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 框架下的中日韩产业合作

18
1 RCEP 框架下的中日韩产业合作 [内容提要] 中日韩三国与 RCEP 成员国间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为 RCEP 的达成奠定了市场基础。 RCEP 将从多方面重构区域产业链:货物贸易规则将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产业合作,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将拓 宽中日韩产业合作领域,统一的经贸规则和“软性义务”将优化中日韩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营商环境。中日 韩产业进一步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三国产业在相关市场可能面临互相竞争的局面,日韩对技术进口和出口 的限制制约了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和升级,三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及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带 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日韩应携手合作,以共同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 RCEP 带来的制度红利,以 RCEP 为基 础,积极促成“RCEP+”的中日韩 FTA 早日实现,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关 键 词] 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中日韩 产业合作 产业链 自贸区 [作者简介]刘文,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威海 邮 编:264209)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0484(2021)033-0093-19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别和区域课题“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及其路径选择”(编号:19GBQY043)、 山东省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便利化机制发展研究”(编号:2020RZE27018)。 文章在《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 年第 3期发表(全文约 2.3 万字)。 2020年11月15日,历经8年,4次领导人会议、23次部长级会议、31轮正式谈判后,区 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顺利签署,意味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 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这为新冠疫情肆虐、逆全球化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带来了一 缕光明,增强了亚洲区域经济恢复增长的信心。 目前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动协定的核准生效工作。李克强总理在 2020 年 11 月 18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按时间表抓紧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实 施国内相关工作”,目标是要在六个月内做好国内所有生效实施准备工作。 2021 年 3 月 22 日,中国已完成 RCEP 的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4 月 28 日,日本国会参院全体会 议表决通过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日本成为继泰国、新加坡、中国之后 又一个完成国内核准程序的国家。这意味着 RCEP 朝着早日生效再迈进一步。 按照协定文本,在东盟十国及其他五个国家的分别过半数成员完成国内手续的 60 天后, 协定即可生效。从各国对协定核准程序的推进看,预计今年多数国家将结束批准程序,协定 ①参见《RCEP 刚刚签署,李克强抓紧部署国内相关工作对接》,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premier/2020-11/19/content_5562654.htm[2021-04-30]参见《日本国会批准 RCEP》,新华网,2021 4 28 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4/28/c_1127387372.htm [2021-04-29]

Transcript of RCEP 框架下的中日韩产业合作

1

RCEP 框架下的中日韩产业合作

刘 文

[内容提要] 中日韩三国与 RCEP成员国间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为 RCEP的达成奠定了市场基础。

RCEP 将从多方面重构区域产业链:货物贸易规则将进一步加强中日韩产业合作,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将拓

宽中日韩产业合作领域,统一的经贸规则和“软性义务”将优化中日韩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营商环境。中日

韩产业进一步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三国产业在相关市场可能面临互相竞争的局面,日韩对技术进口和出口

的限制制约了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和升级,三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一定风险,美国及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带

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日韩应携手合作,以共同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 RCEP 带来的制度红利,以 RCEP 为基

础,积极促成“RCEP+”的中日韩 FTA早日实现,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关 键 词] 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中日韩 产业合作 产业链 自贸区

[作者简介]刘文,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威海 邮

编:264209)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0484(2021)033-0093-19

[基金项目]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课题“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及其路径选择”(编号:19GBQY043)、

山东省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便利化机制发展研究”(编号:2020RZE27018)。

文章在《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 年第 3期发表(全文约 2.3 万字)。

2020年11月15日,历经8年,4次领导人会议、23次部长级会议、31轮正式谈判后,区

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顺利签署,意味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

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这为新冠疫情肆虐、逆全球化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带来了一

缕光明,增强了亚洲区域经济恢复增长的信心。

目前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动协定的核准生效工作。李克强总理在 2020 年 11月 1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按时间表抓紧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实

施国内相关工作”,目标是要在六个月内做好国内所有生效实施准备工作。①2021年 3月 22

日,中国已完成 RCEP 的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4月 28日,日本国会参院全体会

议表决通过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日本成为继泰国、新加坡、中国之后

又一个完成国内核准程序的国家。这意味着 RCEP 朝着早日生效再迈进一步。②

按照协定文本,在东盟十国及其他五个国家的分别过半数成员完成国内手续的 60 天后,

协定即可生效。从各国对协定核准程序的推进看,预计今年多数国家将结束批准程序,协定

①参见《RCEP刚刚签署,李克强抓紧部署国内相关工作对接》,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premier/2020-11/19/content_5562654.htm[2021-04-30]。

② 参见《日本国会批准 RCEP》,新华网,2021 年 4 月 28 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4/28/c_1127387372.htm [2021-04-29]。

2

有望年内生效。RCEP的生效实施,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规则治理的进步。

由于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RCEP 被称为“现代、全面、高质量、

互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作为区域内经贸规则的“整合器”,实现了高质和包容性的统一。

①与欧美主导的激进区域化战略下形成的美墨加协定、欧日自贸协定等所谓的高标准、排他

性及一步到位的一揽子政策不同,RCEP 渐进式的标准更为开放、便利、包容、共享,既体现

了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需求,也兼顾到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经济欠发达

国家的需求,反映出东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新形势下推动全球化前行的

“亚洲智慧”。 ②

国内外对 RCEP 的前景预期比较乐观:RCEP 将使中国的福利水平提高 1.116%,对外贸易

水平提高 8.549%,世界的福利与贸易水平也将获得显著改善。③据估算,RCEP将使全球经济

总量增加 1860 亿美元,成员国 GDP 增加 0.2%。④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得出,到

2030 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 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 1860 亿美元。RCEP

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将为本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⑤甚至,RCEP的达成将使

其成员国“抱团取暖”,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冲击比非成员国要小。⑥

如果把 RCEP 比作一颗洋葱,则其最内层是东盟,围绕东盟的第二层是中日韩,澳大利

亚和新西兰是第三层。⑦2019 年,中日韩三国 GDP合计占 RCEP整体的 81.5%,三国人口合

计占 RCEP 总人口的 69%。如果利用“轮轴—辐条”模式理论⑧,RCEP 框架下形成的亚太经

济结构中,中日韩等经济大国是“轮轴”,其他成员国是“辐条”,“轮轴”国家在推动区域

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发展起来。东亚区域中,中日韩三

国因其政治及经济地位,使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拥有独特优势,三国与东盟、澳

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呈现越来越密切的发展态势。21 世纪以来,中日

韩与上述国家经济一体化更趋深入发展,三国间、三国与 RCEP 其他成员国间的进出口贸易

①参见中国商务部官网发布的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对 RCEP协议的解读,

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rcep/rcepjd/202011/43619_1.html [2020-01-20]。

②参见高歌:《RCEP究竟意味着什么》,《宁波经济》2020年第 12期,第 35页。

③参见李春顶、郭志芳、何传添:《中国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潜在经济影响》,《经济研究》2018年

第 5期,第 139 页。

④参见《自由贸易协定:亚洲的选择》,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 97页。

⑤何诗霏:《至 2030年 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 5190亿美元》,《国际商报》2021年 1月 21日。

⑥ Peter A. Petri, Michael G. Plummer. East Asia Decoupl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War, COVID-19,

and East Asia's New Trade Blocs. Working Paper, June 2020.

⑦参见《自由贸易协定:亚洲的选择》,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 36页。

⑧参见李思:《鞠建东:超级全球化已经结束,RCEP 加速全球价值链三足鼎立》,经济观察网,

http://m.eeo.com.cn/2020/1123/437130.shtml[2021-04-11]。

3

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是 RCEP 第一贸易大国①,日本是 RCEP第二贸易大国

②、第一投资

大国③,韩国则呈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投资居中发展的态势

④。

虽然中日韩三国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但中日韩在 RCEP 域内贸易占比仍然较低,

2018 年仅为 19.8%,低于 RCEP 其他成员国的 45.2%,更低于欧盟的 60.7%。⑤因此,中日韩

间及与 RCEP 成员间的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日

韩三国与 RCEP 成员国贸易和投资发展图谱的基础上,解读 RCEP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

领域、自然人流动等章节的总体规则,以及相关附件的内涵,阐释 RCEP 为中日韩拓展产业

合作空间、扩大产业合作领域和创新合作形式、优化营商环境等提供的制度保障内涵,为充

分利用 RCEP政策提供前瞻性分析。

一、货物贸易规则将加强中日韩产业合作

货物贸易自由化一直是各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时关注的重要内容,货物进出口贸易中

各种壁垒的消除能够形成“低成本效应”,是促成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一个重要措施,

而区域内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也必将促成区域内更为完整、紧密与高效的产业链的形成。

RCEP20个章节中,货物贸易规则包括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

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贸易救济等六个章节,对成员国货

物国民待遇的给予、成员国特定货物的临时免税入境、数量限制与农业出口补贴的取消、进

出口程序管理的优化等非关税因素做出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规定。各国关税承诺表是“统一关

税减让”和“国别关税减让”共存,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

缅甸、新加坡等八个国家采用“统一关税减让”,中国、韩国、印尼、菲律宾、日本、泰国、

越南等七个国家采用“国别关税减让”。

(一)“零关税”降低贸易成本

RCEP以两两出价的双边协商方式,对货物的进出口贸易做出降税安排。从中国承诺看,

中国对 RCEP其他成员国立即零关税的比例,除韩国与日本外均超过 60%,而 RCEP 其他成员

① 2019年,中国向 RCEP总体出口额为 6683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26.75%,自 RCEP总

体进口额为 7588.49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 36.68%。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

理,https://comtrade.un.org/data/[2021-04-20]。

②2019年,日本向 RCEP总体出口额为 3048.21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比重为 48.30%,自 RCEP进口

额为 3370.35 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比重为 46.75%。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

https://comtrade.un.org/data/ [2021-04-20]。

③日本对 RCEP总体投资为 631.63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的比重为 25.4%。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资料整理数据,https://www.jetro.go.jp/world/japan/stats/fdi.html [2021-04-20]。

④2019年,韩国向 RCEP总体出口额为 3048.17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比重为 56.23%,自 RCEP进口

额为 2353.36 亿美元,占韩国进口总额比重为 46.76%。同时,韩国对 RCEP 总体的投资为 173.27 亿美元,

占韩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为 28.01%。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韩国进出口银行数据整理,

http://www.motie.go.kr/;https://stats.koreaexim.go.kr/sub/countryStatistics.do [2021-04-20]。

⑤ 根据中国海关、日本海关、韩国贸易协会、欧盟统计局等网站数据计算整理。

4

国对中国立即零关税的比例除缅甸、柬埔寨与老挝外,均超过 50%。总体上,在 RCEP 生效

后的一段时间内各成员国将持续降税,最终区域内零关税产品在数目比例上将达到 90%以上,

其中逐步降税为零的产品期限多为十年内,除了个别国家,立即降税到零的商品也在最终零

关税产品中占比都超过了 50%,这意味着 RCEP 成员国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有望在较短时

间内可以全部兑现。

RCEP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在中日、日韩之间建立起自贸协定,分析三国的关税减让承诺

表可以了解三国对货物贸易的开放水平和时间进程。

1.中日关税承诺

在 RCEP 之前中日之间未签任何的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关税采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最

惠国待遇(MFN)标准。根据 WITS 在 2018 年的数据,中国自日本进口商品中有 7.79%税目、

15.79%金额的商品免税,实际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为 6.09%;日本自中国进口商品中有 59.98%

税目、74.63%金额的商品免税,实际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为 2.47%。RCEP 签署后,日本出口至

中国的商品中,免税税目占比将从目前的 8%扩大到 86%,同时,日本将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

88%的货物实行零关税。

RCEP 中,中国承诺进口自日本的协定内商品将分别在协定生效后的第 1 年、第 11 年、

第 16年和第 21 年降至零关税。协定生效后第一年,矿产品、化学制品、燃料类和金属四个

商品大类将分别有 68.7%、38.1%、32.8%和 30.8% 的商品税目将降至零关税。在协定生效的

前 11 年里,纺织服装、化学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皮具商品五个商品大类分别

有 83.3%、82.6%、75.4%、74.8%和 72.6%的商品税目将逐年下降至零关税。长期来看,在协

定生效的 21 年后,除木制品和交通运输类以外的所有商品新增免税税目占比都将达到 65%

以上(见图 1)。

图 1 RCEP生效前后中国对日本免税商品税目数量占该分项商品税目数量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一《中国对日本关税承诺表》整理。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RCEP前免税产品数量占比 RCEP生效21年后免税产品占比

5

日本承诺自中韩两国进口的协定内商品将按照不同时间要求逐年降税,并分别在协定生

效后的第 11年、第 16年和第 21 年降至零关税。短期来看,协定生效后的第一年,矿产品、

石料和玻璃制品、机械和电子以及交通运输类将立即有 97.40%、85.02%、99.57%和 100%的

商品税目实现零关税。其中,机械电子和交通运输类商品本身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最惠国关

税政策中已经享有较高比例的零关税,此次承诺将进一步提升到近乎全部的商品大类免关

税。在协定生效的前 11年里,塑料和橡胶、纺织服装、化学制品三个商品大类中分别有 53.7%、

34.2%、20.3%的商品税目将逐年下降至零关税。长期来看,在协定生效的 21年内,纺织服

装、塑料和橡胶、鞋具、皮具四个商品大类中分别有 62.1%、58.5%、50.0%和 41.8%的商品

税目将逐年下降至零关税;食品饮料烟酒、动物产品、燃料类、化学制品、植物类等五个商

品大类新增免税税目占比也将达到 20%以上(见图 2)。

图 2 RCEP生效前年后日本对中韩免税商品税目数量占该分项商品税目数量比重(%)

资料来源:RCEP生效前的关税根据日本关税厅数据整理,RCEP生效后的关税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附件一《日本承诺表》整理。日本关税厅网址,

https://www.customs.go.jp/english/tariff/2021_1/index.htm[2021-04-27]。

2.中韩关税承诺

中韩自贸协定已于 2015 年 12月 20日生效,协定承诺 20年内中国 91%的产品将对韩国

实现零关税,覆盖 2012 年中国自韩国进口总额的 85%;韩国 92%的产品将对中国实现零关

税,覆盖 2012年韩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 91%。中国未对高度敏感产品如汽车、机械、化工、

钢铁、电子等制造业中高端产品承诺零关税,韩国也未对高度敏感产品如农产品、水产品、

纺织、汽车等承诺零关税。迄今中韩已进行了七次关税削减,目前零关税贸易额覆盖率已达

55%以上。据中国海关统计,自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中国自韩国通过关税优惠进口的产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RCEP前免税产品数量占比 RCEP生效21年后免税产品占比

6

品为 4851 亿元,年均增长 17%,关税减让 127.2亿元。①

由于中韩利用 FTA的“红利”已有五年,再次扩大 RCEP 关税红利的空间有限,但双方

在 RCEP 中都有超出中韩 FTA 承诺的产品,比如韩国对中国零关税的产品包括鹿茸②、糊精

等,对中国部分降税的产品有服装、瓷砖等。中国对韩国零关税的包括纺织品、不锈钢等,

部分降税的有发电机、汽车零部件等。中国对韩国动物产品、植物类、食品饮料烟草、交通

运输类和纺织服装类等 16大类商品免税情况可见图 3,韩国对中国 16 大类商品免税程度可

见图 4。

图 3 RCEP生效前后中国对韩国免税商品税目数量占该分项商品税目数量比重(%)

注:以 2014年 1月 1日贸易的最惠国关税为基准,未包括中韩 FTA已有的关税减让。

资料来源: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一《中国对韩国关税承诺表》整理。

图 4 RCEP生效前后韩国对中国免税商品税目数量占该分项商品税目数量比重(%)

① 参见《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以来我国自韩国享惠进口 4851亿元》,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2021年

1月 27日, 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chinakorea/koreagfguandian/202101/44381_1.html[2021-04-28]。

② 我国出口韩国的鹿茸获得最优惠待遇,是韩国给予所有自贸协定中的最优惠待遇,干鹿茸和加工

鹿茸将获得零关税待遇,韩国是我国鹿茸的主要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80%。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

100.00

RCEP前免税产品数量占比 RCEP生效21年后免税产品占比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

100.00

RCEP前免税产品数量占比 RCEP生效21年后免税产品占比

7

注:以 2014年 1月 1日贸易的最惠国关税为基准,未包括中韩 FTA已有的关税减让。

资料来源: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一《韩国对中国关税承诺表》整理。

3.日韩关税承诺

在签署 RCEP 之前,日韩之间也没有签署任何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关税采用世贸组织规

定的最惠国待遇(MFN)标准。所以同中日相似,RCEP 生效后日韩之间货物自由贸易度将有

大幅度的提高。韩国承诺进口自日本的协定内商品将分别在协定生效后的第一年、第 11 年、

第 16年和第 21 年降至零关税。按 MFN标准,韩国对日本进口商品只有木制品和贱金属制品

类免税比重达到了 30%以上,RCEP 生效一年后,除这两类商品外,矿产品、燃料类、化学制

品、皮具和鞋具都有 50%以上产品实现零关税,在生效的前 11 年里,矿产品、燃料类、化

学制品、塑料和橡胶、皮具以及鞋具六个商品大类分别有 95.52%、89.53%、87.91%、86.74%、

99.17%和 94.00%的商品税目将逐年降至零关税。长期来看,在协定生效 21年后,除动植物

类、食品饮料烟酒、木制品、贱金属及机械电子和交通运输类以外的所有商品新增免税税目

占比都将达到 70%以上(见图 5)。

图 5 RCEP生效前后韩国对日本免税商品税目数量占该分项商品税目数量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一《韩国对日本关税承诺表》整理。

日韩经济关系密切,但时常被政治、领土及历史旧账打扰。2019 年日本对韩国实行了

两轮贸易限制措施,在对三种化学品实施出口限制令后,又将韩国移出“白名单”①,不仅

干扰了日韩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关系,加剧了韩国半导体生产的不确定性,还引发了日韩之间

的政治冲突。日韩的 RCEP 关税承诺将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贸易的稳定发展有了制度的确定

性。

经过多年经贸密切往来,中日韩三国在一些产业形成了长期互补性:中日两国在工业领

①参见冯迪凡:《日韩贸易僵局松动,全面放宽出口管制还有多远?》,第一财经,2020 年 1 月 12

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526392973615411&wfr=spider&for=pc [2021-04-2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RCEP前免税产品数量占比 RCEP生效21年后免税产品占比

8

域的纺织品、服装、皮革和相关产品以及运输设备,服务业领域的批发和零售贸易、机动车

维修及运输和仓储行业;中韩两国在运输设备以及其他制造业、机械和设备的维修及安装行

业;日韩在服务业领域的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机动车维修行业,都长期表现出较好的互补性。

①并且,中日韩三国间、三国与 RCEP 其他成员国间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以中国、

东盟为生产加工中心,日本和韩国为中间品供给中心“四极体制”为特征的东亚地区产业链

分工体系。②大量的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等原材料、中间品在中日韩和东盟间进出

口,中国作为“中转站”,与东盟承担起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形成的最终产品再出口

到欧美及世界其他地区。③RCEP 下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将使区域内的贸易成本大幅降低,这将

大幅促进中日韩三国间、三国与 RCEP 其他成员国之间中间品货物的进出口贸易,促进区域

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深化。

(二)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加强区域供应链和产业链关系

原产地是产品能否享受优惠性关税减免的“国籍”。原产地规则一般由确定原产地所

必需的实体型规则和获取优惠待遇所必需的程序性规则两部分构成,其中,实体型规则主要

包括原产地认定标准(完全原产产品标准与实质性改变标准)、总体性制度型规则(主要包

括累积规则等宽松型规则、微小含量等严格型规则以及包装材料等可等补充性的中性规则)

④,被认为是原产地规则的重点。

RCEP 规定适用实质性改变标准(税则归类改变、价值成分与加工工序要求)的非完全

原产货物可被认定为有享受优惠关税待遇资格的货物。RCEP 规定了区域累积规则,即在采

用价值成分为标准确定货物优惠资格时,可以将货物中任何来自 RCEP 成员国的价值成分包

含在内进行计算。RCEP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涵盖约 5205 条六位税目产品,区域累积规则的

设置则将为 RCEP 区域产业链重构提供更为有利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首先,区域累积将扩大 RCEP 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中低关税与零关税产品的受惠范

围,这将极大地提高成员国之间进行中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收益,加强区域内的供应链关系,

强化 RCEP 区域内调整、重构生产网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般而言,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

进出口的产品在贸易双方累积的价值成分符合标准才可享受优惠待遇,而根据 RCEP 的原产

地区域累积规则,成员国若在双边贸易进出口中使用非贸易成员国中间产品进行加工或组

装所得到的产品,只要此产品中所包含的 RCEP 成员国各国累积的价值成分符合标准即可享

受优惠待遇。例如,越南向日本出口运动鞋,若越南本国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为 20%,在东

① 参见刘文、徐荣丽:《“双轮驱动”自贸区战略与中日韩贸易合作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

第 10期,第 146—147页。

② 参见张玉来:《全球价值链重塑与东亚——中日合作的空间与潜力》,《东北亚论坛》2019年第 3

期,第 100页。

③ 参见平力群:《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 RCEP为中心》,《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

第 6期,第 117页。

④ Olivier Cadot, The Origin of Goods: Rules of origin in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9

盟—日本自贸协定下未达到其价值成分标准,在 RCEP 下,若其在生产中使用的原产于中国

的布料占其价值的 20%,此时将越南所创造的价值与中国所创造的价值进行累积,该批运动

鞋的区域价值成分达到 40%,便可以享受日本的优惠关税待遇。若中国向韩国出口运动鞋,

其中,区域内印尼(原材料)价值 10%,泰国(原材料)价值 10%,马来西亚(原产材料)

价值 10%,区域外国家(其他材料)的价值 60%,中国(原产材料及加工增值)10%,区域价

值成分达到 40%,即可免除相应的关税。

其次,原产地区域累积将促进 RCEP 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灵活配置,确立 RCEP 区域

在全球产业链中与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三足鼎立的地位。近年来“美国优先”导向下的

“去全球化”“再工业化”等行动,对亚洲的产业链构成较大挑战。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和

持续,更是严重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循环,欧美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快回迁

制造业与供应链。在分工早已精准细化的全球供应链背景下,各国想要较快建立起完整的产

业链颇具难度,而以地缘关系建立起区域化的产业链,获取各类生产要素,将是分散风险的

一个重要举措与发展方向。①RCEP 所采用的区域累积规则将推进中日韩与成员国之间产业的

合理配置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各成员国以更加合作与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性的风险与

挑战。域外跨国企业为了享受区域累计规则的红利,也会加大对 RCEP 区域投资。

二、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将拓宽中日韩产业合作领域

RCEP 服务贸易和投资及市场准入规则包括服务贸易、自然人移动、投资三个章节,以

及附件二(服务具体承诺表)、附件三(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附件四(自然人临时

移动具体承诺表)。由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七国采

用负面清单方式进行市场准入承诺,中国、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柬埔寨、新

西兰等八个国家采用正面清单,并将在协定生效后六年内转化为负面清单模式对其服务承诺

做出安排,因此,日韩两国的服务和投资承诺表合二为一,体现在附件三中,中国服务和投

资承诺表有两个,体现在附件二和附件三中。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

RCEP服务贸易规则纳入了市场准入条款、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当地存在、国内法规

等,旨在实质性取消缔约方之间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和歧视性措施,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

由化。服务贸易章节由正文和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专业服务三个附件构成。RCEP 中各成

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则充分体现在附件二和附件三的承诺表中。15 个成员国均做出了高于

“10+1”协定的开放承诺,提高了成员国间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②除了老挝、柬埔寨、缅

① 参见博鳌亚洲论坛:《疫情与变化的世界》,http://www.boaoforum.org/newsListDetial?clickType=Proj

ect%20%26%20Research&itemId=2&navid=6&detialId=no[2021-04-20]。

②国际上一般将服务贸易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各国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分类再结合本国服务贸易

发展现状,对本国的服务贸易部门以及行业做出开放承诺,由此给出服务贸易的进入门槛以及开放上限。

分类别来看,各国都根据自身服务贸易发展考量,有相对开放和相对保守的服务贸易类别。RCEP正面清

单列表依照世贸组织 W120文件(MTN.GNS∕W∕120)服务部门分类所列 12大部门、160个分部门。

10

甸三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他各国的承诺服务部门数量均增加到 100 个以上。

从大类角度来看,中国对 12个大类部门都做出了具体承诺,日韩双方均对 11个大类做

出了具体承诺,韩国未对第八大类与健康有关的服务及社会服务做出承诺,日本做出有限度

的承诺。总体上,中日韩三国的服务贸易开放的大类相差不大,但日韩两国所开放的分部门

服务要比中国具体得多,其开放的深度和行业覆盖的全面性要比中国高。

日本服务贸易承诺体现其劳动关系和专业分工特点,比如在第一大类商业服务中,提出

“劳务供应服务只能由根据《就业保障法》或《海员就业保障法》获得主管当局许可的工会

提供”; “拟提供社会保险和劳工顾问服务的自然人必须具备日本法律法规规定的注册社会

保险和劳工顾问资格,并在日本设立办事处,拟提供社会保险和劳工顾问服务的企业必须根

据日本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一个经认证的社会保险和劳工顾问公司”以及“只有日本国民可以

被任命为公证人;公证人必须在司法部长指定的地方设立办事处”。①

韩国则突出其对某些专业工作领域的“敏感性”,比如在第一大类商业服务中法律服务

项下,“限制外国授权律师或外国律师事务所与韩国授权律师、韩国律师事务所、韩国授权

司法公证人进入伙伴关系、商业协会、从属关系,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关系;限制外国授权律

师或外国律师事务所在韩国招聘韩国授权律师、韩国授权司法公证人、韩国授权专利律师、

韩国授权会计师、韩国税务会计师认证、或韩国海关经纪人;限制提供外国法律咨询服务的

法人实体的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包括对董事长的限制”。②

中国以开放促进改革,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服务贸易的开放作用,在第一大类商业

服务中法律服务项下,“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已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

验区设立代表机构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与中国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

并以该协议为基础相互派驻律师担任顾问”,以及“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已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代表机构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与

中国律师事务所联营”。在第三大类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中,“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区(FTZ)设立的外国建筑企业可以承揽位于上海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在此情况下,可

免除对外国建筑企业在此类项目中的外资投资比例要求”。③

(二)非服务业投资开放

RCEP 第十章投资条款是对多个“东盟+1”投资协定的全面整合和提升,旨在创造一个

更加稳定、开放、透明、安全和便利的投资环境。投资涵盖了投资保护、投资自由化、投资

促进和投资便利化四个方面。包括承诺最惠国待遇、禁止业绩要求、外汇转移、损失补偿、

征收,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做出非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承诺,并适用棘轮机制(即未来自由化

水平不可倒退),对非服务业领域投资做出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通过提升投资保护、促进

和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投资营商环境,增强投资环境的可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

①参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三《日本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承诺表》。

②参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三《韩国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承诺表》。

③参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附件三《中国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承诺表》。

11

提高了市场准入的确定性。这契合了当前世界各国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优先”构筑生产

网络转型的趋势,为区域内各国的招商引资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在附件三各国《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

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具体列出了现行不受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等部分或全部义务约束

的措施,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五个非服务业领域投资做出较高水平开放承

诺,大大提高了政策透明度。

中日韩三国对非服务业投资领域的保留显示出一定的共性:

中国“保留根据本协定生效之日前已生效或已签署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国际协定,采取或

维持给予各缔约方差别待遇的任何措施的权利;对渔业领域,中国保留根据本协定生效之日

后生效或签署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协定,采取或维持给予各缔约方差别待遇的任何措施的权

利” ①。

日本“保留根据本协定生效之日或之前生效或签署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协定,以及该双边

或多边协定的任何修正案和后续协定,采取或维持给予各国差别待遇的任何措施的权利;日

本保留根据任何双边或多边协定采取或维持给予各国不同待遇的任何措施的权利,这些协定

涉及:(a)渔业;或(b)海事事项,包括救助”②。

韩国“保留在本协定生效之日之前已生效或已签署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国际协定项下采取

或维持给予各国差别待遇的任何措施的权利;韩国保留根据本协议生效之日或之后生效或签

署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国际协议采取或维持给予各国差别待遇的任何措施的权利,包括:(a)

航空;(b)渔业;(c)海事事项,包括救助;(d)铁路运输;(e)通信”③。

(三)自然人移动承诺

第九章自然人流动章节,主要包括定义、范围、配偶及家属、准予临时入境、自然人临

时移动承诺表、处理申请、透明度、合作、争端解决。各方承诺对于区域内各国的投资者、

公司内部流动人员、合同服务提供者、随行配偶及家属等各类商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

下,可获得一定居留期限,享受签证便利,开展各种贸易投资活动。自然人流动是 RCEP 从

商品流通的共同市场发展到要素流通的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条件。④与以往协定相比,RCEP 将

承诺适用范围扩展至服务提供者以外的投资者、随行配偶及家属等协定下所有可能跨境流动

的自然人类别,总体水平基本超过各成员在现有自贸协定缔约实践中的承诺水平。

从中日韩三国自然人临时移动具体承诺表看,商务访问者、投资者、安装服务人员在中

① 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附件三《中国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整理。

② 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附件三《日本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整

理。

③ 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附件三《韩国服务和投资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诺表》整

理。

④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欧盟做参照,欧盟经历了欧洲煤钢联盟—欧洲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其共同市场和共同体的区别在于,共同市场主要是商品的流通,而共同体包括人

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

12

国,商务访问者在日韩的入境居留时间最长为三个月,投资者在日本的居留时间最长为五年,

并可以延长;公司内部流动人员在中韩的居留时间最长为三年,日本最长为五年,并可以延

长;合同服务提供者在中韩的居留时间最长为三年,日本最长为五年;独立的专业人员在日

本的居留时间最长为五年,并可以延长;随行配偶及家属在中日的居留时间与入境者的停留

时间相同。①

与我国已签署协定中较低的自然人流动承诺相比,我国在 RCEP 中做出的自然人流动承

诺水平较高,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与 RCEP 区域商务人员往来的重视程度和对推进区域经

济一体化政策的支持力度。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国内 21 家自贸试验区都致力于人才便

利化建设,其中的一些政策措施已超过了对 RCEP 自然人移动的承诺。②目前我国已是亚洲最

大留学目的地,2018年,韩日在华留学生分别为 14230 人、50600人,居国别第一、第九位,

这些改革举措为日韩在华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工作提供了机会,更加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

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三、统一的经贸规则和“软性义务”将优化中日韩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营商

环境

RCEP 签署前,中日韩三国均有多个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韩国对除日本

外的 RCEP 其他成员都签署有自贸协定,除东盟本身这个由十个国家组成的大型的一体化组

织,同时中国还与新加坡、柬埔寨签署有自贸协定,并且,东盟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

文莱四国,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RCEP 成员国,以及加拿大、智利、秘鲁、墨西哥

等非 RCEP 成员国签署了《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域内域外的自由

贸易协定众多,其规则重叠交叉,合作规则错综复杂,理顺并应用这些自贸协定对各国都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颇具“意大利面碗效应”。③

RCEP 对区域内各种自贸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协调,在历史上没有自贸协定关系的

中日、日韩间建立起自贸协定,既扩大了区域内的自贸协定范围,也提高了区域内的政治互

信与经济互惠水平,有助于推进中日韩与 RCEP更加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的形成。

RCEP中还制定了 200多项“软性义务”,比如:在可行的情况下,对快运货物、易腐货

物给予六小时通关;增加企业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可能的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公布所有影响

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鼓励成员在电子商务中使用可交互操作的电子认证;向发展中国家缔

约方和最不发达国家缔约方提供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提高公众意识等。这些“软性义务”

对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① 根据 RCEP文本附件四《中国自然人临时移动具体承诺表》《日本自然人临时移动具体承诺表》、

《韩国自然人临时移动具体承诺表》整理。

② 比如浙江、山东等自贸试验区都有许多人才便利化举措。参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官

网,http://china-zsftz.zhoushan.gov.cn/,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http://www.shandong.gov.cn/col/col97340/index.html [2021-04-29]。

③ 参见平力群:《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 RCEP为中心》,《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

第 6期,第 120页。

13

作为亚洲首个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 构建起了区域自贸协定的基本框架,虽然其中某

些部分的规定比不上中日韩三国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先进性,但其兼顾到了所有成员国的利

益,且其所创造的机制为成员国的进一步协商与合作预留了空间,形成了统一的规则体系,

有助于为中日韩在第三方和第四方市场的产业合作打造出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区域营

商环境。

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开展较早,文在寅当政后,“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政策”“新

南方政策”的对接成为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新方向。①目前,中韩合作区域遍及亚洲、南

美洲和北极等不同地区,从基础设施、能源加工、交通运输和金融等到智慧城市,涉及合作

行业范围越来越广泛、产业链愈发完善。②中韩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企业优势互补,相互协

作,错位发展,获得了“三方”共赢的成效。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合作机制也在逐渐完善③,中国企业在工程建设、施工周期和技

术集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日本企业长期的市场积累、成熟的产业布局和丰富的运营经验,

第三方国家的人口、土地和资源等成本优势,三方协作,相得益彰,促进了中日在第三方市

场合作的发展④。2018年,中国商务部、发改委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外务省在北京共同举办

了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中日双方企业签署 50 多个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⑤2019

年,中国贸促会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泰国曼谷联合举办了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研讨会,三

国企业就交通物流、能源环境和智慧城市等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如何在泰国开展第三方市场

合作进行了研讨、项目推介和对接洽谈,双方还在推动建立涵盖政府、企业、金融保险机构、

商会、智库、使领馆多方面工作的对接网络。⑥

①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 2013年 7月即正式运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

公司与韩国大宇国际集团公司合资建设经营,至 2019年 11月 30日,该项目累计为缅甸创造 5.2 亿美元

的直接经济收入,当地员工的比例在 80%以上,为缅甸解决了相当数量的工人就业和培训问题,对缅甸国

内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韩国、缅甸以及周边国家能源行业和能

源安全的稳定发展。参见孙广勇:《打造互惠共赢样板工程——中缅油气管道累计为缅甸带来直接经济收

益 5.2亿美元》,《人民日报》2019年 12月 15日。

②比如中国铁建、中信集团和韩国现代集团等企业合作参与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机场高铁

连接项目,即延伸拓展到“东部经济走廊(EEC)”的基础设施、健康医疗、人力资源、旅游业、智慧城市、

国际金融、数字经济和商品农业等领域。参见吴崇伯、丁梦:《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进展、阻力与对策》,

《东北亚论坛》,2020年第 3期,第 82页。

③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是 2014 年 6 月交接使用的越南海防火电站二期工程 4 号发电

机组,该项目从前期规划、工程建设、商业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均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丸

红株式会社共同参与建设,项目通过融资完成,越南国家电力公司为借款人,越南财政部提供担保,中国

进出口银行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联合提供融资金融服务。参见中国发改委网站:《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

例》,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1909/W020190905514523737249.pdf[2021-01-25]。

④参见吴崇伯、丁梦:《中日在越南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现代日本经济》2020 年第 5 期,第 15 页。

⑤参见《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商务部网站,2018年 10月 27日,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1810/20181002800324.shtml [2021-04-20]。

⑥参见《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研讨会在曼谷举行》,国际在线,2019年 4月 3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756024325490681[2021-01-20]。

14

中日韩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中日、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同时推进。2015 年,第六次中日

韩领导人会议发表《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提出三国要加强在第四方市场的

产能合作。①2018 年,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出开展“中日韩+X”合作,并列出了“中

日韩+X”多项合作领域。2019 年,第九次中日韩外长会议上通过了《“中日韩+X”合作概念

文件》②。2019 年 11月,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共同组建,在

泰国成立的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中日韩—东盟银联体”为东盟国家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

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③,意味着“中日韩+X”已在一系列早期项目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发展

阶段④。

中日韩三国在亚洲地区的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主导能力,且目前三国均推出了解决“新

旧动能转换”的经济发展战略,无论是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还是日本的“超智能社会

5.0”以及韩国的“革新成长”,都不约而同地致力于提升自身产业发展水平。⑤日韩企业在

技术研发、金融投资、跨国公司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协调运营等方面具有比较优

势,中国具有全产业链、熟练劳动力以及生产基地和市场规模优势,RCEP 区域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差异大,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金融投资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存在较

大需求,这些都为中日韩第三方或第四方市场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多发展选择。

随着 RCEP 落地生效,中日韩的投资在三国内部将会更多地流向在 RCEP 中新增的和更

加开放的服务部门,以拓展、优化产业链条,增进上下游产业的联动效应,而在外部将会流

向越南、泰国等具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东盟国家,以制造业的区域化投资布局,推动三国

产业链的升级。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三方经济发展战略互补的同时,

逐步实现与东盟“数字发展战略”“工业 4.0 战略”的对接,加强在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特

别是数字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数据、5G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

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三国在第三方和第四方市场开展合作创造更多的可能。在

金融、医疗、运输、建筑等 RCEP中更加开放的服务部门,三国将推进更多类似“东部经济

走廊发展计划”的第四方市场合作项目,在自身产业链的升级与深化合作中为亚洲地区提供

① 参见《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全文),外交部网站,2015年 11月 2日,

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t1310974.shtml [2021-01-20]。

② 参见《“中日韩+X”合作概念文件(全文)》,新华网,2019 年 8 月 21 日,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8/21/c_1124902859.htm [2021-04-29]。

③参见《中日韩—东盟银行联合体在曼谷成立》,新华网,2019年 11月 5日,

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19-11/05/c_1125194148.htm [2021-04-29]。

④已开展的早期合作项目有“中日韩+蒙古国”沙尘暴防治,“中日韩+东盟相关国家”肿瘤登记工作

能力提升、“中日韩+东盟相关国家”应对海洋塑料垃圾、“中日韩+相关国家”低碳城市合作、“中日韩

+蒙古国、东盟相关国家”减灾技术能力建设等。参见《“中日韩+X”合作早期收获项目》,中国政府网,

2019 年 12 月 25 日,http://www.gov.cn/guowuyuan/2019-12/25/content_5463953.htm [2021-04-20]。

⑤ 参见赵龙跃:《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助力推进新一轮全球化》,《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

年第 18期,第 40页。

15

较为高端的技术支撑与更为完整的产业集群。①

四、中日韩产业进一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RCEP 框架不仅给中日韩产业合作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风险。国际形势的变幻,国内

经济发展的制约,区域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使得中日韩产业进一步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一)三国产业在相关市场面临相互竞争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显著。对中日韩

三国产业贸易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工业领域中,三国在计算

机、电子和电气设备、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未分类的机械和设备以及运输和仓储行业均有

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服务领域中,日本在批发和零售贸易、机动车维修以及运输和仓储行业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韩在运输和仓储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三国在相关市场可能形成

相互竞争的局面。②

中日产业间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两国在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以及未分类的机械和

设备领域存在长期竞争关系,在其他制造业、机械和设备的维修和安装行业互补性大于竞争

性,在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行业的关系亦由互补性转变为竞争性。中韩产业间的竞争性更强

于中日,两国在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以及未分类的机械和设备行

业存在长期竞争关系,在纺织品、服装、皮革和相关产品的竞争关系转为互补关系。日韩行

业间的竞争性要强于互补性,两国在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未分

类的机械和设备及运输设备等行业存在长期竞争性。

互补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产业贸易的发展,竞争性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产业合作的推

进。关注产业内和产品内贸易,发挥三国比较优势,形成未来中日韩贸易的新增长点,通过

蛋糕做大的方式,促进三国总体福利的增长,是中日韩三国产业进一步合作发展的关键。

(二)日韩对技术出口和进口的限制制约了区域产业链的稳定形成和升级

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中国已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向后期转变,与早已进入

工业化后期的日韩两国形成的高中低产业链分工也逐步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

工中的地位变化,一方面,日韩要保持其产业链优势地位,就要继续提升其技术水平,然而

两国担心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影响其技术优势,往往限制高技术出口。并且,日韩两国都是《瓦

森纳协定》的签约国,如果两国遵守《瓦森纳协定》,也会禁止许多技术向中国出口。③另一

① 参见秦炳涛、王唯一、刘蕾、黄羽迪:《中国—RCEP国家贸易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

贸易效率与潜力》,《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0年第 6期,第 16页。

② 参见刘文、徐荣丽:《“双轮驱动”自贸区战略与中日韩贸易合作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

第 10期,第 146页。

③《瓦森纳协定》全称《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尔协定》,1996年签署,旨

在控制常规武器和高技术贸易的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 32个国

家为签约国,将伊朗、伊拉克、朝鲜和利比亚四国列入管制对象。《瓦森纳协定》虽然规定成员国自行决定

是否发放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许可证,并在自愿基础上向其他成员国通报有关信息,但由于美国的实际

控制地位,如果协定成员向“被禁运”国家出口某项高技术,美国通常会直接出面干涉。

16

方面,对中国拥有高技术优势的产品,如通信电信网络,日韩又限制产品进口。高技术产品

获得市场越大,其实现规模经济、积累技术经验的效率越高,日韩对与中国高技术产业领域

交流的消极、谨慎态度,对中日韩产业深化合作造成不利影响,也制约 RCEP区域产业链的

稳定形成。

RCEP 第十一章知识产权包含 83 个条款和 2 个附件,是 RCEP 内容最多、篇幅最长的章

节,涵盖著作权、商标、地理标志、专利、外观设计、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反

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执法、合作、透明度、技术援助等领域,既包括传统知识产权议题,

也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新趋势,旨在全面提升区域内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水平。中日韩

三国应在 RCEP 知识产权规则基础上,在跨国公司管理和技术市场的公平竞争中,秉持缩小

成员发展差距、给予低发展国家技术支持的合作宗旨,以共同发展的理念,促进区域产业链

的形成和升级发展。

(三)三国在第三方和第四方市场合作存在一定风险

虽然目前中日、中韩、中日韩已在第三方市场或第四方市场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项目遍及全球不同区域,合作领域种类繁多,但也面临三国间产业竞争性提升、传统产业合

作空间下降、第三方市场或第四方市场国情复杂、域外因素介入等不同层面的挑战与阻力,

亟需开拓新兴战略产业,创新金融支持,形成新的产业合作模式。①

(四)美国及地缘政治因素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全球经济政策领域,与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不同,拜登政府更倾向于

多边主义政策的发展,这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同时使未来中日韩的产业

合作面临严峻形势,因为“盟友思维”下的拜登政府会推动美国发展与其盟国的合作,这势

必与中国形成竞争。日韩与美国是政治军事联系密切的盟国,与中国则是产业链价值链深度

融合的邻国,日韩两国一直试图与中国发展出政经分离的国际关系,然而,“邻国”和“盟

国”的局面不易平衡。因此,美国政策对 RCEP 框架下中日韩的产业合作将带来较大的不确

定性。

RCEP 虽历经八年谈判,但却是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和生活秩序的背景下,中日韩

和东盟守望相助,共克疫情,求同存异的特殊时期得以达成的。后疫情时代,当正常的经济

秩序恢复,因疫情而被忽略、搁置,经常扰乱中日韩贸易关系和 FTA 谈判的历史遗留问题、

领土问题、外交争端等地缘政治因素,有可能沉渣泛起,扰乱 RCEP的实施进程,进而影响

三国间、三国在 RCEP区域的产业合作发展。

五、结 语

中日韩三国在 RCEP 推进过程中拥有独特优势。目前,中日韩 GDP分居世界第二、第三、

第十一位,三国的人口合计占世界人口的 40%,GDP总量占世界的 20%、亚洲的 70%、RCEP整

①参见吴崇伯、丁梦:《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进展、阻力与对策》,《东北亚论坛》2020年第 3期,第

83—84页。

17

体的 81.5%。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多国政策更加内倾,中日韩的经济贡献使东亚成为

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三国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主导着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日韩

加深经贸合作,对 RCEP 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RCEP 构建的制度保障和营商环境,也会对

中日韩、东亚地区甚至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产生更加重要的积极影响。

后疫情时代,中日韩产业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扩大。2019 年底,新冠疫情首先在东亚地

区暴发,中日韩等东亚各国积极主动采取封城封港、停工停产等措施以控制疫情,但这使全

球产业链的主要供给端出现危机。随着中日韩等国疫情得到基本管控后,欧美疫情开始新一

轮暴发,全球产业链的主要需求端“掉链”,全球供应链运转失速且可能长期存在此类问题。

①中日韩三国面对疫情,“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中国加强了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快速通道

与绿色通道的开放,互援防疫物资,共享防疫信息,构建联防联控机制,依托东亚区域地缘

关系建立的区域化供应链成为应对全球产业链“掉链”危机的可靠举措。RCEP框架下,将进

一步拓展中日韩三国在“后疫情时代”产业链合作的领域。

为发挥中日韩三国在 RCEP 中的主导作用,三国应携手合作,充分挖掘 RCEP带来的制度

红利。推动各成员国按照协定实施承诺,降低贸易成本及商品价格,提高投资便利性,拉动

经济增长,使区域内各国和消费者从中受益。应以 RCEP 为契机,重构中日韩间乃至亚洲的

产业链,形成更为紧密的区域贸易投资和产业分工关系,进一步促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复苏。

尤其重要的是,三国应以 RCEP 为基础,推进一波三折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

积极促成“RCEP+”的中日韩 FTA 早日实现,并以此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基于中国对 RCEP 的诸多承诺水平超过了对世贸组织和此前自贸协定的承诺,应高效快

速推进实施工作,积极推动协定落地生效。商务、海关和贸促会等部门通力协作,帮助进出

口企业尽快了解 RCEP原产地优惠规则和操作程序,帮助企业做好充分适应 RCEP的准备。引

导企业利用各国服务投资开放机遇,优化国内外产业空间布局。地方政府除了做好履行强制

性义务的准备,还应将 200 多项“软性义务”作为营造营商环境的改革方向,各地可通过试

点的方式,将“软性义务”作为内部的“硬约束”,提升政策透明度和服务水平,打造公平

公正、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布局时,应关注

RCEP 实施对重构区域产业链的影响,通过精准培训和深度调研,使企业了解区域产业链供

应链调整变化的发展态势,认识到 RCEP 给本地区和企业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提升本地区内

可能面临风险的产业及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做好相关产业风险的预防评估和管控,在必要时

对其提供补偿,完善救济体系。山东、辽宁等毗邻日韩的省份具有和日韩经贸合作的基础,

其自贸试验区在加强与日韩的产业链衔接时,应发挥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策略,避

免内耗,在贸易投资发展的同时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借鉴日韩经验,完善服务贸易、跨境电

商等标准和统计体系,实现自贸区和自贸试验区双轮驱动下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① 参见《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 2020》,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 5月 15日,

http://www.boaoforum.org/newsListDetial?clickType=Project%20%26%20Research&itemId=2&navid=6&detialI

d=no[2021-01-20]。

18

(责任编辑:林 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