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L ASTRA - Service Box

227
OPEL ASTRA 车主手册

Transcript of OPEL ASTRA - Service Box

OPEL ASTRA车主手册

简介 ............................ 2

概要 ............................ 4

钥匙、车门和车窗 ............... 16

座椅,约束装置 ................. 39

储物箱 ......................... 55

仪表和控制器 ................... 71

照明 ........................... 98

恒温控制 ...................... 104

驾驶和操作 .................... 111

车辆保养 ...................... 133

保养与维护 .................... 172

技术数据 ...................... 175

客户信息 ...................... 218

索引 .......................... 220

目录

2 简介

简介

简介 3

车辆的具体数据请在前一页输入您车辆的具体数据,使其便于获得。章节“保养与维护”、“技术数据”及标识牌可提供该信息。

简介您的爱车经过我们的精心设计,集先进技术、安全性、环保性与经济性于一身。

本车主手册向您提供安全有效驾驶车辆的所有必要信息。

请确保您的乘客意识到,未正确使用车辆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与伤害风险。

您必须始终遵守您所在国家的具体法律法规。这些法律可能与本车主手册中的信息不同。

当本车主手册建议前往维修站检查时,我们向您推荐欧宝维修服务合作伙伴。

所有的欧宝维修服务合作伙伴均将以合理价格提供一流服务。根据欧宝的具体说明,经验丰富的技工由欧宝工厂培训。

始终在车内准备好客户文献包。

使用本手册■ 本手册描述了本型号可用的全部选装和特点。 由于型号不同、国家法规、特殊设备或配件,包括显示器与菜单功能的某些描述可能不适用于您的爱车。

■ 章节“概要”将向您提供初步概述。

■ 本手册开头部分的目录与每个章节均显示该信息的位置。

■ 内容索引将方便您搜索特定信息。

■ 本车主手册描述左驾型车辆。右驾型车辆的操作与其类似。

■ 车主手册使用制造厂发动机的命名规则。可在“技术数据”章节找到相应的销售命名规则。

■ 左或右,前或后等方向数据始终是以行车方向为准。

■ 车辆显示屏可能不支持您的特定语言。

■ 显示信息与车内标签以粗体字母编写。

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

9 危险

标记了 9 危险的文字是提供致命危险的信息。不遵照这些信息操作可能有生命危险。

9 警告

标记了 9 警告的文字是提供有事故或伤害危险的信息。不遵照这些信息操作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注意事项

标记注意事项的文字提供有关对汽车可能造成之损坏的信息。不遵照这些信息操作可能导致汽车损坏。

符号页码索引以 3 显示。3 表示“参阅页码”。

我们希望您尽享数小时的愉悦驾驶体验。

欧宝股份公司(Adam Opel AG)

4 概要

概要

初始驾驶信息

车辆解锁

无线遥控器

按下按钮 q 解锁车辆。

拉动手柄打开车门。

要开启尾门,推动把手下面的触垫。

四门轿车: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 q 至少2秒,行李箱罩稍稍开启。

无线遥控器 3 16、中央锁止系统3 20、行李箱 3 22。

电子钥匙

当使用电子钥匙时,仅需拉动车门把手,即可解锁车辆并开启车门。要想打开尾门,按下装饰条下方的按钮。

开启/起动系统 3 17。

概要 5

座椅调节

座椅定位

拉动手柄、滑动座椅,释放手柄。

座椅调节 3 41、座椅位置 3 41。

9 危险

不要坐在距离方向盘 25 厘米以内,以允许安全气囊安全地展开。

座椅靠背

转动指轮。进行调节时,不要靠在座椅上。

座椅调节 3 41、座椅位置 3 41、折叠前排乘客座椅靠背 3 43。

座椅高度

操作杆上下抽动

向上 = 调高向下 = 调低

座椅调节 3 41、座椅位置 3 41。

6 概要

座椅倾斜

拉动操作杆,通过移动身体重量调节倾斜度。松开操作杆,听到座椅卡止入位的声音。

座椅调节 3 41、座椅位置 3 41。

头枕调节

按下松开按钮,调节高度并接合。

防护头枕 3 39。

座椅安全带

拉出座椅安全带,并插入安全带卡扣中。座椅安全带不得扭转,且需紧贴人体。靠背不得过于向后倾斜( 大约 25°)。

要想松开安全带,按下安全带卡扣上的红色按钮。

座椅安全带 3 45、安全气囊系统3 47、座椅位置 3 41。

概要 7

后视镜调节

车内后视镜

转动下方的操作杆,以减少目眩。

车内后视镜 3 27,自动防眩车内后视镜 3 28。

车外后视镜

电动调节

选择相应的车外后视镜并调整。

电动调节 3 26、凸面外视镜 3 26、折叠外视镜 3 26、加热式外视镜3 27。

方向盘调节

解锁操作杆,调节方向盘,然后接合操作杆并确保其完全锁止。除非车辆静止且方向盘锁已松开,否则不得调整方向盘。

安全气囊系统 3 47、点火开关位置3 112。

8 概要

仪表板概述

概要 9

1 照明开关 .................. 98

仪表照明 ................. 102

后雾灯 .................... 101

前雾灯 ................... 101

大灯有效范围调节 .......... 99

2 侧通风口 .................. 109

3 转向变道灯、大灯闪烁、近光灯与远光灯 ............. 100

下车照明 .................. 103

驻车灯 .................... 101

恒速控制器系统 ............ 84

4 方向盘上音响控制装置 ....... 71

5 喇叭 ....................... 72

驾驶员侧安全气囊 ........... 47

6 仪表 ...................... 77

7 挡风玻璃雨刮器、挡风玻璃清洗器系统及大灯清洗系统 . . 72

8 左侧加热式座椅 ............. 44

轮胎漏气检测系统 .......... 160

胎压监测系统 .............. 159

行李箱解锁 ................. 22

超声波驻车传感器 .......... 82

危险警告闪光灯 ............ 100

中央锁止系统 ............... 20

运动模式 ................... 81

右侧加热式座椅 ............. 44

9 信息显示 ................... 85

行车电脑 ................... 94

电子恒温控制系统 .......... 107

10 中央通风口 ................ 109

11 前排乘客安全气囊 ........... 47

12 手套箱 .................... 55

13 信息娱乐系统 ................ 8

14 恒温控制系统 .............. 104

15 烟灰缸 ..................... 76

16 启动/停止按钮 ............. 17

17 油门踏板 .................. 111

18 带方向盘锁的点火开关 ...... 112

Open&Start 系统的紧急操作传感器面板 ................. 17

19 制动踏板 .................. 122

20 离合器踏板 ................ 111

21 方向盘调节 ................. 71

22 发动机罩释放杆 ............ 134

10 概要

车外照明

转向灯开关

7 = 关闭8 = 侧灯9 = 近光灯AUTO = 自动照明控制

按下灯光开关

> = 前雾灯r = 后雾灯

照明设备 3 98。

大灯闪烁、远光灯和近光灯

大灯闪烁 = 拉动操作杆远光灯 = 推动操作杆近光灯 = 推动或拉动操作杆

远光灯 3 99、前照灯闪烁 3 99。

转向变道灯

右转 = 操作杆向上左转 = 操作杆向下

转向变道灯 3 100。

概要 11

危险警告闪光灯

用¨按钮操作。

危险警告闪光灯 3 100。

喇叭

按下j。

清洗器和雨刮系统

挡风玻璃雨刮器

& = 快速% = 慢速$ = 定时刮水或根据雨量传感器自动

刮水§ = 关闭

挡风玻璃雨刮器关闭时想要操作一次刮水动作,按下操作杆。

挡风玻璃雨刮器 3 72,更换雨刮片3 138。

12 概要

挡风玻璃与大灯清洗系统

拉动操作杆。

挡风玻璃与大灯清洗系统 3 72,清洗液 3 136。

后车窗刮水器和清洗系统

刮水器开启 = 推动操作杆刮水器关闭 = 再次推动操作杆清洗 = 推动操作杆并按住

后车窗刮水器和清洗系统 3 73、更换刮水器胶皮 3 138、清洗液 3 136。

恒温控制

加热式后窗,加热式车外后视镜

通过按下Ü按钮进行加热操作。

加热式后窗 3 30。

概要 13

车窗除雾和除霜

风吹向l。

将空调设定至 高温度。

将风扇速度设定至 高档或 A。

开始冷却n。

按下按钮V。

恒温控制系统 3 104。

变速箱

手动变速箱

倒档:车辆静止时,踩下离合器踏板 3秒后,拉起选档杆上的按钮并挂档。

如果档位未挂入,将选档杆设定到空档,松开离合器踏板并再次踩下;然后重复档位选择。

手动变速箱 3 119。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N = 空档o = 行驶档+ = 高速档- = 低速档A = 在自动和手动模式之间切换

R = 倒档(用选档杆锁)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3 119。

14 概要

自动变速箱

P = 驻车档R = 倒档N = 空档D = 行驶档

只有在点火开启且踩下脚刹车(选档杆锁)时,才能将选档杆移出 P 或 N。要挂入 P 或 R,推动选档杆上的按钮。

自动变速箱有两种版本 3 115。

起步

起动前检查■ 轮胎压力与条件 3 158、3 199。

■ 发动机机油油位与其它油液液位3 135。

■ 所有车窗、后视镜、车外照明与牌照牌均无灰尘、积雪和积冰,且工作正常。

■ 座椅、安全带和后视镜的正确位置3 41、3 45、3 26。

■ 尤其当制动器湿时,低速时的制动功能。

用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

将钥匙旋至位置1。轻轻转动方向盘,以松开方向盘锁。操作离合器和刹车,自动变速箱处于 P 或 N 档,不要加速;对于柴油发动机,将钥匙旋至位置 2进行预热,直到控制灯!熄灭;将钥匙旋至位置 3并在发动机运转时松开钥匙。

概要 15

用按钮 Start/Stop 启动发动机

电子钥匙必须在车内。操作离合器和刹车,自动变速箱处于 P 或 N 档,不要加速,对于柴油发动机;短暂按下按钮以启动预热装置,轻轻转动方向盘,以松开方向盘锁,直到控制灯!熄灭,然后按下按钮 1秒,并在发动机运转时松开。

开启/起动系统 3 17。

驻车■ 踩下驻车制动器时,切勿按下释放按钮。在下坡或上坡上行驶时,尽量用力踩踏。同时踩下脚刹车,以减小操作力。

■ 关闭发动机。将点火钥匙旋至位置 0并将其拔下,或者在车辆静止时,按下启动/停止按钮并打开驾驶员侧车门。转动方向盘,直到感觉到方向盘锁卡合。

对于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只有当选档杆位于 P 档时,才可以拔下钥匙。如果未挂入 P 档或未踩下驻车制动器,“P”在变速箱显示屏中闪烁几秒钟。

■ 如果车辆在水平面或上坡行驶时,在关闭点火开关前,挂入一档或将选档杆设定至 P。上坡时,前轮避开马路缘。

当车辆下坡行驶时,在关闭点火开前,挂入倒档或将选档杆设定至 P。将前轮转向马路缘。

■ 利用无线遥控器上的按钮 p 或前车门把手中的传感器锁止车辆。

要启用防盗锁系统和防盗警报系统,按两次按钮 p 或触摸两下前车门把手中的传感器。

■ 不得将车辆停在易燃表面。高温排气系统可能会点燃表面。

■ 在配备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的车辆上,如果未踩下驻车制动器,点火关闭后,控制灯R闪烁几秒钟 3 92。

■ 关闭车窗和天窗或 TwinTop 顶篷。

■ 可在关闭发动机后运行发动机冷却风扇 3 134。

■ 高速运转或高负荷运行发动机后,短暂低负荷操作或空档运行发动机,约30 秒,然后关闭,保护涡轮增压器。

钥匙、锁止 3 16、长时间放置车辆3 133、TwinTop 顶篷操作 3 33。

16 钥匙、车门和车窗

钥匙、车门和车窗

钥匙,锁 ....................... 16

车门 ........................... 22

车辆安全 ....................... 24

车外后视镜 ..................... 26

车内后视镜 ..................... 27

车窗 ........................... 28

车顶 ........................... 31

钥匙,锁

钥匙

替换钥匙汽车密码中或可拆卸标签上规定了钥匙码。

由于替换钥匙是防盗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在订购时引用该钥匙码。

锁 3 169、开启/起动系统、电子钥匙3 17。

带折叠钥匙部分的钥匙

按下按钮展开:要折叠钥匙,首先按下按钮。

汽车密码汽车密码包含与安全相关的车辆数据,因此应置于安全的地方。

将汽车驶至维修站时,需要该车辆数据,以执行特定操作。

无线遥控器

用于操作:

■ 中央锁止系统

■ 防盗锁止系统

■ 防盗报警系统

■ 电动车窗

■ Astra TwinTop 上的电动车顶

钥匙、车门和车窗 17

无线遥控器的有效范围约达 5米。该范围可能受到车外影响因素的影响。危险警告闪光灯确定操作。

小心轻放,防止潮湿和高温,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故障如果无法利用无线遥控器操作中央锁止系统,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 超出有效范围

■ 蓄电池电压过低

■ 未在有效范围内对无线遥控器进行频繁重复操作,需要进行重新时间同步

■ 频繁操作使中央锁止系统过载,短时间中断供电

■ 其它来源频率更高的无线电波干扰

解锁 3 20。

无线遥控器电池更换一旦有效范围降低,需更换电池。

电池不属于生活垃圾。必须在合适的回收站进行处理。

带折叠钥匙部分的钥匙

展开钥匙并打开该单元。更换电池(电池类型 CR 2032),注意安装位置。关闭该单元并同步。

带固定钥匙部分的钥匙

由维修站更换电池。

无线遥控器同步更换电池后,使用驾驶员车门锁中的钥匙解锁车门。当开启点火开关时,无线遥控器将实现时间同步。

记忆设置无论何时从点火开关中拔下钥匙,钥匙将自动对以下设置进行记忆:

■ 电子恒温控制

■ Info-Display

■ 信息娱乐系统

■ 仪表板照明

下次使用钥匙解锁时自动使用保存的设置。

Open&Start 系统

18 钥匙、车门和车窗

在不是用机械钥匙的情况下,可实现以下操作:

■ 中央锁止系统

■ 防盗锁止系统

■ 防盗报警系统

■ 电动车窗

■ 点火开关和起动机

电子钥匙仅需由驾驶员拥有。

按下 Start/Stop 按钮。点火开关开启。电子防启动锁和方向盘锁停用。

要起动发动机,在踩下刹车和离合器踏板的同时,按住 Start/Stop 按钮。

自动变速箱:只有在选档杆处于 P 或 N档时,才可以起动发动机。

通过再次按下 Start/Stop 按钮,关闭发动机和点火开关。车辆必须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防启动装置启用。

当点火开关已经关闭且车辆处于静止时,驾驶员车门开启或关闭时,方向盘锁自动启用。

控制指示灯0 3 83。

注意不要将电子钥匙放在行李箱内,或者放在 Info-Display 的前面。

车门把手内的感知器区域必须保持清洁,可以保证功能性不受限制。

如果电池放电,由于方向盘锁无法分离,因此车辆不得拖拽、牵引起动或助动起动。

无线遥控器

电子钥匙同样具有无线遥控功能。

应急操作

钥匙、车门和车窗 19

如果无线遥控器也失效,可利用电子钥匙中含有的紧急钥匙锁止或解锁驾驶员侧车门:稍微用力按下锁止机构并拆下盖。将紧急钥匙向外推过凹口并拔下。

紧急钥匙仅可锁止或解锁驾驶员侧车门。解锁整个车辆 3 20。配备防盗报警系统的车辆,车辆解锁时可能触发警报器。开启点火开关,禁用警报器。

将电子钥匙保持在标记位置,并按下Start/Stop 按钮。

要关闭发动机,按下 Start/Stop 按钮至少 1秒。

利用紧急钥匙锁止驾驶员侧车门。锁止整个车辆 3 20。

该选项仅作为应急使用。请向维修站求助。

更换电子钥匙中的电池一旦系统操作不正确或有效范围缩小,立即更换电池。保养显示中的 InSP3 或Info-Display 中的检查控制信息指示需要更换电池。

保养显示 3 78,Info-Display3 92。

电池不属于生活垃圾。必须在合适的回收站进行处理。

要更换电池,稍微用力按下锁止机构并拆下盖。向外按下另一侧的盖。

更换电池(电池类型 CR 2032),注意安装位置。卡止盖。

无线遥控器同步每次启动时,无线遥控器自动进行同步。

故障如果中央锁无法操作或发动机无法起动,原因可能如下:

■ 遥控器故障 3 16

■ 电子钥匙处于接收范围以外

要修复故障原因,改变电子钥匙的位置。

20 钥匙、车门和车窗

中央锁止系统解锁并锁定车门、行李箱和油箱盖。

拉动车门内把手解锁整个车辆并开启车门。

注意在出现一定严重程度的事故时,车辆会自动开锁。

注意用遥控器解锁后的短时间内,如果未开启任何车门,则车门自动锁止。

解锁

无线遥控器

按下按钮 q。

电子钥匙

拉动车门把手或按下尾门装饰条下方的按钮。

电子钥匙必须位于车外约 1米的范围内。

锁定关闭车门、行李箱和油箱盖。如果驾驶员车门未正确关闭,中央锁止系统将不起作用。

无线遥控器

按下按钮 p。

电子钥匙

钥匙、车门和车窗 21

触摸任一前车门上车门把手的传感器区域。

电子钥匙必须位于车外约 1米的范围内。另一把电子钥匙不得位于车内。

必须等待 2秒后,才可解锁车辆。在这一时间内,可以检查车辆是否锁止。

注意车辆不会自动锁止。

中央锁按钮

按下m按钮:车门锁止或解锁。

利用无线遥控器锁止后,按钮m中的LED 灯照亮约 2分钟。

如果驾驶时从车门锁止车门,LED 灯保持照亮。

当钥匙在点火开关中时,只有当所有车门均关闭时才可以锁止。

遥控器或 Open&Start 系统中的故障

解锁

转动驾驶员侧车门锁中的钥匙或紧急钥匙 3 17 至止动位。当驾驶员侧车门开启时,整个车辆解锁。

对于带有敞篷的 Astra TwinTop - 开启

驾驶员侧车门后,按下中央锁按钮m。如果防盗锁止系统未接合,车辆将被解锁。开启点火开关,以停用防盗报警系统。开启/起动系统 3 17。

锁定

关闭驾驶员侧车门,开启乘客侧车门,

按下中央锁按钮m。车辆被锁止。关闭乘客侧车门。

中央锁止系统中的故障

解锁

转动驾驶员侧车门锁中的钥匙或紧急钥匙 3 17 至止动位。可利用车内把手开启其它车门(如果防盗锁止系统启用则无法实现)。行李箱和油箱盖保持锁止。要停用防盗锁止系统,开启点火开关3 24。

手动解锁行李箱罩

折叠后排座椅靠背 3 43。

22 钥匙、车门和车窗

从车内逆时针转动行李箱罩内侧的旋钮,解锁行李箱罩并将其稍微开启。

锁定

将钥匙或紧急钥匙 3 17 插入车门内侧锁上方的开口,通过按动进行操作,直到发出咔哒声。然后关闭车门。必须对每个车门执行该步骤。驾驶员侧车门也可用钥匙从车外锁止。油箱盖与尾门/行李箱罩无法锁止。

儿童安全锁

9 警告

任何时候只要有儿童乘坐在后座椅,就要使用儿童安全锁。

使用钥匙或适当的螺丝起子,转动后车门锁上的按钮至水平位置:车门无法从车内开启。

车门

行李箱

开启

推动尾门装饰条下方的按钮。

9 警告

不要在尾门打开或半开状态下驾驶,例如在运输大型物件时,因为有毒废气可能进入车内。

钥匙、车门和车窗 23

注意在尾门上加装某些重配件的安置可能影响到汽车保持车门打开的能力。

中央锁止系统 3 20

四门轿车

要解锁行李箱罩,按下按钮 x 或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 q 至少 2秒,行李箱罩稍微开启。

车门中央锁止时,行李箱罩无法用按钮x 解锁。

关闭

使用车内手柄。

关闭时不要按下装饰条下方的按钮,因为这会再次将其解锁。

关闭行李箱罩。关闭的行李箱罩总是处于锁止状态。要锁止车门,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

24 钥匙、车门和车窗

车辆安全

防盗锁止系统

9 警告

如果汽车内还有人,就不要使用该系统!车门就无法从内部开锁。

系统死锁所有车门。所有车门必须全部关闭,否则无法启用该系统。

如果点火开关开启,必须将驾驶员侧车门开启并关闭一次,以保证车辆安全。

车辆一旦解锁,机械防盗锁定系统功能立刻失效。中央锁按钮不能实现该操作。

利用无线遥控器启用

在 15 秒内,按两下 p。

利用电子钥匙启用

在 15 秒内,触摸两下前车门把手的传感器区域。

电子钥匙必须位于车外约 1米的范围内。

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包含防盗锁系统,并与其一起使用。

其监控:

■ 车门、行李箱、发动机罩

■ 乘客车厢

■ 车辆倾斜度,例如:将其提升时

■ 点火开关

解锁车辆会同时停用两个系统。

注意针对汽车内装的这些改变,例如使用座椅罩等,可能对乘客车厢内的监测功能有不良影响。

钥匙、车门和车窗 25

不带乘客厢与车辆倾斜监控的启用

由于高音超声波信号、运动会触发警报器,因此当人或动物被留在车中以及车辆在渡轮或火车上时,关闭对乘客车厢与车辆倾斜度的监控。

1. 关闭行李箱和发动机罩

2. 按下按钮 b。按钮m中的 LED 灯闪烁 多 10 秒

3. 关闭车门

4. 启用防盗报警系统。LED 灯照亮。约10 秒后,系统启用。LED 灯闪烁,直到系统被停用。

对于 Astra TwinTop,当车顶敞开时,乘客车厢监控被停用,以避免假警报。

发光二极管(LED)

启用防盗报警系统前 10 秒时:

发光二极管亮起

= 测试、点火延迟

发光二极管迅速闪烁

= 车门、行李箱或发动机罩开启,或系统故障

启用防盗报警系统 10 秒后:

发光二极管缓慢闪烁

= 系统启用

LED 灯照亮约1秒

= 关闭功能

如果出现故障,请向维修站求助。

警报器警报触发时,发出听觉信号(喇叭)和视觉信号(危险警告灯闪烁)。法律规定了警报器信号的数量与持续时间。

按下无线遥控器上的一个按钮或开启点火开关,可使警笛静音。同时,防盗报警系统被停用。

发动机防盗系统该系统检查是否允许所使用的钥匙起动车辆。如果钥匙中的异频雷达收发机被识别,发动机可被启动。

从点火开关中拔下钥匙后,或者通过按下 Start/Stop 按钮关闭发动机时,电子防盗系统自动启用。

控制指示灯A 3 81。

注意起动锁禁器并不能给车门上锁。离开汽车后您一定要给汽车上锁,并打开防盗警报器 3 20、3 24。

26 钥匙、车门和车窗

车外后视镜

凸形凸面外视镜包括一个非球面区域,可减少盲点。后视镜的形状使物体看上去更小,这将影响到距离预估性能。

手动调节

通过沿所需方向旋转操作杆,调节后视镜。

电动调节

首先选择相应的车外后视镜,然后旋转控制钮进行调节。

折叠式

为了行人安全,如果车外后视镜被足够的外力撞击,它会偏离正常位置。在后视镜罩壳上轻轻施加力,重新定位后视镜。

手动折叠通过轻按壳体外边缘,可折叠车外后视镜。

钥匙、车门和车窗 27

电动折叠

按下n按钮,然后两个车外后视镜将折叠。

再次按下按钮n - 两个车外后视镜返回其原来的位置。

如果手动展开电动折叠后视镜,按下n按钮仅将电动展开另一个后视镜。

加热式

通过按下Ü按钮进行操作。

通过发动机运行来加热,其在短时间内自动关闭。

车内后视镜

手动防眩目

为了减少眩目,调节后视镜外罩下侧的操作杆。

28 钥匙、车门和车窗

自动防炫目

自动减少夜间来自跟随车辆的眩目。

车窗

挡风玻璃

热反射挡风玻璃热反射挡风玻璃带有反射阳光照射的涂层。也可反射数据信号,如来自收费站的信号。

挡风玻璃上有标记的区域没有涂层。必须将电子数据记录和收费设备安装在这些区域。否则可能出现数据记录故障。

挡风玻璃贴标不要将贴标粘贴在挡风玻璃上的车内后视镜区域,例如收费公路贴标或其它相似物品。否则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和后视镜外罩内摄像头的拍摄区域会被限制。

电动车窗

9 警告

操作电动窗时应该小心。有受伤危险,特别是对儿童。

如果后排座椅上有儿童乘坐,一定要打开电动车窗的儿童安全系统。

关闭车窗时一定要密切注意车窗。部件移动时,要保证没有任何东西会被夹住。

电动车窗可被操作

■ 点火开关开启

■ 关闭点火开关 5分钟内

■ 将点火钥匙切换至位置 15 分钟内

关闭点火开关后,当驾驶员侧车门开启时,待机功能停用。

钥匙、车门和车窗 29

操作遥控器以开启或关闭车窗。

对于配备自动功能的车辆,再次拉动或按下开关以使车窗停止移动。

Astra TwinTop:当车门开启时,车窗稍微开启,并在车门关闭时自动关闭。

安全功能自动关闭过程中,如果车窗玻璃中部以上受到阻力,则立即关闭并再次开启。

由于霜或类似物体而遇到关闭困难时,操作开关数次以逐步关闭车窗。

电动车窗的中央开关,AstraTwinTop

按下$或"开启或关闭所有车窗。

后车窗儿童乘车安全系统

开关z可用于启用或停用后车门中的开关。

从车外操作车窗可从车辆外部遥控操作车窗。

30 钥匙、车门和车窗

无线遥控器

按下 q 或 p,直到所有车窗已开启或关闭。

Open&Start 系统

要关闭车窗,触摸车门把手中的传感器区域,直到所有车窗完全关闭。

电子钥匙必须位于车外约 1米的范围内。

过载如果车窗经常重复操作,车窗操作将被禁止一段时间。

故障如果车窗无法自动开启或关闭,按照以下方式启用车窗电子装置:

1. 关闭车门

2. 开启点火开关。

3. 完全关闭车窗并继续操作按钮 5秒

4. 完全开启车窗并继续操作按钮 1秒

5. 对每一扇车窗重复此操作

加热式后车窗

通过按下Ü按钮进行操作。

通过发动机运行来加热,其在短时间内自动关闭。

Astra TwinTop:当车顶开启时,加热式后车窗和加热式车外后视镜停用。

根据发动机类型,清洗柴油微粒过滤器后,加热式后车窗自动开启。

遮阳板遮阳板可折叠或向旁边转动,以防止强光刺眼。

如果遮阳板上整合了后视镜,驾驶时应关闭镜盖。

钥匙、车门和车窗 31

全景挡风玻璃

开启车顶衬里:向右转动把手并向后移动车顶衬里至合适的位置。

关闭车顶衬里:向前移至合适的位置。当向前移至止动位时,车顶衬里卡入位。

注意在滑动车顶衬里前,关闭遮阳板。

车顶

天窗

9 警告

操作滑顶式天窗时要格外小心。有受伤危险,特别是对儿童。

操作时要密切注意可活动的部件。部件移动时,要保证没有任何东西会被夹住。

点火开关开启时,可操作天窗。

通过车顶控制台中的翘板开关进行操作。

点按按钮,逐步启用。长时间按下按钮,以进行自动开启。

32 钥匙、车门和车窗

升起天窗关闭时,按下ü。天窗后部升起。

打开天窗处于升起位置时,再次按下ü。天窗自动开启,直到到达止动位。

注意事项

当使用车顶行李架时,检查天窗是否自由移动,以防将其损坏。仅可升起天窗。

注意如果车顶顶部潮湿、天窗倾斜,应先将水拭去,然后再打开天窗。

不要在天窗上粘贴任何标签。

关闭按下d,直到天窗完全关闭。

基于安全理由,天窗从其开启位置关闭

约 20 厘米。按住d将天窗完全关闭。

四门轿车

打开

按下l,天窗开启至舒适位置。

要使其越过舒适位置:再次按下l。

关闭

按下\,直到天窗关闭。

升起

当车顶关闭时,按下\,车顶后部倾斜。

降下

按下按钮l,直到天窗关闭。

从车外操作天窗

按住遥控器的按钮&,直到天窗完全关闭。

遮阳板

遮阳板电动操作。

当天窗开启时,遮阳板开启。

通过按下按钮H或G,关闭或开启遮阳板。

按住H,将遮阳板完全关闭。

四门轿车

遮阳板手动操作。

通过滑动来关闭或开启遮阳板。当天窗开启时,遮阳板总是开启。

钥匙、车门和车窗 33

过载如果系统过载,电源自动短时切断。

对天窗进行初始化如果天窗和遮阳板无法操作(如,断开车辆蓄电池后),按照以下方式启用电子设备:

1. 开启点火开关。

2. 关闭天窗并按住按钮d至少 10 秒。

3. 关闭遮阳板并按住按钮H至少10 秒。

可收回式硬顶

9 警告

操作活动硬顶时应小心。有受伤危险。操作车顶时,注意车辆上方、侧面和后面的操作区域。

确保不会夹到任何物品和人员。操作车顶时,确保车顶或行李箱盖的操作区域内没有人。有受伤危险。

操作车顶前,检查可用空间的高度、长度和宽度,例如,在车库、停车场或在装有自行车架时。

应该相应告知车上的乘客。

离开车辆前,拔下点火钥匙,以便防止未经授权的车窗和天窗操作。

静止,将点火开关中的钥匙置于位置 1,而配备开启/起动系统时,开启点火。

要求:

■ 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或行驶速度不超过30 公里/小时。

■ 行李箱罩关闭并卡入 3 60。

■ 行李箱罩关闭。

如果未满足其中任一要求,操作开关时警告蜂鸣器响起,且车顶不会开启或关闭。

打开

后车窗前面或车顶和行李箱罩的枢轴区域不得有异物。

按住车顶控制台中的按钮>,直到车顶完全开启且行李箱罩关闭。

开启步骤结束后响起一声信号音。

车顶开启前,车门车窗稍微开启。如果

响起信号音后再次按下按钮>,车门车窗将关闭。

34 钥匙、车门和车窗

利用遥控器开启

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解锁车辆。再次按住按钮 q,直到车顶已完全开启且行李箱罩已关闭。

利用遥控器操作时,车门车窗完全开启。

关闭

按住车顶控制台中的按钮<,直到车顶和行李箱罩完全关闭。

关闭步骤结束后响起一声信号音。

车顶关闭前,车门车窗稍微开启。如果

响起信号音后再次按下按钮<,车门车窗将关闭。

利用遥控器关闭

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锁止车辆。再次按住按钮 p,直到车顶和行李箱罩已完全关闭。

备注

■ 不要开启行李箱,直到响起表示车顶开启或关闭步骤结束的信号音。

■ 车顶操作过程中,行李箱罩必须始终关闭。

■ 后排头枕罩后不得有人或物品。

■ 仅可在温度高于-20 ℃时才可操作车顶。如果温度低于该限值,当请求进行车顶操作时,将会响起嗡嗡声。

■ 发动机关闭时,频繁操作车顶会使蓄电池放电。

钥匙、车门和车窗 35

■ 连续频繁操作车顶可能会导致过载,并因此造成故障。

■ 车顶可保持在中间位置 9分钟,以便于清洁车顶区域。通过分离操作开关进行该操作。该时间段结束前 1分钟,响起连续的蜂鸣音,以警告车顶保持时间即将结束,车顶可能会开始移动。

■ 在不平地面上操作车顶可能会导致故障和损坏。

■ 为了防止和修复车顶密封发出的尖锐的噪音,可从您的服务合作伙伴获得专用维修套件。建议每年使用一次该产品,以防发生故障。

故障只有车顶处于正确的开启或关闭位置时,车顶的自动驱动才能运作。

检查并确认是否:

■ 行李箱罩卡入关闭位置。

■ 行李箱罩完全关闭。

■ 车外温度高于-20 ℃。

■ 蓄电池电压充足。

■ 系统过载。

如果自动驱动无法运作,需要两名人员手动关闭车顶。请参见 Astra TwinTop随附说明书。建议寻求专业辅助。

倾翻保护系统Astra TwinTop 配备倾翻保护系统,后座椅头枕后面带有加强型风挡玻璃框架和防侧倾杆。根据不同车型,防侧倾杆为固定式或在发生一定严重程度的碰撞时自动触发。

固定式防侧倾杆

固定式防侧倾杆安装于车身上。

可触发式防侧倾杆

可触发式防侧倾杆位于后座椅头枕和行李箱罩之间。发生倾翻、正向碰撞或侧面碰撞时,防侧倾杆在瞬间向上触发。它们还与前部和侧部安全气囊系统一起触发。

车顶开启或关闭时,系统触发。

如果防侧倾杆已触发,则不得操作敞篷车顶。操作开关时,将响起连续的警告音。

如果防侧倾杆已触发,则安全气囊控制灯 v照亮。

注意不要在头枕后的侧倾稳定杆壳上放置任何物品。

36 钥匙、车门和车窗

可将展开的防侧倾杆收回(如,在发生碰撞后关闭车顶)。

按下防侧倾杆之间的操作杆,解锁系统。一直向下推动防侧倾杆,直到其卡止入位。故障盖。

在另一个防侧倾杆上重复该步骤。

控制灯 v将保持照亮且在另一次碰撞中不会触发。请向维修站求助。

9 警告

如果侧倾稳定杆展开,车顶无法关闭或打开。必须首先收回侧倾稳定杆。

侧倾稳定杆展开后,应立即让维修站修复该系统。

发生碰撞时,手动收回式侧倾稳定杆不会展开。

行李箱

只有当行李箱中的装载物不超过行李箱罩或突出边框的高度时,才能开启车顶。不得超过负载高度。行李箱罩必须平坦,不得被其下方的物体顶起。否则可能损坏车顶和装载物。

行李箱罩阻塞

为了避免损坏开启的车顶、行李箱罩或装载物,只有当电子装载辅助装置处于底部位置时才可以关闭行李箱罩3 63。

电子驱动故障

向前推动锁止操作杆。

钥匙、车门和车窗 37

挡风板

当使用挡风板时,不得占用后排座椅。

不要在挡风板上放置任何物品。

和轮胎维修套件一起,挡风板向下折入行李箱中装载地板覆层下面的储物箱内。

对于配备备胎的版本,挡风板收入行李厢中。

安装

展开可收缩式挡风板。

连接挡风板展开的两端:按下滑块处的销,将铰链拉过销并松开滑块,以使销卡入铰链。

将挡风板的 guide clip插入后座头枕之间的安全带凹口中。

拉动左右锁止销的锁拴,并转动至锁止。拉直挡风板,向后转动锁拴,并将锁止销卡入侧部饰板的凹口中。

38 钥匙、车门和车窗

不使用挡风板时,可将其向后折起。

如果挡风板折叠且后排座椅未被占用,当车顶关闭时,挡风板仍可安装在车内。

移动

以相反的顺序拆卸,将挡风板完全向下折入行李箱中:

■ 对于行李箱中装载地板覆层下面的轮胎维修套件。

■ 对于配备备胎的版本,置于行李箱中。

挡风板不得向上或想侧面突出至允许装载高度以上。

座椅,约束装置 39

座椅,约束装置

安全头枕 ....................... 39

前排座椅 ....................... 41

后排座椅 ....................... 44

座椅安全带 ..................... 45

安全气囊系统 ................... 47

儿童约束装置 ................... 50

安全头枕

位置

9 警告

只可在头枕设定在妥当位置时驾驶车辆。

头枕的上边缘应在较高的头部位置。如果对个头极高的人不适合,设定至 高位置;对个头较矮的人,设定至 低位置。

调节

前后排外侧头枕

按下按钮,调节高度并接合。

40 座椅,约束装置

后排中间头枕

向上拉动头枕或按下锁扣,释放并向下推头枕。

调节后排头枕,Astra TwinTop

向上拉动头枕或按下两个锁扣,释放并向下推头枕。

不要在头枕后或头枕与防侧倾杆之间的盖板上放置任何物品。

移动

按下锁扣并向上拉动头枕。

主动式安全头枕发生追尾时,主动式安全头枕稍微向前倾斜。更有效地支撑头部,从而降低甩鞭伤害风险。

主动式安全头枕通过头枕导套上的字样ACTIVE 识别。

注意如果不使用前排乘客座椅,在座椅头枕上只可加装经过核准的配件。

座椅,约束装置 41

前排座椅

座椅位置

9 警告

只可在座椅正确调整好时驾驶。

■ 坐下时,臀部尽可能紧靠座椅靠背。调节座椅与踏板之间的距离,踩下踏板时使双腿微微弯曲。尽量向后滑动前排乘客座椅。

■ 坐下时,肩部尽可能紧靠座椅靠背。设定座椅靠背的斜度,使手臂微微弯曲,易于伸手够到方向盘。旋转方向盘时,确保肩部与座椅靠背之间有接触。不要使靠背过于向后倾斜。我们建议 大倾斜度约为 25°。

■ 调节方向盘 3 71。

■ 设定座椅高度,具备各个方向的良好视野,且能看到所有显示仪表。头部和车顶架之间至少有一只手宽的距离。大腿应轻放在座椅上,而不会挤压座椅。

■ 调节头枕 3 39。

■ 调节座椅安全带的高度 3 45。

■ 调节大腿支撑,使座椅边缘与膝关节之间约有两个手指宽的空间。

■ 调节腰部支撑,使其支持脊椎的自然形状。

座椅调节

9 危险

不要坐在距离方向盘 25 厘米以内,以允许安全气囊安全地展开。

9 警告

千万不要在行驶中调节座椅,因为座椅可能失控而滑动。

座椅定位

拉动手柄、滑动座椅,释放手柄。

42 座椅,约束装置

座椅靠背

转动指轮。进行调节时,不要靠在靠背上。

座椅高度

操作杆上下抽动

向上 = 座椅调高向下 = 座椅调低

座椅倾斜

拉动操作杆,通过移动身体重量调节倾斜度。松开操作杆,听到座椅卡止入位的声音。

座椅,约束装置 43

腰部支撑

转动指轮。进行调节时,不要靠在靠背上。

可调节的大腿支撑

按下按钮并滑动大腿支撑。

座椅折叠

提起释放操作杆并向前折叠靠背。向前滑动座椅。

要复位,向后滑动座椅。如果座椅带有记忆功能,它讲卡入其原始位置,或将座椅卡入所需位置。向后移动靠背至直立位置并卡止。

只有当靠背位于直立位置时,才可以向前折叠靠背。

靠背向前倾斜时,不要操作指轮调节靠背。

配备全景式车窗的车辆:向前倾斜座椅,向下推动头枕并提起遮阳板。

扶手

克服阻力向后推动升起的扶手,并折下。

44 座椅,约束装置

通过将其提起,可将扶手移至不同的位置。

在扶手下有一个储物箱。

加热

在点火开关开启时,一次或多次按下相应座椅的ß按钮,将座椅加热调至所需设定。按钮中的控制指示灯显示设定。

不建议对皮肤过敏的人延长使用 高设定。

发动机运行时可操作座椅加热。

后排座椅

扶手

轿车和旅行车

向下倾斜(45°)拉动固定带,折下扶手。

TwinTop

通过固定带拉动扶手,将其向下旋转并置于座椅上,使其平坦的一面朝上。

用固定带将扶手保持在靠背上合适的位置。要完全拆下扶手,在固定带处分离靠背。

座椅,约束装置 45

座椅安全带

座椅安全带在车辆迅速加速或减速时锁止,将乘客保持在乘坐位置。从而大大减少受伤风险。

9 警告

每次行车前一定系好安全带。

发生交通事故时,未系安全带的人们危害乘客及自身的安全。

座椅安全带设计为每次仅由一人使用。儿童约束系统 3 50。

定期检查安全带系统的所有部件是否损坏、脏污,确保其功能正常。

更换损坏的部件。发生交通事故后,由维修站更换安全带和已触发的安全带预紧器。

注意要确认,这些安全带没有被鞋子或尖利的物品损坏或绊住。防止脏东西进入到安全带的卷缩器里面。

座椅安全带提示器 X 3 80。

安全带限制器碰撞时安全带逐渐松开,可减少作用在身体上的力。

安全带预紧器如果发生严重的正面碰撞或追尾,前排座椅安全带拉紧。

9 警告

不正确的操作(例如拆卸或安装安全带)可能会触发安全带预紧器。

控制灯 v持续照亮,表示安全带预紧器3 80 启用。

触发的安全带预紧器必须由维修站更换。安全带预紧器仅可触发一次。

注意不得连接或安装可能妨碍安全带预紧器操作的附件或其它物体。不要对座椅预紧器元件进行任何修改,因为这会使车辆型式认证无效。

三点式座椅安全带

固定座椅安全带

从卷收器收回安全带,将其穿过身体并将插销插入卡扣,不得扭转安全带。驾驶时,经常通过拉动肩部安全带固定安全腰带。

座椅安全带提示器 3 80。

46 座椅,约束装置

宽松或笨重的衣物会妨碍安全带紧密贴合身体。不得在安全带与身体之间放置储如手提包或手机之类的物体。

9 警告

安全带不可贴在您的衣服口袋内的坚硬或尖利的物品上,

高度调节

1. 轻轻拉出安全带。

2. 按下按钮。

3. 调节高度并接合。

调节高度,使安全带绕过肩部。不得绕过喉咙或上臂。

不得在驾驶时调节。

解除座椅安全带

要想松开安全带,按下安全带卡扣上的红色按钮。

后排座椅上的座椅安全带不使用外侧座椅上的座椅安全带时,将其穿过侧部的支架。

只有在靠背直立并卡入固定器时,才能将中间座椅的座椅安全带从拉钩上拉出。

座椅,约束装置 47

TwinTop

当遮阳板和/或车窗开启时,防止座椅安全带发出拍击噪音,可将无人乘坐后排座椅上的座椅安全带固定在扶手后面。

怀孕时使用座椅安全带

9 警告

腿部安全带必须尽量放低,横跨骨盆,防止压迫小腹部。

安全气囊系统

安全气囊系统由许多单独的系统组成,由设备的范围而定。

一旦触发,安全气囊系统在毫秒内充气。它们排气也很迅速,以至于在碰撞时经常不引人注意。

9 警告

如果处理不当,安全气囊系统可以触发,引起爆炸。

注意安全气囊系统的电子控制装置、安全带预紧器和可展开式侧倾稳定杆位于中控台区域。不要在这个部位放置任何电磁物品。

不要在安全气囊外罩上插任何东西,不要用其它材料遮盖这些外罩。

每个安全气囊/侧倾稳定杆仅可触发一次。已触发的安全气囊/侧倾稳定杆由维修站进行更换。此外,可能需要更换方向盘、仪表板、镶板零件、车门密封、把手及座椅。

不要对安全气囊系统/侧倾稳定杆进行任何修改,因为这会使车辆型式认证无效。

当安全气囊充气时,逸出的热气可能造成灼伤。

安全气囊系统和防侧倾杆控制灯 v3 80。

前排安全气囊系统

48 座椅,约束装置

前排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方向盘中的安全气囊,以及前排乘客侧仪表板内的安全气囊。这些可通过单词 AIRBAG(安全气囊)来识别。

另外,仪表板一侧有警告标签(当前排乘客侧门打开时可见),或在乘客的遮阳板上。

在车头发生严重撞击时,前部安全气囊系统将触发。需开启点火开关。

充气的安全气囊可缓和冲击力,从而减少前排座椅乘客上半身与头部的严重受伤的风险。

9 警告

只有当座椅在妥当位置时才能提供佳保护 3 41。

在安全气囊要充胀开的部位,不可有任何障碍物。

正确安装座椅安全带并牢固接合。只有系好安全带时安全气囊才能够提供保护。

侧安全气囊系统

侧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每个前排座椅靠背中的安全气囊。这可通过单词 AIRBAG 来识别。

在侧面发生严重撞击时,防侧撞气囊系统将触发。需开启点火开关。

座椅,约束装置 49

充气的安全气囊可缓和冲击力,从而减少在侧面碰撞事故中上半身及骨盆严重受伤的风险。

9 警告

在安全气囊要充胀开的部位,不可有任何障碍物。

注意只可使用批准用于该车辆的保护性椅套。要小心,不要遮盖住安全气囊。

帘式安全气囊系统帘式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每侧车顶框架中的安全气囊。可通过车顶支柱上的单词AIRBAG 来识别。

在侧面发生严重撞击时,帘式安全气囊系统将触发。需开启点火开关。

充气的安全气囊可缓和冲击力,从而减少在侧面碰撞事故中头部严重受伤的风险。

9 警告

在安全气囊要充胀开的部位,不可有任何障碍物。

在车顶框架把手上的这些钩子只适合于勾挂重量轻的衣物,而不用衣架。不要在这些衣物内放置任何东西。

座椅占用识别

可通过前排乘客座椅底板上的标签和控制灯 y 进行识别,点火开关开启时该控制灯照亮约 4秒。

当前排乘客座椅未被占用或配备带有异频雷达收发机的欧宝儿童约束系统时,座椅占用识别系统停用乘客前部气囊和侧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系统保持启用。

9 危险

只有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欧宝儿童约束系统可以安装在前排乘客座椅上。使用没有信号应答器的系统,会有带来致命伤害的危险。

50 座椅,约束装置

控制指示灯 3 80。

注意任何体重不超过 35 公斤的乘客都可坐在后排座椅乘车。

不要在前乘客座椅上放置任何沉重物品。否则,此座椅就会记录成有乘客乘坐在位,前乘客座椅的安全气囊系统就不会关闭。

不要在前乘客座椅上使用保护罩或者座椅垫。

注意在 Astra TwinTop 上,当车顶敞开且前排乘客座椅未被占用时,中波波段中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接收可能会受到干扰。

儿童约束装置

儿童约束系统我们推荐使用专门针对车辆内使用的欧宝儿童约束系统。

使用儿童约束系统时,注意下列用途与安装说明,以及与儿童约束系统配置一起提供的物件。

始终遵守当地或国家法规。在某些国家,禁止在某些座椅上使用儿童约束系统。

选择正确的系统后排座椅是 容易固定儿童约束系统的位置。

行驶时,车内的儿童应尽量面向后。这可确保在发生事故时减少儿童仍很脆弱的脊椎承受的力。

合适的约束系统须满足 ECE44-03 或ECE44-04 标准。检查当地法律是否强制要求使用儿童约束系统。

请确保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与车型相配。

请确保车内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正确。

允许仅从远离交通拥挤的一侧进出车辆。

如果未使用儿童约束系统,用座椅安全带固定座椅或将其从车中取下。

注意不要在儿童安全座椅系统上插任何东西,不要用其它材料遮盖此座椅系统。

在事故中经过了碰撞的儿童安全座椅系统必须更换。

座椅,约束装置 51

儿童约束装置位置

安装儿童约束系统的许用选装件

重量与年龄等级 前排乘客座椅上1) 外侧后排座椅上 中间后排座椅上2)

分组 0: 大体重 10 千克或年龄约为 10 个月

组别 0+: 至 13 公斤或约 2岁B1、++ U, + U

组别 I: 9 至 18 公斤或约 8个月至 4岁 B2、++ U, + U

组别 II: 15 至 25 公斤或约 3至 7岁

组别 III: 22 至 36 公斤或约 6至 12 岁X U U

B1 = 受限,仅与座椅占用识别和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欧宝儿童约束系统一起使用。

如果使用三点式座椅安全带固定儿童约束系统,将座椅高度调节移至 高位置。尽量向后移动前排乘客座椅,并将前排乘客座椅安全带固定点移至 低位置。

B2 = 受限,仅与座椅占用识别和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欧宝儿童约束系统一起使用。

如果使用三点式座椅安全带固定儿童约束系统,将座椅高度调节移至 高位置。尽量向后移动前排乘客座椅,以使车辆安全带从固定点绕向前方。

U = 与三点座椅安全带通用。+ = 具有 ISOFIX(儿童座椅安全固定装置)和上拉带安装支架的座椅可用。++ = 具有 ISOFIX(儿童座椅安全固定装置)安装支架的座椅可用。X = 在此重量级不允许任何儿童约束系统。

1) 不适用于四门轿车。2) 不适用于 Astra TwinTop。

52 座椅,约束装置

安装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的许用选装件

重量等级 尺寸等级 固定装置 前排乘客座椅上 后排外侧座椅上 后排中间座椅上

组别 0:至 10 公斤 E ISO/R1 IL IL X

组别 0+:至 13 公斤 E ISO/R1 IL IL X

D ISO/R2 IL IL X

C ISO/R3 X IL 3) X

组别 I:9 至 18 公斤 D ISO/R2 IL IL X

C ISO/R3 X IL3) X

B ISO/F2 IL IL, IUF X

B1 ISO/F2X IL IL, IUF X

A ISO/F3 X IL, IUF X

IL = 适用于特定的 ISOFIX“特殊车辆”、“受限”或“半通用”类约束系统。用于特殊车辆类型的 ISOFIX 约束系统必须进行检验。

IUF = 适用于经认证能用于此重量等级的 ISOFIX 通用类前向式儿童约束系统。X = 在此重量级不允许任何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

3) 仅在乘客侧。

座椅,约束装置 53

ISOFIX 尺寸等级和座椅装置A - ISO/F3 = 前向式儿童约束系统可适用于身高较大儿童的重量等级为 9至 18 公斤。B - ISO/F2 = 前向式儿童约束系统可适用于身高较小儿童的重量等级为 9至 18 公斤。B1 - ISO/F2X = 前向式儿童约束系统可适用于身高较小儿童的重量等级为 9至 18 公斤。C - ISO/R3 = 后向式儿童约束系统可适用于身高较大儿童的重量等级至 13 公斤。D - ISO/R2 = 后向式儿童约束系统可适用于身高较小儿童的重量等级达 13 公斤。E - ISO/R1 = 后向式儿童约束系统可适用于年轻儿童的重量等级达 13 公斤。

54 座椅,约束装置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

将经过车辆认证的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固定在 ISOFIX 安装支架上。由 IL 在表中标记特殊车辆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的位置。

ISOFIX 安装支架由座椅靠背上的标签显示。

上拉带儿童约束系统上拉带固定孔位于标有儿童座椅符号:的盖板上。使用后,将盖板向上折叠。

除 ISOFIX 安装装置以外,将上拉带固定带固定到上拉带固定孔上。在头枕的两根导杆之间移动固定带。

由 IUP 在表中标记通用类 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的位置。

带应答器的儿童约束装置

儿童约束系统上的标签表示车辆配备异频雷达收发机。

如果带有座椅占用识别功能的前排乘客座椅上正确安装了配备异频雷达收发机的欧宝儿童约束系统,则可自动检测到。

注意在此座椅和儿童安全座椅系统之间不可有任何物品(例如塑胶布或者加热垫)。

座椅占用识别 3 49。

储物箱 55

储物箱

储物箱 ......................... 55

行李箱 ......................... 56

车顶行李架系统 ................. 69

装载信息 ....................... 70

储物箱

手套箱

手套箱带有一个钢笔架和存放硬币的位置。

手套箱架可拆卸:通过拉动前边缘分离架子。

重新安装架子,通过将其滑动至侧部导轨束带,并推动以将其卡入后面板。

驾驶时应关闭手套箱。

可锁式手套箱、配备开启/起动系统的 Astra TwinTop除了开启/起动系统的电子钥匙,还有一个标准钥匙,不带手套箱锁遥控功能。

杯架杯架位于中央控制台和后排车门的车门袋中。

附加杯架位于前排座椅靠背后面的折叠桌中。

太阳镜盒

折下并开启。

不要用于存储重物。

56 储物箱

扶手储物箱

前排扶手中的储物箱

要开启,按下按钮并打开扶手上部。

行李箱

行李箱扩展,三门/五门轿车

将后排座椅靠背向下折

一直向下推头枕或拆卸 3 39。

轻轻向前滑动前排座椅。

使用一侧或两侧的释放按钮分离靠背(独立式或分折式),并将其向下折叠至座垫上。

将中间靠背向下折

尽量向下推动头枕 3 39。

使用操作杆分离靠背并折叠至座垫上。

储物箱 57

将靠背复位至直立位置前,将座椅安全带穿过安全带导轨,以防损坏。

将后排座椅靠背移至直立位置,并使锁止机构卡入有声。

当靠背正确卡入时,才可拉动中间后排座椅的三点式安全带。

行李箱扩展,四门轿车

将后排座椅靠背向下折

一直向下推头枕或拆卸 3 39。

轻轻向前滑动前排座椅。

要防止损坏,通过释放按钮将座椅安全带置于导轨中。当靠背折叠时,座椅安全带随其延长。

使用一侧或两侧的释放按钮分离靠背(独立式或分折式),并将其向下折叠至座垫上。

如果车辆从后车门进行装载,则从导轨中拆下安全带并收回。

要向上折叠,提升座椅靠背将其导入垂直位置,直至听到接合声。

竖直座椅靠背时,不要缠绕安全带。

当靠背正确卡入时,才可拉动中间后排座椅的三点式安全带。

行李箱扩展,旅行车

将后排座椅靠背向下折

一直向下推头枕或拆卸 3 39。

从头枕上松开行李箱盖挂钩 3 60。

轻轻向前滑动前排座椅。

使用一侧或两侧的释放按钮分离靠背(独立式或分折式),并将其向下折叠至座垫上。

58 储物箱

升起座垫并折叠靠背

拉动座垫上的固定带,并向前提起座垫后部(分折式或独立式)。

从头枕上松开行李箱盖挂钩 3 60。

拆卸后排外侧头枕,并一直向下推动中间头枕 3 39。将拆下的头枕存放在升起的座垫下的空腔内。

使用分离按钮分离靠背(独立式或分折式),向前折叠并卡入。

将中间靠背向下折

尽量向下推动头枕 3 39。使用操作杆分离靠背并折叠至座垫上。如果座垫升起,将其向前折叠直至其卡入。

储物箱 59

将靠背复位至直立位置前,将座椅安全带穿过安全带导轨,以防损坏。按下分离按钮并将后排座椅靠背移至直立位置,确保锁止机构卡入有声。

座垫升起时:将头枕插入靠背并调节3 39。向后折叠座垫,确保安全带锁扣正确入位。

将行李箱盖挂钩连接至头枕 3 60。

当靠背正确卡入时,才可拉动中间后排座椅的三点式安全带。

行李箱扩展,TwinTop

后排座椅之间的装载区域

通过固定带拉出扶手。

使用固定带将扶手在靠背上固定入位。要完全拆下扶手,从固定带处分离支架。

拉动把手并向下折叠盖。

扶手后的盖可从行李箱锁止:

水平位置 = 锁止垂直位置 = 解锁

在行李箱中储物,旅行车行李箱右侧有一个储物箱。

保险丝盒位于盖后行李箱侧板的左侧3 154

储物盒 3 62。

轮胎维修套件位于护盖后右侧 3 161。

60 储物箱

行李箱罩

三门/五门轿车

移动

从尾门解锁固定带。从侧部导轨拉动盖。

安装

将盖卡入侧部导轨并向下折叠。将固定带连接至尾门。

旅行车不要将重物或尖利物品置于行李箱罩上。

开启

向后按下行李箱罩上的把手;盖自动卡入其末端位置。

关闭

从侧支架上移开行李箱罩。它自动卷起。

使用把手向后拉动盖,并将其卡入两侧的固定器中。

要覆盖行李箱罩和厚靠背之间的缝隙,支架上有一个盖。将盖的两个挂钩连接至头枕导杆。如果安装了安全网,将挂钩穿过网格。

储物箱 61

移动

开启行李箱罩,并从头枕上拆下挂钩。

拉动释放操作杆。首先提起盖的右侧,然后将其左侧拉出凹口。

安装

将行李箱罩的左侧插入凹口,拉动释放操作杆,插入行李箱罩的右侧并卡止。

将挂钩连接在头枕上。

TwinTop

开启

从左右侧的凹口中松开行李箱罩,行李箱罩自动卷起。

关闭

使用把手向后拉动盖,并将其卡入两侧的固定器中。

不要在行李箱盖上放置任何物品。

当车顶开启时或在开启操作过程中,不得在盖外或盖顶部放置物品。

只有在卷帘卡入凹口时,才可以操作车顶。

行李箱轨道和挂钩

在旅行车上,将挂钩安装在导轨中的所需位置:将挂钩插入导轨上的上部凹槽并按入下部凹槽。

62 储物箱

捆缚固定眼

行李捆扎固定眼设计用于防止物品滑动,例如,使用捆缚带、行李网或安全网。

货物管理系统FlexOrganizer 是一个灵活的系统,用于在旅行车中分割行李箱或固定装载物。

该系统包括

■ 适配器

■ 可变分隔网

■ 网格袋

■ 挂钩

部件利用适配器和挂钩安装在侧板的两个导轨中。分隔网也可直接安装在尾门前部。

可变分隔网

将适配器插入每个导轨:折起把手板,将适配器插入导轨上部和下部的槽种,并移至所需位置。向上转动把手板锁止适配器。将网杆插入适配器前必须将其展开:通过逆时针转动拉出所有端件和锁。

要进行安装,同时稍微推动杆并将其插入适配器的相应开口中。较长的杆必须插入适配器上部。

要进行拆卸,同时按下网杆并从适配器中拆下。折起适配器把手板,先从下部槽中分离,然后再从上部槽种分离。

储物箱 63

挂钩和网袋

网袋可从行李挂钩上拆下。

储物盒

地板覆层下面的可折叠储物盒用于分隔行李箱。

当靠背卡入直立位置时,储物盒才可装入物品。

要拆卸储物盒地板覆层,先拆卸右半侧,然后再拆卸左半侧。对于带拖车设备的车型,先松开球节连杆固定带并将其穿过孔环。

以相反顺序进行安装。

装载辅助装置

TwinTop:当车顶开启时,便捷装载辅助系统可舒适地进行行李箱装载。按下装载辅助按钮,将行李箱中折叠的车顶升起 25 厘米。这增大了行李箱的装载开度。

■ 开启行李箱盖

■ 解锁行李箱罩,并利用支架连接至后车窗框架

■ 点按装载辅助按钮:折叠的车顶升起。车顶保持在其末端位置约 9分钟

64 储物箱

■ 观察标记的 大装载高度

■ 从后车窗框架悬起行李箱罩,并卡入凹口。行李箱罩必须平坦;不得被其下面的物体顶起。

■ 点按装载辅助按钮:折叠的车顶降下。

■ 仅在响起确认信号音后关闭行李箱盖。否则可能损坏车顶。

9 警告

操作装载辅助装置时应小心。有受伤危险。

确保不会夹到任何物品或人员。

操作时,确保操作区域没有人。有受伤危险。

这一点对于儿童尤其重要。相应地提示乘客。

备注

■ 不要在行李箱罩上面或旁边放置物品。

■ 当遮阳板关闭时,才可降下折叠的车顶。否则,将响起三声警告蜂鸣音。

■ 通过按下装载辅助按钮,可停止倾斜车顶的移动,继续按下将使其沿相反方向移动。

■ 车顶倾斜时,车顶末端位置的上部和下部响起一声确认蜂鸣音。

■ 只有响起确认音表明装载辅助位于其底端位置时,才可关闭尾门。

■ 当行李箱盖关闭时,如果装载辅助未处于其底端位置,则响起警告音或尾门机械锁止 3 33。

■ 不要触摸移动部件。

■ 升起的装载辅助保持时间结束前 1分钟,将响起一声警告蜂鸣音,以提醒您降低车顶。

■ 只有当车辆解锁时,才可以操作装载辅助。

■ 发动机关闭时,频繁操作装载辅助将使蓄电池放电。

■ 重复操作装载辅助可能会导致故障。

安全网旅行车上课提供安全网并可安装在后排座椅后,或者,如果后排座椅靠背折叠且座垫升起,则可位于前排座椅后。

乘客不得乘坐于安全网后面。

安装

车顶框架中有两个安装开口:在一侧悬起并卡入网杆,压缩杆和悬挂,并在一侧卡入。

储物箱 65

后排座椅后

通过将上部挂钩连接至固定带孔和底板左右两侧的孔,调节安全网的固定带长度。

前排座椅后

通过将上部挂钩连接至固定带孔和底板左右两侧的孔,调节安全网的固定带长度。

拆下后排外侧头枕并向前折叠靠背。

拆卸

向上倾斜安全网张紧带的长度调节器并分离安全带。从车顶框架的支架上松开安全网杆。卷起安全网并用固定带固定。

66 储物箱

行李箱隔板

要运输长形物体,可打开乘客座椅后行李箱隔栅部分:

向后松开乘客座椅并向前折叠。

按下支架并折起格栅部分。

将格栅锁止在开启位置。

要从开启位置关闭格栅部分,向下推动支架、折下格栅并将其卡入位。

检查关闭的格栅是否正确锁止。

折叠式托盘位于前排座椅靠背中。

通过向上拉动开启,直到其卡入位。

通过将其按下越过阻力点,将其折起。

不要在折叠式托盘上放置任何重物。

警告三角牌

三门/五门轿车、TwinTop

将警告三角牌存放在行李箱后壁上:首先,将警告三角牌安装在左侧的凹口中,然后插入右侧的导轨中。

要拆下警告三角牌,向右提起并拉出。

配备储物盒的车辆:利用储物盒右侧提起警告三角牌。向右拉出警告三角牌。

储物箱 67

四门轿车

将警告三角牌和急救箱固定在行李箱中并使用两个固定带使其固定在右侧的面板上。

旅行车、厢式车

将警告三角牌存储在尾门中的空间内,并用左右侧固定带将其固定。

急救包

三门/五门轿车

使用固定带,将急救包固定至行李箱右壁上。

68 储物箱

四门轿车

将警告三角牌和急救箱固定在行李箱中并使用两个固定带使其固定在右侧的面板上。

旅行车

使用固定带,将急救包固定至行李箱左壁上。

厢式车

将急救包置于驾驶员侧座椅后面的储物箱中。要开启盖,按下锁定卡舌。

储物箱 69

TwinTop

将急救包存储在行李箱左壁上固定带后的凹口中。

车顶行李架系统

车顶行李架由于安全原因,同时为了避免损坏车顶,建议使用经过检验认证的车顶行李架系统。

Astra TwinTop 不允许进行车顶装载。

请遵守安装说明,并在不用时取下车顶行李架。

不带车顶导轨的版本

从安装口上提起护盖。

将车顶行李架固定在固定点上。

带车顶导轨的版本

要固定车顶行李架,将安装螺栓插入图中所示的孔中。

70 储物箱

装载信息

■ 行李箱中的重物应靠着座椅靠背放置。确保靠背牢靠卡入。如果可堆放物体,将较重的物体放在底部。

■ 使用防滑带将行李固定至固定眼3 62。

■ 将行李箱中的散落物体固定,防止其滑动。

■ 运输行李箱中的物体时,后排座椅靠背不得向前倾斜。

■ 不要使装载物突出靠背上边缘。

■ 不要在行李箱盖或仪表板上放置任何物品。

■ 载荷绝对不能干扰踏板、驻车制动器与选档杆的操作,或干扰驾驶员的行动自如。不得在内部放置任何未固定的物体。

■ 行李箱打开时不得驾驶。

■ 旅行车:使用行李箱运输物品时,安装安全网。关闭行李箱盖。

■ Astra TwinTop:车顶开启时,注意大装载高度。不要在行李箱罩顶部或旁边、可触发式防侧倾杆上或者后排头枕后面放置物品。

■ 有效负荷在许可车辆总重(参见标识牌 3 175)和 EC 全装备重之间有所不同。

为了计算 EC 整车装备重量,在本手册开始部分的重量表格中输入车辆数据。

EC 全装备重包括驾驶员(68 公斤)、行李(7公斤)与所有液体(油箱90%)的重量。

选装设备和配件增加了全装备重。

■ 由于车辆重心升高,带着车顶载物进行驾驶会增加车辆对逆风的灵敏度,并对车辆操作具有不良作用。平均分配负载,并用固定带适当固定。根据装置情况调节轮胎压力与车速。经常检查并重新拧紧固定带。

驾驶车速不能高于 120 公里/小时。

大允许车顶载荷为 75 千克,对于配备车顶导轨的旅行车而言,则为100 千克。车顶载物是车顶行李架与负载的总重。

仪表和控制器 71

仪表和控制器

控制器 ......................... 71

警告灯、量表与指示灯 ........... 77

信息显示器 ..................... 85

车辆信息 ....................... 92

行车电脑 ....................... 94

控制器

方向盘调节

解锁操作杆,调节方向盘,然后接合操作杆并确保其完全锁止。

除非车辆静止且方向盘锁已松开,否则不得调整方向盘。

方向盘控制器

信息娱乐系统和 Info-Display 可通过方向盘上的控制钮进行操作。

详细信息请参见信息娱乐系统手册。

72 仪表和控制器

喇叭

按下j。

挡风玻璃雨刮器/清洗器

挡风玻璃雨刮器

操作杆始终弹回其原始位置。

& = 快速% = 慢速$ = 可调时间间隔刮水§ = 关闭

挡风玻璃雨刮器关闭时想要操作一次刮水动作,按下操作杆。

通过将操作杆推过阻力点并按住,使挡风玻璃雨刮器完成整个运行过程。§处响起信号音。

如果挡风玻璃结冰,不得使用。

洗车处关闭。

可调式雨刮器时间间隔

要将雨刮器间隔设置在 2至 15 秒之间的数值:开启点火开关,将操作杆从位置§向下移动,等待所需时间间隔后,将操作杆提起至$。

开启点火开关后,将操作杆设置至$,间隔被设置至 6秒。

仪表和控制器 73

根据雨量传感器自动刮水

$ = 根据雨量传感器自动刮水

雨量传感器检测挡风玻璃上的水量,并自动调节挡风玻璃雨刮器的频率。

使传感器免受灰尘、污垢与结冰的影响。

挡风玻璃清洗器

拉动操作杆。将清洗液喷到挡风玻璃上,并让雨刮器来回刮动几次。

如果车灯照亮,清洗液也喷到大灯上。然后大灯清洗系统停止运作 2分钟。

后车窗雨刮器/清洗器

向前推动操作杆。后车窗雨刮器以间歇模式刮水。通过再次向前推动操作杆将其关闭。

如果将操作杆向前按住,清洗液喷在后车窗上。

如果后车窗结冰,不得使用。

洗车处关闭。

当后挡风玻璃雨刮器开启并挂入倒档时,后车窗玻璃雨刮器自动启用。

74 仪表和控制器

外部温度

温度下降可立即显示,温度上升会延时显示。

如果车外温度降至 3 ℃,Triple-Info-Display 或Board-Info-Display 中的符号:照亮,以针对冰雪路面条件发出警告。:保持照亮,直到温度达到至少 5 ℃。

在配备 Graphic-Info-Display 或Color-Info-Display 的车辆中,显示器中出现一条针对冰雪路面条件发出的警告信息。温度低于-5 ℃时不显示信息。

9 警告

道路表面可能已经结冰,尽管显示器只是 0 °C 数度的温度。

时钟日期和时间显示在 Info-Display 上。

Board-Info-Display 3 85,Graphic-Info-Display,Color-Info-Display 3 88.

在 Triple-Info-Display 中设定日期和时间

要设定时间,按住仪表板中的设定按钮约 2秒。点按将设定闪烁的数值。再次按住按钮 2秒,切换至下一单元并推出设定模式。

自动时间同步

大部分 VHF 发射器的 RDS 信号自动设置时间,由显示器中的}表明。

一些信号传送器不一定发送正确的时间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关闭自动时间同步。

仪表和控制器 75

启用设置模式并将其设置至年份设定。按住 Ö按钮约 3秒,直到显示器中的}闪烁且出现“RDS TIME”。利用;按钮启用(RDS TIME 1)或停用(RDS TIME 0)该功能。使用 Ö按钮退出设置模式。

电源插座部分车辆配备电源插座,用于连接电气附件而非点烟器。

旅行车在行李箱中配备有附加附件插座。

发动机关闭时,连接的电气附件将耗费蓄电池电量。

不得超过 大功率消耗 120 瓦。

连接至插座的电气附件必须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根据 DIN VDE 40 839 中的规定要求)。

不得连接任何导电附件,例如充电设备或电池。

不得使用不适合的插头,这样会损坏电源插座。

点烟器

点烟器位于烟灰缸盖后面。按下烟灰缸盖将其开启。

76 仪表和控制器

按压点烟器。一旦元件灼热,将自动关闭。拉出点烟器。

烟灰缸

注意事项

只可用于放置烟灰,不可用于放置可燃垃圾。

烟灰缸,前部

按下烟灰缸盖将其开启。

要进行清空,则握住烟灰缸嵌件的两侧并向上提起。

烟灰缸,后部

推动其一侧,将其拉出。

要进行清空,按下弹簧并向后笔直拉出烟灰缸。

仪表和控制器 77

警告灯、量表与指示灯

组合仪表在某些版本中,点火开关开启时,仪表指针轻旋至止动位。

速度计

显示车辆速度。

里程表

底行显示记录的距离。

短程里程表顶行显示自上次复位后计算的公里数。

要进行复位,在点火开关开启时,按住复位按钮几秒。

转速表

显示发动机转速。

在每个档位下,尽可能以较低的发动机转速驾驶。

注意事项

如果指针处于红色警告区,则超出了大允许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处于危

险状态。

78 仪表和控制器

燃油表

根据操作模式,显示油箱中的燃油液位。

如果油箱中液位较低,控制指示灯 Y照亮。如果此灯闪烁,立即加油。

切勿在燃油箱空的情况下运行。

由于油箱中有剩余燃油,加注的燃油量应少于规定的油箱容量。

保养周期显示器

当保养到期时出现信息 InSP。详细信息3 172。

控制指示灯描述的控制指示灯不是在所有车辆上都有。该描述适用于所有仪表版本。当点火打开时,大部分控制灯将作为功能测试短暂照亮。

控制指示灯颜色的含义:

红色 = 危险,重要提示,黄色 = 警告,故障信息,绿色 = 确认启用,蓝色 = 确认启用。

仪表和控制器 79

80 仪表和控制器

转向信号O照亮或绿灯闪烁。

照亮当驻车灯开启时,控制灯短暂照亮。

闪烁如果启用了转向灯或危险警告闪光灯,控制指示灯闪烁。

快速闪烁:转向指示灯或相关保险丝故障,挂车上的转向指示灯故障。

更换灯泡 3 139。保险丝 3 151。

转向灯 3 100。

座椅安全带提醒器X亮起或红灯闪烁。

照亮点火开关开启后,直到已佩戴座椅安全带。

闪烁起步后,直到已佩戴座椅安全带。

固定座椅安全带 3 45。

安全气囊、安全带张紧器和防倾杆v红灯亮起。

点火开关开启时,控制指示灯照亮约4秒。如果不亮、亮 4秒后不熄灭或在行驶时照亮,安全带张紧器、安全气囊、可触发式防侧倾杆或座椅占用识别系统中有故障。发生事故时,这些系统可能无法触发。

v的持续照亮表明安全带张紧器、安全气囊或可触发式防侧倾杆触发。

9 警告

立即让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安全气囊系统、安全带张紧器 3 47、3 45。

座椅占用识别y 亮起或黄灯闪烁。

照亮如果车辆配备座椅占用识别,点火开关开启约 4秒后,y 照亮。

如果检测到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儿童约束系统,y 保持照亮。只有这时,才可在前排乘客安全气囊系统停用时,将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儿童约束系统用于前排乘客座椅上 3 49。

9 危险

如果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系统,而检查指示灯在行驶中却没有点亮,那么用于前乘客座椅的前安全气囊和侧安全气囊就没有关闭。

闪烁系统或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儿童约束系统故障或安装不正确 3 49。

9 危险

在行驶中检查指示灯闪烁表示有一故障。应该请维修厂立即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带异频雷达收发机的儿童约束系统3 54。

充电系统p红灯亮起。

仪表和控制器 81

点火开关开启时照亮,且在发动机起动后很快熄灭。

发动机运行时照亮停车,关闭发动机。蓄电池未充电。发动机冷却可能中断。在柴油发动机中,制动伺服装置的供电电源可能会切断。请向维修站求助。

功能故障指示灯Z亮起或黄灯闪烁。

点火开关开启时照亮,且在发动机起动后很快熄灭。

发动机运行时照亮废气控制系统故障可能超出了允许的排放限值。请立即向维修站求助。

发动机运行时闪烁可能会导致催化净化转换器损坏的故障。松开一些油门踏板,直至闪烁停止。请立即向维修站求助。

立即维修车辆A亮起或黄灯闪烁。

发动机运行时照亮发动机或变速箱电子设备中的故障3 118、3 121。电子设备切换至紧急运行模式。油耗可能增加并可能会影响车辆操控性。

重新起动车辆后,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向维修站咨询。

随保养显示中的 InSP4 照亮向维修站寻求帮助,以排空柴油过滤器3 93。

随点火开关开启而闪烁防盗系统故障。无法起动发动机 3 25。

关闭点火开关,随后重复起动尝试。

如果控制灯继续闪烁,请使用备用钥匙尝试起动发动机,并请向维修站求助。

制动器与离合器系统R亮起或红灯闪烁。

照亮如果踩下驻车制动器,点火开关开启后照亮 3 123。

松开驻车制动器时,刹车和离合器液位过低时照亮 3 137。

9 警告

停车熄火。不要继续开车。请咨询一家汽车维修厂。

闪烁在配备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的车辆上,当点火开关关闭且驻车制动器未踩下时闪烁。

在配备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的车辆上,当驾驶员侧车门开启且驻车制动器未踩下时闪烁。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u红灯亮起。

点火开关打开后照亮几秒。控制指示灯关闭时,系统运行准备就绪。

如果几秒后控制指示灯未关闭,或其在行驶时照亮,说明 ABS 系统有故障。制动系统仍可运行,但没有 ABS 功能。

防抱死系统 3 122。

运动模式1黄灯亮起。

82 仪表和控制器

当运动模式启用时,符号照亮 3 117、3 121。

冬季模式T黄灯亮起。

当冬季模式启用时,符号照亮 3 117、3 121。

超声波驻车辅助系统r亮起或黄灯闪烁。

照亮系统故障。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闪烁由于传感器脏污或被冰雪覆盖而产生故障。

由于外部超声波源而受到干扰。一旦移除干扰源,系统将正常运作。

超声波驻车传感器 3 126。

电子稳定程序v 闪烁或黄灯照亮。

点火开关打开时照亮几秒。

行驶中闪烁有效使用系统。发动机的输出功能可能降低,车辆可能自动小幅制动 3 123。

行驶中照亮系统关闭或出现故障。可以继续行驶。但是,行驶稳定性可能会下降,这取决于路面条件。

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ESP®Plus 3 123。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W红灯亮起。

发动机运行时照亮停车,关闭发动机。

注意事项

冷却液温度可能过高。

立即检查冷却液液位 3 136。

如果冷却液充足,向维修站咨询。

预热和柴油微粒过滤器!亮起或黄灯闪烁。

照亮预热启用。只有当外部气温较低时才启用。

闪烁在配备柴油微粒过滤器的车辆中。

当过滤器需要清洁且之前的驾驶条件不允许进行自动清洁时,控制灯!闪烁。继续驾驶,如有可能,不要使发动机转速降至 2000 转每分以下。

一旦自清洁操作完成,控制灯!熄灭。

柴油微粒过滤器 3 113。

漏气检测系统与胎压监测系统w照亮或闪烁红灯或黄灯。

控制灯亮红灯胎压流失。立即停车并检查胎压。防爆轮胎的 大允许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3 158。

控制灯亮黄灯系统或未安装压力传感器的轮胎故障(例如,备胎)。向维修站咨询。

仪表和控制器 83

闪烁闪烁三次表明系统初始化。

漏气检测系统 3 160、胎压监测系统3 159。

交互式驾驶系统,连续减震控制系统,运动模式IDS+黄灯亮起。

点火开关开启时照亮,且在发动机起动后很快熄灭。行驶时照亮,表明系统中有故障。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IDSPlus 3 124、CDC 3 124、运动模式3 124。

发动机机油压力I红灯亮起。

点火开关开启时照亮,且在发动机起动后很快熄灭。

发动机运行时照亮

注意事项

发动机的润滑可能被中断。这会造成发动机损坏及/或驱动轮锁定。

1. 踩下离合器。

2. 选择空档,将选档杆设置至 N 档。

3. 在不妨碍其它车辆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从车流中行驶出来。

4. 关闭点火开关。

9 警告

发动机关闭时,制动和转向就需要明显更大的力量。

在车辆静止前不要拔下钥匙,否则方向盘锁可能会意外接合。

在向维修站求助前,先检查机油液位3 135。

发动机机油油位低S黄灯亮起。

自动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

发动机运行时照亮发动机机油油位低。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必要时进行加注 3 135。

燃油油位低Y亮起或黄灯闪烁。

照亮油箱中的液位过低。

闪烁燃油耗尽。立即加油。切勿在燃油箱空的情况下运行。

催化净化转换器 3 114。

排放柴油机燃油系统 3 138。

开启/起动系统0亮起或黄灯闪烁。

闪烁电子钥匙不再处于车内的有效范围内。无法起动发动机。长时间按住 Start/Stop 按钮关闭点火开关。

电子钥匙故障。仅可通过紧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

照亮系统故障。尝试利用备用钥匙、遥控器或通过紧急操作模式进行操作。长时间按住 Start/Stop 按钮关闭点火开关。请向维修站求助。

84 仪表和控制器

方向盘锁仍锁止。小幅移动方向盘并按下 Start/Stop 按钮。

开启/起动系统 3 17。

应用脚制动器j黄灯亮起。

踩下脚刹车时,仅可起动配备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的发动机。如果未踩下脚刹车,控制灯照亮 3 120。

车外灯8绿灯亮起。

车外照明开启时照亮 3 98。

远光灯C蓝灯亮起。

远光灯开启时且大灯闪烁时照亮3 99。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B亮起或黄灯闪烁。

照亮系统故障。

如果弯道照明的旋转设备故障,相应的近光灯停用且雾灯开启。

请向维修站求助。

闪烁系统故障。立即向维修站咨询。

点火开关开启后,控制灯B闪烁约4秒,以提示系统已开启 3 99。

自适应前照灯(ARL)3 100。

雾灯>绿灯亮起。

前雾灯开启时照亮 3 101。

后雾灯r黄灯亮起。

后雾灯开启时照亮 3 101。

定速巡航控制系统m 绿灯亮起。

系统开启时照亮 3 125。

车门开启Q红灯亮起。

某扇车门或尾门打开时照亮。

仪表和控制器 85

信息显示器

三重信息显示器

开启时,显示时间、车外温度和日期或信息娱乐系统。

当点火开关关闭时,通过短暂按下显示器下面两个按钮中的一个,可显示时间、日期和车外温度。

仪表板信息显示器

显示时间、车外温度和日期或信息娱乐系统信息。

选择功能通过车载显示器进入信息娱乐系统的功能和设置。

使用信息娱乐系统的菜单和按钮进行此操作。

如果在 5秒内没有进行任何操作,菜单自动退出。

利用信息娱乐系统按钮进行选择

在 Settings (设置)菜单中,利用 OK 按钮调出所需功能。使用箭头按钮更改设置。

在 BC 菜单中,利用 OK 按钮调出所需功能。使用 OK 按钮操作秒表计时器或重新开始测量和计算。

86 仪表和控制器

利用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进行选择

按下调节指轮开启 BC 菜单。在 BC 菜单中,按下并操作秒表计时器或重新开始测量和计算。

转动调节指轮,调出所需的功能。

系统设置

按下信息娱乐系统的 Settings 按钮。随后菜单项 Audio 打开。

利用左箭头按钮调出 System (系统),并利用 OK 按钮进行选择。

自动时间同步

大部分 VHF 发射器的 RDS 信号自动设置时间。可通过显示器中的}对此进行识别。

一些信号传送器不一定发送正确的时间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关闭自动时间同步。

利用箭头按钮停用(Clock Sync.Off(时钟同步关闭))或启用(ClockSync.On (时钟同步打开))自动时间同步。

仪表和控制器 87

设定日期和时间

可进行修改的数值标有箭头。使用箭头按钮进行所需设置。

点火逻辑

请参见娱乐信息系统手册。

语言选择

部分功能的显示语言可以进行选择。

利用箭头按钮选择所需的语言。

设置度量单位

利用箭头按钮选择所需的单位。

88 仪表和控制器

图形信息显示器,彩色信息显示器

显示时间、车外温度和日期或信息娱乐系统(开启时)和电子恒温控制系统。

Color-Info-Display 显示彩色信息。

信息类型以及其根据车辆设备和设置如何显示。

选择功能通过显示器进入信息娱乐系统和电子恒温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设置。

通过菜单和按钮、信息娱乐系统的多功能控制装置或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进行选择。

利用信息娱乐系统按钮进行选择

通过菜单和利用信息娱乐系统按钮选择菜单项。OK 按钮用于选择突出显示的项或确认一条指令。

要退出菜单,按下右侧或左侧的箭头按钮,直到 Return (返回)或 Main (主)出现,然后进行选择。

利用多功能控制装置进行选择

转动多功能控制装置,突出显示菜单项或指令,选择功能区。

按下多功能控制装置,选择突出显示的项或确认一条指令。

要退出菜单,转动多功能控制装置,直到 Return (返回)或 Main (主)出现,然后进行选择。

仪表和控制器 89

利用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进行选择

转动并选择一个菜单项。

按下调节指轮,选择突出显示的项或确认一条指令。

功能区

每个功能区都有一个主页(Main),可在显示器顶部选择(不适用于信息娱乐系统 CD 30 或移动电话门户):

■ 音频。

■ 导航。

■ 电话。

■ 行车电脑。

系统设置

按下信息娱乐系统的 Main 按钮。

按下信息娱乐系统的 Settings 按钮。对于信息娱乐系统 CD 30,没有菜单可供选择。

90 仪表和控制器

设定日期和时间

从 Settings (设置)菜单中选择菜单项Time, Date (时间、日期)。

选择所需菜单项并进行设置。

更改时间设置时,也将更改导航系统的时间设置。

自动时间同步

大部分 VHF 发射器的 RDS 信号自动设置时间。

一些信号传送器不一定发送正确的时间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关闭自动时间同步。

通过勾选 Time, Date (时间、日期)菜单中 Synchron. clock automatical. (时钟自动同步)前的选框启用该功能。

语言选择

部分功能的显示语言可以进行选择。

从 Settings (设置)菜单中选择菜单项Language (语言)。

选择所需语言。

菜单项前的 6表示所做的选择。

在带有语音输出的系统中,当更改显示器的语言设置时,系统将询问是否同时更改语音语言 - 请参见娱乐信息系统手册。

仪表和控制器 91

设置度量单位

从 Settings (设置)菜单中选择菜单项Units (单位)。

选择所需单位。

菜单项前的 o表示所做的选择。

调整对比度(Graphic-Info-Display)

从 Settings (设置)菜单中选择菜单项Contrast (对比度)。

确认所需设置。

设置显示模式

显示亮度与车辆照明有关。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其它设置:

从 Settings (设置)菜单中选择菜单项Day/Night (白天/黑夜)。

Automatic (自动)颜色根据车外光线进行调整。

Always day design (总为白天设计模式)在白色背光下显示黑色或彩色文本。

Always night design (总为夜晚设计模式)在黑色背光下显示白色或彩色文本。

菜单项前的 o表示所做的选择。

点火逻辑

请参见娱乐信息系统手册。

92 仪表和控制器

车辆信息

通过仪表板显示或警告和蜂鸣音提供信息。检查 Info-Display 上出现的控制信息。部分信息以缩写形式显示。利用多功能旋钮确认警告信息 3 85、3 88。

警告铃声

起动发动机或行驶时■ 电子钥匙不存在或未被识别时。

■ 如果未系好座椅安全带。

■ 车辆起动时,如果未完全关闭某扇车门或尾门。

■ 踩下驻车制动器时超过特定车速时。

■ 超过出厂时设定的车速时。

■ 如果车辆配备自动化手动变速箱,当在发动机运转、挂入档位且未踩下脚刹车时开启驾驶员侧车门时。

停车时及驾驶员车门打开时■ 当钥匙位于点火开关中时。

■ 车外灯亮起时。

■ 对于 Open&Start 系统和自动变速箱,选档杆未处于 P 档时。

■ 对于自动化手动变速箱,发动机一关闭时,未踩下驻车制动器且未挂入档位时。

当操作可收回式硬顶时■ 敞篷硬顶开启或关闭完成后指示灯照亮或蜂鸣器响起。

■ 行李箱电子装载辅助装置升起或降下完成后指示灯照亮或蜂鸣器响起。

■ 操作车顶时,如果尾门未关闭,响起嗡嗡声。

■ 操作行李箱装载辅助装置时,如果尾门未完全开启,响起嗡嗡声。

■ 如果在车速超过 30 公里/小时时操作车顶,响起嗡嗡声。

■ 当车速超过 30 公里/小时时,如果车顶未完全开启或关闭,响起嗡嗡声。

■ 操作车顶或装载辅助装置时,如果未安装行李箱罩,响起三声嗡嗡声。

■ 操作车顶时,如果车外温度低于-20 ℃、车辆蓄电池电压过低或系统过载,响起三声嗡嗡声。

■ 操作车顶时,如果防侧倾杆已触发,响起连续的警告蜂鸣音。

■ 车顶在中间位置或装载辅助装置在升起位置的静止时间(9分钟)结束前1分钟,响起连续的警告蜂鸣音。

■ 如果电子装载辅助装置降下过程未完成或已中断,响起持续的警告蜂鸣音。

蓄电池电压无线遥控器或电子钥匙中的电池电压低。在未配备检查控制装置的车辆上,信息InSP3 出现在仪表板显示中。更换电池3 16、3 17。

制动灯开关制动时,制动灯不亮。立即前往维修厂排除故障原因。

仪表和控制器 93

发动机冷却液液位

发动机冷却液系统中的液位低。立即检查冷却液液位 3 136。

排放柴油过滤器如果柴油过滤器中有水,信息 InSP4 出现在仪表板中。向维修站咨询。

照明监测重要车外照明,包括导线和保险丝。在挂车模式下,还会监测挂车照明。带有 LED 灯的挂车必须配备适配器,以启用同样适用于传统灯泡的照明监测。

信息显示中将指示有故障的车灯或仪表板显示中将出现信息 InSP2。

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中有系统故障。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胎压

在配备胎压监测系统的车辆上,如果胎压低,显示器上将显示需要检查哪一个轮胎的信息。

降低车速并尽快检查胎压。胎压监测系统 3 159。检查胎压 3 158,3 199。

94 仪表和控制器

如果压力显著下降,将出现指示故障轮胎的相应信息。

在不危及其它车辆的情况下,尽快从车流中行驶出来。停车并检查轮胎。安装备胎 3 163。如果安装防爆轮胎, 大车速为80 公里/小时。信息 3 158。胎压监测系统 3 159。

清洗液液位清洗液液位低。加注清洗液 3 136。

行车电脑

仪表板信息显示器中的行车电脑通过按下信息娱乐系统上的 BC 按钮或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访问数据。

部分信息以缩写形式显示在显示器中。

一旦选择了音频功能,将进一步在行车电脑底行显示。

瞬时油耗

显示瞬时油耗。低速时,显示每小时油耗。

平均油耗显示平均油耗。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绝对油耗显示消耗的燃油量。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平均车速显示平均车速。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计算结果中不包括旅程中点火开关关闭后的停车时间。

距离显示已行驶距离。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仪表和控制器 95

有效范围

根据当前燃油箱容量与当前消耗量,计算有效范围。显示器显示平均值。

重新注油后,短暂延时后有效范围自动更新。

当油箱中的燃油液位低时,信息 Range(范围)出现在显示器中。

当油箱燃油几乎耗尽时,信息 Refuel!(加油!)出现在显示器中。

秒表计时器

选择该功能。按下 OK 按钮或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启动或停止秒表计时器。

重启行车电脑可重启以下行车电脑信息的测量值和计算结果:

■ 平均油耗。

■ 绝对油耗。

■ 平均车速。

■ 距离。

■ 秒表计时器。

选择所需的行车电脑信息 3 85。要重新启动,按下 OK 按钮或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约 2秒。

图形信息显示器或彩色信息显示器中的行车电脑行车电脑的主页上提供有关剩余燃油可达里程、当前耗油量和平均 BC 1消耗量的信息。

要显示其它行车电脑数据,按下信息娱乐系统上的 BC 按钮,从显示器中选择行车电脑菜单或按下方向盘上的左侧调节指轮。

从行车电脑菜单中选择 BC 1 或 BC 2。

有效范围

根据当前燃油箱容量与当前消耗量,计算有效范围。显示器显示平均值。

96 仪表和控制器

重新注油后,短暂延时后有效范围自动更新。

当油箱中的燃油液位低时,信息 Range(范围)出现在显示器中。

当油箱燃油几乎耗尽时,信息 Pleaserefuel! (请加油!)出现在显示器中。

导航系统将为您找到 近的加油站提供支持。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娱乐系统手册。

瞬时油耗瞬时油耗显示。低速时,显示每小时油耗。

距离显示已行驶距离。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平均车速显示平均车速。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计算结果中不包括旅程中点火开关关闭后的停车时间。

绝对油耗显示消耗的燃油量。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平均油耗显示平均油耗。测量值可随时进行重新设置。

重启行车电脑可重启以下行车电脑信息的测量值和计算结果:

■ 距离。

■ 平均车速。

■ 绝对油耗。

■ 平均油耗。

从 BC 1 菜单中选择 BC 2 或 BoardComputer (车载电脑)。

可分别重新设置两个行车电脑的信息,以评估不同时间段的数据。

仪表和控制器 97

选择所需的行车电脑信息并进行确认。

要重新设置行车电脑的所有信息,选择菜单项 All values (全部数值)。

秒表计时器

从 Board Computer (车载电脑)菜单中选择菜单项 Timer (计时器)。

要将其启动,选择菜单项 Start (开始)。要将其停止,选择菜单项 Stop (停止)。

要将其复位,选择菜单项 Reset (重设)。

可在 Options (选项)菜单中选择相应秒表计时器显示:

Driving Time excl. Stops (驾驶时间,不含停车时间)记录车辆行驶时间。不包括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

Driving Time incl. Stops (驾驶时间,含停车时间)记录车辆行驶时间。包括点火开关开启时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

Travel Time (旅行时间)计算从通过 Start (开始)手动启用到通过 Reset (重设)手动停用的时间。

胎压

从 Board Computer (车载电脑)菜单中选择菜单项 Tyres (轮胎)。

显示每个轮胎的当前压力。

详细信息 3 159。

98 照明

照明

车外照明 ....................... 98

车内照明 ...................... 102

照明特性 ...................... 103

车外照明

灯光开关

转向灯开关:

7 = 关闭8 = 侧灯9 = 近光灯

控制指示灯8 3 84。

如果在近光灯亮起时关闭点火开关,仅侧灯仍照亮。

自动灯光控制

灯光开关设置至 AUTO:当发动机运转时,车外照明在车外光线条件较差时开启。

基于安全理由,灯光开关应始终保持在AUTO 位置。

如果由于雾或湿气而使可见度较差,则将灯光开关移至9。

照明 99

远光灯

要想从近光灯切换至远光灯,推动操作杆。

要想再次切换至近光灯,再次推动操作杆或拉动它。

大灯闪烁要想启用大灯闪烁,拉动操作杆。

大灯照明范围调节

大灯照明范围手动调节

根据车辆负载调整大灯照明范围,以防止眩目:按下按钮将其释放,然后旋至所需位置。

未配备自动高度控制系统的车辆

0 = 前排座椅有人乘坐1 = 全部座椅都有人乘坐2 = 全部座椅都有人乘坐且行李箱满

载3 = 驾驶员侧座椅有人乘坐且行李箱

满载

配备自动高度控制系统的车辆

0 = 前排座椅有人乘坐1 = 全部座椅都有人乘坐1 = 全部座椅都有人乘坐且行李箱满

载2 = 驾驶员侧座椅有人乘坐且行李箱

满载

大灯照明范围自动调节大灯照明范围根据车辆载荷自动调节。

国外行驶时大灯调节不对称的大灯光束扩大了乘客侧对于道路边缘的视野。

然而,在允许双向行驶的国家驾驶时,通过调节大灯防止迎面来车的眩目强光。

配备卤素大灯系统的车辆让维修站对大灯进行调节。

配备自适应前照明系统的车辆匹配大灯光束的分布:

1. 拉住操作杆。

2. 开启点火开关。

3. 约 3 秒后响起信号音。

控制指示灯B 3 84。

100 照明

日间行车灯点火开关开启且灯光开关设置至 7或AUTO 时,侧灯照亮。当发动机运转时,大灯照亮。

在未配备自动照明控制的车辆上,当仪表板照明变暗时,必须开启9。

当点火开关关闭时,日间行车灯关闭。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带有双氙气大灯的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可改善弯道照明并扩大大灯照明范围。

弯道照明

光束随方向盘位置和车速而调整。

高速公路照明在较高车速和执行行驶时,光束自动稍微升高,从而扩大大灯照明范围。

控制指示灯B 3 84。

危险警告闪光灯

用¨按钮操作。

安全气囊触发时,危险警告闪光灯自动启用。

转向和变道信号

操作杆向上 = 右转向灯操作杆向下 = 左转向灯

操作杆始终弹回其原始位置。

如果移动操作杆超过阻力点,转向灯持续开启。方向盘向后移动时,转向灯自动停用。

对于三次闪烁(例如,变道),按下操作杆,直至感觉有阻力然后释放。

移动操作杆至阻力点并保持住,以显示较长时间。

通过小幅移动操作杆关闭转向信号灯。

照明 101

前雾灯

当点火开关和大灯或侧灯均开启时,才能开启前雾灯。

用>按钮操作。

后雾灯当点火开关和大灯或侧灯(和前雾灯一起)均开启时,才能开启后雾灯。

用r按钮操作。

拖车时,停用车辆后雾灯。

驻车灯

驻车时,一侧的驻车灯启用:

1. 将灯光开关设置至 7或 AUTO。

2. 点火开关关闭。

3. 一直向上(右驻车灯)或向下(左驻车灯)移动转向信号灯操作杆。

通过一声信号音和相应的转向信号控制灯进行确认。

要将其关闭,则开启点火开关或沿相反方向移动转向信号操作杆。

倒车灯当点火开关打开并选择倒档时,倒车灯打开。

灯罩起雾在恶劣、潮湿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大雨中或车辆清洗后,灯罩内部可能蒙上薄雾。薄雾很快自行消失;开启大灯可提供帮助。

102 照明

车内照明

仪表板照明控制

当车外照明照亮时,可调整亮度:按下按钮 k将其释放,随后转动并按住,直到获得所需亮度。

车内灯进出车辆时,前部和中部迎宾灯自动开启,一段时间后关闭。

前迎宾灯

用c按钮操作。

迎宾灯和后部阅读灯

利用开关操作。

I = 开启0 = 关闭中部 = 自动

阅读灯

利用 a按钮或开关操作。

I = 开启0 = 关闭中部 = 自动

遮阳板灯当遮阳板开启时,照明开启。

照明 103

照明特性

中控台照明车内后视镜壳体中的聚光灯。根据日间光线自动调整中控台照明。

入车照明解锁车辆后,仪表板照明和牌照灯照亮几秒。

起步 3 14。

下车照明

系统启用后及驾驶员侧车门关闭后,大灯和倒车灯照亮约 30 秒。

启用

1. 关闭点火开关。

2. 拔下点火钥匙。

3. 打开驾驶员车门。

4. 拉动转向灯操作杆。

5. 关闭驾驶员车门。

如果驾驶员车门未关闭,灯光将在两分钟后关闭。

驾驶员车门打开时,如果拉动转向灯操作杆,照明立即关闭。

蓄电池放电保护为了防止蓄电池放电,当点火开关关闭时,约 10 分钟后,所有车内照明自动关闭。

104 恒温控制

恒温控制

恒温控制系统 .................. 104

通风口 ........................ 109

维护保养 ...................... 110

恒温控制系统

加热和通风系统

控制钮用于调节:

■ 气流分配

■ 温度

■ 风扇转速

加热式后窗Ü 3 30。

气流分配L = 同时吹向头部和脚坑M = 吹向头部

l = 吹向挡风玻璃和前车门车窗

J = 吹向挡风玻璃、前车门车窗和脚坑

K = 吹向脚坑

可实现中间设置。

温度红色 = 暖蓝色 = 冷

直到达到正常操作温度,加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风扇转速通过将风扇切换至所需转速调节气流。

车窗除雾和除霜■ 将气流分配控制设置至l。

■ 将温度控制设置至 暖档位。

■ 将风扇转速设置至 高档位。

■ 启动加热式后车窗Ü。

■ 根据需要打开侧部通风口,并使其吹向车门车窗。

■ 为了同时对脚坑供暖,将气流分配控制设置至J。

恒温控制 105

空调系统

除了加热和通风系统,空调系统还配备:

n = 冷却功能4 = 空气再循环

冷却n利用n按钮进行操作,且仅在发动机和风扇均运转时起作用。

一旦外部温度稍微超过冰点,空调系统便进行冷却和除湿(干燥)。因此,形成冷凝水,并从车辆下方滴落。

如果不需要进行冷却或干燥,关闭冷却系统以节省燃油。

空气再循环系统4用4按钮操作。

9 警告

在空气再循环模式中,新鲜空气的交换会减少。在没有冷却的操作中,空气湿度会增加,这样车窗就可能结雾。乘客车厢内的空气品质会降低,导致汽车内的乘客感觉疲倦。

气流分配至l:空气再循环停用。

冷短暂打开车窗,以使热空气快速散出。

■ 冷却功能n启用。

■ 空气再循环系统4开启。

■ 将气流分配控制设置至 M。

■ 将温度控制设置至 冷档位。

■ 将风扇转速设置至 高档位。

■ 打开所有通风口。

车窗除雾和除霜■ 冷却功能n启用。

■ 将气流分配控制设置至l。

■ 将温度控制设置至 暖档位。

■ 将风扇转速设置至 高档位。

■ 启动加热式后车窗Ü。

■ 根据需要打开侧部通风口,并使其吹向车门车窗。

■ 为了同时对脚坑供暖,将气流分配控制设置至J。

自动恒温控制系统

控制钮用于调节:

■ 气流分配

■ 温度

■ 风扇转速

106 恒温控制

n = 冷却功能4 = 空气再循环V = 除雾和除霜

加热式后窗Ü 3 30。

自动调节预选的温度。在自动模式中,风扇转速对气流进行自动调节。

自动模式大舒适性的基本设定:

■ 将风扇控制钮设置至 A。

■ 将气流控制钮设置至所需设置。

■ 将温度预设至所需级别。

■ 冷却功能n启用。

■ 打开所有通风口。

气流分配L = 同时吹向头部和脚坑M = 吹向头部

l = 吹向挡风玻璃和前车门车窗J = 吹向挡风玻璃、前车门车窗和脚

坑K = 吹向脚坑

可实现中间设置。

预选温度将温度控制钮设置至所需位置。可实现中间设置。

基于舒适理由,仅小幅更改温度。

在止动位,没有温度校准。空调系统以大冷却或加热档位工作。

直到达到正常操作温度,加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风扇转速在自动模式 A 中,风扇转速对气流进行自动调节。如有需要,可手动调节气流。

冷却n利用n按钮进行操作,且仅在发动机和风扇均运转时起作用。

当外部温度高于特定水平时,空调系统进行冷却和除湿(干燥)。因此,形成冷凝水,并从车辆下方滴落。

如果不需要进行冷却或干燥,关闭冷却系统以节省燃油。

空气再循环系统4空气再循环模式可利用4按钮进行操作。

9 警告

在空气再循环模式中,新鲜空气的交换会减少。在没有冷却的操作中,空气湿度会增加,这样车窗就可能结雾。乘客车厢内的空气品质会降低,导致汽车内的乘客感觉疲倦。

冷短暂打开车窗,以使热空气快速散出。

■ 冷却功能n启用。

■ 将气流分配控制设置至 M。

■ 将温度控制设置至所需温度值。

■ 将风扇控制钮设置至 A。

■ 打开所有通风口。

自动恒温控制以 大冷却档位自动冷却至规定值。

将温度控制钮旋至 小设置,系统以大冷却档位持续运行。当空调开启时,系统自动设置至空气再循环。

车窗除雾和除霜■ 冷却功能n启用。

■ 按下位置 A 的按钮V:,风扇自动切换至 大转速,气流分配至挡风玻璃。

恒温控制 107

■ 将温度控制设置至 暖档位。

■ 启动加热式后车窗Ü。

电子恒温控制系统

控制钮用于调节:

■ 温度

■ 气流分配和菜单选项

■ 风扇转速

AUTO = 自动模式4 = 空气再循环V = 除雾和除霜

加热式后窗Ü 3 30。

自动调节预选的温度。在自动模式中,风扇转速和气流分配对气流进行自动调节。

该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气流分配和气流控制手动调节。

数据显示在 Info-Display 上。设置改动短暂显示在 Info-Display 中,在当前显示的菜单上叠加显示。

仅当发动机运行时,才可完全启用电子恒温控制系统。

不要盖住仪表板上的传感器,以进行正确操作。

自动模式大舒适性的基本设定:

■ 按下 AUTO 按钮。

■ 打开所有通风口。

■ Air conditioning (空调)开启。

■ 设置所需温度。

预选温度可将温度设置至所需数值。

基于舒适理由,仅小幅更改温度。

如果设置了 低温度,Lo 出现在显示器中且电子恒温控制系统以 大冷却档位运行。

如果设置了 高温度,Hi 出现在显示器中且电子恒温控制系统以 大加热档位运行。

风扇转速所选风扇转速由 x和显示屏中的数字指示。

如果风扇关闭,空调也停用。

返回至自动模式:按下 AUTO 按钮

车窗除雾和除霜按下V按钮。V出现在显示器中。

108 恒温控制

自动设定温度和气流分配,且风扇高速运转。

要返回至自动模式:按下按钮V或AUTO。

启动加热式后车窗Ü。

在气候菜单中手动设置恒温控制系统可通过中央控制钮、显示器上的按钮和显示屏中显示的菜单进行设置。

要查看菜单,按下中央控制钮。Climate(气候)菜单出现在显示器中。

通过转动中央控制钮标示相应菜单项,并通过将其按下进行选择。

要退出菜单,则转动中央控制钮,直到Return (返回)或 Main (主)出现,然后进行选择。

气流分配转动中央控制钮。Air distribut. (气流分配)菜单启用,显示可能的气流分配设置:

向上 = 吹向挡风玻璃和前车窗。中间 = 吹向车辆乘员。向下 = 吹向脚部空间。

Air distribut. (气流分配)菜单也可通过 Climate (气候)菜单调出。

返回至自动气流分配:禁用相应的设定或按下按钮 AUTO。

冷却功能

在 Climate (气候)菜单中,选择菜单项AC (空调)并启用或停用冷却功能。

当外部温度高于特定水平时,空调系统进行冷却和除湿(干燥)。因此,形成冷凝水,并从车辆下方滴落。

如果不需要进行冷却或干燥,关闭冷却系统以节省燃油,ECO 出现在显示器中。

自动模式下的风扇校准可在自动模式下调节风扇校准。

从 Climate (气候)菜单中选择菜单项Automatic blower (自动鼓风机),并选择所需的风扇校准。

手动空气再循环模式手动空气再循环模式可利用4按钮进行操作。

9 警告

在空气再循环模式中,新鲜空气的交换会减少。在没有冷却的操作中,空气湿度会增加,这样车窗就可能结雾。乘客车厢内的空气品质会降低,导致汽车内的乘客感觉疲倦。

发动机未运转时的空调功能当点火开关关闭时,系统中的余热或冷气可用于乘客舱的恒温控制。

点火开关关闭时,按下 AUTO 按钮。Residual air conditioning on (空调余热功能打开)将短暂出现在显示器中。

残余能量恒温控制仅可在有限时间内运行。要进行取消,则按下 AUTO 按钮。

恒温控制 109

辅助加热器

空气加热器Quickheat 是一个电动辅助空气加热器,可以使乘客室更迅速的升温。

冷却液加热器柴油发动机车辆配备由燃油供应能量的辅助加热器。

通风口

可调节的通风口当冷却启用时,必须至少打开一个通风口,以防蒸发器由于缺少空气流通而冻住。

要开启通风口,则将调节指轮旋至 B。

通过倾斜和旋转栅条改变气流的方向。

要关闭通风口,则将调节指轮旋至 7。

9 警告

不要将任何物体固定到通风口的栅条上。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有损坏和伤害的危险。

固定通风口附加通风口位于挡风玻璃和车窗下方,以及脚坑中。

110 恒温控制

维护保养

进气口

发动机舱内挡风玻璃前的进气口必须保持清洁,以使空气流入。清除所有树叶、污垢或积雪。

花粉过滤器花粉过滤器可过滤灰尘、积碳、花粉和芽孢,以防其通过进气口进入车辆。

空调定期运行一年中无论在什么气候和时间,每月必须运行一次制冷,时间持续数分钟,以确保长期的高效能。当外部温度过低时,不能运行制冷。

维护保养建议在初次车辆登记后的三年内,每年检查恒温控制系统一次,以获得 佳的冷却性能,它包括:

■ 功能性和压力测试

■ 加热功能性

■ 泄漏检查

■ 传动带检查

■ 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排放

■ 性能检查

驾驶和操作 111

驾驶和操作

驾驶提示 ...................... 111

起动和操作 .................... 111

发动机排气 .................... 113

自动变速箱 .................... 115

手动变速箱 .................... 119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119

制动器 ........................ 122

车身高度控制系统 .............. 123

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 125

障碍物检测系统 ................ 126

燃油 .......................... 127

拖挂 .......................... 129

驾驶提示

车辆控制

切勿使车辆在发动机不运行时滑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系统将停止工作(例如制动伺服装置,动力转向系统)。以此种方式驾驶会危及到您和其他人的安全。

踏板切勿在踏板区域放置地垫,以确保踏板行程不受限制。

起动和操作

新车磨合在 初的几次行程中,不要采取不必要的紧急制动。

初次驾驶期间,由于排气系统中的蜡和油蒸发,可能会出现冒烟。初次驾驶后临时将车辆停在一个露天区域,并避免吸入烟气。

磨合期间,油耗和发动机油消耗可能更高。

112 驾驶和操作

点火开关位置

0 = 点火开关关闭1 = 方向盘锁松开,点火开关关闭2 = 点火开关开启,对于柴油发动

机:预热3 = 起动

起动发动机

利用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

操作离合器和制动器,自动变速箱位于P 档或 N 档,不要加速;对于柴油发动机,将钥匙旋至位置 2启用预热功能,直到控制灯!熄灭;将钥匙轻旋至位置3并在发动机运转时松开钥匙。

重新启动或关闭发动机前,将钥匙旋回至位置 0。

利用 Start/Stop 按钮启动发动机

电子钥匙必须在车内。操作离合器和制动器,自动变速箱位于 P 档或 N 档,不要加速;对于柴油发动机,点按按钮以启动预热功能,小幅移动方向盘以释放方向盘锁,等到控制灯!熄灭,然后按下按钮1秒并在发动机运转后将其松开。

要重复起动步骤或关闭发动机,则再次按下按钮。

驾驶和操作 113

在低温下起动车辆在未配备辅助加热器的发动机时,对于柴油发动机,温度可低至-25 ℃,而对于汽油发动机,则可低至-30 ℃。要求使用正确粘度的发动机油、正确的燃油、已执行保养和电量充足的蓄电池。温度低于-30 ℃时,自动变速箱和自动化手动变速箱需要约 5分钟的预热阶段。选档杆必须分别位于 P 和 N 档。

超速燃油截断在超速时自动关闭燃油供给,例如当车辆挂档行驶且油门踏板松开时。

驻车■ 不得将车辆停在易燃表面。高温排气系统可能会点燃表面。

■ 踩下驻车制动器时不要按下释放按钮。下坡或上坡时,尽量用力踩下制动器。踩下脚刹车,同时减少操作力。

■ 关闭发动机和点火开关。转动方向盘,直到方向盘锁接合。

■ 如果车辆在水平面或上坡行驶时,在关闭点火开前,挂入一档或将选档杆设定为 P。上坡时,前轮避开马路缘。

如果车辆在水平面或下坡行驶时,在关闭点火开前,挂入倒档或将选档杆设定为 P。将前轮转向马路缘。

■ 锁止车辆并启用防盗锁止系统和防盗警报系统。

发动机排气

9 危险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含有毒性的一氧化碳,此气体无色无味,吸入之后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排出废气进入车厢内部,要打开车窗。应该请维修厂立即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避免在行李箱打开状态驾驶,否则排出废气可能进入车厢。

柴油微粒过滤器柴油微粒过滤器系统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烟灰颗粒。该系统带有自动清洁功能,行驶期间自动运行。该过滤器通过在高温下燃烧烟灰颗粒进行清洁。此过程在设定行驶条件下自动执行,持续时间可能约为25 分钟。此期间的油耗可能会较高。在该过程中排出气味和烟气是正常的。

114 驾驶和操作

在特定行驶条件下,例如短距离,该系统不能自动自行清洁。

当过滤器需要清洁且之前的驾驶条件不允许进行自动清洁时,控制灯!闪烁。继续驾驶,将发动机转速保持在 2000 转每分以上。必要时降档。此时开始柴油微粒过滤器清洁。

不建议停止旅程或在进行清洁时关闭发动机。

注意事项

如果清洁过程被打断不止一次,就有引起严重发动机损坏的危险。

在发动机高转速和载荷下,应 快地进行清洁。

一旦自清洁操作完成,控制灯!熄灭。

催化转化器催化转化器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驾驶和操作 115

注意事项

非页码 3 127、3 180 上列出的燃油级别的燃油可能损害触媒催化转化器或者电子元件。

没有烧尽的汽油可能使得触媒催化转化器过热而损坏。因此要避免过度使用起动电机,不要把燃油箱用空,避免用推动或拖动牵引方式发动汽车。

当出现熄火、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发动机性能降低或其它异常问题时,由维修站尽快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保持较低的车速和发动机转速,在短时间内继续行驶。

自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可自动换档(自动模式),而配备主动换档(ActiveSelect)的版本还可进行手动换档(手动模式)。

变速箱显示器

模式或所选档位在变速箱显示屏中显示。

选档杆

P = 驻车档,前轮锁止,仅在车辆静止且踩下驻车制动器时挂入档位

R = 倒档,仅当车辆静止时挂入N = 空档D = 所有档位的自动模式

116 驾驶和操作

仅在点火开关开启且踩下脚刹车时(选档杆锁),才能将选档杆移出 P 档或 N档。

当选档杆位于 N 档时,仅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选档杆锁经过一段延迟后启用。

当选档杆位于 P 档或 N 档时,档位指示

灯带中的红色控制灯j在选档杆锁止时照亮。如果选档位未处于 P 档,点火开

关关闭时,控制灯j和档位指示灯带中的 P 闪烁。

要挂入 P 档或 R 档,推动选档杆上的按钮。

当选择 N 档时,起动前踩下脚刹车或接合驻车制动器。

在挂档时,不要加速。切勿同时踩下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

当挂档并松开制动时,车辆缓缓开始移动。

档位 3、2、13、 2、 1 = 变速箱不会换至比所

选档高的档位。

按下选档杆上的按钮,挂入 3 档或 1 档。

仅选择 3、2 或 1,以防止自动升档,也可为发动机制动提供辅助。

发动机制动当下坡行驶时,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低速档以利用发动机制动效应。

车辆猛摇仅当车辆陷入沙地、淤泥或积雪中时,才允许猛摇车辆。以重复模式在 D 和 R之间移动选档杆。不要使发动机空转,以避免突然加速。

驻车施用驻车制动器并挂入 P 档。

点火钥匙仅可在选档杆位于 P 档时拔下。

驾驶和操作 117

手动模式

将选档杆向左移出位置 D,然后向前或向后移动。

+ = 切换至高速档。

– = 切换至低速档。

如果在车速过低时选择低速档,或在车速过高时选择高速档,则不能执行换档。

如果发动机转速过低,超过特定车速时,变速箱自动换至更低档位。

发动机高转速下,无法自动换档至更高档位。

基于安全理由,手动模式下也可使用强制降档。

电子驾驶程序■ 冷起动后,工作温度程序增加了发动机转速,以使催化转化器快速达到要求的温度。

■ 当车辆在挂入前进档时停止,自动回空档功能会自动切换至怠速。

■ 自适应模式根据驾驶条件自动换档,例如更大的负载或道路坡度。

■ 当 Sport 模式启用时,车辆在更高发动机转速下换档(除非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启用)。Sport 模式 3 124。

冬季模式T

启用冬季模式,以为在斜坡路面上起步提供辅助。

在不带手动模式的车辆上启用

在挂入 P、R、N、D 或 3 时,按下T按钮。车辆在 3档下起步。

在带手动模式的车辆上启用

在自动模式下,按下T按钮。根据路面状况,车辆在 2档或 3档下起步。

禁用

冬季模式通过以下方式关闭:

■ 再次按下按钮T。

■ 手动选择 2 或 1。

■ 切换至手动模式。

■ 关闭点火开关。

■ 或变速箱油温过高时

118 驾驶和操作

换低档

如果将油门踏板踩过压力点,变速箱根据发动机转速切换至更低档位。

故障发生故障时,A照亮。变速箱不再自动换档。手动换档时,可以延长行程。

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不带手动模式的版本无法挂入 2档:手动换档:

1 = 1 档2 = 3 档3、D = 4 档

带手动模式的版本仅可使用 高速档。手动模式下可能也可使用 2档,这视故障情况而定。

电源中断在电源中断的情况下,选档杆不能移出P 或 N 档。

如果蓄电池没电,使用跳线起动车辆3 166。

如果该故障不是由蓄电池所导致,则释放选档杆:

1. 施用驻车制动器。

2. 从中控台后部松开选档杆饰板,向上折起并向左侧旋转。

3. 利用螺丝起子向前推动黄色卡子,并将选档杆移出 P 档。

4. 将选档杆饰板安装到中控台上并重新装配。

重新选择 P 档会导致再次锁止。由维修站排除导致动力损失的原因。

驾驶和操作 119

手动变速箱

要挂入倒档,则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后使车辆保持静止 3秒,然后提起选档杆上的按钮,并挂入档位。

如果档位未挂入,将选档杆设定到空档,松开离合器踏板并再次踩下;然后重复档位选择。

不要不必要的频繁使用离合器。

当操作时,完全踩下离合器踏板。不要将脚一直放在踏板上。

注意事项

驾驶时,将手放在选档杆上是不可取的。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Easytronic 变速箱允许手动(手动模式)或自动(自动模式)换档,均带有自动离合器控制系统。

变速箱显示器

显示模式和当前档位。

在发动机运转且未踩下脚刹车时,选择A、M 或 R 时,显示闪烁几秒。

如果冬季模式启用,T照亮。

120 驾驶和操作

起动发动机当启动发动机时,踩下脚刹车。如果未

踩下脚刹车,仪表盘中照亮j,变速箱显示中闪烁“N”,并且发动机无法启动。

如果所有制动灯均故障,则无法启动。

当踩下脚刹车时,起动时变速箱自动切换至 N。可能会稍有延迟。

选档杆

务必将选档杆沿相应方向移至止动位。松开后,它自动返回至中间位置。

N = 空档。A = 在自动和手动模式之间切换。变

速箱显示屏显示 A 或 M。R = 倒档。仅当车辆静止时挂入。

+ = 切换至高速档。– = 切换至低速档。

起步踩下脚刹车,并将选档杆移至 A、+或-。变速箱处于自动模式且挂入一档。如果选择 R,则挂入倒档。

当松开制动器时,车辆开始移动。

要在松开脚刹车时起步,则在挂入一档后立即加速。

如果加速器和制动踏板均未踩下,则未挂入档位且 A 或 R 在显示屏中短暂闪烁。

停车位于 A 时,挂入一档,并在停车后松开离合器。位于 R 时,仍挂入倒档。

发动机制动

自动模式

当下坡行驶时,直到发动机转速相当高时,自动化手动变速箱才换入更高档位。制动时,它及时降档。

手动模式

当下坡行驶时,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低速档以利用发动机制动效应。

车辆猛摇仅当车辆陷入沙地、淤泥或积雪中时,才允许猛摇车辆。以重复模式在 R 和 A之间移动选档杆。不要使发动机空转,以避免突然加速。

驻车踩下驻车制动器。仍挂入 近挂入的档位(见变速箱显示)。在 N 时,未挂入档位。

当点火开关关闭时,变速箱不再对选档杆的移动作出响应。

手动模式如果在发动机转速过低时选择低速档,或在转速过高时选择高速档,则不能执行换档。这防止发动机以过低或过高速度转动。

如果发动机转速过低,变速箱自动切换至更低档位。

如果发动机转速过高,通过强制降档,变速箱仅切换至更高档位。

在自动模式下选择+或-时,变速箱切换至手动模式并相应换档。

驾驶和操作 121

电子驾驶程序■ 冷起动后,工作温度程序增加了发动机转速,以使催化转化器快速达到要求的温度。

■ 自适应模式根据驾驶条件自动换档,例如更大的负载或道路坡度。

■ 当 Sport 模式启用时,换档次数减少且变速箱在更高发动机转速下换档(除非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启用)。Sport模式 3 124。

冬季模式T

如果在斜坡路面上起步时遇到困难,则启用冬季模式。

启用

按下T按钮。变速箱切换至自动模式。车辆在 2档下起步。Sport 模式停用。

禁用

冬季模式通过以下方式关闭:

■ 再次按下按钮T。

■ 关闭点火开关。

■ 切换至手动模式(当切换回自动模式时,冬季模式再次启用)。

■ 当离合器温度过高时。

换低档

如果将油门踏板踩过压力点,变速箱根据发动机转速切换至更低档位。

强制降档时,无法进行手动换档。

故障为了防止损坏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离合器在离合器温度高时自动接合。

发生故障时,A照亮。可以继续行驶。手动模式不可用于换档。

如果 F 出现在变速箱显示中,无法继续驾驶。

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电源中断当挂入档位时,如果电源中断,则离合器不会接合。车辆无法移动。

如果蓄电池没电,使用跳线起动车辆3 166。

如果故障原因并非蓄电池电量耗尽,则向维修站求助。

122 驾驶和操作

如果必须将车辆从车流中驶出,则按照以下方式分离离合器(仅适用于配备五速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的车辆):

1. 踩下驻车制动器并关闭点火开关。

2. 打开发动机罩 3 134。

3. 清洁变速箱盖周围,以防在拆下盖时使脏污进入开口中。

4. 旋转盖使其松开,并向上提起拆下。

5. 使用平头螺丝起子,顺时针转动盖下面的调整螺钉,直到感觉到明显的阻力。此时离合器分离。

6. 装回清洁后的盖。盖必须与壳体紧密接触。

在配备六速自动化手动变速箱的车辆上,无法松开离合器;如果必须移动车辆,则升起车辆前部以进行拖车。

注意事项

不要转过阻力点,因为这会损坏传动机制。

注意事项

用这种方式松开离合器的时候,尽管可以短距离移动汽车,但是不允许牵引车辆或启动发动机。

请立即向维修站求助。

制动器

制动系统由两个独立的制动回路组成。

如果一个制动回路出现故障,车辆仍可通过使用另一个制动回路制动。但是,仅在用力踩下制动刹车时才能获得制动效应。这需施加相当大的力才能获得。且制动距离延长。在继续您的旅程前,请向维修站求助。

当发动机不运行时,一旦踩下制动踏板一次或两次,制动伺服装置的支持作用消失。制动效应未减少,但需要施加相当大的力才能制动。当被牵引时,尤其应注意这一点。

控制指示灯R 3 81。

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止车轮锁死。

一旦车轮显示趋于锁死时,ABS 即开始调节制动压力。即使在紧急制动时,车辆也保持可操控性。

当 ABS 控制施用时,能明显感到制动踏板的脉动,并能听到调节过程的噪音。

为了 佳制动,在制动过程中始终完全踩住制动踏板,尽管踏板还在振动。不要减少施加在踏板上的压力。

驾驶和操作 123

启动系统后,执行自测试,可能会听到信号音。

控制指示灯u 3 81。

自适应制动灯在全力制动时,ABS 控制期间所有 3个制动灯闪烁。

故障

9 警告

如果是在 ABS 防抱死刹车系统内的故障,可能会因为刹车比正常情况下重而导致车轮抱死。就不再具备 ABS 防抱死刹车系统的优点。在急刹车时,车辆就可能无法操控,偏离道路。

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驻车制动器务必在松开释放按钮的情况下用力踩下驻车制动器,而且在下坡或上坡时,也应尽量用力踩踏制动器。

要松开驻车制动器,稍微提起操作杆,按下释放按钮且完全降下操作杆。

要减小驻车制动器的操作力,应同时踩下脚刹车。

控制指示灯R 3 81。

制动辅助系统如果快速且用力踩下制动踏板,则自动施加 大的制动力(全力制动)。

全力制动需要保持制动踏板上的压力稳定。松开制动踏板时, 大制动力会自动减少。

坡道起步辅助系统在斜坡上起步时,该系统有助于防止意外滑动。

在斜坡上停车后,松开脚刹车时,制动器继续保持启用 2秒。一旦车辆开始加速,制动器自动松开。

车身高度控制系统

电子稳定程序不管处于何种路面或轮胎抓地力情形下,电子稳定程序(ESP®Plus)都能在必要时增强驾驶稳定性。它还能防止驾驶车轮打滑。

当车辆开始突然转向(转向不足/转向过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小,且车轮可以单独制动。这大大增强了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

一旦控制灯 v 熄灭,就可以启用ESP®Plus。

当 ESP®Plus 启用时,v 闪烁。

9 警告

不要让这一特殊安全特性引诱您在驾驶中冒险行事。

根据路况来调整车速。

控制指示灯 v 3 82。

124 驾驶和操作

禁用

当 Sport 模式启用以进行高性能驾驶时,ESP®Plus 可能停用。

按住 SPORT 按钮约 4秒。控制灯 v 照亮。ESPoff 也出现在保养显示中。

9 警告

如果泄气保用轮胎已经失去胎压,不要关闭 ESP®Plus。

通过按下 SPORT 按钮重启 ESP®Plus。ESPon 出现在保养显示中。下次开启点火开关时,ESP®Plus 也重新启用。

Sport 模式 3 124。

交互式驾驶系统交互式驾驶系统(IDSPlus)将电子稳定程序(ESP®Plus)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及连续减震控制系统(CDC)组合在一起,以改善驾驶动态和车辆安全性。

运动模式悬挂和转向更直接并提供更好的抓地性能。发动机对油门踏板的移动响应更快。

自动换档响应也更快。

控制灯 IDS+ 3 83。

启用

按下 SPORT 按钮

控制指示灯1 3 81。

冬季模式无法启用。

禁用点按 SPORT 按钮。如果冬季模式启用,下次开启点火开关时,Sport 模式停用。

连续减震控制系统连续减震控制系统(CDC)通过根据当前驾驶情况和路面状况调解每个减震器,来改变悬挂特性。

当 Sport 模式启用时,减震控制调节为运动驾驶风格。

控制灯 IDS+ 3 83。

自动调平控制行驶时,车辆后部高度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悬高和离地间隙增加,改善了行驶条件。

车辆行驶一段距离后,自动调平控制根据车辆负载和路面状况启用。

发生故障时,不要满载。由维修站排除故障原因。

驾驶和操作 125

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定速巡航可以存储并保持约 30 至 200 公里/小时的时速。当上坡或下坡行驶时,存储的速度可能会出现偏差。

出于安全原因,不能启用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直至脚制动器已操作一次。

如果不适合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切勿使用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配备自动变速箱或自动化手动变速箱时,仅在自动模式下启用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控制指示灯 m 3 84。

启用点按 m 按钮:存储并保持当前车速。

通过踩下油门踏板增加车速。当油门踏板松开,恢复先前存储的速度。

车速被保存,直到点火开关关闭。

要重新使用保存的车速,则在车速高于

30 公里/小时时点按 g按钮。

增加速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启用时,向下按住或反复点按按钮 m:车速持续增大或小幅增大。

当松开按钮 m 时,当前车速被存储并保持。

降低速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启用时,向下按住或

反复点按按钮 g:车速持续减小或小幅减小。

当松开按钮 g时,当前车速被存储并保持。

禁用点按§按钮: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停用。

自动禁用:

■ 车速低于约 30 公里/小时

■ 踩下制动踏板

■ 踩下离合器踏板

■ 选档杆在 N 档

126 驾驶和操作

障碍物检测系统

驻车辅助系统

驻车辅助系统通过测量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使停车更方便。然而,驾驶员应对驻车操作负有完全的责任。

该系统由四个位于前后保险杠的超声波驻车传感器组成。

控制指示灯r 3 82。

注意在监测区域的附加零件可能引起系统故障。

启用

当挂入倒档时,系统自动开启。

通过按下r按钮,在车速较低时也可启用系统。

蜂鸣器响起,提示有障碍物。蜂鸣音间隔时间越短,表明车辆距离障碍物越近。当距离小于 30 厘米时,发出持续的蜂鸣音。

9 警告

在某些情况下,物体或衣服上不同的反光表面,以及外部噪音源可能干扰此系统,使其无法侦测到障碍物。

禁用通过按下r按钮,以禁用该系统。

当挂入倒档时,系统自动停用。

拖车设备系统自动检测出厂时安装的拖车设备。

拖挂时,将挂车线缆插入插座将使驻车辅助功能自动关闭。

驾驶和操作 127

燃油

汽油发动机燃油仅可使用符合欧盟标准 EN228 或E DIN 51626-1 或同等标准的无铅燃油。

您车辆的发动机能够使用符合这些规范的 E10 号燃油。E10 号燃油含有 多 10%的生物乙醇。

使用达到推荐辛烷值的燃油 3 180。使用辛烷值过低的燃油会减小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并导致油耗略微偏高。

注意事项

不要使用含有金属复合物的燃油或然后添加物,如基于磁性物质的添加物。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损坏。

注意事项

使用不符合 EN 228 或 E DIN 51626-1或同等标准的燃油可能会导致沉淀产生或发动机损坏,并可能会影响您享受质保的权利。

注意事项

使用太低辛烷值的燃油可能导致燃烧失控,发动机损坏。

柴油发动机燃油仅使用符合 EN 590 标准的柴油。

在欧盟以外的国家,使用含硫量低于 50ppm 的欧洲柴油。

注意事项

使用不符合 EN 590 或类似标准的燃油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加剧磨损或损坏发动机,并可能会影响您享受质保的权利。

不要使用船用柴油、供暖用油、乳化油及类似柴油-水乳化燃料。柴油燃料切勿使用汽油发动机的燃料稀释。

加注燃油

9 危险

在加油之前,关闭发动机和任何有燃烧室的外部加热器(用燃油加油口盖上的贴纸来识别)。关闭手机。

加油时要遵守加油站的操作和安全说明。

128 驾驶和操作

9 危险

燃油是可燃品和爆炸性物品。不可吸烟。不可有明火或火星。

如果您可以在汽车内闻到汽油味,应该立即请维修厂查清原因排除故障。

注意事项

在加错燃油的情况下,不要开启点火开关。

油箱盖位于车辆的的右后侧。

仅当车辆解锁时,才可打开油箱盖。拉动凹口处的盖子并打开。

要打开,将盖子缓慢向左旋转

油箱盖可以固定在其支架上。

要加注燃油,将泵嘴充分插入并打开。

自动切断后,还可加注 多两个剂量的燃油。

注意事项

溢出来的燃油要立即擦掉。

要关闭,将油箱盖向右旋转,直至听到咔哒声。

关闭油箱盖并使其接合。

油箱盖仅适用原装油箱盖才能提供完整的功能性。配备柴油发动机的车辆具有特殊的油箱盖。

油耗 - CO2-排放 油耗为 3.9 至 13.3 升/100 公里。

CO2 排放为 119 至 228 克/公里。

一般信息有关针对您车辆的数值,请参见随您的车辆提供的 EEC 符合性证书或其它国家注册文件。

油耗根据 R(EC)第 715/2007 号指令(相应的 新版本)测得。

CO2 排放规范也是该指令的组成部分。

切勿将给出的数字视为某一特定车辆实际油耗的保证。而且,油耗还取决于个人驾驶风格以及道路和交通状况。

所有数值基于标准配置的 EU 基本车型。

油耗的计算考虑了车辆的装备重量,且确认符合相关规定。选装配置可能会导致油耗和 CO2 排放水平略微偏高,以及

高车速的下降。

驾驶和操作 129

拖挂

一般信息仅使用您的车辆认可的拖车设备。请委托维修站翻新拖车设备。可能需要对影响冷却系统、挡热板或其它设备的地方进行改动。

不要将拖车设备安装到配备 Z 20 LEH 发动机的车辆上。

安装拖车设备会覆盖拖车环的开口。如果发生此种情况,请使用连接球头拖车杆。始终将球节连杆放在车内。

拖车设备出厂时的安装尺寸 3 215。

驾驶特性和拖挂提示在连接拖车时,润滑联接球。但是,如果使用了一个作用于联接球的稳定器以减少蛇行运动,则不要进行如上操作。

对于行驶稳定性低的挂车和允许总重超过 1300 千克(掀背车)/1200 千克(旅行车)的挂车,车速不得高于80 公里/小时;建议使用稳定杆。

如果拖车开始发生蛇行运动,则以更慢的车速行驶,不必要时,不要突然转向和紧急制动。

当下坡时,以相同的档位行驶;如同上坡一样,以相似的速度行驶。

调整轮胎压力到全负荷的规定值3 199。

拖挂挂车

拖车负载允许的拖车负载取决于车辆和发动机的大值,切勿超过该值。实际拖车负载

是拖车的实际总重与连接拖车的实际连接槽负载之间的差值。

在车辆文件中规定了允许的拖车负载。通常,它们对于不超过 12 %的坡度有效。

允许的拖车负载在不超过规定的爬坡度及海拔高度 1000 ft 的情况下都适用。由于随着高度增加,空气变得稀薄,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的下降,因此爬坡能力减小,而高度每增加 1000 ft,许可车辆总重也会减少 10 %。当行驶在坡度较小的道路上(小于8 %,例如汽车高速公路),就无需减少车辆总重。

切勿超过许可车辆总重。标识牌上规定了该重量 3 175。

垂直连接负载垂直连接负载是拖车施加在连接球上的负载。当装载拖车时,更改重量分配可以使其发生改变。

拖车设备标识牌及车辆文件中规定了大允许垂直连接负载(75 千克)。始终注意 大负载,尤其在重型拖车的情况下。垂直连接负载切勿低于 25 千克。

后轴负载当挂接挂车且拖车满载时,可超过允许后轴载荷(见标识牌或车辆文件)65 千克,对于轿车,则可超过 45 千克。对于旅行车,可超过允许后轴载荷60 千克,允许车辆总重则可超过30 千克。如果超过允许后轴载荷,则大车速为 100 公里/小时。

拖车设备

注意事项

在不加挂拖车操作时,请拆除拖车耦合器球杆。

130 驾驶和操作

存放球节连杆

在轿车中,球节连杆装在袋子中,用固定带固定在行李箱储物盒内。在旅行车中,用固定带将球节连杆固定在行李箱备胎坑中的储存空间内。

安装球节连杆

折下插座。从球节连杆孔中取下密封塞,并将其存放在行李箱内。

检查球节连杆的张紧度

■ 旋钮上的红色标记必须朝向球节连杆上的白色标记。

■ 旋钮和球节连杆之间的间隙必须约为4毫米。

■ 钥匙必须在位置 c(1)。

否则,插入前必须使球节连杆张紧:

■ 通过将钥匙旋至位置 c(1),解锁球节连杆。

■ 提起旋钮并顺时针旋转至止动位。

驾驶和操作 131

插入球节连杆

将张紧的球节连杆插入开口并向上用力推,直到听到卡止的声音。

将把手锁扣旋回至其原始位置,紧靠球节连杆。

9 警告

插入时不要碰到旋转把手。

通过将钥匙旋至位置 e(2),锁止球节连杆。拔下钥匙并关闭保护板。

侧滑停车线缆环

将侧滑停车线缆连接至环。

检查球节连杆是否正确安装

■ 旋钮上的绿色标记必须朝向球节连杆上的白色标记。

■ 旋转把手和球节连杆之间不得有间隙。

■ 球节连杆必须牢靠卡入开口中。

■ 球节连杆必须锁止并拔下钥匙。

9 警告

只有在拖车耦合器球杆安装正确时才允许牵引汽车。如果拖车耦合器球杆安装不能正确啮合,请让维修厂来帮助检查。

拆卸球节连杆

打开保护板并将钥匙旋至位置 c(1),以解锁球节连杆。

提起旋转把手并顺时针旋转至止动位。向下拉出球节连杆。

将密封塞插入开口中。折起插座。

132 驾驶和操作

挂车稳定辅助系统如果系统检测到蛇形行驶,则减少发动机动力,并选择性地制动车辆/挂车组合,直到蛇形行驶情况消失。

挂车稳定性辅助系统(TSA)是电子稳定程序(ESP®Plus)的一项功能 3 123。

车辆保养 133

车辆保养

一般信息 ...................... 133

车辆检查 ...................... 134

灯泡更换 ...................... 139

电气系统 ...................... 151

车辆工具 ...................... 157

车轮和轮胎 .................... 157

跨接起动 ...................... 166

拖挂 .......................... 167

外观保养 ...................... 169

一般信息

附件和车辆改装件我们建议使用车型专用的原装零件和附件以及原厂认可的零件。我们不会评估或保证其它产品的可靠性 — 即使它们符合规定或已获得批准。

不要改动电气系统,例如:更改电子控制单元(芯片调谐)。

注意事项

在列车或救援车上运输车辆时,可能会损坏挡泥板。

车辆长期停放

长期存放如果需将车辆存放数月,则必须进行以下工作:

■ 车辆清洗并上蜡。

■ 检查发动机舱和车底的蜡。

■ 清洁并保养橡胶密封件。

■ 将油箱完全加满。

■ 更换发动机机油。

■ 排空清洗液储液罐。

■ 检查冷却液防冻剂。

■ 调整轮胎压力到全负荷的规定值。

■ 将车辆停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挂入一档或倒档或设定选档杆到 P 档。防止车辆溜车。

■ 不要施用驻车制动器。

■ 打开发动机罩,关闭所有车门并锁止车辆。

■ 从车辆蓄电池的负极端子处断开夹具。注意所有系统都不在工作,例如防盗报警系统。

恢复使用车辆如果重新将车辆投入使用,则必须进行以下工作:

■ 从车辆蓄电池的负极端子处连接夹具。启用电动车窗的电子元件。

■ 检查轮胎压力。

■ 加注清洗液储液罐。

■ 检查发动机油液位。

■ 检查冷却液液位。

■ 必要时安装牌照。

134 车辆保养

报废车辆回收关于报废车辆回收中心和回收报废车辆的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仅委托授权的回收中心执行此项工作。

车辆检查

执行作业

9 警告

只可在点火开关关闭时发动机室内的检查。

即使在点火开关关闭时,冷却风扇也可能会开始转动。

9 危险

点火系统和氙气前照灯使用极高的电压。不要触碰。

发动机油、冷却液、清洗液的加注口盖以及油尺手柄均为黄色,以便于识别。

发动机罩

开启

拉起操作杆并将其推回到初始位置。

车辆保养 135

向上提起安全卡子,打开发动机罩。

进气管 3 110。

固定发动机罩支架。

关闭关闭发动机罩前,将支架按入支座。

降低发动机罩并使其进入锁扣内。检查发动机罩是否接合。

发动机机油定期手动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以防止损坏发动机。确保所使用机油的规格正确。推荐的燃油和润滑油 3 173。

车辆位于水平表面上时进行检查。发动机必须达到工作温度,且关闭了至少5分钟。

拉出油尺,将其擦净,插入直至到手柄为止,拉出并读取发动机机油油位。

插入油尺到手柄为止并转动半圈。

根据发动机型号使用不同的油尺。

当发动机机油油位下降至 MIN 标记时,添加发动机机油。

136 车辆保养

我们建议使用与上次换油所用的等级相同的发动机机油。

发动机机油油位切勿超过油尺上的 MAX标记。

注意事项

发动机机油加得太多必须排出或者吸出。

容积 3 198。

竖直安装盖子并将其拧紧。

发动机冷却液冷却液在低达-28 ℃的温度下,提供防冻保护。

注意事项

只可使用经过核准的防冻剂。

冷却液液位

注意事项

太低的冷却液液位可能引起发动机损坏。

当冷却液系统温度较低时,冷却液液位应稍位于 KALT/COLD 标记之上。如果液位过低,则添加冷却液。

9 警告

要先让发动机冷却,然后才能打开此盖。小心地打开此盖,慢慢释放里面的压力。

添加防冻剂。如果无法提供防冻剂,则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蒸馏水。将盖子安装牢固。检查防冻剂浓缩液,由维修站排除冷却液损耗的原因。

清洗液

加注清水,并与适量含有防冻剂的挡风玻璃清洗液相混合。

车辆保养 137

制动器如果发出刺耳的噪音,表明刹车片已达到其 小厚度。可继续驾驶,但应尽快更换刹车片。

一旦安装了新制动衬面,在 初的几次行程中,不要采取不必要的紧急制动。

制动液

9 警告

刹车液有毒性和腐蚀性。避免与眼睛、皮肤、纺织物和油漆表面接触。

制动液位必须在 MIN( 小)和 MAX(大)标记之间。

当添加制动液时,确保达到 高的清洁度,因为制动液污染会导致制动系统故障。由维修站排除制动液耗损的原因。

仅使用车辆认可的高性能制动液。制动器与离合器液 3 137。

蓄电池在行驶过程中蓄电池可以充分充电的条件下,车辆蓄电池是免维护的。短距离行驶和频繁起动发动机会使蓄电池放电。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耗电设备。

电池不属于生活垃圾。必须在合适的回收站进行处理。

车辆闲置超过 4周会造成蓄电池放电。从车辆蓄电池的负极端子处断开夹具。

在连接或断开车辆蓄电池前,确保点火开关关闭。

蓄电池放电保护 3 103。

警告标签

符号含义:

■ 禁止火花、明火和吸烟。

■ 请务必佩戴眼罩。爆炸性气体可能会导致失明或受伤。

■ 使蓄电池远离儿童。

■ 蓄电池含有硫酸,可能会导致失明或严重灼伤。

■ 详细信息请参见车主手册。

■ 蓄电池周围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

138 车辆保养

柴油系统排放如果油箱耗尽,必须排放柴油机燃油系统。打开点火三次,每次为15 秒。然后起动发动机,时间 长为 40 秒。在不少于5秒的时间后,重复操作该过程。如果发动机无法起动,向维修站求助。

雨刮片更换

前挡风玻璃雨刮器的保养设置

关闭点火开关,但不要拔下点火钥匙或打开驾驶员侧车门。

在 4秒内,向下推动雨刮器操作杆并在雨刮器处于垂直位置后松开。

挡风玻璃上的雨刮片

提起雨刮器臂,使雨刮器叶片与雨刮器臂成 90°角,然后移至一侧。

后车窗上的雨刮器叶片

提起雨刮器臂。分离雨刮片并取下。

车辆保养 139

灯泡更换

关闭点火开关及关闭相关的开关或关闭车门。

底座仅可安置一个新灯泡!不要裸手触碰灯泡玻璃。

仅使用相同的灯泡类型进行更换。

通过前轮罩中的开口更换前外侧车灯的灯泡:转动车轮以便进行操作,松开卡子并拆下护罩。

要更换发动机舱右侧的灯泡,从空气滤清器上拆下空气软管。在左侧,拆下连接至保险丝盒的插头。

卤素大灯

大灯具有单独的远光灯 1(内侧灯泡)和近光灯 2(外侧灯泡)系统。

近光灯

1. 通过轮罩中的开口更换灯泡。

2. 拆下保护盖 2。

3. 逆时针旋转灯座以分离。从反射镜拉出灯座。

140 车辆保养

4. 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并更换。

5. 插入灯座,将两个凸耳簧片卡入到反光罩内并顺时针转动至固定。

6. 向右转动灯座至止动位。

7. 安装保护盖。

8. 用盖关闭轮罩中的开口。

远光灯

1. 通过发动机舱装卸灯泡。

2. 拆下保护盖 1。

3. 从灯泡上拆下线路插头。

4. 向前按压以从固定器上脱开弹簧夹,然后向下转动。

5. 从反光罩上取出灯泡。

6. 当安装新灯泡时,将凸耳插入反光罩中并卡止弹簧夹。

7. 将线路插头插入灯泡。

8. 安装保护盖。

侧灯

1. 通过发动机舱装卸灯泡。

车辆保养 141

2. 拆下保护盖 1。

3. 从反光罩上取出驻车灯灯座。

4. 从灯座上拆下灯泡,并更换灯泡。

5. 将灯座插入反光罩。安装大灯保护罩。

氙气大灯

大灯具有单独的近光灯 1(内侧灯泡)和远光灯 2(外侧灯泡)系统。

近光灯

9 危险

近光灯在极高的电压下工作。不要触碰。更换灯泡必须由维修厂执行。

远光灯

1. 通过车轮拱罩中的开口更换灯泡。

142 车辆保养

2. 拆下保护盖。

3. 旋转左侧灯座并脱开。

4. 从反光罩上将灯座连同灯泡一起拆下。

5. 从灯座上拆下灯泡。

6. 插入新灯泡,使灯座上的两个凸耳卡入反光罩中的凹口中。

7. 向右转动灯座至止动位。

8. 将保护盖置入位并关闭。

侧灯

1. 通过车轮拱罩中的开口更换灯泡。

2. 拆下远光灯大灯保护罩。

车辆保养 143

3. 从反光罩上拆下驻车灯灯座。

4. 从灯座上拆下灯泡,并更换灯泡。

5. 将灯座插入反光罩。将保护罩置入位并关闭。

雾灯由维修站更换灯泡。

前转向信号灯

1. 通过轮罩中的开口更换灯泡。

2. 逆时针旋转灯座并脱开。

3. 轻轻将灯泡压入灯座,逆时针旋转,取下并更换灯泡。

4. 将灯座插入反光罩,顺时针旋转以将其卡入。

144 车辆保养

尾灯

五门轿车

1. 为了更换右侧的灯泡,使用一枚硬币打开锁并折下护罩。

为了更换左侧的灯泡,使用一枚硬币转动两个锁并折下护罩 3 154。

2. 从灯座上拆下插头。

3. 用车轮螺栓扳手松开紧固螺母,并手动拧开。车辆工具 3 157。

4. 向后拆下灯罩。

5. 使用螺丝起子拧开三个螺钉。向内按下灯座外侧的锁定卡舌并拆下灯座。

6. 拆下并更新灯泡。

倒车灯(1)

车辆保养 145

转向信号灯(2)

倒车灯/制动灯(3)

倒车灯(4)

雾灯,可能仅在一侧安装(5)

7. 将灯座卡入灯罩,确保正确卡入。

8. 确保在灯座和固定螺钉上使用密封件。

9. 将凸耳和球销卡入凹口,将灯罩插入车身。使用车轮螺栓扳手拧紧紧固螺母。连接插头。关闭并卡止盖子。

三门轿车

1. 要更换灯泡,则折下灯罩。

2. 从灯座上拆下插头。

3. 用车轮螺栓扳手松开紧固螺母,并手动拧开。车辆工具 3 157。

4. 向后拆下灯罩。

146 车辆保养

5. 从紧固螺栓上清除密封。向外按下灯座外侧的锁定卡舌并拆下灯座。

6. 拆下并更新灯泡。

倒车灯(1)

转向信号灯(2)

倒车灯/制动灯(3)

倒车灯(4)

雾灯,可能仅在一侧安装(5)

7. 将灯座卡入灯罩,确保正确卡入。

8. 确保在灯座和固定螺钉上使用密封件。

9. 将凸耳和球销卡入凹口,将灯罩插入车身。使用车轮螺栓扳手拧紧紧固螺母。连接插头。关闭并卡止盖子。

四门轿车

1. 要更换灯泡,则旋转卡子,然后折起行李箱中的护盖。

车辆保养 147

2. 使用传统的螺栓扳手松开护盖后面的螺栓,并拆下。

3. 用螺丝起子拧开三个螺钉,并拆下灯座。车辆工具 3 157。

4. 向后按尾灯,从外侧按住灯罩。从灯座上拆下插头。

5. 按出灯罩上的六个锁止卡子,并拆下灯座。

6. 拆下并更新灯泡。

制动灯(1)

倒车灯(2)

雾灯,可能仅在一侧安装(3)

转向信号灯(4)

倒车灯(5)

7. 将灯座卡入灯罩。确保密封正确且灯座正确卡入。

8. 连接插头。将灯罩置入车身,将圆头螺栓卡入凹口。用四个螺钉将灯罩安装至车身。关闭盖板并锁止。

旅行车,厢式车

1. 通过按下固定凸耳脱开盖板,并拆下。

148 车辆保养

2. 从灯座上拆下插头。

3. 松开紧固螺母并向后拆下灯罩。

4. 用螺丝起子拧开三个螺钉,并拆下灯座。车辆工具 3 157。

5. 拆下并更新灯泡。

倒车灯/制动灯(1)

转向信号灯(2)

倒车灯(3)

雾灯,可能仅在一侧安装(4)

6. 将灯座卡入灯罩,并用螺钉固定入位。将灯罩插入车身,并用手拧紧紧固螺母。

连接插头。

关闭并卡止盖子。

TwinTop

1. 拧开固定螺母。

2. 从外侧拆下灯罩。通过按压盖子脱开插头,并从灯座上拆下。

车辆保养 149

3. 从灯座上拆下密封。

4. 通过转动插座使其脱开,并拆下。向外按压灯座长侧的锁定卡舌;提起灯座前端并拆下。

5. 拆下并更新灯泡。

倒车灯/制动灯(1)

倒车灯(2)

雾灯,可能仅在一侧安装(3)

倒车灯(4)

转向信号灯(5)

6. 将灯座插入灯罩,首先插入插头前部的凸耳。将灯座折叠在一起,确保其正确吻合。将插入灯座,转动至卡止。

7. 在灯座上安装密封。确保螺钉区域的密封平滑。

8. 接合插头。将灯罩插入车身,确保将球销置于凹口中合适的位置。拧紧固定螺母。

侧转向信号灯由维修站更换灯泡。

牌照灯

1. 将螺丝起子插入灯罩,向一侧按压并松开弹簧。

150 车辆保养

2. 向下拆下灯罩,注意不要拉扯线缆。

3. 提起盖板,断开灯座上的线路插头。

4. 逆时针旋转灯座以分离。

5. 从灯座上拆下灯泡,并更换灯泡。

6. 将灯座卡入灯罩,并顺时针旋转。

7. 将线路插头连接至灯座。

8. 插入并卡止灯罩。

车内灯

前迎宾灯、阅读灯

1. 脱开车灯玻璃,轻轻向下按并向下倾斜取下。

2. 拆下灯牌,并进行更换。

3. 卡入车灯玻璃。

后迎宾灯和阅读灯由维修站更换灯泡。

手套箱灯、行李箱灯、脚坑灯

1. 用螺丝起子撬出该灯。

2. 将灯泡略按向弹簧线夹,并取下。

车辆保养 151

3. 插入新灯泡。

4. 安装灯。

仪表板照明由维修站更换灯泡。

电气系统

保险丝用于更换的保险丝上的数据必须与故障保险丝上的数据相匹配。

车辆被配两个保险丝盒:一个位于行李箱左侧盖板后面,另一个位于发动机舱前左侧。

将备用保险丝存放在行李箱保险丝盒(版本 B)中。打开盖 3 154。

在更换保险丝前,关闭各自的开关与点火开关。

可通过其熔丝识别一根烧断的保险丝。不要更换保险丝,直至故障原因已排除。

通过几根保险丝对一些功能提供保护。

插入的保险丝也有可能不具备这一功能。

保险丝拔取器保险丝拔取器可能位于行李箱中的保险丝盒中。

152 车辆保养

将保险丝拔取器放在来自顶部或侧面的各种类型的保险丝上,并拉出保险丝。

发动机舱保险丝盒

将螺丝起子插入开口中至尽头,并向侧面倾斜。向上打开盖板并拆下。

根据行李箱保险丝盒的版本,保险丝盒有两种不同的保险丝分配,3 154。

车辆保养 153

行李箱保险丝盒版本 A 中的保险丝分配

编号 回路

1 ABS

2 ABS

3 车内风扇恒温控制系统

4 车内风扇、加热、空调系统

5 散热器风扇

6 散热器风扇

7 中央锁止系统

8 挡风玻璃清洗系统、尾门

9 加热式后车窗、加热式车外后视镜

10 诊断插头

11 仪表

12 移动电话、信息娱乐系统、显示器

13 迎宾灯

14 挡风玻璃雨刮器

15 挡风玻璃雨刮器

编号 回路

16 喇叭、ABS、制动灯开关、空调系统

17 柴油过滤器或空调系统

18 起动器

19 –

20 喇叭

21 发动机电子设备

22 发动机电子设备

23 大灯有效范围调节

24 燃油泵

25 –

26 发动机电子设备

27 加热、空调系统

28 –

29 动力转向系统

30 发动机电子设备

31 后车窗雨刮器

编号 回路

32 制动灯开关

33 大灯有效范围调节、照明开关、离合器开关、仪表、驾驶员侧车门模块

34 控制单元、转向柱模块

35 信息娱乐系统

36 点烟器、前电源插座

行李箱保险丝盒版本 B 中的保险丝分配

编号 回路

1 ABS

2 ABS

3 车内风扇电子恒温控制

4 车内风扇、加热和空调系统

5 散热器风扇

6 散热器风扇

7 挡风玻璃清洗系统

154 车辆保养

编号 回路

8 喇叭

9 大灯清洗系统

10 –

11 –

12 –

13 雾灯

14 挡风玻璃雨刮器

15 挡风玻璃雨刮器

16 控制模块电子设备、开启/起动系统、ABS、制动灯开关、TwinTop

17 柴油过滤器加热

18 起动器

19 变速箱电子设备

20 空调系统

21 发动机电子设备

22 发动机电子设备

23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大灯有效范围调节

编号 回路

24 燃油泵

25 变速箱电子设备

26 发动机电子设备

27 动力转向系统

28 变速箱电子设备

29 变速箱电子设备

30 发动机电子设备

31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大灯有效范围调节

32 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离合器开关

33 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大灯有效范围调节、照明开关

34 控制单元、转向柱模块

35 信息娱乐系统

36 移动电话、信息娱乐系统、显示器

行李箱保险丝盒

保险丝盒位于盖板后。

不要在盖板后存储任何物品。

根据装备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保险丝盒。

五门轿车、旅行车、厢式车要将其开启,则用一个硬币转动两个卡子,然后将盖折下。

三门轿车要将其开启,则折起盖板。

四门轿车要将其开启,逆时针转动卡子并折下盖板。

车辆保养 155

TwinTop

要将其开启,拉动两个旋钮,拆下夹子并向上折起盖板。

保险丝盒版本 A要更换保险丝,则拆下相应的保险盖。

编号 回路

1 雾灯

2 –

3 行李箱电源插座

4 倒车灯

5 后电动车窗

6 空调系统

7 前电动车窗

8 加热式车外后视镜

保险丝盒版本 B

156 车辆保养

编号 回路

1 前电动车窗

2 –

3 仪表

4 加热、空调系统、电子恒温控制

5 安全气囊

6 –

7 –

8 –

9 –

10 –

11 加热式后车窗

12 后车窗雨刮器

13 驻车辅助系统

14 加热、空调系统

15 –

16 座椅占用识别、开启/起动系统

编号 回路

17 雨量传感器、胎压监测系统、车内后视镜

18 仪表、开关

19 –

20 CDC

21 加热式车外后视镜

22 天窗

23 后电动车窗

24 诊断插头

25 –

26 可折叠式电动车外后视镜

27 超声波传感器、防盗报警器系统

28 –

29 点烟器、前电源插座

30 后电源插座

31 –

32 –

编号 回路

33 开启/起动系统

34 天窗、TwinTop

35 后电源插座

36 拖车设备插座

37 –

38 中央锁止系统、端子 30

39 左侧座椅加热

40 右侧座椅加热

41 –

42 –

43 –

44 –

车辆保养 157

车辆工具

工具

配备轮胎维修套件的车辆工具和轮胎维修套件存放在行李箱中地板覆层下面的储物箱内。

配备备胎的车辆

千斤顶和工具套件存放在行李箱中储物箱内,位于备胎的下面。备胎 3 165

TwinTop敞篷硬顶紧急操作工具存放在手套箱中。

车轮和轮胎

轮胎状况,车轮状况尽可能缓慢并以合适的角度在边缘上行驶。在锐利边缘上行驶会造成轮胎和车轮损坏。停车时,不要使轮胎停在路缘上。

定期检查车轮是否出现损坏。在出现损坏或异常磨损时,请向维修站求助。

轮胎如果车辆配备电子稳定程序,则仅可使用尺寸为 225/45 R 17 的轮胎。

Astra OPC“NürburgringEdition”,轮胎 225/40 ZR 18该车型出厂时配备高性能运动型轮胎,尺寸为 225/40 ZR 18。经认可,这些轮胎可在公共道路上使用,但具有典型的赛车特性和相应的浅胎纹。在干燥路面上,该轮胎可以在高速行驶时为崇尚运动风格、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提供更好的性能,但如果超过此限值,则可能会导致车辆突然意外抛锚。得益于经过改善的性能,可避免有风险的驾驶方式。在潮湿条件下,将驾驶方式车车速调整至适合浅胎纹。

冬季轮胎冬季轮胎增强了温度低于 7 ℃时的行驶安全性,因此应在所有车轮上进行安装。

尺寸为 185/65 R 15、195/60 R 15、195/65 R 15 和 205/55 R 16 的轮胎可用作冬季轮胎。

尺寸为205/50 R17的轮胎仅可用作冬季轮胎使用。

尺寸为 215/45 R 17、225/45 R 17、225/40 R 181)、225/40 ZR18 和235/35 R 19 的轮胎不得用作冬季轮胎。

1) Astra OPC:可用作冬季轮胎,不带防滑链。

158 车辆保养

轿车、旅行车、厢式车:如果车辆出厂时配备18 英寸的车轮,则仅可使用尺寸为 215/45 R 17 的轮胎作为冬季轮胎。

冬季轮胎仅可用于 Astra OPC 经欧宝认可的专用铝合金车轮。

冬季防爆轮胎仅可用于工厂认可的铝合金车轮。

按照国家明确规定,将速度标签贴在驾驶员视野范围内。

防爆轮胎防爆轮胎具有增强型自支撑侧壁,这可确保轮胎始终具有可靠的行驶稳定性,即使当没有压力时也如此。

防爆轮胎仅可用于配备电子稳定程序和胎压监测系统或漏气检测系统的车辆。

注意事项

如果安装了漏气仍可行驶的轮胎,要定期检查轮胎压力。

根据轮胎制造商,防爆轮胎可从轮胎壁上的标示来识别。如

ROF = Goodyear 轮胎或

SSR = Continental 自支撑防爆轮胎。

防爆轮胎仅可与工厂认可的铝合金车轮一起使用。

不要使用轮胎维修套件。

不得采用 ECO 轮胎压力。

防爆轮胎不得与标准轮胎一起使用。

如果更换为标准轮胎,注意车辆不可配备备胎或轮胎维修套件。

在轮胎损坏时行驶轮胎压力损失由胎压监测系统或漏气检测系统指示。

如果轮胎没有压力,可持续驾驶

■ 高车速 80 公里/小时

■ 远距离 80 公里

9 警告

汽车可能更加难于操控和转向。刹车距离也会更长。

要根据变化的情况来调适驾驶风格和速度。

轮胎名称例如 195/65 R 15 91 H

195 = 轮胎宽度,mm65 = 截面比(轮胎高度与宽度

比),%R = 带束层类型:子午线轮胎RF = 类型:防爆轮胎15 = 车轮直径,英寸91 = 负荷指数,例如 91 相当于

618 kgH = 速度代码字母

速度代码字母:

Q = 高车速 160 公里/小时S = 高车速 180 公里/小时T = 高车速 190 公里/小时H = 高车速 210 公里/小时V = 高车速 240 公里/小时W = 高车速 270 公里/小时

胎压至少每14 天和开始长途行程前,检查一次冷胎的轮胎压力。不要忘记检查备胎。这也适用于配备胎压监测系统的车辆。

车辆保养 159

从油箱盖上取下阀盖钥匙,并使用其拧开阀盖。

在配备胎压监测系统的车辆上,用螺钉将适配器固定至阀。

胎压 3 199 和油箱盖内侧的标签上。

轮胎压力数据请参见冷胎。适用于夏季和冬季轮胎。

始终将备胎充气到全负荷时的规定压力。

ECO 胎压可使油耗降到 低。不得与防暴轮胎一起使用。

不正确的胎压将损害安全性、车辆操控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并将增加轮胎磨损。

9 警告

如果压力过低,就可能导致显著的轮胎过热和内部损坏,导致胎壁分裂,甚至在高速下导致爆胎。

胎压监测系统当车速超过某一限值时,胎压监测系统持续检查所有四个车轮的轮胎压力。

所有车轮必须配备压力传感器,且轮胎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力。否则,将由漏气检测系统监测胎压 3 160。

Info-Display 3 97 中可显示当前的胎压。

车辆信息,胎压 3 93。

控制指示灯w 3 82。

如果安装不带传感器的整套车轮(如四个冬季轮胎),则将不显示错误信息。轮胎压力监控系统不可用。可以配置传感器。

使用普通出售的液体轮胎维修套件会损害该系统的功能。可使用原厂认可的系统。

外部高功率收音机设备会中断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系统初始化

更换车轮后,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将轮胎充气至规定的压力,开启点火开

关,按住 DDS 按钮约 4秒,控制灯w闪烁三次。

160 车辆保养

轮胎漏气检测系统轮胎漏气检测系统持续检查所有四个轮胎的转速。

如果轮胎损失压力,红色控制灯w照亮。立即停车并检查胎压。

控制指示灯w 3 82。

系统初始化

纠正胎压或更换轮胎后,必须初始化系统:开启点火开关,按住 DDS 约 4 秒,

控制灯w闪烁三次。

胎纹深度每隔一定时间检查胎纹深度。

当胎纹深度为 2-3 mm(冬季轮胎 4 mm)时,出于安全原因,应更换轮胎。

当胎纹磨损到胎纹磨损指示线(TWI)之一时,已达到法律上允许的 小胎纹深度(1.6 mm)。它们的位置由侧壁上的标记指示。

如果前轮磨损高于后轮,则定期交换车辆的前后车轮。

轮胎即使不在使用,也会老化。我们建议每 6年更换一次轮胎。

更改轮胎和车轮尺寸如果使用的轮胎与出厂装配轮胎尺寸不同,可能需要对里程表重新编程,并进行其它的车辆改装。

更换成一个不同的轮胎尺寸后,请更换胎压标签。

9 警告

使用不合适的轮胎或车轮,可能引起事故,也让汽车类型认证失效。

车轮盖每辆车都必须使用经原厂认可的车轮盖和轮胎,且符合所有相关的车轮与轮胎组合的要求。

如果使用的车轮盖和轮胎未经原厂认可,则轮胎一定不具有轮辋保护胶棱。

车轮盖必须未损害制动冷却。

如果要安装防滑两,则拆下车轮罩。

9 警告

使用不合适的轮胎或车轮罩,可能导致突然的轮胎压力丧失,因此造成事故。

车辆保养 161

防滑链

防滑链仅可用在前轮上。

始终使用细网链,增加的轮胎胎纹和内侧(包含链锁)不会超过 10 mm。

9 警告

损害可能导致轮胎爆胎。

防滑链允许用于尺寸为 185/65 R 15、195/60 R 15、195/65 R 15、205/55 R 16 及 205/50 R17 的轮胎上。

防滑链允许用于尺寸为 225/45 R 17、225/40 R 18、225/40 ZR18 及235/35 R 192)的轮胎上。

轿车、旅行车、厢式车:如果车辆出厂时配备18 英寸车轮,则防滑链仅可用于尺寸为 215/45 R 17 的轮胎上。

临时性备胎上不允许使用轮胎链。

轮胎维修套件轮胎胎纹出现微小的损坏可用轮胎维修套件进行修理。

不要从轮胎上清除异物。

轮胎损坏超过 4 毫米或在靠近轮辋处,不可用轮胎维修套件进行修理。

9 警告

车速不得超过 80 公里/小时。

不要长时期使用。

转向和操控可能会受到影响。

如果您有一个扁平轮胎:

施用驻车制动器并挂入一档、倒档或 P档。

轮胎维修套件存放在行李箱地板覆层下的储物箱内。

1. 将袋子连同轮胎维修套件一起从行李箱中取出。从袋中小心地取出部件。

2. 拆下压缩机。

2) 仅允许有限的转向角。

162 车辆保养

3. 从压缩机下侧的储物箱拆下连接电缆和空气软管。

4. 将压缩机空气软管旋到密封剂瓶上。

5. 将密封剂瓶装入压缩机上的定位器。

以竖直密封剂瓶的方式将压缩机置于轮胎附近。

6. 从有缺陷的轮胎旋松阀盖。

7. 将轮胎充气软管拧至阀上。

8. 压缩机上的开关必须设定到§。

9. 将压缩机插头连接至附件插座或点烟器插座。

为避免蓄电池放电,我们建议运行发动机。

10. 将压缩机上的摇臂开关设定到 I。轮胎充入密封剂。

11. 压缩机压力表快速指示到 6 bar,同时密封剂瓶为空(约 30 秒)。然后压力开始下降。

12. 所有的密封剂被泵入轮胎。然后轮胎膨胀。

车辆保养 163

13. 应在 10 分钟内达到规定的轮胎压力。胎压 3 199。当达到正确的轮胎压力时,关闭压缩机。

如果在 10 分钟内未达到规定的轮胎压力,拆下轮胎维修套件。将车辆轮胎旋转一圈。重新连接轮胎维修套件,并继续充气程序 10 分钟。如果还未达到规定的轮胎压力,则轮胎损坏严重。请向维修站求助。

通过压力指示器上的按钮,排放多余的轮胎压力。

不要运行压缩机超过 10 分钟。

14. 拆下轮胎维修套件。将加注软管旋到密封剂瓶的活动接头上。这可防止密封剂泄漏。将轮胎维修套件放入行李箱。

15. 使用软布擦去多余的密封剂。

16. 从密封剂瓶取下显示 高允许车速的标签,贴在驾驶员的视野区域内。

17. 立即继续行驶,使密封剂在轮胎内均分布。行驶约 10 公里后(但不要

超过 10 分钟),停车并检查胎压。在查看胎压时,将压缩机空气软管直接旋到轮胎阀和压缩机上。

如果胎压超过 1.3 bar,将其设定到正确值。重复该操作程序,直至压力不再出现损耗。

如果胎压低于 1.3 bar,切勿使用该车辆。请向维修站求助。

18. 将轮胎维修套件放入行李箱。

注意修复轮胎的行驶特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更换此轮胎。

如果听到异响或压缩机变热,关闭压缩机至少 30 分钟。

内置安全阀在 7巴的压力下开启。

注意套件的到期日。在此日期后,不再保证其密封性能。注意密封剂瓶上的储存信息。

将用过的密封剂瓶放回原位。按照适用法律的规定处理密封剂瓶。

压缩机和密封剂可以在大约-30 ℃以上的温度下使用。

提供的适配器可以用来给其它物品打气,例如足球、气垫、充气船等。它们位于压缩机下侧。要想拆下,拧上压缩机空气软管并取下适配器。

更换车轮一些车辆配备轮胎维修套件,而不是备胎 3 161。

进行如下准备并注意遵守以下信息:

■ 将车辆停放在水平、坚实且防滑的表面。前轮必须在正向前方的位置。

■ 施用驻车制动器并挂入一档、倒档或P 档。

■ 取出备胎 3 165。

■ 对于 Astra TwinTop,升起车辆前必须关闭车顶。

■ 切勿一次更换一个以上的车轮。

164 车辆保养

■ 在轮胎出现刺孔时,仅使用千斤顶更换车轮,不适用于季节性的冬季或夏季轮胎的更换。

■ 如果车辆停在松软的地面上,千斤顶下面应放置一块硬板( 多 1 cm 厚)。

■ 当顶升车辆时,车内应没有任何人或动物。

■ 切勿在顶升车辆的下方行走。

■ 当托起在千斤顶上时,不要起动车辆。

■ 在拧入车轮螺栓前,对其进行清洁,并在每个车轮螺栓的锥形区域薄涂一层市售的润滑脂。

1. 用吊钩取下车轮盖。车辆工具3 157。

对于带有可见车轮螺栓的车轮罩:车轮罩可以留在车轮上。不要拆下车轮螺栓的固定环。

合金车轮:用一把螺丝起子撬开车轮螺栓盖并取下。在螺丝起子与合金车轮之间放一块软布,以保护车轮。

2. 安装车轮扳手,确保其牢靠固定,并将每个螺栓松开半圈。

3. 确保千斤顶在车辆顶升点正确放置。

4. 在顶升点正下方放置千斤顶前,将千斤顶设定到必需的高度,这在某种意义上可避免其滑动。

车辆保养 165

连接千斤顶手柄,使千斤顶正确 准旋转手柄直至车轮从地面上升起。

5. 旋松车轮螺栓。

6. 更换车轮。

7. 拧紧车轮螺栓。

8. 降低车辆。

9. 装上车轮扳手,确保其牢固定位并交叉拧紧各个螺栓。拧紧扭矩为110 牛顿米。

10. 安装前,将车轮盖中的阀孔对准轮胎阀。

安装车轮螺母盖。

11. 存放好更换下的车轮 3 161 和车辆工具 3 157。

12. 尽快检查已安装轮胎的胎压以及车轮螺栓扭矩。

更换或维修出现缺陷的轮胎。

备胎一些车辆配备轮胎维修套件,而不是备胎。

备胎可划分为一种临时性备胎,这取决于它与其它安装车轮相比的尺寸及国家规定。

备胎带有一个钢制轮辋。

使用的备胎小于其它车轮或与冬季轮胎一起使用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尽快更换出现缺陷的轮胎。

备胎位于行李箱中地板覆层的下面。用一个蝶型螺母固定在凹槽内。

备胎存放处并不适用于所有允许的轮胎尺寸。如果轮胎比备胎宽,则必须存放在备胎坑中,可将地板覆层置于突出的轮胎上。

当对行李箱进行装载时必须将此考虑在内,Astra TwinTop 尤其如此 3 33。

旅行车

从行李箱壁上的导轨上拆下适配器和挂钩。升起后部行李捆扎固定环并将地板覆层提起至垂直位置,使其靠在车顶衬里上。关闭时,将行李捆扎固定环穿过地板覆层中的槽。配备储物盒的车辆:拆下 3 62。

TwinTop当车顶打开时存取备胎:将行李箱盖卡在后车窗框架上,并启用装载辅助3 63。提起行李箱中的地板覆层。

临时性备胎使用临时性备胎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尽快更换或维修出现缺陷的轮胎。

166 车辆保养

仅安装一个临时性备胎。驾驶车速不能高于 80 公里/小时。缓慢弯道行驶。不要长时间使用。

拖动另一辆车时,禁止在后轴上使用临时性备胎。因此,将临时性备胎安装在前轴上,而在后轴上安装标准尺寸的轮胎。

防滑链 3 161。

方向性轮胎安装方向轮胎,使它们在行驶方向上滚动。滚动方向通过侧壁的一个符号(例如箭头)指示。

以下适用于轮胎滚动方向装反的情况:

■ 可能会影响操控性能。尽快更换或维修出现缺陷的轮胎。

■ 在湿滑和积雪路面上行驶时,应特别小心。

跨接起动

不要通过快速充电器起动。

如果车辆蓄电池无电,可使用跳线及另一车辆的蓄电池起动车辆。

9 警告

在跨接起动汽车时间要非常小心。如果不遵守说明,任何失误都可能引起蓄电池爆炸,导致人员伤害或汽车损坏,或者对于汽车的电气系统的损害。

9 警告

避免与眼睛、皮肤、纺织物和油漆表面接触。直接接触含硫酸的液体可能导致受伤和损害。

■ 切勿将蓄电池暴露在有明火或火花的环境下。

■ 无电蓄电池在温度 0 ℃下已冻结。冻结的蓄电池在连接跳线前需解冻。

■ 当处理蓄电池时,应佩戴护目镜和穿戴防护服。

■ 使用相同电压的升压电池组(12 V)。其容量(Ah)必须不得过于低于用完的蓄电池。

■ 使用带绝缘端子的跳线和横截面积至少为16 mm2(柴油发动机为 25 mm2)。

■ 不要断开无电蓄电池与车辆的连接。

■ 关闭所有不必要的耗电设备。

■ 在跳接起动期间,蓄电池不要倾斜。

■ 不要使一根导线的端子与另一根导线的端子相接触。

■ 在跳接起动过程中,车辆之间切勿接触。

■ 施用驻车制动器,手动变速箱挂在空档,自动变速箱挂在 P 档。

车辆保养 167

导线连接顺序:

1. 将红色导线连接到升压电池组的正极端子。

2. 将红色导线的另一端与无电蓄电池的正极端子相连接。

3. 将黑色导线连接到升压电池组的负极端子。

4. 将黑色导线的另一端与车辆接地点相连接,例如发动机本体或一个发动机安装螺栓。尽量远离无电蓄电池进行连接,但至少 60 cm。

进行导线布线,使它们不会缠绕在发动机舱中的转动件上。

起动发动机:

1. 在跳线的情况下起动车辆发动机。

2. 5 分钟后,起动另一个发动机。进行起动尝试应不超过 15 秒,间隔时间1分钟。

3. 使连接导线的两个发动机都怠速约3分钟。

4. 打开接受跳接起动的车辆耗电设备(例如:大灯、加热式后车窗)。

5. 拆除导线的次序正好与上述次序相反。

拖挂

拖挂车辆

脱开盖底部,并向下取出。

使用车辆工具装上拖车环 3 157。

尽可能的旋紧拖车环,直至它在水平位置停止。

将拖车索 — 或 好仍使用拖车杆 —连接到拖车环。

拖车环务必仅用于拖曳,切勿用于车辆施救。

打开点火开关以解除方向盘锁,并使制动灯、喇叭和挡风玻璃雨刮器处于可操作状态。

Open&Start 系统 3 17。

变速箱挂在空档。

开启两辆车上的危险警告闪烁器。

168 车辆保养

注意事项

缓慢驾驶。驾驶不要急猛。过度的牵引力可能损坏汽车。

当发动机不在运行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以制动和转向。

打开空气再循环并关闭车窗,以防止来自拖挂车辆的废气进入车厢。

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必须面向前方拖挂,车速不能高于 80 公里/小时,且距离不能大于 100 公里。在所有其它情况下且当变速箱故障时,必须将前车轴从地面上提起。

请向维修站求助。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3 119。

拖车后,拧开拖车环并重新安装盖板。

拖挂另一车辆

松开底部的盖子并向下取下。

对于其它车型,向下松开锁定卡舌并向上拉起盖罩。

使用车辆工具装上拖车环 3 157。

尽可能的旋紧拖车环,直至它在水平位置停止。

切勿将车辆下方后部的行李捆扎固定眼用作拖车环。

将拖车索 — 或 好仍使用拖车杆 —连接到拖车环。

拖车环务必仅用于拖曳,切勿用于车辆施救。

注意事项

缓慢驾驶。驾驶不要急猛。过度的牵引力可能损坏汽车。

拖车后,拧开拖车环并重新安装盖板。

车辆保养 169

配备盖板的版本:通过将盖板底部的凸耳插入保险杠进行安装,折下并随后将顶部的凸耳按压入位。

外观保养

外部保养

锁车锁在出厂时使用优质锁芯润滑脂进行润滑。仅当十分必要时使用防冻剂,由于它具有脱脂效果并损坏锁的功能。使用防冻剂后,由维修站对锁重新施涂润滑脂。

清洗您车辆上的车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定期清洗您的车辆并上蜡。当使用自动车辆清洗时,选择包含上蜡的程序。

应立即清除鸟粪、昆虫尸体、树脂、花粉及类似物质,因为它们含有侵蚀性成分,从而会导致车漆损坏。

如果使用车辆清洗,请按照制造商车辆清洗说明操作。挡风玻璃雨刮器和后车窗雨刮器必须关闭。拆下天线和外部附件,例如行李架等。

如果您手动清洗车辆,请确保对车轮罩内部也进行彻底的冲洗。

清洁打开车门的边缘和折叠部位、发动机罩以及它们所覆盖的区域。

注意事项

请始终使用 pH 值为 4到 9之间的清洁剂。

不要在热表面上使用清洁剂。

不要使用蒸汽喷枪或高压喷射清洗机清洁发动机舱。

彻底冲洗车辆并用麂皮巾擦拭干净。经常清洗麂皮巾。涂装及玻璃表面使用单独的麂皮巾:车窗上的残余车蜡会影响视野。

不要使用坚硬的物体去除柏油污点。在涂装表面上使用柏油去除喷剂。

车外灯大灯和其它由塑料制成的灯罩。不要使用任何研磨性或腐蚀性溶剂,不要使用刮冰器且不要进行干洗。

抛光与上蜡定期对车辆上蜡( 迟当水不再起泡时)。否则,车漆将干透。

仅当车漆黯淡或上面黏附固体沉积物时,才有必要抛光。

用硅树脂进行车漆抛光会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就无需上蜡。

170 车辆保养

切勿使用蜡或抛光剂处理塑料车身件。

车窗与挡风玻璃雨刮片柔软无绒布或麂皮与车窗清洁剂和昆虫去除剂一起使用。

当清洁后车窗时,确保内部的加热元件不会损坏。

对于机械式除冰,使用锋利的刮冰器。将刮冰器用力按向玻璃,使其下方不会进入污垢并刮划玻璃。

用软布和车窗清洗剂清洁雨刮片上的污点。

天窗切勿使用溶剂或研磨剂、燃油、腐蚀性介质(例如油漆清洗剂、含丙酮溶液等)、酸性或强碱性介质或研磨垫清洁。不要在天窗中部应用蜡或抛光剂。

车轮和轮胎不要使用高压喷射清洗机。

用 PH 中性车轮清洗剂清洗轮辋。

轮辋经过喷涂,且可使用与车身相同的制剂处理。

车漆损坏对于车漆的微小损坏处在生锈前先用补漆笔修复。由维修站对范围更广的损坏或生锈区域进行修理。

车底车底的一些区域有一层 PVC 底部防锈层,而其它关键部位则有一层耐受性强的保护蜡涂层。

清洗车底后,检查车底,必要时,进行上蜡。

沥青/橡胶物质会损坏 PVC 涂层。由维修站执行车底作业。

在冬季到来前后,清洗车底并检查保护蜡涂层。

发动机舱与车身喷涂同色漆的发动机舱区域必须与其它喷漆表面进行同样的处理。

建议在冬季前后对发动机舱部件进行清洗并用蜡进行保养。清洗发动机前,用塑料膜保护发电机和制动液储罐。

当用喷雾式清洁剂清洗发动机时,不可直接喷向防抱死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的部件或传动皮带及其部件。

清洗发动机后,由维修站使用保护蜡对所有发动机室部件进行彻底保养。

不要使用高压喷射清洗机。

TwinTop用潮湿的柔软无绒布清洁所有密封。允许完全干燥。随时使用专用维修套件(可从您的欧宝服务伙伴处获得)处理所有密封,如车顶和挡风玻璃框架上。精细橡胶密封唇和密封表面之间的良好接触可以防止泄漏并减小夹持力。

将天窗移至中间位置,以进行清洁3 33。

不要使用高压喷射清洗机。

拖车设备不要使用蒸汽喷枪或高压喷射清洗机清洁连接球头拖车杆。

内部保养

内饰和织物仅用干布或内饰清洁剂清洁车辆内饰,包括仪表板和镶板。

用清水和软布清洗真皮座套。在严重脏污的情况下,使用真皮护理剂。

仪表板仅可使用一块微湿的软布进行清洁。

车辆保养 171

使用真空吸尘器和软毛刷清洁织物内饰。用织物清洗剂去除污点。

布料织物可能会褪色。这可能导致明显的变色,特别是颜色较淡的装饰品。可移除的污点和变色应尽快清洁。

使用温水或内饰清洁剂清洁座椅安全带。

注意事项

要扣好衣服上维可牢固定带,因为衣服上打开状态的维可牢固定带可能损坏座椅的饰面。

塑料和橡胶件塑料和橡胶件可用与清洗车身相同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必要时使用内饰清洁剂不要使用任何其它制剂。尤其避免溶剂和汽油。不要使用高压喷射清洗机。

172 保养与维护

保养与维护

一般信息 ...................... 172

推荐的油液、润滑剂和零件 ...... 173

一般信息

保养信息为确保车辆操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使您的车辆保值,在规定的适当间隔时间执行所有的维护保养作业时极其重要的。

维修站可以提供关于您车辆的详细、新的保养进度。

保养显示器 3 78。

欧洲保养时间间隔保养周期是每 30,000 公里或 1年,以先到者为准。

欧盟计划适用于以下国家:

安道尔共和国、奥地利、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格陵兰、匈牙利、冰岛、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王国、马耳他、黑山、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保养显示器 3 78。

国际保养时间间隔保养周期是每 15,000 公里或 1年,以先到者为准。

国际保养时间间隔对于未列在欧洲保养时间间隔的国家有效。

保养显示器 3 78。

确认保养确认会记录在《保养与质保手册》中。记下日期和里程,并附有维修站保养印章以及签名。

确保《保养与质保手册》已正确完成记录,因为如果出现质保或信誉索赔,提供持续保养证明是相当关键的,这也有利于车辆的销售。

固定保养时间间隔点火开关开启时,当保养到期时,InSP出现在保养显示器中约 10 秒。由维修站在一周或 500 公里之内进行下次保养(以先到者为准)。

保养显示器 3 78。

灵活的保养时间间隔该保养时间间隔基于不同使用情况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计算而来。

保养与维护 173

如果剩余距离小于 1500 公里,则当点火开关开启和关闭时,InSP 与剩余距离1000 公里一起显示。如果剩余距离小于1000 公里,InSP 显示数秒。由维修站在一周或 500 公里之内进行下次保养(以先到者为准)。

剩余距离显示:

1. 关闭点火开关。

2. 点按行车电脑复位按钮。显示里程表读数。

3. 按住复位按钮约 2秒。显示 InSP 和剩余距离。

保养显示器 3 78。

推荐的油液、润滑剂和零件

推荐的油液和润滑剂仅使用符合所推荐的技术规格的产品。由于使用不符合这些技术规格的产品而造成的损坏均不在保修范围之内。

9 警告

操作材料有危险性,可能有毒性。处理要小心。要注意储罐上提供的信息。

发动机机油发动机机油可从质量和粘度对其进行识别。当选择使用哪一种发动机机油时,质量比粘度更为重要。机油质量确保发动机清洁、磨损保护和机油老化控制等,而粘度等级给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机油粘稠度的相关信息。

Dexos 是 新的发动机机油品质标准,可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提供 佳保护。如果不能使用该类机油,必须使用列出的其它优质发动机机油。针对汽油发动机的建议同样适用于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乙醇(E85)燃料发动机。

根据质量和 低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发动机机油 3 177。

添加发动机机油

不同制造商出产和不同品牌的发动机机油可以混合,只要它们符合发动机机油质量和粘度的要求。

禁止仅使用 ACEA A1/B1 或 A5/B5 品质的机油,因为它在某些操作情形下,会长期损坏发动机。

根据质量和 低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发动机机油 3 177。

附加的发动机机油添加剂

使用附加的发动机机油添加剂会造成损坏并使质保无效。

发动机机油粘度等级

SAE 粘度等级给出机油粘稠度的信息。

多级通用机油由两个数据来表示,如 SAE5W-30。W 后的第一个数据表示低温粘度,而第二个数据表示高温粘度。

根据 低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 3 177。

所有建议的粘度等级都适用于高环境温度。

174 保养与维护

冷却液和防冻剂仅使用不含硅酸盐的长效冷却液(LLC)防冻剂。

该系统出厂时已加满冷却液,该冷却液具有卓越的防锈性能,并在低至-28 ℃的温度下提供防冻保护。应全年保证此浓度。使用旨在提供额外防锈保护或防止密封件发生微小渗漏的附加的冷却液添加剂,会导致功能问题出现。对于使用此类附加的冷却液添加剂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制动器与离合器液仅使用车辆认可的高性能制动液,请向维修站咨询。

时间一长,制动液吸收水分,从而导致制动效应降低。因此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更换制动液。

制动液应储存在一个密封罐中,以避免吸收水分。

确保制动液未遭受污染。

技术数据 175

技术数据

车辆标识 ...................... 175

车辆数据 ...................... 177

车辆标识

车辆识别码

车辆识别码刻印在识别牌上和底盘上地板覆层的下面,在覆层下可见。

车辆识别码可压印在透过挡风玻璃可见的仪表板上。

标识牌

176 技术数据

标识牌位于右前车门框架上。

标识牌上的信息:

1 = 制造商2 = 型式认证号3 = 车辆识别码4 = 额定允许车辆总重,千克5 = 允许总重,千克6 = 大允许前轴载荷,千克7 = 大允许后轴载荷,千克8 = 特定车辆或特定国家数据

前后车轴组合的总负荷必须不能超过许可车辆总重。例如,如果前车轴达到其大允许负荷,则后车轴仅可承受相当

于车辆总重减去前车轴负荷所得到的重量。

技术数据的确定符合欧洲共同市场标准。我们保留修改的权利。车辆文件中的规格配置始终优先于本手册中给出的规格配置。

技术数据 177

车辆数据推荐的油液和润滑剂

欧洲保养计划

所需发动机机油品质

所有欧洲国家

(除了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 仅以色列

发动机机油品质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dexos 1 – – ✔ –

dexos 2 ✔ ✔ – ✔

在无法获得 dexos 品质的机油时,可在每次换油之间使用 多 1升 ACEA C3 品质的发动机机油。

发动机机油粘度等级

所有欧洲国家和以色列

(除了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

环境温度 汽油和柴油发动机

低至-25 ℃ SAE 5W-30 或 SAE 5W-40

低于-25 ℃ SAE 0W-30 或 SAE 0W-40

178 技术数据

国际保养计划

所需发动机机油品质

欧洲以外的所有国家

除以色列外 仅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

发动机机油品质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dexos 1 ✔ – – –

dexos 2 – ✔ ✔ ✔

在无法获得 dexos 品质的机油时,可使用以下品质的机油:

欧洲以外的所有国家

除以色列外 仅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

发动机机油品质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GM-LL-A-025 ✔ – ✔ –

GM-LL-B-025 – ✔ – ✔

技术数据 179

欧洲以外的所有国家

除以色列外 仅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

发动机机油品质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包括 CNG、LPG、E85)

柴油发动机

ACEA A3/B3 ✔ – ✔ –

ACEA A3/B4 ✔ ✔ ✔ ✔

ACEA C3 ✔ ✔ ✔ ✔

API SM ✔ – ✔ –

API SN 资源节约 ✔ – ✔ –

发动机机油粘度等级

欧洲以外的所有国家(除以色列外),

包括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

环境温度 汽油和柴油发动机

低至-25 ℃ SAE 5W-30 或 SAE 5W-40

低于-25 ℃ SAE 0W-30 或 SAE 0W-40

低至-20 ℃ SAE 10W-301)或 SAE 10W-401)

1) 允许,但建议采用具有 dexos 品质的 SAE 5W-30 或 SAE 5W-40

180 技术数据

发动机数据

销售型号 1.2 1.4 1.6 1.6 1.8

发动机标识代码

Z 12 XEP Z 14 XEP Z 16 XER,

A 16 XER

Z 16 LET,

A 16 LET

Z 18 XER,

A 18 XER

气缸数 4 4 4 4 4

活塞排量 [cm3] 1229 1364 1598 1598 1796

发动机功率 [kW] 59 66 85 132 103

转速[rpm] 5600 5600 6000 5500 6300

扭矩 [Nm] 110 125 155 230 175

转速[rpm] 4000 4000 4000 1980-5500 3800

燃油类型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汽油

辛烷值(RON)

推荐 95 95 95 95 95

可行 98 98 98 98 98

可行 91 91 91 – 91

油耗 [升/1000 公里] 0.6 0.6 0.6 0.6 0.6

技术数据 181

销售型号 2.0 Turbo 2.0 Turbo 1.3 CDTI 1.7 CDTI 1.7

发动机标识代码 Z 20 LER Z 20 LEH Z 13 DTH Z 17 DTH

Z 17 DTJ,

A 17 DTJ

气缸数 4 4 4 4 4

活塞排量 [cm3] 1998 1998 1248 1686 1686

发动机功率 [kW] 147 177 66 74 81

转速[rpm] 5400 5600 4000 4400 3800

扭矩 [Nm] 262 320 200 240 260

转速[rpm] 4200 2400-5000 1750-2500 2300 2300

燃油类型 汽油 汽油 柴油 柴油 柴油

辛烷值(RON)

推荐 95 98

可行 98 95

可行 912) 91

油耗 [升/1000 公里] 0.6 0.6 0.6 0.6 0.6

2) 除非是在高发动机负荷、满载或带有厢式旅行车/挂车在山地行驶,否则,避免高有效负荷。

182 技术数据

销售型号 1.7 1.9 CDTI 1.9 CDTI 1.9 CDTI

发动机标识代码

Z 17 DTR,

A 17 DTR Z 19 DTL Z 19 DT Z 19 DTH

气缸数 4 4 4 4

活塞排量 [cm3] 1686 1910 1910 1910

发动机功率 [kW] 92 74 88 110

转速[rpm] 4000 3500 3500 4000

扭矩 [Nm] 280 260 280 320

转速[rpm] 2300 1700-2500 2000-2750 2000-2750

燃油类型 柴油 柴油 柴油 柴油

油耗 [升/1000 公里] 0.6 0.6 0.6 0.6

技术数据 183

性能

五门轿车

发动机 Z12XEP Z14XEP

Z16XER,

A16XER Z16LET Z18XER

高车速3)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71 178 191 221 208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176 192 – –

自动变速箱 – – – – 188

发动机 Z20LER Z13DTH Z17DTH Z17DTJ Z17DTR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230 172 180 185/1884) 195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171 – – –

自动变速箱 – – – – –

3) 指示的 高车速在装备重量(不含驾驶员)加上 200 kg 有效载荷的情况下获得。选装配置会降低车辆规定的 高车速。4) 适用于配备减污装置的车型。

184 技术数据

发动机 A17DTJ A17DTR Z19DTL Z19DT Z19DTH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86 195 180 194 208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 –

自动变速箱 – – – 188 –

三门轿车

发动机 Z14XEP

Z16XER,

A16XER

Z16LET,

A16LET

Z18XER,

A18XER Z20LER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80 193 223 210 234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178 194 – – –

自动变速箱 – – – 190 –

技术数据 185

发动机 Z20LEH Z13DTH Z17DTH Z17DTJ

Z17DTR,

A17DTR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244 174 182 187/188 197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174 – – –

自动变速箱 – – – – –

发动机 A17DTJ Z19DTL Z19DT Z19DTH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88 182 196 210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

自动变速箱 – – 190 –

186 技术数据

四门轿车

发动机

Z16XER,

A16XER

Z18XER,

A18XER Z13DTH Z17DTH Z17DTJ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91 207 172 180 188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192 – – – –

自动变速箱 – 188 – – –

旅行车

发动机 Z14XEP

Z16XER,

A16XER

Z16LET,

A16LET

Z18XER,

A18XER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78 191 221 207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192 – –

自动变速箱 – – – 188

技术数据 187

发动机 Z20LER Z13DTH A17DTJ Z17DTH Z17DTJ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230 172 185 180 185/188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 –

自动变速箱 – – – – –

发动机

Z17DTR,

A17DTR Z19DTL Z19DT Z19DTH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95 180 193 207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

自动变速箱 – – 187 –

厢式车

发动机 Z14XEP Z13DTH Z17DTH Z17DTJ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78 172 180 185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

自动变速箱 – – – –

188 技术数据

发动机 Z17DTR Z19DTL Z19DT Z19DTH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95 180 193 207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

自动变速箱 – – 187 –

TwinTop

发动机

Z16XER,

A16XER Z16XEP

Z16LET,

A16LET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192 192 228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自动变速箱 – – –

技术数据 189

发动机

A18XER

Z18XER Z19DTH Z20LER

高车速 [公里/小时]

手动变速箱 209 213 237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 – –

自动变速箱 189 – –

190 技术数据

车辆重量

整车装备重量,基本款,轿车,五门

Astra 发动机 手动变速箱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不带/带空调系统

[kg]

Z12XEP 1240/1260 –/– –/–

Z14XEP 1240/1260 1240/1260 –/–

Z16XER 1270/1290 1270/1290 –/–

Z16LET –/1355 –/– –/–

Z18XER 1278/1298 –/– 1278/1298

Z20LER –/1385 –/– –/–

Z13DTH 1340/1355 1340/1355 –/–

A17DTJ、A17DTR 1385/1400 –/– –/–

Z17DTH 1365/1380 –/– –/–

Z17DTJ、Z17DTR 1385/1400 –/– –/–

Z19DTL 1395/1410 –/– –/–

Z19DT 1395/1410 –/– 1425/1440 (1393/1408) 5)

Z19DTH 1393/1408 –/– –/–

5) 重量减轻,国家特定车型

技术数据 191

整车装备重量,基本款,轿车,三门

Astra 发动机 手动变速箱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不带/带空调系统

[kg]

Z14XEP 1220/1240 1220/1240 –/–

Z16XER 1250/1270 1250/1270 –/–

Z16LET –/1335 –/– –/–

Z18XER 1265/1285 –/– 1278/1298

Z20LER –/1365 –/– –/–

Z20LEH –/1393 –/– –/–

Z13DTH 1278/1293 1278/1293 –/–

A17DTJ、A17DTR 1365/1380 –/– –/–

Z17DTH 1345/1360 –/– –/–

Z17DTJ、Z17DTR 1365/1380 –/– –/–

Z19DTL 1375/1390 –/– –/–

Z19DT –/– –/– 1393/1408

Z19DTH 1390/1405 –/– –/–

192 技术数据

整车装备重量,基本款,轿车,四门

Astra 发动机 手动变速箱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不带/带空调系统

[kg]

Z16XER 1278/1296 1278/1296 –/–

Z18XER 1278/1296 –/– 1349/1367

Z13DTH 1365/1383 –/– –/–

Z17DTH、Z17DTJ 1386/1404 –/– –/–

技术数据 193

整车装备重量,基本款,旅行车

Astra 发动机 手动变速箱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不带/带空调系统

[kg]

Z14XEP 1278/1298 –/– –/–

Z16XER 1278/1298 1278/1298 –/–

Z16LET –/1395 –/– –/–

Z18XER 1278/1298 –/– 1350/1370

Z20LER –/1393 –/– –/–

Z13DTH 1380/1395 –/– –/–

A17DTJ、A17DTR 1393/1408 –/– –/–

Z17DTH 1393/1408 –/– –/–

Z17DTJ、Z17DTR 1393/1408 –/– –/–

Z19DTL 1393/1408 –/– –/–

Z19DT 1393/1408 –/– 1465/1480

Z19DTH 1393/1408 –/– –/–

194 技术数据

整车装备重量,基本款,厢式车

Astra 发动机 手动变速箱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不带/带空调系统

[kg]

Z14XEP 1235/1250 –/– –/–

Z13DTH 1335/1350 –/– –/–

Z17DTH 1365/1380 –/– –/–

Z17DTJ、Z17DTR 1385/1400 –/– –/–

Z19DT 1385/1400 –/– 1420/1435

Z19DTL 1385/1400 –/– –/–

Z19DTH 1395/1410 –/– –/–

整车装备重量,基本款,TwinTop

Astra 发动机 手动变速箱 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

不带/带空调系统

[kg]

Z16XER 1495/1515 –/– –/–

Z16LET –/1575 –/– –/–

Z18XER 1500/1520 –/– 1503/1523

Z20LER –/1605 –/– –/–

Z19DTH 1613/1628 –/– –/–

技术数据 195

附加重量、三门/五门轿车、旅行车

发动机 Z14XEP、Z16XER、Z16LET、Z18XER Z13DTH、A17DTJ、A17DTR、Z17DTH Z17DTJ、Z17DTR

版本/喜好[千克] 2.9 2.9 2.9

Cosmo [千克] 12 12 12

Sport [千克] 24.5 24.5 24.5

发动机 Z20LER Z19DTL、Z19DT Z19DTH

版本/喜好[千克] – 2.9 2.9

Cosmo [千克] – 12 12

Sport [千克] 12.6 12.6 12.66)

附加重量、四门轿车

发动机 Z16XER、Z18XER、Z13DTH、Z17DTH

版本/喜好[千克] 8.7

Cosmo [千克] 16

6) 旅行车:24.5

196 技术数据

附加重量、厢式车

发动机 Z14XEP、Z13DTH A17DTJ、A17DTR、Z17DTH、Z17DTJ、Z17DTR、Z19DTL、Z19DT、Z19DTH

版本/喜好[千克] – –

Cosmo [千克] – –

Sport [千克] 19.3 10.5

重型附件

附件 天窗 拖车设备 分折式后排座椅靠背 大灯清洗系统

重量[千克] 23(不适用于四门轿车)

17(四门轿车)

21(不适用于 TwinTop)

26(TwinTop)

20(旅行车)

9(三门/五门轿车)

2(四门/五门轿车)

车辆尺寸

五门轿车 三门轿车 四门轿车 旅行车 厢式车 TwinTop

长度 [mm] 4249 4290 4587 4515 4515 4476

宽度(不含车外后视镜) [mm] 1753 1753 1753 1753 1753 1759

宽度(含两个车外后视镜) [mm] 2032 2032 2033 2032 2032 2021

高度(不含天线) [mm] 1460 1435 1458 1500 1500 1411

行李箱地板长度 [mm] 819 819 905 1085 1825 805

行李箱宽度 [mm] 944 944 1027 1088 1103 734

技术数据 197

五门轿车 三门轿车 四门轿车 旅行车 厢式车 TwinTop

行李箱开启高度 [mm] 614 555 – 766 775 –

轴距 [mm] 2614 2614 2703 2703 2703 2614

转弯直径 [m] 11.20 11.20 11.50 11.50 11.50 11.20

198 技术数据

容量

发动机机油

发动机 Z12XEP, Z16XER, Z20LER Z13DTH Z20LEH, Z17DTJ, Z19 DTL,

Z14XEP Z16LET, Z17DTH Z17DTR, Z19DT,

Z18XER, A17DTR, Z19DTH

A16XER, A17DTJ

A16LET,

A18XER

包含过滤器 [l] 3.5 4.5 4.25 3.2 5.0 5.4 4.3

位于 MIN 和 MAX 之间[l] 1.0 1.0 1.0 1.0 1.0 1.0 1.0

油箱

汽油/柴油,标称容量 [l] 52

技术数据 199

胎压

三门/五门轿车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12XEP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50/2.5 (36)

205/55 R 16

Z14XEP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50/2.5 (36)

205/55 R 16

200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16XER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215/45 R 17,

225/40 R 18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50/2.5 (36)

205/55 R 16,

225/45 R 17

Z16LET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225/40 R 18

技术数据 201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18XER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215/45 R 17,

225/40 R 18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50/2.5 (36)

205/55 R 16,

225/45 R 17

Z20LER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225/40 R 18

202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20LEH 205/50 R 177), 240/2.4 (35) 240/2.4 (35) – – 250/2.5 (36) 290/2.9 (42)

225/40 ZR 18,

235/35 ZR 19,

225/45 R 177)8)

225/40 R 18 260/2.6 (38) 240/2.4 (35) – – 280/2.8 (41) 320/3.2 (46)

Z13DTH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7) 仅允许用作冬季轮胎。8) 为了保证正确的速度显示,电子车速表必须重新编程。

技术数据 203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17DTH 195/65 R 15,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A17DTJ 19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A17DTR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204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17DTJ 19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90/2.9 (42) 270/2.7 (39)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Z17DTR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Z17DTJ9)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90/2.9 (42) 270/2.7 (39)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05/55 R 16

9) 适用于配备减污装置的车型。

技术数据 205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kPa/bar](psi)

Z19DTL,

Z19DT,

Z19DTH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225/40 R 18

全部 临时性备胎 420/4.2 (61) 420/4.2 (61) – – 420/4.2 (61) 420/4.2 (61)

四门轿车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6XER,

Z18XER

195/65 R 15, 220/2.2 (32) 220/2.2 (32) – – 230/2.3 (33) 280/2.8 (41)

205/55 R 16

215/45 R 17 240/2.4 (35) 240/2.4 (35) – – 250/2.5 (36) 320/3.2 (46)

206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3DTH,

Z17DTH

195/65 R 15, 220/2.2 (32) 220/2.2 (32) – – 230/2.3 (33) 280/2.8 (41)

205/55 R 16

215/45 R 17 240/2.4 (35) 240/2.4 (35) – – 250/2.5 (36) 320/3.2 (46)

全部 临时性备胎 420/4.2 (61) 420/4.2 (61) – – 420/4.2 (61) 420/4.2 (61)

旅行车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4XEP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60/2.6 (38)

205/55 R 16

技术数据 207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6XER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215/45 R 17,

225/40 R 18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60/2.6 (38)

205/55 R 16,

225/45 R 17

Z16LET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225/40 R 18

208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8XER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215/45 R 17,

225/40 R 18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60/2.6 (38)

205/55 R 16,

225/45 R 17

Z20LER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225/40 R 18

技术数据 209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3DTH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Z17DTH 195/65 R 15,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A17DTJ 19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210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A17DTR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Z17DTJ,

Z17DTR

19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Z17DTJ9)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90/2.9 (42) 270/2.7 (39)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05/55 R 16

9) 适用于配备减污装置的车型。

技术数据 211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9DTL,

Z19DT,

Z19DTH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225/40 R 18

全部 临时性备胎 420/4.2 (61) 420/4.2 (61) – – 420/4.2 (61) 420/4.2 (61)

厢式车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4XEP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00/2.0 (29) 200/2.0 (29) 250/2.5 (36) 250/2.5 (36) 210/2.1 (30) 260/2.6 (38)

205/55 R 16

212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3DTH 18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 – 250/2.5 (36) 290/2.9 (42)

195/60 R 15

195/65 R 15,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Z17DTH 195/65 R 15,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225/45 R 17

215/45 R 17,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0 R 18

Z17DTJ,

Z17DTR

195/65 R 15,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05/55 R 16

Z19DTL,

Z19DT,

Z19DTH

205/55 R 16, 230/2.3 (33) 210/2.1 (30) 270/2.7 (39) 250/2.5 (36) 250/2.5 (36) 290/2.9 (42)

225/45 R 17

215/45 R 17, 270/2.7 (39) 250/2.5 (36) – – 280/2.8 (41) 310/3.1 (45)

技术数据 213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225/40 R 18

全部 临时性备胎 420/4.2 (61) 420/4.2 (61) – – 420/4.2 (61) 420/4.2 (61)

TwinTop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6XER 225/40 R 18 230/2.3 (33) 210/2.1 (30) – – 240/2.4 (35) 280/2.8 (41)

205/55 R16,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20/2.2 (32) 260/2.6 (38)

225/45 R 17

Z16LET 205/55 R16,

230/2.3 (33) 210/2.1 (30) – – 240/2.4 (35) 280/2.8 (41)

225/45 R 17

225/40 R 18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14 技术数据

舒适性(不超过 3人) ECO(不超过 3人) 全负荷

发动机 轮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kPa/bar](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 [kPa/bar] (psi)[kPa/bar](psi)

[kPa/bar](psi)

Z18XER 205/55 R16,

210/2.1 (30) 210/2.1 (30) 250/2.5 (36) 250/2.5 (36) 220/2.2 (32) 260/2.6 (38)

225/45 R 17

225/40 R 18 230/2.3 (33) 210/2.1 (30) – – 240/2.4 (35) 280/2.8 (41)

Z19DTH 205/55 R16,

230/2.3 (33) 210/2.1 (30) – – 240/2.4 (35) 280/2.8 (41)

225/45 R 17

225/40 R 18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Z20LER 205/55 R16,

250/2.5 (36) 230/2.3 (33) – – 260/2.6 (38) 300/3.0 (43)

225/45 R 17

225/40 R 18 260/2.6 (38) 240/2.4 (35) – – 270/2.7 (39) 310/3.1 (45)

全部 临时性备胎 420/4.2 (61) 420/4.2 (61) – – 420/4.2 (61) 420/4.2 (61)

技术数据 215

拖车钩安装尺寸

轿车

216 技术数据

旅行车、厢式车

技术数据 217

TwinTop

218 客户信息

客户信息

车辆数据记录和保密 ............ 218

车辆数据记录和保密

事故数据记录仪

车上的数据存储模块您的车辆上,大量的电子组件都有数据存储模块,用以暂时或永久性地存储有关车辆、时间和故障的技术数据。一般而言,技术信息记录部件、模块、系统或环境的状态:

■ 系统组件的运行状态(如加注液位)

■ 车辆和其某一部件的状态信息(如车轮旋转圈数/旋转速度、减速度、侧向加速度)

■ 功能失常和重要系统部件的故障

■ 特定行驶条件下的车辆反应(如安全气囊充气、稳定调节系统的启用)

■ 环境条件(如温度)

这些数据仅为技术数据并有利于识别和纠正错误以及优化车辆功能。

利用这些数据无法创建显示行驶路线的运动轨迹。

如果使用了维护保养服务(如维修工作、维修保养过程、质保事项、质量保证),服务网络(包括制造商)的雇员能够利用专用诊断设备从事件和错误数据存储

模块中读取这一技术信息。如有要求,您将在这些维修站获取进一步的信息。在错误被纠正以后,数据即从错误存储模块中删除或被持续覆盖。

当使用车辆时,与其他信息(事故报告、车辆损坏、证人声明等等)相关的技术数据可与特定人员相关联 - 可能需要在专家的协助下。

另外与客户以合同方式商定的功能(如紧急情况下的车辆位置)允许从车辆上传输特定的车辆数据。

无线射频识别(RFID)部分车辆中采用了 RFID 技术,用于胎压监测系统、点火系统安全等功能。也可用来连接用于锁止/解锁和启动车门的无线电遥控器、用于开启车库门的车内发射器等便捷装置。欧宝车辆中的 RFID 技术不使用或记录个人信息,也不与其它包含个人信息的欧宝系统进行连接。

客户信息 219

220

索引 A安全气囊、安全带张紧器和防倾杆 . 80安全气囊系统 ................... 47安全头枕 ....................... 39安全网 ......................... 64

B保险丝 ........................ 151保养........................... 172保养信息 ...................... 172保养周期显示器 ................. 78报废车辆回收 .................. 134杯架 ........................... 55备胎 .......................... 165变速箱 ......................... 13变速箱显示器 ............. 115, 119标识牌 ........................ 175

C侧安全气囊系统 ................. 48侧灯............................ 98侧转向信号灯 .................. 149柴油发动机燃油 ................ 127柴油微粒过滤器 ................ 113柴油系统排放 .................. 138超声波驻车辅助系统 ............. 82超速燃油截断 .................. 113车窗............................ 28车顶............................ 31车顶行李架 ..................... 69

车辆安全........................ 24车辆长期停放................... 133车辆尺寸 ...................... 196车辆的具体数据 .................. 3车辆工具....................... 157车辆检查....................... 134车辆解锁 ........................ 4车辆控制 ...................... 111车辆千斤顶..................... 157车辆识别码 .................... 175车辆数据....................... 177车辆数据记录和保密............. 218车辆信息 ....................... 92车辆重量 ...................... 190车轮盖 ........................ 160车轮和轮胎 .................... 157车门............................ 22车门开启 ....................... 84车内灯 ................... 102, 150车内后视镜...................... 27车内照明....................... 102车身高度控制系统............... 123车外灯 ......................... 84车外后视镜...................... 26车外照明 ................... 10, 98充电系统 ....................... 80储物箱.......................... 55催化转化器 .................... 114

221

D大灯............................ 98大灯闪烁 ....................... 99大灯照明范围调节 ............... 99带应答器的儿童约束装置 ......... 54挡风玻璃........................ 28挡风玻璃雨刮器/清洗器 .......... 72倒车灯 ........................ 101灯光开关 ....................... 98灯泡更换 ...................... 139灯罩起雾 ...................... 101点火开关位置 .................. 112点烟器 ......................... 75电动车窗 ....................... 28电动调节 ....................... 26电气系统....................... 151电源插座 ....................... 75电源中断 ................. 118, 121电子恒温控制系统 .............. 107电子驾驶程序 ............. 117, 121电子稳定程序 .............. 82, 123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 84, 125冬季轮胎 ...................... 157冬季模式 ....................... 82短程里程表 ..................... 77

EEasytronic..................... 119儿童安全锁 ..................... 22

儿童约束系统 ................... 50儿童约束装置位置 ............... 51

F发动机舱保险丝盒 .............. 152发动机防盗系统 ................. 25发动机机油 .......... 135, 173, 177发动机机油压力 ................. 83发动机机油油位低 ............... 83发动机冷却液 .................. 136发动机冷却液温度 ............... 82发动机冷却液液位 ............... 93发动机排气 .................... 113发动机数据 .................... 180发动机罩 ...................... 134方向盘调节 .................. 7, 71方向盘控制器 ................... 71防抱死制动系统 ................ 122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 81防爆轮胎 ...................... 158防盗报警系统 ............... 24, 93防盗锁止系统 ................... 24防滑链 ........................ 161扶手 ....................... 43, 44扶手储物箱 ..................... 56符号 ............................ 3辅助加热器..................... 109附件和车辆改装件 .............. 133

G更改轮胎和车轮尺寸 ............ 160更换车轮 ...................... 163工具 .......................... 157功能故障指示灯 ................. 81固定通风口 .................... 109故障 ..................... 118, 121挂车联接....................... 129挂车稳定辅助系统 .............. 132国外行驶时大灯调节 ............. 99

H恒温控制 ....................... 12恒温控制系统................... 104后车窗雨刮器/清洗器 ............ 73后排座椅........................ 44后视镜调节 ...................... 7后雾灯 .................... 84, 101花粉过滤器 .................... 110货物管理系统 ................... 62

I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 ............ 54

J急救包.......................... 67记忆设置........................ 17加热 ........................... 44加热和通风系统 ................ 104加热式 ......................... 27

222

加热式后车窗 ................... 30加注燃油 ...................... 127驾驶特性和拖挂提示 ............ 129驾驶提示....................... 111简介 ............................ 3交互式驾驶系统................. 124交互式驾驶系统,连续减震控制系

统,运动模式.................. 83进气口 ........................ 110警告灯.......................... 77警告铃声 ....................... 92警告三角牌 ..................... 66

K开启/起动系统 .................. 83可调节的通风口 ................ 109可收回式硬顶 ................... 33空调定期运行 .................. 110空调系统 ...................... 105控制器.......................... 71控制指示灯...................... 78跨接起动 ...................... 166捆缚固定眼 ..................... 62

L喇叭 ....................... 11, 72冷却液和防冻剂................. 173里程表 ......................... 77立即维修车辆 ................... 81帘式安全气囊系统 ............... 49

连续减震控制系统 .............. 124漏气检测系统与胎压监测系统 ..... 82卤素大灯 ...................... 139轮胎 .......................... 157轮胎穿孔....................... 163轮胎漏气检测系统 .............. 160轮胎名称 ...................... 158轮胎维修套件 .................. 161

M秒表计时器 ..................... 97

N内部保养 ...................... 170

OOpen&Start 系统 ................ 17

P排放柴油过滤器 ................. 93牌照灯 ........................ 149抛锚........................... 167坡道起步辅助系统 .............. 123

QQuickheat...................... 109起步 ........................... 14起动发动机 ............... 112, 120起动和操作..................... 111汽车密码 ....................... 16汽油发动机燃油 ................ 127

前排安全气囊系统 ............... 47前排座椅........................ 41前雾灯 ........................ 101前转向信号灯.............. 139, 143清洗器和雨刮系统 ............... 11清洗液 ........................ 136清洗液液位 ..................... 94

R燃油........................... 127燃油表 ......................... 78燃油油位低 ..................... 83日间行车灯 .................... 100容量 .......................... 198入车照明 ...................... 103

S三点式座椅安全带 ............... 45三重信息显示器 ................. 85上拉带儿童约束系统 ............. 54时钟 ........................... 74使用本手册 ...................... 3事故数据记录仪................. 218手动变速箱 .................... 119手动调节 ....................... 26手动防眩目 ..................... 27手动模式 ................. 117, 120手套箱 ......................... 55手制动器.................. 122, 123速度计 ......................... 77

223

T胎纹深度 ...................... 160胎压 ............. 93, 97, 158, 199胎压监测系统 .................. 159太阳镜盒 ....................... 55天窗 ........................... 31通风........................... 104通风口......................... 109头枕调节 ........................ 6凸形 ........................... 26图形信息显示器,彩色信息显示器 . 88图形信息显示器或彩色信息显示器

中的行车电脑 ................. 95推荐的油液和润滑剂 ....... 173, 177拖车........................... 167拖车钩安装尺寸 ................ 215拖车设备 ...................... 129拖挂........................... 129拖挂车辆 ...................... 167拖挂挂车 ...................... 129拖挂另一车辆 .................. 168

W外部保养 ...................... 169外部温度 ....................... 74外观保养....................... 169弯道照明....................... 100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 ............ 3危险警告闪光灯 ................ 100

微粒过滤器..................... 113维护保养 ...................... 110尾灯 .......................... 144无线射频识别(RFID) .......... 218无线遥控器 ..................... 16雾灯 ...................... 84, 143

X下车照明 ...................... 103氙气大灯 ...................... 141新车磨合 ...................... 111信息显示器...................... 85行李箱 ..................... 22, 56行李箱保险丝盒 ................ 154行李箱隔板...................... 66行李箱轨道和挂钩 ............... 61行李箱罩 ....................... 60性能 .......................... 183蓄电池 ........................ 137蓄电池电压 ..................... 92蓄电池放电保护 ................ 103选档杆 ................... 115, 120

Y烟灰缸 ......................... 76钥匙 ........................... 16钥匙,记忆设置.................. 17钥匙,锁........................ 16一般信息 ...................... 129仪表............................ 77

仪表板概述 ...................... 8仪表板信息显示器 ............... 85仪表板信息显示器中的行车电脑 ... 94仪表板照明 .................... 151仪表板照明控制 ................ 102应用脚制动器 ................... 84油耗 - CO2-排放 ............... 128雨刮片更换 .................... 138预热和柴油微粒过滤器 ........... 82远光灯 ..................... 84, 99阅读灯 ........................ 102运动模式 .................. 81, 124

Z障碍物检测系统................. 126照明 ........................... 93照明特性....................... 103遮阳板 ......................... 30遮阳板灯 ...................... 102折叠式 ......................... 26折叠式托盘 ..................... 66执行作业 ...................... 134指示灯.......................... 77制动灯开关 ..................... 92制动辅助系统 .................. 123制动器 ................... 122, 137制动器与离合器系统 ............. 81制动器与离合器液............... 173制动液 ........................ 137中控台照明 .................... 103

224

中央锁止系统 ................... 20主动式安全头枕 ................. 40驻车 ...................... 15, 113驻车灯 ........................ 101驻车辅助系统 .................. 126驻车制动器 .................... 123转速表 ......................... 77转向和变道信号 ................ 100转向信号 ....................... 80装饰品......................... 170装载辅助装置 ................... 63装载信息 ....................... 70自动变速箱 .................... 115自动灯光控制 ................... 98自动调平控制 .................. 124自动防炫目 ..................... 28自动恒温控制系统 .............. 105自动化手动变速箱............... 119自适应前照明系统 .......... 84, 100组合仪表 ....................... 77座椅安全带 .................. 6, 45座椅安全带提醒器 ............... 80座椅调节 .................... 5, 41座椅位置 ....................... 41座椅占用识别 ............... 49, 80座椅折叠 ....................... 43

ADAM OPEL AG 版权所有, Rüsselsheim,德国。

本出版物中涵盖的信息从下面显示的日期起生效。Adam Opel AG 公司保留对此出版物中与技术规格、特性和车辆设计相关的信息以及出版物本身进行更改的权利。

版本: July 2012, ADAM OPEL AG,Rüsselsheim。

用不含氯的漂白纸印刷。

07/2012

*KTA-2584/18-ZH-CN*

KTA-2584/18-zh-cn