semi-professionals)。女性長期居於專業中的少數,依照女性

主義的研究論點,原因是專業主義「本身正是」男性陽剛特質的反映。

日本一直被公認為已開發經濟國家中對就業婦女最不友善者,性別分工

的社會觀念仍舊強烈,但是在 1980年代初期,因為國家產經部門欲藉國

民住生活的介入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卻早熟地出現「インテリアコーデ

ィネーター」(英文翻譯為 interior coordinator,以下簡稱 IC1)的證照考

試。這個原本為建築相關企業內、以晉升主管為目標的男性「社內設計

1 台灣室內空間設計學會首任理事長莊修田(2000)翻譯為「室內整合士」。在英語世

界與台灣均沒有這種職種,因此本研究採用 IC縮寫以減少閱讀困擾。

8 社會分析

師」(in-house designer)準備的職種,2卻未在女性逐年增加成為主導的趨

勢下出現專業性的萎縮,反而透過女性從業者 20多年來一波波的創業,

逐漸充實此職種獨立於大企業框架,其專業自主內涵也被社會所認可,

甚至使得父權的企業體制也在利益所趨之下企圖重新論述並整編女性

IC的專業性進入企業的形象建構。建基於這些專業累積的制度,甚至可

以觀察到,IC將傳統女性特質與工程技術理性這兩種「互斥」元素巧妙

連結,在市場領域內框劃出具排他性的專業論述,因而暗示了「陰柔專

業性」的某種可能雛形。

本研究的分析重心不在將 IC建構為一個「陰柔專業性」充分展現的

成功個案,而是希望透過對焦於此個案從「可預期的失敗偏離」的制度

過程來為「探索可能性」打開經驗研究的出路。具體言之,從檢視在日

本社會這「照理」來說最不可能個案(most unlikely case)的巨觀脈絡下,

IC 如何在特定職種的層次(occupational level)上出現「性別化3同時強化

專業性」偏離於(deviate from)大環境制度慣性的專業形成,來認肯「陰

柔專業性」的經驗可能性。

弔詭的是,僅管設計圈對其專業化的難題有諸多現實關懷與知識討

論,專業研究的主流傳統不僅預設「專業」具有公共、科學、理性的內

涵,也低估「室內」與「家戶」所具有陰柔(feminine)印象的專業關聯;

其「以學院知識權威支持市場壟斷」的專業分析模型甚至極易因果倒置

地排除「設計」作為專業研究對象的「正當性」。如果說專業化是透過知

識的權威聲稱在市場中框劃領域的社會說服,代表專業研究主流的「專

業企劃」(professional project)將「專業化」視為專業團體用抽象理性的

2 本研究的目標是從長期制度變遷的歷史過程來分析單一職業(occupation)的形成過

程,但因為「職業」在階層研究等主導社會學研究領域中一直被當成個人層次的

社會特質,容易產生誤解,所以本研究使用「職種」一詞來表達,以強調本研究

的研究對象是作為一種集體範疇的職業種類。 3 男性主導專業的事實經常被掩飾在抽象、客觀、科學的「中性化」專業論述中,

因此,文獻一般用「性別化」來掌握女性在特定職業中人數比例增加的女性化過

程,以突顯透過「性別」標籤發揮排斥壓抑作用的過程與機制。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9

科學知識要求國家背書與社會承認其權威,藉提高異己的進入門檻而獲

取市場壟斷效益的政治動員(Friedson 2001)。女性主義的專業歷史研究準

確地指出了「專業企劃」論者忽視了背後支撐起專業主義的男性經驗與

陽剛論述(Witz 1992),而且其經驗基礎其實只偏限於十九世紀英美工業

化與民主化萌芽時期的特殊社會制度脈絡。

這個模型不僅不適用於國家扮演更積極接生角色的歐陸專業化脈

絡,衡諸晚近發展,全球市場自由化、消費運動勃興與科技風險爭議擴

大,使得即便被認為「核心專業」(hard-core professions)的醫師也面臨權

威解組的威脅,專業之於社會經濟的關係正經歷劇變。如前所述,後工

業脈絡下「美學反身性」的浮現,「專業」並未因此退場,只是不能再單

純訴諸抽象理性的科學權威,而必須摸索更貼近社會需求的知識權威與

倫理訴求以重建正當性。總之,專業研究奧援設計研究對「陰柔專業性」

的研究需求,也將有助於本身與時俱進的自我調整。

以下將先鬆動專業研究黃金時期延續下來過於僵固的理論先設與框

架,繼而從文獻中抽離出更具分析彈性的「專業形成」概念架構以作為

經驗研究的奧援,從日本住空間現代化的特殊難題以及發展型國家對市

民住生活的介入開始,沿著專業證照、專業生涯、專業認同三個「專業

形成」構面,勾勒 IC「性別化同時專業化」的辯證歷史,解析當中烙印、

賦權與再製的制度效應,昭示當中的制度可能,同時也提示男性體制的

陷阱。

二、陰柔專業性:室內設計專業化的

性別難題與策略反思

從批判工業化大量生產體制的抽象理性與感性遺失開始,設計專業

化便進入資本主義與父權體制中一個內化著矛盾的獨特位置。長期以

來,設計一方面期望進入資本主義體制內證明能力並獲得市場地位,另

一方面又聲言要從人的實質需求或美感價值來創造對環境與人文友善的

10 社會分析

商品。相較於醫師等傳統「核心專業」,設計的市場進入障礙不高,缺乏

以一貫的科學知識為依據,然專業化仍一直是其內在的發展動力與恆久

焦慮,企圖發展一套特定的「理性語言以駕馭感性」(一種「美學反身

性」),從而建立專業自我判斷──在市場中被認可的知識權威。這也是

Lash與 Urry(1994)在檢視後工業趨勢時,特別挑出「設計密集」的概念

來標示符號經濟「美學反身性」核心特質的原因。

設計的不同領域雖然面對相同的兩難,但各自選擇了不同的專業化

策略,也因此導致了不同的後果。建築設計與時尚設計(fashion design)

代表兩個明顯對比的專業化路徑,而室內設計則徘徊游移在兩者之間。

建築配合現代國家對市民住空間的理性介入,搭建了設計領域中男性最

強勢主導的專業領域,Le Corbusier對現代建築的貢獻與他反對裝飾及

厭惡女性的態度並非偶然巧合4(Venoy 2003)。室內設計5專業化的重心在

切斷其與家戶性(domesticity)及女性特質(femininity)間的聯想,在第二次

世界大戰之後選擇搭上建築老大哥的路線,拋棄「裝飾」概念給人非專

業的形象,企圖將原先被界定為私領域中的婦女長才,扭轉為公領域中

可營利的權威知識系統。但相較於工業設計、時尚設計等相鄰領域,反

而弔詭地更加深了專業的性別難題。

回顧歐美室內設計的開展,十九世紀末,英美開始出現一些由酬庸

的室內裝飾「設計者」所書寫的指導書,是室內設計以某種知識的形式

展現專業形象的開端,在英國有 Agnes 與 Garrettz 於 1876 年發表的

Suggestions for House Decoration in Painting, Woodwork and Furniture;在

美國有 Candace Wheeler 於 1895 年發表的 Interior Decoration as a

4 Fowler與Wilson(2004)採取 Bourdieu在《國家貴族》(The State Nobility)(1996)與《陽

剛宰制》(Masculine Domination)(2001)的綜合觀點,對建築專業化中理性與陽剛相

互支撐的歷史有深刻的分析。 5 interior design一般翻譯為室內設計,interior decoration為室內裝飾,中文經常將室

內設計、裝潢、裝飾、裝修混用。命名關係到專業化的鬥爭本身,日本設計專業

人員偏好片假名的「デザイン」而非漢字的「設計」,而有其社會語脈中區分專業

的用意。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11

Profession for Women以及 1903年的 Principles of Home Decoration with

Practical Examples等(Lees-Maffei 2008)。到了 1930、1940年代,有感於

「室內裝飾」(interior decoration)一直與中上層階級婦女所從事家庭裝飾

的勞動糾纏不清,「室內設計」(interior design)的概念遂被提出並迅速廣

為接受。

然而根據設計史家 Sparke(2008)的看法(本研究同意),第二次世界

大戰後才是室內設計專業制度化的關鍵。室內設計往「室內建築」的方

向推進,透過大量採用現代語言來刷洗「家戶」與「女性」的前現代非

專業之印象,並採用組織化推動證照的權威認定。就在同一時期,時尚

設計卻選擇以跨學科領域的姿態來建立專業性,主動放棄垂直封閉的認

證體系,歡迎各種背景的人才進入時尚設計圈發表作品與論述評論。從

結果來看,時尚設計仍獲得社會廣泛推崇的專業地位,渾身陰柔氣質的

男設計師反而暗示著優異的專業能力,時尚設計的專業史提示了「陰柔

專業性」的實現可能。歐美室內設計也刻意模仿建築來推動以「室內建

築」(interior architecture)為目標的專業化,固然獲得初步進展,但也自

掘成為建築的附庸;其結果反而是,室內設計愈模仿建築,建築就愈堅

持這種上下位階的差異。

The Council for Interior Design Accreditation成立於 1970年以認可美

國室內設計教育。1972年,負責室內設計能力鑑定的 National Council for

Interior Design Qualification(NCIDQ) 接 著 由 American Institute of

Decorators(AID)和 The US National Society of Interior Designers(NSID)聯

手成立,之後這兩個組織在 1975 年進一步合併為 ASID(Lees-Maffei

2008)。美國的室內設計組織接著尋求法律專業保護,首先在 1982 年施

行於由阿拉巴馬州開始實施立法,但在建築界的抵制下一直推動不順

利。包括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以及 National Council of

Architectural Registration Board都不斷強硬遊說,讓室內設計的專業證照

無法推行,直到近年承認專業證照的州數才有明顯增長。同時建築也不

願與室內設計進行平等對話。譬如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Schools of

12 社會分析

Architecture向外邀稿,主題關於“Recalibrating Centers and Margins”,廣

泛邀請工業設計、藝術、資產管理、都市計畫等相關領域參與,但就是

絕口不提室內設計(莊修田 2000, 2001;Havenhand 2004)。

早期研究室內的興趣旨在提供設計上關於不同時期裝飾風格的樣式

參考。一直要到 1980年代後,隨著設計史的出現才開始探究樣式背後更

深層的歷史社會脈絡(Calloway 1988; Gere 1989; Thornton 1984)。1990年

代以後包括文化研究、人類學、性別研究、消費研究等學術領域同時燃

起對室內的興趣,連帶豐富了設計史的內涵與範圍。在家父長制的意識

形態下,「室內」與家庭主婦及家戶私空間的直覺連結確實是其專業化的

障礙,這先天的限制也存在於許多「室內」相關的研究。這些文獻關注

性別、消費與家戶間的複雜關係(Taylor and Preston 2006),家戶內消費而

非工廠的生產活動才是這些「室內」研究的預設焦點。「室內」的研究視

線可以說是背向著「室內設計」所關注關於服務市場中專業形成的課題,

就在同一時期,少數研究者將目光停駐在室內設計專業發展的研究並持

續記錄著女性設計師面對的職場歧視 (Attfield and Gronberg 1986;

Bradshaw 1984; Brown 1989)。

Cowan在 1983年出版的More Work for Mother,是一本扣連室內、

性別與科技三者的先驅性經典,這本書改變了當時普遍存在對家務的前

工業化印象,說明在現代基礎建設與商業發展下,家事科技如何促成了

專職家庭主婦,家務勞動如何經歷了與工廠勞動相似的工業化過程。與

此相關的研究指向了一則「去技術化」6(de-skilling)的現象。科技降低了

家務的知識密度,維持既有的家務性別分工,甚至弔詭地強化了家務勞

動的強度。然而室內設計專業化關注的卻是「再技術化」(re-skilling)的

掙扎:室內設計如何擺脫裝飾家務在空間與性別上的束縛,在受國家機

6 另一相關發現是,女性與家務科技的關係一直僅限於「使用者」,Cockburn 與

Ormrod(1993)往家電生產的上游(例如,微波爐的設計工程)摸索,發現科技「生

產」仍舊是男性主控的領域,女性只有在科技從商用轉為「家用」時,因應行銷

需求才被短暫導入。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13

構與企業組織牽制的市場中成為有價服務的權威?隨著女性從業人口的

增加,在室內與陰柔的暗示被重新喚起的威脅下,此「再技術化」的設

計勞動又如何維持與建構其美學反身性的理性權威?

室內設計追隨建築的專業化模式,在 1980年代末之後愈來愈感到尷

尬與困擾,他主動積極地認可「男性的」知識權威,並未因此換得建築

專業較少的抵制。意識到這層陷阱的室內設計女性主義研究者開始調整

戰略,坦然面對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起源,揭露許多被埋沒的早期女性

設計師,例如,Elsie de Wolfe(1913年出版經典著作 The House with Good

Taste)與 Nancy Lancaster(English Country House的風格確定者)的貢

獻(McNeil 1994; Sparke and Owens 2005; Ward 2004; Wood 2005)。此策略

翻轉的意義在於:室內設計專業如果一直刻意遺忘其女性根源,這個失

憶的專業將是不完整的。然而弔詭的是,專業化的焦點卻跟著移回第二

次世界大戰前甚至十九世紀末的室內裝飾,強化了「室內設計=裝飾」

的被攻擊前提以及男性設計史著力於突顯英雄式個人成就的論述框架

(McNeil 1994)。7

之後引發更徹底反省室內設計專業化的困境係來自另一群女性主義

研究者,她們嘗試從制度的集體角度切入,回到 Sparke(2008)所謂「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專業化起點」,重新檢視專業化策略選擇向建築所代表

專業化陽剛模式靠攏的歷史盲點(Turpin 2001, 2007)。當年同時起跑的時

尚原本具有甚至更強的性別起源與聯想,但選擇「跨學科新領域」這種

避開垂直封閉知識體系,乍看柔弱的策略卻使室內設計避開一些長期困

擾其專業化的障礙。事實上,時尚設計的陰柔色彩隨著其專業性的強化

反而持續發光,設計師的陰柔特質在時尚文化中甚至暗示著某種專業潛能。

另一方面,策略轉向也受到建築思想/實踐的性別批判所啟發,確

認現代主義建築主流乃建立在對陽剛特質的優位肯定,頌揚商業與公共

的大型建築,尤其是超高層建築或紀念碑性質的建物,而(女性建築師

集中的)住宅、生活、庶民的日常建築範疇則受到貶抑。這是對笛卡爾

7 McNeil(1994)為這段「裝飾建築」(decorative architecture)歷史做出一個簡潔的回顧。

14 社會分析

式普遍、超越時空、主客分離的抽象空間座標的推崇,表現在對都市大

範圍矩陣(Grid)與尖塔(Tower)的熱衷(Bondi 1997)。從人才養成的層面來

看,除了男性文化的學校教育,還有進入市場後建築工作室與建築現場

的男性網絡,男性建築哄抬巨星的體系(star system)等,透過此過程持續

再生產「陽剛專業性」主控的市場(Bradshaw 1984; Brown 1989;台灣

的狀況參考吳淑卿 2003;張恆逕 2004;楊淑芳 1999)。

於是,這些女性主義研究者總結室內設計長期以來的挫敗經驗,開

始嚴肅思索向建築靠攏外的其他專業化策略選擇(Kingsley 1988),警惕到

就算選擇「室內建築」的路徑也反而需要更清楚區隔於陽剛建築,避開

被「內部馴化」(domesticated)的命運。總之,當代室內設計傳統文獻中

更值得關切的前沿課題是:如何跳脫過去未加質疑地主動擁抱「女性特

質等同專業障礙」的本質主義陷阱,摸索「女性特質作為專業性要素」

的專業形成路徑。

Havenhand(2004)指出室內設計專業化的困擾來自於「陽剛專業性」

下被貶抑的陰柔特質之後,為尋求出路而導入女性建築師 Franck。

Franck是受到 Hartsock與 Chodorow等女性主義心理分析理論家的批判

思想啟發,摸索陰柔專業性的思想內涵。她主張在「照護倫理」(ethics of

care),而非男性的「正義倫理」(ethic of justice)上,重建室內設計的專

業倫理內涵;進而延伸到室內設計教育的改革提案,強調團隊互助而非

英雄表現,發揮 3D場景遊走(3D Walk-Through)等更符合女性意識的先

進技術等。Hill 與 Matthews(2007)呼應 Havenhand 對室內設計的專業化

罩門在本質主義陷阱的看法,試圖透過經驗研究摸索陰柔專業性的出

路。她們倚賴 Lakoff(2004)關於女性主義語言學的分析架構,對比室內

設計學術期刊論文與大眾媒體針對室內設計的報導,證實在專業學術圈

內,評價愈高的期刊愈密集使用男性語言,但弔詭的是,社會大眾對室

內設計的專業認知卻剛好相反,不僅並不排斥女性語言,反而是由此感

知到室內設計的專業權威。但以上這些創新思維基本上都停留在抽象思

辨的概念層次,而且集中於探究有別於男性的女性專業語言(Agrest,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15

Conway, and Weisman 1996; Heynen and Baydar 2005; Hill and Matthews

2007; Martin and Sparke 2003; McKellar and Sparke 2004; Rendell, Penner,

and Borden 2000; Weisman 1992),而非基於專業化制度脈絡與過程的經

驗考察。

如前言所述,本研究從日本「最不可能個案」的特殊社會脈絡中,

考察 IC室內設計專門職種如何誕生,及之後如何經歷「性別化同時專業

化」的過程,來提出思考「陰柔專業性」的現實線索。但這經驗分析的

首先任務必須面對既有文獻中預設觀念的障礙,設計之外的室內研究弔

詭地重複與強化了將「室內」化約到家庭與家務的常識框架。家務知識

就算附身於專業主婦一度被認可,但也在「家庭中的工業革命」下被「去

技術化」。熱衷於室內的社會研究者們所感興趣的就算是室內設計(例

如,居家空間分割與風格),也不是以室內設計作為一個專業,更不用談

女性在室內設計專業中的角色以及透過關注女性的專業化掙扎來理解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障礙。

本研究認為,更重要的研究挑戰並非「陰柔專業性」的理論建構路

徑所進行「針對專業課題的性別分析」,而是透過準確的經驗研究設計

「針對性別課題進行專業研究」。在此,本研究更關注的預設觀念障礙

是:社會學專業研究對設計領域(除了建築以外)作為專業研究「正當

對象」的輕視。如本研究前言所述,即使未盡符合主流文獻的核心專業

定義,設計專業化卻是理解後工業經濟變遷的迫切課題。用承襲自十九

世紀末英美經驗的文獻定義放棄本可提供制度分析奧援的機會,只是本

末倒置維持了典範的自我再製。反倒是設計專業實踐的自我反思已驅策

研究逼近「陰柔專業性」的兩難課題,因而碰觸到專業研究的內在根本

挑戰,甚至暗示專業研究在揭穿性別壓抑時或許也無謂地掉入「專業主

義等同家父長制」的本質主義陷阱。在傳統的專業理解模型日漸失效、

後工業轉型帶來專業形成的新挑戰之際,室內設計可說是深具啟發價值

的研究對象,透過對「陰柔專業性」的實踐可能與制度弔詭進行經驗分

析,何嘗不能被視為既有專業研究一個內在知識調整的契機。

三、「專業形成」的分析架構

前述文獻檢討確立了本研究的問題意識,我們對設計專業化的知識

興趣在於理解後工業經濟趨勢下體現「美學反身性」所內含看似矛盾悖

理的「陰柔專業性」。夾在接近陽剛專業性的建築與接近陰柔的時尚之

間,室內設計因為與「家戶」的關聯及其專業化的經歷而被選擇為適合

解明「陰柔專業性」的研究主題。我們選擇日本 IC室內設計的專業化歷

史為分析對象,因為對比到巨觀層次上,從國家、企業到家庭對職業婦

女的不友善,更容易讓我們從特定職種「性別化同時專業化」的經驗偏

離來檢視「陰柔專業性」的契機與陷阱。此節的文獻檢討在進行一項理

論概念重組的工作,目的在工具性地耙梳一個更能有效輔助經驗研究,

使其更敏感於社會脈絡差異下性別專業化制度過程的概念分析架構。

早期英美系的專業社會學研究在界定「專業」時是以律師、醫師等

被認為強勢的核心專業團體為對象,強調以科學理性的知識基礎為職業

權威的來源,並以專業服務倫理在社會整合中扮演的促進角色(Evetts

2003)。這種未經批判地預設功能理性的整合觀點很快地便受到嚴厲批

評,學者轉而援引Weber將市場當成權力鬥爭場域的觀點,從控制的角

度檢視專業團體獲致市場壟斷的「專業企劃」(Davies 1996; Evetts 2003)。

「專業」在此被理解為一種市場內的社會排除,特定的職業團體透過知

識權威地聲稱(學位與證照),以政治動員的形式獲取國家支持,有系統

地提高異己進入市場的障礙。「專業」的理解也從早期強調社會整合的角

色轉為關注市場壟斷現象的主流模式。

但此專業研究模式在後續研究中受到強烈批判,突顯出其預設十九

世紀英美特定專業歷史經驗的侷限,其後專業研究遂經歷了廣泛的制度

轉向。8首先,與專業企劃背後的英美偏見出現強烈對比,研究發現,歐

8 從批判功能論的「專業特質論」,到分析職業活動的控制,再到制度轉向強調國家

與階級結構,Johnson(1982)一路都是個先行者,他的研究焦點也從職業行動如何

16 社會分析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17

陸國家在專業發展中扮演著主動介入的積極角色。專業非同於英美脈絡

由民間社會的政治動員所促成的市場壟斷,相當比重的專業甚至是直接

受僱於公立機構,國家與政策作為透過「合法性」的制度中介,塑造了

專業風貌(見圖 1)(Buchnen-Jeziorska and Evetts 1997)。受此歐陸制度

分析的挑戰,英美的專業化歷史也被重新檢視,深受 Foucault關於「知

識/權力」論證的影響,專業被視為現代國家經由學院與證照的知識管

制,對公民主體的塑造以及民間社會的介入(Evetts 2003; Johnson 1992)。

稍後在本研究的經驗分析中,也將看到在日本的社會脈絡裡,東亞「發

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技術官僚對國民住生活的介入如何成

為 IC誕生的制度契機。

圖 1 「專業形成」的分析架構圖

制度化,轉到了行動如何被結構與歷史框限。

國家

證照

生涯 認同

合法性

專業形成

論述

企業 媒體

18 社會分析

另一個改變傳統觀點的現實挑戰來自市場自由化的全球趨勢。在英

美脈絡中推崇市場的右翼政府為深化市場競爭,自 1980 年代起開始以

「反壟斷」之名削弱核心專業的權威,即便如醫師的核心專業者也不再

單受專業團體的內部自律,而是受專業外部環境中多重權威來源(例如,

醫院財務與法務部門、健保主管機構與消費團體)的考核牽制,而醫療

問題的高度複雜化與社會化也削弱了專業的發言權 (Evetts 2003;

Fournier 1999; Fournier and Grey 1999)。相對於前述英美國家專業權威的

弱化,同樣在市場自由化的潮流下,歐陸國家卻是透過推崇「專業自主」

來推動市場自由化以卸除國家的管制責任(Freidson 1994)。英美與歐陸的

新趨勢乍看相反,卻都是全球市場化的後果,並且弔詭地在市場化中突

顯了國家的角色。

相較於從專業作為一種職業團體政治動員的傳統理解,國家與市場

之間的制度扣連方式(mode of institutional articulation)愈被認識是影響專

業形成的關鍵因果機制。擺脫了理論預設因果框架,專業的歷史制度分

析更敏感於社會脈絡差異,而一旦接受蘊含在國家與市場扣連中的因果

不確定性,彈性而能有效輔助經驗研究具體確認因果辯證的適當架構就

更顯重要。

與此同時,大環境的政治經濟變動也動搖了傳統剛性的專業理解,

例如,全球化放大了科技相關的風險政治,從而將自足於學院內部的科

學專業捲入許多重大公共爭議(例如,核電、疫苗、基因農產等)的核

心。風險社會中「科技」問題的複雜度讓傳統學術社群自足的科學妥當

性飽受質疑,因此,如何跳脫原本「學院教育直接鞏固市場壟斷」的傳

統框架,在與公共性的新聯繫上重新建構「專業性」,遂成為緊迫的課題

(藤垣裕子 2003)。與此相近,在前述全球品牌文化擴張的後工業經濟

趨勢下催生出許多設計服務領域的新專業主義(new professionalism),專

業不再被預設一定建基於高度抽象的一般化能力,而是根植於脈絡限定

的具體知識/技能(例如,審美脈絡中的時尚專業)。學歷與證照仍舊有

利,但不再有壟斷的絕對效果,而是更接近於市場說服中服務品質的承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19

諾,甚至是激勵從業人員職業認同的一部分(Svensson 2006)。這一切都

使得透過媒體的專業性「論述建構」成為新的研究課題,是理解專業當

代面貌不可或缺的構面(見圖 1)。

相較於以往承襲十九世紀末英美特定歷史經驗的專業定義,作為一

種脈絡化實踐(contextualized practice)與論述建構(discourse construction)

的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與專業性(professionality)更受到研究者的關

注(Buchner-Jeziorska and Evetts 1997; Evetts 2003; Svensson 2006)。除了

科技公共爭議與後工業的新興專業,牽涉律師、會計師的諸多金融弊案

等爭議頻傳,也都使得專業信任不再如以往單訴諸國家與證照的制度信

賴便可確保,反而更多是在專業表現的事後檢驗上論述建構的結果。換

言之,從市場壟斷來研究專業不僅已無法掌握專業發展的新趨勢,甚至

也無法理解醫師、律師等傳統研究中核心專業的根本變化。專業自主不

僅無法再從壓抑市場競爭理解,反而是由專業施為所鑲嵌的組織脈絡所

支持與牽制,並需倚靠市場競爭中認同論述建構斡旋過程才能成立。9

綜合言之,專業環境的全球現實變化都在驅使專業研究脫離知識/

市場壟斷的框架,朝向因專業的制度脈絡而歧出的多樣議題,發展更具

彈性、非決定論(non-deterministic)的分析工具。對應前述現實與文獻趨

勢討論中所觸及之國家、市場、組織、論述的種種制度因素的連結,提

出一個以「專業形成」為焦點的分析架構,以輔助本研究分析日本女性

室內設計 IC專門職在過去 30年間的專業化過程。

「專業形成」是一個結構地掌握特定職業的專業性如何歷史地制度

形成的動態概念,如圖 1最內圈的三角頂點涵蓋了在分析專業形成時必

須關注的三個構面,也分別引導經驗研究至相應的問題:專業資格如何

透過證照而成立?專業生涯在怎樣的企業生態、以怎樣的軌跡發展?專

業認同透過怎樣的媒介論述被確認、區隔、甚至轉用?

9 Adams(2012)的文獻回顧便從 Foucault的知識體系概念(episteme)獲得啟發,同樣主

張在晚近後現代的流動化社會趨勢下,傳統的市場結構觀點的解釋力愈來愈弱

化,「專業主義」必須從「論述建構」來理解。

20 社會分析

證照是由國家提供背書的專業合法性,具有最高程度的排他性與市

場有效度,這是傳統研究最關注的專業性構成要素。其次,專業生涯是

在服務市場中累積資源與展現服務的軌跡,此處的專業性是透過專業人

員所處的組織脈絡為中介被限制或發揮。最後,透過各種形式的媒體為

中介的論述形成專業認同,提供社會大眾認知該職業專業性以及專業從

業者自我認知的具體框架,如圖 1 外圍的三個制度因素──國家、企業

與媒體所示,他們透過不同的機制對相應的專業形成構面發揮影響。

在專業研究與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中,最相關的主題應是「專業性別

化」,因此本研究最後將進入「性別與專業」的文獻做討論,由此說明與

專業形成架構間對應的論證線索,鬆動內涵在此三個構面中本質化約思

維的傾向,為更務實的個案經驗研究打開入口。

Witz(1992)的 Professions and Patriarchy一書乃是性別與專業文獻中

最具企圖心的經典,不僅回到十九世紀英國社會脈絡揭穿「專業企劃」

主流模型忽視女性經驗的盲點,也針對其男性偏見示範了專業研究指出

該制度轉向的女性主義洞見。Witz提出的「雙元論」藉導入家父長制來

豐富 Weber 市場閉鎖(market closure)分析取向,從護士、助產士與放射

線技師的英國經驗中解析專業形成的性別過程,「國家與證照」是當中最

重要的排除策略,然Witz務實的歷史研究也指出,當時英國民主憲政擴

大中的公民社會使得這些男性的排除動作「令人驚訝地脆弱」

(surprisingly fragile),同時她的分析也突顯出女性透過籌辦女子醫學校等

的積極能動性。Witz敏於歷史與制度脈絡差異、非教條的性別專業研究

對本研究深具啟發,他強調了圖 1最上方證照與國家間的連結構面,並

提示了國家制度差異的關鍵影響,使本研究的分析取向在性別與專業研

究的文獻傳統間得到呼應。

前文討論到晚近市場全球化與後工業社會轉型都在促成專業研究的

新方向,Leicht 與 Fennell(1997)針對專業研究的晚近文獻分析後指出,

在國家與市場聯手衝擊專業界線下,專業研究應對焦到專業生涯軌跡來

觀察如何因著企業組織中的制度斡旋而有消長。圖 1左下的構面便是將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21

專業生涯扣緊企業的組織過程來討論專業形成。不僅晚近研究發現組織

結構調整是專業表現的決定因素(Brock 2002, 2006),包括醫師、會計師

等傳統專業角色,在社會責任與透明性的高漲訴求下,亦逐漸被納入更

深的組織管控,也意味著專業研究的新制度課題:依賴同儕認可賦予權

威的「專業」如何與倚靠垂直框架決定權力的「科層制」斡旋自主空間

(詳細的討論見 Freidson 2001)。

從「企業-資源」的組織構面,可以切入到「性別與專業」文獻中

一個關鍵卻常被含混使用的概念──「半專業」(semi-profession)。女性

大量加入的職業往往屬於「半專業」是相關文獻的主要研究發現(Bolton

and Muzio 2008; Etzioni 1969),但若是將「半專業」理解為「女性為主

或符合女性特質的職業」(Simpson and Simpson, 1969),便是犯了套套邏

輯的錯誤。女性主義專業實證研究者如 Witz(1992: 60-62)便認為這看似

有女性意識,卻根本反映了男性中心偏見的概念幌子。研究者主張,「半

專業」應當被理解為在專業生涯中彰顯的組織控制過程,而不該視其為

家父長意識形態的直接效果(詳後論述構面的討論)。

「半專業」概念,顧名思義,強調的核心特質是輔佐角色,換言之,

這概念預設了與其他「完整專業」(full-profession)協同作業的組織脈絡

以及接受指令的附屬位置(最標準的例子便是,醫院組織中相對於醫師

的護士)。這個組織內的分工脈絡是重要的,因為它關係到構成專業性的

重要特質:以特定知識訓練為基礎來進行「提案的自主性」與「判斷的

完整性」。這也是為何醫院的財務部門透過電腦資訊系統直接在問診現

場介入醫師處方,會被視為專業自主降低的經驗線索。

不幸的是,半專業現象所預設的組織脈絡一直處於分析上未被準確

對焦的隱晦位置,反倒是簡化的意識形態──化約論主導了「半專業」

的論述。圖 1中「專業形成」連結到個體生涯的企業構面刻意突出此論

證中的組織因素,視其為分析上獨立的制度中介,因此有助於避免「半

專業」傳統潛在的本質主義陷阱。此外,亦可以藥劑師為例來釐清組織、

專業與性別間相對獨立的三角關係。戰後隨著福利國家的發展,藥劑師

22 社會分析

在醫院內的職缺大量擴張,逐漸成為以女性為主的專業,但性別化的結

果並沒有讓女性藥劑師占到優勢,因為男性仍在醫院中居於較高職位。

Muzzin、Brown 與 Hornosty(1995)的研究發現,證照對於女性在職業生

涯起步處確實有平等效果,但隨著進入醫院開啟專業生涯,她們的生產

力被(男性的)組織權威給篩除而難以發揮(本研究從第六節轉接第七

節的經驗分析呼應此發現)。再細部比較連鎖藥局與獨立藥局兩種組織環

境,女性藥劑師多集中於層級清楚的連鎖藥局並多居於輔助位置,男性

藥劑師則集中在更能發揮自主性的獨立藥局(Tanner and Cockerill 1996)。

最後,再來討論圖 1右下角「媒體認同」這個構面的本質主義陷阱。

有別於科層統治(bureaucracy)或資本主義,男性體制的關鍵機制是家父

長制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作用。基進的女性主義學者如 Hearn(1982)更主

張專業本身「直接就是」家父長制的意識形態。10Hearn也強調,專業主

義是一種將客觀中立、計算效率、情感中立等男性特質置於優位的論述

與實踐,恰好需要建立在對主觀、同情、情感等女性特質的貶抑上。專

業主義因此與科層制、管理主義一樣,均是男性意識形態的父權產物。

這跟 Freidson(2001)關於「專業」、「科層」與「市場」作為三種內在緊張

的社會秩序基本原則的細緻論點直接衝突,甚至連專業形成在性別研究

之外的分析獨立性也一併排除。這種將專業形成化約到家父長制的線性

觀點,理論上已先天排除了「女性專業」(陰柔專業性)的可能性,同時

也忽視了專業形成及其性別效應是在眾多制度因素互相歷史地扣連的複

雜過程中固著化的後果。

Hearn(1982)關於「陽剛=專業」的預設以不同形式與強度存在眾多

文獻當中。前述半專業研究的論點預設了過度社會化的女性概念

(over-socialized conception of women)即是一例,Garmarnikow(1978)提出

醫院中「醫護病」層級關係是因對應「父母子」的家父長意識形態而被

10 認為專業首先在與再生產相關的地方萌芽,隨著組織化變成依附於男性主管的「半

專業」,之後出現反映男性特質的專業守則(professional codes)召引男性大量進入,

而一旦男性變成多數時專業也就跟著成形。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23

鞏固的論點亦是另一個化約論的實例。Reskin(1993)的「職業性別化」研

究雖提出一個整合的社會學市場模型,考慮到市場供需的各種條件以及

政策制度與人口供給等總體因素。他將性別意識形態視為模型外的既存

條件,從而有了父權意識形態愈強,而職業「性別角色標籤」愈有力的

論證。但這個強項在面對「陰柔專業性如何可能」或者更具體言「性別

化如何同時專業化」的基進發問時,卻顯示了模型外預設的弱點。回答

上述問題的研究重點正是在打破此預設,將「性別化」與「專業化」視

為獨立平行的社會過程,進而將扣連兩者的制度過程當成模型內部可以

導向差異結果的變數。

換言之,必須以非化約的方式分析「陽剛/陰柔」與「專業/非專

業」如何透過媒介過程的交叉扣連,建構出鑲嵌於特定制度脈絡的專業

性(見圖 1右下角)。藉著將論述編織的「專業認同」放置到受國家與市

場扣連影響的「專業證照」以及市場組織過程的「專業生涯」牽制與支

持的三角架構中,不僅可以避開傳統意識形態分析將上述原本複雜差異

的制度扣連過程化約到論述效果的侷限,還可以逼迫我們去探索更具實

踐意義的發問,例如,什麼樣非論述性的制度條件下,「陰柔專業性」的

論述建構更可欲或者更為可行?視「媒體」為一種制度力量的考量,因

此也反映在本研究隨後經驗分析中,對焦於客觀形諸於文字或圖像的公

開媒介(官方文件的分類範疇、企業公關的網頁設計、職業生涯介紹的

書籍、專業領袖的出版發言)的研究設計。

四、研究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經驗研究的對象為「IC」這個室內設計專業職,探討其由誕

生到成熟的性別專業化過程,分析焦點在國家、企業及媒體扣連影響下

專業形成的制度歷史(institutional-historic)過程。本研究興趣,再次強調,

並非因個別 IC們在個體層次上的生涯差異結果與背後的原因,而是希望

24 社會分析

透過訪談對象,由各自世代位置所提供的產業觀察,眾多類型經驗資料

間「三角測量」(triangulate)交互驗證來建立、分析與發現論證的效度與

信度。本研究所倚賴的研究資料可大致區分成四類:(一)政府出版品與

坊間出版相關書籍;(二)政府機關與產業協會的統計資料;(三)針對

各世代 IC、產業專家、專業學校老師與協會主管等相關人員的深度訪

談;與(四)室內設計展場、教室、學校畢業發表會與校慶聚會等場合

的田野觀察。

IC相關的書籍蒐集,除了透過室內產業協會、建築協會以及受訪 IC

們的推薦,研究者並以關鍵字搜尋日本亞馬遜網站(http://www.amazon.

co.jp/)的圖書資料庫(2008年以前)所有相關書籍,最後共獲得 52筆書

籍資料。這當中有 36本是針對 IC資格考試而出版的書籍;另外有 3本

是針對考試而出版的 IC用語辭典,這兩類即占了所有相關書籍的 75%。

而有 9本書(17%)是針對有興趣的人介紹 IC 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型態

與現況等的入門書籍;有 4本(8%)以訪問個別 IC生涯經歷為主軸的名鑑

類,介紹目前在業界活躍的 IC案例。這些書籍出版的年代分配顯示了此

專業社會可見度的變化,其內容則展示了社會大眾對其專業內涵的理解。

統計資料包括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國勢調查與勞動力調查、室內產

業協會提供 IC資格考試的統計資料。量化數據除了使用日本官方統計資

料外,室內產業設計協會的歷年考試資料也是非常關鍵的來源,但因為

時間長遠多所遺漏,研究者透過訪談網絡循線蒐集補齊,再將這些統計

資料重新做範疇分類以及變數項目的合併來進行圖表的製作。

為實際瞭解 IC生態並印證書籍及統計資料,研究者赴日本東京、名

古屋、仙台深度訪談產業相關人士,其中包括協會理事、推動室內設計

教育的資深 IC、相關企業內的社內 IC、獨立開業的 IC、在 IC學校教學

的老師、目前正在修習 IC 課程的學生等。IC 自成一新興職業範疇,其

內部關係相對緊密,很容易透過老師、學生、同學或校友會之間彼此介

紹,以滾雪球的方式取得訪談機會,主要訪談清單(單次訪談超過 1小

時者)請參見附錄。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25

由於本研究的分析對象是總體制度層次的專業制度形成,是以,儘

管資料取得相當倚賴個人訪談,受訪者被定位為產業參與的報導人

(informant),並以立意抽樣避免受訪者集中在某些世代、區域與市場利

基(改裝、建築、傢俱等不同領域),以便在勾勒專業形成的歷史主軸時,

能夠兼顧企業類型、世代與區域的差異。透過訪談資料的交叉比對,逐

步排除個體層次的差異以獲得最大可能的一致結論,受訪者的經驗觀察

報告再經各種統計與文獻資料核對,以確定呈現專業市場歷史變動與區

域差異的狀況。網路也是本研究的資訊來源,尤其可以看到企業經營的

公司網站如何建構與利用 IC的專業形象。在比對各種網站資訊之後,研

究者將總體性地勾勒不同類型室內設計企業如何呈顯 IC,並鎖定提供最

具代表性與表現細節的三井ホーム企業網站進行更仔細的分析。

在初稿完成後,研究者並利用兩次公開機會在 IC面前發表研究論點

與發現,第一次在 2007年 12月,對象是 IC專業學校的校長、教務長以

及英國 KLC School of Design的教務長。第二次在 2008年 1月份至東北

大學進行演講,除了與會的教授與學生們,並邀請了在仙台地區執業的

5 位 IC 到場。在兩次發表後,研究者都與這些實務經驗豐富的 IC 們交

換意見以便調整資料蒐集的方向與論證鋪陳的邏輯,以避免誤差,並提

高研究發現的效度與信度。最後,為彌補書面資料與個人訪談的侷限,

研究者也透過各種機會與累積的業界人脈,進入 IC們的工作與教學場所

做近距離的觀察,無論是 IC的設計作品發表、學校畢業發表會、校友師

友會的年度活動,研究者皆全程參與並盡可能拍照與錄影,這提供了 IC

所處環境中互動氛圍的體驗及感受,有助於研究發現的現實關聯能夠更

為飽和與準確。

五、IC作為研究對象:日本社會的文脈與問題性

根據鑽研各國室內設計專業制度的莊修田(2000)指出,日本室內設

26 社會分析

計領域中的專業資格有兩個,分別是「インテリアプランナー」(interior

planner,室內計畫士)以及本研究對象的「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

ー」(interior coordinator,室內整合士,簡稱 IC)。「室內計畫士」主要

是因應日本政府修訂法規鼓勵民眾舊屋重建所創設,所涉及的是與建築

改建相關的施工管理、申請、登記、檢驗等一連串的建築計畫事宜,因

此稱之為「計畫士」。IC是在 1980年代初期由日本通產省主動邀集室內

設計相關業者成立協會進而建立的證照考試與資格認定,距今已經有 30

年歷史,以「室內整合」為名強調其專業性的理由將在下一節於日本室

內住空間歷史轉折的社會脈絡再做細部考察,但從專家證言、產官文件

到書籍介紹都可以確定,IC就其工作內容正是一般熟知的室內設計,其

業務範圍從新屋裝潢、住宅改裝、樣品屋設計、展場設計到商業空間不

一而足。IC 與「室內計畫士」分別為通產省與建築省所管轄,但 IC 較

計畫士更集中於建築內部,也就是其業務內容更符合一般理解的室內設

計。

IC設計個案的完整作業流程包括現場勘查丈量、客戶需求溝通、設

計圖繪製、議價與來回修稿、簽約與施工、現場監工與溝通師傅,施工

完成與清潔工作、家具、窗簾與什具的會同採購與裝置、完工驗收與付

款交易完成(三島俊介 1993, 1997, 2007a)。當然,根據組織環境的差異,

專業分工的範圍也會有不同,11愈是獨立的 IC愈有能力表現完整的專業

性。由於過去十幾年來房屋改裝在日本非常盛行,IC的業務規模也跟著

擴大,比起與建築士的業務範圍重疊的計畫士,IC資格更能夠與建築士

資格取得互補,因此,聘用 IC來連帶爭取室內設計業務的建築師不在少

數,甚至有些建築師本身也取得 IC的專業證照,這也可見 IC專業在建

築市場中的有效性。

當然,除了建築以外的其他設計專業,法律並未規定非專業資格擁

有者不得進行室內設計,證照制度的建立僅是取得政府或產業合法性支

11 第七節將細分跟隨著 IC的專業成熟而出現的內部差異分化。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27

持的關鍵起步,並未保證社會對其專業內涵的認可。IC的專業形成仍須

透過職業生涯中的專業表現(受企業環境的組織中介影響)來開展,最

後以市場中的專業表現與能見度為前提,透過各種媒體中介的論述編

織,其基於特定專業性的市場權威才得以確立。從 1983年專業資格制度

建立至今的 30年間,以專業個體(而非產業或企業為中心)的專業自主

團體成形,並逐步以獨立的專業形象直接向社會發言;制度草創之際,

IC大半受僱於室內設計相關的企業,之後出現半獨立的契約 IC,進而到

獨立創業的 IC逐年增加;這使得住宅企業與出版媒體能夠以清楚的專業

人員及其設計作品來展示 IC 專業判斷的獨立自主形象。總之,觀察近

20年來的主客觀變化,尤其考量日本社會大環境對職業婦女並不友善的

制度障礙,IC的專業形成獲得穩固發展的事實應可確定。

即便近年景氣不佳,根據日本経済產業省統計局(2007)的調查,IC

第 1年平均收入約為 250萬日圓,外加進入相關企業專門職的專業加給,

收入明顯比一般社員薪資優渥,年資 5年的平均收入為 400萬日圓,年

資 10年的平均收入到 500萬日圓,400萬到 500萬日圓間大約是一級建

築師的年平均收入,該報告提示,具市場說服力的專業 IC 甚至可以到

1,000萬日圓的年收入,當然相對也必須承受獨立經營與長時間工作的壓

力。這些數據反映出專業職不同於事務職的市場價值,也符合專業生涯

隨著風評與市場能見度累積而養成的軌跡。

由專業生涯入口資格考的統計資料來看,1983-2009年的 27年間,

IC資格考約有 30萬人次應試,共 60,054人次通過兩個階段考試取得 IC

資格。在資格考剛實施的前幾年應試人數並不多,處於推廣專業資格的

初期。之後取得 IC資格人數逐年上升,1991年突破 2,000人後,維持平

穩期,到了 1995年由於應試年齡放寬的影響,人數開始明顯成長,1998

年首次突破 3,000人次,之後雖有起伏但大致上維持在此規模(見圖 2)。

其中,須特別注意的是女性合格者逐年增加,制度實施 5年後,在 1987

年首度出現女性超前的交叉,之後平穩成長到 1990年代初期女性應試者

人數約為男性的兩倍,男性基本上一直停滯在 900人左右,1995年制度

28 社會分析

圖 2 IC資格考合格者男女比、人數的歷年變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インテリア產業協會(2003)。

改革後的 3年內成長到男性的三倍,之後大致維持在此水準,這些持續

穩定的變化透過本研究蒐集的歷年統計資料,清晰地呈顯出 IC專門職的

女性化趨勢。

然而,IC專業化與性別化並進的理由,並不是因為日本是高度性別

平權的社會,相反地,就女性社會參與的許多指標來看,日本落在先進

國家的後段班(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 2007)。根據日本総務省統計局

(2005)國勢調查顯示,具較高權力的管理性職業從事者中 88%為男性,

其中公務部門更高達 92%,企業團體部門的董事占 86%。相較之下,女

性占行政類職業從事者的 61%(行政管理層則為男性主導),技術類職

業從事者女性僅占了 37%,其中大部分是被認為「半專業」的護士、中

小學老師與保育士。

造成勞動市場性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婚育及家庭主義的影響,女

性在畢業後就業的比例雖高,但被期待婚後離職扮演全職的主婦角色

男性

女性

人數

0

1,000

2,000

3,000

4,000

總數

女性

男性

100%

75%

50%

25%

0%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29

(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 2007;Ochiai 1997: 11),這讓女性勞動者因而

中斷就業,導致不適任於施行終生僱用制的日本商社文化,影響婦女職

涯的不穩定,一直得到兒女成人後才得以再度就業,但二度就業的內容

多半為短期零工等具貼補性質的製造與服務業工作。

兩個高峰的 M 型生涯模式因此成為日本勞動市場女性參與的知名

特色(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 2007;Ochiai 1997: 11),它也轉化為市場

上對女性婚後離職與二度再就業的預期,惡化原來女性在勞動市場中己

難以獲得技術性工作機會的處境,更加深了職業市場中的男女工作機會

不一致(安河內恵子 2008;Yu and Su 2004)。加上職業區隔的性別分工

普遍存在於日本各產業,勞動市場中可清楚的從職業別辨識「男人的工

作」與「女人的工作」。屬於女人的事務職與一般職多半底技術性又缺乏

陞遷機會,這樣的社會文化脈絡讓女性工作者難以與專業化的職種劃上

等號。譬如 82%的醫師、89%的法官及律師、99%的鐵道運輸工作者為

男性,95%的護士、94%的幼稚園教師、85%的裁縫師為女性。

總之,日本女性在勞動市場上所受到的限制與排斥,主要呈現在女

性隨著生涯不同階段所參與的勞動市場部門以及正式部門內升遷路徑的

區隔,而家庭分工(專業主婦跟男性上班族隨戰後經濟復甦的同步誕生)

與家庭及職場的連結關係(婚姻流動的正面誘因與適婚齡圓滿退職的壓

力),使得畢業後婚前女性的就業率並不適當構成判斷性別平等的指標。

Yu(2002)甚至主張,婦女婚後再就業所面臨的職場困難才是研判日

本社會性別平等改善與否的關鍵,這是就M型模式的雙峰間做比較的說

法,但其實因果本末倒置,畢竟讓女性必須面對再度就業與連帶的惡劣

選擇的是婚前第一波的就業環境,婚育與家庭主義先透過勞動市場正式

部門的企業組織環境對女性的職業生涯產生歧視影響,抬高了婚後再就

業難返的困境,因而才有非正式就業的遷就。

弔詭地,日本企業男女分軌的組織結構正是在性別平權的國際壓力

下回應男權體制的對應,1975年,聯合國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婦女會議宣

布 1976-1985年為「婦女十年」(Decade for Women),責成各國全力推動

30 社會分析

婦女權利。日本政府在 1980年簽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表示日本最晚須在 1985年訂定新法規,提供兩性平等的僱用機會及待遇

(Lam 1992: 89-90)。《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最後在政府自願跟資方緊急

取得妥協下通過,雖明訂「關於勞動者的募集與採用,雇主對女性必須

給予和男性均等的機會」,然僅在僱用機會上要求均等(Lam 1992: 98),

也就是放任企業在僱用後的管理權。關東經營者協會隨即發表「男女僱

用機會均等法與今後僱用管理的方向」建議企業轉換為コース(course)

別(以下稱「分軌制」12)的複線型僱用管理(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

研究所 1987)。

原本採用男女別薪水制度的企業們紛紛響應,改用區分綜合職

(managerial career track)與一般職(clerical career track)的分軌人事新制

(原田浩一朗 2003)。然,企業多宣稱進入的職涯路徑取決於求職者個

人長處,而初職薪資也確實性別平等,但長期來看,實際上卻是貫徹男

女分流(Lam 1992: 128-131),這也是企業內職業與部門性別化成為日本

商場常態的開端(原田浩一朗 2003)。女性被框限在負責行政輔助的業

務,日本的「上班女郎」(office ladies)於焉誕生(Ogasawara 1998)。日本

女性有系統地被侷限在工作內容重複單調、以輔佐男性為主、沒有升遷

機會可言的事務性工作(Ochiai 1997; Ogasawara 1998; Yu 2002)。諷刺的

是,原意平權的法案在資方調整管理體制因應下,反而強化了垂直分工

的性別勞動區隔,構築了對意圖發展職場生涯的日本女性更為細膩的阻

礙。

進入 IC 所在的設計領域,日本獨有的「社內設計師」(inhouse

designer)正是反映這種以企業內管理職為軸心的男性中心體制。從西方

以自主判斷與創意表現為重心的專業評價來看,這個顯得矛盾的設計體

制,反映了日本特有制度慣習的強大鑲嵌影響力。據日本総務省統計局

12 性別決定未來的職業路徑,男性-綜合職-管理階層、女性-一般職-行政階層,

男性的職業生涯朝向管理階層向上升遷機會的軌道,而女性則僅能在行政階層平

行位移。以下將使用「分軌制」來取代日文コース別(course別)。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31

(2000)的國勢調查,全日本自稱從事設計工作的人數約有 16萬人,為經

產省調查獨立設計事務所全體僱員數的 12倍,這些男性占壓倒性多數的

龐大「會社員」設計師(サラリーマンデザイナー;salaryman designers)

才是日本設計力的中堅,也決定了日本行銷全球的電器、汽車等熱門產

品背後的設計特色。日本 1960年代機能主義盛行,從松下開始,各企業

紛紛重視設計也誕生許多傳世的經典產品,當時的男性設計師雖屬於公

司雇員,仍能獨立舉辦個人設計展。跟隨系列(けいれつ)企業集團化

鞏固,到了 1970年代強調部門間協調性與壓抑個人出頭的「社內設計師」

於焉誕生(出原栄一 1989)。此制度慣性非僅止於大型製造商中的工業

設計師,平面設計領域集中在廣告代理/製作公司與製造商宣傳部等,

而建築師則多半在大型綜合建築公司。

在國際上,公認設計最為突出的 Sony也終不可免,「Walkman之父」

的黑木靖夫在 1993年辭去 Sony子社長的職位創立個人設計事務所,他

說到:「歐美企業的設計師是終生設計師,但在日本的企業裡要擔任管理

職就必須捨棄設計師的工作。部長若畫圖的話會得不到部下的尊重,因

此不能畫圖」。設計部門的管理者也不是做設計管理 (design

management),而是管理設計師( designer management)(山本雅也 2005;

山內勉 2005)。這裡突顯的正是以管理職生涯為主軸的日本企業社會脈

絡,不僅排斥女性生涯發展而偏重男性的體制,也在「社內設計師」體

制內植入科層制與專業主義間的緊張,在第七節我們將看到女性 IC而非

其男性同僚,在此制度翻轉其「專業不完整性」的位置,有趣地被推至

強烈感受。

本節說明了 IC這個設計職種性別化與專業化同步發展的事實,也勾

勒出日本社會外部與內部勞動市場對女性的就業歧視,尤其要聚焦於企

業組織層次上突出「性別分軌制」的關鍵,以及對應到設計領域中「社

內設計師」的男性企業社會文化脈絡。性別化與專業化並行的 IC專業形

成,放在日本女性的就業環境,可說是個「偏離典型」的異例。對女性

不友善的總體就業環境,特別是考量 IC草創期尤為惡劣的環境,更加突

32 社會分析

顯了此在單一職種層次內轉化歷史制度過程的因果關鍵,以及本研究從

歐美室內設計專業化「探索陰柔專業性可能」的討論出發研究日本 IC的

理論啟發性。針對本節所述,關於日本勞動市場的性別研究發現,隨後

的個案研究也將佐證了國家、企業、家庭三者相互扣連因而壓抑女性職

涯發展的基本社會結構的存在。「專業形成的制度分析」在此個案分析的

挑戰,可以表述為如下乍看弔詭的問題:在怎樣的歷史環節,透過怎樣

的制度扣連,原本限制性的制度因素可以轉化為女性專業形成的契機?

「陰柔專業性」這個室內設計專業化無法迴避的性別課題同樣必須面對

幾乎認定的曖昧性(ambiguity),而作為一個試圖回答此課題的經驗研

究,揭開日本 IC性別專業化經驗中實踐可能與制度弔詭的因果迂迴應該

正是最大的知識收穫。

六、合法性(1970s-1985):發展型國家

對住生活的工程介入

IC資格考試與資格認證開始於 1983年,但從歷史文獻探討 IC制度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7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對國際貿易衝突的回應(イ

ンテリア産業協會 2003: 2)。而同樣在 1970年代,前節提及最終鞏固了

性別分軌制的《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也開始被討論,日本政府急切透

過該法案降低國際輿論對日本的批判壓力,遂於 1985年趕在「聯合國婦

女十年」屆滿前實施《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這兩個制度可說都是醞釀

於 1970年代,實現於 1980年代,彼此相互影響成為理解 IC專業化與性

別化辯證交織的重要歷史起點。IC專門職的資格制度同樣出自於指導型

國家在國際壓力下與企業結盟的協調行動,本節就國家、市場與社會連

結的特殊日本脈絡探討 IC專業形成的第一個面向:IC專業證照於 1983

年在日本誕生的歷史制度原因。

回顧戰後日本住宅發展的歷史,最初為了補足住宅量的不足,透過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33

國家的戰災復興政策與平和都市建設計畫等公共政策,以市營住宅、住

宅營團來確保住宅戶數。到了 1960年代,在高度經濟成長的背景下又進

行了全國住環境的整頓(內田青藏、大川三雄、藤谷陽悅 2001)。到了

1970年代末期,來自美國的國際貿易壓力卻意外地讓住生活的品質改善

問題一躍成為日本經貿主管單位的迫切課題。日美貿易衝突由 1960年代

末的紡織品,到 1970年代後半擴展到電視機、汽車、鋼鐵、半導體等,

日本對美輸出不得不進行「自主限制」(樊勇明、賀平 2006;McKinnon

and Ohno 1999)。在 1970年代為日本的經濟安定成長期,全國住宅空屋

總數超出家庭戶數,此時住宅問題從量的不足轉為質的提升,如何有效

擴大住宅產業規模作為經濟持續成長的內需動力,日本住宅問題於是超

越內政與營建的範圍,成為通產省政策介入的對象,而 IC專門職的確立

就是達成此目的的政策手段。

這個「品質」問題放在日本住生活的既有文化脈絡中有怎樣的具體

呈現?具體而言,1970年代日本社會脈絡中浮現的室內設計需求具有怎

樣的在地性?通商產業省生活產業局(下簡稱通產省)從經濟主管部門

的角度如何理解與轉譯此「需求」為產業介入的標的?而這些理解如何

關聯到發展國家對 IC的職業設定?

戰後從美軍總部(GHQ)駐軍家庭的理想圖像開始導入美國的「現代

生活方式」,逐漸滲透到戰敗日本人的生活感覺與思考(柏木博 1996:

90)。然而,西式室內空間的舞台並不是那麼容易在日本的住生活脈絡中

搭建。日本檢討住居品質的核心課題是日式傳統與西洋居住樣式間的落

差,通產省(1974: 87-89, 381)發表的《室內產業之現狀》報告書中便相當

關注此落差。該局認為,日本傳統榻榻米房間的空間分割並不固定,各

房間也無特定使用目的,因此很少有不同的室內設置,相對的,各個洋

風房間的使用目的都是固定的,並需要透過室內設置來達此目的。日本

的居住形式是「建築式」,而歐美的居住形式是「道具式」。從榻榻米到

西化地板,就不只是「床座到立座」的轉換。換言之,日本住宅的現代

化首先意味著強化室內空間的固著化,其次是室內設計元素間的關鍵整

34 社會分析

合。因此,通產省總結,日本室內生活的品質改善必須要著眼於「物與

物、人與物間的協調性」,IC「室內整合」的概念於焉確立。

室內空間要素整合性的課題又扣緊著日本「家」結構的轉變。1980

年代初期,日本出現一則住宅廣告標題:「團圓的構圖:從坑爐(いろり)、

起居室到リビングルーム(living room)」,西川祐子將住空間與家庭型態

轉變扣連在一起,認為這則住宅廣告標示了日本住樣式的時代轉換,而

這也正是 IC專門職誕生時日本住環境的動向:

「有坑爐的家」住著家長與其父母和兄弟,甚或兄弟的家人、

僱員、寄宿者都包含在內的旁系家族。「有起居室的家」住的是

直系的家族,而 80 年代後期則是推出給核心家庭住的「有

living room的家」。(西川祐子 1995)

日本的居住樣式洋風化及日西折衷化,隨著明治時期舊式家族制度

的崩壞才在戰後快速進行,特別是藉由住宅公團採用「寢食分離」系統

而半強制地擴散至一般住宅。從結果論,1974年獨棟房屋的餐廳西化率

約為六成,而民間大廈或國宅則有八成,但團圓室13(団らん室)的洋

化率除了民間大廈外,仍舊只有約二成左右。1970年代中期苦思擴大內

需的通產省官員由此處理解到政策介入塑造國民「現代住生活」的機會,

官方報告書估計潛在的市場規模,單就洋化團圓室,家具產業而言大約

就有 8,000億日圓的消費規模。

1970 年代時期,嬰兒潮世代開始成家,專業主婦 14的出現與

Ochiai(1997)所謂「日本戰後家庭」15的成形更是居住樣式現代化的轉變

13 日本家庭中,全家聚在一起用餐、活動的地方。 14 相對於丈夫外出工作獨立養家的「サラリーマン」(salaryman,這是和製英文,日

文漢字又稱「社員」)概念,意指專職留在家中打理家務、照顧小孩的女性。 15 意指受到鄰近地域中親族成員網絡(sibling network)支持的核心家庭,落合惠美子

(2004)認為這才是日本戰後家庭的典型。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35

關鍵。住空間的品質意識與室內設計的個性化需求呼喚出現代家居舞

台,搭上 1960年代興盛的「マイホームイズム」(my-homism)最後一波

潮流,開始了居住環境現代化的想像。通產省生活產業局住宅產業課在

1973年成立「室內產業振興對策委員會」檢討室內產業的發展,最後總

結認為 1970年代住品質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以整體設計的概念有效處理

空間區隔問題並整合室內元素。

從產業結構面檢討,通產省認為當時小規模的企業群力量薄弱,為

了改善在業種別、型態別上分散,缺乏對應多樣需求的體制,報告書建

議「將產業活動共同化、組織化並活性化,培育出具有室內產業系統化

機能的『產業核心』」,通產省遂以「促成具空間要素協調性的整體室內

設計」為目標(インテリア產業協會 2003: 2),推動建立整合室內相關

業者的協會。1979年,通產省的報告,又進一步聚焦到如何創造「整合

的銷售/消費空間」並提出「大型裝潢商場」(インテリアマート,

interior market)的概念,這也是 IC 概念在官方文件中首度被提及,但

當時還只被設定為一個附屬於此商場,主要負責銷售裝潢機能的職務。

通產省在 1973年與 1979年的產業報告書之間,出現了在此值得記

錄的一段在 IC誕生的「官方史」中隻字未提的女性版本。被尊稱為「IC

一號」的町田女士在 1970年代留美進修室內設計專業知識後歸國,先是

在大型住宅公司擔任室內設計師,她從工作經驗中感受到日本消費者

「不知道對室內空間可以有何需求」的衝擊,在 1975年前後「同樣」意

識到日本室內設計的關鍵突破應放在室內元素的重新整合,她為此取了

一個自認比「室內設計師」更貼切的名稱──「室內整合士」(インテリ

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Interior Coordinator),並開始在報章雜誌推廣 IC

的職種觀念,後來更在 1978年創立了日本第一個以 IC為名的室內設計

專門學校,而室內產業協會推動的 IC資格考是在 5年後才開始。因為這

些報章文字與學校設立都是客觀的事實,更讓人懷疑是產官上層聯手對

女性設計史的性別抹除,在後續將針對 IC性別專業化的制度分析中,看

到一條由不同世代女性 IC接棒開展、清楚彰顯女性能動性的歷史軸線。

36 社會分析

討論回到男性主導的「客觀歷史敘述」(HIS-tory),1980年代初後續

研究發現到大專學院中的室內設計教育並未具市場說服力,而當時室內

設計專業資格又未確立的窘境。室內產業振興對策委員會終於在 1982

年底的報告書中正式提案推動「IC 資格制度」,作為國家與產業聯手對

市民住生活介入的積極手段,IC 的設定跳過從此消失的「大型裝潢商

場」概念跑到政策前台,其資格設定也一舉超越早期銷售機能的簡單框

架,成為名符其實的室內專業:

在住宅等建築物的新建、增改建、改裝等供需的接點,確實掌

握訂購者所要求的居住空間之條件,提案出豐富的居住空間意

象及風格。為了實現提案,要能夠進行必要的計畫、設計、室

內元素的選擇、預估、施工計畫及施工管理。(インテリア產業

協會 2003: 3)

通產省最後在 1983年許可室內產業協會的社團法人化,解決產業結

構鬆散及缺乏協調性的缺陷,也在同年 12月認可該協會實施的 IC資格

考試。日本獨有的室內設計專門職 IC於焉誕生!

在此職業的出現過程,通產省為了要解決經濟結構問題主動介入私

領域住生活的空間改造,也看到了 IC 專業性的最初論述形成(見第八

節)。IC 資格是通產省為刺激住宅市場而創設的專業資格,但官商聯手

設定鑑別專業的考試時,也很清楚專業形象必不可缺少社會付託的公共

倫理。因此除了室內設計專業的職能檢定外,還包括提升居住公共安全

的專業提案力,甚至考題還涉及能否回應兒童與老人等弱勢族群的特定

空間需求(インテリア産業協会 2003: 38-40)。IC資格考設計為兩個階

段,第一階段基礎能力測試前者,第二階段論文與發表的命題範圍則反

映後者,兼顧職能與責任來回應社會對專業性的基本期許。

如本研究開頭所述,設計專業非如傳統核心專業建立在抽象學院知

識與市場壟斷的直接連結,但仍需經歷一定的專業能力養成。IC應試者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37

的教育經歷大致來自四個來源:美術/藝術大學的室內設計、建築科系

的室內設計專攻、女子大學的住居學建築教育、室內設計專門學校。16專

門學校雖是沒有學院背景的競爭弱勢者取得專業訓練唯一的管道,從某

知名學校為非科班背景者提供的 1年期密集課程可看出訓練的密集度與

學院/市場間知識轉換的落差。全年每週 5天的全天制集中課程,一般

大學的人文教育份量被盡量壓低,以現場設計實務為核心範圍,並大量

加入市場上面對業主時能有效回應客戶需求的操作技能與經營實戰課

程。IC資格考試不只要通過第一階段筆試,還包括第二階段針對出題做

設計提案的發表,由於專業資格比畢業證書更能獲得業主信任,包括專

業科系畢業生也傾向修習專門學校的補充課程來強化競爭實力,這也突

顯了本研究首節所述之設計的專業形成重心傾向市場說服的特色。

細察 IC專業資格制度設立的歷史文獻,看不到任何性別平等或為女

性量身打造專業的文字討論。事實上,指導型政府與室內設計相關企業

聯手創造的 IC資格制度與職種,一開始便意圖培植室內設計領域中的適

應雙軌制之男性企業文化的社內設計師。IC資格實施後的最初 5年主要

是由室內相關產業內的男性取得資格,他們的目標弔詭地在累積歷練以

擺脫室內設計專業實踐的現場,以進入高階管理位置。儘管到 2009年考

試合格者中的女性已占 75.4%,實際從業 IC的女性比例更高於此,男性

社內設計師被制度環境支持與誘導將專業資格轉化為進入管理職的優

勢,持續以室內設計師的專業形象留在設計現場的男性 IC實屬少數,因

而隨著專業的成熟化,在市場與媒體中展示 IC專業形象的資深 IC就更

明顯地以女性為主。

回到 IC資格制度發起的 1980年代後半,當時這群跨入此新生專門

16 美術大學造型藝術學科的課程以空間設計為主,藝術氣息濃厚,在實務技術方面

著重甚少。建築學科著重在建築相關科目,室內設計相關的課程並不多,也沒有

細緻討論室內元素與空間規劃。女子大學的室內設計課程,除了基礎的繪圖、設

計與建築課程,還包含了住居生活相關科目。室內設計專門學校,除了基礎的畫

圖與設計技能,課程針對室內設計師的實際工作需求之應用科目為主,還有幫助

學生就業之課程。

38 社會分析

職門檻的初代 IC 們面臨的卻是性別平等與專業形成都仍處於混沌的惡

劣環境。本研究的訪談顯示了老一輩女性 IC們當時面對的時代氛圍:《男

女僱用機會均等法》倉促間通過,開啟了職場性別平等的意識,鼓舞了

她們的職業夢想,但卻也弔詭地帶入性別分軌的隱形牢籠,「女性=一般

職」成為社會默認的常識。國家與企業聯手齊力支持的 IC資格制度適時

出現,儘管最初應試與通過仍以男性為主,但設計的興趣與自我實現的

意欲驅使著初代的女性 IC 們從公開考試中看到一個相對較低性別歧視

的專業職替代入口。本研究田野訪談的歸結所得受到廣島室內協議會的

一份珍貴調查的呼應。該協會以培養住宅業界女性職業人為目的,他們

曾針對廣島地區 IC受試者進行深入調查,發現結婚後進入家庭的專業主

婦到了 1980年代開始鬆動,已婚婦女的就業意願與回歸社會的動向隱然

成形。到了 1990年代經過初代 IC們的努力,IC有助女性不受婚姻干擾、

累積長期職場優勢的專業形象穩定浮現並開始定型成為職業女性們憧憬

的專業(金堀一郎、杉本俊多 2006)。

七、從契約 IC到獨立 IC(1985-2000):

男性企業體制外的自主路徑

IC專業資格取得不易,至今平均合格率僅約 20%。比較考試合格率

可看出,第一階段基本能力篩選的結果並無性別差異,男女曲線大致吻

合整體合格率;但 1990年代中期之後,更關鍵的第二階段設計提案與發

表,女性的合格率就明顯高於男性(詳見圖 3)。隨著 IC 性別比例的變

化,IC專門職的入口競爭事實上只變得更加激烈,但卻吸引更多有心職

業生涯的女性加入。然而專業證照的取得也只是提供了一個專業生涯的

起點。官商聯手由上而下創造此專業證照,目的在打破市場發展瓶頸,

不僅本意不在促進性別平等,它所銜接的是日本設計領域中一貫的「社

內設計師」男性體制。綜合職乃是日本企業體中男性支配的表徵,當然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39

第一階段

100%

男性

女性

第二階段

年份

75%

50%

25%

0% 1985 1990 1995 2000

100%

圖 3 IC資格考合格率歷年變動(1982-2007)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インテリア產業協會(2003)。

同時也經過男性從業者的理性選擇,支配著日本男性的生涯發展。絕大

多數男性 IC取得證照的生涯目標並非在設計專業上發揮,而是憑此升遷

至綜合職軌的管理高層,從本研究對 IC 這個設計職種專業性的關心來

看,這也弔詭地限制了 IC更完整的專業形成。有趣的是,性別歧視與專

業不完整在此男性企業體制下微妙地重疊,導致「是專業的,因此也是

女性的」受壓抑經驗。

這種組織與性別的交錯對剛取得證照進入企業的女性社內 IC們,是

感受特別深刻的隱形障礙,畢竟她們原本就不甘於無職涯發展性的「一

般職」,而她們辛苦進入的專門職也不同於刻意為男性打造的「綜合職」,

這種性別壓抑與專業不完整性在男性企業環境內微妙共鳴的抑鬱遂成為

本研究受訪的第一代 IC們的共同心境,也模塑出女性 IC們「既是專業

的也是性別的」生涯動力。IC到了當代已然成為女性多數並且專業成形

的室內設計專門職,這是過去 30年間眾多女性 IC透過個人專業生涯的

經營而獲致的集體結果。以下將跟隨 1980年代後半初代 IC們的腳步進

入勞動市場,勾勒她們與後續世代的 IC如何接棒打開專業自主也改變了

40 社會分析

市場生態的歷史軌跡。17

(一) 專業形成的市場過程

絕大多數 IC 必須從企業內(in-house)開始做起,除非有相關產業的

家族資源支持(這在女性尤其困難,通常家族資源是預配給家族的男性

成員18),否則單憑資格證書很難獨立創業。儘管到了 1990 年代後期,

獨立 IC開始日益可見,但她們的初職仍大多從大企業的設計部門出發。

受訪者普遍認為,IC 在獲得一定程度的自主前,至少須在企業內累積

5-10 年不等的服務經驗。獨立 IC 的存在對專業形成至為重要,唯有脫

離企業依附才得以完整展現專業設計的自主提案能力。但獨立也意味著

協調監督工程進度的責任,這需要相當時間來累積實力、班底、風評與

人脈,社內 IC 的經驗提供重要的練習場域。IC 初職的不同公司類型,

基於所能提供實戰養成的資源差異,自然也影響了 IC日後向獨立發展的

動機與成功機率。初職於綜合性住宅建設公司,一方面可累積比較完整

的對外接案經驗,另一方面透過與工務、行銷等企業內部門的協調又可

鍛鍊執行專案的細節能力,是許多後來獨立成功的初代 IC們專業生涯的

起點。

相較之下,建材/織品/家具業因為業務範圍只集中在室內設計的

局部元素,以此為初職的 IC只能得到不完整的歷練,也難以在客戶面前

展現自己在整體設計上的實力並累積風評。近年一些類似 IKEA 的家具

17 此處的分析對象是 IC這個職業的變化,分析資料主要倚賴 15名不同世代 IC受訪

者與協會資深幹部對自己與前後世代專業經營策略及市場環境的報導,由於重點

不在解釋個體層次的生涯差異,故在交叉比對以及出版資料確認後,僅以「世代」

為主軸、「區域」為補充副線,割捨掉其餘報導人生涯的豐富差異,以最大公約數

為原則,希望在資料最大限度飽和下勾勒 IC職種的客觀總體的發展趨勢。這是產

業研究在資料蒐集與運用上尋常被接受的方式,因此,以下將不引用報導人的個

別修辭來做質性分析常見的意義詮釋。 18 這是研究者抽出《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名鑑 2008》(三島俊介 2003)中

非典型個案做細部檢視後得到的印象,至於這些個案的家庭背景甚至夫婦關係、

子女人數等個人層次的故事,就不在本研究設計的興趣範圍。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41

店以大面積的展示屋作為販賣策略,提供消費者自行組合裝潢的示範,

這雖然讓 IC透過樣品屋設計有了發揮機會,但仍無法和具體的個別客戶

商談需求並提供設計提案相比。是以,就初職類型而言,專業生涯一開

始由建材/織品/家具出發的 IC相對要花更多時間為創業做準備。19

由此可知,「社內 IC」的身分對 IC的獨立之路而言,並不僅是因受

排斥的負面強調外,更是供推助力的動機形成,也是賦能(empower)鋪路

的正面契機。男性企業組織,就如同前述父權的發展指導型國家,對 IC

的「性別專業化」同樣具有「制度的曖昧性」(結論),這也可以從許多

IC 獨立前創業跳板的「契約 IC」(contract IC)看出。藉移轉受僱於企業

時所累積的人脈或風評等資源來降低創業時的風險,是 IC們慣常倚賴的

生涯策略,也就是從社內 IC轉換成為室內相關企業的特約 IC接受委託

設計案。這種委託契約通常不限制 IC拓展其他客源,因此,一些業界具

實力的 IC藉著搭配不同類型物件的室內設計委託(例如,新建案加上舊

屋改裝),也發展出長期穩定的專業生涯路徑。

契約 IC大量出現於 1990年代。室內產業協會主管與專門學校教務

提出一致的時代圖像:19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經濟前正是大好的巔峰

期,建商推出大量的建案,社內 IC應付不及大量客戶需求,成為企業外

包設計工作的契機。1990年代後日本經濟雖進入長期衰退,但放棄新購

屋而採舊屋改修的裝潢需求又隨之擴大。零碎化的改裝市場興起,之前

炒熱大型建案的建商受到衝擊也必須調整重心到改裝業務以求生存,有

趣的是,日本房屋市場的改裝熱潮正好迎合了 IC的設計專長,使得契約

IC 的出現跳脫單純只是景氣擴張期的暫時性補充作用,而是更適合 IC

獨力發揮完整提案力的市場利基。IC 因此一躍成為 1990 年代末的熱門

專業,反而為 IC的專業形成注入關鍵動力,更為 2000年後許多以獨立

之姿面對市場的 IC提供出場契機。

19 這些綜合訪談圖像在我們針對年鑑資料的分析中也獲得佐證,但因年鑑非隨機抽

樣,不具推論價值,不在正文分析。

42 社會分析

這些層疊且多線的發展背景,讓契約 IC在 1990年代末期成為成分

複雜而多變的範疇。以契約 IC作為初職者不多,因為企業基於商譽,外

包業務前需要一段確認外包者實力的過程,才能夠放心委託或推薦。從

綜合性的室內公司擔任社內 IC,然後轉為半獨立的契約 IC 伺機擴張事

業,是較常見的職業歷程。其中 IC所在的區域性市場,透過不同類型的

物件需求,也直接影響了 IC尋求事業獨立的路徑選擇:例如,東京或名

古屋等大都會經營的委託 IC,在較多樣的客戶需求中比較容易走向多角

化經營的可能;而在東北仙台的獨立 IC們則表示,她們相較之下需要更

專精於獨棟民房的改裝市場才能生存。

至此,由圖 4勾勒出 1983年證照資格考建立後近 30年來 IC專業形

成的基本面貌:1980 年代中 IC 資格制度剛起步,只有圖 4 左下方受僱

於各種室內相關企業的社內 IC;透過不同世代 IC 的努力摸索與經驗累

積,逐步往外部勞動市場的方向多樣發展,在 1990 年代出現了契約 IC

與自由 IC(freelance IC)等更為豐富的經營模式,到了 2000 年後獨立 IC

的發展成為醒目的趨勢。20這些專業經營模式的演進也意味著專業市場

生態的逐漸擴張與多樣化(圖 4中的方塊範圍),相對於 1980年代只能

藏身於建築或家具企業內的初代 IC,獨立於經營設計工作室成為新生代

IC嚮往的現實模範,IC專業的自主面貌終得以完整呈顯在社會大眾前。

如前所述,不同於專業的傳統壟斷模式,市場自由化下的新專業主

義更強調事後(post de facto)的專業表現與市場內的專業說服。在 IC的個

案中,男性企業科層原則對專業完整性的壓抑,更讓獨立 IC進入市場中

展示的專業表現成為被社會認可專業自主的必要,而背後推動它的則是

20 這些概念是本研究為方便討論 IC專業生涯路徑與市場生態變化的刻意區辨,社內

IC 是以企業雇員的方式來經營專業,契約 IC 是指以半獨立、非排他的契約形式

接受企業外包委託個案的 IC,自由 IC 指的是以獨立接受設計個案的方式經營、

沒有跟相關企業有契約義務的 IC,獨立 IC 主要強調以「企業經營者」的形式推

動事業,這也意味著 IC 新鮮人有機會從受僱於獨立 IC 開始初職。不管中、英、

日文,contract、freelance與 independent常被模糊地混用。本研究其他各節除非特

別註明,將以「社內 IC」與「獨立 IC」的二分對比來討論。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43

圖 4 IC專業生涯、經營模式、市場生態的歷史變化

性別化的專業動力。圖 4乃是以簡馭繁來掌握現實動態的理念型,從社

內 IC到獨立 IC的四個主要經營位置間的路徑,絕非意謂所有 IC都必然

經歷這樣的專業生涯(或甚至具有如此事業企圖心)。在職種層次上才是

所要強調的重點:契約 IC與自由 IC作為對比於社內 IC的集體範疇,分

別在 1980年代底與 1990年代底才明顯地加入專業市場,獨立 IC開業則

是在 21世紀後才開始在市場與媒體中集體現身,換言之,本研究所欲見

˙僱用 IC 的企業單位

獨立 IC 工作室

獨立 IC

2000~

1990s

1980s

自由接案 IC

契約 IC

社內 IC

大型建築/改

裝/家具公司

IC資格取得者

˙不同年代 IC 專業

市場的生態範圍

˙IC 初職的工作單位

˙IC 專業生涯發展的

可能路徑

圖示

證的是一個階梯式市場生態擴張的專業形成歷史。

(二) 專業自主的主觀動力

本研究從制度層次分析一個職業的專業性別化過程,前述「專業不

完整性」的用詞不免讓人產生目的論的質疑;但此處想強調的正是,IC

從業者以「專業人」自我期許,因而才得以在客觀交涉中牽動專業化的

實現過程。早在 1980年代末便成立的日本フリーランスインテリアコー

ディネート協会(Japan Freelance Interior Coordinator Association,以下

簡稱 JAFICA)即是個很好的例證。

1989 年一群海外歸國的室內設計師在東京發起「首都圈自由 IC 懇

談會」(首都圏フリーの IC懇話会),他們感慨儘管日本實施 IC專業證

照資格考試已經 7年,但室內設計師本身的專業面貌卻仍被隱沒在大型

企業背後,於是集結一些脫離社內 IC 框架的同行於次年成立了

JAFICA。JAFICA 在官網上自我定位是:「持有室內產業協會認定的 IC

資格者,並以自由業(Freelance)的立場而活動的專業者集團」,是日本最

初以獨立 IC為主體的專業團體,成立目標是在企業之外「以 IC設計專

業的獨立形象」面向社會,透過演講與參展等活動直接與最終消費者接

觸,「擺脫企業營利的運作邏輯」,甚至具體以「針對兒童、年長與障礙

者提出室內設計提案」來設定協會的社會責任。這正是前節所述通產省

為 IC的專業性設定的公共服務內涵,但弔詭地卻也是在由通產省預設的

社內設計師體制內受到阻礙,這印證了企業的組織形成因素對專業的制

度性影響。

JAFICA另外也代表 IC專業網絡內部提攜與世代傳承的機制,早期

以座談會方式與有獨立意願的社內 IC交流經驗,到了 2005年更直接導

入「JAFICA-メイト」(JAFICA-mate)的會員制,讓社內 IC也可以加入

夥伴會員,把培育與協助獨立事業開展設為組織目標。21隨著 IC專業性

21 JAFICA 對於“freelance”採取包含圖 4 中的「獨立 IC」、「自由接案 IC」與「契約

44 社會分析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45

漸漸被社會接受,愈來愈多獨立建築師也以獲得 IC資格來贏取業務搭配

的優勢,是 IC受到市場肯定的證據。獨立創業的 IC因為自身的專業認

同與產學人脈也傾向於聘用同為 IC背景的年輕設計師,這是 2000年後

因獨立 IC輩出而促成 IC專業職種的人才自我再生產的開端。

與專業自覺相關的另外一個現象可以從專業《IC名鑑》等出版品,

以及本研究的訪談觀察得知:隨著獨立 IC個人專業經歷的積累,經歷建

築或室內設計公司工作的 IC們在說明自己專業生涯時,常將其他初職略

過不談。這種個人生涯回憶隨著當前事業變化而被重構的轉折,與

JAFICA 將「企業之外獨立 IC 的活動」界定成更為「純正」(authentic)

的專業現身一樣,可說反映了 IC專業社群與當初官商聯手設定的職業

應用範圍切割,或者在專業社群內部塑造「差序位階」評價的專業自主

偏好。隨著專業形成的漸趨完備,各種透過劃清邊界來併入或區隔鄰近

職業的動作也就愈益明顯,這與專業研究文獻的許多發現一致。

(三) 工作-生活平衡的背後:環繞「家庭」的愛恨

糾纏

在前文中,看到了 IC職種專業發展史中階梯式的市場生態變化,也

在這結構變化的底層,看到在男性從業者所熟悉的日本企業框架外,IC

設計師們在微觀的個人層次上基於專業自覺的推動力量。從女性 IC在專

業生涯成長上的主觀意願與客觀策略來看,取得 IC資格進入初職的女性

們在缺乏業界經驗下,經過 5-10年的社內磨練與資源累積,藉企業委託

案先在穩定收入與獨立發展間設法取得平衡,再伺機擴展獨立事業規模

的歷程,未嘗不能理解為女性 IC們理性地利用企業經驗為踏腳石,主動

將企業資源納為己用的積極作為。

女性 IC跟許多(包括男性在內的)職業人一樣,希望兼顧家庭與事

IC」的鬆散定義,主要強調脫離了被動接受公司業務指派的形式,獨立負擔業務

壓力,並直接面對市場客戶自我行銷。

46 社會分析

業,取得生活與工作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希望」的說法其實並不

準確,在男女內外分工相對嚴明的日本社會中,女性追求職業成就的同

時,「兼顧家庭」毋寧說更接近一種社會預設的「社會責任」或「基本要

求」。在「專業主婦」的主流價值觀下,本研究有不少的受訪者直接承認

無法兼顧家庭角色,用自己或同行的朋友「一直單身」、「不少人離婚」、

「不敢有小孩」或者「先生辛苦了」來表達女性 IC們面對的兩難與抉擇。

在專業職涯的經營上同時「希望兼顧」家庭責任,意謂在原本以男

性為主的環境中難以克服的許多客觀障礙,再加上了主動選擇的更大壓

力。面對這個很容易計算的公式,婚後維持在「社內 IC」的位置,卻看

著同期的男同僚轉入管理職,或者更甚者,跟著社內的一般職女性同事

一樣婚後離職,都是制度規約下更能夠「維持工作─生活平衡」的選擇。

換言之,那些打破國家與企業的原始制度設計,在 IC職種的發展史中世

代交替創造出「契約 IC」、「獨立 IC」的女性 IC們,在價值觀上多是將

職業滿足悄悄置於家庭責任之上的一群。

在 IC學校廣告或介紹 IC的書籍中確實常見「可以」兼顧事業與家

庭的訴求(オブスキュアインク 2005: 19;町田ひろ子 2007: 100, 120),

這個說法大約僅對安份於社內 IC身分的女性們適用,而且即使對這些站

在「社內 IC」入口處猶豫觀望的女性們的勸誘,搔到心中癢處的重點也

不在「兼顧家庭」,而是盡家庭責任之餘「還可以發展自己的專業生涯」。

但這與本研究更深切入到「契約 IC」與「獨立 IC」的田野深度訪談所獲

知的實況頗有差距。有心經營專業生涯的 IC們就算有兼顧的意願,實際

上也難以辦到,因為一旦獨立,在業務經營上直接面臨龐大壓力,現場

工程監督非常瑣碎煩雜,客戶接洽的時段幾乎都是必須配合客戶日常作

息的下班或週末休息時間,而單單要敲定一個案子常常需要多次來回商

談確認,反而要有家庭生活受到直接衝擊的決心。代代相承的 IC們在不

利職業婦女的大環境中抓住專業證照考試的歷史機會,逐漸擺脫家庭與

企業中的家父長制束縛,打開以 IC 專業為中心、豐富而多樣的市場生

態,這個過程或許也顯示在面對「家庭 vs.企業」的抉擇時,「市場」這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47

個第三空間對女性所蘊含的機會與解放意義。

1980 年代創業有成的初代 IC 們,往往付出未婚或甚至離婚的「代

價」。她們訪談時談到家庭,幾乎總是以開朗地取笑自己「嫁給工作」、

「幸福有個比較像老婆的老公」或者「感謝老公容忍沒空有小孩」來回

應。受惠於前輩 IC們的努力成果,專業性逐漸被社會承認,再加上新世

代觀念改變,長期經濟不景氣使得雙薪成為成家的必要條件,凡此種種

社會價值與經濟環境的變動都讓我們在年輕一代 IC 身上看到家庭義務

對女性 IC們緩和中的壓力,次世代專業女性 IC的風貌因此更值得期待。

家父長制對女性在職業市場的負面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因果機

制:一者是家庭關係內(不管是婚前或婚後、透過父母或先生)的父權

控制,這透過個別 IC在各自特殊的家庭背景環境中進行的選擇而有高度

差異;另一來自家父長制作為一種被認為全社會(societal)的意識形態而

隨脈絡有各種變形的展現(例如,企業內雙軌制的組織設計,或者「陰

柔=非專業」的論述編織),但基本上脫離了家庭範圍直接發揮影響,這

也是配合在第三節集中在「論述─媒體」這個專業形成構面上檢討「性

別與專業」文獻中本質主義陷阱的理由,也是下一節的經驗分析重點。

八、「陰柔專業性」的論述形成(2000-)

以下將從國家、企業、出版社到 IC本身的各種言說來探討 IC的「專

業性」如何被論述地競逐建構,並將特別關注於 IC的專業論述:(一)

如何區別自身與其他鄰近專業(包含對自身正當性的辯護與對競爭者的

隔離排除);以及(二)如何與既有性別論述間做選擇性的扣連。本研究

主張,論述編織並非可任意操弄,而是具體以前述幾節所討論到的證照、

生涯與市場結構等非論述(non-discursive)現實的演變為前提,或者可以

說,是對這些客觀現實進行的論述占有(discursive appropriation),讓它

「不能被理解為其他」。以下的專業論述分析重點在展示女性 IC們如何

48 社會分析

占有與轉化現實中這些「被動的客觀條件」為「主觀的能動機會」,從中

漸漸浮現出一種(從傳統男性的專業思維來看)曖昧可疑的「陰柔專業

性」的論述雛型。在此過程中看到企業體也在 IC逐漸獨立自主的客觀趨

勢下如何企圖「論述收編」來建構一種暗示傳統性別分工的企業形象;

但其與「陰柔專業性」間並不只存在互斥的關係,在新專業主義形成的

動態場域中毋寧更適合描述為一種曖昧的競合。

國家是社會上各種競逐論述聲音中最具權威的力量。戰後日本發展

型國家的代表機構通產省,直接間接地促成了 IC專業職種誕生的制度環

境。如果通產省沒有檢討日本室內產業市場並與企業界對話,並於政策

醞釀過程中發展出國家對日本人住生活空間介入的技術說詞,進而提出

IC這個無中生有的職業想像與論述,那麼 IC也就不會在歷史中誕生。

在這當中,本研究也觀察到,日本在地社會脈絡在 IC誕生之際產生

了正負面的烙印效果。在放棄大型商場的提案後,IC在通產省的經濟理

性與社會介入下被推向「工程師」範疇的想像。在圖 5的八個領域中,

IC被明列入工業領域中,和建築士、測量士、情報處理技術者等屬同領

域,而非被歸入以設計、藝術為主的文化/教養領域(財団法人専修學

校教育振興會 2008)。企業在營利的動機下將 IC的專業論述建構當成一

種市場說服的行銷手段,則是另一個論述與展示 IC形象的有力推手。不

同於隱身在企業整體團隊背後不具專業風貌的一般社內設計師,IC也具

有在第一線直接與消費者交涉的任務,特別是,住宅與改裝公司的 IC。

藉著在各種半獨立的市場位置間平衡生存與成長的機會,許多 IC直接面

對市場,強化了 IC專業的社會能見度與信賴度。這些獨立 IC努力的成

果,到了 1990年代後期變成整個產業的「公共財」,反過來讓企業得以

運用其專業的獨立形象(見稍後討論),納入「女性」專業者的概念來行

銷其產品與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賴度。

從室內相關企業的網站可以發現,1990年代後,這些企業有意識地

將 IC推到公司的前台,透過 IC現身自述來為公司的專業形象加值,也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49

人數

醫療

文化/教養

工業

衛生

商業實務

教育/社會福祉

服飾/家政

農業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76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年份

圖 5 專門學校的領域別入學人數之逐年變化

資料來源:文部科学省生涯学習政策局(2007)。

強化跟客戶間個人化服務的親切感。以下以三井ホーム(三井 Home)

網站為分析對象,觀察企業如何在公司的入口網站透過影像與文字論述

來展示 IC。22這個網站強調的企業概念是:讓建築師與 IC專業一起攜手

合作來建造客戶理想的家。因此,網頁以個人化的面貌介紹這兩者,包

括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師與 IC 各 4 位。4 位企業內部 IC 均為女性,而 4

位建築師則都為男性。網站內也羅列了全國各地分公司接受顧客委託的

實例和負責的設計師。建築師的部分蒐集了 71個住宅實例,當中只有一

個是女性建築師的作品;室內設計的實例共有 48件,全都為女性 IC的

作品。

22 三井ホーム的網站因為想要傳達(販賣)的核心概念就是「建築師 x IC」所共同

結合團隊的分工與整合,所以更能夠透過與建築師的對比突顯出 IC在公司整體脈

絡中被規劃出的獨特論述位置。

50 社會分析

網站中建築師與 IC都有一致的版面設計,以個人化的版面簡述這 8

位專業設計師的資歷背景、工作內容和設計特點。圖 6是其中 2位建築

師與 IC的介紹網頁,建築師以大全身出現,雙手盤在胸前,相機從底處

往上拍攝他(=男性)稍往後仰的自信姿勢,眼神眺望遠處,而背景則

是線條清晰的建築外觀與周邊環境。建築師與其作品的影像占據頁面篇

幅的一半,其餘一半的文字以白底黑字出現,讓介紹個人的框架在網頁

黑色背景前更為突出。反觀 IC的例子,圖像的部分只占約三分之一,而

且因為文字是黑底白字,所以整個融入到背景中缺乏完整界定自我的框

架。配合這樣的版面配置,IC本人的照片都只有脖子以上的臉龐,並且

融入局部室內設計的空間,眼神熱切地與閱覽者的視線交接,並帶著溫

暖微笑的親切感,她(=女性)貼心的服務成為商品的一部分。相較之

下,建築師在圖像中都清楚標示建築,不管販賣前後都是「他的」作品。

圖 6 建築師 vs. IC:三井ホーム網站對兩種專業的對比呈現

資料來源:三井ホーム(2007)。

這個視覺上的差異對比,清楚地呈現出企業在論述社內 IC專業性的

後設認知架構。文字敘述部分則與視覺傳達相呼應,4 位男性建築師的

文字充滿了自我主張,建築師作為一個穩定有主見的思考者形象,透過

自我創作風格與價值表述讓閱覽者理解到「你將會獲得到什麼」。例如,

「居住,和觀望住宅模型不同,只有建築單體是絕對無法成立的,……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51

這是 XXX 設計思想的基軸」;「居住,就是包容每個家人喜怒哀樂的容

器。這樣思考的 XXX……」。

若說建築師的論述是內在指涉的主張(statements),那麼企業的 IC論

述則呈現出一種準備好聆聽(listening)的姿態。其中一位 IC甚至說:「IC

不是 designer,最多就是實現顧客的想望為第一」,居住者聲音被放到極

大,第 1位客戶說「我希望把居住當做一個大空間……」、第 2位客戶表

明「不妥協地希望要簡潔而 good sense的家」。IC則相應地強調自己「慢

慢花很多時間去理解 S先生的想法」。

那麼 IC的專業性是如何被界定的呢?「我的工作是把顧客的想望實

現成高於期待的樣子,像這樣作為專業者而提供支援」這個設定比起那

位自稱「最多就是實現顧客的想望」的 IC 聽起來積極許多。以下這位

IC 的陳述有助我們理解這兩個看似對立的意見其實相差不遠:「不只是

單單接收要求,還從專業的眼光引導到更好的方向,看自己的提案是否

合顧客的胃口,儘早抓到他們要的需求」。之後還會以更貼近獨立 IC的

自我論述呈現出這種專業定位如何與「工程師」的給定範疇扣連,進而

產生邊界界定(boundary setting)的排除效果。

在企業網站上愈來愈多「看得到顏面」的 IC 現身,具體說明了 IC

專業已成功地讓社會意識到其作為一獨立職業的想像,也看到企業如何

回頭調整了社內 IC的職業面貌,在網頁上呈現 IC與企業間更開放的扣

連形式。在這當中 IC獨立於企業之外的專業自主性先被暗示,然後再聯

繫回公司內部的團隊以增強企業的公共信賴度。但是在此,也看見性別

權力關係的迂迴展現。原本在企業分軌制夾縫中專業形象模糊的社內

IC,一旦開始以獨立 IC的姿態集體出現,便迅速地被企業透過論述編織

加以利用,隨著 IC被推到前台成為企業顏面,「女性」與「家」的傳統

連結跟著弔詭地被喚起,轉而將之編入男性主導的企業體系,以性別分

工的意像暗示「整合服務」的附加價值。然而話說回來,IC專業不也透

過企業的自立行為將「陰柔可以等於專業」的論述之可能作為擴大到更

大的社會氛圍嗎?

52 社會分析

書籍是社會大眾認知與預期 IC專業表現的另一個管道。本研究分析

52 本與 IC 相關的書籍,由這些書的標題與封面可以看出這些書的作者

強調女性與 IC專業的相關性(圖 7)。例如,在獨立 IC開始增長的 1990

年代,跟著出現了第一本以個案訪談為基礎的 IC入門書《なぜ貴女(あ

なた)は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になりたいのか:資格試験合格

者 40人が語る、受かるコツ!》(為何妳要成為 IC)(三島俊介 1993),

編者訪問 40位通過資格考的女性「為何想成為 IC」、考試甘苦與應考方

法。在 5年後,《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の仕事がよくわかる本》

(完全理解 IC 的工作:這樣做絕對能成功成為 Free!)(三島俊介

1997)一書收錄 13 位女性的訪談,除了介紹如何朝獨立 IC 道路邁進

的工作術之外,並首次出現直接鼓勵獨立的鮮明訊息。名鑑類的書籍

中,有的書名直接強調是介紹女性 IC、有些則是案例大部分為女性(三

島俊介 2007a, 2007b, 2009)。這些名鑑都是在 2007年之後出版,代表

IC專業已然踏入全新的階段,以獨立室內設計師的個人形象在社會上活

躍並被大眾所認識。在這些書籍中,不同於政府或企業的論述,IC以個

體之姿自我指涉的專業身影也開始突顯。

圖 7 以女性圖片為封面的 IC介紹書籍

資料來源: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2008)。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53

最後來看,前述書籍 IC如何論述自身的專業性。這部分主要依靠與

個別 IC的廣泛訪談,但因為 IC本身也是這些書籍的閱讀者與受訪者,

所以注意到,訪談陳述與文字發表間的高度相似,我們將盡量引用公開

的出版文字,避開個別 IC接受訪談時的主觀發言,尤其是 IC專業圈意

見領袖的公開發言,因為這才是專業性建構在社會大眾間取得說服效果

的主要媒介。

首先,從町田ひろ子的自我論述中,我們發現一個迴然不同於政府

與企業結盟的關於 IC 誕生的女性故事。這個故事始於「IC 第一號」町

田ひろ子,在 1970年代留美學成歸國後,在大型住宅公司擔任室內設計

師,受到與「不知道對室內空間可以有何需求」的日本消費者接觸衝擊

下,她想到一個特別適合女性的專業職種,甚至還為它取了一個比室內

設計師更貼切的名稱「室內整合士」(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

Interior Coordinator)!並開始在報章雜誌推廣 IC 的職種觀念。有一天

雜誌編輯跟她說:「妳如果覺得這是對的,那為何不自己來創造它?」於

是在 1978年町田創立了日本第一個以 IC為名的專門學校,而室內產業

協會推動的 IC資格考在 5年後才開始。

這個 IC誕生故事的「女性版」在研究者與協會高層訪談時被斷然否

認,「一個人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該男性受訪者這麼回應,但以町

田ひろ子的 IC專業地位與影響力在書籍中公開表白,作為一種相對客觀

的論述而無法被輕易否定。重要的是,這個故事給予 IC專業一個從女人

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誕生的傳奇故事。對照協會與町田的版本,不僅是上

對下、外對內,而且還是男性的集體對女性的個體。當研究者脫離政府

與企業的框架,從個人層次來蒐集 IC 的自我發言時,IC 專業與女性自

我意識變得顯而易見。以下將列點分析 IC們如何建構其(陰柔)專業

性。

(一) 生活空間的工程師

「IC並不是 designer!」之前在分析三井ホーム網頁上,一位 IC曾

54 社會分析

出現過這樣驚人的發言,實際上卻是許多 IC 的想法。這裡重要地顯示

IC如何運用首節提及「設計」長久存在的「雙重質疑」以產生排他效果

的論述策略。此處「設計師」指涉的是自我中心的「藝術家」,當 IC強

調自己「並非設計師」時,自然不是否定其工作的專業內容,而是有意

識地利用「IC」這個名稱的差異來進行自我價值的界定。一位 IC這麼闡

釋:「居住的空間不是藝術,也不是室內設計師展示自我個性的作品;IC

的設計工作從瞭解生活者、使用者的需求與風格開始」。正如同在三井ホ

ーム網站上所見,IC普遍將自己設定為一個能夠客觀聆聽客戶需求、理

解客戶價值、透過自身的專業能力協調整合各種室內元素的室內空間專

家。透過連結自己到實事求是的工程形象,她將「室內設計師」侷限在

一個特定而且被明褒暗貶的「藝術家」位置,並同時暗示其男性權力的

傲慢。

在日本,知名室內設計師(通常為男性)在商業領域所創作的個案

刊登在各種時尚雜誌上,搭配突出個性的照片,闡述自己的創作理念。

IC 們清楚自己所在的是一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住宅市場,當 IC 堅

持自己有別於這些自我中心的(男性)室內設計師時,她雖將商業設計

金字塔的頂端切割給那些少數的男性菁英,但同時提高了「外人」進入

住宅設計市場的障礙。此論述策略在暗默中當然還是建立在 IC本身也是

室內設計師的前提上,談到室內設計的創意性所在:

IC 的工作和 interior designer 或建築師乍看很像。同樣是處理

「家」,但方式很不一樣。interior designer或建築家比起建造適

宜居住的家,感覺更接近於打造出將自己的 idea加進去的「作

品」。其中,也有人將之思考為 art 的一環。而 IC 的情況,如

果創造出自己的作品則是失格。反而是徹底擔任黑衣23所受的

評價較高。居住不是 art。……「流理台再高一點的話腰就不會

23 歌舞伎出演者背後穿黑衣的輔佐員。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55

累」、「沒有這個走廊,家會感覺更寬敞」等,以生活者的立場

來提案是 IC取向。IC是以生活者的觀點來思考居住的工作。

(町田ひろ子 1988: 73-74)

町田ひろ子在此點出了生活範疇與生活者立場,來對比藝術家的「脫

離日常生活」,也把「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工程思維與意味著「務實、

客觀、凡俗」的生活範疇相連結。IC在此於是從「設計師」轉為消解了

「雙重質疑」的「生活空間的工程師」。

(二) 女性的優勢

IC 專業的性別連結策略接著從女性對「生活」範疇的論述獨占下

手,事實上,這也是由下而上的女性版 IC誕生故事的起源,專業自覺與

女性自覺從一開始就扣連在一起。

我開始考慮 IC這個工作是在 30年前。當時工作的女性人數很

少,是必須要捨棄女性本色(女性らしさ)拚命工作才能和男

性對等的時代。有天忽然想到,每個男性同事從早到晚在辦公

室工作,回到家就只有睡覺。幾乎都不在家、也不做廚房工作

的人們在建造住宅、設計廚房,這真的會是容易居住的家嗎?

就在這時,我發現到「從這裡,不就成立了一個活用女性觀點

的工作嗎?」並非要和男性競爭,而是活用實際上在做家事的

女性的感性,一個新的職業 interior coordinator就這樣誕生了!

(町田ひろ子 2007:前言)

此處 IC的專業性跟女性特質被正面地扣連在一起。弔詭的是,這在

男性中心的日本社會文化脈絡中反而特別具有說服力,但於此,女性不

再是男性企業環境中被壓抑或犧牲的主體,而是把「女性本色」寫入專

業歷史,進而為完整經營空間的 IC專業周圍勾畫出「陰柔專業性」的邊

56 社會分析

界。

一位受訪 IC甚至做出更具攻擊性的發言:

日本男人可以設計出好的居住空間是個笑話!你要知道,他們

早出晚歸幾乎沒有什麼在家生活的體驗。(個案 K)

一個沒有居家生活體驗的設計師真的無法設計出好的住居空間?女

性 IC,尤其是對經歷離婚與維持單身的許多初代 IC而言,「居家」經驗

是否真的明顯有別於男性?前述問題並非不具爭議,但對於已經接受了

「好的室內設計需與藝術脫勾」,進而與客戶的生活需求結合、提供專業

服務的 IC而言,這幾乎是必然的結論。

在一篇〈女性不經意的發想正在發光〉的短文中,町田ひろ子呼應

IC逐漸跨出住宅進入商業設施的趨勢,將女性優勢的觀點帶入過往男人

占據的設計領域:24

許多人感到意外,我們不只做一般住宅的工作,也做旅館的設

計工作。……女性簡單講出想到的提案,男性們就「喔~原來

如此。完全沒有想到」而睜大眼睛。……女性們接著一個個搬

出明確的提案,男性們只能頻頻點頭。……我認為……瞭解室

內設計與使用順手與否,女性絕對要比男性更懂。……女性的

展現只會愈來愈多。現在所追求的就是「不與生活感覺游離」

的實際觀點。(町田ひろ子 1988: 68-69)

IC 逐漸從當初以男性社內設計師為標的、由上而下設計的 IC 專門

職,經過許多女性 IC 的生涯努力充實了專業的自主內涵,透過女性 IC

24 McNeil(1992)指出,在東京,這個男性主導的建築與室內設計部門如何封閉地繞過

西洋之眼所自我觀照的現代理性主義。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57

的自我論述,本研究討論到許多非論述的現實如何在論述上被正面呼應

與編織轉用,並因此從一個一度模糊承認卻不被正面認可的性別化專

業,轉化成為女性 IC們積極甚至具有攻擊排他性的自我發言。

(三) 貫徹專業:獨立而自由

從社內 IC到獨立 IC是個跳脫資格考試與企業框架,走出更完整專

業自主內涵的關鍵過程。一位 IC被問到為何會立志走向獨立時,很風趣

地使用制服概念來說明:

OL變成社內 IC有什麼差別?就是可以穿上黑色西裝啊!(大

笑)。(個案 N)

這個回答雖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以衣著服飾來傳達角色與心情的差

異,確實清楚表達了女性社內 IC的環境認知與自我認同。穿上黑色西裝

對女性 IC而言意味著幾件事:首先,有別於生產現場的勞動者以及粉領

的 OL,它象徵了自己進入公司內部的專業職種;其次,黑色西裝作為

一個男性為主的制服,也說明了女性 IC身處在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企業

體制內。但穿上黑色西裝後,為何又想要脫離企業、尋求獨立?

但男同事一早集體穿上運動鞋跑步,我卻不行,他們跑回來後

還要遞上毛巾。我就想,非獨立不可!我也要穿運動鞋跑步啊!

哈!(個案 N)

這是個人的特殊經驗,卻透露出雖然取得專業的角色、提高了自我

期待,但反而更清楚意識到身為女性只要受僱於企業便仍舊無法平起平

坐的困境。穿上運動鞋跑步相較於黑色西裝,變成一種自由的象徵。而

要獲得這種「自由」,觀諸企業內的種種限制,就只能「非獨立不可」!

這種專業獨立性的個人成就感,烘托出女性 IC身處男性黑色西裝集體圍

58 社會分析

繞中的「專業不完整性」。「非獨立不可」遂成為內在於男性環境中女性

社內 IC的日常感觸。另一位 IC這樣表達:

當個獨立的 IC,不屬於任何企業,自由的生存之道。很帥(か

っこいい)!(個案 F)

獨立 IC必須要一個人承擔業務風險,其實是個嚴峻的人生抉擇。把

「獨立」的意義首先連結到「不屬於任何企業」,並把「自由地生存」置

於價值優位,這反映出在發展型國家毫無性別平等的考量下,在於男性

為優位的社內設計師體制中誕生的 IC,隨著專業性別化的過程註定浮現

的緊張。隨著 IC的專業形成日益成熟,社內 IC登上企業門面、獨立 IC

的能見度日增,「獨立」成為年輕一輩 IC嚮往,甚至刻意哄抬的價值。

(四) 更優越的理性:女性專業性的建構

從 IC的自我論述中,研究者看到有別於政府與企業論述的女性特質

展現被正面提出並構築出連結、區隔、排斥、認同等各種強化 IC特有專

業性的論述效果。有趣的是,IC在強調適合女性的同時,也橫跨連結到

傳統男性的工程以及社內設計範疇,在「女性特質」的建構上將(一般

等同於男性主導的)工程理性編織入自己專業性建構內部的論述策略。

其中,町田ひろ子最常被其他 IC所引用的說法很適合說明,而且再度巧

妙運用了被社會認定的「女性經驗」比喻來增強說服力:

有一次聽到「聰明的女性料理很拿手」的講法,每天思考多樣

豐富的菜單、加快料理速度等,確實是需要相當智慧的作

業。……調味料或材料的份量,看料理書可能就知道,但是微

妙的火候增減、放入材料的時機、因應顧客喜好調節調味料等,

即使書上有寫,仍只能從經驗中學習累積。我認為室內設計就

好像料理,沒有經濟性[效率]就沒有料理,料理也談經驗。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59

希望能獲得顧客舌頭的喜愛、希望挑戰新的料理、希望把料理

速度加快等等,料理的目標跟 IC的思考是一致的。我想要說:

喜歡料理的人,過來當 IC!(町田ひろ子 1988: 114-115)

「聰明的女性料理很拿手」可能是道聽塗說,但社會上直覺將「料

理」當成女性的專長卻是事實。町田將 IC的工作比擬到料理的論述,微

妙之處在於不著痕跡地強調料理所具有的「合理性」,在時間與素材的限

制下必須要追求最接近合理的擬工程作業程序。接著她再指出區辨成功

與不成功、創新與守舊料理的關鍵卻不是靠例行性與標準化等這些「男

性」的形式理性,而是要能兼顧合理與享受,巧妙搭配素材、火候、速

度與配速等的「聰明」。於是「女性特質」不再如傳統預設處於二元對立

範疇中,甚至是劣勢的一邊,而是統合感性與理性的特殊方式。所以當

結語提出「喜歡料理的人,過來當 IC!」的召喚時,一方面人們直覺這

個喜歡料理的人(換言之,高明的 IC)大半是女性;另一方面也暗示:

即使是男性的 IC,如果專業能力特別出眾,應該也是因為帶有巧妙結合

理性與感性的「陰柔特質」吧!

另外一個更直接被 IC所運用的論述策略,則是將原本用在男性的讚

美詞用來當成對女性 IC的最佳描述。

從事 IC多是怎樣的女性?每次被問到這問題我都回答:都是些

ハンサム(handsome)的女性。我覺得這是對女人最好的讚美!

身為女性的魅力,而且是能夠工作、內在豐富的人,這就是ハ

ンサム。(町田ひろ子 1988: 54-55)

IC 發展出一套以女性為中心且轉化原本制度環境劣勢的論述策

略,這也是一套關於女性化專門職的專業性說法,利用以男性為設想的

工程理性制度背景(已經有政府與企業背書)來排斥男性從商業領域的

滲入,利用「女性適合於家務」的傳統觀念來強化自己「非傳統女性」

60 社會分析

的優勢。不管是ハンサム或者かっこいい(帥)原本都是稱讚男性陽剛

之美的慣用詞,這種刻意在強調「好女子」時突出閱讀時違和感的越界

挑釁,可看出女性 IC們透過顛覆大眾所熟知的性別二分語言慣習,將女

性特質界定成一種「更能」統合理性與感性的專業能力。

九、結論

本研究從專業研究的文獻檢討中抽離出一個鬆動既有理論僵固性

(實質上反應/掩飾了十九世紀英美社會的歷史脈絡),因而對經驗差異

更寬容開放的「專業形成」的概念架構作為分析工具。接著,針對日本

IC此一特有職種,從日本人住空間特色與其「現代轉型」開始,處理發

展型國家對國民生活介入的歷史脈絡,沿著專業證照、專業生涯、專業

認同三個構面追索 IC專門職「性別化同時專業化」的歷史與制度過程。

隨著討論由 1970年代推進到當前,分析視線也從由上而下發展型國家的

政經歷史結構,逐漸轉換到由下而上觀察女性 IC本身如何回應與扭轉此

專業職種歷史烙印的經營行動與自我發聲。

日本在先進國家中以對女性的職業參與不友善而著稱,IC此「女性

化的專業」如何能夠在此大環境中發展出高度性別化卻又逐漸增強的專

業認可?這是本研究在一開始即已提出,用以銜接 IC個案到當代室內設

計專業化性別課題的問題。如果我們在結論處的回答竟是:這些鉅觀層

次的總體制度條件在 IC個案中並不存在(有可能嗎?),或者,它們「剛

好」沒有發揮負向作用(這其實需要更多的解釋),不僅很難被接受,而

且也有在問題設定上就刻意誤導的嫌疑。以下將試著藉表 1提出回應並

延伸出本研究的結論。

表 1的最左兩欄列出三個在本研究分析中再三強調,對 IC性別專業

化具負面效果的制度因素:發展型國家創造了男性的社內設計師職種

(國家-合法性軸)、企業層級運用分軌制將女性框限在行政職的牢籠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61

表 1 制度因素的實踐可能與制度弔詭

分歧效應 制度因素

機制 負向 正向 限制

發展型國家

/合法性

男性的

社內設計師

雙軌夾縫間

的出路

專業自主團體尚未能

影響產官主控的資格

考試

企業層級

/資源 行政職的牢籠 創業的踏腳石

社內 IC 並未動搖雙軌

制的組織架構

媒體/認同 專業家庭主婦 「家」的工程師 企業重新編織性別分

工的傳統家庭形象

中(企業-資源軸),而父權家庭則賦予了女性家庭天職的專業意象(媒

體-認同軸),這都讓有志於室內設計的女性在追求專業自主與表現空間

的過程中倍加困難。

那麼 IC 如何可能在性別化的同時持續充實其專業完整性?透過近

30年的專業女性經驗的回顧,本研究的回答可以簡述如下:

(一)男性中心的發展型國家固然由上而下對公民的住生活做指導

性的介入,進而創造出一個原本預設給男性社內設計師的證照考試,但

卻也非意圖地以國家權威提供了合法性的庇護,為分軌制人事制度下具

職業企圖的婦女提供逃脫/發展的出路。

(二)以管理職為主軸並偏好男性升遷的企業體制固然不利於社內

IC發展專業生涯,但借助企業內累積的訓練、人脈、名聲、甚至業務管

道,企業也提供了投身 IC專業的女性們累積資源、甚至緩衝創業初期風

險的踏腳石,使得追求自主與更完整專業成長的專業生涯在現實上成為

可能。

(三)父權意識形態固然規範出日本女性的典範形象,將女性的理

想角色侷限在屬於私領域的專業主婦,然順著此論述,女性顧客群在家

庭中對空間裝飾消費的決定權,以及婦女對住宅空間豐富敏感的體驗則

支撐女性 IC 發展其女性優勢的專業論述,強化了專業自信的性別認同

(參見表 1第三欄)。

62 社會分析

然而,與此同時,日本室內產業的企業層級也開始將女性 IC脫離企

業層級後,在市場中爭得的專業認可重新扣連回企業內建構「性別分工」

的專業團隊意象,這毋寧是性別與專業符碼間的另一種保守扣連

(articulation)的新防衛。同樣地,本研究在其他兩個構面也同樣觀察出男

性體制仍未被動搖與持續框限著「陰柔專業性」發展的制度牽制(表 1

最右欄)。總之,「陰柔專業性」的建構性使其不可避免被推至性別/專

業鬥爭的核心,然正是在此,它也成為後工業知識衝突的關鍵課題。

在分析「如何可能」的問題上,本研究所提出的「專業形成」分析

架構提供了一個涵蓋相關文獻論及的主要制度機制,在三個構面上各自

有其不同分析層次制度過程的簡潔架構。在實際歷史過程中,檢視這些

制度間如何相互扣連,證明足以避開化約論的陷阱,更準確地揭露「制

度可能性的時機」(moments of institutional possibility)。必要再次釐清,

如本研究一再強調的,在 IC的歷史經驗中,這些制度因素「並非沒有」

發揮負向的作用,事實上如過去文獻的預料,我們的觀點揭穿其因應調

整的高度彈性,但我們此處更想要強調的是,無論受限如何持續,它們

在 IC的專業形成中令人驚訝地,不斷地提供正向支持(不管是合法性、

資源或論述)的那些時機。這或許也顯示,在歷史中路徑依存(path

dependency)如「彈珠台的滾球」般,因果逐步收斂的隱喻(柯志明

2001),仍舊誇大了制度變遷通過時間順序而縮小了變動自由度的穩定

性。社會過程的歷史本質乃複雜而對異變開放,環環扣連的制度演進中

有可能在一定的社會範圍內(如本研究所針對的特定職業之專業市場)

產生分歧到制度慣性暗示之外的非預期效應。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63

附錄 受訪者資料

代號 性別年齡

(推測) 工作職稱

訪談

次數

訪談

地點 訪談重點

A 女性 35

教務長(具

建築師與 IC

室內設計資

格)

4 次展場、學校發

表會後、餐廳

最初的受訪者,年齡

居中,畢業生、老

師、國內外經驗與知

識豐富。

B 女性 62 校長 2 次 餐廳、學校

被 業 界 敬 重 的 前

輩、創始者及橫向高

階介紹人

C 男性 56 協會理事長 1 次 協會接待室

D 男性 38 協會幹事 1 次 協會接待室

E 女性 38 IC 與獨立建

築師 3 次

設計事務所、

餐廳

F 女性 45 仙台的從業

老師 2 次 東京與仙台

熟悉東北室內設計

市場、東京客戶、仙

台學校老師

G 女性 26 在學學生 1 次 餐廳

H 女性 25 在學學生 1 次 學校

I 女性 23 應屆畢業生 1 次 發表會後 社內 IC、未來生涯規

J 女性 45 名古屋獨立

IC 1 次 餐廳

創業經過、世代經驗

比較、大阪名古屋一

帶室內設計市場狀

K 女性 38 東京兼課的

獨立 IC 2 次 教室與餐廳

社內 IC 經驗、創業

經過、同輩的世代經

驗與比較

L 女性 27 IC 設計公司

助理 1 次 餐廳 工作經驗、未來規劃

64 社會分析

(續)

代號 性別年齡

(推測) 工作職稱

訪談

次數

訪談

地點 訪談重點

M 男性 25 教務助理 1 次 餐廳

N 女性 48 千葉的職業

IC 1 次 設計事務所

O 女性 59 建築師、IC

室內設計師 1 次

設 計 事 務 所

(東京都內)

由美國返國後由建

築師轉任室內設計

P 女性 31

建築公司合

約之 IC 設計

師(自有事

務所)

1 次 餐廳 樂與建築公司的合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吳淑卿(2003)室內設計業者性別角色信念、家庭承諾、專業承諾關係之

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

院社會學研究所。

莊修田(2000)室內設計師資格認證研究。中原學報 28(4): 55-64。

──(2001)室內設計之法令管理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管理委員會研究

彙刊(C):人文與社會科學 11(2): 156-166。

張恆逕(2004)室內設計個人居家工作者內外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態度

與工作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

文。

楊淑芳(1999)女性室內設計師之專業工作與生活適應研究。桃園:中原

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樊勇明、賀平(2006)經貿摩擦與大國崛起。日本學刊 3:99-110。

二、外文部分

インテリア産業協會(2003)20年のあゆみ。東京:インテリア產業協會。

オブスキュアインク(2005)インテリアコーティネーター1年生。東京:

ワー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三井ホーム(2007)「建築家×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で建てる家

づくり。2007 年 12 月 13 日,引自 http://www.mitsuihome.co.jp/

sumai/iezukuri/index.html

三島俊介(1993)なぜ貴女(あなた)は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にな

りたいのか:資格試験合格者 40人が語る、受かるコツ!。東京:

オーエス出版。

66 社會分析

──(1997)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の仕事がよくわかる本。東

京:こう書房。

──(2007a)INTERIOR COORDINATOR: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

で成功した輝く女性たち。東京:ぶんか社。

──(2007b)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名鑑 2008。東京:ハウジング

エージェンシー。

──(監修)(2009)セレブリティ 40。東京:ハウジング エージェンシ

ー。

山本雅也(2005)「インハウスデザイナー」は蔑稱か。東京:ラトルズ。

山内勉(2005)インハウスデザイナーの今日的課題。デザイン學研究特

集號 13(1): 72-75。

內田青蔵、大川三雄、藤谷陽悅(2001)近代日本住宅史。東京:鹿島出

版會。

内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2007)男女共同參畫白書。東京:日経印刷。

文部科学省生涯学習政策局(2007)学校基本調査。2010年 3月 27日,引

自 http://www.mext.go.jp/b_menu/b005.htm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2008)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2009年 1月

6 日,取自 http://www.amazon.co.jp/s/ref=nb_sb_noss?__mk_ja_JP=

%83J%83%5E%83J%83i&url=search-alias%3Daps&field-keywords=

%83C%83%93%83e%83%8A%83A%83R%81%5B%83f%83B%83l%

81%5B%83%5E%81%5B。

出原栄一(1989)日本のデザイン運動: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デザインの系

譜。東京:ぺりかん社。

安河内恵子(2008)既婚女性の就業とネットワーク。京都:ミネルヴァ

書房。

西川祐子(1995)男の家、女の家、性別のない部屋。見脇田晴子與 S. B.

ハンレー編,ジェンダーの日本史(下),頁 627-628。東京:東京

大學出版會。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67

町田ひろ子(1988)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になれる本。東京:大

和。

──(2007)あなたもなれる!インテリアコーディネーター。東京:大

和。

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1987)日本労働年鑑第 57 集 1987 年版。

2007年 12月 1日,引自 http://oohara.mt.tama.hosei.ac.jp/rn/57/rn1987-

136b.html

金堀一郎、杉本俊多(2006)1980 年代の地方都市における住宅の個性化

動向について。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602: 145-150。

柏木博(1996)芸術の複製技術時代。東京:岩波。

原田浩一朗(2003/11/17)総合商社の女性差別人事制度。日本共産黨しん

ぶん赤旗。2007年 12月 4日,引自 http://www.jcp.or.jp/akahata/aik2/

2003-11-17/05_01.html

通商産業省生活産業局(1974)インテリア産業の現狀。東京:大蔵省印

刷局。

落合惠美子(2004)21 世紀家族ヘ:家族の戰後体制の見かた・超えか

た。東京:有斐閣。

藤垣裕子(2003)専門知と公共性──科学技術社会論の構築へ向けて。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経済產業省統計局(2007)特定サービス產業実態調査。2007 年 12 月 15

日,引自 http://www.meti.go.jp/statistics/tyo/tokusabizi/result-2/past.html

総務省統計局(2000)平成 12 年国勢調査。2007 年 12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stat.go.jp/data/kokusei/2000/index.htm

総務省統計局(2005)平成 17 年国勢調査。2007 年 12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stat.go.jp/data/kokusei/2005/index.htm

Adams, Kiely F. (2012)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ism: An

Epistem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 Organizational Policy 12(3):

327-343.

68 社會分析

Agrest, Diana, Patricia Conway, and Leslie K. Weisman, Eds. (1996) The Sex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Attfield, Judy, and Tag Gronberg (1986) Women Working in Design: Issues

and Problems Confronted by Women in Their Education and Careers in

Design. London: London Institute, Central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olton, Sharon, and Daniel Muzio (2008) The Paradoxical Processes of

Feminization in the Professions: The Case of Established, Aspiring and

Semi- Professions.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22(2): 281-299.

Bondi, Liz (1997) In Whose Words? On Gender Identities, Knowledge and

Writing Practice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2(2): 245-258.

Bradshaw, Frances (1984) Working with Women. Pp. 89-105 in Making

Space: Women and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edited by Matrix Book

Group. London: Pluto Press.

Brock, David (2002) Restructuring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Health Care and Law. London: Routledge.

──(2006) The Changing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 Review of Competing

Archety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8(3):

157-174.

Brown, Denise Scott (1989) Room at the Top? Sexism and the Star System in

Architecture. Pp. 237-246 in Architecture: A Place for Women, edited by

Ellen P. Berkeley and Matilda McQuaid.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Buchner-Jeziorska, Anna, and Julia Evetts (1997) Regulating Professional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2(1): 61-72.

Calloway, Stephen (1988) Twentieth-Century Decoration: The Domestic

Interior from 1900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69

Cockburn, Cynthia, and Susan Ormrod (1993)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the

Mak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wan, Ruth S. (1983) More Work For Mother: The Ironies of Household

Technology from the Open Hearth to the Microwave. New York: Basic

Books.

Davies, Celia (1996) The Sociology of Professions and the Profession of

Gender. Sociology 30(4): 661-678.

Etzioni, Amitai, Ed. (1969) The Semi-profession and their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Evetts, Julia (2003)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sm:

Occupational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8(2): 395-415.

Fowler, Bridget, and Fiona Wilson (2004) Women Architects and Their

Discontents. Sociology 38(1): 101-119.

Fournier, Valerie (1999) The Appeal to “Professionalism” as a Disciplinary

Mechanism. Sociological Review 47(2): 280-307.

Fournier, Valerie, and Christopher Grey (1999) Too Much, Too Little and

Too Often: A Critique of du Gay’s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6(1): 107-128.

Freidson, Eliot (1994) Method and Substance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ess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8 Conference of Regulating

Expertise: Profess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aris.

──(2001) Professionalism: The Third Logic.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rmarnikow, E. (1978) Sexual Division of Labour: The Case of Nursing. Pp.

96-123 in Feminism and Materialism: Women and Modes of Production,

edited by Annette Kuhn and AnnMarie Wolpe. Boston, MA: Routledge

and K. Paul.

70 社會分析

Gere, Charlotte (1989) Nineteenth-Century Decoration: The Art of the

Interior.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Havenhand, Lucinda K. (2004) A View from the Margin: Interior Design.

Design Issues 20(4): 32-42.

Hearn, Jeff (1982) Notes on Patriarcy,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Semi-

Professions. Sociology 16(2): 184-202.

Heynen, Hilde, and Gulsum Baydar, Eds. (2005) Negotiating Domesticity:

Spatial Productions of Gender in Modern Architecture. London:

Routledge.

Hill, Caroline, and Carl Matthews (2007) Language of Interior Design:

Sexism and Femininity.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99(2): 50-54.

Julier, Guy (2007) The Culture of Design. London: Sage.

Johnson, Terry (1982) The State and the Professions: Peculiarities of the

British. Pp. 186-208 in Social Clas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 edited

by Anthony Giddens and Gaven Mackenzie.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xperti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2 Sociology of Occupational Groups Conference, Paris.

Kingsley, Karen (1988) Gender Issues in Teach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41(2): 21-25.

Lakoff, Robin T. (2004).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Text and Commentaries.

(Mary Bucholtz,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m, Alice C. L. (1992) Women and Japanese Management: Discrimination

and Reform. London: Routledge.

Lash, Scott, and Celia Lury (2007)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The Mediation

of Things. Malden, MA: Polity Press.

Lash, Scott, and John Urry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71

Sage.

Lees-Maffei, Grace (2008) Introduc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as a Focus in

Interior Design History.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21(1): 1-18.

Leicht, Kevin T., and Mary L. Fennel (1997) The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f Professional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215-231.

Martin, Brenda, and Penny Sparke, Eds. (2003) Women’s Places: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1860-1960. London: Routledge.

McKellar, Susie, and Penny Sparke, Eds. (2004) Interior Design and Identity.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cKinnon, Ronald I., and Kenichi Ohno (1997) Dollar and Yen: Resolving

Economic Conflic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 and Japa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cNeil, Peter K. (1992) Myths of Modernism: Japanese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 and the West, c1920-1940.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5(4): 281-294.

──(1994) Designing Women’: Gender, Sexuality and the Interior Decorator

c1890-1940. Art History 17(4): 631-657.

Molotch, Harvey (2003) Where Stuff Comes From: How Toasters, Toilets,

Cars, Computers and Many Other Things Come to be as They Are.

London: Routledge.

Muzzin, Linda, Greg Brown, and Roy Hornosty (1995) Gender,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Contributions and Career Advancement: Results of a

Follow-up Study in Hospital Pharmacy.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Revue Canadienne de Sociologie 32(2): 151-168.

Ochiai, Emiko (1997) The Japanese Family System in Transition: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Family Change in Postwar Japan. Tokyo:

LTCB International Library Foundation.

Ogasawara, Yoko (1998) Office Ladies and Salaried Men: Power, Gender,

72 社會分析

and Work in Japanese Companie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ndell, Jane, Barbara Penner, and Iain Borden, Eds. (2000) Gender Space

Architecture. London: Routledge.

Reskin, Barbara (1993) Sex Segregation in the Workpla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 241-270.

Simpson, R. L., and H. Simpson I. (1969) Women and Bureaucracy in the

Semi- Professions. Pp. 199-200 in The Semi-profession and Their

Organization, edited by Amitai Etzioni. New York: Free Press.

Sparke, Penny (2008)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Haute Couture.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21(1): 101-107.

Sparke, Penny, and Mitchell Owens (2005) Elsie De Wolfe: The Birth of

Modern Interior Decoration. New York: Acanthus Press.

Svensson, Lennart G. (2006) New Professionalism, Trust and Competence.

Current Sociology 54(4): 579-593.

Tanner, Julian, and Rhonda Cockerill (1996) Gender, Social, Change, and the

Professions. Sociological Forum 11(4): 643-990.

Taylor, Mark, and Julieanna Preston (2006) INTIMUS: Interior Design

Theory Reader. Hoboken, NJ: Wiley-Academy.

Thornton, Peter (1984) Authentic Decor: The Domestic Interior 1620-1920.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Turpin, John C. (2001) Omitted, Devalued, Ignored: Reevaluating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Women in the Interior Design Profession.

Journal of Interior Design 27(1): 1-11.

──(2007) The History of Women in Interior Desig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Journal of Interior Design 33(1): 1-15.

Ward, Louise (2004) Chintz, Swags and Bows: The Myth of English Country

House Style, 1930-90. Pp. 92-113 in Interior Design and Identity, edited

「陰柔專業性」的可能與弔詭:日本女性室內設計專業的歷史制度形成 73

by Susie McKellar and Penny Sparke.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eisman, Leslie K. (1992) Discrimination by Design: A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Witz, Anne (1992) Professions and Patriarchy. London: Routledge.

Wood, Martin (2005) Nancy Lancaster: English Country House Style.

London: Frances Lincoln.

Venoy, Melissa D. (2003) Revaluing Gender-based Symbolism in Architecture.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Division of Research and

Advanced Studies, Cincinnati, OH.

Yu, Wei-Hsin (2002) Jobs for Mothers: Married Women’s Labor Force

Reentry and Part-Time, Temporary Employment in Japan. Sociological

Forum 17: 493-523.

Yu, Wei-Hsin, and Kuo-Hsien Su (2004) On One’s Own: Self-Employment

Activity in Taiwan. Pp. 388-425 in The Reemergence of Self-

employment, edited by Richard Arum and Walter Muelle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4 社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